对济南城市化进程的战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经济1998年第1期(总第84期)

对济南城市化进程的战略研究

刘 伟

一、城市规模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围绕如何在五年内把济南建设成为更加美好的现代化城市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大讨论。讨论中,关于济南城区的发展规模问题上升为焦点。的确,这是个城市发展建设中的根本性问题、战略性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彻底,城市建设的其他方面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对此做科学的分析论证和研究。

济南城区就目前的经纬规模状况,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怎样定位,认识很不统一。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建设现代化城市应立体建设,让其“长高”,向高空索要空间,以充分体现现代化大城市的繁华气息;另一种认为,建设现代化城市应平面建设,让其扩展,向面积索要空间,以充分体现现代化大城市的博大景象。这两种观点,我们可概括为“守”与“扩”。是“守”是“扩”,谁是谁非,怎样“守”,“守”到什么程度合理?怎样“扩”,“扩”到多大为宜?我们必须在定性定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给予确定的回答。

二、死守,将会引起“城市爆炸”

守城建设,作为城市发展一种模式,也称“集中型”发展模式,它的最主要特征是在原城廓基本不动的前提下使城市“长高”,它是一种传统的、初始的、经济不十分发达的并符合当时人口、经济状况、观念意识等历史条件的发展模式和追求。这一模式的实质和内在要求就是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现有城廓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改善和创造城市规模容量所需的各种基础设施和条件,提高现有城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载体效益,完善服务功能,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现代社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减少扩展对有限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按照这一要求,在这样一种历史和现实条件下,让城市“长高”的“集中型”守城发展模式是合理的,是正确的。在世界范围来说,初期的“集中型”城市建设模式也最为普遍。美国在一百多年前,它西部的许多城镇就有“集中型”的资格了,吃、住、行极为方便和理想,城市的繁华壮观也由此而来,特别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更使城市充满了现代化的景观。这无疑是在那个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合理发展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急剧膨胀,就出现了城市功能区分和建设,以致卫星城应运而生,渐渐出现了现在现代化城市的格局,即:城市中心是高楼林立,住宅区、超市区等却远离市区。很显然,守城“集中型”模式,必须以城区限定的最大容量为界限,若城区容量已达到超负荷承载的地步,这时再死守老市区,空间就会变得越来越狭小,出路就得向高空索要,人们生活、工作、交通等方面将拥挤不堪,生态环境将遭到破坏,“城市爆炸”将在所难免。这时死守老市区的“集中型”模式就由原来的合理性变为发展的桎梏。试想,上海市近年来如果不是卓有远见地在远离市区的闵行、吴淞、嘉定、金山等建立了一批现代化卫星城,继而开发浦东,恐怕上海人仍然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地死守老市区,那么高峰时公共汽

17

车上每平方米面积挤23只脚的世界之最将永远不会改变。由此可见,城市发展进程具有阶段性规律,超越阶段性规律的发展,就要受到无情的惩罚。大量历史资料和世界一般城市化的进程规律表明,当城市化水平(指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城市人口)发展到30%后,城市的辐射能力开始加强,城市文明普及率开始加速,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时,就呈现出超先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这是由它的集聚效益明显所决定的。当城市化水平达到80%时,就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因此,该守的发展阶段,就要挖掘现有市区发展潜力,把着重点放在提高城市质量上;该扩的发展阶段,就不能死守老市区,把人们挤得像沙丁鱼一样排在高层水泥立柱的塔楼里生活,应毅然决然地进行适度扩展。

三、盲扩,将会掠夺城市资源

当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是世界各国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从长远的发展看,城市总是在原有老城区的基础上,不断地向外围扩展,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和规律。扩展是指在原有城区合理规模容量已满负荷运行的状态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的辐射吸引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对该城市的外延范围进行适度的扩大。毋庸置疑,这样的扩展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一种符合发展规律的扩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中广为流行的开放式的直接发展模式。它的扩展将有利于合理布局和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作用。但是,它的扩展必须是适度的扩展、科学合理的扩展。那种仅凭表面现象上的城市人口聚集加快,空间狭小,经济急速膨胀,生活工作有诸多不便,惟恐“城市爆炸”的主观臆断,就主张城市发展大力平面建设,让其快速向外扩展,构筑新的城市发展空间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也是极其有害的。它直接的结果,就是大肆掠夺了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加重了耕地、人口、粮食之间的矛盾,使本来在解决人地之间矛盾的困难上雪上加了霜。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源就是盲目性,即:盲目追求大规模、高速度,而不是依据科学合理的发展需要。事实上,它原有的城市容量远未饱和,尚存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只不过是被激进的思想观念所忽视,客观上降低了原城市功能的作用。实践证明,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城市规模与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成正比,超越生产力水平的城市规模与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成反比。因此,盲扩不仅必然导致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将破坏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有机统一和有序发展,最终导致城市运行的恶性循环。

四、济南市的终极合理规模

上述分析表明:城市化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而漫长的动态过程。在城市发展的规模上,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守”与“扩”是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客观规律要求人们,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该守的不能盲扩,该扩的不能死守。

那么,济南市在“守”与“扩”所结成的经纬上,究竟应怎样地对其定位?依据上述城市化进程的一般原理和济南市目前的实际状况,其定位可描述为:到2000年,城区布局以“守”为主,适度连体扩展,城市化水平达到80%,人口约200万人左右为终极合理规模,2000年后的出路在于调整和提高质量为主,城市化水平必须保持在80%以内,不得突破;全市城镇体系建设规模到2010年,在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重点城镇——一般城镇四级结构模式基础上,城市化水平达到80%,人口约800万至1000万人为终极合理规模,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卫星城市群。其战略定位依据是:

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城市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速度惊人,它的发展是走了一条外延发展和扩大的道路。最突出的表现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和城区的不断扩大。城市的内在功能,特别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质量较差、城市首位度低、低级的劳动密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