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历下区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姓名:张聪

学号: 201000140149

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

指导老师:张乐文教授

目录

1.总说明 (2)

1.1 济南市历下区的定位 (2)

1.2 历下区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 (4)

1.3 历下区地下空间规划总体构想 (5)

1.4 历下区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分析 (6)

1.5 历下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7)

1.6 历下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 (8)

2.地下交通规划 (9)

2.1 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9)

2.2 地铁 (9)

2.3 地下公路交通 (11)

2.4地下停车系统 (11)

2.5地下步行系统 (12)

3.重要节点地区规划 (13)

1.总说明

1.1 济南市历下区的定位

济南别称“泉城”,中国第三大经

济强省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常住人口

681.4万,中国特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

一,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省会,国家新

一线城市,副省级城市,中国环渤海地

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国

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

教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在山东省处

于龙头和窗口地位。这样一座特大城市

的发展,必然对城市的用地规模和空间

容量提出不断扩大的需求。地下空间是

潜力巨大的城市后备空间资源,有序、

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科学、

有效地拓展城市空间和改善地面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历下区集中体现了济南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和底蕴。区内自然景色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南部千佛山秀峰叠嶂,北部大明湖碧波荡漾,形成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湖光山色。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三大风景名胜驰名中外。芙蓉街、曲水亭等古老街区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构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独特韵致。

1.2 历下区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

(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将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的一种重要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由于地下空间的不可逆性,历下区地下空间坚持保护性开发,为城市以后开发地下空间留有余地。另外,在开发地下空间的同时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必须做到该开发的强度要到位,不该开发的坚决予以保护。(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

将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各自的优势,共同为营造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服务。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

地下空间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开发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地下空间的开发要有很强的前瞻性,因其与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也要有较强的近期可操作性。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规划远期与近期的呼应,最终实现地下空间合理的形态和开发强度。

(4)专业与综合想兼顾。

地下空间规划往往按专业分别进行,缺乏整体综合和相互制约,造成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地下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各专业的综合和协调,对交通系统(如地铁、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停车)进行综合考虑,设置共同沟对市政管线进行综合开发,适当兼顾防灾和防控要求,使地下空间为城市的防灾和防控服务等。

1.3 历下区地下空间规划总体构想

总体构想一:“坚持恢复历史风貌和保护性开发并重”的总体要求历下区规划定位是坚持拓展空间和完善功能并举,积极推进新区开发和老城提升,对老城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大明湖和泉城路周边地区可在古建筑地下开发各种大型的地下停车场和商业街,对交通拥堵的路段可开发过街隧道和地下公路隧道,在保护泉水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地铁使得奥体奥体中心“一场三馆”、省博物馆、省档案馆等重大公益设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方便民众出行。

总体构想二:动静协调的交通系统

将动态交通分为过境交通、核心区内交通和步行交通三部分。过境交通以快速和保护环境为目标,采取“高架”和“地下化”共存的方法,将其与核心区内交通和步行交通实现立体化。

将静态交通作为动态交通的延伸,把核心区内的静态交通作为一个系统,以高效、可靠、适应性强为目标,并与动态交通实现“柔性”连接,形成动静协调的交通系统。

总体构想三:高效低耗的生态环境系统

市政管线综合化,市政设施地下化,是提高市政系统效率的有效方法;城市雨水的利用和污水处理后中水的循环使用,是能源再生利用的重要方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总体构想四:平战结合的防灾系统

充分发挥地下空间较好的防灾和防空能力,根据地下空间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形成核心区地下防灾空间系统;在较深层上设置战时防空空间,通过地下空间网络系统兼顾防空要求,形成核心区防空空间系统;通过地铁、地下快速干线和隧道等与济南市防灾和防空空间连通。

1.4 历下区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分析

(1)王府井地区

北京王府井地区1.65km2,规划商业综合设施及其他建筑总面积约346万m2,其中商业面积120万m2,地下停车库、停车楼及其他公用设施约90万m2,。现有地下可利用建筑60万m2,主要为地下轨道交通空间、市政设施空间、公共建筑空间等。

(2)南京新街口地区

南京新街口地区是南京市的CBD,占地约1km2,地面总建筑面积40多万m2,现有地下空间面积约20万m2。

(3)北京中关村地区

北京中关村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1.44km2,地上总建筑面积100万m2,规划地下建筑面积50万m2,其中机动车停车位10000个,地下二层规划为商业、娱乐、餐饮、停车等,面积为15万m2,地下综合管廊1900m。

(4)深圳市中心区

深圳中心区约4km2,范围,规划建设地下商业空间面积为14万m2。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以地下交通、市政和商业为主,项目包括地铁、地下快速交通干线、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共同沟、地下变电站、地下水雨水循环系统、地下商贸街、地下休闲、娱乐设施等。

1.5 历下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国外相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拉德方斯模式

拉德方斯区位于巴黎市的西北部,巴黎城市主轴线的西端。在160ha的用地上,建有写字楼250万m2,共有雇员12万人,有1600多家公司在这里设立了办事机构,法国最大的企业一般在这里,共10多家;在商务区建设住宅1.01万套,可容纳2.1万人;在公园区建设住宅5588套,可容纳1.83万人;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建在地下,其中地下步行系统67ha,集中管理的停车场有26000个停车位。拉德方斯区交通系统中行人与车流彻底分开,互不干扰,这种做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日本模式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进行了立体化城市在开发,结合城市地面改造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解决城市交通难、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日本的一些大城市如东京、名古屋、大阪、横滨、神户、川崎等结合地铁、城市改造修建了大量的规模较大的地下街,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地下停车位和商业面积,解决了地面人车混杂的问题,增强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地面环境。

加拿大蒙特利尔模式

由五个街区组成的地下步行网络系统将街区内民间建筑物的地下层与邻近的街区建筑的地下层相互连接,构成以地铁站为终点的网络系统;地下网路主要利用民间建筑物的地下部分进行开发,仅仅利用了很少一部分道路下的公共空间;地下网路与邻近的民间建筑物地下层相通,形成平坦的地下空间。

北欧模式

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等国家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先进的地区,特别是在市政设施和公共建筑方面。

瑞典斯德哥尔摩有人形排水隧道200km,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6座,有120km 长的地下大型供热隧道,有共同沟30km长,战时可作为人防工程。

挪威的大型地下供水系统,其水源也实现地下化,在岩层中建造大型贮水库,既节省土地有减少水的蒸发损失。

芬兰赫尔辛基的大型供水系统,隧道长120km,过滤等处理设施全在地下。吉华斯坷垃运动中心,内设体育馆、草皮和沙质球赛馆、体育舞蹈厅、摔跤柔道厅、艺术体操厅和射击馆。

北欧地下空间利用的最大特点就是与人防工程的结合。

历下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济南市现有地下空间大部分是平战结合工程,主要功能为地下商贸,初步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市主要繁华地段的地下商贸服务网络。济南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地下商贸城是八一立交桥地下人防城。,从经十一路到省体育中心。

开发模式要以地下交通为核心,通过地铁(轻轨)、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公路隧道、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建设,建成立体化交通系统,实现高效率的交通,解决地面人车混杂情况,改善地面环境。以地下市政设施建设为纽带,通过建设共同沟、地下水雨水循环使用系统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1.6 历下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

(1)有利于节约城市用地,深层次挖掘用地潜力。

济南市是华北平原重要城市,一直以来发展迅速,城市发展用地紧张。根据《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净增加110万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区域。按此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心区的建设用地面积(按人均用地指标95m2计)将由2004年的278平方公里增至2020年的410平方公里,因此单靠增加地面上的用地面积很难满足建设的需求,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地面用地的不足,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济南市由于城市建设的历史原因,交通网络难以承受日益增加的交通压力。而利用目前建设地铁项目的契机,开发建设新的、快捷的交通系统,实施人车分流,即“地下行车、地上行人”,彻底解决行车难、行路难的问题,是济南市的最优选择。国外的研究表明,完善的地下铁道网可以承担城市30%~40%的客运量,并且快捷、安全,是增强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设立换乘中心与大型泊车设施,解决车辆停放和人员换车的问题,可尽量减少车辆进入城区乃至城市中心区,从而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堵塞问题。

(3)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

由于人口密集、城市拥挤,导致济南市的城市环境日益恶化,这不仅与济南市的地位和形象很不相称,也影响了济南市民的健康。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把不应放在地面的项目(如有“三废”的项目、振动噪音大的项目和危险品等),以及需要恒温恒湿等适宜于地下环境的项目安排到地下,这样,既减轻了地面空间的压力,又增加了绿地,改善了环境质量,美化了城市景观。

(4)有利于满足城市特殊需求。

地下空间具备的某些特性和优越性是地面空间所不能比拟的,如良好的抗震性、稳定性、隐蔽性、防护性和隔音性等。这些特性正好满足了城市的某些特殊需求,如城市中的一些保护建筑在扩建时,需要借助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这在国内外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我国南京的夫子庙等。济南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保护的建筑很多,因此在保护建筑本身的同时,应借助地下空间进行扩建。此外,在对保护建筑的周围建筑进行改造时,为保护环境,也可借助于地下空间。

2.地下交通规划

2.1 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以实现历下区高效率的交通,提升核心区活力、改善地面环境为目标,通过地上、地面和地下的有机结合,使过境交通和历下区内的交通相对独立,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连接“柔和”。以地铁为核心,以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为重点。以地下快速干道为焦点。

2.2 地铁

济南市规划中的地铁有六条,其中经过历下区的地铁有1号线、3号线和4号线。

(1)地铁车站间距的确定

世界上地铁平均区间长度为1128m。国外居民超过500万有发达地铁网的大城市,平均站间距为1005m,1987年后投入使用的地铁,区间平均长度呈现减少的趋势。

地铁站间长度=2L N+L C

式中:L N —乘客引向地铁站的最大距离,一般为600m;

L C —地铁站的纵轴长度,一般为300m。

因此,站间距的纵轴长一般为1500m,新建站间距长度为800~1000m。站间距的过长和过短,都会降低地铁交通网的舒适性和有效性,增加乘客在乘行时花费的时间。

(2)地铁换乘站的布置形式

地铁换乘站的布置原则:

节省换乘时间,减少居民乘行的疲劳,增加乘客的个人自由时间;设计紧凑型换乘枢纽,为合理的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工程量。

换乘站的形式:

换乘站在平面上成“十”字形布置,这样的换乘时间短,换乘站的客流分散,缓解交通压力。

2.3 地下公路交通

(1)地面交通对地面环境的影响分析

所有城市公路交通地下化都紧紧围绕改善地面环境进行。将城市中心进行生态绿化,通过道路将城市划分若干个功能区,并通过方便的交通予以连接沟通。建设城市快速路系统,将北园大街、二环东路、二环南路和济微路改造为城市快速路,新建大金路、二环南路西向延长线等城市快速路;加强各片区内主干路系统和城市中心区微循环道路的建设;重点建设改造36条城市快速路、主干路,29条城市次干路,51条城市重要地区的支路。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初步建立以快速公共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结合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建设北园大街、纬二路等100公里的快速公交线路。

(2)地下快速交通干线

随着城市的发展,经十路将升级为城市快速干道,交通量将大大增加,地面的道路无法承受,将来改造成地下快速干线。根据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和济南大街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将在地下规划成地下8~10车道的地下快速干道。相应的减少地面的交通面积,增加地面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城市。

(3)城市公路隧道

城市隧道是解决城市局部地区交通和地面环境的办法之一,主要用在城市交通结点、地面需重点保护的地区等。

2.4地下停车系统

(1)地下停车场需求分析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每辆车配

1.4个泊位,济南市共需要38.78万泊

车位,二现有泊位仅2.91万个。

(2)地下停车系统

结合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公路隧

道和共同沟建设,在地下负三层平台上,形成地下单向环线,并与各地下停车场进行“柔性”连通,是历下区地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停车系统。

2.5地下步行系统

解决人流的两种方法:

a. 美国费城模式,即“上天”模式。通过将地上二层设置人行天桥系统,将一

部分人流导向空中,从而减少地面人流。

b. 蒙特利尔和多伦多模式,即“入地”模式。通过在地下设置步行系统,将一

部分人流导入地下,从而减少地面人流。

(1)历下区人流分析

根据济南是整体规划定义历下区的功能,其主要人流有火车站联系外省出入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到各建筑的人流,以及平时到历下区购物、休闲娱乐的人,而以火车站人流最大。因此,地下步行系统主要解决车站客运高峰的人流交通,为到历下区的人提供高效、快捷、安全的不行设施。

规划的地下步行系统以疏散地铁站、火车西客站的人流交通为主,因此地下步行系统主要规划在西客站附近地区,使其形成网络。

(2)地下步行系统方案

以历下区地下空间平面形态为骨架,在地下负二层平台上,通过个地下建筑之间的连通,形成体系完整的地下步行系统,形成富有活力的、动感十足的地下步行系统。

要让人们愿意进入地下步行系统,除了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外,更应给人提供心情舒畅、有宾至如归之感的空间环境,因而应设置有休息功能和集散功能的步行设施,通过喷泉、水池、雕塑来美化环境;通过花坛、树木净化空气;饮水机、垃圾桶可以满足公众之需;电话亭、自动取款机、各种方向标志可以提供游人方便;并且由于是地下全封闭的步行环境,将商厦、超市、银行和办公大楼连成一体,行人可以置骄阳、寒风、暴雨、大雪于不顾,从容活动,一切自如。

3.重要节点地区规划

济南市“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城市发展战略之一,按照该战略,济南中心城将形成“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格局,即老城区、东部新区、西部新城和滨河新区。

近年来,由于新区拓展不足,济南市主要围绕中心区进行旧城改造。济南市中心区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建筑密度过大、绿地率偏低、公共设施用地不足、停车场严重缺乏、历史街区遭到破坏等,已严重阻碍了城市建设,制约了经济发展,亟待解决。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应重点考虑城市二环以内的老城区,高新区、长青等新城区。

主要设施布局

济南市历下区现状地下公共空间以交通设施为主,已具有一定规模。未来应对其进行完善,并充实商业、娱乐、金融、办公、卫生、体育活动等功能,联通地下街周围的地下商场、停车场和库房,形成地下地上贯通、功能完善、环境宜人的地下设施系统。

(1)地下综合体。

城市地下综合体是国外地下

空间建设较先进的城市在近年的

开发中采取的建设模式,是地下空

间开发利用的中心。其理念是利用

地下轨道交通的快捷与人流量巨

大的优势,结合地铁换乘站、大型

车站或大型公共设施,充分发挥地

下交通设施沿线空间的辐射与拉

动作用,从而开发地下公共空间。

通过交通和商业等功能空间的互

动作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地下轨道交通设施在建设资金与经济效益方面的不足,又可以与地面商业形成互补,使城市更加繁荣。

济南市中心区内共确定了16处地下综合体,总开发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地下综合体均设置在商业中心地段,其周边地块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应充分发挥联动作用,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利用。地下综合体可以与地铁车站同时建设,也可以先期建设,在建设时应预留地铁换乘站用地。

目前,济南市地下商业设施的销售价格约为每平方米5万元,若中心区内的地下综合体全部建成,可提供160亿元的收入,经济效益巨大。

(2)地下商业街。

地下商业街作为地面商业设施在功能、交通联系、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补充部分,应考虑在商业密集区进行大量设置。济南市冬季较冷,不利于户外活动,而

地下商业街正是应

对这种情况而开发

的地下商业形式。济

南市多年的地下空

间建设为其中心区

的地下步行网络系

统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因此,应对中心

区主要的地下街区

进行统一布局,在地

下综合体及区域经

济中心的基础上,扩

展地下步行街区。

地下商业街的

开发应保证人行交通空间的开发面积达到总开发面积的55%,其他设施的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比例不超过45%。

(3)地下办公设施。

目前济南市的机关用地多集中在中心区,其用地紧张的情况已持续很久,而通过地下空间的开发,可以解决办公场所不足的问题。地下办公设施的控制竖向开发层次为浅层、中层。

(4)地下文化设施。

目前,历下区许多大型设施如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省展览馆等的使用空间均不足。为保护这些地面建筑,规定不允许对其进行改造,因此这些建筑的扩建将以地下开发为主。地下文化设施的控制竖向开发层次为浅层、中层。

(5)地下娱乐设施。

目前历下区多数娱乐设施均存在地下部分,如保龄球馆、游泳馆等。因此,在建设这些娱乐设施时,应考虑与外围地下空间联通或留有连接通道。

根据济南市的气候特点,可在历下区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地下泉水博物馆、地下滑冰娱乐场所及播放济南市冬季风光片的电影放映厅等。这些娱乐场所在夏季开放时,既可展示济南市冬季的风光特色,又可为游人提供设施完备、服务良好的避署场所;而在冬季,这些娱乐设施在功能、交通联系、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补充部分,应考虑在商业密集区进行大量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