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谈生命》教案1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3d39796137ee06eff918f4.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谈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朗诵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领会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领会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2.理解文中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把握文章思路,领会文章主旨。
三、教学难点:认识生命的本质,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四、教学手段、方法:1、多媒体教学课件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其强大感官冲击作用;2、尝试运用因特尔未来教育理念设计问题,引领学生深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或用多媒体投影出)“生命” 二字.学生:谈谈看到这两个字的感想2、导言: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并且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两万多天,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流星,转瞬即逝。
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 如此短暂的人生旅途,我们该如何完成我们的人生使命呢?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呢?让我们听听中国文坛女作家冰心是怎样诠释生命的。
基本问题:一、生命是什么二、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三、作者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基本问题:一、生命是什么二、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三、作者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二)整体感知1、初步阅读: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也可随录音一起读(多媒体图片展示:创设情境,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直观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有助于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方法指导:听读要求:抓重点段、关键句、重点词; 总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三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2e3df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6.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生命的本质,培育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2、品析、探究含蓄肤浅的语言一.导入课文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外文学史中,很多大师都曾为探究它的真谛历尽艰辛。
为捕获生命的踪迹,屈原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悲壮誓言;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为了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画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
而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知我们,生命是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谈生命》。
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思索: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鼓舞学生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熟悉与体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提醒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勉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研读探究1.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分别经受了怎样的历程?这个历程有什么特点?提示一江春水的东流历程聚拢力气——欢乐英勇地流走——生气地奔腾和怒吼——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一声不响地流入、消融、归化特点:向前、曲折、简单、多变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英勇欢乐地破壳——雨中吟唱风中跳舞——摆脱、直立——安静和怡悦——消融、归化、无乐无哀特点:发荣、滋长、繁盛、凋零小结: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他们都经受了渺小微弱到强强健大再到消亡的过程,其间顺当与曲折,欢乐与苦痛相伴相随。
2.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历程示意了什么样的人生历程呢?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受种种磨难,其间有苦痛也有幸福,苦痛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奋斗不息的过程;生命存在欲生长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蓬勃生长的过程;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到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既然如此,我们应怎样对待我们的生命呢?在欢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苦痛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集体朗读文章第四小节3.争论:既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为什么又把它比做一棵小树?是不是简洁的重复?四.品尝语言美丽的语言如同一颗颗绚丽的珍宝,它使文章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1.示范:我最观赏的是这句话“他聚拢起很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陡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欢乐英勇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受的一切.“这段文字运用了一系列精确而又生动的词语:聚拢、奔注、穿过、冲倒、挟卷、欢乐、英勇、享受,形象地描绘了一江春水的历程,有力地突出了一江春水历程的简单,曲折,多变.2.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在书上做批注3.全班沟通五.小结冰心用形象的比方,生动的语言,将生命过程比方为一江春水的奔流历程、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受,用春水、小树来象征生命。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2fb9d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05.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看法,掌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和表达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天。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简介:介绍《谈生命》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1.2.2 课文解读:分析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看法。
1.2.3 课文讨论: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生命。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掌握课文的基本观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看法。
2.1.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2.2 如何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观点。
3.1.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1.3 写作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关于生命的故事和观点,丰富学生的视野。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4.1.1 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4.1.2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1.3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
4.1.4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4.2 时间安排4.2.1 导入:5分钟4.2.2 课文阅读:15分钟4.2.3 课文讨论:20分钟4.2.4 写作练习:1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1.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谈生命》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谈生命》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941c3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c.png)
《谈生命》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谈生命》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篇一」关于谈生命的教案设计范本学习目标:1. 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谈生命。
2. 反复朗读,提高诵读水平,感受文章的优美语言。
3. 欣赏散文,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
学习重点:1.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理性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散文的特点。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组织自学一、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解释词义:一泻千里啼血清冷清吟二、分A、B组完成A组以《生命像一江春水流动着》为题,B组以《生命像一棵小树生长着》为题,将课文改编成朗诵材料,进行诵读练习。
三、诵读表演四、诵读评议1. 评议朗诵效果。
(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情感、节奏等)2. 评议改编的材料(有无肢解层次内容,有无突出重点等)五、梳理结构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本文只有一段。
现在我们就文章的内容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层次大意。
(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后拓展学习1. 网络学习:阅读“生命之光”一类纪念冰心老人的文章。
2. 搜集关于“生命”的格言、警句,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谈生命》。
第二课时课内学习一、格言导入课文1. 同学们展示搜集的'格言、警句。
2. 老师出示一条格言,组织讨论。
“以特写的角度看生命,它是一个悲剧,以长镜头的角度看生命,则是一场喜剧。
”──查尔斯・加普林〈Charles Chaplin〉)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于生命的含义,同学们似乎明白了一点。
但是,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要想真正明白它的真谛,不妨借助前辈们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想。
二、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1. 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2. 组织讨论,理解生命的含义。
A.“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生命变成了“死湖”,变成了“空壳”,而现实中确实有缺少进取精神的人,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谈生命》(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谈生命》(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c41e1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4.png)
《谈生命》(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熟悉和感悟也是不同的。
本文的冰心用形象的比方表达对生命的体悟,启发我们熟悉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例,接上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年轻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只有真正感受了,读者的心灵才会与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来。
在这篇文章中,不说”生命是什么”,而说“生命象什么”专心感受自己的生命,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初三同学对人生、生命的感悟还不会深刻,学习本文,意在让同学能体悟对生命引发的思索,并能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不论粗糙或细腻,只要能谈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做到各人学中有得。
二、教学设计1、学问目标:初步理解、评价、鉴赏文学作品;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2、力量目标:把握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通过品尝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目标:逐步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猎取亲身参加探究的体验,培育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三、设计思路和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阅读的要求;同学观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尝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再结合同学的身心进展特点,本课采纳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化,课堂设计以同学自主探究为主,老师点拨为辅,加以各种形式的阅读设计,并结合说话训练,真正让同学体会生命的内涵和意蕴,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获得对人生独有的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以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力量,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量。
四、教学预备1、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围绕“生命”的主题,举出一个实例。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48ad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a.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2. 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论述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理解。
2. 分析文章的论述方法和结构。
3. 讨论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4. 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
第二章:课文朗读与理解2.1 课文朗读1. 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和表情。
2.2 课文理解1. 学生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第三章:分析文章的论述方法和结构3.1 论述方法分析1. 学生分析文章使用的论述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论述方法的作用。
3.2 文章结构分析1. 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组织方式。
第四章:讨论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4.1 生命观念讨论1. 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4.2 价值观培养1. 学生思考如何将作者的生命观念应用到生活中。
2. 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5.1 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关于生命的短文写作作业。
2. 学生完成作业,培养写作能力。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第六章:生命的诞生与成长6.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过程。
2. 分析文章中对生命成长的描述和比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
1. 课文朗读和理解。
2. 分析文章的比喻和描述方法。
3. 讨论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过程。
4. 作业布置:画一幅关于生命成长的画。
第七章:生命的困境与挑战7.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命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2. 分析文章中对生命困境的描述和应对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e32b8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f.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和修辞手法,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1.2.3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二章:课文朗读与解析2.1 课文朗读2.1.1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1.2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2 课文解析2.2.1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2.2.2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第三章:思考与讨论3.1 生命的意义3.1.1 让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个人成长、为社会做贡献等。
3.1.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3.2 生命的价值3.2.1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是如何体现的,如关爱他人、追求梦想等。
3.2.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章:批判性思维训练4.1 文章评价4.1.1 让学生评价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观点。
4.1.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4.2 改进建议4.2.1 让学生提出改进文章的建议,如增加论证、丰富内容等。
4.2.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5.1 综合测试5.1.1 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课文内容和思考题的测试卷。
5.1.2 老师批改测试卷,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5.2.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第六章:延伸阅读与讨论6.1 延伸阅读6.1.1 给学生发放与《谈生命》主题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谈生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9b65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0.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谈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2.学习课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对生命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生命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悟?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初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2.讲解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3.讲解课文第三段,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轮回和新生。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吗?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第四段,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孤独和陪伴。
2.讲解课文第五段,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讲解课文第六段,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感悟和启示。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写作训练1.以“生命的感悟”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短文。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问:你们对生命的认识有哪些新的收获?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家长签字确认。
四、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课文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学会欣赏课文的语言特色,培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96e2e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d.png)
《谈生命》教案《谈生命》教案(精选2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谈生命》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生命》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3、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3、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识,文字、图片皆可。
教师:介绍作家作品知识、背景知识、文体知识等,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命是什么,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
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生命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只有流入大海才会获得新生的力量;生命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只有历经风雨才能庄严灿烂。
江流入海,落叶归根,只有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点快乐与痛苦,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完美,才会拥有更灿烂的人生。
板书课题:谈生命——冰心。
二、检查预习情况1、简介作家作品①学生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识。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记忆,主要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②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识。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记忆,而是让学生作一般性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
A、图片数组。
略。
B、作者简介一则:冰心(1900.10.5—1999.2.28),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c620a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e.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谈生命》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谈生命》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表达方式。
3. 探讨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4.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5. 总结: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3. 提问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课文《谈生命》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课文中的重要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3.2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诗词的理解。
2. 对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哲理的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
2. 学生讨论表达能力的评估。
4.2 教学反馈1. 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1.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5.2 教学拓展1. 邀请有关生命的专家或幸存者进行讲座或分享经验。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研究项目,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1. 课文《谈生命》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
3. 参考译文和解析。
6.2 教学材料1. 课文朗读录音或视频。
2. 教学PPT或课件。
3. 小组讨论问题和答案。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d438d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3.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谈生命》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积极的生命观。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谈生命》的内容概述和主要观点。
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谈生命》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的理解和掌握。
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介绍。
2.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深刻思想和观点的理解和应用。
对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深入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观点。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写作法:通过写作,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
3.2 教学手段课文文本:提供课文《谈生命》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冰心的图片和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介绍。
讨论平台:提供在线讨论平台,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导入:介绍课文《谈生命》的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观点。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写作: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观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
4.2 教学活动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作者冰心的图片和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介绍,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阅读活动: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观点。
讨论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写作活动: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观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aaace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c.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并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分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修辞手法。
讨论生命的意义和如何珍惜生命。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个人对生命的理解。
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修辞手法。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的相关内容和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利用黑板和板书,突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阅读文章,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和修辞手法。
分析文章,解读作者的观点和主题思想。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个人对生命的理解。
总结归纳,强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2 时间安排第一课时:引入新课,阅读文章,分析文章。
第二课时:讨论交流,总结归纳。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表达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和思考。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阅读材料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结合学生的整体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第六章:教学扩展与深化6.1 教学扩展提供相关的文章和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思考和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谈生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谈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3965228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1.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谈生命》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关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3.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和脆弱,培养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关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和脆弱,培养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看关于生命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
2.授课:(1)讲解生命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和价值。
(2)探讨生命的价值和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及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3)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课堂氛围的互动性。
4.练习: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生命知识的掌握,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评价: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当堂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案例,传授关于生命的知识。
2.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主思考、互相学习,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举例: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板书:用简洁明了的板书展示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口头提问、随堂测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多媒体教具:如PPT、视频等,用于形象展示关于生命的知识。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79b1a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谈生命》。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3)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生命,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谈生命》。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从不同角度审视生命,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对生命有哪些理解和感悟?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从哪些方面谈到了生命?(2)全班交流:总结课文中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4. 品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学生举例说明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看待生命的挫折和困难?(2)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进行思考和分享。
6.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生命的可贵和正确的人生观。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谈生命》。
2. 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冰心的《谈生命》,通过深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真谛,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看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谈生命》导学案教案(通用6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谈生命》导学案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3d56f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8.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谈生命》导学案教案(通用6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谈生命》导学案教案(通用6篇)九年级语文下《谈生命》导学案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3、熟读、背诵精美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感受文章鲜活的形象,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品味、探究文中内涵深刻的语句。
四、设计思路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因此,在课堂中采取“激发兴趣—感知文意—品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方法。
让学生欣赏语言的美,并掌握一定的品读方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伸出两瓣柔嫩的绿叶;一朵鲜花沐浴着阳光雨露,逐渐绽放;一只小海龟在大海浪涛的召唤下从沙滩迅速爬向大海……导言:大家看了上述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命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它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谈生命》。
(二)感知文意1、老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多媒体配乐《高山流水》)要求学生在听读的同时,注意两个问题:(1)给生字注音。
(2)认真体会文章大意。
2、师: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把生命比作什么?学生答: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3、多媒体展示师:请看flash“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一棵小树的生长”,结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
提示:抓住关键词语,如“有时候……有时候”等词语。
4、老师小结:同学们描述得非常好,作者用散文诗般的优美的语言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
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作者带给我们的精神佳肴。
(三)、品读赏析1、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1)对照多媒体展示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语句、感情朗读并赏析。
(2)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提示:可从生动性、形象性、哲理性、情感性方面选取)学生快速阅读后回答。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谈生命》优质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谈生命》优质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46ba3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2.png)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谈生命》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谈生命》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文章以生动的实例和深刻的哲理,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教育他们珍惜生命,努力追求人生的真谛。
本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们朗读和感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抽象概念,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章的主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和评价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句子的理解。
2.难点: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婴儿的诞生、大自然的景象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操练(2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如“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等。
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进一步理解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谈生命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
![谈生命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cbff73680203d8cf2f2423.png)
谈生命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海波,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以下亡者是整理的谈来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欢迎大伙儿借鉴与参考!《谈生命》教案一、导入:板书“生命”两字。
问:同学们,看到生命两字,你们立即会联想到哪些词语、景物、或者句子。
那有没有看到过有没有关于永恒的一些感人画面呢?(讲解电影《可可西里》藏羚羊的被猎杀画面,营造有关生命的太重氛围)师:所以说,生命自古就是一个深刻的焦点话题。
历代文人墨客都会谈到生命,认为它是一种伟大而又神秘,丰富而又奇妙的蠢事。
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来阐释它的内涵。
那么,生命的奥秘到底是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世纪老人冰心先生的散文《谈生命》(说话时候故意把重音放在“先生”两字上,引起学生质疑)二、教学过程1、朗读课文,感受冰心散文的优美。
(齐读)2、圈划几个重点字汇,强调读写并解释意思:巉岩骄奢挟卷休憩枭鸟荫庇芳馨怡悦清吟云翳(建模分析后请学生把每个词语齐读两遍)3、明确目标:分四个步骤学习文章4、首先,初读,感受文章的美感师问:文章美不美?你能说一说美在哪里吗?用这样的句式,比如。
美,从哪些句子看进来的?(让学生自由回答)5、思路引导:找出作者在文中把生命比成了什么?可见有生动的比喻。
那除了思辨有借代这一修辞以外,还有其他修辞吗?并找出相关例句。
可见全文运用到了多种修辞学,多处修辞,最大最大的作用使语言达到什么功效?(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美感)6、思路引导:作者具体描写生命像一江春水的时候整个流动的过程整座就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写像一颗小树的时候,树的成长历程又经历了各有不同的各不相同景色,情景交融,又是一副画面。
这种画面的效果在文学上所叫作什么?(意境美)7、最后,比完江水,比完树,冰心又怎么样了呢?谈论了自己对生命的看法谈论和刻骨铭心,这是讲道理,讲自己的人生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下《谈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3、熟读、背诵精美的篇段。
教学重点: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教学难点:品味、探究精妙语言的内涵《谈生命》冰心教学目标:1、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2、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3、体会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教学重点:理解含蓄深沉的语言教学难点:认识生命的本质,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式一:视频导入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伸出两瓣柔嫩的绿叶;一朵鲜花沐浴着阳光雨露,逐渐绽放;一只小鸟啄破蛋壳,挣扎着站了起来;一条小海龟从沙堆中,在大海浪涛的召唤下迅速爬向大海……导言:上述画面,让我们感受生命的蓬勃,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它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谈生命》。
方式二:视频导入:视频内容说明:高山之巅,冰雪渐渐消融,汇集成涓涓细流,于山间低凹处聚成小溪,途经山谷、森林、田野,进入江河湖泊,最流入浩瀚的大海;一棵小树从土地里生长出来,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随即它承受了暴风雨的洗礼,狂风撕扯着它,暴雨浇着它,雷电击打着它,霜雪欺凌着它……但它终于以挺拔伟岸的身躯矗立于蓝天之下,与白云为伴,接受小鸟的礼赞。
导言:地球养育着无数生命,可是置身于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中,不少人却常常感觉不到他的不平凡,更感觉不到生命这朴实的形式下面蕴藏着的丰富哲理。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世纪老人冰心是怎样以散文的形式揭示这一人生哲理的。
方式三:导言:生命,是大自然是伟大的作品。
生命,也文人骚客口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以卓越的睿智,精辟的语言来思考、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世纪老人冰心写的一篇关于生命的优美散文——《谈生命》。
[电脑多媒体]冰心的少年、青年、老年时期的照片,以及她的作品集,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照片,以便全面系统地介绍冰心的生活、思想、工作、成就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对冰心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阅读兴趣。
二、教与学(一)预习作业1、收集冰心的有关资料(建议学生从生平、思想、成就、作品等方面进行专题收集);2、列举你读过的冰心的作品,用你一句话向同学们介绍该作品内容;3、自读课文,勾划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给这些字注音、解释;4、课外收集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二)检查预习1、冰心资料交流要求:用简短的话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冰心资料,学生交流后,[电脑多媒体]显示,以强化此项知识:[电脑显示]:冰心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
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
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2、冰心作品阅读交流要求:用一句话向同学介绍你读过的冰心作品,其中包含作品名、内容、阅读感受。
3、生字、生词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其础上,(1)、[电脑多媒体]显示:云翳(yì)巉岩(chán)羞怯(qiè)心魂惊骇(hài)休憩(qì)骄奢(shē)枭鸟(xiāo)荫庇(yìn)芳馨(xīn)朔风(shuò)丛莽(mǎng)(让学生齐读三遍)(2)[电脑多媒体]骄奢:骄狂专横;巉岩:○1一种陡而隆起的岩石,如悬崖或崖、孤立突出的岩石;○2参差不齐的岩石海岸,尤指给航行造成威胁的。
本文应为○1项。
怡悦:喜悦;高兴云翳:中医病名。
眼球角膜疾病后所遗留的一层薄若云雾状翳障一泻千里:○1指江河水势奔流直下;○2比喻文笔奔放畅达心平气和:○1指思想或精神平静没有不安或压抑的感情;○2指抑制或重新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静下来;休憩:休息绯红:深红色卑微:○1指地位低下而渺小出身卑微的人;○2衰微。
(三)整体感悟1、初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
听录音,跟读课文。
思考: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认识与体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篇章结构。
学生可独立钻研,也可与同桌合作讨论完成。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可作如下提示:第一种: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电脑多媒体]第一部分:(“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 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部分:(“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
第二种划分方法:全文可分三部分。
[电脑多媒体]第一部分:(我不敢说……不敢信来生)以一江春水为喻,形象描绘生命的过程。
第二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以一棵小树为喻,再现生命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宇宙是……结尾”)揭示生命的本质。
第种部分划分方法:全文可分两部分。
[电脑多媒体]第一部分:(我不敢说……也不敢相信来生)具体描述生命像什么。
第二部分:(宇宙是……结尾)深刻揭示生命是什么。
(四)研读课文1、分组探究课文内容。
方法: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探究“一江春水”、“一棵小树”部分;2、学习成果汇报。
方法:各个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探究成果。
3、问题探究:互问互答每个小组就各自探究的内容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并作出解答。
4、附:问题展示:“一江春水”部分:(1)、“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一句中,为什么作者用了“像”字,而不使用“是”字?提示:“是”对生命本质的揭示,面“像”则重在对生命外部形式的再现。
“是什么”是下定义;“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的特点。
(2)、“一江春水”在奔流入海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这个过程与生命过程有何相似之处?提示:可从文中几个“有时候”领起的内容来思考,学生只需从中摘录关键词加以联想即可找出答案。
几个“有时侯”领起的内容和生命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一一照应。
(3)、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提示:所描写的几个“有时候”的情况,从事物性质和发生的状态来看,不分先后阶段,即不与人的生命历程的阶段一一对应。
这些情况喻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显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人生总是幸福与苦难、顺利与曲折相伴而随的。
(4)、“行程的终结”预示着生命的终结,此时你认为“春水”心态是怎样的?提示:可从文中“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看出“春水”的平和、宁静。
“一棵小树”部分:(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一棵树”?树的一生中有怎样的经历?提示:生长顺序,(2)、在生命的历程中,小树是如何度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的?提示:四季的不同状态。
可从中摘录关键词语来进行理解。
(3)、面对死亡,小树作何反应?(4)、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提示:几个连续的阶段,勾画着或喻示人的生命历程,生命的规律就是从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最终归于消亡。
生命始终向前发展,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
(4)、作者为什么反复说“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揭示: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的体验认识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比如可以这样的理解:“来生”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不敢说”“也不敢相信”传达出作者对“今生”珍爱与重视,这是积极进取的生命观;或者说明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应当珍惜,无论经历的是坦途还是坎坷,都应当勇敢面对,细细体会,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第三部分问题展示:(1)、请找出这位世纪老人的肺腑之言提示:“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2)、这两句话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谛,说说你的理解?提示:生命来之不易:顺利与坎坷,成功与失败是相伴随的。
惟其如此,才构成灿烂多彩的人生。
故此,我们应珍爱生命,善待人生,享受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
(3)、“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提示:此题答案灵活开放,应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的见解。
如学生可心理解为这句话道出生命中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也可理解为我们经历了生命中阴翳,能让我们更加珍爱人生,从面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等,只有言之成理即可。
总结性思考:讨论:作为一篇散文,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作者是如何将它生动化、形象化的?提示:○1. 选择适宜的形式:描述“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行进和生长现象,生动形象,蕴藉含蓄,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2.语言明朗灵动、含蓄隽永:描绘了两幅跨越时空的滚动条画,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礼赞。
○3. 写法上匠心独具。
如使用间隔反复的手法:用“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一语构成明线,两幅画终了,都用了“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的形式,稍加变化的语句,既总结了本部分内容,又强调了生命最终回归自然的必然规律,使两幅画在内容上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佳句细品思考:本文有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方法及要求:学生从文找出自己喜爱的语句,为同学朗读,并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
提示:建议学生可从生动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等方面入来选取语句,进行赏读。
(六)课堂活动—互赠名言1、将你课外收集的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赠送给同学;2、提示:说话内容应包含:被赠送者姓名、名言内容、赠送原因三个方面的内容。
3、[电脑多媒体]提示: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