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姜炙)质量标准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作者:闫丽丽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年第01期摘要:黄连在临床上一般使用其炮制品,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对黄连中有效成分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查阅、收集国内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中有效成分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黄连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连;炮制方法;有效成分;影响中图分类号:R2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0)01-0058-02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苦寒较甚,临床上一般使用其炮制品,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姜汁炮制、醋汁炮制、蓃汁炮制和猪胆汁炮制等。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类成分、微量元素等,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黄连的有效成分存在一定的影响。
综述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旨在为黄连规范化加工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1.1 姜汁炮制贠亚波等人利用辅料姜汁炮制黄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表小檗碱、盐酸小檗碱、格兰地新、盐酸药根碱、非洲防己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等7种成分的含量,考察姜汁炮制对黄连中生物碱含量对影响。
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用姜汁炮制后,黄连中格兰地新、盐酸药根碱和盐酸巴马汀含量显著提高(P钟凌云等人建立姜制黄连炮制前后的“谱—效—性”关系,分析不同姜汁炮制对黄连中生物碱类成分(盐酸药根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小檗碱、表小檗碱)的影响。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转换不同姜汁炮制黄连的药性、药效参数,对姜制黄连的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分别与药效指标、药性指标进行关联分析。
结果表明:姜制黄连炮制前后的指纹图谱共有峰均为9个;从4种成分的含量来看,生姜汁制黄连均高于生黄连和干姜汁制黄连;从盐酸巴马汀的峰面积来看,干姜汁制黄连低于生黄连和生姜汁制黄连;生姜汁制黄连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止呕、抑制胃黏膜损伤的作用较强,而干姜汁制黄连抑制白色念珠菌和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较强,且其降低寒性的作用优于生姜汁制黄连。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炙法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中药炮制中的炙法原理、操作方法及其对药材药效的影响,掌握炙法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炙法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的炮制方法。
根据所加辅料的不同,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和油炙6种方法。
炙法要求辅料渗入药物内部,其加热温度比炒法低,多用文火,炒制时间较长,以药物炒干为宜。
三、实验材料1. 药材:厚朴、黄连、生姜、醋、盐等。
2. 仪器:炒锅、筛子、剪刀、电子秤等。
四、实验方法1. 厚朴炙法(1)取厚朴丝,加入一定量的姜汁拌匀,闷润。
(2)将拌匀的厚朴丝放入炒锅中,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取出晾凉。
(3)筛去碎屑,得到姜厚朴。
2. 黄连炙法(1)取黄连,加入一定量的姜汁拌匀,闷润。
(2)将拌匀的黄连放入炒锅中,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取出晾凉。
(3)筛去碎屑,得到姜黄连。
3. 醋炙法(1)取甘遂,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
(2)将拌匀的甘遂放入炒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微干,取出晾干。
(3)筛去碎屑,得到醋甘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厚朴炙法实验结果显示,姜厚朴相较于生厚朴,色泽加深,略具姜的辛辣气味。
炮制后的姜厚朴对咽喉的刺激性减小,且宽中和胃的作用增强。
2. 黄连炙法实验结果显示,姜黄连相较于生黄连,其苦寒之性得到缓和,对脾胃的刺激性减小,止呕作用增强。
3. 醋炙法实验结果显示,醋甘遂相较于生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作用减弱,毒性降低,对人体的副作用减小。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炙法对厚朴、黄连、甘遂等药材进行炮制,结果表明炙法能够改变药材的药性,降低毒性,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炙法在中药炮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七、实验注意事项1. 炙法过程中,应根据药材的种类和辅料的不同,掌握好炒制的时间和火力。
2. 炙法过程中,辅料应充分渗入药材内部,确保炮制效果。
3. 筛去碎屑,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4.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火灾和烫伤。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黄连
制定过程
修订背景 编制进程
修订依据 起草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先后3次颁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别为《36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1959年), 《54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1964年),《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1984年)。随着20世纪90年代药材经 营管理的放开,药材市场采纳的标准已发生较大变化,常用大宗药材也由野生品转向以栽培品为主,加之各地无 序的引种,重量轻质,照搬农作物的栽培生产方式,以及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滥用,导 致栽培药材的形态特征、质量等均发生较大的改变。《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仅以性状为分级指标,在数 量和质量评价方法上,与现代水平相差甚远,而市场形成的“标准”随意性较大,无法统一,导致药材市场中部 分药材商品品别、规格、等级的混乱。此外,随着人民群众对中药材质量及其他不同要求的增加,也迫切需要制 订适合中药材规格等级划分的标准。为此,制(修)订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受到中国国家相关部门及行业的高度重 视,2012年8月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办公厅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中药材价格综合整治政 策措施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发改办价监[2012]2308号),文件第四项第2条明确指出“加强中药材质量监 管,完善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明确要求“选取常用大宗家种道地的中药材品种,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标准和药企商业流通标准,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使中药材商业流通质量有据可循。 文件明确提出制(修)订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鉴于此,制定了团体标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黄连》 (T/CACM 1021.31-2018)。
国家级中药炮制标准
国家级中药炮制标准中药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传统医学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
为了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中药炮制标准。
本文将介绍国家级中药炮制标准的相关内容。
国家级中药炮制标准主要包括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和中药炮制方法的规范。
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主要涉及中药材的形态、色泽、气味、口感、化学成分等方面。
根据不同的中药材种类,国家标准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质量要求。
比如对于阿胶,国家标准规定了其颜色应为墨黑色,气味特异而香甜,味道具有特殊的韧性等。
中药炮制方法的规范是指对于不同中药炮制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工艺流程和设备要求等的明确规定。
国家标准中对于一些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例如,对于黄连的炮制,国家标准规定应先将黄连刮去外皮,然后炮制,要求其保持原有的黄色、香气和气味。
而对于制备鸡内金的炮制方法,国家标准则规定,应在黑汤中煮沸,再晾干,保持其颜色鲜红,气味独特。
中药炮制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为了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保证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明确中药材的质量要求和炮制方法的规范,可以减少中药炮制过程中的误操作和不规范操作,降低因炮制不当导致的药效减弱或副作用增加的风险。
此外,中药炮制标准还有助于提高中药的一致性和可复制性。
中药炮制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涉及到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操作方法等许多因素。
通过统一中药炮制标准,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药商制备的中药具有一致的质量和疗效,便于中药的生产和使用。
总之,国家级中药炮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促进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重视中药炮制标准的推广和执行,加强对中药炮制技术的培训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中药的质量水平,为中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更大贡献。
黄连片、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 目的:建立黄连片、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黄连片、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饮片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 产品名称: 黄连片、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5.1.2 规格: 薄片5.1.3 性状:黄连片:本品呈不规则的薄片。
外表皮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细小的须根。
切面或碎断面鲜黄色或红黄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极苦。
酒黄连:本品形如黄连片,色泽加深。
略有酒香气。
姜黄连:本品形如黄连片,表面棕黄色。
有姜的辛辣味。
萸黄连:本品形如黄连片,表面棕黄色。
有吴茱萸的辛辣香气。
5.1.4 企业内部代码:5.1.5 性味与归经:苦,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5.1.6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连清胃和胃止呕。
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
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
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5.1.7 用法与用量:2~5g。
外用适量。
5.1.8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5.1.10 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1 贮存期限:36个月5.2 生产批量:5-10000kg5.3辅料:黄酒。
每100kg黄连,用黄酒12.5kg。
生姜。
每100kg黄连,用生姜12.5kg。
吴茱萸。
每100kg黄连,用吴茱萸10kg。
5.4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生产操作过程:6.1 黄连片生产工艺流程图:6.2 酒黄连生产工艺流程图:6.3姜黄连生产工艺流程图:6.4萸黄连生产工艺流程图:6.5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6.5.1领料6.5.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黄连原料。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陈皮 龙胆草 天花粉
四川 四川 河北
远志 紫菀 葛根 板蓝根 醋香附 益智 茯神木 前胡 南沙参 苦参 玉竹 白前
河南 安徽 广西 河北 河北 广西 云南 贵州 贵州 贵州 湖南 江西
百部(蜜) 贵州 威灵仙 骨碎补 黄精 贵州 四川 四川
太子参
福建/贵 州
糯米藤根 四川
白茅根 芦根 芦竹根 续断
枳壳
江西/河 北
栀子 焦栀子
江西 江西
五味子
吉林
黄芩(枯) 河北 黄芩(家) 河北
郁金 郁金
四川 广西
知母
河北
羌活
四川
羌活 秦艽
四川 云南
法半夏 防风 防风 赤芍 酸枣仁
四川 内蒙 内蒙 四川 河南
北沙参 枸杞子 牛蒡子 款冬花 细辛
河北 宁夏 四川 甘肃 辽宁
麸炒,压片,俗称“鸦雀嘴”;过6号筛,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果肉 厚、质坚硬、香气浓、无杂质。 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均匀,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 棕红色或红黄色,具6条翅状纵棱,果皮薄而脆,去果柄宿萼,气微, 味微酸而苦,除净杂质。配方捣碎。 炒焦,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棕褐色或黄棕色,质松脆,不规则 碎块,略具焦气,味微酸而苦,配方捣碎。 一等干货,不规则球形,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双肾、皱缩,肉厚, 质柔润,果肉味酸,味辛微苦,种子棕黄色,干瘪子不过2%;含五味 子醇甲不得少于0.40%;无梗枝杂质,无脱落果皮,种子。 呈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 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 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 枯朽状或已成空洞。气微,味苦。短段,过3号。 酒制、家种黄芩,切小斜片,过3号筛,片型大小均匀,外表皮光洁, 色黄棕色,质硬脆,味苦,无杂质,碎小不超过2%。 黄丝郁金;呈纺锤形,有的一端细长,长2.5~4.5cm,直径1~1.5cm 。表面棕灰色或灰黄色,具细皱纹,断面橙黄色,外周棕黄色至棕红 色。气芳香,味辛辣。手工厚片,过3号角质样。 广郁金:长椭圆形厚片,过8号筛外表灰白色货灰棕色,切面角质样、 中部有明显环纹。味辛辣。 盐制,切长约1-1.5cm宽1-1.5cm左右的薄片,去外皮,附生少量黄棕 色毛状物。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 带黏性。过3号筛。表面深黄色,偶见焦斑,略具咸味。 选装,羌头。切厚片,过3号筛。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 有多数裂隙,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 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微苦而辛。碎小不超过5% 无虫 条羌统货,过3号筛。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有多数裂 隙,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气香,味微苦 而辛。无虫蛀,霉变 家种,为类圆形的厚片,切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或黄色,气特 异,味苦。过3号。 旱半夏,过4号筛;取6-12号筛之间净货,呈类球形。表面淡黄色、黄 色或棕黄色。肚脐、须根痕明显,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 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家种,取过2号、8号筛中间片。表面灰黄或灰棕色,木部淡黄色,皮 部黄棕色,气微香,味微甘。无油片 野生、厚片。过2号,体轻泡,表面灰黄或灰棕色,木部放射性纹理明 显,皮部黄棕色,气微香,味微甘。无油片。 川赤芍,类圆形厚片过6号,直径1cm以上不得少于60%,切面灰白色或 粉红色具密集的放射状纹理。 炒制,表面深紫红色,鼓起,具焦斑,无壳,颗粒饱满。无伪品,无 泛油颗粒。 呈圆柱形薄片,过4号筛,直径0.6-1.5cm,表面淡黄色,粗糙,颗粒 性,有纵沟、裂纹、黄棕色栓皮痕。质硬脆,易折断。切面皮部浅黄 白色,形成层呈圆环状,深褐色;木部淡黄色。气特异,味甘。无须 根,芦头不超过5%。 纺锥形略扁,表面暗红色,果肉厚润,无黑点,去果柄叶片,220粒、 280粒、350粒以内,含硫量按要求, 清炒,饱满过2号,长倒卵形略扁,洗净,有数条纵棱,顶面有圆环。 蜜炙,呈长棒状,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过3号筛,枝梗不超过15%。 货干不粘手。 家种辽细辛,段状,表面有环形节,灰棕色,切面黄白色,气香,味 辣,过1号筛,清水洗,去泥沙
QC-TS-027-01 生姜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生姜的质量标准。
范围:适用生姜。
责任:质量保证部操作人员。
规程:
1.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代码:H-0010)的新鲜根茎。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
2.检验项目与版限度
3.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
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
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
气香特异,味辛辣。
【饮片】
4.炮制生姜除去杂质,洗净,用时切厚片。
姜皮取净生姜,削取外皮。
4.1生姜
4.1.1检验项目与版限度
4.1.2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厚片,可见指状分枝,切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
气香特异,味辛辣。
5.性味与归经辛,微温。
归肺、睥、胃经。
6.功能与主治解表散热,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7.用法用量 3~10g。
8.贮藏置阴凉潮湿处,或埋入湿沙内,防冻。
10.药材取样标准操作规程:QC-OS-206-01
11.生姜检验标准操作规程:QC-OS-039-01
12.贮存期:二年
13.变更记载及原因:。
中药炙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炙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酒炙、醋炙、姜炙三种常见炙法的操作步骤。
3. 分析炙法对药物性味、功效和作用趋向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药物:黄连、大黄、厚朴、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等。
2. 辅料:白酒、米醋、生姜、盐等。
3. 仪器:炒锅、筛子、剪刀、剪刀、电子秤等。
三、实验方法1. 酒炙法- 将黄连、大黄等药物洗净,切成薄片。
- 将药物与定量白酒拌匀,稍闷润。
- 将拌匀的药物置于炒锅中,用文火炒至干燥,取出晾凉。
2. 醋炙法- 将乳香、没药等药物洗净,切成小块。
- 将药物与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
- 将拌匀的药物置于炒锅中,用文火炒至干燥,取出晾凉。
3. 姜炙法- 将厚朴等药物洗净,切成薄片。
- 将生姜切片,加水煮汤,制成姜汁。
- 将药物与姜汁拌匀,闷润至姜汁被吸尽。
- 将拌匀的药物置于炒锅中,用文火炒至干燥,取出晾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酒炙法- 酒炙后,黄连、大黄等药物颜色加深,苦味减轻,刺激性降低。
- 酒炙可改变药物性味,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2. 醋炙法- 醋炙后,乳香、没药等药物颜色加深,酸味增强。
- 醋炙可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3. 姜炙法- 姜炙后,厚朴等药物颜色加深,辛辣气味减弱。
- 姜炙可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五、实验结论1. 酒炙、醋炙、姜炙三种炙法均能改变药物性味、功效和作用趋向。
2. 酒炙法可增强活血通络作用,醋炙法可增强活血止痛作用,降低毒性,姜炙法可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3. 本实验结果表明,炙法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火候控制,避免药物炒焦或炒糊。
2. 药物与辅料拌匀后,需闷润至辅料被吸尽,以确保炙法效果。
3. 不同炙法所需辅料用量不同,需根据药物性质和炮制要求进行调整。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酒炙、醋炙、姜炙三种炙法的操作和观察,使我们对中药炙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黄连》标准草案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T/CACM XXX—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黄连Commercial grad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ptidisRhizoma(意见征求稿)201x-xx-xx发布 201X-xx-xx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目次前言 (Ⅲ)1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规格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要求. (7)6资料性附录 (8)前言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及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技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和珍、黄璐琦、杨艳芳、黄河、柳鑫、覃祝、郭兰萍、詹志来、金艳、何雅莉。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黄连(味连)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连(味连)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黄连(味连)中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SB/T 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黄连质量标准
黄连质量标准黄连是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敛疮止血、杀虫、镇痛等功效。
黄连在中药方剂中应用广泛,因此其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黄连的质量标准。
一、外观特征1. 黄连应为不规则的块状或片状,表面应有明显的凹凸纹路,质地硬脆,断面呈微凹状,金黄色或黄棕色。
2. 黄连应具有独特的香气,味道苦涩而辛辣。
二、理化指标1. 挥发性物质含量:不得超过5.0%。
2.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
3. 灰分含量:不得超过5.0%。
4. 残留农药含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5. 重金属含量:铅不得超过10.0mg/kg,汞不得超过1.0mg/kg,镉不得超过0.3mg/kg,砷不得超过3.0mg/kg。
三、化学成分1. 主要有效成分为蒯黄素、蒯黄素苷和苦味素。
2. 蒯黄素含量不得低于5.0%。
3. 蒯黄素苷含量不得低于8.0%。
4. 苦味素含量不得低于2.0%。
四、微生物指标1. 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 × 10^5 CFU/g。
2. 霉菌和酵母菌不得超过1 × 10^4 CFU/g。
3. 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五、贮藏黄连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远离有害气体和异味,避免阳光直射。
贮存期不得超过24个月。
六、包装黄连包装应选用干燥、清洁、无污染的材料,包装物应完整,无破损和渗漏。
包装应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质量标准等信息。
根据以上标准,黄连产品应符合以上外观特征、理化指标、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贮藏、包装等要求。
它的严格标准可以保证其在医药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有利于黄连产品在市场上的合规流通。
对生产者来讲也可以减少质检环节的成本。
(精选)炮制实验指导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指导讲课对象:专业:中药层次:专科教学学时: 32学时利用教材: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计划教材《中药炮制学》刘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讲课人总的要求:中药炮制是依照中医药基础理论、依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类加工处置的一项传统技术,中药炮制学其任务是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应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研究、整理、慢慢弄清炮制原理、改良炮制工艺、制定质量标准、提高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医治成效。
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1)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制药技术,把握中药炮制的大体方式和大体技术;(2)使学生把握现代科学研究方式,应用现代科学手腕探讨炮制原理,加深明白得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大体理论,为中药炮制工艺的标准化及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育学生的实验技术与创新精神。
实验一净选加工一、实验内容一、清除杂质枸杞子菊花二、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麻黄莲子二、实验目的一、把握清除杂质、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的方式。
二、熟悉簸箕、药筛等的操作技术。
三、实验工具和设备药筛、簸箕、瓷盆、小刀、镊子、铜丝刷、铁研船、四、实验方式(一)清除杂质一、枸杞子将其所含的果柄及腐败品等,用手挑拣出来,使其所含杂质不得超过﹪。
二、菊花将其所含霉败的花朵和果柄,用挑选法除去。
假设因挤压而成团时,要用药筛将成团的花朵筛出,再喷淋清水少量,待湿润后,成团的花朵即行分开,干燥。
(二)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1麻黄用挑选法将麻黄茎与根分离,别离药用。
二、莲子将莲子洗净,略浸,润软后,用刀纵向剖开,镊取种子中的幼叶及胚根,干燥后即为莲子心;种子中的2枚黄白色肥厚的子叶,干燥后即为莲子肉。
五、注意事项一、净选加工后的药物应符合药用净度标准。
二、药材去毛、去心前浸润软化时,要避免药材吸水过量,成份流失。
六、试探题一、试述净选加工药物的操作要领、质量标准及炮制作用。
炮制
蒸法(一)蒸法炮制目的改变药性,扩大用药范围;减少副作用;保存药效,利于贮存;便于软化切片。
(二)蒸法操作方法:药物洗净、分档,质地坚硬者可先水浸,再拌辅料,蒸;隔水加热或通入水蒸气至药物颜色加深,切片。
一般先武后文,保持足够的蒸气即可。
如果非密闭容器酒蒸,先文火,防挥散。
辅料:酒、黑豆汁、醋、食盐(三)举例:★★★1、何首乌蒸制何首乌质量要求:药物呈棕褐色,九蒸九晒色稍淡,无光泽,质疏松。
炮制作用:经黑豆汁拌蒸后,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消除了生品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宜于久服。
★★★2、黄芩酒黄芩、黄芩炭质量要求:黄芩蒸制软化一般蒸至“圆气”后半小时,或煮沸10min.炮制作用:酒制入血分,可清上焦之热,可缓和黄芩苦寒之性,以免伤脾阳,导致腹痛。
黄芩炭清热止血为主。
黄芩蒸或煮的目的杀酶保苷,又使药物软化,便于切制。
★★★3、地黄熟地黄(酒蒸(30kg/100kg)和清蒸)、生地炭、熟地炭质量要求:显乌黑光泽,味转甜炮制作用:鲜地黄清热、凉血、止血、生津。
生地黄具有养阴清热、凉血生津;熟地药性由寒转温,功能由清转补,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能。
生地炭凉血止血,熟地炭补血止血。
★★4、黄精蒸黄精、酒黄精(20kg/100kg)棕黑色或黑色,味转甘。
蒸后增强补脾润肺益肾的功能,并除去麻味,以免刺激咽喉;酒制能助药势,使之滋而不腻,更好的发挥补益作用。
煮法(一)煮法炮制目的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洁净药物。
(二)炮制方法:药物与辅料拌匀,先武后文,加水煮至辅料吸尽或内无白心,切片,干燥。
煮制温度小于或等于100℃,时间短于蒸法,长于燀法。
无论清水煮(川乌、草乌),药汁煮(附子、吴茱萸、远志),还是固体辅料煮(藤黄、硫磺)主要是降低毒性,珍珠用豆腐煮主要是去污。
(三)举例:★★★1、藤黄:藤黄每100克用豆腐300克,尚有山羊血制、水煮、荷叶制、高压蒸制。
生藤黄有剧毒,不能内服,制后毒性减低,可内服。
黄连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黄连1.2 汉语拼音:Huanglian2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甲醇、黄连对照药材、盐酸小檗碱对照品、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水、三乙胺、氨水、乙腈、磷酸二氢钾、硫酸、乙醇、盐酸。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水浴锅、三用紫外分析仪、恒温鼓风干燥箱、马福炉、硅胶G薄层板、超声波清洗器、薄层色谱扫描仪、高效液相色谱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 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取本品粉末约0.2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三乙胺(3:3.5:1:1.5:0.5:1)为展开剂,置用浓氨试液预饱和2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4个以上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7.5 检查:7.5.1 水分:不得过14.0%(附录15第一法)。
7.5.2 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17)。
7.5.3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7.7 含量测定:味连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每100ml中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4g,再以硫酸调节pH值为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4nm。
(整理)黄连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黄连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付合明,杨乐堂,曲亚坤,刘晓,褚敏,侯文杰08级中药学4班一、研究意义黄连有多种炮制方法,因此其功能与主治也有差别。
生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能,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酒黄连善消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因此,研究不同黄连炮制品的质量,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今后制定不同黄连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成中药饮片后可增强中药的药效、改变药性或降低毒性等。
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与饮片质量,既关系中药材资源是否合理的应用,又直接影响到中药的临床疗效。
因此,进行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规范化研究,建立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随着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炮制机理的深入阐明,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将逐步完善更加有针对性,真正起到控制中药饮片质量,提高广大群众用药安全性、有效性的作用。
二、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评价研究的新思路尽管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仅仅通过鉴别(显微、理化与薄层色谱)和定量测定(提取物总量或少数指标成分含质量测定)未能反映中药的复杂性和整体性。
根据中医理论的指导而研发的中成药尤其是复方制剂的功效是药品内含成分整体作用的体现, 是多种成分、多种机制的综合作用结果。
上述凭借某一化学成分定性和定量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逐渐受到质疑从分解式的单一成分的“微观分析”模式向群体成分的“宏观分析”模式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中药指纹图谱用于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的综合评价和控制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被认为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里程碑。
经过20余年的发展, 中药指纹图谱已由最初的方法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 逐渐进入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的实际应用中。
姜黄质量标准
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
原药材1【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2【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常弯曲,有的具短叉状分枝,长2~5cm,直径1~3cm。
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
气香特异,味苦、辛。
3【鉴别】3.1显微鉴别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扁平,壁薄。
皮层宽广,有叶迹维管束;外侧近表皮处有6~8列木栓细胞,扁平;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
中柱鞘为1~2列薄壁细胞;维管束外韧型,散在,近中柱鞘处较多,向内渐减少。
薄壁细胞含油滴、淀粉粒及红棕色色素。
3.2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无水乙醇20ml,振摇,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姜黄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姜黄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ZT-TS-02-004-1《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96:4:0.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分别置日光下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和荧光斑点。
4【检查】4.1照ZT-TS-02-001-1《水分测定法》第二法测定,水分不得过16.0%。
4.2照ZT-TS-02-002-1《灰分测定法》测定,灰分不得过7.0%。
4.3照ZT-TS-02-002《灰分测定法》测定,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
5【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ZT-TS-02-003-1《浸出物测定法》测定,不得少于12.0%。
黄连的理化鉴别
汉语拼音:Huanglian英文名:RHIZOMA COPTIDIS鉴别:(1)本品横切面:味连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皮层较宽,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
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石细胞,均显黄色。
维管束外韧型,环列。
木质部黄色.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
髓部均为薄壁细胞,无石细胞。
雅连髓都有石细胞。
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2)取本品粗粉约1g,加乙醇10ml,加热至沸腾,放冷,滤过。
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含氯石灰少量,即显樱红色;另取滤液5滴,加5%没食子酸乙醇溶液2-3滴,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深绿色。
(3)取本品粉末50mg,加甲醇5ml,加热回流卜分钟,滤过,滤液补加甲醇使成5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连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6:3:1.5:1.5:0.3)为展开利,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
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Ⅸ K)。
含量测定:取本品粉末约0.1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入盐酸-甲醇(1:100)约95ml,60℃水浴中加热15分钟,取出,超声处理30分钟,室温放置过夜,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3μl,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6:3:1.5:1.5:0.3)为展开剂,另槽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顶平衡15分钟,展开至8cm,取出,挥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 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荧光扫描,激发波长λ=366nm,测量供试品与对照品荧光强度的积分值,计算,即得。
中药炮制姜炙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理论、实践和物质形态相结合的产物。
炮制方法包括炒、炙、蒸、煮、煅等,其中炙法是将药物与辅料混合炒制的一种方法。
姜炙作为一种炙法,是利用生姜的药效来增强药物的功效,同时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姜炙的炮制过程,提高中药炮制技能,我们进行了中药炮制姜炙的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姜炙的炮制原理和方法;2. 掌握姜炙的操作技巧;3. 提高中药炮制技能,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
三、实训内容1. 实训材料(1)生姜:新鲜生姜,洗净切片,捣烂压榨取汁;(2)药物:选取黄连、竹茹、厚朴等具有祛痰止咳、降逆止呕功效的药物;(3)其他辅料:明矾、清水、甘草等。
2. 实训步骤(1)将生姜洗净切片,捣烂压榨取汁;(2)将药物洗净,晾干,备用;(3)将生姜汁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使姜汁逐渐渗入药物内部;(4)将拌匀的药物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5)取出晾凉,备用。
3. 实训要点(1)生姜汁的制备:生姜洗净切片,捣烂压榨取汁,反复制备2~3次,得姜汁备用;(2)药物与姜汁的拌匀:将药物与一定量的姜汁拌匀,放置闷润,使姜汁逐渐渗入药物内部;(3)炒制:炒制过程中,注意火候,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4)晾凉:取出晾凉,备用。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训结果通过实训,我们成功制备了姜炙黄连、姜炙竹茹、姜炙厚朴等药物,观察了炮制前后药物的颜色、气味、质地等变化。
2. 实训结果分析(1)炮制前后药物的颜色:姜炙后,药物颜色变深,表明姜炙增强了药物的功效;(2)炮制前后药物的气味:姜炙后,药物气味更加浓郁,具有生姜的香辣味,表明姜炙提高了药物的口感;(3)炮制前后药物的质地:姜炙后,药物质地更加细腻,表明姜炙改善了药物的药效。
五、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了解了姜炙的炮制原理和方法,掌握了姜炙的操作技巧;2. 姜炙能够增强药物的功效,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3. 在炮制过程中,注意火候、辅料用量等关键因素,以确保炮制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连(姜炙)质量标准
文件编号:LT0308200山西振东道地药材部门:质量管理部题目:黄连(姜炙)内控质量标准第1 页共2 页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生效日期:颁发部门:分发部门:变更记载:修订号:修订日期:批准日期:变更原因及目的:
1.目的:建立黄连(姜炙)的质量标准,以确保质量。
2.范围:本公司所购进的黄连(姜炙)成品。
3.责任:质量管理部 . QC 检验室 . 检验员对本标准负责。
4.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xx 版
第一部。
5.黄连(姜炙)的质量标准
5.1 黄连片的质量标准
5.1.1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薄片。
外表皮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细小的须根。
切面或碎断面鲜黄色或红黄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极苦。
5.1.2 鉴别取本品粉末 0.2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 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连对照药材
0.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 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三乙胺(3:
3.5:1:
1.5:O.5:1)为展开剂,置用浓氨试液预饱和20 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4 个以上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1.3 检查项目内控标准水分≤11.5%文件编号:
LT0308200部门:质量管理部题目:黄连(姜炙)内控质量标准第
2 页共2 页总灰分≤
3.0%浸出物≥15.5%
5.1.4 含量测定以盐酸小檗碱计,含小檗碱(C20H17NO4)不得少于
5.O%,含表小檗碱(C20H17NO4).黄连碱(C19H13NO4)和巴马汀(C21H21NO4)的总量不得少于
3.3%。
5.2 姜黄连质量标准
5.2.1 性状本品形如黄连片,表面棕黄色。
有姜的辛辣味。
5.2.2 鉴别同黄连片。
5.2.3 检查同黄连片。
5.2.4 含量测定同黄连片。
6.包装:塑料袋包装,每包40kg。
标签内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合格证.企业名称等。
7.贮藏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