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教学设计
花团锦簇教案
花团锦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卉的种类、特点及养护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花卉的分类和特点;2.花卉的养护方法;3.制作花束和插花。
三、教学重点1.花卉的分类和特点;2.制作花束和插花。
四、教学难点1.花卉的养护方法;2.创意花束和插花的设计。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示范法;3.实践操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花卉图片或者带来一些花卉样本,引导学生了解花卉的种类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花卉的分类和特点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黑板等方式,讲解花卉的分类和特点,包括花卉的形态、颜色、花期等方面。
(2)花卉的养护方法教师可以讲解花卉的养护方法,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方面。
3. 实践操作(1)制作花束教师可以先示范制作花束的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花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花卉种类和颜色,设计出自己的花束。
(2)插花教师可以先示范插花的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插花。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花卉种类和颜色,设计出自己的插花作品。
4. 总结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花束和插花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审美水平。
七、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花卉的分类和特点,掌握花卉的养护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审美水平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也能够制作出自己的花束和插花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小学美术《花团锦簇》教案
另外,我还注意到在课堂总结环节,部分同学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打算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花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提高对民族美术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创作实践活动,提升对美的感知、评价和表达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不同种类花朵的基本形状和特点,如玫瑰花的花瓣层次、向日葵的形状和线条等。
其次,色彩搭配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同学在颜色选择和搭配上显得有些拘谨。为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色彩搭配的训练,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的同学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太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组织小组讨论时,提供更具启发性的讨论主题,并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发言。
2.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朵形态的精细观察和准确描绘,尤其是对于细节的处理,如花瓣的纹理、花蕊的结构等。
-色彩搭配的技巧,如何运用对比色、相近色等,使画面色彩丰富而不突兀。
-构图能力的培养,如何将多个元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有层次的画面。
-在创作中融入个人情感和风格,使作品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举例:在色彩搭配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将冷色和暖色相结合,创造出富有层次和节奏感的画面。对于构图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分析其构图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安排画面中的主体和背景,以及如何利用空白来增强视觉效果。
花团锦簇教案
花团锦簇教案教案名称:花团锦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花团锦簇的故事,培养学生对美、对自然的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不同花朵的外形和颜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色彩感知能力。
3. 通过手工制作花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通过学习花团锦簇的坚持和勇敢精神,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内容:1. 花团锦簇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不同花朵的外形和颜色。
3. 制作手工花束。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大声朗读或播放花团锦簇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 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主体:1. 学生观察不同花朵的图片或实物,描述花朵的外形和颜色。
2. 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花朵为主题,制作手工花束。
a. 学生选取不同颜色的纸,剪成花朵的形状。
b. 学生用颜色铅笔或水彩笔给花朵上色。
c. 学生用透明胶带或丝带将花朵和绿色纸叶子固定在一根棍子上,制作成花束。
3. 学生将制作好的花束展示给同学们,并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
扩展活动:1. 请学生以花团锦簇的形象为主题,绘制一幅彩色画。
2. 学生可以互相交换制作好的花束,并给对方送上一段温馨的祝福语。
教学资源:1. 花团锦簇的故事书籍或电子版。
2. 不同花朵的图片或实物。
3. 彩色纸、颜色铅笔或水彩笔、剪刀、透明胶带或丝带、棍子等制作手工花束所需材料。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花朵外形和颜色的描述,评估其观察力和色彩感知能力。
2. 观察学生制作花束的过程和成果,评估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对花团锦簇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评估其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能力。
教学设计 花团锦簇
教学设计花团锦簇教学设计:花团锦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花团锦簇的含义和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绘制花团锦簇图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花团锦簇的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花团锦簇的图片和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花卉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花团锦簇图案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绘制花团锦簇图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花团锦簇的作品。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花团锦簇的含义、特点和绘制方法,让学生对花团锦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绘制花团锦簇图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法通过学生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花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花卉的美丽和魅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花团锦簇。
2. 讲授新课讲解花团锦簇的含义和特点。
讲解绘制花团锦簇图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展示一些花团锦簇的图片和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花团锦簇的含义、特点、绘制方法和技巧等。
花团锦簇课程设计
花团锦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内容中涉及的植物基本结构、生长习性和分类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花团锦簇的概念,了解其形成的生物学原理和生态环境意义。
3.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种类的花卉特点和观赏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设计花团锦簇的模型或实物展示,提升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花卉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对我国丰富植物资源的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3.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增进友谊。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植物学科为基础,结合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目标。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发现。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植物基本结构及生长习性- 理解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 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学习植物生长周期和繁殖方式2. 花卉分类及特点- 识别不同科、属的花卉- 了解花卉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观赏价值- 掌握我国常见花卉的分类和特点3. 花团锦簇的形成原理- 学习花团锦簇的生物学原理- 探讨生态环境对花团锦簇形成的影响- 分析花团锦簇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4. 花卉观赏与环境保护- 学习花卉的鉴赏方法,培养审美情趣- 探讨花卉种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倡导绿色环保,提高生态文明素养5. 实践活动与技能培养- 组织学生进行花卉观察和调查活动- 开展花团锦簇设计制作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植物基本结构及生长习性第二课时:花卉分类及特点第三课时:花团锦簇的形成原理第四课时:花卉观赏与环境保护第五课时:实践活动与技能培养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生态环境保护”等章节相关联,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设计 花团锦簇
教学设计 花团锦簇《花团锦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花的种类和特点。
(2)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形态。
(3)学会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花。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花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花的基本结构和形态。
(2)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花。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形态。
(2)如何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出具有创意的花。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各种花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花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制作好的花的样品。
学生准备 (1)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花的材料。
(2)收集一些花的图片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花的视频,让学生欣赏花的美丽。
(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喜欢花? (3)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花团锦簇。
讲授新课 (1)花的种类和特点 ①展示各种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②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③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花的种类和特点。
(2)花的基本结构和形态 ①展示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花的各个部分,如花瓣、花蕊、花托等。
②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花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③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花的基本结构和形态。
(3)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花 ①展示制作花的1. 2. 3. 1. 2. 1. 2. 1. 2.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②介绍制作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折叠、剪裁、粘贴等。
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一朵花。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5篇)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5篇)《花团锦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花艺的常识和习俗,并能运用于生活中去。
2、掌握用叠绕法制作花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3、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4、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用叠绕发制作花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能运用叠绕法制作出不同样式的花。
教学用具:皱纹纸、剪刀、胶水或浆糊、小铁丝或竹签或筷子。
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1、同学们,老师上个星期天去旅游了,你们知道我去了哪里吗?请看相片猜一猜!(课件)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吧。
(观看视频)2、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花吗?生回答。
花的世界最令人神往,人们都爱用花来表达自己最热烈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花也是美丽的象征!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样的花送给什么样的人吗?有什么象征意义?(百合花,送给结婚的新人,有百年好合之意。
)3、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
可是花仙子告诉我们,鲜花虽美,可不能长久,过两三天就会凋谢,你有什么办法让这些美丽的花永远艳丽呢?生:可以做成干花、塑料花、绢花、纸花。
4、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就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来一起制作美丽的纸花吧!(出示课件)二、方法探索1、(出示一些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
)老师做的这些花漂亮吗?想知道老师这些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吗,请大家自学美术书第26—27页内容,总结的制作纸花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汇报,师板书步骤原来这么多种不同的纸花都是用同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
今天我们用叠绕的方法来制作纸花。
(师板书叠绕法)2、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3、(欣赏黑板上的纸花)这里有这么多不同的纸花,为什么用同一种方法能制作这么多不同的花呢?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吗?4、小结:哪些因素会让我们制作出不同的花?花瓣的形状,叠绕时皱褶的程度是影响花朵形状的重要因素。
三、创造表现1、通过我们分析,你有信心现在自己再来完成一支花吗?2、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欢的类型做一支花。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优秀12篇)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优秀12篇)花团锦簇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花团锦簇以“花”为题,制作纸花、包装纸花、送花是本课花团锦簇的主要线索和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手工制作纸花的方法很多,本课花团锦簇采用的是卷压叠贴的方法。
花团锦簇重在学生遇到制作难点时及时加以引导。
在制作过程中,叠绕纸条时是否产生褶皱是花朵成形的关键,花瓣的长度、形状和叠绕时形成的褶皱多少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几个重要因素。
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认真观察,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巧。
2、我能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3、我能感受自制纸花的愉悦感。
教学重点: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叠绕纸条让其产生褶皱并形成花朵。
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花瓶、叶子、各种颜色的花、筷子等。
学生:每人一把手工剪刀、一瓶胶水、一枝鲜花。
教学流程:一、课件播放,谈话导入(2分钟)1、买花了、买花了,40元一朵很便宜的,你要吗?你呢?(可不可以送我们)行,如果我提的问题你们给答对了,就把我奖励的花贴在黑板上,有没有信心全部拿走!还有更多的花在这里。
2、这些五彩缤纷的花簇拥在一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点名答)(表扬:你们词汇真丰富)板书:花团锦簇(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着我一起写)齐读课题。
3、这鲜花虽美,却不能长久,手工制作的纸花,不会枯萎凋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花。
二、新课学习(一)初步探究(3分钟)1、这几朵花上面这个问题真难,谁知道答案,一朵花由哪些部分组成?(点名答)(这朵花奖给你)2、还真难不住你们,再看这三朵纸花是由下面哪种形状的花瓣做成的?(表扬:观察得真仔细,请把花贴上)3、原来,这些花瓣是这样折剪出来的。
花瓣可以剪成(老师举手问,点名答)波浪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不同的形状。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10分钟)1、都说团结就是力量,试试你们:小组内讨论,纸花的制作步骤是什么?(小组汇报)(表扬:看来这朵花非你们组莫属,请插上;让我们为他们的细心观察鼓掌;真是善于观察的一个小组;回答完全正确,花送给你们。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优秀4篇)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优秀4篇)花团锦簇公开课花团锦簇教学设计篇一《花团锦簇》是新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花”为题,制作纸花——包装纸花——送花是本课的主要线索和学习内容,属于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
本课学习主要定位于制作纸花部分,手工制作花的方法很多,本课采用的是卷压叠贴的方法。
其特点是所表现的花朵形象变化丰富,造型逼真,装饰性较强,制作难度比较适宜。
1、了解关于花艺的常识和习俗,并能运用于生活中去。
2、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3、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4、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本堂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课前准备——情景创设——欣赏探究——合作表现—— 欣赏交流五步教学法。
为课堂创设出轻松、愉悦、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快乐中体验和探索,很好的促进了〈WWW.〉学生充分、全面、自由的发展。
在本课中,学生从好奇感知——乐中体验——观察探究——大胆创新,都是通过自我的观察、体验、探索而完成最后作品的,这样的过程是孩子一次快乐感受、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我发现同学们今天特别真精神,笑容像花儿一样灿烂,真漂亮!瞧花仙子也被你们吸引出来了,想到她的百花园里看看不?1、欣赏鲜花图片,创设一个花团锦簇的情境。
花的世界最令人神往,是呀人们都爱用花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图片)还爱用花来表达自己最热烈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
你知道——(文字)2、师生交流花艺的基本知识以及送花的常识。
3、师:鲜花虽美,却不能持久。
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把鲜花制成干花,用其他材料制作工艺花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
二、方法探索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欣赏。
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到书上去找答案吧。
花团锦簇教案
花团锦簇教案
花团锦簇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花园中各种花的特点和所需要的生长条件。
2. 培养学生对花朵的观察能力和爱护花卉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来辨认不同种类的花。
2. 学生能够制作花朵手工作品。
教学准备:
1. 花园照片或真实花朵图片。
2. 不同材料制作的花朵样板。
3. 适量的彩纸、颜料、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 通过展示花园照片或真实花朵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
a. 不同花的颜色有哪些?
b. 不同花的形状特点是什么?
c. 不同花需要的生长条件有哪些?
2. 介绍不同材料制作花朵的方法,可以示范制作一个花朵手工作品。
3.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材料制作花朵手工作品。
4. 学生进行制作,教师在一旁指导和帮助。
5. 制作完成后,学生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花朵手工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
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或实地采摘花朵,进一步了解花朵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可以通过观察花的变化,让学生了解花的生命周期和种子的传播过程。
3.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花卉手工作品制作,如花束、花环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来辨认不同种类的花,并能够制作花朵手工作品。
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手工制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设计 花团锦簇
教学设计花团锦簇《花团锦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课文的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3. 精读课文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然后提问学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花?这些花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让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些花?这些花给作者带来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花的句子,然后分析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课文的情感。
4. 总结课文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提问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思想。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体会,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花团锦簇
教学设计 花团锦簇教学目标通过“花团锦簇”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卉和植物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升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审美意识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地进行“花团锦簇”教学,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不同种类的花卉和植物的图片或样本课堂讨论和观察的问题学生练习册和绘画工具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卉和植物的图片或样本,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花卉和植物的问题,如“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你们对这个花卉有什么了解?”等。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花卉和植物的背景和特点。
步骤二:观察与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训练,让学生观察花卉和植物的外形、颜色、花朵等特点,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这个花卉的颜色是什么?”、“你们觉得这个花卉的花朵形状是怎样的?”等。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描述。
步骤三:创造力和审美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培养审美意识,让学生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花卉和植物的喜爱和想象。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造性的启发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步骤四: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与同学分享他们对花卉和植物的观察和想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欣赏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描述中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创造力和审美意识中的表现和想象力评价学生的绘画或手工制作作品,包括表达的准确性和创意性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采集活动,进一步了解花卉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花卉和植物的摄影活动,培养学生的摄影技巧和艺术欣赏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花卉和植物的展览或创作比赛,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1. 理解《花团锦簇》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韵律节奏。
3. 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诗歌意境及朗读技巧难点:理解抽象的诗歌意境和情感教学准备:教师:《花团锦簇》的教学PPT、诵读材料、实物花卉、音响设备。
学生:诗歌朗读材料、诗歌分析材料、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花卉引发学生对于花朵美丽的感知。
2. 演示播放《花团锦簇》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第二步:诗歌欣赏(20分钟)1. 教师播放《花团锦簇》的音频,学生跟读。
2. 学生朗读诗歌,表达个人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如修辞手法、韵律节奏等。
第三步:诗歌鉴赏(2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解读,探讨诗歌意境和情感。
2.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抒情意境,比如对花卉的赞美、对大自然的感悟。
3. 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
第四步:朗诵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花团锦簇》的朗诵训练,加强诗歌的朗读技巧和感情表达。
2. 学生小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
第五步: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诗歌欣赏的要点,强调诗歌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对《花团锦簇》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诗歌朗读表现2. 学生对于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3. 学生的诗歌分析和讨论水平教学延伸:1. 邀请学校舞台文艺团队进行现场诗歌朗诵会,扩大学生的诗歌欣赏范围。
2. 组织学生进行中国古诗词朗诵大赛,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学生在欣赏和理解《花团锦簇》这首诗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自身的音韵感和审美情趣,还能增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花团锦簇
教学设计花团锦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团锦簇》一课。
本节课主要学习欣赏不同风格的花卉图案,了解花卉图案的构成元素,掌握花卉图案的设计方法,并尝试自己设计一幅花团锦簇的图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花卉图案的构成元素,掌握花卉图案的设计方法,能独立设计并制作一幅花团锦簇的图案。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花卉图案的设计方法。
难点:如何将花卉图案设计得富有创意和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场盛大的花卉展览作为引入,让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花卉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与分析:展示经典的花卉图案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花卉图案的构成元素,如花、叶、茎等,并讨论花卉图案的设计方法。
3. 实践与探究: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彩纸、剪刀等工具,制作自己心中的花团锦簇图案。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花卉图案的构成元素、设计方法。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花卉图案的构成元素,如花、叶、茎等,以及设计方法,如重复、对称、对比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设计一幅花团锦簇的图案,要求富有创意和美感。
作业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花卉图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花卉图案的设计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创新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不同风格的花卉图案,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花团锦簇》说课稿(4篇)
《花团锦簇》说课稿(4篇)一、教材分析:《花团锦簇》是新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花”为题,制作纸花——包装纸花——送花是本课的主要线索和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本课学习主要定位于制作纸花局部,手工制作纸花的方法许多,本课采纳的是卷压叠贴的方法。
其特点是所表现的花朵形象变化丰富,造型逼真,装饰性较强,制作难度比拟相宜。
二、教学目标:由于这一册是新课标试验教材,依据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既重学问与技能,又重过程与方法,更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主见合作与探究”等方面的要求,我为《花团锦簇》制定了以下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展有目的的花朵造型,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抓住花型特征,制作出自己喜爱的花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制造力量。
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根本技能,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展制作,提高动手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花朵的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力量,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骄傲感。
三、教学重、难点: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还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纸花制作的步骤和方法;难点是制作不同外形的花朵。
四、教法和学法:(一)教法:本堂课教学中,我采纳的是:课前预备——情景创设——观赏探究——合作表现——观赏沟通——拓展延长六步教学法。
为课堂创设出轻松、愉悦、自由、公平的教学气氛,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欢乐中体验和探究,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充分、全面、自由的进展。
(二)学法: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科学的学习是一把开启学生智能的金钥匙,也是学习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教育要到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在本节课里,学生在美的奇怪感知——美的乐中体验——美的观看探究——美的大胆创新学习过程中,都是通过自我观看、观赏、探究、体验而最终完成作品的。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花团锦簇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花团锦簇的基本知识和形态特点;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花团锦簇的制作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花团锦簇作品;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一些花团锦簇作品,并向学生介绍花团锦簇的基本知识和形态特点,引发学生对花团锦簇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方法(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学习花团锦簇的方法,包括观察花团锦簇的形态特点,学习制作花团锦簇的材料和工具,以及通过实践来掌握制作方法。
第三步:制作实践(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花团锦簇的基本步骤,并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开始制作。
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的纸张、颜色和形状,并教授剪纸和折纸的具体技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设计和制作自己的花团锦簇作品。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心得体会,并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方法。
第五步:创作设计(2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花团锦簇作品,并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花团锦簇作品。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六步:展示和评价(15分钟)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灵感和创作过程。
教师和同学可以针对作品的创意、技巧和美感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进一步改进。
第七步: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创作中,并展望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
教学资源:1. 花团锦簇的图片和实物;2. 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张;3. 剪刀和胶水等制作工具;4. 著名花团锦簇作品的图书或电子资料。
《花团锦簇》教案湘版
《花团锦簇》教案湘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团锦簇》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 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1. 领会课文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
2. 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教学步骤:1. 板书课题《花团锦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第二章:生字词学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1. 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生字词。
2. 使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帮助学生直观记忆。
教学步骤:1. 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并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3. 学生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第三章:课文理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领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1.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并讲解课文的主旨。
第四章: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界的美丽。
教学重点:1. 体验课文中的美好事物。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界的美丽。
《花团锦簇》教案湘版
《花团锦簇》教案湘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花团锦簇”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3)通过学习成语,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2)运用成语接龙、填空练习等方法,巩固所学成语;(3)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提高语言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成语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2)通过成语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花团锦簇”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内涵和背后的文化底蕴;(2)学会运用成语进行准确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花团锦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成语;(2)讲述成语背后的故事,介绍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 教学展开(1)讲解“花团锦簇”的用法和搭配;(2)通过成语接龙、填空练习等活动,巩固所学成语;(3)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3.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成语“花团锦簇”的含义和用法;(2)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成语。
四、作业布置1. 抄写成语“花团锦簇”,并解释其含义;2. 运用成语“花团锦簇”写一个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受;3. 查找其他与“花”相关的成语,了解其含义,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成语“花团锦簇”,通过成语接龙、填空练习等活动巩固所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作业布置旨在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培养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湘美版美术四下第6课《花团锦簇》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四下第6课《花团锦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花团锦簇》是湘美版美术四下第6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中的团花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简单的剪纸团花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团花的对称美,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手工制作有很高的兴趣,他们对手工材料的运用和制作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剪纸技巧和创意设计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团花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团花的制作方法和特点,掌握剪纸团花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激发他们对手工制作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剪纸团花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团花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设计出独特的团花图案。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剪纸团花的基本技巧。
2.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创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剪纸材料:彩纸、剪刀、铅笔、橡皮擦等。
2.准备团花作品示例:教师提前制作一些团花作品,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教学课件:展示团花制作过程和创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精美的团花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团花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剪纸团花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并现场演示制作过程。
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制作剪纸团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花团锦簇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掌握“花团锦簇”这个成语;(2)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意义;(3)学会运用“花团锦簇”这个成语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语的来源和意义;(3)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成语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生活,热爱生活;(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花团锦簇”这个成语,了解其来源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语的来源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花团锦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二)讲授新课1. 教师介绍“花团锦簇”这个成语的来源和意义。
2. 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了解成语的背景故事。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花团锦簇”这个成语进行造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小组讨论:如何运用“花团锦簇”这个成语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四)拓展延伸1. 教师展示其他花团锦簇的成语,如“五彩斑斓”、“繁花似锦”等,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丰富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成语故事,增加对成语文化的了解。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团锦簇”这个成语的意义。
2.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用“花团锦簇”这个成语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身边的美景。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了解了更多成语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团锦簇》教学设计
陕西省丹凤县商镇小学杨延延
教材依据:湘教版四年级美术《花团锦簇》
设计思路:
本课以“花”为主题。
“赏花—做花—展花—送花—探花”是本课的主要线索和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手工制作纸花的方法很多,本课学习主要定位于制作纸花部分,本节课采用的是叠绕纸花的方法,叠绕纸条时是否产生褶皱是花朵成型的关键,花瓣的长度、形状和叠绕时形成的褶皱多少是影响花朵形状的主要因素。
在包装纸花过程中学生根据情况自主或合作选择包装方式,最后的送花活动和探花活动是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环节,学生有一定的手工制作技巧,但要做出各种化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维目标:
知识能力:1、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2、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巧。
3、了解关于花艺基本常识和赠花习俗,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去。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创新、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叠绕纸条让其产生褶皱并形成花朵。
教具准备:小棍、褶皱纸、包装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赏花(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样的花?是啊!花的世界最令人神往,人们都爱用花来表达自己最热烈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花的世界。
(课件)
2、过度:花仙子告诉我们,鲜花虽美,可不能长久,有什么方法将其留下呢?手工制作的纸花,不再枯萎凋零,把灿烂永远留住!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
二、做花(教师引导,学生创造)。
1、出示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束花形不同,欣赏并设疑:这么多不同的花,我们得学多少制作花的方法啊!今天我们来学叠绕纸花的方法。
2、教师示范做叠绕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花。
(课件)
3、学生探讨:怎样用这一种方法做出不同化形的纸花?(课件)
4、板画几种花瓣形状,对比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可做出哪种花形。
5、过度: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下面请大家动手制作,每人至少做一朵。
(课件)
三、展花(相互交流,欣赏评述)。
1、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传授经验,自评互评。
2、公布获胜小组。
四、送花(包装纸花,互送纸花)。
1、老师今天也带来一束纸花,你们觉得漂亮吗?知道花的名字吗?我想送给你们留作纪念,可好像缺点什么?
2、欣赏花卉包装图片。
(课件)
3、教师示范包装方法,同学们小组合作包装。
4、把花送给你想送的人,并在赠送时相互说几句祝福的话。
五、探花(课外拓展,总结提高)。
1、师:其实,赠花是有讲究的。
(课件)
2、布置作业。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