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制备
物质的制备
![物质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5222270a14791711cc791749.png)
(5)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6)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 (7) 粉末状固体,应在试管口堵一团棉
花。
2.固(液)液不加热
注意事项:
(1)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 体与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制取难 溶于水的气体如CO2、H2S、H2(不 可用于制C2H2)
(2)简易装置则适用于固体与液 体在不加热下制取气体的反应
3.固(液)液加热装置
液体---分液漏斗
注意事项: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固体----
(2)加热时要预热,受热 圆底烧瓶 均匀
(3)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 时要加沸石,防暴沸
石棉网
(4)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 醇可先混合,故不必 用分 液漏斗,换成温度计控制 可用于制备Cl2、HCl和 反应温度 C2H4。
CO2、Cl2、HCl
NO2
H2、NH3
排水法(或排饱和溶液法) H2、O2、NO、N2
Cl2:排饱和食盐水
CO2:排饱和NaHCO3溶液 SO2:排饱和NaHSO3溶液
2、气体验满
3、排液量气装置
注意事项: 左端水位与右
标准 装置
端水位相平
变化装置
量筒内的水位与 水槽中水位相平 .
五.尾气的防污染与安全处理
1. H2
Zn+H2SO4(稀)=ZnSO4+H2↑
2. O2
2H2O2 == 2H2O+O2↑
Δ K MnO +MnO +O ↑ 2KMnO4 = 2 4 2 2
Δ 2KCl+3O ↑ 2K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O3 MnO = 2
2
MnO2
3. CO2 SO2
高考化学 考点复习讲析(51)物质的制备
![高考化学 考点复习讲析(51)物质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e4e6df9d27d3240c8547ef89.png)
高考化学 考点复习讲析(51)物质的制备考点51 物质的制备考点聚焦1.能结合物质的性质,选择物质制备的反应原理。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等,灵活选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3.能对所制得的气体进行净化、干燥,对有毒气体进行尾气处理。
知识梳理制备一种物质,应根据目标产品的组成来确定来确定原料及反应原理,设计反应路径,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装置,最后,根据生成物的性质 将产品分离提纯出来。
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设计物质制备的实验方案时,要优化上述流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
遵循的优化原则是:原料廉价,原理绿色,条件优化,仪器简单,分离方便。
一.气体发生原理实验室制备各种气体应以实验室常用药品为原料,以安全、方便、经济为原则。
同时在选择气体制备原理时,还应考虑使用该原理制取气体的装置要简单,所制得的气体要纯净。
请你写出中学化学实验室制取下列 9 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序号 气体 反应原理序号 气体 反应原理1 O2 6 NO 2 H 2 7 NO 23 CO 2 8 C 2H4 4 Cl 2 9 C 2H 25NH 3二、气体发生装置实验室典型的气体发生装置有三大类:目标产品 选择原料 设计反应装置设计反应路径 控制反应条件 分离提纯产品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决定。
(1)选择 A 装置时,反应物应是,反应条件是。
(2)选择 B 中的① 装置时,反应物应是,反应条件是;选择 B 中的② 装置时,反应物应是,反应条件是。
(3)选择 C 中的① 装置时,反应物应是,反应条件是;选择 C 中的② 装置时,反应物应是,反应条件是。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典型装置有时候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或改进。
(1)制取乙炔气体时,由于反应剧烈,且产生大量泡沫,故应在选择 B 中的② 装置时,应在试管内的导管口,也可将试管换成。
(2)加热液体混合物制取气体时,应在圆底烧瓶中加入少量,目的是;若制取少量气体时,则应。
物质的制备
![物质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e83a9d6cf46527d3240ce0f5.png)
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制备1、硫酸亚铁的制备:首先将含三价铁废渣与硫酸在80~130℃条件下反应,得到含硫酸铁的酸性溶液,然后在含铁浓度为0.5~4mol/L的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硫铁矿或硫精矿还原硫酸铁得到硫酸亚铁溶液,再经-10~20℃冷却结晶、过滤、甩干、于40~80℃烘干得到七水硫酸亚铁(FeSO4·7H2O)即绿矾。
2、纯碱的制备: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3、氢氧化铝的制备:生产氢氧化铝是用矾土(主成分为Al2O3)作原料,使之溶于硫酸中,生产的硫酸铝再与碳酸钠溶液作用,得到氢氧化铝胶状沉淀。
反应式为: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Al2(SO4)3 + 2Na2CO3 + 3H2O = 2Al(OH)3↓ + 3Na2SO4 + 3CO24、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实验过程由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处理阶段组成。
在实验的准备阶段,设计一个周密的实验方案是保证实验实施成功的关键。
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讨论。
5、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首先要弄清物质制备的原理,从原理为切入点设计方案,方案一般已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用品、步骤、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
针对一个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方案,要会得对每个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理论上要科学。
②操作上要简单可行。
③原料用量要节约。
④要环保,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6、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设计性质实验方案时,首先要了解这种物质有哪些性质,在什么条件能表现出来.在中学化学中,通常试验的性质有: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有机官能团的特征反应。
在中学化学中,设计性质实验方案可分为多种情况:一是已知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验证物质的某些性质;二是已知某类物质的结构(或含有的官能团),设计性质实验来验证和说明这类物质的结构;三是根据性质设计定量实验;四是根据物质性质验证化学原理(理论)或根据化学原理来试验物质的某些性质。
物质的制备
![物质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fd023814c5da50e2524d7f5b.png)
物质的制备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1.O 2的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①用KClO 3和MnO 2制取:2KClO 3 =====MnO 2△2KCl +3O 2↑ ②用H 2O 2和MnO 2制取:2H 2O 2 =====MnO 22H 2O +O 2↑ ⑵反应装置:固+固气(KClO 3和MnO 2)⑶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⑷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2.CO 2的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CaCO 3+2HCl = CaCl 2+CO 2↑+H 2O⑵反应装置:固+液―→气⑶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⑷验满方法:蘸有石灰水的玻璃棒靠近瓶口,表面变浑浊,证明CO 2已收集满3.H 2的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Zn +H 2SO 4 = ZnSO 4+H 2↑⑵反应装置:固+液―→气⑶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4.NH 3的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Ca(OH)2+2NH 4ClCaCl 2+2NH 3↑+2H 2O ⑵反应装置:固+固气⑶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⑷除杂:用向上排空气或排饱和食盐水除去混有的水蒸气.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⑵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⑶验满方法:将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放在集气瓶口。
⑷尾气处理:多余的Cl 2用强碱溶液吸收。
二、几种重要物质的制备1.乙酸乙酯的制备⑴原理:CH 3COOH+CH 3CH 2OH3COOCH2CH 3+H 2O⑵收集:饱和碳酸钠溶液现象:碳酸钠溶液上层有无色油状特殊香味的液体。
⑶注意事项:①试剂的混合方法:先取无水乙醇,再沿器壁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冰醋酸; 浓硫酸 △②长导管不要插入液面下;③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2.氢氧化铝的制备⑴原理离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⑵注意事项: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但不溶于氨水,制备时一般用可溶性盐与氨水反应。
制备材料的方法有哪些
![制备材料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b9c03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b.png)
制备材料的方法有哪些制备材料的方法是指通过不同的工艺和技术手段来获得所需材料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材料的方法。
1. 熔融法:将原料加热至熔点,使之熔化后,再通过冷却使其凝固形成所需材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陶瓷等高熔点物质的制备。
例如,熔化高纯度金属,将其倒入模具中进行冷却后,可以制备出金属块、片等。
2. 溶液法:将固体物质溶解于适当溶剂中,形成溶液,通过溶液的浓缩、结晶、沉淀等操作,使所需物质重新沉淀出来。
溶液法适用于很多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制备。
例如,制备硫酸铜,将铜粉与硫酸反应,得到溶液后可以通过结晶使硫酸铜重新生成。
3. 气相沉积法:通过气体中的反应物质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沉积在基底表面,形成所需材料。
气相沉积法常用于制备薄膜材料,例如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性质的二氧化硅膜。
4. 沉淀法:通过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试剂,使反应物质发生沉淀反应,从而得到所需材料。
沉淀法常用于制备金属氧化物、金属碳酸盐等材料。
例如,制备氢氧化铝,先将铝盐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氢氧化钠,铝阳离子于碱性条件下与氢氧化物离子发生沉淀反应,从而沉淀得到氢氧化铝。
5. 水热法:将反应物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快速降温使溶液冷却,形成所需材料。
水热法常用于制备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材料。
例如,制备纳米颗粒,先将金属盐溶解在水中,然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最后通过快速降温使溶液冷却,纳米颗粒便能沉淀出来。
6. 碳化法:将碳源与需要制备的元素放在一起,通过高温处理使其相互反应生成所需材料。
碳化法常用于制备陶瓷材料。
例如,制备碳化硅,将高纯度碳与二氧化硅混合,置于高温炉中加热,碳与硅发生反应形成碳化硅。
7. 导体法:通过在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导体,通过电流通过导体来使材料自身发生反应或电解溶液,从而得到所需材料。
导体法常用于电解法制备金属材料。
例如,用氯化钠溶液电解可得到氯气和金属钠。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1讲物质的制备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1讲物质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d39c20ff3c1ec5da51e2703a.png)
题组二:气体的净化和尾气处理 3.(2020·威海一中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 气体发生装置 B.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 C.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D.铜和浓硝酸反应后的气体,可以用水或NaOH溶液吸 收
置→收集装置(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反应装 置类型
固、固 加热型
反应装置图 适用气体
操作注意事项
①试管要干燥;
②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
部;
O2、NH3 等
③加热时先 9 10 固定加热
预热
;
再
④用KMnO4制取O2时,需 在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
固、液加 热型或 液、液 加热型
①加热烧瓶时要垫石棉 网; Cl2等 ②反应物均为液体时,烧 瓶内要加 11 沸石(或碎瓷片)
题组一:气体的制备 1.(2020·海口市一中模拟)用题给所示装置制备气体,不 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解析] 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 Cl2,A 项不能达到目的。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常 温时即可分解制取 O2,B 项能达到目的。浓硝酸与铜在常温下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制得 NO2,Na2SO3 与 70%浓硫酸发生复 分解反应可制得 SO2,C、D 项能达到目的。
题组一:无机物的制备 1.(2019·广东深圳调研)用CuCl2·2H2O晶体制取无水 CuCl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通入 HCl 可以抑制 CuCl2 的水解 B.先滴入浓硫酸,再点燃 c 处酒精灯 C.硬质玻璃管内部右侧会出现白雾 D.装置 d 中上层为苯,下层为 NaOH 溶液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 (3)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 (3)](https://img.taocdn.com/s3/m/b92d80c0fab069dc50220178.png)
4.如果要制备干燥的气体产物,应如何设计装置?
酸性:浓硫酸、P2O5、硅胶
一、制备物质的一般的方法
目标产品 确定原料
反应原理
设计反应途径 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装置
分离提纯
控制 反应 条件
1.确定原料
(1)原料中含有目标产物的组分或新化合物中的某个 “子结构” 。 例如
Cl2
NaCl:含有“Cl”
(2)原料也可以是一些废弃物 P23
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用铁与稀硫酸作用制得硫酸 亚铁,再用FeSO4与(NH4)2SO4在水溶液中等物 质的量相互作用,由于复盐的溶解度比单盐要 小,因此经冷却后复盐在水溶液中首先结晶, 形成 (NH4)2Fe(SO4)2·6H2O 复盐。
一、实验原理
1.铁屑与稀硫酸作用,制得硫酸亚铁溶液: Fe + H2SO4 = FeSO4 + H2↑
实际操作:
1)2g水杨酸+5mL乙酸酐+5滴浓硫酸(不大于 0.2mL),振摇溶解
实际操作:
2)85~90 ℃水浴加热10min(8~16min) ,冷却
如果冷却后发现 底部是一层油状 物较多,即此实 验产率较低。
而正常的应该是 乳白色悬浊液。
实际操作:
3)加水30mL析出 晶体,抽滤,洗涤 得粗品。
铝屑H2SO4溶液 Al2(SO4)3
混合后过滤
NaAlO2 NaOH浓溶液 铝屑
滤液
沉淀 洗涤 Al(OH)3
思考:按上述方案,铝的质量应如何分配才能充分利用
原料,制得最多的Al(OH)3?
Al3+ + 3AlO2- + 6H2O = 4Al(OH)3 ↓
二、选用含Al3+的物质制备Al(OH)3
常见的物质的制备
![常见的物质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052bdb7d1f34693daef3edc.png)
热还原法
2Al + Fe2O3 == Al2O3+2Fe △ CO + CuO == Cu + CO2
高温
热分解法
△ 2HgO = 2Hg+O2↑
Na+Cl2
粗硅的工业制法:
2 C + SiO2 == Si + 2CO
高温
2、 Al(OH)3的制备
③
2、 Al(OH)3的制备
以1molAl为标准
1、钠 铁 铜 硅等单质的制取 2、 Al(OH)3的制备 3、 Fe(OH)2的制备 4、 KNO3晶体的制备 5、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 6、侯德榜制碱法 7、乙酸乙酯的制备
1、钠
铁
铜
硅等单质的制取
Cu Hg Ag Pb Au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电解法
2NaCl (熔融) =
常见的物质制备
近六年广东高考涉及物质制备的考题 ——化工流程图题
题头、题干(流程)、题尾(设问) 原料处理→核心反应→产品处理(分离提纯)
一、物质制备的一般方法
物质制备设计反应路径一般考虑:
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原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少、步骤 简单、操作简化的原则,选择最佳路线
③
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题型
实验步骤: ① 碱(NaOH)洗铝屑 ②将铝屑四等分备用
除去铝屑表面的氧化膜 思考:为何要趁热过滤? 趁热过滤的目的: 物质因溶解度降低 析出而损失
③一份铝 + 适量稀硫酸 ,趁热过滤
三份铝 + 适量的浓NaOH , 趁热过滤 防止冷却时,目标 将上述两滤液混合反应 ④用热蒸馏水洗涤沉淀
思考:为什么用热的蒸馏 水洗涤沉淀?
物质制备的化学方法总结
![物质制备的化学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4575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c.png)
物质制备的化学方法总结
物质的制备方法包括物质的分离提纯、合成、萃取、电解和加热等。
下面是常见的物质制备的化学方法总结:
1. 合成反应:化学合成反应是最常见的制备物质的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将原料中的各种元素或化合物进行反应,并得到目标物质。
2. 沉淀法:将含有目标物质的溶液与另一种反应物反应,产生难溶于溶液中的沉淀。
通过过滤、洗涤等步骤分离出沉淀物,得到目标物质。
3. 溶解结晶法:将固体物质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减少溶剂浓度或调节温度来诱导物质重新结晶。
通过过滤、洗涤等步骤分离出结晶物,得到目标物质。
4. 蒸馏法:适用于需要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情况。
通过不同挥发度的物质在加热条件下汽化,再在冷凝条件下液化,从而获得目标物质。
5. 萃取法:适用于需要提取特定物质的情况。
通过物质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6. 电解法: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电解液使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从而反应生成目标物质。
7. 气相合成法:适用于气态物质的制备。
通过将气体反应物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目标物质。
总之,物质制备的化学方法多种多样,具体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目标物质的性质、制备要求以及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考虑。
第十二章第3节 物质的制备(共109张PPT)
![第十二章第3节 物质的制备(共10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9beaf3c8d376eeaeaa31b9.png)
[固本自测] 1. 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O2气 体,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________。
答案:b、d 解析:收集CO2应用向上排空气法,a错误,c中 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知识点二
几种重要物质的制备
1.乙酸乙酯的制备 (1)原理 浓硫酸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
牢记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的5个反应原理: MnO2 (1)O2:2H2O2=====2H2O+O2↑。 (2)H2:Zn+H2SO4===ZnSO4+H2↑。 (3)CO2:CaCO3+2HCl===CaCl2+CO2↑+H2O。 △ (4)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5)NH3:2NH4Cl+Ca(OH)2 2H2O。 △ ===== CaCl2+2NH3↑+
B
B
A
(2)收集方法: 排水法
。
(3)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2.制备氢气和二氧化碳 (1)气体发生装置
(2)反应原理 ①制H2: Zn+H2SO4(稀)===ZnSO4+H2↑ 。 ②制CO2:CaCO3+2HCl(稀)===CaCl2+H2O+CO2↑。 (3)收集方法 ①H2: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 ②CO2: 向上排空气法 (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 验满)。 饱和NaHCO3溶液 (4)净化方法 制取的CO2:用 除去HCl。
(2)操作步骤 加热蒸馏水至沸腾,逐滴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液 体呈 红褐色 停止加热,不可搅拌。
[特别提醒] (1)在制备乙酸乙酯时,浓H2SO4的 作用为催化剂和吸水剂。 (2)在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长时间加热,否 则胶体易聚沉。
二轮复习化学实验综合题——物质的制备
![二轮复习化学实验综合题——物质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d8d822c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f.png)
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_C_u_+__8_H__N_O_3_(_稀__)=__=_=_3_C_u_(_N_O__3)_2_+___ _2_N_O__↑__+__4_H_2_O_。
铜 与 稀 硝 酸 反 应 制 备 NO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3Cu + 8HNO3( 稀 )=== 3Cu(NO3)2+2NO↑+4H2O。
NO遇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B、C上部的空气会将NO氧化,不利于 反应。
(5)若无C装置,则不利于NOCl的制备,主要原因是__N_O__C_l_+__H_2_O_=_=_=____ _H_N_O__2_+__H_C_l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无C装置,NOCl与水蒸气发生水解反应:NOCl+H2O===HNO2+ HCl。
描述技巧:先说操作,再说现象
01 热点填空:气压原理在实验装置中的应用
3.压送液体或排出气体
装置图
解题指导
压送 液体
根据装置的封闭性,让反应生成的气体将反应 后生成的溶液顺利压入另一反应器中再反应。 如: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将 装置形成一定的特定封闭体系后,氢气可将生 成的氯化亚铁溶液压入另一个含氢氧化钠溶液
4.(2022·上海模拟)六氯化钨(WCl6)可用 作有机合成催化剂,极易水解。实验 室中,先将三氧化钨(WO3)用氢气还原 为金属钨再制备WCl6,装置如图所示 (夹持装置略):
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制备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 实 验 原 理 为 2NH3 + H3PO4=== [(NH4)2HPO4],结合相关实验基础知识分析解答 问题。实验室用NH4Cl(s)和Ca(OH)2(s)在加热的 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 +Ca(OH)2==△===CaCl2+2H2O+2NH3↑。
物质的制备
![物质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3f8979fdaa00b52acfc7ca84.png)
滤。
(4)本实验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Fe3+
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右装置(部分固定装置
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1)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关___闭__活__塞__K__,__微__热__反__应__管__,__试___管__A_中__有___气__泡__冒__出__,__停__止__加___热__;_
1、设计了四种制备气体的方案:(1) 加热稀硫酸和乙 醇制备乙烯;(2) 加热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
(3)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4)用稀硝酸D和
硫化亚铁制备硫化氢。不宜采用的方案有哪些? A.只有(1)和(2) B.只有(1)和(3) C.只有(3)和(4) D.(1) (2) (3)(4)
Cl2 氧化。向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则假设 成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④在装置 B、C 之间添加装置 E 防倒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2000全国)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 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 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 分别如(Ⅰ)和(Ⅱ)所示。试回答:
(4)数据记录如右: ① 计算得到实验式 CaxN2,其中 x=2_._8_0。
②若通入的 N2 中混有少量 O2,请比较 x
空瓷舟质 量 m0/g
14.80
与 3 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
____x_<__3_,___产__物___中__生__成___了__C__a_O________。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6 第二单元课题二 物质的制备 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6 第二单元课题二 物质的制备 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8cf49caa00b52acfc7ca9a.png)
课题二物质的制备(第1课时)1.以用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为例,初步体验无机物制备的过程。
2.掌握水浴加热、过滤、蒸发、洗涤等基本操作。
3.体验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制备物质的过程。
一、制备物质的基本流程目标产品→选择原料→确定反应原理→设计反应路径→设计反应装置→控制反应条件→分离提纯产品1.原料的选择制备物质的原料既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也可以选择__________,但是,不论选择什么样的原料,所选择的原料中必须含有__________或新化合物中的某个“子结构”(或可能转化为某个“子结构”)。
(1)制CO2的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2)制乙酰水杨酸的原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路径的设计原料确定后,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设计反应路径。
如:用Cu 、浓硝酸、稀硝酸为原料制备Cu(NO 3)2,可有多种实验方案:方案1:Cu +____HNO 3(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Cu +______HNO 3(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3:____Cu +O 2=====△____________;CuO +____HNO 3===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方案3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条件的选择实验条件不同时,所制备物质的状态、性质也可能不同。
(1)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 3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二轮复习物质制备课件精品
![高三二轮复习物质制备课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2eca8f7941ea76e58fa0421.png)
⑵该实验装置中有3个酒精灯,至少应该点 酒精灯是 ,最后点燃的是 。
类型3——气体与固体反应:
1、氢气还原氧化铜
注意: 1.系统中的空气是否影响反应(气体与空气成分反应或空气成分与固体 反应),如何排除干扰? 2.一般气体与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加热前,需干燥气体。 3.加热后,是否需要防倒吸? 4.产品是否需要收集,采用什么方式?是否需要防护?如何防护? 5.尾气是否需要处理?如何处理? 6.注意通气与点灯顺序,熄灭酒精灯和停止通气的次序。
类型3——气体与固体反应:
例1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 物是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下图是两个学生设 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 置则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
A
D D
B F
E C E F
产品是否需要收集,采用什么方式?是否需要防护?如何防护? 1. 系统中的空气是否影响反应(气体与空气成分反应或 注意通气与点灯顺序,熄灭酒精灯和停止通气的次序。 空气成分与固体反应),如何排除干扰?
浓H2SO4
( Ⅰ)
浓H2SO4
NaOH溶液
(Ⅱ)
类型3——气体与固体反应:
例3:TiO2既是制备其他含钛化合物的原料,又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 实验室利用反应TiO2(s)+CCl4(g) TiCl4(g)+CO2(g),在无水无氧条件 下制备TiCl4,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物质的制备PPT完美版1
![物质的制备PPT完美版1](https://img.taocdn.com/s3/m/76e900d8d4d8d15abf234e41.png)
C、固(液)液反应物(加热)
注意事项: 液体-- 分液漏斗
(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加热时要预热,受热均匀 固体-- 圆底烧瓶
(3)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时要 石棉网 加碎石,防暴沸
(4)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醇可 先混合,故不必用分液漏斗,换 成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
常见装置
可用于制备SO2、NO和C2H4
专题三 常见物质的制备
考点一 气体制备
3. NH3的制备
4. (1)实验室制NH3
一、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原则: 根据反应物质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 A、固体反应物(加热) B、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C、固(液)液反应物(加热)
A、固体反应物(加热)
注意事项:
尾气处理:吸收、燃烧、收集
或用贮 气瓶
气体极易溶,防倒吸
安全瓶
洗气瓶的有关装置问题讨论
考点二 重要无机物的制备
①.启普发生器原理式反应器的设计
② 防止液体倒吸发生装置的设计
③ 测量气体的体积装置的设计
④ 喷泉实验装置的设计
⑤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的设计
⑥ Fe(OH)2 的制备操作装置的设计
(2)简易装置则适用于固体 与液体在不加热下制取气 的反应
(3)操作时应注意: 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 c.制H2S时应在通风橱中, H2S剧毒
常见装置
启普发生器的拓展与延伸
①.启普发生器原理式反应器的设计
可用于制备H2、O2、NO2和C2H2
Z n H 2S4O Zn4 S H 2 O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源自试管 酒精灯(2)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合成与制备的概念
![合成与制备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bab52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2.png)
合成与制备的概念合成与制备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都涉及到物质的制造或者生成。
合成和制备虽然有所区别,但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会交叉使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合成。
合成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不同的化合物或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化合物的过程。
合成通常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完成。
在化学合成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需要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以确保反应能够进行顺利,同时还需要考虑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等因素。
合成的过程通常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并且可能需要对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和分离,以得到所需的纯品。
与合成相对应的是制备的概念。
制备通常指通过某种方法来制造或者生成某种物质。
制备的过程不一定需要化学反应,可以是物理方法,也可以是生物合成或者发酵。
在化学实验中,制备通常用于描述通过实验步骤来制造或生成某种化合物。
制备过程通常需要考虑实验条件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的设计,以确保所得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制备的过程也可能需要对产物进行纯化和分离,以得到所需的物质。
虽然合成和制备有着一些差别,但它们都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制造或者生成过程。
在化学实验中,合成和制备经常会交叉使用。
比如,当我们要合成一种化合物时,通常需要设计一系列的制备步骤来完成合成过程。
在制备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多步反应或者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最终得到所需的产物。
因此,合成和制备通常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
对于合成和制备,我们还可以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做进一步的讨论。
化学反应是合成和制备的基础,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不同的原料转化为所需的产物。
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涉及到配平反应方程,选择反应条件,设计实验步骤等内容。
化学反应的实现通常需要一定的反应条件,如适当的温度、压力、溶剂、催化剂等。
在化学合成或制备过程中,化学反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的反应条件和实验步骤,可以获得所需要的产物。
在化学实验中,合成和制备还需要关注实验安全和环保的问题。
在进行化学合成或制备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有毒或有害物质,因此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并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初三化学 物质的制备
![初三化学 物质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e06878d584254b35eefd346f.png)
中考指导用书 P29 3 硝土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钙、氯化钠等物质,草 硝土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钙、氯化钠等物质, 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民间曾用硝土和草木 灰作原料制取硝酸钾,其主要生产流程为: 灰作原料制取硝酸钾,其主要生产流程为:
(1)写出步骤中生成MgCO3沉淀的化学方程 写出步骤中生成MgCO 式 Mg(NO3)2 +K2CO3=MgCO3 + 2KNO3 复分解 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 (2)步骤中滤液可重复使用的理由 重复利用滤液中的KNO 节约原料, 是 重复利用滤液中的KNO3 ,节约原料, 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 (3)参考右图,解释生产流程 参考右图, 中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 晶体, 中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而 用冷却结晶得到KNO 晶体的原因: 用冷却结晶得到KNO3晶体的原因: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消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消,0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消, 。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中考指导用书P68 中考指导用书P68 36 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做漂洗剂。 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做漂洗剂。前人将贝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 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主要 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互相作用,即可得氢氧化钾。 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互相作用,即可得氢氧化钾。 (1)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 3 种 (2)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K2CO3+Ca(OH)2=CaCO3+2KOH 如果要得到氢氧化钾溶液, (3)如果要得到氢氧化钾溶液,还要经过 过滤 操作
中考指导用书
P68 39
(3)若将一定量的 2通入蔬菜大棚内,几天后大棚内 )若将一定量的SO 通入蔬菜大棚内, 枯萎(或死亡) 的蔬菜将会 枯萎(或死亡) 。 (4)工业生产得到的是浓硫酸,若要将它稀释成稀硫酸, )工业生产得到的是浓硫酸,若要将它稀释成稀硫酸, 将浓硫酸沿着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 则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将浓硫酸沿着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 。 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各种制备方程式
![各种制备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ee1645aab52acfc788ebc979.png)
4NH3+5O2=催化剂/Δ=4NO+6H2O 2NO+O2=2NO2 石油裂解 ____________ 分离液态空气 1
物质制备方程式(内附答案)
金属的冶炼
金属
K Ca Na Mg Al
方法
电解法
Zn Fe Sn Pb Cu 热还原法
物质制备方程式(内附答案)
气体的制备
气体
实验室制法
H2
Zn+H2SO4=ZnSO4+H2↑
CO2 O2
Cl2
CaCO3+2HCl=CaCl2+H2O+CO2↑
2H2O2=FeCl3/CuSO4/MnO2/Δ=2H2O+O2↑ 2KMnO4=Δ=K2MnO4+MnO2+O2↑ 2KClO3=MnO2/Δ=2KCl+3O2↑
Na2SO3+H2SO4(浓:70%)=Na2SO4+SO2↑+H2O
SO2 Cu+2H2SO4(浓)=Δ=CuSO4+SO2↑+2H2O
HCl
NaCl+H2SO4(浓)=NaHSO4+HCl
H2S
FeS+H2SO4=H2S+FeSO4(方法不唯一)
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工业制硝酸/硫酸
2Al+3S=Δ=Al2S3,因为 Al3+和 S2-双水解
工业制硫酸
工业制硝酸
①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②2SO2+O2=高温/催化剂=2SO3 ③SO3+H2O=H2SO4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第三节物质的制备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第三节物质的制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d12c2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2.png)
H2、 CO2、 SO2、 NO、
以下; ②启普发生器只适用 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 应,且气体不溶于水;
NO2 等 ③使用分液漏斗既可 以增强气密性,又可控
制液体流速
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O2 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KClO3
2KCl+3O2↑
2KMnO4 K2MnO4+MnO2+O2↑
2H2O2
理,如图____D____或____E____。
7.防倒吸装置 (1)肚容式:对于 NH3、HCl 等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时,常 用倒置的小漏斗、干燥管、双耳球等防倒吸装置,如下图所示:
(2)分液式:把导气管末端插入气体溶解度小的液体中,不 会发生倒吸,气体进入上层液体被充分吸收。像 HCl、NH3 均 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吸收。
_难__溶__于__水___ 大,不与空气中成 较大,不与空气
分反应
中成分反应
HCCOH2 、、 4、COCH2H、2=≡=NCCOHH、2、COl22、、SHOC2、l、HC2OS2、 H2、NH3、CH4
5.气体的净化装置 (1)原理:酸性杂质用_碱__性__物__质__吸收;碱性杂质用_酸__性__物__质_ 吸收;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用水吸收;还原性杂质可用 氧_化__性__较__强__的__物__质__来吸收或转化;氧化性杂质可用_还__原__性__较__强__的_ _物__质___来吸收或转化。 (2)装置
2H2O+O2↑
2Na2O2+2H2O===4NaOH+O2↑
②装置类型:固+固 气体 固+液―→气体
③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④验满方法:将_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__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
证明已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
3.设计方案时思考实验顺序的选择 (1)思考问题的顺序 ①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 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②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 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 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除杂质→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
4.设计方案时需注意的问题 (1)检查气体的纯度。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H2、CO、C2H4、C2H2等)前, 必须检查气体的纯度。例如用H2、CO等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需要加 热金属氧化物,在操作中,不能先加热,后通气,应当先通入气体,将装 置内的空气排干净后,检查气体是否纯净(验纯),待气体纯净后,再点燃 酒精灯加热金属氧化物。 (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产生需加热,应先用酒精灯加热产生气 体的装置,等产生气体后,再给实验中需要加热的固体物质加热,目的是:一 则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二则保证产品的纯度,防止反应物或生成物 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反应。例如用浓硫酸和甲酸共热产生CO,再用CO还原Fe2O3, 实验时应首先点燃CO发生装置的酒精灯,生成的CO赶走空气后,再点燃加热 Fe2O3的酒精灯,而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则相反,原因是:在还原性气体中冷却 Fe,可防止灼热的Fe再被空气中的O2氧化,并防止石灰水倒吸。
(2)工业制乙烯:石油的裂解。
【想一想】 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可以吗? 答:可以,由于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故Cl2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外, 也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
1.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实验名称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 ;(4) 实验用品 (仪器、 药品及规格);(5) 实验步骤 (包括实验仪器的装配和操作);(6)实验现象和记 录及结果处理;(7)问题和讨论。 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是方法简便、现象明显、操作易行,对于定量实验还要考虑 系统误差要求。确定了实验所选用的方法和原理后,就要考虑选择用什么实验装 置来完成此实验,即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往往是由多个基 本实验装置相互连接而成的,如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一般分为气体的发生 装置(或气体反应装置)、气体的洗涤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尾气的吸收装置 等部分,要熟悉各基本装置的功能,并注意各基本装置连接顺序的合理性。
2H2O+O2↑ )
②制备装置的类型: 固+固
气体 (或 固+液→气体 )
③收集方法:因为氧气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因为O2的密度比空气 大 ,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 ④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观察是否复燃。或用排水法收集O2 时,若 气体充满集气瓶 ,证明O2已收集满。 (2)工业制O2:采用 分离液态空气 法。
(2)工业制CO2:高温煅烧石灰石,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
3.Cl2的制备
(1)实验室制Cl2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②制备装置的类型: 固+液
气体 。
MnCl2+Cl2↑+2H2O 。
③净化方法:用 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 浓H2SO4 除去水蒸气。 ④收集及验满方法: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 排饱和食盐水 法,用湿润的 淀粉KI试纸
2.CO2的制备
(1)实验室制CO2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
②制备装置的类型: 固+液→气体 。
③净化方法:用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HCl。
④收集方法:用 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
⑤验满方法: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熄灭 证明CO2已收集满。
②制备装置的类型: 固+固
气体 。
CaCl2+
③除杂:用碱石灰 除去混有的水蒸气。
④收集:只能用 向下排空气 法。
⑤验满: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置于试管口,若试纸 变蓝,说明已收集满。
b.将蘸有 浓盐酸 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有 白烟 产生,说明已收集满。
⑥尾气吸收:用 水 吸收多余的NH
1. 了解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物质和方法。 2. 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3.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1.O2的制备
(1)实验室制O2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或 2H2O2
(2)仪器连接的顺序 ①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②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吸收装置。 ③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原则;气体净化装 置中不应干燥后,又经水溶液洗气。 ④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 时“大口进,小口出”等。 (3)实验操作的顺序 除杂质→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②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 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 ③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2)工业制NH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3H2
2NH3 。
5.乙烯的制备
(1)实验室制法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
CH2===CH2↑+H2O
。
②制备装置的类型: 液+液
气体 。
③除杂:用NaOH溶液 除去CO2、SO2等杂质,用 浓H2SO4 吸收水蒸气。 ④收集:用 排水法 收集。
来检验。
⑤尾气处理:多余的Cl2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须用 NaOH溶液 吸收 除去。
(2)工业制Cl2: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H2↑+Cl2↑ 。
2NaOH
4.NH3的制备
(1)实验室制NH3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固)+Ca(OH)2(固) 2NH3↑+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