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与药物治疗-新

合集下载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最新疗法和研究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最新疗法和研究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最新疗法和研究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最新疗法和研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给患者和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帮助抑郁症患者恢复健康,医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抑郁症治疗进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其他创新疗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剂和单胺类氧化酶抑制剂。

最新的研究表明,某些非经典抗抑郁药物如氯胺酮和甲氧氯胺酮也显示出治疗抑郁症的潜力。

这些药物的研究正在不断推进,以提供更有效和个体化的药物治疗选择。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CBT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抑郁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CBT,心理动力治疗、解析治疗和人际治疗等也被广泛运用。

最近一项研究还探索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些心理治疗方法的进展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3. 创新疗法除了传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一些创新的疗法也在不断涌现。

其中,跳动脉冷冻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抑郁症治疗方法。

该疗法通过冷冻跳动的额叶动脉,来短暂性的中断该区域的血流,从而减缓抑郁症状。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疗法对于某些抑郁症患者有效。

然而,该疗法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另外,光疗法是一种利用人工光源模拟阳光的治疗方法,被用于治疗季节性抑郁症。

光疗法通过改善患者的光照环境,调整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此外,一些研究也着眼于抑郁症的基因治疗,试图通过基因编辑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手段,来干预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

总结:抑郁症的治疗进展表明,多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仍在持续进行。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其他创新疗法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制定。

边缘人格障碍者的治疗方案与方法

边缘人格障碍者的治疗方案与方法

边缘人格障碍者的治疗方案与方法引言:边缘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包括情绪不稳定、自我认同问题、人际关系困难等。

对于边缘人格障碍者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支持性治疗等多种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

一、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边缘人格障碍治疗的核心,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1. 边缘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CBT)CBT是一种以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为目标的治疗方法。

对于边缘人格障碍者,CBT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如何影响他人和自己的,并提供技巧来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2. 边缘人格障碍的辩证行为疗法(DBT)DBT是一种专门针对边缘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它结合了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动力学的元素。

DBT强调情绪调节和人际关系技巧的训练,帮助患者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和改善人际关系。

3. 边缘人格障碍的心理动力治疗心理动力治疗通过探索患者的童年经历、潜意识和内心冲突,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这种治疗方法注重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安全的治疗环境,患者可以逐渐与过去的创伤和痛苦和解。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边缘人格障碍的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以下是常用的药物:1. 抗抑郁药物边缘人格障碍患者常伴有抑郁症状,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缓解这些症状。

选择适合的抗抑郁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

2. 抗焦虑药物边缘人格障碍患者常伴有焦虑症状,抗焦虑药物可以减轻焦虑情绪和紧张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是边缘人格障碍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不能单独使用。

三、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是边缘人格障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同。

支持性治疗可以包括个体治疗、家庭治疗和群体治疗等形式,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四、自我管理技巧除了专业治疗,边缘人格障碍者还可以学习一些自我管理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

分离焦虑症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分离焦虑症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分离焦虑症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分离焦虑症,也被称为分离性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

患者在离开与其安全感较强的人或地点时会出现极度的焦虑和恐惧。

这种情绪往往会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然而,随着科技和研究的不断进步,分离焦虑症的治疗也在取得新的进展和研究成果。

1. 管理焦虑症的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对于分离焦虑症患者非常有效。

CBT帮助患者将焦虑感与特定事件或情境联系起来,并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练习来改变负面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这种方法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与分离焦虑症相关的触发因素,减轻焦虑症状。

2. 药物治疗的新方向除了认知行为疗法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分离焦虑症的常用方法。

传统上,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障碍,包括分离焦虑症。

然而,随着对分离焦虑症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也开始获得一些突破。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调节γ-氨基丁酸(GABA)神经递质系统的药物作为治疗分离焦虑症的潜在药物。

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焦虑情绪有密切关系。

通过调节GABA系统的活性,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减轻分离焦虑症患者的症状。

此外,一些研究还探索了调节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药物治疗分离焦虑症的潜力。

这些研究使得我们对于理解分离焦虑症神经生化机制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3. 虚拟现实疗法的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工具,已经被用于治疗各种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

在治疗分离焦虑症方面,虚拟现实技术也显示出潜力。

虚拟现实疗法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通过模拟患者恐惧的场景来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并减少焦虑反应。

这种疗法可以提供安全的情境,使患者能够在现实世界之外练习应对焦虑的技巧,并慢慢建立对焦虑源的免疫力。

4. 辅助疗法的应用除了CBT、药物和虚拟现实疗法外,一些辅助疗法也显示出对于分离焦虑症治疗的潜在作用。

强迫症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强迫症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强迫症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会表现出反复出现的不自主、令人困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近年来,针对强迫症的治疗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

本文将介绍强迫症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神经调节和植入式治疗等方面的创新方法。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治疗强迫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帮助患者了解和改变其强迫观念和行为,CBT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近期的研究发现,CBT的效果可以通过加入新的元素和技术来增强。

首先,虚拟现实技术(VR)被应用于CBT中,以帮助患者面对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创造触发强迫症症状的情境,患者可以逐步暴露于这些触发因素,从而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强迫症。

其次,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发展为CBT的传递和监测提供了新的渠道。

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获取CBT的教育和支持,并使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自我监测和干预。

这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便利和灵活的治疗方式。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强迫症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被广泛用于缓解强迫症症状。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副作用的存在,目前仍需要寻找更有效和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针对这一问题,基因组学研究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通过分析患者的遗传变异,研究人员可以预测患者对某种药物的反应,并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

这一定制化的治疗策略将大大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三、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近年来在强迫症治疗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

脑深部刺激(DBS)被认为对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DBS通过在特定脑区域植入电极,并通过电流刺激来调节神经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DBS的疗效可以通过结合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个体化定位和调试来进一步提高。

同时,DBS的适应症范围也在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强迫症,还包括其他相关精神疾病。

四、植入式治疗植入式治疗是治疗强迫症的另一种创新方法。

青少年抑郁治疗方案

青少年抑郁治疗方案

青少年抑郁治疗方案
针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一、心理治疗方案:
1. 认知行为疗法(CBT):通过帮助青少年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培养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减轻抑郁症状。

2. 人际治疗:加强患者与家人、朋友和社会支持系统的联系,提高青少年的适应能力和社交技巧。

3. 心理教育:通过向患者和家人提供相关知识,增加对抑郁症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减少自责、内疚等负面情绪。

4. 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青少年释放负面情绪,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机制。

二、药物治疗方案:
1. 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例如选择SSRI类抗抑郁药物,作为首选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2. 定期复诊和调整:药物治疗需要定期复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副作用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药效最佳。

除了上述方案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家庭支持:家人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对康复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应积极参与治疗,了解抑郁症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2. 日常生活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适当参加运动和娱乐活动,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

3. 建立积极的社交圈子:鼓励青少年参加社交活动,与亲朋好
友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针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案应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并兼顾心理支持和药物调整,家庭支持和日常生活调整也十分重要。

强迫症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趋势

强迫症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趋势

强迫症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趋势引言: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以强迫性思维和行为为特征。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各种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强迫症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趋势。

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强迫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帮助患者改变其强迫性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轻症状。

最新的研究表明,CBT在强迫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已得到证实。

与传统的CBT相比,一些新的疗法形式也开始受到关注。

例如,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CBT-3)强调接受和关注的态度,以及意义和价值的探索。

这些新的疗法形式为强迫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强迫症的另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选择适当的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抗抑郁药物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常用的药物类别。

最新的研究显示,SSRI药物在强迫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联合药物治疗可能更有效。

神经反馈治疗:神经反馈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监测和调节患者的生物反馈信号来帮助他们改变其心理和生理状态。

最新的研究表明,神经反馈治疗在强迫症治疗中可能具有潜力。

例如,研究人员使用脑电图反馈技术来训练患者增强大脑区域的活动,从而减轻强迫症症状。

虽然这一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但神经反馈治疗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强迫症治疗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突破。

研究人员发现,自体免疫疾病与强迫症之间存在关联,这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项研究表明,免疫抑制剂可以减轻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个体化治疗:强迫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障碍,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

因此,个体化治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最新的研究表明,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高治疗效果。

焦虑症的药物治疗现状与新进展

焦虑症的药物治疗现状与新进展

焦虑症的药物治疗现状与新进展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表现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恐惧等症状。

药物治疗是焦虑症的一种常见方法,本文将探讨焦虑症药物治疗的现状与新进展。

1. 焦虑症的药物治疗现状焦虑症的药物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焦虑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

1.1 苯二氮䓬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是治疗焦虑症的传统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等。

这类药物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减轻焦虑症状。

然而,苯二氮䓬类药物容易产生依赖性和戒断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

1.2 SSRISSRI是一类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的浓度,从而改善焦虑症状。

SSRI相对于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和滥用潜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焦虑症的治疗。

1.3 SNRISNRI是一类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如文拉法辛、帕罗西汀等。

与SSRI类似,SNRI也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来缓解焦虑症状。

相较于SSRI,SNRI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抑制更强,因此在治疗重度焦虑症时更为有效。

2. 焦虑症药物治疗的新进展随着对焦虑症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新的药物治疗策略不断涌现,为焦虑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1 皮质酮类受体拮抗剂皮质酮类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新型的抗焦虑药物,如加巴喷丁。

这类药物通过调节皮质酮类受体的活性,影响焦虑相关的神经递质系统,从而减轻焦虑症状。

与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物相比,皮质酮类受体拮抗剂不会引起依赖性和戒断症状,因此在长期治疗中更为安全。

2.2 睡眠辅助药物睡眠障碍是焦虑症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

因此,一些睡眠辅助药物也被应用于焦虑症的治疗。

如佐匹克隆、三唑仑等药物可以帮助焦虑症患者改善睡眠质量,从而减轻焦虑症状。

2.3 非药物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方法也逐渐受到关注。

精神疾病最新治疗方法

精神疾病最新治疗方法

精神疾病最新治疗方法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最新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首先,药物治疗一直是精神疾病治疗的常见手段之一。

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伴随有特定的化学物质不平衡,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化学物质的水平来改善病情。

目前,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是最常用的精神疾病治疗药物。

然而,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药物治疗需要个体化和定制化,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其次,认知行为疗法(CBT)被广泛运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中。

CBT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来改善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指导,CBT可以帮助患者改变负向的思维模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CBT通常需要在专业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而且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除了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之外,心理治疗也是精神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心理治疗可以借助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帮助患者理解和处理他们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心理治疗常常包括个体治疗、团体治疗和家庭治疗等形式。

个体治疗是指患者与心理治疗师一对一进行治疗,团体治疗则是患者与其他有相同或类似问题的人一起分享经验和接受治疗。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还有一些新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法值得关注。

例如心理教育,这是一种通过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心理知识和信息来改善病情的方法。

通过了解自己的疾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减少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音乐治疗、艺术治疗和运动疗法等也被一些研究表明可以有效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最后,社会支持也是精神疾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精神疾病患者常常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和工作环境的各种压力和困扰。

在这些时候,家人、朋友和社会大众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非常重要。

强迫症的治疗进展与研究动态

强迫症的治疗进展与研究动态

强迫症的治疗进展与研究动态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遭受强烈的焦虑和困扰。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强迫症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希望能够为强迫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些参考。

药物治疗是强迫症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常被用于缓解强迫症患者的症状。

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被广泛应用于强迫症的治疗中。

这类药物通过增加脑内5-羟色胺的浓度,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强迫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且存在着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头痛、失眠等。

因此,药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往往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强迫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CBT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减轻强迫症症状。

其中,暴露与反应阻断(ERP)是CBT的核心技术之一。

ERP通过让患者暴露于引发强迫症症状的刺激,并阻断其强迫行为,帮助患者逐渐降低对于强迫症症状的恐惧和依赖。

研究表明,ERP在减轻强迫症症状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其疗效可以长期持续。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神经反馈治疗(neurofeedback therapy)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强迫症的方法。

神经反馈治疗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反馈信号,帮助患者调节自己的脑功能。

研究显示,神经反馈治疗可以改善强迫症患者的注意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从而减轻其症状。

然而,神经反馈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来验证其疗效。

此外,基因治疗也被认为是未来治疗强迫症的一种可能方向。

研究发现,一些基因与强迫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干预这些基因的表达,有可能影响强迫症的发生和症状的表现。

然而,基因治疗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总之,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强迫症的治疗也在不断取得进展。

不容忽视的双相情感障碍疗法技术发展趋势

不容忽视的双相情感障碍疗法技术发展趋势

不容忽视的双相情感障碍疗法技术发展趋势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特征为情绪波动剧烈,从极度的兴奋(Mania)到极度的低落(Depression),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双相情感障碍疗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双相情感障碍疗法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药物治疗的创新药物治疗是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传统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锂盐、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物。

然而,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存在副作用和疗效不佳的问题。

近年来,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首先,针对抗抑郁药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

传统的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的加剧,而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则更加注重调节患者的情绪稳定性。

例如,一些新型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被证明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期疗效显著。

此外,一些新的药物研究也致力于寻找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其次,基因治疗也成为双相情感障碍研究的热点。

研究人员发现,双相情感障碍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基因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患者的基因表达来改善情绪稳定性,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虽然基因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其潜力令人期待。

二、心理治疗的创新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传统的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插入式治疗。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心理治疗方法也逐渐出现。

首先,心理治疗趋向于个体化和综合化。

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往往是一种通用的治疗模式,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

而现在,心理治疗趋向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不仅仅关注患者的思维模式,还会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家庭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以提高治疗效果。

吸成瘾的治疗新方法有哪些

吸成瘾的治疗新方法有哪些

吸成瘾的治疗新方法有哪些在当今社会,吸毒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吸毒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帮助吸毒成瘾者戒除毒瘾、恢复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吸成瘾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吸成瘾的治疗新方法。

一、药物治疗1、替代疗法替代疗法是通过使用与毒品作用相似但相对安全、合法的药物来减轻戒断症状。

例如,对于阿片类药物成瘾(如海洛因),可以使用美沙酮或丁丙诺啡进行替代治疗。

这些药物能够缓解身体对毒品的依赖,减少戒断反应的痛苦,为后续的康复治疗创造条件。

2、拮抗剂治疗拮抗剂是能够与毒品受体结合但不产生兴奋作用的药物。

纳曲酮就是一种常用的阿片类拮抗剂,它可以阻断阿片类药物的作用,降低吸毒者对毒品的渴望和欣快感,从而减少复吸的可能性。

3、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吸毒成瘾往往伴随着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使用抗抑郁药(如舍曲林、氟西汀)和抗焦虑药(如地西泮、劳拉西泮)可以帮助吸毒者改善情绪状态,增强他们应对戒断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的能力。

二、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CBT)CBT 旨在帮助吸毒者识别和改变导致吸毒行为的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治疗师会与患者一起探讨他们对毒品的认知、应对压力的方式以及触发吸毒的情境,然后教导他们如何通过更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来应对这些情况。

2、动机性访谈动机性访谈强调激发患者自身的内在改变动机。

治疗师通过倾听、理解和引导,帮助吸毒者认识到吸毒的危害,增强他们戒除毒瘾的决心和动力。

3、团体心理治疗将吸毒者组织成小组,通过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和监督,促进彼此的康复。

在团体中,患者可以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单的,从他人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发和鼓励。

4、家庭治疗家庭在吸毒成瘾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治疗旨在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和监督,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环境。

抑郁症治疗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

抑郁症治疗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

抑郁症治疗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进步,抑郁症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治疗技术的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药物治疗是目前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抗抑郁药物主要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调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

然而,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可能与神经炎症反应有关,因此,针对神经炎症的药物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被一些研究认为可作为辅助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NSAIDs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Metformin)可能对抑郁症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Metformin可以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途径,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改善抑郁症状。

二、心理治疗的新进展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抑郁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传统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援助性心理治疗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R)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真实的环境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和应对抑郁症症状。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社交场景,帮助患者克服社交恐惧症;还可以模拟自然环境,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焦虑和压力。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三、神经调控技术的新进展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神经调控技术也是抑郁症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

传统的神经调控技术包括电休克疗法(ECT)和经颅磁刺激(TMS)等。

然而,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新的神经调控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其中,深部脑刺激(DBS)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DBS通过植入电极到大脑特定区域,通过电刺激来调节神经活动,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BS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侧重于帮助个体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以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CBT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治疗,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

CBT的优点在于其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方法,它强调个体思维和行为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以及通过改变这些思维和行为来改善心理健康。

药物治疗是一种通过药物干预来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

药物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改变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药物治疗在处理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方面非常有效,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然而,药物治疗也有一些副作用,如成瘾性、不良反应等。

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们在处理心理问题时各有优缺点。

虽然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但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可以结合使用。

结合使用CBT和药物治疗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治疗,同时减少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例如,对于患有抑郁症的个体,CBT可以用来帮助他们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而改善情绪和症状。

同时,药物治疗可以增加CBT的效果,提高治疗效率。

对于患有焦虑症的个体,CBT可以帮助他们改变焦虑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同时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们在处理心理问题时各有优缺点。

结合使用CBT和药物治疗可以为个体提供更全面的治疗,同时减少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分离焦虑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发现

分离焦虑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发现

分离焦虑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发现分离焦虑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婴幼儿和儿童对分离于父母或照顾者的恐惧和焦虑。

这种疾病给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治疗分离焦虑症一直是临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对于分离焦虑症的治疗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目前治疗分离焦虑症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它通过改变患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帮助他们克服对分离的恐惧和焦虑。

研究表明,CBT能够显著减少患儿的焦虑症状,并且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二、药物治疗除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分离焦虑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选择适合年龄的治疗药物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焦虑症状,并提高他们的心理稳定性。

然而,药物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家庭参与治疗家庭参与治疗是治疗分离焦虑症的重要环节。

研究表明,家庭提供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患儿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应该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与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合作,共同帮助患儿克服焦虑。

四、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在治疗分离焦虑症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患儿需要得到来自亲友、老师以及其他关心他们的人的支持和鼓励。

这种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从而缓解焦虑症状。

总结起来,治疗分离焦虑症的方法既包括心理治疗,也包括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参与治疗是比较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而药物治疗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社会支持网络在治疗过程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为患有分离焦虑症的儿童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品质。

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在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产生嗡嗡声、铃声、轰鸣声等异常声音的感觉。

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耳鸣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耳鸣治疗方法的新发展趋势。

一、神经调节治疗神经调节治疗是近年来耳鸣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中,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技术备受关注。

TMS 是一种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特定区域来调节神经活动的方法。

研究表明,对耳鸣患者的特定脑区进行 TMS 治疗,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兴奋性,从而减轻耳鸣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无创、副作用小等优点,但目前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其长期疗效和最佳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确定。

tDCS 则是通过微弱的直流电来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一些研究发现,tDCS 可以改善耳鸣患者的听觉皮层功能,减轻耳鸣的严重程度。

与 TMS 类似,tDCS 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优化治疗参数和明确其适用人群。

二、声音治疗的新形式传统的声音治疗,如耳鸣掩蔽疗法和习服疗法,仍然是耳鸣治疗的重要手段。

但近年来,一些新的声音治疗形式也逐渐崭露头角。

例如,个性化的音乐疗法。

根据患者的喜好和耳鸣特征,为其定制专门的音乐,以达到缓解耳鸣的效果。

这种疗法不仅能分散患者对耳鸣的注意力,还能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对大脑产生积极的影响。

另外,虚拟现实(VR)声音治疗也开始受到关注。

通过创建沉浸式的虚拟环境,结合特定的声音场景,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耳鸣带来的困扰。

三、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虽然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耳鸣的特效药物,但在药物治疗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一些新型的神经保护药物和抗炎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这些药物旨在保护听觉神经细胞,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耳鸣症状。

此外,针对耳鸣相关的神经递质失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研发调节神经递质的药物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与药物联合疗法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与药物联合疗法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与药物联合疗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针对抑郁症的治疗,心理治疗和药物疗法都被广泛运用。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联合应用,以及该疗法的有效性和优势。

一、心理治疗的作用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行干预的疗法。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心理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它能够帮助患者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为模式,进而改变负面的情绪和行为习惯。

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以及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从而减少抑郁症的症状。

CBT通常包括情绪识别、认知重构、问题解决和行为实验等技巧。

2. 心理动力治疗心理动力治疗是一种通过深入探索患者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来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症的症状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分析患者的潜意识冲突和防御机制,帮助患者理解和解决内心的冲突。

二、药物治疗的作用药物治疗在抑郁症的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抑郁症往往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药物可以通过调整神经递质水平,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

1. 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它们主要通过增加大脑中特定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来降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三环抗抑郁药。

2. 催眠药物催眠药物用于抑郁症患者的严重睡眠障碍。

通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可以缓解疲劳和焦虑,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三、心理治疗和药物联合疗法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一直被认为是互补的方法。

它们的联合应用能够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症状。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培养积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抗逆性,而药物治疗则可以调整神经递质水平,减少症状的发作。

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支持。

一项关于抑郁症治疗的荟萃分析发现,联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当今社会,抑郁症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

随着对抑郁症认识的不断深入,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一、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改进与创新认知行为疗法一直是抑郁症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

传统的 CBT 注重改变患者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而新的研究则更加关注如何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和积极情绪。

例如,通过引导患者关注自身的优点和成就,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提高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此外,基于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 CBT 模式也逐渐兴起。

患者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视频辅导和互动练习等方式,随时随地接受治疗。

这种便捷的治疗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的可及性,还降低了治疗成本,为更多患者提供了帮助。

二、人际心理治疗(IPT)的拓展应用人际心理治疗强调人际关系在抑郁症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最新的研究发现,IPT 不仅对抑郁症的急性发作有效,对于预防抑郁症的复发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善不良的人际互动模式,如过度依赖、冲突回避等。

同时,IPT 还关注患者在家庭、工作和社交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此外,IPT 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例如,将 IPT 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正念疗法的深入研究正念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抑郁症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正念强调个体对当下的觉察和接纳,不评判、不反应,从而减少情绪的困扰。

研究表明,长期的正念练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结构和功能,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

同时,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MBCT)也被证明对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具有显著效果。

除了个体的正念训练,团体正念疗法也逐渐受到重视。

强迫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和方法

强迫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和方法

强迫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和方法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常常被反复出现的强迫性思维所困扰,并采取一系列的行为来缓解这种不适。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有了更加全面和进一步的了解。

本文将探讨强迫症治疗方面的新研究和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强迫症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患者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干预,改变其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最新的研究表明,CBT在强迫症治疗方面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研究人员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与仅采用药物治疗相比,CBT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减少强迫症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除了CBT,药物治疗也是常见的强迫症治疗方法之一。

通常使用的药物包括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三环抗抑郁药(TCA)。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且常常伴随着一些副作用。

因此,寻找更有效和安全的药物治疗一直是研究人员的关注焦点。

目前,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一些新型抗抑郁药物可能在强迫症治疗方面具有潜力。

这些药物作用于不同的神经递质系统,与传统的SSRIs和TCA有所不同,可能会带来新的治疗策略和效果。

除了传统的CBT和药物治疗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例如,新型的神经调节技术,如经颅磁刺激(TMS)和深部脑刺激(DBS),已经开始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这些技术通过刺激大脑特定区域的活动,来改变异常的神经信号传导,从而达到治疗强迫症的效果。

虽然这些新型治疗方法仍处于研究阶段,并且应用范围有限,但它们的出现为强迫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外,心理支持和自助治疗也是强迫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

心理支持包括与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的定期面对面交流,通过倾听和鼓励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自助治疗则是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来减轻强迫症的症状。

如今,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基于互联网或手机应用程序的自助治疗工具也开始得到关注和应用。

抑郁症治疗的新突破与新思考

抑郁症治疗的新突破与新思考

抑郁症治疗的新突破与新思考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不断努力寻找抑郁症的治疗突破和新思考。

近年来,一些新的方法和理念在抑郁症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患者带来了希望。

药物治疗方面的新突破是不可忽视的。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于抗抑郁药物,例如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SNRI(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这些药物通过增加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

新的研究表明,单一的药物治疗可能不够有效,因为抑郁症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

联合用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联合使用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抑制剂,可以同时调节两种神经递质,提高治疗效果。

还有一些新型的药物正在研究和开发中,例如拟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和谷氨酸逆转抑制剂,它们有望为抑郁症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认知行为疗法(CBT)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CBT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帮助其改变消极的情绪和思维。

这种治疗方法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和主动参与,通过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减轻抑郁症症状。

新的思考是将CBT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治疗的模式。

研究发现,联合使用药物和CBT比单一用药或单一CBT 疗法更有效,可以更快地缓解抑郁症症状,并减少复发的风险。

心理社会支持也被认为在抑郁症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需要温暖和理解的关爱。

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合适的社会支持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些新的社会支持项目和心理援助机构的设立,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抑郁症的治疗还需要个体化和精准化。

每个患者的病情和症状都不完全相同,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来确定药物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精准医学的理念也在抑郁症的治疗中逐渐应用,通过基因检测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可以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为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
主要内容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优势与不足 CBT的优势与不足 CBT对精神科常见疾病疗效证据 氟伏沙明治疗儿童青少年文献分享
主要内容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优势与不足 CBT的优势与不足 CBT对精神科常见疾病疗效证据 氟伏沙明治疗儿童青少年文献分享
抗抑郁药的发展
CBT的优势
接受性好 副反应问题 远期疗效更优
CBT的不足

耗时久 可获得性差(实施该疗法的机构和人员严重不足) 起效一般比药物治疗慢 部分疗法比较痛苦(如ERP)
主要内容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优势与不足 CBT的优势与不足 CBT对精神科常见疾病疗效证据 氟伏沙明治疗儿童青少年文献分享
心理治疗有效改善老年抑郁,可考 虑为一线选择,CBT证据最强
CBT被推荐用于孕期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疗
CBT可有效治疗青少年焦虑障碍
CBT的发展
通过训练和督导,护士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有效实 施CBT来治疗失眠 团体治疗和电话咨询代表着另一类性价比高的模式 借助打印材料,光盘或基于互联网的程序实施自助 疗法是有帮助的 单独应用或加到专业治疗上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优势与不足 CBT的优势与不足 CBT对精神科常见疾病疗效证据 氟伏沙明治疗儿童青少年文献分享
小结
药物治疗和CBT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两种治疗方法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临床医生需要提高心理治疗的意识和水准以期更好 的为患者服务 氟伏沙明可有效治疗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及强迫障 碍,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文献小结
CBT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其适用于治疗抑郁症,各种类 型焦虑症,强迫症以及失眠障碍等疾病;适用于孕 妇,老年人,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的患者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治疗指南;柳叶刀,新英 格兰等顶级医学期刊均十分认可CBT的疗效,并明确 推荐其作为治疗多种精神科常见疾病的一线疗法
主要内容

NaSSA
去甲肾上腺素及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去甲肾上腺素及 5-羟色胺 抗抑郁药
2000
……
非选择性 抗抑郁药
单胺氧化酶 抑制剂
选择性5-羟色胺 重吸收抑制剂
阿戈美拉汀 沃替西汀 维拉佐酮
TCA
MAOI
→↑新型抗抑郁药
SSRI
SNRI
药物的优势
药物可快速起效 药物可有效改善症状 新一代药物副反应显著下降
CBT是研究热点
认知行为治疗有效改善抑郁
CBT有效治疗轻、中、重度抑郁,预 防复发
ERP治疗强迫症证据最充分,CT与之 疗效相当,可作为替代之选
CBT有效治疗SAD,远期疗效好
CBT治疗GAD和PD的有效选择
CBT治疗慢性失眠
CBT有效治疗慢性失眠,疗效更持久,易为患者接受 CBT耗时长,可获得性不及药物
药物的局限
药物副反应 服药的恐惧(“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 药物与自杀 特殊群体的用药安全性数据不足(孕妇,儿童等) 撤药反应与复发问题
药物的选择和医生的服务
所有二代抗抑郁 药疗效相当 长期而言良好的 服务更重要
主要内容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优势与不足 CBT的优势与不足 CBT对精神科常见疾病疗效证据 氟伏沙明治疗儿童青少年文献分享
Espie CA, Fleming L, Cassidy J, et al. J Clin Oncol 2008; 26: 4651–58. Currie SR, Clark S, Hodgins DC, El-Guebaly N.Addiction 2004; 99: 1121–32 Bastien CH, Morin CM, Ouellet MC, Blais FC, Bouchard S.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4; 72: 653 –59. Belleville G, Guay C, Guay B, Morin CM. 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7; 75: 325–35. Mimeault V, Morin CM.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99; 67: 511–19. Savard J, Villa J, Simard S, Ivers H, Morin CM.Psychooncology 2010; DOI:10.1002/pon.1818. Ritterband LM, Thorndike FP, Gonder-Frederick LA, et al. Arch Gen Psychiatry 2009; 66: 692–98. van Straten A, Cuijpers P. Sleep Med Rev 2009; 13: 6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