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素材:表观遗传学解释相关概念-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导语】必修2遗传学知识是高中生物教学重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下面逍遥右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的遗传学名词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围的核细胞。
它的遗传物质分散在整个细胞中或集中在某个区域形成类核。
例如细菌、蓝藻等。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整细胞核结构的细胞。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及真菌类。
单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3.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可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性结构。
在原核细胞中,它指的是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4、姊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或dna)经复制形成的两个分子,仍由一个着丝粒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
5.同源染色体:一对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染色体。
其中一个来自父辈,另一个来自母辈。
6、染色体组: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
或者说是指细胞内一套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在个体发育时彼此协调一致,缺一不可的染色体。
7.只有一个基因组的细胞或个体,如无人机。
8、单倍体:具有配子(精于或卵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或个体。
如,植物中经花药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物。
9.有两套或两套以上染色体的个体。
大多数动植物都属于这一类10、二价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的图象。
联会: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建立连接的配对过程。
12、染色质或染色体:指细胞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洋红、苏木精等)染色的纤细网状物质,现在是指真核细胞间期核中dna、组蛋白、非组蛋白、以及少量rna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
当细胞分裂时,核内的染色质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数目和形状的染色体。
13.额外染色体:出现在某些生物体细胞中的额外染色体。
也称为B染色体。
14、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元素)将横丝延伸到两侧,将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高中生物表观遗传学教案
高中生物表观遗传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3. 理解表观遗传学在生物进化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4. 能够分析和讨论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
1. 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 表观遗传学在生物进化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4.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表观遗传学的概念和相关背景知识;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 实验:进行表观遗传学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4. 总结:归纳表观遗传学在生物进化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5. 展示:学生展示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四、教学资源:
1. 课本资料和教学PPT;
2. 实验器材和材料;
3. 同学们的讨论和展示成果。
五、教学评价:
1. 定期考核学生对表观遗传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参与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3. 肯定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展示中展示的知识和能力。
六、教学反思:
1.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培养其探索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兴趣和能力;
3. 保持对表观遗传学领域研究进展的关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高一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笔记
高一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笔记1. 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种群内部或个体之间的基因传递现象,是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基础。
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逐渐变化过程。
2. 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结构体,携带着遗传信息。
在有性生殖中,个体的一半染色体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
3.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揭示了基因的遗传方式。
它包括了显性与隐性基因、分离与独立性的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等概念,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4. 遗传变异与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突变、重组等现象,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内个体之间基因差异的表现,对于物种的适应和生存至关重要。
5.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DNA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细胞器,它们都含有自己的DNA,具有遗传信息传递的功能。
高尔基体DNA参与蛋白质合成,而线粒体DNA参与能量供应。
6. DNA结构与复制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由核苷酸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
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成两条完全相同的新链。
7. RNA与蛋白质合成RNA是DNA的转录产物,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基因通过转录形成mRNA,然后通过翻译成蛋白质,实现基因的表达。
8. 遗传的分子机制遗传的分子机制研究了基因的DNA结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它包括了DNA修复、重组、突变等现象,揭示了基因的遗传规律。
9. 基因突变与遗传病基因突变是DNA序列的改变,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
遗传病是由异常基因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等。
10. 进化的推动力进化的推动力包括自然选择、基因流动、突变积累和随机遗传漂变等。
它们共同作用,推动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进化出新的特征和功能。
11.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物化石等。
这些证据证明了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规律。
最新生物必修2遗传规律必背知识点优秀名师资料
生物必修2遗传规律必背知识点1. 遗传学中的常用符号符号P F F × ? ? 1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 2. 遗传学中的概念辨析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_不同_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高茎与_矮茎_,人的蓝眼对_褐眼。
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杂种子一代F1__显现出来的性状。
F1_未____显现出来的性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杂种子一代状。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显性___性状和__隐性______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控制_显性__性状的基因,用字母__A___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__隐性___性状的基因,用字母_a___表示。
纯合子:由__相同__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用字母_AA__表示,特点是能稳定遗传。
杂合子:由_不同__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用字母_Aa___表示,特点是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__性状分离_____。
环境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 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___基因型:与_表现型_有关的基因组成,如AA、Aa、aa。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现型是生物性状的表现形式。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的控制__相对__性状的基因。
如A和a(是、不是)等位基因,A和A(是、不是)等位基因,a和a(是、不是)等位基因,A和B(是、不是)等位基因。
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
如:DD×DD Dd×Dd等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交配的方式。
如:Dd×dd3. 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遗传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遗传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遗传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进化的驱动力之一。
在高一生物必修二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遗传的重要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1.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包含了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大部分。
DNA的结构是双螺旋状的,由磷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组成。
DNA的功能主要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的合成。
2. 基因,基因型和表型基因是指决定生物个体某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基因型指的是一个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而表型则是指这个个体的可观察到的性状。
基因型通过基因表达来决定表型,不同的基因型会导致不同的表型。
3. 遗传规律在遗传学中,有一些基本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不同性状的遗传方式。
其中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多基因遗传规律、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等。
这些规律为我们理解和预测遗传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4. 染色体与性别遗传染色体是DNA分子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遗传信息传递的作用。
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决定个体性别的性染色体。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型,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型。
因此,在性别遗传过程中,男性会将Y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决定出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5. 遗传病与基因治疗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
遗传病的研究和治疗是遗传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修改或替代患者的异常基因来治疗遗传病。
这种治疗方法在未来可能为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6.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将自身的DNA复制一份,并将复制后的DNA分配给两个新生细胞的过程。
DNA复制的准确性对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维持是至关重要的。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其中有丝分裂用于体细胞的分裂,减数分裂用于生殖细胞的分裂。
高一必修二遗传部分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遗传部分知识点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种内部个体间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高一必修二遗传部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帮助我们了解了从父母到子女,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高一必修二遗传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探讨和总结。
首先,我们来讨论基因的概念以及基因的结构。
基因是生物体内部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的,而DNA分子则包含了由不同碱基组成的密码序列。
这个密码序列通过蛋白质的合成中介,决定了细胞内功能蛋白质的合成顺序和数量。
因此,基因的结构对个体的遗传特征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遗传信息是从父母到子女通过基因的传递而实现的。
父亲和母亲每一个都将自己的一部分基因传递给子女,而子女则通过继承这些基因来形成自己的遗传特征。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每个个体拥有一对相同的基因,但在繁殖过程中,这对基因被随机地分离传递,从而形成新生代的基因组合。
这种分离和再组合的方式使得遗传信息传递具有多样性和变异性。
除了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基因突变也是遗传信息变异的重要机制。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类型。
点突变是指基因序列中发生单个碱基的改变,而染色体突变则是指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发生变化。
这些突变的发生可以导致基因表达的差异,进而影响个体的遗传特征。
在遗传学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基因型和表型的概念。
基因型是指个体基因的组合方式,它是由父母的基因组合决定的。
表型则是指个体外部观察到的特征,它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基因型决定了表型的产生,但一个基因型可能对应多个表型,这是因为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是同样的基因型,同卵双胞胎在外部特征上也可能存在差异。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遗传学的应用。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知识点遗传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后代与父母或祖先之间特征传递的过程。
而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它是储存在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序列,携带着个体遗传信息的载体。
在遗传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会介绍几个高一生物必修二的遗传知识点。
1. 孟德尔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进行大量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三条重要的遗传定律。
第一定律是同等位基因分离定律,指的是一个个体在生殖过程中,每个性状的两个基因按照等概率分离至两个性细胞中。
第二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不同性状基因的组合在生殖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第三定律是优势显性定律,指的是在纯合子群体中,显性性状会完全表现出来。
2.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某一基因座上所存在的基因的种类和组合方式,而表型则是基因型在环境作用下呈现出来的个体形态特征。
基因型通过遗传确定,而表型则由基因型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基因座上的不同基因可能对表型产生不同的影响。
3. 突变突变是指在DNA分子中发生的改变,它可以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
突变可以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类型。
基因突变是指发生在基因上的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染色体突变则是指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或易位等。
4. 遗传交叉遗传交叉是指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之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互换。
交叉是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它打乱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增加了遗传变异的可能性。
5.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是指染色体在数量或结构上发生的异常变化。
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如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异常等)和结构异常(如染色单体缺失、重复等)。
染色体异常会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从而引起各种遗传疾病的发生。
6. 遗传疾病遗传疾病是由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
遗传疾病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疾病和多基因遗传疾病两种类型。
高一必修第二册生物知识点
高一必修第二册生物知识点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涵盖了人类、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各种生物体的研究。
在高一必修第二册生物中,我们将学习关于遗传与进化、生态环境以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些重要的生物知识点。
第一部分: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基础,它们是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体适应环境的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基因这个概念。
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基本单位,而基因型和表型则是两个与基因密切相关的概念。
基因型指的是一个个体所拥有的所有基因的组合,而表型则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以及功能等。
人们通常通过遗传法则来分析基因传递和基因表达的规律。
重要的遗传法则有孟德尔定律、连锁互换和基因突变等。
进化是生物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提出了物种适应环境改变的机制,他提出了自然选择的概念,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进化不仅仅发生在物种层面上,也发生在个体层面上。
进化也包括了一系列进化过程,如变异、选择、适应等。
进化理论对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进程非常重要。
第二部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环境的研究内容包括物种的群落结构、生物圈的循环系统以及生态平衡等。
在生态环境中,我们需要了解生态位、生物种群的分布规律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等。
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第三部分: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它涵盖了遗传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制药以及生物能源等多个领域。
生物技术能够改变或利用生物体的基因组,开发出新的药物、农作物以及能源等。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生物技术也面临着一些伦理和安全方面的考虑,需要我们进行谨慎和负责的研究和应用。
总结:高一必修第二册生物知识点涉及到遗传与进化、生态环境以及生物技术等方面。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2)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2)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8)专题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11)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22)专题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29)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3)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3)第1课时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 (33)专题三减数分裂的解题方法 (38)第2课时受精作用 (45)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49)第3节伴性遗传 (54)专题四伴性遗传的解题方法 (61)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66)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6)第2节DNA的结构 (72)第3节DNA的复制 (77)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效遗传的DNA片段 (77)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83)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83)第2节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90)专题五基因表达相关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94)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99)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99)第2节染色体变异 (103)第3节人类遗传病 (109)专题六可遗传变异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113)第六章生物的进化 (119)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19)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119)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123)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123)专题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130)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33)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36)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1.豌豆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的自花传粉和玉米的同株异花传粉都称为自交2.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杂交)的一般步骤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最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一、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相关概念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如:DD×dd Dd×dd DD×Dd等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如:DD×DD Dd×Dd等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如:Dd×dd三、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高一必修二生物遗传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生物遗传知识点生物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个体之间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化规律。
在高一必修二的生物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关于遗传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二生物遗传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1. 染色体和基因染色体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基因是DNA上的功能单位,携带着遗传信息。
染色体和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是遗传的基础,理解它们对于学习遗传非常重要。
2. 遗传的基本规律高中生物中介绍了两条基本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性染色体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了隐性和显性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等概念。
性染色体遗传规律主要涉及到性别的遗传和性联遗传。
3. 遗传的分子基础进一步学习了解遗传的分子基础,即DNA的结构和功能。
DNA 是由四种碱基组成的双螺旋结构,能够自我复制和编码生物信息。
通过DNA的复制和转录,基因信息得以传递和表达,为遗传提供了分子基础。
4. 遗传的模式和方法在遗传研究中,有多种模式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和解析遗传。
例如,通过遗传地图和连锁分析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相对距离。
杂交和重组实验可以揭示基因的遗传规律和交叉互补现象。
这些方法为科学家们研究遗传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5.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中的重要领域,可以应用于农业、医学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遗传性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克隆技术和基因治疗可以用于医学领域,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和研究人类基因组。
6. 遗传的伦理和社会问题遗传的发现和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伦理和社会问题。
例如,基因检测和选择性遗传引发了关于生命伦理和道德的争议。
基因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学习遗传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这些问题并投入到社会讨论中。
高中生物遗传是探索生命奥秘和发展现代生物学的基础,掌握遗传知识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学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知识点遗传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生物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化规律。
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化过程至关重要。
在高一生物必修2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关键的遗传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染色体与基因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染色体,它位于细胞核内,由DNA组成。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DNA序列,它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表达单位。
2. 遗传的规律遗传的规律主要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和染色体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简单隐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
染色体遗传规律包括性别决定和连锁遗传。
3.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研究的是单个性状的遗传。
他通过对豌豆的实验,发现了简单隐性遗传的规律,即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达方式。
4. 染色体遗传染色体遗传是指遗传信息通过染色体的分离与组合进行传递。
其中包括了性别决定和连锁遗传。
性别决定是指由染色体上的性别染色体(X和Y染色体)决定个体的性别。
连锁遗传是指遗传信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以固定的组合方式传递给子代。
5.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变异基因。
基因突变可以是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基因的点突变或插入突变等。
突变是进化的重要原因,它为物种的适应和进化提供了遗传变异的基础。
6.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是指基因在不同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方式和调节机制。
包括转录、翻译、剪接和表观遗传修饰等过程。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是遗传信息的实现过程,对于生物的发育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7.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是指通过人为手段改变生物的遗传信息和性状的技术。
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和基因转移等。
转基因技术是基因工程的一种应用,它将其他物种的基因导入到目标物种中,实现特定的基因功能。
8. 遗传病与遗传咨询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高茎/矮茎)(一)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两性花,闭花授粉(2)自花传粉,自然状态是纯种(3)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二)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狗的短毛和长毛是否为相对性状?)(三)人工异花传粉:去雄(防止自花传粉)——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传粉——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四)判断显性的方法(自行总结):1.一对相对性状杂交F1的表现型 2.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3:1 3.无中生有(五)假说演绎法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一般为设计测交实验)、实验验证(实践性)设计F1与双隐纯合子测交实验验证假说例如:(1)摩尔根白雌*红雄(2)雌芦花*雄性非芦花(六)后代性状比3:1则亲本为杂合子自交Aa*Aa,后代性状比1:1则亲本为F1杂合子与双隐纯合子Aa*aa,(七)判断纯合子杂合子基因型方法:最简便自交法,最好测交法二、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黄圆/绿皱)(一)两对相对性状F2代性状分离比为9(双显):3(单显):3(单显):1(双隐),若出现12:3:1,则12可能为(双显)9+3(单显),以此类推。
(二)双杂合子(对角线)占了1/4,纯合子(对角线)占了1/4,其中每个纯合子不重复9331中各占一个纯合子,遗传因子类型9种,亲本类型占了:10/16,重组类型占比6/16(三)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对相对性状研究由一对到多对(单因素到多因素)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运用假说演绎法(四)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只适合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五)分离定律实质: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自由组合定律实质: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组合而组合(六)后代形状比9:3:3:1,则亲本为双杂合子自交AaBb * AaBb,后代形状比1:1:1:1,则亲本为F1双杂合子与双隐纯合子测交AaBb * aaab (七)孟德尔规律的应用——杂交育种(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杂交】P: 抗倒易病X 易倒抗病DDTT ddtt【自交】F1: 抗倒易病DdTt x 抗倒易病DdT 【选优】F2: 9(D_T_) : 3(D_tt): 3(ddT_) 1:(ddtt)【自交】F3: 自交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最快需要3年获得稳定遗传DDtt必修二第二、三章必背知识点清单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高中必修2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2生物知识点总结一、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概念:包括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
性状是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而相对性状则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在遗传中,通常将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遗传因子与遗传规律:遗传因子(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在杂交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性状分离现象,即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纯合子是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而杂合子则是指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是指某些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包括根据双亲与子代的性状表现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以及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分类: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包括生物分类系统、生物命名法等。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空气、水等)、生产者(如绿色植物)、消费者(如动物)和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
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
生态问题与生态保护:生态环境面临着污染、生态失衡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减少污染排放、恢复受损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三、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通过化学进化逐渐形成了原生生物。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遗传特性的变化。
进化的基本原理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遗传漂变等。
四、其他知识点此外,高中必修2生物还包括一些其他重要的知识点,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与分化、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等。
4.2表观遗传公开课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精准医疗:来日可期
通过将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因子与表观遗传酶(DNA甲基转移酶 (DNMTs;催化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酶(HMEs)等结合, 可对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进行编辑;进而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
例如:利用表观遗传编辑技术对人类胰岛、克隆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中的特定基因进行表观遗传修饰编辑,从而导致细胞功能的改变。
2. 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富含碱性氨基酸(主要是精氨酸和赖氨酸) 组成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组蛋白“尾巴”:N端延伸至核小体外 化学修饰:“尾巴”上的一些氨基酸残基(特别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在 相应酶催化下化学修饰(包括甲基化、磷酸化、乙酰化等) 遗传效应:使染色质松散或凝缩,进而影响基因表达
组蛋白的乙酰化与去乙酰化
相关酶: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 (HATs)、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 (HDACs) 遗传效应:激活基因的转录 (组蛋白乙酰化可中和组蛋白的正电 荷,使染色质结构松散,暴露出启动 子TATA框,有利于解旋)
积极治疗:药物开发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3. 非编码RNA调控
非编码RNA:一类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rRNA、tRNA、 miRNA(微小RNA)、siRNA(小干扰RNA)、lnRNA(长链 非编码RNA)、cricRNA(环状RNA)等
原始生殖细胞
受精卵 囊胚
原始生殖细胞
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的表观遗传编程
积极治疗:药物开发
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临床十分需要生物标志来预测2型糖尿病 并发症及其治疗反应。 血液中可以很容易地分析DNA甲基化, 一些研究已探究了血细胞中DNA甲基化 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这些标志未来 有望应用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精准医疗 中。
表观遗传学名词解释
表观遗传学名词解释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在没有发生DNA序列变化的前提下,个体表现差异的遗传学领域。
在细胞核中,基因组的DNA序列是相对稳定的,但不同基因的表达水平却可能会随着环境因素以及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触发事件而发生变化。
这些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会传递给后代,导致后代在某些性状上表现出差异。
因此,表观遗传学主要关注的是这些可遗传的表达水平变化和遗传性状差异。
表观遗传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如下:1.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标记,指的是DNA分子上的甲基基团(CH3)的添加。
甲基化通常会导致基因的沉默,即抑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甲基化通常通过靶向DNA上的特定序列中的胸腺嘧啶(Cytosine)核苷酸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
2. 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组蛋白是DNA序列紧密缠绕的蛋白质,组蛋白修饰是指通过改变组蛋白的特定化学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来调节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修饰可以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从而调控基因表达的水平。
3.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非编码RNA是指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序列的RNA分子。
非编码RNA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后调控、转录抑制以及染色质修饰等。
这些RNA分子在表观遗传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转座子是一类能够在基因组中进行自身复制和移动的DNA片段。
转座子的插入和移动可能会导致基因的表达差异,从而引发表观遗传的变化。
转座子在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表观遗传学中的研究热点。
5. 父母遗传效应(Parental imprinting):父母遗传效应指的是某些基因副本只有来自父亲或母亲的副本可以表达,而另一个父母的副本则被抑制。
这种影响是通过上述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机制实现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大全3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大全3篇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学名词详解大全3篇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
你的一生,无法离开学习,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你的召唤,它会帮助你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课件网高一频道精心为你准备了以下内容,感谢你的阅读与分享!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2、精子的形成:3、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darr;间期:染色体复制 darr;间期: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darr;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darr;前期:联会、四分体…(2n)中期:同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后期:配对的同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末期:细胞质不均等*(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darr;前期:(n) darr;前期:(n)中期:(n)中期:(n)四、细胞*相的鉴别:1、细胞质是否均等*:不均等*——减数*卵细胞的形成均等*——有丝*、减数*精子的形成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若为偶数——有丝*、减数第一*、减数第二*后期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前期(四分体时期)有同染色体——有丝*、减数第一*无同染色体——减数第二*同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侧有同染色体——减数第二*后期一侧无同染色体——有丝*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一、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1、致病基因Xa正常基因:XA2、患者:男性XaY女性XaXa正常:男性XAY女性XAXAXAXa(携带者)3、遗传特点:(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1、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1、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高中生物知识点整理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知识点整理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孟德尔之所以选用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资料是因为:(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拥有易于划分的相对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看法及剖析(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色和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一样表现种类。
性状分别:杂种后辈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如在 DD×dd 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 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 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 D 表示。
隐性性状:在 DD×dd 杂交试验中, F1未展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 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 d 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构成同样的个体..。
如 DD或 dd。
其特色纯合子是自交后辈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别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构成不一样的个体..。
如 Dd。
其特色是杂合子自交后辈出现性状分别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构成不一样的个体之间的订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自交:遗传因子构成同样的个体之间的订交方式。
(如: DD×DD Dd×Dd等)测交: 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意义:测定某显性生物个体是纯合子仍是杂合子3.常有遗传学符号符号P 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4.孟德尔的假说: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一样的配子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观遗传学解释相关概念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新增“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这一概念。
这一课程内容的调整,是生物科学的发展对遗传学某些概念的内涵进行完善的体现,也提醒人们应重新审视高中生物学中的关于分化、遗传、进化和生物技术的一些事实与概念。
1 细胞分化的实质性原因旧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提及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但为什么基因会选择性表达?已分化的细胞如何长久地保持其特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模式而不转变为其他种类的细胞?要回答这些实质性问题,可能要从表观遗传学的视角解释。
表观遗传学认为,在发育过程中,分化程度和方向不同的细胞会程序化地加入不同的表观遗传修饰,通过表观遗传修饰而开启或关闭不同的基因群,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 的甲基化及组蛋白的化学修饰等多种方式,这些分子修饰虽然对碱基的排列顺序没有任何影响,但它们能决定基因是否进行表达及其表达量,并且这些表观遗传修饰能从亲代细胞传递至子代细胞。
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分子机理,也是细胞分化的实质性原因。
2 细胞的全能性受抑制及再激发的机理旧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提及高等动物的已分化细胞的全能性受到抑制,卵细胞细胞质中的物质可激发动物细胞核全能性的表达,其生物学机理是什么?从表观遗传学视角审视能揭开这些问题的部分“面纱”。
哺乳动物受精卵在发育进程中,起初受精卵中的表观遗传修饰极少(少量的印记区域会保留表观遗传修饰),分化开始后(如同程序开始运行),不同的细胞就会带上表观遗传修饰从而向不同方向分化,“ 程序”运行至某一时期,DNA 中的某些特定基因就会被表观遗传修饰,不可逆转。
表观遗传系统控制着数百种不同细胞分化的方向,这种修饰可被细胞一代代遗传,长久地控制细胞的归属。
哺乳动物高度分化的细胞虽然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套信息,但由于表观遗传修饰影响了特定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无法发育成完整的个体,除非将该分化细胞内的表观遗传修饰移除(类似于程序重新启动),这样该细胞才具有了全能性。
克隆动物时将供体细胞中的细胞核移植至去核的卵细胞中,即利用卵细胞细胞质中的特定的物质,将供体细胞核中的表观遗传修饰移除,让发育的全能性“程序”重新启动。
山中伸弥利用了Oct4、Sox2、Klf4 和c-Myc 4 个基因将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上述4 个基因发挥的作用与去核的卵细胞相同,均涉及移除分化细胞中特异性的表观遗传标记,从而实现细胞的重编程。
3 环境因素引起的非突变性变异能产生可遗传变异经典遗传学认为个体表型主要由基因型决定,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即“表型= 基因型+ 环境”。
绝大部分环境因素均不会引发遗传物质改变,这种情况下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但很多表观遗传学相关事实并非如此,许多环境因素可通过改变人类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进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甚至引起健康问题。
例如:①科学家对历史上大饥荒时期的胎儿群体跟踪研究几十年后发现,营养不良在没有引起突变的情况下影响了婴儿及其后代的体重,这种作用能连续传递至后代或跨越世代遗传。
②小鼠动物实验发现父方的饮食情况可直接影响子代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进而影响这些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不健康的表型,且这种影响可传递至子一代,甚至几代。
例如,Keisuke Yoshida 等[4]发现父源性低蛋白饮食可导致后代出现代谢性疾病。
其机理如图1,转录因子A TF7 与许多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有关,父源性低蛋白饮食可使精原细胞中的ATF7 出现磷酸化从而使结构松散,ATF7结构改变又导致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改变进而影响精原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转录,这种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在精子中能维持并遗传给子代,使后代出现代谢性疾病。
③酒精可在小鼠中改变表观遗传修饰,过度饮酒的孕妇由于表观遗传编程的干扰可导致子女出现较大的遗传缺陷。
根据以上事实可知,环境因素可通过改变生物的表观遗传修饰而非碱基序列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 的甲基化及组蛋白的各种化学修饰。
最近,科学家发现大部分的组蛋白修饰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组蛋白化学修饰可对基因的表达进行微调。
其意义是实现生物体内部基因的表达与外界环境相协调,增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4 来自父方或母方的相同基因遗传效应可能不同在经典遗传学中,个体中决定性状的基因往往成对存在(除性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外),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若2个基因相同,则无论来自父方或母方,其遗传效应相同。
但从表观遗传学视角分析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人员发现,少量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否表达取决于其来源,例如,小鼠7 号染色体某区域有1 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它通常只在父本的7 号染色体表达,而在母本染色体中有碱基序列完全相同的基因,但该基因不表达。
深入分析其原因,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来源标记,标明该染色体源自父母中的哪一方,表观遗传修饰中的DNA 甲基化是标记的主要方式,这些标记区域称为印记区域。
在Igf2 基因和H19 基因之间有一印记控制区(ICR),该印记控制区对Igf2基因和H19 基因的调控如图2,该ICR 区域是否甲基化决定该区域是否能结合增强子阻遏蛋白CTCF。
母源染色体的Igf2 基因启动子区域虽然没有甲基化,但没有甲基化的该ICR 区域可与CTCF 结合,从而阻止了增强子和IGF2 启动子的作用,但不阻止其与H19 启动子的作用,从而使得H19 能顺利表达。
而父源染色体中该ICR 区域发生甲基化,不能与CTCF 结合,因而CTCF 不能阻断增强子对IGF2 启动子的作用,IGF2 能有效地表达,而H19 由于启动子区域发生甲基化转录受到抑制。
例如,Igf2 基因、H19 基因这样只在父母一方表达的基因称为印记基因,约占编码蛋白基因总数的1%,由此可见,对于印记基因而言,来自父方或母方的相同基因遗传效应完全不同。
5 ES 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具有发育全能性的原因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ES 细胞或EK 细胞)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 “ 胚胎工程”中涉及的一个名词,教材上阐述为:“ 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的一类细胞”“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为何ES 细胞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从表观遗传学角度分析将产生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受精作用过程中,雄原核和雌原核中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和卵细胞,均携带了大量的表观遗传学修饰信息,而卵细胞细胞质中的某些物质能去除这些表观遗传修饰,并创造受精卵的新表观遗传组,卵细胞和精子的基因表达特征随后被受精卵的基因表达模式替代,进入发育功能,这种重新编程不仅使细胞具有全能性,还可防止过多父母积累的表观遗传修饰传递至子代。
由于内细胞团细胞处于原有表观遗传已被移除,而新的表观遗传修饰尚未植入的阶段,所以其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在原有表观遗传被移除的过程中,小部分基因组能对重新编程免疫,其中就包括标志染色体来源的印记区域。
个体为了产生其配子,早期胚胎细胞一部分会分化为原始性腺细胞,此时,这些细胞中上一代父母的印记标志必须去除,重新建立父源(若该胚胎发育为雄性个体)或母源(若该胚胎发育为雌性个体)新的印记标志,因此,当这些极少的体细胞转化为原始生殖细胞时,表观遗传修饰(包括印记区域)被再次(第2次)移除。
在发育为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新的印记标志等表观遗传修饰被再次植入。
但在此之前,原始生殖细胞在一段时间内重获多能性。
由此可见,内细胞团和原始性腺细胞均因处于旧的表观遗传修饰被去除的阶段,所以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被分离为胚胎干细胞。
6 表观遗传学不能为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正名拉马克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经常使用的器官会逐渐发达,而不使用的器官会逐渐退化,且这种在环境影响下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遗传的。
该理论已被经典遗传学理论否定,其理由是一种获得性的表型变化必须要反映在DNA 分子的序列变化上,才能将这种特征从亲代传递至子代,而环境中除少量的致癌因子外,一般的环境因素不会使DNA 分子的碱基对序列发生变化。
表观遗传学则认为,环境因素没有改变基因组的碱基对序列,但细胞的确能通过对环境的反应而在特定的基因上加入特定的表观遗传修饰,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且亲代细胞中的表观遗传修饰会忠实地遗传至子代细胞,并持续几十年。
而在个体水平上,由于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的2 次针对表观遗传修饰的重编程,亲本大部分获得性特征一般不会遗传给子代,但人类基因组中有一些特定区域,例如,印记区域对重编程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所以导致某些环境因素,例如,烯菌酮、亲代营养状况对生物的影响能通过父母遗传给子代。
由此可见,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也可能是可遗传的。
可遗传的变异可能源于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也可能源于表观修饰的改变。
表观修饰的遗传包含通过有丝分裂的当代传,以及通过减数分裂的代间遗传。
表观遗传学认为生物可应对环境产生非随机的变异,环境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
这是表观遗传学与拉马克进化观点的共同点,同时也是与经典遗传学的差异所在。
但表观遗传学与拉马克的进化理论存在明显冲突。
首先,表观遗传变异的获得虽受环境影响,但不受个体主观意志的影响,而是有其内在的客观机制。
其次,表观遗传变异并非都可在代间稳定遗传。
目前研究结果表明,表观遗传标记无法一直维持,在遗传几代之后就将消失或改变,表现出极其明显的不稳定性。
最后,与拉马克进化理论观点不同,表观遗传学并不否认自然选择的作用。
表观遗传学认为自然选择不仅对生物的基因发挥作用,对表观遗传标记也发挥作用,许多生物能通过表观遗传的变异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应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综上所述,表观遗传学并不能为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正名。
拉马克的获得性状遗传观点意指环境变化造成的变异可普遍遗传;表观遗传现象是特殊条件下受环境或体内分子修饰的影响所表现的局部遗传物质在核苷酸序列不变情况下的可传代变异,不是普遍的遗传规律。
研究表观遗传学不仅可帮助人们重新审视上述的几个事实或概念,还可帮助人们解答为何人类基因组中98% 的不编码蛋白质序列有何功能、细胞癌变的机理及药物研发等重要的生物学问题。
托马斯·库恩说过,“在某个领域一定会有一个当时非常流行的理论存在,当新的数据与之有冲突时,这个理论不会马上倒台。
它会作出一些调整,而科学家仍然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坚信该理论,直至有不可动摇的证据推翻它”。
由于表观遗传学的出现,经典遗传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理论模型可能均将处于这一“ 模式转换”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