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民歌的成因及音乐特征

合集下载

皖西民歌中的红色民歌研究

皖西民歌中的红色民歌研究

92皖西民歌中的红色民歌研究陆 伟1 彭雯静2(1.合肥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2.合肥市第三十二中 安徽 合肥 230051)摘 要:红色民歌是皖西民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皖西民歌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皖西红色民歌的形成背景,继而探讨了皖西民歌中红色民歌的创作方式与艺术特征,如题材多样、结构自由、情感真挚,然后分析了皖西红色民歌的价值,包括民间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精神导向价值、经济开发价值,最后就如何传承和开发皖西红色民歌提出了对策,包括加大保护力度、融入学校教育、融入旅游发展、融入文化产业等。

关键词:皖西民歌;红色民歌;传承发展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0)03-092-04收稿日期:2020-04-23项目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皖西民歌研究”(AHSKY2019D081)阶段性成果;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合肥师范学院合肥市三十二中学实践教育基地”(2019sjjd48)系列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陆伟(1980-),女,安徽省金寨县人。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

彭雯静(1979-),女,安徽省巢湖市人。

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高级教师。

皖西位于大别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催生了皖西独具一格的区域文化,而皖西民歌则是皖西区域文化的代表。

[1]皖西民歌,也称大别山民歌,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皖西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完善。

其中,红色民歌是皖西民歌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在皖西民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

一、皖西民歌中红色民歌的历史背景皖西红色民歌是皖西民歌在革命战争时期的新发展。

皖西红色民歌的历史背景主要有两点。

首先,皖西悠久的民歌文化。

皖西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节点,在衔接东西、贯穿南北中发挥着独特的交通作用,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重要的交通区位,使得皖西民歌艺术非常发达,并出现了慢赶牛、挣颈红两种极具地区特色的民歌样式。

皖西传统民间艺术的形态音乐价值

皖西传统民间艺术的形态音乐价值

皖西传统民间艺术的形态音乐价值地方民间传统音乐艺术形态蕴含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价值,在皖西的传统民间艺术形态之中,蕴含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容,也逐渐汇聚而成独特的、多元化的地方民间传统音乐艺术风格。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弘扬,要依循音乐艺术的规律和特点,避免其流于“失语"的境遇和危机.因此,本文探讨了皖西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的独特价值和魅力,挖掘其潜藏的内涵,从而更好地促进其。

ﻭﻭ皖西地区;传统文化;民间音乐;艺术价值ﻭ我国地方民间传统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和特色,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要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地方传统音乐形态,将其纳入到保护和传承的内容之中,安徽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形态拥有底蕴深厚的地方民间音乐资源,内容丰富多样,有花鼓、五河民歌、凤阳花鼓、安徽大鼓、安徽琴书等,这些极具地方特征和风格的民间音乐品种需要加以重视和挖掘,探索其内在的音乐价值和意义,更好地实现对地方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一、皖西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现状分析ﻭﻭ在现代文化冲击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皖西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生存出现了问题,令人惊心和担忧。

皖西也是安徽六安的别称,它的风景优美怡人,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特色,包涵的主要音乐内容有:皖西大别山民歌、皖西庐剧、皖西锣鼓等。

在对皖西天堂寨的民间音乐调查的过程中,由于地势险峻,音区太高,具有较大的演唱难度,具有地方特色的“挣颈红”的音乐传承也令人担忧。

ﻭ二、皖西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资源分析ﻭ皖西地处大别山的北部,享有“淮右名州,沃野千里"的美誉,是中原向南沿海延伸的重要要塞,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之下,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皖西传统民间音乐艺术资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音乐文化资源。

皖西是中原腹地向南沿海延伸的要塞,具有地理位置上的独特优势和意义,在历史战争之中是兵家抢占的重要阵地。

皖西民歌的文化背景研究

皖西民歌的文化背景研究

法 的鼻祖 , 与尧舜 禹 齐名 , 被 后世 尊 称 “ 上 古 四圣 ” 。
省 西部 , 北 衔 中原 , 南 控长 江 , 是 连 接 东 南 沿海 与 中
原腹地 的咽喉 , 也是 进 出大别 山 的门户 , 重要 的地理
《 世纪 ・ 夏本纪》 载: “ 帝禹立 , 而举皋 陶荐之 , 且授 政焉 。 因皋 陶卒 , 封 皋 陶之 后 于 英 、 六” , 即是 今 日
中图分 类号 : J 6 0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 2 0 1 4 ) 0 3— 0 0 5 8— 0 3
S t ud y o n t he Cul t ur a l Ba c kg r o u nd o f We s t An hu i Fo l k So ng s
Z HA0 Mi n
( S c h o o l o f A r t s , We s t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 L u a n , 2 3 7 0 1 2 , A n h u i )
Abs t r a c t : F o r ma t i o n a n d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f o l k mus i c s t y l e i n We s t An hu i h a d ma n y r e a s o n s . I t h a d a l o n g h i s t o r y o f i n v a s i o n, a l s o a f f e c t e d b y t h e s pe c i a l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po s i t i o n. I n a d d i t i o n, i t wa s n o u is r h e d b y t h e ic r h c u l t u r a l he it r a g e a n d d r i v e n b y t h e p a s s i o n a t e r e v o l u t i o n a y r c u l t u r e . Ke y wo r ds: hi s t o ic r a l ba c k g r o u nd;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c u l t u r e;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p o s i t i o n; h u ma n i t i e s a c c u mu l a t i o n

浅谈皖西大别山民歌的和声配置

浅谈皖西大别山民歌的和声配置
何和弦进入 到主和弦 。 但 比较 常见 的有 以下两种情 况 : 其一 可以借鉴大小调的传统和声 中的正格结束终止 、变格结 束 终 止以及完全终止的写作样式 ,即和弦采用上行或下行 四 五度 的根音关系进行。如例 1中的结束终止 和弦 , v级的替
换 音 和 弦进 入 到 I 级和弦 , 由 于 7在 该 音 乐 片段 中属 于调 式
基 金 项 目: 本文 系2 0 1 1 年 度 安 徽 省 教 育厅 人 文社 会 科 学项 目“ 高师 专 业 音 i f , 教 育 与 当地 乡土 音 乐结 合 实施 研 究” ( 2 0 1 l s k 3 6 6 )
成。
传统和声强调和声进行 的功能性 , 即 T— S—D—T 。其 中, 属和主的地位在传 统和声 中得到 了高度的认可 。但是在
皖 西 大 别 山 民 歌 的 和 声 配 置 中没 有 必 要 完 全 遵 循 传 统 和 声
中的功能关系 。要在传统 和声 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 打破传统 和声 的功 能束缚 ,用和声色彩来选择 皖西大别 山民歌 的和 声序进 , 甚至可以出现传统和声中所禁止 的反功能进行。
三 度 叠 置 的大 三 和 弦 、小 三 和 弦 以及 s j , z j , 七 和 弦 在 我
偏音 ,为了风格 的统一 和和声 色彩 的需 要 ,用宫音 1 去替 换 。这两个 和弦低声部 的四度进行体现 了属对主和弦 的倾 向, 有强烈 的和声终止感。其二采用旋律性 的终止式 。在皖 西大别 山民歌 的旋律进行 中,结束音大都采 用相邻音级 的 序进。此 时和声 的终止式可以采用旋律性 的终止式 , 即采用
律配写四部和声。完全地将传 统和声中的方法照搬过来是 行不通的 , 这将导致和声与旋律 的风格不符 。那么 , 我们应 该 采用 何种结构的和弦为皖西 民歌 配置 和声 呢 ,应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试论皖西民歌歌词的美学特征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试论皖西民歌歌词的美学特征
重 点项 目( S K2 0 1 4 A4 2 2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1 — 1 5
中国地 域广 阔 , 民族众 多 , 而 民歌更 是 灿若 星 河, 在人 民的 生 活 中发 挥 着 巨大 的作 用 。民歌 作 为 人类最 早 产生 的艺术 样 式对 其 它 艺术 的发 展有 着 重要 的意 义 , 特 别 是 民歌 的歌 词 对 于 文 学 艺 术
造 弹 弓打 猎 的情 形 , 还 有 甲骨 文 记 载 的 一 些 远 古 流传 下来 的 , 表 现婚 姻 、 战争 、 劳动 等 的 内容 , 都 说 明远古 歌谣 是 人 类 生 活 的再 现 , 与人 类 的 劳 动 生 活密切 相关 。这说 明先 民在 生 产生 活 劳 动 中创造
民歌是 劳 动人 民 集 体 智 慧 的 结 晶 , 是人们 口 头 创作 的一 种文学 样 式 , 由于人 们 的生 活 环境 、 劳
大胆 率真 浪漫类 , 如《 召南 ・ 摞 有梅 》 : “ 摞有梅, 其 实三 兮 。求 我庶 士 , 迨其今兮。 ” 也有 反 映婚 姻 不 平等 的 , 如《 氓》 ; 歌 颂历 史 类 、 农事生活 、 礼俗 、 观
第l 7卷 第 1 期
2 0 1 5年 2月
滁 州 学 院 学 报
V 0 1 . 1 7 No . 1 F e b .2 0 1 5
J 0 U R N A L O F C H U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现 实 主义 与浪 漫 主 义并 存
了最早的民间歌曲, 并在劳动人 民之间广泛流传 ,
成为人们 缓解 劳动 压 力 , 抒 发 感 情 的方 式 , 成 为人

皖西民歌音乐中的 “音—地 ”音地属性

皖西民歌音乐中的 “音—地 ”音地属性
择了浪漫神奇的“五句头”
音乐结构是音乐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皖西民歌中山歌数量最多、最有特色。皖西平腔山歌“慢 赶牛”和高腔山歌“挣颈红”蜚声全国,音乐结构以五句体为主,又称为“五句头”,如金寨山歌《反贴门神 左右难》。
由左侧可看出,该由由五乐句构成,第 一、四乐句皆为四小节,二、五乐句皆 为七小节,第三乐句为六小节,前四句 重陈述,第五句重抒咏,旋律句读与歌 词句读相协调。由此可知,左侧是在 “起承转合”型四句体民歌中衍生出的。 这类山歌在皖西地区流传较广。
二、音——地属性使皖西民歌旋律兼具南北音乐特质
旋律是音乐作品的灵魂,它是音乐本体的核心要素,直接决定着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皖西民歌旋律色彩丰富,既 有高亢嘹亮、激越自由、线条舒展的高腔音调,也有委婉细腻、起伏较小的平腔音调。这种特点主要源于三种因素:地 域语言、地理位置、地方审美,体现出音-地一人的深层关联性。
上述这些语言特征会进而表征于 民歌的旋律形态上,最终促成了皖 西民歌旋律的泛色彩性与凸显的过 渡性,如金寨民歌《打一把苦菜当 晚饭》,由于金寨含有江淮官话与 中原官话两种语系,该曲旋律形态 也会有不同的呈现,对不同的语言 音调以表象化的音乐线条进行描摹。 如右侧。
从上页可以看出该曲为加人倚音 变徵的羽调式,旋律主音在第二 乐句的第一小节得到确立巩固后, 在第二小节,三音突然上行八度 高高跃起,旋即再下行二度,回 到主音,第兰小节继续下行后, 旋律再次反向四度跃起,之后又 立刻五度下行,由三音回到主音, 这种旋法明显具有了北方音乐开 阔粗矿之特色,但旋律中倚音、 下滑音等装饰音的加人,又使之 兼具长江流域音乐委婉秀丽的神 韵。
皖西境内方言主要来源于两个语系:江淮官话与 中原官话,这是由于它处于南北相通、东西互渐的中枢 位置。这种特殊位置使皖西地区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从上古三代对准夷的争夺,至春秋时期的吴楚争雄对淮 夷的抢控,至秦楚较量后楚失寿春的惨烈,再至后世历 次的南北战争,都对沿淮地区的南北民族融合和文化交 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皖西民歌的形态特征

皖西民歌的形态特征

皖西民歌的形态特征作者:陆伟孙四化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6期摘要:在对皖西民歌文化生态做以阐述的基础上,以“慢赶牛”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地区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做以分析。

“慢赶牛”是具有代表性的皖西民歌,其形态特征反映了这一地区音乐的一般风格:既有山歌的沉稳、平缓与豪迈,又有水路民歌的悠扬、流动与灵巧。

由于流传地域的差异,南路“慢赶牛”、中路“慢赶牛”和北路“慢赶牛”的风格也是同中有异。

“慢赶牛”反映着皖西民歌南北音乐相互交融的风格特征,其音乐形态是由这一歌种所处的地理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关键词:皖西民歌;文化生态;"慢赶牛";音乐形态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238-03一、引言民歌作为反映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艺术体裁,其形态特征——调式、旋律音调特点、句式以及情感风格,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方言语调甚至地方风土人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安徽地处长江与黄河之间,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多样,多样化的地域环境形成多样化的文化特征,多样化的文化特征同样也造就了多样化的音乐,尤其是民歌更是彰显了滋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各自独特的文化及艺术魅力。

从地域差异来看,安徽民歌大致可以包含四个色彩区域,即皖北色彩区、皖南色彩区,皖中色彩区和皖西大别山色彩区。

皖北色彩区分布在长江以北,如安徽宿县、阜阳等淮北地区的其他部分地区,这一区域在文化上兼容了中原文化和吴楚文化的特征,音乐风格粗狂、辽远且豪迈,旋律跨度较大,起伏较多,节奏平缓悠长,代表性民歌如《摘石榴》《不够再来添》《地上黄河几道弯》等。

皖南色彩区是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黄山市、池州、宣城、马鞍山、铜陵和芜湖等地区。

皖南地区多山地和丘陵,风光宜人,是中原文化、楚巴文化、吴越文化和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这一地区民歌细腻、甜美,优雅淳朴,节奏轻快,歌词语言质朴优美,清新自然,具有很好的意境,代表民歌有《打麦歌》《勤嫂子》等。

皖西民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初探

皖西民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初探

84皖西民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初探陆 伟1 孙四化2(1.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皖西曾被冠以“歌舞之乡”的美称,最早文字记载在《吕氏春秋》中。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皖西淮河流域包括山歌、号子、小调、秧歌、舞歌、风俗歌曲、儿童歌曲等在内的丰富多彩、数量庞大、品种多样的民歌种类。

与此同时,皖西淮河流域的地貌复杂多样,所辖之境由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貌覆盖,皖西民歌随着不同的环境、气候、语言等文化因素的差异,表现出多样性和明显的差异性特征。

关键词:安徽;皖西;民歌分布;音乐特征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838(2016)02-084-04收稿日期:2016-01-20项目基金:本文系安徽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XYQZD2016226);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 AHSKQ2015D92);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安徽民歌的音乐形态分析”(项目编号;SK2015A26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陆伟(1980-),女,安徽省金寨县人,合肥师范学院,讲师,硕士。

孙四化(1980-),男,安徽省寿县人,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北部,位于长江、黄河流域之间,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北麓、经安徽伏牛山,临黄海,大别山、江淮丘陵及泰山,流经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于三江营汇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

沿岸重要城市有南阳、信阳、阜阳、六安、蚌埠等。

淮河流域在安徽境内面积约6、7万平方千米,辖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等36市县。

①地理学术界一致认为,淮河、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界限,安徽省境内的淮河西部为大别山山区,中、下游为江淮丘陵,面积大约3万平方千米,淮河北岸是较为广阔的平原,面积大约4万平方千米,考古资料显示,旧石器时代早期(约四五十万年以前),已经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著名的裴李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就发生在这里。

皖西民歌在安徽民歌中的地位

皖西民歌在安徽民歌中的地位
曲折和 楚歌 的浪 漫瑰 丽 、 意 象 丰 富 的 旋 律 风 格 融 入 皖 西 民歌 , 形成 皖 西 民歌 南北 交融 、 刚柔 相济 的级进 音 乐风格 。
由于 北靠 山东 , 山东 作 为 齐鲁 文化 的核 心 , 从 齐 桓公“ 九 合诸 侯 , 一 匡天 下 ” 霸 主 文 化开 始 , 持 续 数 百
西 依 山傍 水 , 区 内 自东 南 向 西 北 形 成 山 地 、 丘 陵、 平 原
三 大 自然 区域 , 水 陆 交通 方 便 快 捷 , 带 动 了经济 文 化
的交流 繁 荣 , 其 枢 纽地 位 为南 北 、 东 西 文 化 的 融 合 创
文化 主要 是指 以 太湖流 域 为核 心 , 包 括 南京 、 淮阴, 上
皖 西 地 区地 处 长 江 中 下 游 , 是 吴 楚 文 化 与 中 原 文
化 的 交 汇地 、 楚 文 化 高 度 成 熟 的 地 方 。 楚 国 最 初 立 国
化、 山东 为 中心 的齐 鲁 文 化 、 江 浙 鄂 赣 为 中 心 的吴楚
文 化 三 大 文 化 圈 的影 响 , 从 而 带 有 明 显 的 过 渡 性 和 融
文 化 交融 的结 果 ,并 在 建 国后 的数 百 年 间不 断 的发 展, 形 成 了 先 进 的 区域 文 化 。 长 江 中 游 的 楚 国 与 长 江 下游 的 吴 国在 争 霸 的过 程 中促 进 了文化 的融 合 , 成 为 极具 代表 性 的吴 楚文 化 , 形 成 兼收 并蓄 、 容纳 百 家、 开 拓进 取 的文 化精神 。 吴歌 的清 丽委婉 、 含蓄 缠绵 、 温 柔


于偏僻 的鄂西北 , 正是 楚 国先 民“ 筚 路蓝缕 ” 的进取精 神, 忠君 爱 国的思 想理 念 , “ 抚夷 属夏 ” 的开 放气 度 , 兼 收并 蓄 的 包容 意 识 , “ 一 鸣惊 人 ” 的创 新 能力 , 才形成 了博 大 精深 、 源 远 流长 的楚 文化 。阳 j 在其 8 0 0余年 的 扩 张 争 霸 中成 为 江 淮 流 域 最 大 的 国 家 ,并 在 哲 学 、 文 学、 刺 绣 妇 之别 , 不如齐鲁 之 教具 敬 文者 , 何 也? 以 秦 人 之 从

皖西民歌的文化背景

皖西民歌的文化背景
叁来自皖西民歌的进取 抗争文化背景
皖西民歌的进取抗争文化背景
在皖西文化的熏陶下,皖西人民有着积极的进取精神、不屈的 抗争精神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在皖西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皖西 人民为中华民族最终的融合与统一、发展与强大而不屈不挠,既留 下了充满激情抗争的文化之魂,又为皖西民歌创造了激情燃烧的革 命文化背景。
民歌蕴育的历史文化背景
“皖西地区人杰地灵,汉代有文翁首开巴蜀之地教化之风;三国时期名将周瑜给后 世留下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情槽灰飞烟灭”的儒雅豪杰形象;宋代李公麟 成为一代国画巨壁。
近现代著名左翼作家蒋光慈、革命名将许继 慎等名士精英及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不仅代表 着皖西文化的高度,而且他们留下的精神风范对 于皖西文化浪漫、质朴、率直风貌的形成亦具有 深远的影响。

民歌蕴育的历史
文化背景
民歌蕴育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楚地人民在本土荆 楚文化基础上,积极吸纳中原文化,最终创造 了楚文化的灿烂辉煌,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 的影响。先秦时期,楚人曾“筚路蓝缕”以启 山林,重文治教化。在这种具有积极进取精神 文化的指引下,楚人饮马黄河,终致楚“地阔 千里、问鼎中原”。
这些优秀的红色革命歌曲是皖西抗争进取精 神文化积淀的结果,对鼓舞人民打击敌人,取得 革命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皖西民歌的音乐 文化背景
皖西民歌的音乐文化背景
皖西民歌类型多样,内涵蕴藉,形式精美,有着积淀丰厚的 音乐文化背景。皖西及周边地区自古就是歌舞繁荣之乡,禹妻涂 山氏作歌《侯人兮猗》 ,被视为最早的音乐韵文“南音”而收入 《诗经》,六安皋陶是吹管乐器的发明者,其俗好巫风,善歌舞; “中华第一笛”骨笛的出土等,说明皖西及周边地区的歌舞音乐 不仅源远流长,而且相当的发达繁荣。

皖西民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初探

皖西民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初探

皖西民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初探陆伟;孙四化【期刊名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13)2【摘要】In West Anhui been dubbed the "dance village" reputation, the earliest written records in the "LuShiChunQiu"in.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reated a colorful in West Anhui Huaihe River Basin, a huge number, variety of species including folk songs, chant, minor, Yangko dance songs, custom songs, children's songs, inclu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Huaihe River Basin landform in West Anhui complex and divers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territory is covered by mountains, hills and plains species of three kinds of landscape ANHUI folk as differences of environment, climate, language and other cultural factors, showing diversity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istics.%皖西曾被冠以“歌舞之乡”的美称,最早文字记载在《吕氏春秋》中。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皖西淮河流域包括山歌、号子、小调、秧歌、舞歌、风俗歌曲、儿童歌曲等在内的丰富多彩、数量庞大、品种多样的民歌种类。

皖西民歌的类型及风格特征研究

皖西民歌的类型及风格特征研究

2 4
[ 6 ] 靳埭 强. 眼缘心 弦靳埭强随 笔[ M] . 上海 : 上海 文艺 出版
社, 2 0 0 5 : 5 3
[ 3 ] 宗 白华. 艺境[ M] . 合肥 : 安徽教育 出版社 , 2 0 0 6 : 2 2
为传 唱 。它 是 当地农 民拽鞭 赶 牛时 即兴 唱 的一种 歌
山歌 是 中国 民歌 的基本 体 裁 之一 , 流 传分 布 极 广, 蕴 藏极 为丰 富 。它产 生于 山野 田园 , 曲调一 般表 现 为高 亢 嘹亮 , 节 奏 自由悠 长 , 即兴 性 强 , 歌 者往 往
见景抒 情 , 借 山歌倾 吐内心 的喜怒 哀乐 。 “ 爱情” 往往 是 山歌 的主题 , 所 以山歌也 常常被 人们 称 为“ 情歌 ” 。
代 劳 动人 民 的生 活 , 是 深 受广 大人 民喜 爱 的艺 术 形
对 不 同地 区 的 山歌 赋予 独 特 的称谓 , 如陕 北 地 区 的
“ 信天游 ” , 青 海和 甘肃 等地 的“ 花儿 少 年” , 安 徽 的
式之 一 , 其体 裁形式 一般包 括 山歌 、 小 调 和号 子 。它
统 音 乐 的基 础 , 对 民间 歌舞 、 说唱、 戏 曲 和器 乐 等 音 乐形 式 起着 濡养 的作用 。民歌 作为 一种 高 度依赖 自
然、 社会 环境 的 民间音 乐艺术形 式 , 它 的“ 区域性 ” 特
云 霄的“ 挣 颈 红” , 凄 楚悲 凉的“ 寒 音 山歌” 等, 可 谓风
的 重要 价值 。
关键 词 : 民歌 类 型 ; 慢赶牛 ; 小调 ; 号子 ; 风 格 特 征 中图分类号 : J 6 4 2 .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2 0 0 6 ( 2 0 1 4 ) 0 6 -O O 7 0 —0 4

安徽民歌总结

安徽民歌总结

安徽民歌总结引言安徽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它以深情、真挚的歌词,悦耳动听的曲调,表达了安徽人民对生活、爱情、乡土情怀的热爱和追求。

本文将对安徽民歌进行总结与分析,以了解它的特点和魅力。

起源与发展安徽民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楚国音乐,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性格。

受到周围地区音乐的影响,安徽民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不同历史时期,安徽民歌也不断吸收了外来的艺术元素,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形式。

特点与风格1.歌词简洁而富有深意:安徽民歌的歌词通常非常简洁,但却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歌词中常常蕴含着诗情画意的意象,以及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2.曲调优美动人:安徽民歌的曲调多样而优美,富有旋律感。

它们常常以简单而朴实的方式表达情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3.受地域文化影响:安徽民歌受到当地地域文化的熏陶,体现了安徽人民勤劳智慧、热爱自然、崇尚家庭和睦的精神风貌。

许多歌曲以描绘田园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农民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主要流派安徽民歌有着丰富的流派,下面介绍其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1.滁剧民歌:滁剧民歌是安徽滁州地区的特色传统音乐,它结合了戏曲和民歌的特点,歌词优美、曲调动人。

滁剧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视为滁剧表演不可或缺的伴奏。

2.蚌剧民歌:蚌剧是安徽蚌埠地区的地方戏曲,它的民歌流派也非常有特色。

蚌剧民歌以其独特的曲调和抒情的歌词而闻名,其表演形式多样,有时会伴随着舞蹈,给人以视听的双重享受。

3.黄梅戏民歌:黄梅戏是湖北省和安徽省交界地区的戏曲,其民歌流派也影响了安徽地区。

黄梅戏民歌通常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渴望,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风格而闻名于世。

影响与传承安徽民歌作为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地人民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反映了安徽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也传递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智慧。

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冲击,安徽民歌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皖西民歌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皖西民歌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皖西民歌
传承与创新
皖西民歌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源中 径新 展皖



西
西







歌பைடு நூலகம்




歌 历 史 渊
民 歌 的 发 展 路
安 徽 高 校 传 承 与
承 创 新 路 径

中国传统民歌 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民歌历史渊源
一 与时俱进,紧扣时代的中国传统民歌
早期的歌谣就是民歌,是劳动群众的诗歌。诗歌总集《诗经》中,我国 最早的诗歌就是民歌。可见,民歌自其产生之初便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新时期传统民歌的发 展路径

新时期传统民歌的发展路径
一 传统与流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传统民歌可以借势于通俗歌曲的优势,为其自身注人新鲜血液,为自身传承发展获得更多的渠道和形式。
二 传统融于流行的途径
传统民歌为流行歌曲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流行音乐的创作必然要以传承了几千年之久的、积淀丰厚的中国 民间音乐为其根源,否则其创作与发展将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难以有持久的生命力,把传统民歌和流行歌曲 相融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 融优秀传统民歌的典型音乐元素于通俗歌曲(二) 融民歌曲调原型于通俗歌曲
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传统的慢生活形态被高速快捷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取代 ,传统民歌的感情交流和教化娱乐等功能随着现代高效的通讯工具和方便快捷的休闲娱乐 方式的出现而逐渐弱化,传统民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态土壤,传统民歌面临消亡危机。 那么,在社会转型期,在传统文化大复兴背景下,在多元文化共生共享互融的态势中,皖 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的路径选择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皖西大别山民歌旋律音调共性与个性研究

皖西大别山民歌旋律音调共性与个性研究

皖西大别山民歌旋律音调共性与个性研究皖西大别山民歌的旋律音调具有鲜明的共性特点。

首先,皖西大别山民歌的旋律平稳且简单,旋律线条流畅,大多数音程比较规律,旋律上升和下降的频率相对较低,没有太多跳跃性的音程。

其次,皖西大别山民歌的节奏感较强,节拍明确,规整而均衡,不会出现太多的节奏变化。

此外,皖西大别山民歌的音域相对较窄而集中,多数民歌处于低音区域,音域较为紧凑。

最后,皖西大别山民歌的速度较为缓慢,节奏较为沉稳,节拍相对较慢,这一特点与大别山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节奏相契合。

然而,皖西大别山民歌也展现了独特的个性。

首先,皖西大别山民歌的旋律中融入了丰富的音节和音响效果,如颤音、滑音、微音等,这些音节和音响效果使得民歌表达更加生动和感染力。

其次,皖西大别山民歌的音色特点突出,音色经常在音域内改变,从而产生丰富多样的音色层次,使得民歌旋律更具表现力和变化性。

此外,皖西大别山民歌的表情感较为丰富,通过旋律上的起伏和变化,传达出不同情感和意境。

最后,皖西大别山民歌的演唱方式独特,大部分民歌采用多声部合唱方式,通过多个声部的结合和交错,产生了更加复杂和丰满的音乐效果。

在研究皖西大别山民歌的旋律音调共性与个性时,我们可以发现旋律音调的共性大致是相对稳定和有规律的,而个性则是通过旋律的细微差别、音响技巧和表情表达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皖西大别山民歌的旋律音调在共性和个性上达到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既保持了传统音乐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又展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个人风格。

总结起来,皖西大别山民歌的旋律音调既具有共性,也展现了独特的个性。

其共性表现在旋律平稳简单、节奏明确规整、音域较窄集中和速度较慢等方面;而个性则体现在音节和音响效果的丰富、音色变化的突出、表情感的丰富和演唱方式的独特等方面。

通过对皖西大别山民歌旋律音调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民族音乐形式,同时也为保护和传承皖西大别山民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皖西民歌的文化属性研究

皖西民歌的文化属性研究

2010年2月皖西学院学报Feb.,2010第26卷第1期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 Vol.26NO.1皖西民歌的文化属性研究王安潮1,2(1.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中央音乐学院,北京100031)摘要:皖西民歌在艺术形式、形态上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这些都是其内在文化属性的具体表现。

通过对皖西民歌地域特质、社会功能和发展手法上的剖析,探析出它蕴含于内的文化品格和本质精髓。

此研究不仅对深入认识独具韵律的皖西民歌文化属性有所裨益,还将在传统民歌的音乐特性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提供参照。

关键词:皖西民歌;皖西文化;安徽传统音乐;传统文化;文化属性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735(2010)01-0077-05文化一词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0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本意为/耕作土地0的/文化0后来被引申为/民族传统的精髓0。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0。

显然,这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

而/属性0是特点、特征的意思。

/文化属性0就是指文化的特点和特征,是/文化0这个整体概念的本质或核心。

将文化属性研究引入到民间音乐、民间歌曲中来是对近年来兴起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的借鉴,它将音乐特征的研究拓展至对其中内在的文化/核心0与/本质0的剖析,是音乐研究的新方法、新拓展。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地理空间特性[1],皖西民歌也具有这一特点,它是安徽西部地区传统音乐的主流文化,虽然这里也蕴含戏曲、曲艺、民间器乐或其它音乐形式,但这里的民歌却以其突出的文化属性鹤立于诸音乐体裁之中,是安徽西部大别山音乐的代表性乐种。

本文拟就其蕴含的文化属性展开剖析,以期展示皖西民歌作为大别山文化脉系中的内在本质,挖掘这一传统音乐的魅力。

皖西民歌的体裁形式与风格特征

皖西民歌的体裁形式与风格特征

皖西民歌的体裁分类
三、有力号子 号子又称劳动号子,是直接起源于劳动的民歌形式, 常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号子历史最为悠久,音 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相统一,用以统一劳动步伐和节奏、协 调动作、舒缓释放身心压力等。
民歌蕴育的历史 文化背景

民歌蕴育的历史文 化背景
皖西地区地貌多样,再加上风俗语言、 生活习惯及审美趣味的不同,导致皖西民 歌风格多样,其内容多侧面反映了皖西人 民的生活本质,抒写了皖西儿女内心的思 想感情,这里把皖西民歌的风格进行如下 分类。
民歌蕴育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自由激越、高亢嚓亮型 皖西高腔山歌,多呈音区高、跳度大,节奏自由, 旋律线条自由激越,高亢嘹亮,衬词多,拖腔长,穿 透力极强等特色,多为男性用真假声在高声区演唱, 包括金寨、舒城、霍山等地的“吴店山歌”、“蜜蜂 钻天”、“五锤锣”等。
民歌蕴育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忧郁伤感型 皖西民歌中的“诉苦歌”多属此类。旧社会妇女地位 低下,婚姻不自主,不幸婚姻所带来的痛苦、所受封建压 迫之悲苦、生活艰辛之困苦等,多通过此类民歌进行倾吐, 此类音乐沉郁幽怨、凄凉悲苦。如书写女性不幸生活遭遇 的歌曲《八恨》,以及描写旧时代农民悲苦生活的《十二 月打长工调》等都属此类。
民歌蕴育的历史文化背景
五、诙谐幽默、轻松活泼型 生活的苦难并不能泯灭人们对生活中娱乐的追求,更多 的时候,苦难反而能激发出人类内心对生活的热切希望。皖 西民歌中以赶集、看戏、对歌等生活内容为歌咏对象的作品, 音乐大多呈现出诙谐幽默、轻松活泼的特色。人们以善意调 侃、打浑插科表现出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皖西地区 的反字歌、对歌、快板山歌、对花多属此类,这些歌曲给人 以诙谐幽默、轻松活泼之感。
民歌蕴育的历史文化背景
四、坚强进取、革命乐观型 皖西儿女素以坚强、乐观、革命、向上的精神而著称,为 了新中国的诞生,这片红色土地献出了三十万儿女的生命,诞生 了一百零八位将军,这些不朽功勋让后人肃然起敬。皖西民歌中 不仅有许多表现人民在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勇敢革命的作品, 还有表现皖西儿女热爱家乡,同大自然积极斗争、坚强进取的作 品,这些音乐中满含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给人欢欣鼓 舞、满怀希望之感。如在国内广为传唱的《八月桂花遍地开》 《送哥当红军》《歌唱立夏节暴动》等。

皖西南山歌的形态特点研究——基于“慢赶牛”为例

皖西南山歌的形态特点研究——基于“慢赶牛”为例

第21卷第4期2019年8月滁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V o l.21N o. 4A u g. 2019皖西南山歌的形态特点研究—基于“慢赶牛”为例张潇潇摘要:皖西南山歌是安徽民歌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源远流长,在独特的地域及语言文化孕育下,皖西南山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质。

在皖西南山歌中,“慢赶牛”是其中代表曲种,本文即基于“慢赶牛”这一曲种,在对皖西南山歌及“慢赶牛”形成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慢赶牛”的形态特点进行了研究,深入地挖掘皖西南山歌音乐背后隐藏的受地理形态和历史文化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音乐特征。

关键词:皖西南山歌;“慢赶牛”;历史;形态特点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794(2019)04-0058-05作者简介:张潇潇,阜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安徽阜阳236037)。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8A0294)收稿曰期:2019-06-12安徽自古即为歌舞之乡,关于安徽民歌的起 源,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上溯到《吕氏春秋》,在“音 初篇”中记载了“涂山氏之女作歌”,虽在歌词方面 仅有“候人兮猗”四字,却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史 上关于“女声独唱”的最早记录。

在安徽这片有着 悠久歌舞历史的土地上,安徽民歌在世代创作、传 播以及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特色。

受地域不同影响,不同地区的民歌表现出不同的 文化特征与形态特点和演唱方式。

皖西南山歌作 为安徽民歌的组成部分,同样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D]皖西南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多山地,山歌为 其民歌的主要形式。

在皖西南山歌中,尤其“慢赶 牛”最为人熟知,在安徽西南各地多有流传,属于 安徽民歌中重要曲种,已被纳人我国第二批非物 质文化遗产体系中。

[2]本文以“慢赶牛”为例,对皖 西南山歌的形态特点进行研究。

以往学术界关于皖西南山歌与“慢赶牛”的研 究,主要集中于其演唱特点和演唱技巧方面,关于 皖西南山歌形态特点的研究较少,虽有也有一些 研究涉及了皖西南山歌的个性特色,但研究多为 传统思维,仅对山歌的调式特征和曲式结构等进 行了相关研究,使研究流于表层化基于意识形态来源于客观现实的理论,山歌文化形态的形成,是受地域、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要想对 以“慢赶牛”为代表的皖西南山歌有深入和本质的认识,就必须对皖西南山歌的音乐文化追本溯源,对皖西南山歌形成全方位的了解。

皖西民歌的形态特征——以“慢赶牛”为例

皖西民歌的形态特征——以“慢赶牛”为例

皖西民歌的形态特征——以“慢赶牛”为例作者:陆伟孙四化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陆伟1,孙四化2(1.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合肥 230011)摘要:在对皖西民歌文化生态做以阐述的基础上,以“慢赶牛”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地区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做以分析。

“慢赶牛”是具有代表性的皖西民歌,其形态特征反映了这一地区音乐的一般风格:既有山歌的沉稳、平缓与豪迈,又有水路民歌的悠扬、流动与灵巧。

由于流传地域的差异,南路“慢赶牛”、中路“慢赶牛”和北路“慢赶牛”的风格也是同中有异。

“慢赶牛”反映着皖西民歌南北音乐相互交融的风格特征,其音乐形态是由这一歌种所处的地理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的。

关键词:皖西民歌;文化生态;"慢赶牛";音乐形态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238-03收稿日期:2016-03-22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皖西民间音乐研究”(gxyqZD2016226);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安徽民歌的音乐形态学分析”(SK2015A261);合肥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皖西民歌田野考察”(2015QN63)一、引言民歌作为反映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艺术体裁,其形态特征——调式、旋律音调特点、句式以及情感风格,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方言语调甚至地方风土人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安徽地处长江与黄河之间,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多样,多样化的地域环境形成多样化的文化特征,多样化的文化特征同样也造就了多样化的音乐,尤其是民歌更是彰显了滋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各自独特的文化及艺术魅力。

从地域差异来看,安徽民歌大致可以包含四个色彩区域,即皖北色彩区、皖南色彩区,皖中色彩区和皖西大别山色彩区。

皖北色彩区分布在长江以北,如安徽宿县、阜阳等淮北地区的其他部分地区,这一区域在文化上兼容了中原文化和吴楚文化的特征,音乐风格粗狂、辽远且豪迈,旋律跨度较大,起伏较多,节奏平缓悠长,代表性民歌如《摘石榴》《不够再来添》《地上黄河几道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西民歌的成因及音乐特征黄梅【摘要】WanXi folk songs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Dabie Mountains , hav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 both folk songs ,minor , and chant , chanting the words , rhythm and speed is relatively free . In the use of tuning , the symptoms of Pentatonic tuning is the mostcommon ,following is five sound feather tuning and pentatonic Palace tuning , business transfer type , angle tuning barely , six sound and seven - tone style is rare . It different in pitch change and volume processing of each branches of WanXi folk songs . This form of music characterized and the body ,mainly due to the spread of WanXi folk songs birthplace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r area .%皖西民歌作为大别山民歌的重要分支,具有鲜明的音乐特色:不论是山歌、小调,还是号子、诵词,音乐的节奏和速度都比较自由;在调式使用方面,最常见的为五声徵调式,其次是五声羽调式,再次是五声宫调式,商调式使用较少,而角调式几乎没有,六声及七声调式也很少见;在音高变化和音量处理方面,皖西民歌的各个支系皆有不同。

这种音乐本体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受皖西民歌发源地和主要流传地的地域特征影响。

【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皖西民歌;音乐特征;成因【作者】黄梅【作者单位】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六安 237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7中国民歌,产生并流传于民间,主要表现中原地区的民间生活,其起源颇具有神话色彩,具《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当年嫁给大禹的涂山女因想念大禹,而唱起“候人兮猗”,这就是中国民歌的雏形,之后经过华夏子孙的不断加工完善,逐渐形成成熟的各具特色的中国地方民歌。

皖西民歌是中国传统民歌的一个重要分支,历史悠久、曲种丰富、浩若烟海,风格异彩纷呈,包括山歌、小调、号子、诵词等,散布于大别山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六安地区。

从音乐本体来看,皖西民歌有着标志性的音乐特征,即节奏与速度、音高与音量、调式、曲式等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些音乐特征的形成与发源地和流传地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皖西民歌的节奏特征及成因多数皖西民歌的节奏都比较自由,速度处理的随意性也较大。

以具代表性的山歌“挣颈红”为例,因为口传心授的传播特征,加上受歌者心境的影响,在不同歌者的不同次演唱中,歌曲的细节都会有所改变,尤其是节奏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挣颈红”的节奏特征:自由且富于变化,拖腔较长,自由延长音较频繁,句幅相当长,速度可快可慢,故一首正宗的“挣颈红”很难用标准的乐谱记载下来。

如在第一届大别山民歌会中参展的“挣颈红”《板栗树靠墙栽》(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第一届大别山民歌会),在原生态老歌手郑荣坤先生的演唱中,乐曲节奏的框架比较规整,但每一句的节奏框架中都会有短节奏的加花,每一句结尾都加上较长的拖腔,而同样是这一首歌,在其他民歌手的演唱中却不尽相同,乍一听好像没有变化,但仔细听辨,却发现其节奏和非主干音会有一定改编,如此,赋予了这一首民歌更浓郁的“人情味”;山歌“慢赶牛”也同样如此,虽然拖腔较短,但节奏与速度还是比较自由的;再以皖西小调为例,和山歌一样,歌者可以在演唱时即兴加上短节奏的倚音,或是将歌曲中的某些节奏略加改编(如将二八组合加上小附点)。

类似的较自由的节奏与速度的处理,常见于皖西民歌的原生态歌者的演唱中,究其根源,乃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所致。

人文环境,不外乎包括民风性、民俗性和民情性。

何为民歌,乃劳动人民口头创作与流传的曲子,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加工,以自然、坦率、随意的方式歌唱,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表达了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1]422。

皖西民歌的主要创作者和演唱者为质朴的大别山劳动人民,他们所进行的种种音乐行为没有功利心,皆是出自于最原始的抒发情感的需要。

首先,在编创民歌时,创作者没有太多讲究,不会也没有条件去考虑音乐创作和表演的种种法则,只要唱的顺口、听的顺耳就行,所以在节奏选择方面就不会像艺术歌曲、流行歌曲那样艺术化、复杂化,而使用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常用节奏型,或是它们的简单组合,结构比较规整,为再创作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口传心授的传播特征,在流传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不同歌者为了抒发情感的需要,皖西民歌的节奏与速度会被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改编,如同样一首民歌在舒城平原地区的主要节奏型为二八组合,演唱速度平稳,而流传到金寨大山地区可能就会加上少量附点,甚至会增加大量倚音,演唱速度也变得比较缓慢。

此外,皖西民歌的节奏还受发源地及主要流传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挣颈红”发源并主要流传于大别山内山区(高山区),是一种旷野之歌,其较长的拖腔和句幅、随意的速度处理,就是高山区农民那种随性、真性情的真实反映;“慢赶牛”则用自由的节奏与速度、相对较短的拖腔,再现出皖西大别山外山区(山势较平缓)农民在山坡放牛的闲散画面;皖西小调作为一种市井俚曲,用较自由的节奏、较短的句副,形象地抒发了大姑娘、小媳妇丰富而又不善表述的内心情感。

二、皖西民歌的音高、音量特征及成因除了某些打击乐,任何民歌的旋律都离不开音高,即曲调的进行方向。

在音乐中,相邻音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同音反复、级进、跳进,多个音进行组合,便形成横向的起伏线条,即旋律线。

任何有明显特征的音乐品种都会有标志性的旋律线特征,如北方音乐大多喜爱使用大跳,旋律线起伏较大,南方音乐则级进较多,旋律线较平稳。

皖西民歌发源并主要流行于大别山腹地——六安,地处于中原中部,加上人口迁徙,南北的吴楚文化在此交融。

受其影响,皖西民歌中汇集了北方人的粗犷、南方人的细腻,具有中性色调,曲风刚柔并济;靠大别山而生,倚淠河水而传,皖西民歌也兼具豪情的山野风韵和清新的河畔灵气。

所以,在皖西民歌中,既能找到起伏较大的旋律线,也常见较平稳的旋律线,而决定旋律线起伏大小的最大因素便是地理环境的差异。

在大别山内山区,流行的民歌通常为高腔山歌(如“挣颈红”),其音区较高(一般人无法胜任),音高变化起伏较大,演唱时力度较强,接近西北的“花儿”、“山曲”,旋律线走向与大别山连绵起伏的山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大别山外山区,流行的则多为平腔山歌(如“慢赶牛”),其音区相对有所下降(可以为常人所接受),歌曲中的大多数音已经处于人的真声位置,音域较宽,级进与大三、四、五度跳进交替使用,形成了旋律既流畅又有棱角、刚柔并济的特殊性格,演唱时力度有所减弱,旋律线走向与大别山边缘地带此起彼伏的山形很相似;在皖西平原地区,人们则喜欢哼唱小调自娱自乐,如“四季调”、“丫头调”等,它们的音区已经“平民化”了,一般人的真声都能够完成,音区设定不是很宽,音高进行比较平缓,演唱时力度偏向口语化,可以随意小声哼唱,和安徽其他平原地区的音乐品种相似,旋律线走向有一马平川之感。

以皖西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高腔山歌——“挣颈红”为例,作为大别山东部最古老的民歌之一,“挣颈红”发源并流传于大别山内山区,在明末清初才流传到山外。

发源之初,深山区的农户住宅相距较远,通常是隔一座山,人们在劳作之时相距也很远,辛苦劳作加上孤独,促使他们编创一些小曲自娱自乐,一方面能酣畅淋漓地抒发胸中最原始、最真挚的情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附近劳动的乡亲听到,达到以歌结伴的目的。

演唱时,歌者通常喜欢用高音(类似于隔山喊人)卯足了劲来唱歌,不掖不藏,然而,一直在高音区歌唱却是件辛苦的事,所以当歌者不能坚持时,就条件反射地将音降下来,但不会降得太低,时值也很短,稍作调整便又升上去了,音域通常为一个八度,这便是“挣颈红”的雏形。

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完善,便形成了成熟的“挣颈红”表演特征:音区较高与旋律线起伏较大的音乐特征、豪放高亢与“蛮”味十足的演唱特征。

就现存的“挣颈红”曲调来看,最低音通常为小字1组a,最高音则会升到小字2组g、a,甚至更高音,有时还会连续进行,歌声尖锐响亮、穿透力强,在山野传播很远。

如在皖西地区广为流传的“挣颈红”《只要五句真山歌》一曲[2]545。

从谱面上分析,这首山歌的最低音为小字2组升c,只出现两次,并且时值较短,最高音为小字2组b,经常出现,骨干音为小字2组升f,出现频率最高,且时值较长,整首乐曲几乎都在高音区完成。

这样一种音区安排极富有挑战性,对于没有接受过任何科学发声训练的山区农民来说,要完成它,必须憋足了气,卯足了劲来歌唱。

三、皖西民歌的调式特征及成因调式是指乐音按照定型的、系统的体系横向连接所形成的音高关系。

在音乐艺林之中,最常见的为大小调体系,而在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却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原生态民歌。

中国民族五声调式有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调式,据杜亚雄先生所分,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3],在调式使用方面,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大致可以归为一类,即多使用宫调式与羽调式,相当于西洋大小调体系的大调式与小调式;中国传统音乐的另一个庞大的分支——民间音乐(尤其是民歌)则不拘一格,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调式及其变体都可以成为其主要调式,其定调直接受发源地和流行地的地域特征影响,此观点在业内权威人士的著作中也得到了肯定,如苗晶、乔建中的《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一书,就是根据地理背景、文化背景、语言背景、社会背景等,将汉族民歌划分为十个近似色彩区和一个特区[4]188,而其中文化背景、语言背景、社会背景皆是由地理背景引申而来的。

属于江淮民歌近似色彩区的皖西民歌位于大别山腹地,早在诞生初期,由于地理环境比较险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们的思想也比较封闭,几乎没有人受到过正统的音乐教育,对文人音乐、宫廷音乐所知甚少,开展的音乐活动受到的限制较少。

在编创歌曲时,但求琅琅上口、直抒胸臆,除特殊用途,偏音一般不会使用,演唱起来不太顺口的角调式也几乎不考虑,商调式使用也很少,对于有着悦耳上口、情绪鲜明的五声徵调式、宫调式、羽调式(宫调式的坚定有力、羽调式的浪漫抒情、徵调式的活泼热烈),大别山深处的劳动人民则亲睐有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