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丙烯酸为功能性单体的苯丙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丙烯酸为功能性单体的苯丙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研究
徐丽丽;刘增伟;马凤国
【摘要】以苯乙烯与丙烯酸丁酯为共聚单体,丙烯酸为功能性单体,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制备稳定的苯丙乳液.研究表明:当NaHCO3质量配比在0.19%~0.3%时,乳液稳定性好;当丙烯酸质量配比小于2.0时,乳液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0.18 μm,乳液流动性较好,高于2.5时,乳液粒径变大且分布变宽,乳液呈膏状、流动性差;当丙烯酸质量配比增大时,乳液黏度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氨水质量配比的增加,乳液黏度逐渐增大,但达到一定量后保持不变;随剪切速率增大,乳液呈明显的剪切变稀趋势,说明乳液为假塑性流体.
【期刊名称】《丝绸》
【年(卷),期】2015(052)005
【总页数】5页(P11-15)
【关键词】苯丙乳液;剪切速率;黏度;粒径
【作者】徐丽丽;刘增伟;马凤国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59.9;TQ317.4
因社会环境安全需求,具有无毒、无味、污染少等优点的水溶性乳液逐渐占领市场[1-4],而苯丙乳液有较好的耐水性、耐候性、耐碱性等优点,且价格低廉,相对
于其他水溶性乳液有着更高的性价比而倍受青睐[5-7],在涂料、纺织、黏合剂等
领域有广泛应用[8-11]。
近年来关于苯丙乳液合成方法及其性能的研究越来越多,稳定性是评判乳液质量的首要条件,而通过测量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对表征乳液稳定性好差直接而有效,并且乳液黏度高低能直接影响其储存稳定性及施工性,所以研究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和表观黏度具有重要意义[12]。
本文拟合成适于织物后整理的苯丙胶乳液,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利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得苯丙乳液,主要讨论了影响乳液稳定及黏度的相关因素,具体分析了pH缓冲剂NaHCO3、氨水、丙烯酸、剪切速率等对
乳液稳定性及其黏度影响。
1.1 材料及仪器
材料:丙烯酸(AA,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苯乙烯(St,分析纯,天津
市博迪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丙烯酸丁酯(BA,分析纯,天津市登科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化学纯,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碳酸氢钠(NaHCO3)(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过硫酸铵(APS,分析纯,天津市北辰方正试剂厂);氨水(分析纯,莱阳经济
技术开发区精细化工厂);去离子水(自制)。
仪器:ME 204E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JY 10002精密天平(上海森宇恒平科学有限公司),6402-D电子继电器(黄骅市亚龙仪器仪表厂),
T-50B高剪切分散机(上海人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GI-120电动搅拌器(江阴市保
利科研器械有限公司),DGG-9140B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2XZ-1旋片真空泵(浙江黄岩宁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LVDVC旋转黏度计(美国Brookfield公司),APA-2000 MASTERSIZER粒度分析仪(英国马尔文公司),KDC-40低速离心机(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中佳分公司)。
1.2 方法
1.2.1 预乳化
用250 mL烧杯称取部分去离子水,苯乙烯49.26 g,丙烯酸丁酯61.58 g,OP-10 1.60 g,质量分数为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64.0 g(提前配置),用高速剪切机以2 000 r∕min转速预乳化30 min。
1.2.2 种子乳液
在500 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剩余部分去离子水、64.75 g预乳化液、定量的丙烯酸及NaHCO3,开动搅拌机、冷凝水,插入温度计,油浴升温至75 ℃,加入
1/4的APS引发剂水溶液,乳液瞬间变蓝,反应20 min,制得种子溶液。
1.2.3 乳液聚合
反应温度维持80 ℃,将剩余预乳化液及部分引发剂以滴加的方式加入到反应烧瓶中,滴加3 h。
然后将温度升至85 ℃,保温30 min,并补加剩余引发剂。
保温
完成后降温,出料。
1.3 测试及表征
1.3.1 乳液固含量的测定
用质量为m0的锡箔称取数克乳液,记为m1,放入烘箱,烘至恒重后,取出锡箔,冷却后称重为m2,按下式计算乳液固含量:
1.3.2 单体的转化率
取一定质量(G0)乳液放入锡箔中,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再称重(G1),按下式计算转化率:
式中:Y为转化率,%;G0为试样质量,g;G1为试样干燥后恒重,g;W为聚
合配方中除单体以外不挥发物质百分含量,%;M为配方中单体的百分含量,%。
1.3.3 乳液粒径与分布
使用MASTERSIZER 2000粒度分析仪对乳液进行粒度分析。
1.3.4 黏度的测定
使用LVDVC旋转黏度计,在室温下对乳液黏度进行测定。
1.3.5 离心稳定性的测定
利用KDC-40低速离心机,取5 mL样品,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30 min,观测乳液稳定性。
2.1 NaHCO3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及转化率影响
在聚合反应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质量配比为St︰BA︰AA=16︰20︰2时,考察了苯丙乳液制备过程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对乳液制备的影响。
其中,丙烯酸中和度为与NaHCO3反应的丙烯酸与总丙烯酸质量之比,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NaHCO3质量分数的变化,对乳液稳定性影响较大。
当NaHCO3质量分数低于0.19%时,乳液不稳定,皆有颗粒析出;当其质量分数为0.19%~0.3%时,乳液中无颗粒析出;而当其质量分数达0.38%后,乳液中又出
现颗粒状析出,说明乳液稳定性下降。
分析认为,当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NaHCO3时,部分―COOH基团失去H+,以―COO-形式存在,并在乳胶粒表面起到乳化剂的作用,而含有丙烯酸根负离子
基团的分子聚合到大分子链中,使分子链同时带有亲水亲油基团,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乳液的乳化能力,盐电解使得带有丙烯酸根离子的大分子链上具有负电性,从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乳液的稳定性。
但若加入过多的NaHCO3,会产生更多丙烯酸
根负离子、钠离子,对乳胶粒表面电离层的侵害破坏作用而导致胶粒失稳和凝聚,导致乳液稳定性下降。
与此同时,当NaHCO3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时,乳液固含量及转化率相应增大(图1)。
其质量分数在0.19%~0.3%时,乳液固含量较高,为42%左右,转化率皆达到97%以上;大于0.32%后,固含量及转化率有下降趋势。
乳液体系中凝胶的逐
渐析出,直接导致其固含量及转化率的降低,所以适量的NaHCO3对乳液稳定性及转化率有重要影响。
2.2 丙烯酸质量配比对乳液的影响
2.2.1 丙烯酸质量配比对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在相同的聚合反应条件下,当质量配比为St︰BA︰AA=16︰20︰x,NaHCO3质量分数为0.19%时,以丙烯酸质量配比为变量,制得乳液。
其中丙烯酸与单体质
量配比分别为1.25、1.5、1.75、2.0、2.5,考察了丙烯酸质量配比对乳液粒径及
粒径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2及表2所示。
从图2及表2可以看出,当丙烯酸质量配比小于2时,粒径分布曲线基本重合,
平均粒径较小,为0.19 μm;但当其质量配比为2.5时,粒径明显增大,为1.448 μm,且分布较宽。
这说明随着丙烯酸质量配比的增加,乳液平均粒径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分布逐渐变宽。
主要是由于丙烯酸带有羧基,亲水性较强,在水溶液中较易自聚,且加入丙烯酸后,由于丙烯酸自身结构及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丙烯酸钠盐,导致部分乳胶粒间易相互聚集连接,形成较大粒径的乳胶粒,最终使粒径分布较宽。
2.2.2 丙烯酸质量配比对乳液黏度的影响
聚合反应条件不变,调节丙烯酸质量配比,考察其对乳液黏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丙烯酸质量配比的增加,乳液黏度逐渐增大。
特别是当质
量配比从1.5到1.75时,黏度明显增大;当质量配比为2.5时,乳液黏度很高,
乳液呈膏状不流动状态。
研究认为,每个丙烯酸分子含有一个—COOH,当所制
高分子链中其含量增大时,相应胶粒表面的静电斥力会增大,但其对电解质也会变得更加敏感,特别是正离子趋向于扩散至双电子层中,使得双电子层变薄,最终导致静电斥力减小。
且丙烯酸量多易在水中自聚,生成聚丙烯酸钠,与水相互作用形成氢键,便利乳胶粒相互靠近,阻碍其流动性,增大乳液黏度。
2.3 氨水质量分数及剪切速率对乳液黏度影响
取聚合条件不变,质量配比为St︰BA︰AA=16︰20︰1.5,NaHCO3质量分数为
0.19%时制得的乳液,分次加入氨水进行中和。
静置排出气泡后,利用旋转黏度计在不同的转速下,测得氨水质量分数不同时体系的黏度,所测结果如图4所示。
氨水质量分数不同的乳液具有不同的中和度,图4显示了不同剪切速率下乳液黏
度随氨水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由图4可知,中和度大小对乳液黏度影响较大,
随着中和度的增大,乳液黏度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乳液体系中丙烯酸质量配比较大,当NaHCO3质量分数为0.19%时,仍为酸性体系,随着氨水的加入,逐渐形成的丙烯酸铵盐,由于盐电解反应,使体系中形成更多丙烯酸根负离子和铵根离子,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乳液的黏度。
当氨水质量分数为0.09%、中和度为22.56%时,黏度达到较高值,继续增大氨水质量分数,乳液黏度基本不变。
这说明在达到一定的中和度后,乳液大分子链间已形成广泛的相互缠结,排列紧密,分子链流动难度增大,乳液体系黏度较大。
当加入更多的氨水时,对乳液黏度影响较小。
由图5可以看出,不同质量分数氨水的乳液随剪切速率的增加,黏度皆呈曲线状
逐渐下降,明显表现出剪切变稀行为,且氨水含量越大,黏度越高,下降趋势越显著。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氨水质量分数增大,丙烯酸中和度相应变大,分子链中含有的聚丙烯酸铵盐量越大,电离程度增大,使得乳液易聚结,增大乳液黏度。
综上可知此苯丙乳液属于假塑性流体。
1)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式,加入不同质量配比的功能性单体丙烯酸,制得了稳定的苯丙乳液。
2)pH调节剂对乳液稳定性影响较大,当NaHCO3的质量分数为0.19%~3.0%时,可得到稳定乳液。
3)当丙烯酸质量配比小于2时,粒径分布曲线基本重合,平均粒径较小,为0.19 μm,且分布较窄;当质量配比为2.5时,粒径变化明显增大,为1.48 μm,分布较宽。
4)随着丙烯酸质量配比的增加,乳液黏度逐渐增大,特别是当质量配比从1.5到
1.75时,黏度明显增大。
5)随着中和度的增大乳液黏度逐渐增大,但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黏度基本不变。
体系呈现明显的剪切变稀特征,表明苯丙乳液为假塑性流体。
【相关文献】
[1]ZHONG Z Q, YU Q, YAO H. et al. Study of the styrene-acrylic emulsion modified by hydroxyl-phosphate ester and its stoving varnish[J].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2013,76(5):858-862.
[2]QU X W, WANG N Y, LOVELL P A.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atex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by semibatch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n properties of waterborn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9,112(5):3030-3040.
[3]徐凯,郑礼平,易玲敏,等.含氟硅涂料印花黏合剂在真丝织物上的应用[J].丝绸,2013,50(10):6-10. XU Kai, ZHENG Liping, YI Lingmin, et al. Application of pigment printing adhesive containing fluorosilicone in silk fabrics[J]. Journal of Silk,2013,50(10):6-10.
[4]邵国强.水性苯丙纳米乳液的制备与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11,39(4):111-113. SHAO Guoqiang.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yrene acrylic emulsion[J]. New Chemical Materials,2011,39(4):111-113.
[5]CHEN K, XIN X L, WEI Y N. Synthesis of styrene-acrylic emulsion for aqueous glazing agent[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380:11-14.
[6]JI W J, JIANG Y M, LI B T. et al. Design and control of soap-free hydrophilic-hydrophobic core-shell latex particles with high carboxyl content in the core of the particles[J].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2,30(4):595-602.
[7]杨少艳,赵振河,李辉.新型交联单体在苯丙乳液印花黏合剂中的应用[J].印染,2014,40(6):16-19. YANG Shaoyan, ZHAO Zhenhe, LI Hui. Application of novel crosslinking monomers to styrene-acrylic emulsion adhesives for pigment printing[J]. Dyeing &
Finishing,2014,40(6):16-19.
[8]XU J F, HU H R.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tyrene acrylate emulsion surface sizing agent modified with rosin[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2,123(1):611-616.
[9]ZHANG R H, LIANG J, WANG Q.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ite-dispersed styrene-acrylic emulsion composite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2,258(10):4360-4364.
[10]XU J F, LONG L, HU H R. Preparation of starch-based styrene acrylate emulsion used as surface-treatment agent for decorative base paper[J]. Journal of Polymer Engineering,2013,33(4):323.
[11]ZHANG H W, SONG N N, LEI Y H. Characteristics of styrene-acrylate micro emulsion with high solid content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coating properties[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791-797:44-47.
[12]ALAMIR M, SHEIBAT-OTHMAN N, OTHMAN S. Measurement based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bimoda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batch emulsion polymerization[J]. AIChE Journal,2010,56(8):2122-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