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技术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利用地震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和反射,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帮助勘探人员确定地下的油气储集层位置、形态和规模。
本文将介绍地震勘探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一、地震勘探技术的原理地震波是地震事件产生时在地下传播的机械波。
在地震勘探中,勘探人员通过发射一种人工产生的地震波(震源),利用地下岩石中介质的物性参数差异(如密度、速度等),将地震波反射、折射和散射等情况转换为电信号,进而推断地下的构造特征。
通常地震勘探采用的震源是地震震源或爆炸震源。
地震震源通常是由地震仪器产生的震动信号,而爆炸震源则是通过安置爆破物或者深孔炸药来产生的。
二、地震勘探技术的方法1. 二维地震勘探二维地震勘探是最常用的地震勘探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地表上布设一系列的地震仪器(地震检波器),然后以固定的间距触发震源,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情况。
通过分析记录到的地震波数据,勘探人员可以绘制出地下岩石的层析图,从而确定潜在的油气储集层。
2. 三维地震勘探三维地震勘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地震勘探方法。
它利用大量的地震检波器和多个震源,对目标区域进行高密度、连续、立体的地震波震源触发和地震波数据采集。
通过处理和解释这些大量复杂的地震数据,可以建立目标区域的地层模型,并提炼出更准确的地下构造信息。
三、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1. 油气勘探与开发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勘探人员可以确定潜在的油气储集层位置、厚度、形态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油气勘探与开发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和开发效益。
2. 地下水资源调查地震勘探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地下水资源调查中。
通过对地下水层的勘探,可以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储量和可利用性,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3. 工程地质勘察地震勘探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可以判断地下层位的井间情况、岩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背景资料和保证工程安全。
地震勘探原理总结
油气勘探方法1.地质方法:通过观察研究出露地表的地层,岩石对地质资料综合解释分析了解生储盖运移条件进行远景评价.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井2.地球化学勘探方法3.钻探方法一、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的方法引起地壳振动,在用精度仪器按一定的观测方式记录爆炸后地面上各接收点的振动信息,利用对原始记录信息经一系列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成果资料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
二、地震勘探的环节:1)野外资料收集2)室内资料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三、地震波:弹性振动在地球中的传播统称地震波。
四、波前: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某时刻刚刚开始位移的质点构成的面,称为波前。
五、波后:某一时刻介质中各点的振动刚好停止,这一曲面叫波后,也叫波尾。
六、波面:把某一时刻介质中所有相同状态的点连成曲面,这个曲面就叫做这个时刻的波面,也叫等相面。
七、射线:是表示地震波能量传播路径的曲线。
八、振动图:每个检波器所记录的便是那个检波器所在位置的地面振动,它的振动曲线习惯称作该点的振动图。
九、波剖面:在地震勘探中,把沿着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叫做波剖面。
十、地震子波:地震波在地面附近的疏松层中传播的速度非常低,一般为每秒数百米,称为低速带。
十一、地震传播规律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透射定律:透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1、第2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费马原理:(射线原理)/时间最小原理。
波沿射线传播的时间是最小的――费马时间最小原理。
惠更斯――菲列涅耳原理:波传播时,任一点处质点的新扰动,相当于上一时刻波前面上全部新震源所产生的子波在该点处相互干涉叠加形成的合成波。
慧更斯原理:波在传播过程中,任一时刻的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点震源,由它产生二次扰动,形成子波前,这些子波前的包络面(envelope) ,就是新的波前面。
十二、时距曲线:指地震波走时与距离的关系曲线,即地震波到达各检波点的时间同检波点到爆炸点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各段的斜率就是各地震波视速度的倒数。
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
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地震勘探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规律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本文将介绍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波探测方法、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地质解释技术、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和地震勘探仪器设备等方面。
1.地震波传播原理地震波是指地震发生时产生的波动,包括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压缩波,在地壳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以扭动的方式传播。
当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遇到不同密度的岩层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这些现象是地震勘探的基础。
2.地震波探测方法地震波探测方法包括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
折射波法是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的速度和时间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反射波法是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壳中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和分辨率。
3.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是地震勘探的关键之一,它包括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数据采集。
野外数据采集是在野外布置观测系统,通过激发地震波并记录地震信号来进行数据采集。
室内数据采集则是在室内通过计算机系统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是地震勘探的关键之一,它包括预处理、增益控制、滤波、叠加、偏移、反演等步骤。
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平滑处理等;增益控制包括调整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滤波包括去除高频噪声和低频干扰;叠加是指将多个地震信号进行叠加,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偏移是指将反射回来的信号进行移动,以纠正地震信号的偏移;反演是指将地震信号转换为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如速度、密度等。
5.地质解释技术地质解释技术是地震勘探的关键之一,它包括构造解释、地层解释和储层解释等方面。
构造解释是指根据地震信号推断地下岩层的构造特征和形态;地层解释是指根据地震信号推断地下岩层的年代、沉积环境和地层组合;储层解释是指根据地震信号推断地下油气储层的性质和特征。
《地震勘探原理》§4-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3精选全文完整版
§4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五)多次覆盖采集参数选择
室内处理方法:水平叠加
CMP R
对于水平层状介质,假如分别在点O1 ,O2 ,…,On激发,则 可分别在对应的S1 ,S2 ,…,Sn各点接收到来自地下反射界面 上同一反射点R的反射波(R为CRP或CDP)。若对n次激发得
到的R点的各道反射波进行动静校正,使其相位一致,然
后叠加起来,便获得了共反射点R的n次叠加记录。
❖ 4.3.2.2 综合平面法 D
O1 45
M
O2
R1
R2
O1单边放炮,offset = 0, O1O2之间布置检波器接收
1 R1R2 2 O1O2Leabharlann §4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 4.3.2.2 综合平面法 D
O1 45
M
O2
R1
R2
R3
O1 、O2双边放炮,offset = 0, O1O2之间布置检波器接收
§4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shot1 shot2 shot3 shot4
offset = 2⊿x ⊿shot = 2⊿x
n =12
sta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hannel
1
5
9
第一部分 地震勘探原理及野外工作方法 绪 论
绪 论
三 、地震勘探方法及勘探能力
1、方法的分类
按波的形成和路径,地震勘探可以分为反射波法、 折射波法和透过波法。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反射波法,因为反射波法施 工方便、成本低,效果好。 地震波传播到地下分界面上时将产生反射波、 折射波和透过波。
2013-8-9 7
绪论
1) 反射波法:用接收反射波来进行勘探。
反射信息中既可得到不同的弹性分界面反射回地 面的地震反射波运动学特征(时间、时距关系等); 而且还可以得到与地下岩石密切相关的具有不同动 力学特征(振幅、频率、相位、速度等)的地震波 形。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推断地下岩石的构造特征、 岩石性质等,并且可以识别出背斜、断层、尖灭、 不整合。 特别是利用地震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和运动学特 征来识别岩性和进行油气预测已经发展了很多成熟 的方法。
2013-8-9
19
2013-8-9 2
绪论
物探方法: 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的密度差异 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磁性差异 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电性差异 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 放射性勘探:利用岩石的放射性差异
2013-8-9
3
绪论
二、地震勘探
1、概念及特点 地震勘探:它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来进行矿产勘
17
第三部分 地震勘探处理技术
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动、静校正及水平叠加处理方法 振幅处理及提高信噪比、分辨率的处理方法 反射地震资料的偏移处理 地震速度参数提取方法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进展简介
2013-8-9
18
第四部分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 • • • 构造解释 地层解释 岩性解释和烃类检测 综合解释
仪器向遥控、高采样率、多道采集系统
地震勘探方法简介
测动弹性模量、动泊松比等弹性力学参数 透射波层折(CT)技术 4.工程地震法 常时微动方法 面波勘探 测桩等
绪
一、地震勘探方法简介
论
1 .原理 地震: 天然地震:地球内部岩浆流动和胀缩产生, 大, 灾害 人工地震:人工震源产生,小,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人工震源激发地震波,研究其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解决地质问题。 各物探均以各种物性为前提,地震勘探依据岩、矿石的弹性,研究地下弹性波场的 变化规律。 路径改变 地震波 弹性界面 能量吸收 强度、波形改变(A,f,ф) 知岩性 旅行时间、速度(t,v) 知构造
地震勘探:简称“震探”,浅部地质调查――“浅震”,地震勘查或地震勘察。 浅层地震勘探:常用于“水、工、环”地质调查, 主要用于解决:工程地质填图、建筑、水电、矿山、铁路、公路、桥梁、港口、 机场等各种工程地质问题,因此,多被人称之为: “工程地震勘探”。
2 .分类 据波的类型分:纵波、横波、面波勘探 据波传播特点分:反射、折射、透射波法 据目的层深度分:浅层<n.100m,中层(n.100~n.1000m),深层>n.1000m 据勘探目的任务:工程(浅层), 煤田, 石油, 地震测深 地震测深: 研究大地构造、深部地质问题 二、浅震的特点及应用 1.特点:工作面积小,勘探深度浅,探测对象规模小,浅部各种干扰因素复杂 优点:精度高、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仪器轻便 2.应用: 地震勘探在众多物探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多, 西方:物探投资90%以上是地震,地震成了物探代名词 我国:地震是物探主要手段,论文最多,刊物最多,数字处理发展最快, 油田95%是地震发现的。 浅震应用广,水、工、环地质调查,岩土力学参数原位测试,人文调查, 工业找矿。有关应用范围可用下图简要说明。
地震勘探的原理及应用
地震勘探的原理及应用1. 地震勘探的原理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方法。
地震勘探的原理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假设:1.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会遇到不同密度、不同速度的介质。
根据介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有相应的速度变化。
这种速度变化导致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径发生偏折、折射和反射,从而提供了地下结构的信息。
2. 地震波与地下结构的相互作用导致地震波的衰减和改变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会与地下结构发生相互作用。
地震波的能量在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时会发生衰减,即地震波的振幅逐渐减小。
同时,地震波也会因为地下结构的反射、折射等作用而发生衰减,波形也会发生改变。
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衰减和改变,可以推断地下结构的性质和分布。
2. 地震勘探的应用地震勘探在地质科学研究、地下工程勘察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1 地质科学研究地震勘探可以帮助地质学家研究地下岩石、沉积物的分布和结构。
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变化和波形改变,可以推断出地下的岩石类型、厚度、形态等信息。
地震勘探可以帮助地质学家了解地壳运动、地震活动和地下断裂带等地质现象,进而预测地震风险和地质灾害。
2.2 地下工程勘察地震勘探在地下工程勘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如大坝、地铁、隧道等)前,需要了解地下的地质条件和结构,以便选择合适的工程设计方案。
地震勘探可以提供地下土层、岩石、裂隙等的信息,帮助工程师在进行工程勘察和设计时避免地质灾害风险,减少工程风险并提高工程质量。
2.3 矿产资源开发地震勘探可以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波形改变,可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矿产资源。
地震勘探可以帮助勘探人员找到矿脉、矿体等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并预测矿体的形态、规模和品位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地质勘探行业中的地震勘探技术的使用技巧
地质勘探行业中的地震勘探技术的使用技巧地质勘探是现代社会对地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
而地震勘探技术作为地质勘探的一种主要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地质勘探行业中地震勘探技术的使用技巧。
一、了解地震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在运用地震勘探技术之前,了解其基本原理是必不可少的。
地震勘探技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点来获取地下构造和地质信息。
掌握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对于正确解释地震数据、确定勘探目标至关重要。
二、合理选择地震仪器设备地震仪器设备是地震勘探技术的关键之一。
根据勘探目标和地质环境特点,合理选择地震仪器设备能够提高勘探效果。
地震勘探仪器设备包括震源、记录仪和传感器等。
对于浅部勘探,常用的地震仪器设备有单元震源和垂直振动式记录仪。
对于深部勘探,常用的地震仪器设备有炮震源和三分量记录仪。
三、合理设计勘探方案设计合理的勘探方案对于提高勘探效果至关重要。
在设计勘探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背景、勘探深度、勘探目标、仪器设备和勘探经费等因素。
根据地层情况,选定适当的震源和检波器布置方式,以获得高质量的地震数据。
四、精心采集地震数据精心采集地震数据是地震勘探技术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实地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使用;2. 严格按照勘探方案进行震源和检波器的布置,保证数据采集的均匀性和覆盖面广;3. 控制震源能量和记录仪灵敏度,以获得良好的信噪比和分辨率;4. 采集足够多的数据,包括横向剖面和纵向剖面,以获取全面的地下信息。
五、准确解释和处理地震数据准确解释和处理地震数据是提高地震勘探效果的关键步骤。
在解释和处理地震数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滤波、叠加和迁移等,以提高数据的分辨率和解释效果。
2. 利用解释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成像,提取地质信息和勘探目标。
3. 结合地质资料和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解释,使得结果更加可靠。
地震勘探:给地球做“CT”
地震勘探的原理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遇到不同性质的岩层会产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
通过对这些地震波信号进行接收、记录和处理,我们可以推断出地下岩层的性质、结构和形态。
具体来说,地震勘探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通过炸药爆破、重锤敲击或振动器等设备在地面产生地震波。
接着,布设在地面的检波器接收地震波信号,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记录下来。
然后,利用计算机对记录下来的地震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关地下构造及岩层的信息。
最后,根据这些信息绘制出地下的构造图像,揭示地球内部的秘密。
地震勘探的方法地震勘探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勘探目的和地质条件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勘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地震勘探方法。
反射波法 这是地震勘探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地面激发地震波,并接收来自地下岩层界面的反射波,从而推断出岩层的结构和性质。
反射波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特别是那些岩层界面较为清晰、反射波能量较强的地区。
折射波法 折射波法主要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之间的折射现象进行勘探。
通过测量折射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可以推断出地下介质的速度和密度分布。
折射波法适用于那些介质速度差异较大的地区,如沉积岩和基岩的交界处。
透射波法 透射波法是通过在地面两侧分别激发和接收地震波,测量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时间和速度,从而推断出介质的性质。
透射波法对于了解地下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但会受到地表条件和勘探深度的限制。
除了以上三种常用的方法外,还有微震监测、多分量地震勘探、VSP(垂直地震剖面)地震勘探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这些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精度和效率。
地震勘探的应用地震勘探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方向。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地震勘探,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地下岩层的分布、厚度、物性等信息,为油气藏的发现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001地震勘探原理及解释方法简介
为什么入射 角是直角?
信号太弱,信噪比太低
第三步:水平叠加
把同一点的反射信
S
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
号经过处理以后,进
行相加,从而可以加
强信号去除噪声
•T0=2H/V
R
多次迭加的观测系统
• 如图所示,24道接收,炮点 位于第一个检波器位置上, 每放一炮,炮点随整个排列 一起向前移动三个道间距 (d=3delt(x)),这样就组成 了四次迭加的观测系统。O1 点放炮的第19道,及其它点 放炮的13道,7道,1道均来 自共反射点R1
?
常规动校正
四次项动校正
视各向异性动校正
接 收 方 式
一点激发
多点接收
返回
几个单炮实例
不同地表条件下的单炮记录
二 进 制 增 益 控 制 系 统 实 例
随机干扰波
折射1 折射2 有效波
面波1
面波2
沙漠地表
区域异常振幅压制前后单炮记录
TR. 1--120
TR. 361--480
单炮记录
地表 基准面
第二步: 静校正
• 沿地震观测线的地形是起伏不平的。表层介质不 均匀,厚度也沿横向变化。这样势必导致反射波 因表层异常产生时差,直接歪曲地下深层的构造
形态。为此,为了消除表层影响,选择一个统一
的基准面作表层校正,由于这种校正与反射波的 传播时间无关,每一个记录道只有一个校正值,
所以称为静校正
第一步:自接自收的地震勘探
• 在地表平坦的情况下, 接收到的地震记录与 实际的地层形态一致, 此时我们看到的地震 剖面就是对应的地下 结构 • T0=2H/V
T0
H,V T0
地震勘探知识介绍
矿工 煤将 勘 产程 田其 探 的地 勘应 , 年 勘质 查用 并 , 探勘 、于 将 中 。查 石 其 国 , 油逐开 以 然渐始 及 气 进 某 资 行 些 源 地 金 勘 震 属 探
1951
。
现代的地震勘探正由以构造勘探为主的 阶段向着岩性勘探的方向发展
医学CT
计算机
数学
神经网络
生物进化
地质学
检波器:从已调信号中 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称 为解调或检波。用以完 成这个任务的电路称为 检波器。最简单的检波 器仅需要一个二极管就 可以完成,这种二极管 就被称做检波二极管。 检波器分为包络检波器 和同步检波器
地震勘探方法主要分为反射法和折射法两 大类,还有地震测井等。研究地壳内部结 构和划分区域构造单元﹔寻找和勘探各种 可能的含油气构造﹐通过钻探寻找构造﹐ 圈闭油气藏﹔还可以了解沉积岩层的岩性 和岩相变化﹐与地质和钻探相结合﹐寻找 岩性圈闭或岩性与构造复合圈闭油气藏﹔ 在条件有利的地区﹐还可能直接找矿。
左图为采集的共炮点道集的Z分量记录,震源深度为1310m,接受深度为 1672.5~975m,共280道(10级检波器提升28次),采样率为0.25ms,前放增 益为48d B,记录长度为1000ms。
从图中可以 看出P波的频 率从10Hz扩 展到360Hz 以上,优频 带为 160~240Hz, S波的频率从 10Hz扩展到 200Hz,优 频带为 60~120Hz。
横波(剪切波) 质点与传播方向 存在的位置或状 态 速度 破坏性 垂直 固态
纵波(推进波) 平行 固·液·气态
2
面波 兼有 地表或界面 略小于横波 最大
中 等
较小
sin sin sin p V1 V1 V2
地震勘探方法简介
测定纵、横波传播速度
测定弹性模量及应变指标 测定坚硬岩石的抗压强度 估算岩石各向异性和程度 密实(辗实、夯实)度评价
调查地质资源 (矿产、天然建材、地下水源等)
地震小区划、砂土液化判定
定量算出孔隙度和裂隙度 测定场地卓越周期
桩基检测、地基、坝堤质量评价
确定地基土动力学参数和密度
图1 浅层地震勘探应用范围
地震理论研究直到十九世纪初,随着西方国家的大工业以及数学、力学和 弹性力学的发展,科学家才从理论上证明了纵、横波的存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同盟国双方都做过试验,试图利用三个或 更多的机械式地震仪来定位对方的炮兵阵地(后座力产生地震波)。
战后,地震波应用于工业就逐步发展起来,在二十世纪20年代,利用初至 折射波法曾找到了大量浅的盐丘;从30年代开始,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才开始 应用于找煤和寻找石油、天然气;
西方:物探投资90%以上是地震,地震成了物探代名词 我国:地震是物探主要手段,论文最多,刊物最多,数字处理发展最快, 油田95%是地震发现的。
浅震应用广,水、工、环地质调查,岩土力学参数原位测试,人文调查, 工业找矿。有关应用范围可用下图简要说明。
浅层地震勘探
研究地质构造
研究岩(土)体状态及特性
勘探目的层面埋深及厚度 地层划分和风化层分带 探测断层破碎带 探测地下洞穴(土洞、溶洞、墓穴) 追索砂层及砂砾层中的潜水面 确定滑坡的厚度及结构
2.浅层反射法
折射法不足,发展浅反技术。
50~70年代,试验阶段,没有多少进展。 80年代发展迅速,地矿、铁道、水电、核工业各部门相继研究,
包括:震源研制、数据采集方法研究、资料处理方法研究以及处理软件的研制。
工作方法有:浅层纵波反射法,浅层横波反射法,反射—折射法联合应用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私人整理版
绪论部分地震勘探①它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勘探方法②包括三种方法: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方法、折射波法~、透射波法~③原理是利用地震波从地下地层界面反射至地面时带回来的旅行时间和波形变化的信息推断地下的地层构造和岩性地震勘探的生产过程及其任务①野外采集工作(在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地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并记录下来)②室内资料处理(利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及计算地震波的传播速度)③地震资料的解释(综合其他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对地下构造特点说明并绘制主要层位完整的起伏形态图件,最后查明含油气构造或者地层圈闭,提供钻探井位)油气勘探的方法特点方法有:地质法,物探法,钻探法①地质法是通过观察,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地层,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了解一个地区有无生成石油和储存石油的条件,最后提出对该地区的含油气远景评价,指出有利地区②物探法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原理。
它是利用各种物理仪器在地面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
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③钻探法就是利用物探提供的井位进行钻探,直接取得地下最可靠的地质资料来确定地下的构造特点及含油气的情况。
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子波具有确定的起始时间和有限能量的信号称为子波在地震勘探领域中子波通常指的是1—2个周期组成的地震脉冲。
地震子波由于大地滤波器的作用,尖脉冲变成了频率较低、具有一定延续时间的波形,成为地震子波。
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这时的地震波也为地震子波。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运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也称为几何地震学正常时差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这纯粹是因为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
地震勘探重点总结
绪 论一、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 地质法—岩石露头 物探法—面积覆盖、连续测量、间接 钻井法—一点、直接勘探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重力法—岩石密度差异 磁法—岩石磁性差异电法—岩石电性差异 地震勘探—岩石弹性差异(3) 地震勘探: 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 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 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 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地震勘探具有精度高、作业范围大、布局灵活、成本低等特点, 是最有效的物探方法。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 透射波路径 反射波路径 滑行波路径 (4)地震勘探的几种方法 折射波法 反射波法—主要的地震勘探方法 (基本原理: 回声测距原理)h=1/2vt 透射波法地震勘探的三大环节 野外采集 室内处理 资料解释 (1) 野外采集 按照预先设计的观测系统, 炮点激发、检波器接收、仪器记录, 得到原始地震资料(按时分道)。
数据通常记成SEGB 或SEGD 格式, 班报有电子格式的和手写格式的。
这一部分工作由物探地震小队完成 (2)室内处理 将野外采集的原始地震资料转化为可用于地质解释的地震剖面 包括: 预处理、常规处理和特殊处理三块内容。
这部分工作由资料处理中心完成 (3)资料解释 结合地质、测井、录井、油藏工程等, 进行综合解释。
多由物探研究院、物探公司、地质研究院、采油厂地质所等完成。
井间地震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地下成像资料, 能分辨2-5米薄层和小断层, 为描述井间精细构造、薄层砂体分布, 确定储层连通性、剩余油分布等复杂地质问题, 指导调整井的布署和采收率的提高, 提供非常可靠的技术手段 地震勘探期望解决的问题⏹ 1. h=1/2vt, 时间t 不仅包含有地下界面的深度信息, 而且还有炮检距(x )的信息。
如何消除? -----动校正⏹ 2、地表的起伏变化、表层低速带厚度变化等如何消除? ------静校正。
⏹ 3.地下地层的成层性导致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如何认识和利用速度及其差异。
地震勘探方法原理
地震勘探方法原理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地震波传播和反射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方法。
它是地球物理勘探中使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地震勘探在石油、地质、地球物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寻找石油、矿藏、地下水等资源,以及研究地壳构造和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
地震勘探方法基于地下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和反射特性。
当地震波从震源发出时,会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 波)。
这些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散射等现象,从而提供了地下结构和介质性质的信息。
地震勘探中常用的炮点与检波点间隔一定距离,然后在炮点处设置震源,通过触发震源产生地震波。
炮点与检波点分别安放在地表或井口上,用于记录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通常会在一条直线上放置多个检波点,以记录不同方向上地震波的到达时间和振幅。
地震勘探的原理主要包括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由介质的岩石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因素决定的。
而地震波的反射特性则与地下界面的界面条件、介质性质和入射角度等有关。
地震波在地下界面上发生反射时,会发生能量的转换和传播方向的改变。
当地震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波的一部分会被反射回来,而另一部分会继续传播,形成折射波。
根据反射波和折射波的到达时间和幅度,可以推断出地下界面的位置、形态和介质性质。
地震勘探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地震资料的采集、预处理、处理和解释。
在地震勘探中,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时间校正、干扰去除、滤波处理等预处理工作,然后利用地震数据进行地震勘探成像和建模。
这些工作需要借助于地震勘探的理论和方法,如正演模拟、全波形反演、地震偏移等。
总之,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地震波传播和反射特性获取地下结构和介质性质信息的方法。
通过炮点与检波点的布设和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以准确地揭示地下的构造和物质分布,为地质、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地震勘探技术解析
地震勘探技术解析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通过测定地球中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反射特征,以获取地下构造和岩性信息。
该技术在能源勘探、地质灾害预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地震勘探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解析。
一、地震勘探技术原理地震勘探技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原理来获取地下构造信息。
当地面上的振动源产生地震波时,这些波将向地下传播,并与地下的不同介质相互作用。
当地震波遇到介质的边界或者地下构造的变化时,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
地震勘探技术通过记录、分析这些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可以揭示地下构造、岩性等信息。
地震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震勘探测线布置、震源激发、地面观测以及数据处理等步骤。
在测线布置阶段,根据勘探目标和地质条件确定测线的位置和方位。
震源激发阶段,通过人工起爆、地震仪等方式产生地震波。
地面观测阶段,利用地震仪等设备记录地震波在地面的振动情况。
数据处理阶段,利用数学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逆推,从而得到地质信息。
二、地震勘探技术应用1. 能源勘探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征,可以确定油气储层的位置、形状以及厚度等重要参数,为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2. 地质灾害预测地震勘探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警中。
通过监测地下地层的变化和应力分布,可以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地震勘探技术可以用于勘察地下地质条件,评估工程地质风险,并为隧道、主体结构等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同时,地震勘探技术也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和评估。
三、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勘探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以下是地震勘探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1. 高分辨率成像未来地震勘探技术将朝着高分辨率成像方向发展,通过提高地震仪的灵敏度和观测密度,实现对地下结构更精确的成像。
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地震勘查技术
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地震勘查技术地震勘查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地震勘查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波传播规律进行地下构造和矿产资源勘查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传播路径和振幅等信息,来获取地下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地震勘查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从工作原理、常用方法和优势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工作原理地震勘查技术的工作原理基于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主要包括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过程。
1. 地震波产生地震波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地震源的自然震动,例如地震活动造成的地震波;另一种是人工震动,例如爆破法和震源器震动。
2. 地震波传播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会受到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地下构造的影响,从而形成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这可以用来研究地下构造的变化。
3. 地震波接收地震波传播过程中,会经过地震仪器或接收器的记录和测量。
地震仪器可以记录地震波的振幅、频率和到达时间等信息,然后通过处理和解释数据来获取地下构造和矿产资源的信息。
二、常用方法地震勘查技术根据采集数据的方法和处理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方法。
常用的地震勘查方法包括反射地震、折射地震和地震震源。
1. 反射地震反射地震是利用地下介质不均匀性对地震波的反射和散射来进行勘查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地震震源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构造界面上的反射来获取地下构造的信息。
2. 折射地震折射地震是利用地下介质的折射规律来进行勘查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构造界面上折射和传播的路径来获取地下构造的信息。
3. 地震震源地震震源是通过人工震动的方式产生地震波来进行勘查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控制地震波的振幅、频率和传播路径等参数,来获取地下构造和矿产资源的信息。
三、优势地震勘查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具有许多优势。
1. 高分辨率地震勘查技术可以对地下构造进行高分辨率的勘查,可以获取地下构造的详细信息,包括构造界面、构造层序和构造板块等。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
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一、地震勘探基本原理1.地震地质模型基本分类2.光滑、理想弹性介质中的三维波动方程3.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场及特征4.地震波的散射、反射和偏折5.多层黏弹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场及特征6.几何地震学原理7.地震波速度及地震地质条件1.1地震地质模型基本分类1.地震地质模型2.液态沦为弹性介质的条件3.人工激发震源与岩层的弹性4.常用的弹性介质模型1.3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场及特征1.3.1无限大光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平面波1.3.2无限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球面波1.3.3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1.3.4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1、动力学特征(动力学参数)2、运动学特征(运动学参数)3、动力学特征的彰显:远近震源处的加速度波形变化球面扩散、振动图和波剖面谱分析4、运动学的原理和定理:huygens、fermat、snell5、时间场和射线的关系6、基本概念:射线、视速度、频波关系、波数、波长动力学信息(反映动力学特征的信息)振幅、频率、波形、稀释膨胀、极化特点、连续性等特征。
运动学信息(反映运动学特征的信息)传播时间(旅行时间)、传播时间-空间距离的关系、波的传播路径、地震速度等特征 1.4地震波的反射、透射和折射1.平面波的散射和反射2.弹性分界面上的波型转换和能量分配3.球面波的散射、反射和偏折4.地震面波1、斯奈尔定理(包含散射定理、反射定理)2、波的转换(同类波、转换波)3、能量分配zoeppritz方程(法线入射、入射自由表面、反射产生条件)4、弯曲入射光及折射波的产生(产生条件、原因)5、折射波的特点(波前为圆锥台、射线为直线、能量蔓延比反射波慢、折射盲区、屏蔽现象)6、ava曲线(临界入射前、临界入射、过临界入射)7、面波的特点(传播速度、质点位移、频散现象)1.5多层黏弹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场及特征1.黏弹性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和大地滤波作用2.多层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特性3.地震波的簿层效应4.地震衍射波5.地震波的波导效应6.反射波地震记录道构成的物理机制黏弹性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基本概念黏滞性介质地震薄层地层对弹性波的吸收作用薄层的干涉作用voigt黏弹性理论薄层的谐波促进作用吸收系数及特性地震纵向分辨率大地滤波促进作用地震衍射波地震子波地震横向分辨率品质因素菲涅尔拎半径波导效应地震道褶积模型1.6几何地震学原理1.6.1地震反射波运动学1.6.2地震折射波的时距曲线1.6.3地震绕射波的时距曲线1.6.4多次反射波的时距曲线1.6.5垂直时距曲线方程1.6.6τ-p域各种波的运动学特点1.6.7地震横波运动学特征1、几何地震学的有关概念:几种深度、倾角的概念,几种深度的关系,视倾角与真倾角的2、反射波时距曲面方程:时距曲面的形状3、单个水平界面、单个弯曲界面、多层界面的时距曲线单个水平界面时距曲线的特点(极小点,渐进线方程,正常时差的概念)单个弯曲界面时距曲线的特点(极小点与界面、女性主义的关系,倾角时差)界面曲率对时距曲线的影响;多层介质反射波时距曲线的速度问题连续介质中波的时间场和反射波时距曲线4、地震折射波时距曲线一个水平、弯曲界面折射波时距曲线(时距曲线的特点、盲区、二者遇时距观测系统)多个水平层折射波时距曲线弯曲界面的折射波、穿透现象5、拖射波的时距曲线(时距曲线的特点、与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区别与联系)6、多次波时距曲线的特点。
2.3 地震勘探方法原理
3
2( )
E 2(1 ) 2 3
为泊松比σ。
杨氏模量 E 和泊松比 σ 是一对表示介质弹性性 质的参数:
E F l方向相反。
体变模量К和切变模量μ :任何复杂的形变均可 分为体积形变和形状形变两种简单的形变类 型。这两种简单形变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分 别称为体变模量К(压缩模量:压力与体积
称为均匀介质,反之为非均
匀介质。波的速度值是空间 坐标的连续函数的介质称为
连续介质。
(2) 应力、应变与弹性参数 应力与应变:单位长度所产生的形变称为应变。 单位横截面所产生的内聚力称为应 力——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杨氏
模量E(拉伸模量)。介质的 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称
是垂直的。
1. 地震波及弹性介质基本理论 (1) 弹性介质 弹性与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外力 取消后,物体能迅速恢复到受力前的形态和大
小,这种性质称为弹性。反之,若外力取消后,
物体仍保持形变后的某种形态,不能恢复原状,
这种性质称为塑性。
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 的称为各向同性介质,反 之称为各向异性介质。 均匀介质和连续介质:速度值与空间坐标无关的
与应变方向一致和垂直的两个系数λ和
μ(切变模量), λ 即为拉梅系数。
2 3
拉梅系数 λ是为了简化数学运算引入的参数, 它与杨氏模量E、泊松比σ、体变模量К、切变模量 μ 组成决定各向同性均匀介质弹性性质的五个重要 参数。这些参数表示介质抗形变的能力,其数值 越大,表示该介质越难以产生形变。只要知道其 中两个就可求出其余三个:
变化之比)和切变模量μ(刚性模量:切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
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来探测地下结构的方法。
通
过地震勘探,可以获取地下地质信息,如油气资源、地下水等。
其原理是
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从而进行地质
勘探。
地震勘探的原理主要包括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地震波在不同媒
介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折射等现象。
地震波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产生,例如在地面上布设震源装置,如地
震仪或爆炸物等,通过地面振动产生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是通过地下介
质的传导来实现的。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等特性。
当地震波遇到介质边界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等现象。
反射是
地震波遇到界面时一部分能量反射回来的现象;折射是地震波遇到介质边
界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透射是地震波穿过介质边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地震勘探的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测井、地震勘探剖面和地震勘探阵
列等。
地震勘探测井是通过在地下钻探井口并向井内注入震源来产生地震波,然后通过井中的测震仪记录地震波。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井内和井周围的地
下结构信息,用于勘探油气资源等。
地震勘探剖面是通过在地表上布设震源和接收器,在不同位置上记录
地震波的传播情况。
这些记录的数据可以通过地震处理和解释来获取地下
结构的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地质信息和油气资源等。
地震勘探阵列是将多个地面震源和接收器布设在一定区域内,同时记录地震波的传播信息。
通过对地震波的分析和解释,可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地震监测和地震研究等。
地震勘探还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和解释来获取更详细的地下结构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地震波形记录的处理、去除噪声等。
数据解释包括地震波传播路径的解释、地震反射地震震相的解释等。
总之,地震勘探是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一种方法。
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可以获取地质信息和油气资源等。
地震勘探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