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挽歌

合集下载

陶渊明古诗《挽歌》原文、翻译、赏析

陶渊明古诗《挽歌》原文、翻译、赏析

陶渊明古诗《挽歌》原文、翻译、赏析
陶渊明古诗《挽歌》原文、翻译、赏析
引导语:陶渊明的《挽歌》三首是在作者63岁所作,表达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也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

《挽歌》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挽歌》其二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挽歌》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古典士魂 现代文心——《陶渊明写{挽歌)》之知识分子精神阐释

古典士魂  现代文心——《陶渊明写{挽歌)》之知识分子精神阐释

创作评谭借古喻今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创作传统。

陈翔鹤这一从“五四”时期就开始创作的老作家,1949年后放下了其一以贯之的现实题材创作,转向古典文学研究,而后又执笔历史题材的创作。

曾拟将庄子、屈原等十二位文化名人之事写成系列短篇小说,虽只完成写陶渊明与嵇康的两篇,却颇有影响。

疏离:人格操守的彰显在1949年后政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一浪险过一浪的对知识分子进行改造的时代语境下,作者选择历史上那些特立独行的文化名人来“故事新编”,是耐人寻味的。

小说中的陶渊明是以一种边缘化的生存形态立身处世的,其边缘化首先体现为与政治权力中心的疏离。

除了与政权中心的疏离,陶渊明的疏离还指向精神权威和文化名流。

古代文人一般都有“入而儒,出而道,逃而佛”的精神传统,而作为隐逸文人则有三大精神资源:一为老庄之学,二为魏晋玄学,三为禅宗佛学。

陶渊明身处东晋时期,时玄学正兴,隐逸成风,他作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也有“出道”、“逃禅”之举。

小说开篇即讲述他想去东林寺闲住三几天之事,而这次的庐山之行却让他看到了慧远法师这一精神权威,在法会上的“俨然是另一种达官贵人的派头”。

在小说叙事的走向上,陶渊明最终达至的是一种整体性的疏离:“活在这尔虞我诈、你砍我杀的社会里,眼前的事情实在是无聊之极;一旦死去,归之自然,真是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小说通过写《挽歌》与《自祭文》的情节高潮,使他对“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类比及对现实的挞伐,将其精神立场从对个别对象的否定上升到对道德沦丧、是非颠倒、乾坤混淆的整个时代的否定,并愈益显示其人格操守、精神境界。

他的辞官归田是对古代文人赖以实现人生价值的仕途经济之道的告别,他的躬耕垄亩又与其时流行的假隐慕名、借隐谋禄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者对陶渊明与政权中心、精神权威、文化名流及至整个时代的疏离描写,为的是彰显其独标高格的人格形象。

这一人格操守承续着不远于前的魏晋风骨,它是一种傲倪权贵、狂狷不羁的人格形态,如阮籍的佯狂醉酒、嵇中散的临刑抚琴等。

古诗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翻译赏析

古诗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翻译赏析

古诗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翻译赏析《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作者为宋朝诗人陶渊明。

其古诗全文如下: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前言】《拟挽歌辞三首》是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晚年的组诗作品。

诗人假设自己死后的情况,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又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

第三首诗是写下葬的情形。

诗人对下葬后的幽冥世界不猜测,也认为贤达也不能逃避死亡,与当时追求神仙得道的风气迥异。

全诗艺术构思极有新意,以形象化的语言设想自己离开人世之后发生的主客观情状,表现了诗人对生死极其坦然的态度,显示了他极其明彻达观的思想。

【注释】何:何其,多么。

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萧萧:风吹树木声。

严霜:寒霜,浓霜。

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无人居:指荒无人烟。

嶕峣:高耸的样子。

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幽室:指墓穴。

朝:早晨,天亮。

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

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指皆不免此运。

向:先时,刚才。

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兹从逯本。

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

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托体:寄身。

山阿:山陵。

【翻译】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

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赏析】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了第三首。

此首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

“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

“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

文学类文本陶渊明写《挽歌》阅读练习及答案(江苏2023届高三期初)

文学类文本陶渊明写《挽歌》阅读练习及答案(江苏2023届高三期初)

江苏省南通市名校2023届高三期初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用晚饭的时候,陶渊明看见他儿媳端出两大盘风鸡和糟鱼来。

“嘿,了不起,哪里来的这许多好东西?”陶渊明惊疑而又奇怪地问。

“还不是爹带来的。

两边都是老人家,真是收下不好,不收下也不好。

”这个聪敏的儿媳妇知道,如果公公一不高兴,他是连筷子也都不会去动的,于是她才这样惴惴地解释。

近些年来,特别是在有了孙儿以后,陶渊明对于儿媳的神态不觉已经变得柔和、温存得多了,有时甚至有意去揣摩和投合她的心意。

“总是这样时常地道谢他老人家。

好,有了好菜,我们大家都来喝上几杯。

阿通,你用大碗喝我的菊花酒,我喝糯米酒。

媳妇儿也不能不喝。

只有一个人喝酒就太没意思啦!”陶渊明的这种兴致,显然是为了要投合他儿媳的心意。

三人围着一张矮饭桌,席地坐下。

阿通喝起酒来,正同他种庄稼一样是个能手。

他大口大口地喝着,在晒得黝黑的圆脸上,也不时露出一种开朗的笑容来。

在喝过两杯之后,陶渊明不禁又发起平日爱发的感慨来了。

“干吗爸爸总爱说这些,读书有什么用?你看颜延之叔叔做了一辈子官,到头还不充军似的到始安郡去做个什么太守。

依我看,还是地不哄人,你挖多少锄就能有多少锄的收成!”阿通说罢,大大地喝了一口酒,咂了一咂嘴,又用他粗大的手掌去把嘴唇抹了一下。

“爸爸说话,你好好地听着不好吗?”那个知书识礼的媳妇想制止丈夫的说话。

“不,不。

他说得对,说得很对!颜延之是个好人,就是名利心重,官瘾大了点。

上回他来,还同我吵架呢。

他把自己诗写得不好,归于公务太忙,没有时间去推敲。

其实哪里是这样。

他一天到晚都在同什么庐陵王、豫章公这一些人搞在一起,侍宴啦,陪乘啦,俗务萦心,患得患失,哪还有什么诗情?没有诗情,又哪里来的好诗!他的那几首《五君咏》,还是他官做得不如意的时候写的。

除此之外,可就不大高明啦。

”陶渊明理了理胡须,又满满地干了一杯。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原诗、注释与赏析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原诗、注释与赏析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原诗、注释与赏析导读: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原诗、注释与赏析【原诗】荒草何①茫茫②,白杨亦萧萧③。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④。

马⑦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⑧一已闭,千年不复朝⑨。

千年不复朝,贤达⑩无奈何。

向(11)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12)。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13)。

死去何所道(14),托体同山阿(15)。

【注释】①何:何其,多么。

②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③萧萧:风吹树木声。

④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⑤无人居:指荒无人烟。

⑦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⑧幽室:指墓穴。

⑨朝(zhāo):早晨,天亮。

⑩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

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指皆不免此运。

(11)向:先时,刚才。

(12)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

(13)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

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14)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15)托体:寄身。

山阿(ē):山陵。

【翻译】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

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赏析】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了第三首。

这首诗通篇写送葬下葬的过程,突出写了送葬者。

把墓地的环境、气份写得历历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现也写得合情合理。

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

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

四面二句写墓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

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

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二首末句相呼应。

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真正的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晋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晋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阿。

晋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死去何所道,托体同⼭阿。

[译⽂] 死去有什么可说的呢?不过是将⾃⼰的躯体去伴同⼭陵⽽已。

[出典] 晋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注:1、《拟挽歌辞》陶渊明荒草何茫茫,⽩杨亦萧萧。

严霜九⽉中,送我出远郊。

四⾯⽆⼈居,⾼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萧条。

幽室⼀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奈何。

向来相送⼈,各⾃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阿。

2、注释:挽歌,哀悼死者的歌。

陶渊明卒于宋⽂、元嘉四年(427)⼗⼀⽉,享年六⼗三岁。

《挽歌诗》和《⾃祭⽂》是作者⽣前最后的作品。

这组⾃挽的《挽歌诗》便作于逝世前的两个⽉,即九⽉。

嶕峣:很⾼的样⼦。

幽室:指坟⽳。

向来:刚才。

或余悲:也许有些⼈还有悲伤。

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阿:⼭陵。

3、译⽂1:秋天九⽉了,⼭中到处是茫茫的枯草,⽩杨树也已落叶萧萧,只剩秃枝。

在这样的时节,送我来到遥远的郊外,四处没有⼈烟,只有⾼⾼的坟地突兀在荒地。

马⼉向着天空鸣叫,风⼉也萧萧的吹来。

漆⿊的房间早已关闭,死后再也不会醒来。

再也不会醒来,贤达之⼈也没有办法。

如此这样来向我告别送⾏的⼈,各⾃回到⾃⼰的家中,亲戚或许会留有悲哀,另外的⼈也已经歌颂过。

死了有什么好说的,将⾝体托付给⼭腰。

译⽂2:荒草⽩茫茫的⼀⽚,⽩杨也在风中萧萧。

寒霜初降的九⽉中,亲友们把我的灵柩送到远郊安葬。

野地四⾯没有⼈居住,那是坟墓耸⽴的坟场,⾮常凄凉。

马也为之仰头长嘶,风也为之萧瑟作响。

墓⽳⼀旦封闭,永远也不会再见曙光。

永远也不会再见太阳,贤达的⼈也⽆可奈何。

先前来给我送葬的⼈们,已各⾃回到家中,把我遗忘。

亲戚中有⼈还有些悲哀,别的⼈却已在欢乐歌唱,把我忘记。

既然已经死去还有什么话可说,我已把⾝体寄托在这⼭峦之中了。

译⽂3: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杨。

已是寒霜九⽉中。

亲⼈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烟,坟墓⾼⾼甚凄凉。

第二节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第二节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表现和肯定陶渊明对生死问题平静坦然和对世事清醒超越的认识态度刻画和赞赏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旷达宁远清贫自守的性格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挽歌>》 第二节 陈翔鹤《陶渊明写 挽歌 》
一、作者生平与创作
陈翔鹤(l901-1969),1901 年3月19日生于四川省重庆 市。1922年在上海曾与林如 稷、邓均吾、陈炜谟组织浅 草社,创办《浅草季刊》。 同年又办《文艺旬刊》。 1922年与杨晦、冯至、陈炜 谟等人组织创办沉钟社,编 辑出版《沉钟》半月刊。
《陶渊明写挽歌》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写挽歌》的艺术特色: 1、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致地描绘,再现历 、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致地描绘, 史人物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心,人物语言能突现性格 、语言质朴平易, 特征。 特征。
《陶渊明写挽歌》的主题意蕴:表现和 陶渊明写挽歌》的主题意蕴: 肯定陶渊明对生死问题平静坦然和对世 事清醒超越的认识态度,刻画和赞赏他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旷 达宁远、清贫自守的性格。
陶渊明的形象及深刻意义: 陶渊明的形象及深刻意义: 1、与时代社会格格不入:与权力中心保持一 、与时代社会格格不入: 种疏离与对立的关系。 种疏离与对立的关系。 2、殷忧、孤立感、忧世伤生。 、殷忧、孤立感、忧世伤生。 意义: 意义:1、为解读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精神立 场提供了很好的文本依据。 2、小说将陶渊明的精神境界从催个别对象 的否定,引申到对整个颠倒混乱时代的否定, 表现一种疏离与对立关系。
早期作品有:中篇小说《不安定的灵 魂》,带有自传体的短篇小说《悼—— 》,《See!……》 60年代初,他连续发表了《陶渊明写< 挽歌>》与《广陵散》两篇历史小说。
挽歌>》 二、《陶渊明写<挽歌 》赏析 陶渊明写 挽歌

陶渊明写挽歌人物意义方面

陶渊明写挽歌人物意义方面

陶渊明写<挽歌>:1.创作背景:在60年代,选取陶渊明、嵇康这样的历史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本身就显示出一种与“时代共名”保持距离的态度。

无论是陶渊明还是嵇康,在历史上都是很有个性的人物,他们与各自所处身的时代的权力秩序,处处显得格格不入。

像这样的人物,不论以其阶级出身还是以其特立独行的性格而言,都不可能成为60年代国家意志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主流所欣赏的时代英雄,而只可能成为争议性的人物,对其人格与生活态度的欣赏,也只可能是个人性的,何况陈翔鹤在小说中并没有刻意去迎合时代共名,将他们塑造为“反抗的英雄”,而是着重表现对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持不合作的精神立场的知识分子的无力之感。

这样的“无力”的知识分子形象,当然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但却毫无疑问具有一种从个体心灵出发的真实性,也彰显了一种真实的知识分子的生存样态,这正是文学所应该表现的而时代共名企图刻意抹杀的。

2.人物形象:与传统的观点不同,陈翔鹤在《陶渊明写<挽歌>》中塑造的陶渊明形象,强调的不是达观的生存态度,而是潜藏在这种达观态度后面的感慨与“殷忧”. 小说中的陶渊明,自觉地与权力中心—不论是精神上的权力中心,还是现实的政治权力中心保持一种疏离关系,前者如他对庐山法会上慧远和尚的“傲慢、淡漠而又装腔作势的态度”的否定,后者如他对慕名而来的声威赫赫的刺史檀道济的反感与厌恶。

这两种权威,在小说中都以一种讽刺的笔调写出,例如庐山法会上的慧远,“俨然是另一种达官贵人的派头”,“只见他半闭着眼睛,双手合十,一任香客们在他座前四礼八拜,脸上纹风不动,连一点表情都没有;真不知他是在睡觉呢还是在闭目养神。

”一直到法会结束,“这时他才微微地动了一下眼皮,在钟鼓齐鸣中,喃喃念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念毕这种神秘而又令人难懂的咒语之后,他甚么也没有说,便下得座来起身入内了。

对于那些匍匐在地面上的会众,连正眼都不曾看一眼,更不用说和气地来同大家打个招呼了!”“这种毫不理会大家的态度,给陶渊明以一种大有‘我慢’之慨的印象。

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在宋朝时候宋文帝元嘉四年,陶渊明已经满过六十二岁快达六十三岁的高龄了。

近三四年来,由于田地接连丰收,今年又是一个丰年,陶渊明家里的生活似乎比以前要好过一些。

尤其是在去年颜延之被朝廷使命去作始安郡太守,路过得阳时,给他留下了二万钱,对他生活也不无小补。

虽说陶渊明叫儿子把钱全车去寄存到镇上的几家酒店,记在帐上,以便随时取酒来喝,其实那个经营家务的小儿子阿通,却并未照办,只送了半数前去,其余的便添办了些油盐和别的家常日用物;这种情形,陶渊明当然知道,不过在向来不以钱财为意的陶渊明看来,这也算不得什么,因此并不再加过问。

在身体健康方面,虽说陶渊明自四十一岁归田以后,即“躬耕自资,遂抱赢疾”,(《南史·隐逸传·陶潜》lh)但在六十岁以前,他却仍然不断地参加部分劳动。

只是当他满过六十岁之后,他才把锄头交给儿子,说“不成不成,手脚骨头都松了,使用不得力,这些事只好交给你们来作了!”此后即很少自己动手,只手早晚间负手到田陇间去看看桑麻禾黍,一面温习温习自己。

心爱的诗篇。

(庐山东林寺一行)lh这一年浔阳的秋天,来得似乎比哪年都早;每到早晚间,八月里的瑟瑟秋风便使人倍加有畏缩之感.这一天早晨,天刚一放亮,陶渊明便起来了。

昨夜他在床上翻腾了一整夜。

昨天在庐山东林寺给他的不愉快的印象实在太深了,这不能不逼使他去思考一些问题。

因为他去庐山,本来是想同意远法师谈谈,同时也想在店里住上三几天,静静脑筋,换换空气。

却不料一到东林寺,就遇见那里正在大办法事,来烧香的人真有如穿梭一般,进进出出,十分闹杂。

而尤其令他不愉快的,便是那盘腿打坐在大雄宝殿正中的慧远和尚的那种近于傲慢、淡漠而又装腔作势的态度。

这与他平时的为人是完全两样的。

他头戴毗卢帽,身披排色罗袈裟,前后左右还围着有一大群年青俊美的小和尚,手中各持着铜唾盂、白玉柄麈尾、紫丝布巾等类的东西,俨然是另一种达官贵人的派头。

只见他半闭着眼睛,两手合十,一让香客们在他座前四礼八拜,脸上纹风不动,连一点表情都没有;真不知他是在睡觉呢还是在闭目养神。

挽歌文言文翻译

挽歌文言文翻译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译文:亲朋好友们或许还在为我悲伤,而其他人早已开始为我歌颂。

死去之后又能说些什么呢?只是将身体寄托于山陵之间而已。

《挽歌》文言文翻译:《挽歌》者,陶渊明所作也。

诗中抒发了诗人对生死之感慨,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深情厚谊。

诗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此句言及亲朋好友对诗人之哀悼,而他人亦已为之歌颂。

诗人感慨人生无常,生死轮回,无论生者或死者,皆无法逃脱此命运。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此句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死后世界的疑惑。

死后,灵魂将归于何处?诗人认为,死后身体与山陵融为一体,归于自然,与山水共长存。

翻译如下:《挽歌》者,晋代陶渊明所作之诗也。

诗中陶公抒发了对生死之感慨,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深情厚谊。

诗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此句意谓亲朋好友对陶公之哀悼,而他人亦已为之歌颂。

陶公感慨人生无常,生死轮回,无论生者或死者,皆无法逃脱此命运。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死后世界的疑惑。

死后,灵魂将归于何处?陶公认为,死后身体与山陵融为一体,归于自然,与山水共长存。

诗中陶公以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态度面对生死,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虽短小,却意味深长,令人感慨万千。

翻译完毕,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诗的开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表明诗人对亲朋好友的感激之情。

在这句诗中,“亲戚”指的是诗人的亲朋好友,而“余悲”则表示诗人对他们的悲伤。

然而,诗人又提到“他人亦已歌”,这里的“他人”可能指的是那些不认识诗人的人,他们也为诗人的离去而歌颂。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的坦然态度,他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无论生死,亲朋好友都会为之感到悲伤。

接下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死后世界的困惑。

诗人问道:“死去之后又能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揭示了诗人对生死意义的思考。

他认为,死后身体将归于山陵,与自然融为一体。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二》原诗、注释与赏析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二》原诗、注释与赏析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二》原诗、注释与赏析导读: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二》原诗、注释与赏析【原诗】在昔无酒饮,今但湛①空觞。

春醪②生浮蚁③,何时更能尝!肴案④盈⑤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⑥。

一朝出门去⑦,归来夜未央⑧。

【注释】①湛(zhn)空觞:是说往日的空酒杯中,如今盛满了澄清的奠酒。

②春醪(lǎo):春酒。

指春天新酿熟的酒。

一般新酒,大抵于秋收后开始酝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

③浮蚁:酒面上的泡沫。

《文选张衡〈南都赋〉》:醪敷径寸,浮蚁若萍。

刘良注:酒膏径寸,布于酒上,亦有浮蚁如水萍也。

④肴(yo)案:指摆在供桌上的盛满肉食的木盘。

肴:荤菜。

案:古代进食用的一种短脚木盘。

⑤盈:指摆满。

⑥荒草乡:指荒草丛生的坟地。

⑦出门去:指出殡。

⑧夜未央:未有尽头,遥遥无期。

良:确,诚。

此句一本作归来夜未央。

【翻译】生前贫困无酒饮,今日奠酒盛满觞。

春酒清香浮泡沫,何时能再得品尝!佳肴满案摆面前,亲友痛哭在我旁。

想要发言口无声,想要睁眼目无光。

往日安寝在高堂,如今长眠荒草乡。

一朝归葬出门去,想再归来没指望。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人死后从入殓到停尸家中受祭奠的情形。

紧接上篇,活着的时候,想喝酒杯常空。

如今,在祭奠的案桌上,酒盈杯,肴摆满。

想喝不能喝,想吃不能吃。

亲人扶着棺柩哭,我口无音,眼无光。

一旦出门去,葬在荒郊野外,长眠地下,暗无天日,与这个世界永别了。

第二首即从在昔无酒饮写起。

而诗意却由入殓写到受奠,过渡得极自然,毫无针线痕迹。

今但湛空觞者,意思说生前酒觞常空,现在灵前虽然觞中盛满了酒,却只能任其摆在那里了。

春酒虽好,已是来年的事,自己再也尝不到了。

肴案四句,正面写死者受奠。

昔在四句,预言葬后情状,但这时还未到殡葬之期。

因一朝出门去是指不久的将来,言一旦棺柩出门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见这第二首还没有写到出殡送葬。

归来夜未央,意指自己想再回家,而地下长夜无穷,永无见天日的机会了。

陶渊明古诗《挽歌》赏析

陶渊明古诗《挽歌》赏析

陶渊明古诗《挽歌》赏析(2)陶渊明古诗《挽歌》赏析陶渊明先生在蛰居乡间的漫长岁月里除了诗酒桑麻,乡邻亲朋之外,写了一些传统的咏怀,表达了对人生事业自然社会的看法。

这首挽歌是晚年作品,以实写虚,虚构了自己的葬礼,主题是死。

中古以前的诗歌都好写实,所谓诗歌合为事而作。

中国人的乡民本来就朴实无我,抒情也一定要寄托在事物上。

不肯大声的呼喊出自己来。

这首诗歌以草木起兴,其第一句堪为绝作,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简直于今天的电影毫不逊色。

所用的视角从底到高,由近及远,斜向苍冥,缓慢而哀绵无尽。

镜头凝固在白杨的头,由一个声音加以延,从而形成心理上的茫漠空洞和莫明的悲苦,再由另一个声音的介入,使我们的视线从焦急茫昧中一下子投射到的那只送殡的队伍。

这里一个关键词是远。

这广阔迷茫凄凉暗淡的背景,全是一个远字而来,如果前面是近景的特写的话,这里的一个远字才算把整个画面补全。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感到了黎明的寒冷。

在短短的两句之内,人时地,情事景,声色触觉,多么自然地交汇在一起。

这是本诗的第一部分。

死亡被安放在广阔凄凉的天地造化中。

使得个体,乃至整个人类小群体的哀乐,也显得藐小,他们缓慢凝滞的运动,也显得脆弱苍白,也因此带上了令人悲悯的色彩。

镜头跳跃到坟前,这时候队伍已经停驻在荒凉突兀的乡间野坟之间。

这里一个高字突出了坟的触目伤心和荒凉惨淡。

而下二句,马鸣风萧,则反写了一个静字。

即为下一组镜头那催心裂肺的极哀的时刻,再一次提供了心理空白。

但这不是空虚的静,它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积累。

马的仰天,乃是一种愤欲去其压力的动作,风的萧散鞭流,乃是无奈的潦乱。

心理上说,前两句的动景其实是静景,这两句的静景其实是动景。

动静有致的太极在下面的镜头中,使送葬人的心理达到高潮。

我们注意到始终没有人物群像的正面描写,人的声音被故意抹去了,来营造这一个意味深长的死。

这里,我以为乃是六朝诗人特异之处。

他们极端明确地意识到死乃是最贴近个体而与身边群体无干的念。

陶渊明写挽歌(课件)

陶渊明写挽歌(课件)
陶渊明写《挽歌》
陈翔鹤
一、作者生平与创作
陈翔鹤(1901.3—1969.4) ,四川重庆人。 1920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同年专入北京大学。 1922——1925年间参与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 社。 1927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不安定的灵魂》、 《在阪道上》、《鹰爪李三及其他》等。 建国后,历任川西文化厅副厅长、川西文联副 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 1954年到京任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 作协理事、《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主编。 后期主要致力于文学研究,创作较少。本打算 将庄子、屈原等十二为古代文化名人写成小说, 但仅完成《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两篇, 小说发表后,影响深广。
作家之死

作品在60年代被定为反动小说,认为‚不是 批判地而是用同情和欣赏的态度突出了陶渊明 思想中的某些消极的东西‛,更严重的是将 《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的命意上 升为政治斗争的表述,说它是影射,‚恶毒的 攻击党的庐山会议‛,‚险恶地为右倾机会主 义分子鸣冤,煽动他们起来和党抗争到底‛。
写作背景


1961年6月1——28日 中宣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文艺工作 座谈会(即:‚新侨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当 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草案)》(即:‚文艺十 条‛)。8月1日,下发各地征求意见。1962年4月30 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宣部正式定稿的《关于当前文学 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即:‚文艺八 条‛)。 这八条内容是:一、进一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方针;二、努力提高创作质量;三、批判 地继承民族遗产和吸收外国文化;四、正确地开展文 艺批评;五、保证创作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六、培 养优秀人材;七、加强团结,继续改造;八、改进领 导方法和领导作风。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陶渊明《挽歌》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陶渊明《挽歌》赏析

陶渊明《挽歌》赏析【挽歌】陶渊明其一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嶕峣:很高的样子。

幽室:指坟穴。

向来:刚才。

亲戚: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

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山阿:山陵。

【赏析】1、这是诗人在死前两个月,即元嘉四年(427)秋九月为自己写的挽歌。

全诗共18句,可分为五个层次。

除最后两句单独为一层外,其余每四句为一层。

前四层分别描写了死亡、出殡的季节、时间,坟地环境、气氛,下葬及与世人永别,安葬后送葬人回家及他们的哀伤。

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死的看法。

诗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出死后安葬的全过程,从中可见诗人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处之泰然的人生态度,并无凄凉、黯淡的情调,与一般挽歌哀伤的情调截然不同。

这一方面是因为“挽”的是自己,而不是亲属、朋友;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要表达对死的看法,“挽”,仅仅是诗人抒发思想情感所借助的一种形式而已。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引用的四句诗按意思应分属两个层次,前两句与“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为一个层次。

“亲戚”“他人”均属“向来相送人”,即给诗人送葬的人们。

“他人”,即诗中的“贤达”,指诗人生前好友。

“亦”,也,语气副词。

“已”,已经,时间副词,用法同“幽室一已闭”中的“已”。

这两句的意思是,亲人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了。

《陶渊明写挽歌》

《陶渊明写挽歌》
《陶渊明写挽歌》.txt我的人生有A 面也有B面,你的人生有S面也有B面。 失败不可怕,关键看是不是成功他妈。现在的大学生太没素质了!过来拷毛片,居然用剪切!有空学风水去,死后占个好墓也算弥补了生前买不起好房的遗憾。《陶渊明写挽歌》共分四个层次:
1、在床上折腾一夜的陶渊明清晨起来后,回想起昨天因在庐山东林寺看了做法事内心感到特别不快而提前回家的情景;
1、在床上折腾一夜的陶渊明清晨起来后,回想起昨天因在庐山东林寺看了做法事内心感到特别不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前回家的情景;
2、秋天瑟缩的寒气,使躺在过道间胡床上的陶渊明想起阮籍的《咏怀诗》,他告诉孙子小牛说,他再也不会去庐山了,听说亲家把他的诗稿拿去重抄,留作传家之宝,心中有些快慰;但对刺史王弘、檀道济等大官前来攀亲论友又感到由衷厌烦。
作品借描写陶渊明晚年上庐山对东林寺法会场景的感悟,及由此触发了一连串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以浓墨重彩描绘了陶渊明写挽歌的创作冲动。小说特别标举了陶渊明 “人生实难,死之如何”的感慨,实际上是在誉美诗人任运委化的生死观,表现对世俗物欲的追求和虚伪生活的蔑视。作者通过探索陶渊明的心理活动,表现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风亮节,正直狂傲、淡泊高远的人生志向,目的是形象地展示陶渊明高尚的精神操守,同时也借此影射当下知识分子艰难的生存景况,从而曲折地抒写了知识分子的心声,表现了积极的现实批判精神。
3、描写了傍晚陶渊明与阿通儿、媳喝酒时,谈论朋友颜延之及与慧远和尚虽在生死问题上的不同见解,还讲了一个和尚论道的笑话。
4、三更醒来的陶渊明,为他的《挽歌》三首定稿后,又在继续推敲《自祭文》。
================================================================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原诗、注释与赏析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原诗、注释与赏析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原诗、注释与赏析本文是关于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原诗、注释与赏析,感谢您的阅读!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原诗、注释与赏析【原诗】荒草何①茫茫②,白杨亦萧萧③。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④。

马⑦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⑧一已闭,千年不复朝⑨。

千年不复朝,贤达⑩无奈何。

向(11)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12)。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13)。

死去何所道(14),托体同山阿(15)。

【注释】①何:何其,多么。

②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③萧萧:风吹树木声。

④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⑤无人居:指荒无人烟。

⑦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⑧幽室:指墓穴。

⑨朝(zhāo):早晨,天亮。

⑩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

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指皆不免此运。

(11)向:先时,刚才。

(12)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

(13)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

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14)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15)托体:寄身。

山阿(ē):山陵。

【翻译】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

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赏析】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了第三首。

这首诗通篇写送葬下葬的过程,突出写了送葬者。

把墓地的环境、气份写得历历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现也写得合情合理。

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

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

四面二句写墓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

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

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二首末句相呼应。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意思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意思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意思“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其古诗全文如下: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朝:早晨,天亮。

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

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指皆不免此运。

向:先时,刚才。

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兹从逯本。

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

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托体:寄身。

山阿:山陵。

【翻译】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

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赏析】这不但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高兴地唱起歌来,也未免太不近人情。

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如果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旋应酬,从感情上说,他本没有什么悲伤,只要葬礼一毕,自然可以歌唱了。

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了出来,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

陶之可贵处亦正在此。

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他在此诗的最后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大意是,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

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的晋宋之交,实在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唯物观点。

至于前面说的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言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挽歌导语:《挽歌》作者:陶渊明原文:(其一)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1、嶕峣:很高的样子。

2、幽室:指坟穴。

3、向来:刚才。

4、亲戚: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5、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

6、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7、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8、山阿:山陵。

赏析:1、这是诗人在死前两个月,即元嘉四年(427)秋九月为自己写的挽歌。

全诗共18句,可分为五个层次。

除最后两句单独为一层外,其余每四句为一层。

前四层分别描写了死亡、出殡的季节、时间,坟地环境、气氛,下葬及与世人永别,安葬后送葬人回家及他们的哀伤。

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死的看法。

诗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出死后安葬的全过程,从中可见诗人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处之泰然的人生态度,并无凄凉、黯淡的情调,与一般挽歌哀伤的情调截然不同。

这一方面是因为“挽”的是自己,而不是亲属、朋友;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要表达对死的看法,“挽”,仅仅是诗人抒发思想情感所借助的一种形式而已。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引用的四句诗按意思应分属两个层次,前两句与“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为一个层次。

“亲戚”“他人”均属“向来相送人”,即给诗人送葬的人们。

“他人”,即诗中的“贤达”,指诗人生前好友。

“亦”,也,语气副词。

“已”,已经,时间副词,用法同“幽室一已闭”中的“已”。

这两句的意思是,亲人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了。

两句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亲戚”“他人”都因诗人的死而悲哀过。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二句就通过想象写出诗人死后,那些与诗人志趣相投,经常往来酬唱的挚友的惋惜、哀叹之情。

因此,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亲人们在安葬死者时十分悲哀,有的还要悲痛一些日子;友人们在祭奠亡友时,颂读祭文、咏唱挽歌也哀伤过;这,也就够了,一个死者还期望什么呢?换一个角度说,作为活着的人也只有对死者哀悼、思念罢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接下来诗人作结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对死亡的看法,一种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的态度。

鲁迅先生的引用,其正意在前两句。

文章第6节第2段,语意承上段一转,指出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会永远纪念她们。

接着便引用了这四句诗,并在结尾写道:“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意思是,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土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流的了。

诚然,鲁迅先生在引用时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积极的含义,与陶潜原诗相比,其境界就高出甚多了。

2、元嘉四年九月,即陶渊明《自祭文》中所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之时,靖节先生作挽歌诗三首,其意应同《自祭文》,算是为自己作的挽歌。

此中分别至为重要,自己真正要面临死亡时的感慨与虚想死亡的游戏之作区别远为明显。

曾端伯(曾慥)曰:“秦少游将亡效渊明自作哀挽。

”王平甫(王安国)亦云“九月清霜送陶令”。

前贤所言于此,证据确凿,似无可争论者。

靖节先生六十余载人生悠悠,弥留之际心情自非后生小辈如我所能窥测。

然此诗秉承了先生一贯的清淡与洒脱,所谓“未知生,焉知死”,遂决意将此诗看做先生一生归隐田园之余波,并糅合我自身之经历,以我之眼解诗。

算是我眼中的赏析。

此种做法,非独不敢妄自尊大之意,且实是能力不及办此,籍以托辞耳。

诗前半至“贤达无奈何!”气氛苍凉萧索,远不同于其后半部分的达观洒脱。

而三首挽歌诗前二首亦无此中苍凉之感慨。

多是“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之类一死生,齐寿夭之思想。

以一字概括之,当为“悲”。

淡去功业与理想,死亡自开辟以来一直是最普遍、最深刻的大悲剧。

我更愿去想象,当靖节先生描摹了死去无知无识,冷眼笑对众生之后,在死亡的侵袭下,生命渐渐溶解,孤独空虚汹涌而至,不免发出“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之喟叹。

走笔至此,忽然想起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临死之前数日的状态。

托翁说人临死前几天精神早已飞至另一个世界,与人们通常认知的世界唯一的联系不过是肉体的呼吸而已。

托翁其时30几岁,不知此见解从何得来,然而大师早慧,非常人可测,容或有之,又或托翁大才,实有所据,总之以我之见,此说甚是。

那么此诗前半凄索之氛围,大略可以看做陶令文学上之死亡,实是精神可控之时最后之抗争矣。

此时之感觉,谅必是“幽室一已闭”而已。

结末六句,峰回路转,实为闻大道之胸襟之体现。

上文所述,此诗至此恢复了前两首挽歌的豁达通脱。

方之后世,颇有类似于辛稼轩(辛弃疾)所云:“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状况。

比喻虽不伦不类,去此实难想及其余,望诸位见谅。

靖节先生沉疴已久,挽歌诗前二之作,可视为十余年隐逸生活于此时之投影。

作“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应视为承前。

然死期迫促,人而不能无感,感而发奋,勒破红尘,方是靖节先生一生之大突破也。

下分绎六句,适足以具列我感佩之情,于诗句,却无所发明,所谓凡俗与才子之区别,可见一斑。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笔调平常,迹近白描,所言之事亦应有之意。

然情感之激荡,譬如流水。

前半段挟沙卷石,重浊迅疾,斯象感于风物,则“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突毫无预兆,水流皈依于河道,涓滴不泄于外,缓行若是,使人渐忘水之于是也。

其间所经历之波折,殆非人力所能道,班门弄斧,应为“欲辩已无言”而已。

盖陶子携释道二家之长,怡我之性以长我有崖之年,尽心求道以求我虚化之灵。

不滞于物,不沦于虚,我之为我,与人无涉。

方罹此人生之大患,“嶣峣”“已闭”种种伤身之欲纷至沓来,徒呼奈何之际,忽见“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念及他人之生活,并为因我而发生变化,冥冥中似见及充塞天地之大道,常日所学,纳诸心头,条分缕析,再无阻滞。

至此忽发奇想,若当日陶令之殁,一如TVB之情节,有一痴情女子或热血兄弟自刎与其前,恐陶子禅心,必破无疑,如后日钱牧斋(钱谦益)与河东君(柳如是)之故事矣。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此语吾最早见于鲁迅之《纪念刘和珍君》。

其时年幼,于语句中悲凉之意尚未能解,况于其豁达焉。

若以前二句为客观平静之描摹,他人或能道此,此二句实融入主观之通达,去陶令,当此时能语此者盖鲜矣。

先述他人,“亦已歌”并无怨责世人冷漠无情之意,以我之见,陶令反以此为满足。

吾父执长辈,年届五十,死于酒,车者数不为少,父母预丧葬之礼,无论亲疏远近,皆感悲痛,若有所悟,即他人于此人之殁实有所感之明证。

依释道之见,我与世无涉,无意之间使人获利(精神上之证发),何乐而不为?“亲戚或馀悲”则为了无牵挂之文。

生死有别,生人不为死人所累,天地经常之意,思念成影淡淡翳于生者心头,无言修道真人,我辈俗物,观此似一足矣。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此二句归为“田园”可也。

田园不同于风景大矣。

终日囿于胶结之钢铁,熙熙之竞逐之城市中人或可一时感田园之新鲜,终不可久。

吾谓田园引人入胜者有二:一曰结构简单之生活,一曰相对独立之人际。

日日穿梭于田垄之间,躬耕我所食,躬耕我所衣。

除此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于晴日斜倚树荫之下,或于细雨把锄沐浴我生之欢欣,其乐何如哉!然陶令虽困顿,力耕仍不同于凡农夫,明矣,故此推论如上。

又,往来酬酢,多桑麻之人,想亦可略慰陶令门第寒怆之辛酸。

夫东晋执政,出于门阀,寒门僭越非礼,良史不免斥为小人。

以靖节先生之大才,不免于世,其慷慨何如哉!想“猛志固常在”,无所施之地,古今同慨,世不能识我,我则混同万物,皈佛参道。

而远世间之大纷争,田园固极善之地矣。

多年如是,恐融入骨髓,固虽死仍念念在兹,“托体同山阿”,本陶令最佳妙之归宿,一如李白捉月,茧翁(汤显祖)呕血,意蕴无穷。

上文所述,引用殊少,多从于记忆,校正于百度,唯陶令之诗文评论,见于《笺注陶渊明集》,源于师大图书馆数据库,特此标出,并示略去参考文献之意。

3、在中国的古代诗人中,六朝的诗人因了时代的剧烈变迁大概是终极关怀较多的一群。

陶渊明先生在蛰居乡间的漫长岁月里除了诗酒桑麻,乡邻亲朋之外,写了一些传统的咏怀,表达了对人生事业自然社会的看法。

这首挽歌是晚年作品,以实写虚,虚构了自己的葬礼,主题是死。

中古以前的诗歌都好写实,所谓诗歌合为事而作。

中国人的乡民本来就朴实无我,抒情也一定要寄托在事物上。

不肯大声的呼喊出自己来。

这首诗歌以草木起兴,其第一句堪为绝作,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简直于今天的电影毫不逊色。

所用的视角从底到高,由近及远,斜向苍冥,缓慢而哀绵无尽。

镜头凝固在白杨的梢头,由一个声音加以延宕,从而形成心理上的茫漠空洞和莫明的悲苦,再由另一个声音的介入,使我们的视线从焦急茫昧中一下子投射到的那只送殡的队伍。

这里一个关键词是远。

这广阔迷茫凄凉暗淡的背景,全是一个远字而来,如果前面是近景的特写的话,这里的一个远字才算把整个画面补全。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感到了黎明的寒冷。

在短短的两句之内,人时地,情事景,声色触觉,多么自然地交汇在一起。

这是本诗的第一部分。

死亡被安放在广阔凄凉的天地造化中。

使得个体,乃至整个人类小群体的哀乐,也显得藐小,他们缓慢凝滞的运动,也显得脆弱苍白,也因此带上了令人悲悯的色彩。

镜头跳跃到坟前,这时候队伍已经停驻在荒凉突兀的乡间野坟之间。

这里一个高字突出了坟的触目伤心和荒凉惨淡。

而下二句,马鸣风萧,则反写了一个静字。

即为下一组镜头那催心裂肺的极哀的时刻,再一次提供了心理空白。

但这不是空虚的静,它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积累。

马的仰天,乃是一种愤欲去其压力的动作,风的萧散鞭流,乃是无奈的潦乱。

心理上说,前两句的动景其实是静景,这两句的静景其实是动景。

动静有致的太极在下面的镜头中,使送葬人的心理达到高潮。

我们注意到始终没有人物群像的正面描写,人的声音被故意抹去了,来营造这一个意味深长的死。

这里,我以为乃是六朝诗人特异之处。

他们极端明确地意识到死乃是最贴近个体而与身边群体无干的概念。

由于没有人,死显得完全寂静,这种处理,让我们更近地嗅到了死的真实气味和死对于自我的重大意义。

棺木土封,黑暗降临。

葬礼的礼节很多,作者只选取了其中的几个片段,用特写的方式加以放大,这就是古典诗歌最擅长的白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