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含答案)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学习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秦始皇残酷统治的表现?2)、秦末农民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直接原因?3)、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4)、是谁消灭了秦的主力?是谁推翻了秦朝统治?5)、秦朝的起止时间?6)、西汉的建立者、建立时间?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1.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如何评价认识秦始皇这个人。
功绩:1)、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后的各代所效仿。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4)、筑长城,修灵渠。
加强了对边疆的开发过错: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实行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3.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学习难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课前预习】1.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①陈胜②项羽③吴广④刘邦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秦朝共存在了多少年?A.10年 B.14年 C.25年 D.30年3.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4.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A.爆发于大泽乡 B.建立过农民政权C.推翻了秦朝统治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5.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A.晋楚争霸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D.楚汉之争【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互学探究】1.秦的灭亡。
(从灭亡的原因、经过、教训着手)2.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性质一样吗?3.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性质一样吗?【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影响是()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C.人民生活痛苦 D.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来源:学+科+网]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3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人是()A.陈胜B.吴广C.项羽 D.刘邦4.秦朝灭亡的标志是()A.陈胜吴广起义B.巨鹿之战C.刘邦攻占咸阳D.西汉建立6.读下列材料: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2.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认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
3.知道项羽、刘邦起义和楚汉之争,理解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4.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楚汉之争中项败刘胜的原因分析,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1、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难点:秦的暴政,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一、秦的暴政1、秦始皇:(1)赋税沉重:要将收获物的2/3上缴国家。
(2) 和兵役繁重①表现:修建,征伐南方,修筑,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人。
②影响: 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遭到严重破坏。
(3)法律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一人犯法,都要受到牵连,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种残害肢体的肉刑’。
2、秦二世:(1)更加残暴,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大量宫女,把修建墓室的所有工匠闷死在墓里。
(2)凶残地杀害自己的,屠杀。
(3)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使人民处于无法生活的境地。
二、陈胜吴广起义1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戍守遇雨误期,按律要被处死。
2概况:(1)爆发:,陈胜、吴广在领导农民起义。
(2)发展:攻占后,陈胜称王,建立了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
(3)结果:由于,起义军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3.评价:(1)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2)影响::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的浪潮没有因此平息。
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
项羽在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则率军直抵咸阳,公元前年,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1.含义: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自封为西楚霸王,封为汉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学习目标1.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3.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重难点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
难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三、知识导图四、学习提纲秦的暴政1、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三分之二的收获上缴国家。
秦始皇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2、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
3、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的“焚书坑儒”。
4、秦二世残暴统治。
如: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建墓室的工匠闷死,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等等。
5、秦暴政的影响:人民受到压迫剥削,无法生活,背井离乡,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陈胜吴广起义1、起义背景:900多人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在大泽乡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法将被处死。
2、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3、起义领导者:陈胜、吴广。
4、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5、起义政权: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6、起义结果: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7、起义影响: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其中项羽、刘邦的起义军队逐渐壮大,分别于秦军作战。
8、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在刘邦起义军的包围下,秦朝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1、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争夺帝位,展开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2、“楚汉之争”结果:四年楚汉之争,刘邦取得最终的胜利。
3、刘邦胜利的原因: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变强五、课堂练习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①秦始皇骄傲自大②繁重的赋税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④严酷的刑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 )A.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C.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D.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3.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秦朝的统治和农民起义具有重要价值。
教材通过介绍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等领导的反秦斗争,使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他们对秦朝的暴政和焚书坑儒等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农民起义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学生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了解陈胜、吴广等领导人的事迹,以及农民起义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社会矛盾的产物,培养学生对农民起义的理解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陈胜、吴广等领导人的事迹。
2.教学难点: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秦朝末年的历史背景、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农民起义的相关内容。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秦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农民起义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陈胜、吴广起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起义的经过。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设计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充分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成语,如“鸿门宴”“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3.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了解这一点,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
【歌谣记忆】秦朝暴政民愤激,陈吴大泽揭竿起,势如破竹建张楚,起义兵败项刘继。
项羽领兵创奇迹,巨鹿大败秦主力。
刘邦率兵逼咸阳,短命秦朝被灭亡,楚汉之争长四年,刘邦长安建政权。
【知识梳理】一、秦的暴政1. 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对农民征收沉重的________,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 秦朝实行的________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
3. 秦始皇死后,继位的更加残暴,剥削更为残酷,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
二、陈胜、吴广起义1. 公元前______年夏,一群被征发的农民在_______和______的号召下,在大泽乡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2. 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________”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起义军主力直逼咸阳,但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
3. 反秦的浪潮继续高涨,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
项羽在_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刘邦则直抵咸阳。
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被迫投降,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1.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_______为汉王。
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___”。
2. 最终,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
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知识小结】【课堂检测】1.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B )A.公元前208年B.公元前209年C.公元前206年D.公元前2O2年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D )A.垓下之战B.长平之战C.马陵之战D.巨鹿之战3.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 D )A.晋楚争霸B.齐魏争霸C.秦赵之争D.楚汉之争4.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的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B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5.决定秦王朝的成与败的两次战役是( B )①长平之战②河套争夺战③巨鹿之战④垓下之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6.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秦始皇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认识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历史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历史事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等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历史事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等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农民起义的过程。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4.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教辅材料:相关历史图片、地图、文献资料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秦朝末年的社会矛盾和秦始皇的暴政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农民起义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呈现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等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农民起义的过程。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主要讲述了秦朝灭亡前后,陈胜、吴广等领导农民起义,反抗秦朝暴政的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展现了农民起义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认识到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反抗压迫的英勇斗争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秦末农民起义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学生思维活跃,善于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进行学习。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农民起义中的英雄人物产生共鸣,但对起义的背景和意义还需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认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反抗压迫的英勇斗争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2.难点: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多媒体设备2.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历史地图册4.网络资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展示秦朝的暴政和农民的艰苦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农民阶级会采取何种行动?2.呈现(10分钟)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展示起义军攻占城池、打败秦军的史实。
引导学生关注起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农民起义对秦朝的影响是什么?起义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代表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
本节课通过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领导的楚汉战争等历史事件,展示了秦朝统治的腐败和农民起义的力量。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统治。
但他们对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秦朝的腐败和农民起义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领导的楚汉战争等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民起义的认同感,认识到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领导的楚汉战争等历史事件的联系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领导的楚汉战争为例,分析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PPT。
3.素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学具: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秦朝的腐败现象,如赋税沉重、刑法严酷等,引导学生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知|识|目|标|我|明|确①了解和把握秦朝暴政的要紧表现,分析秦朝灭亡的缘故;把握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之争的情形。
②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全然缘故,从而明白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一、秦的暴政下图是秦朝的刑具,秦朝的刑罚极为残酷,这是秦朝暴政的一大表达。
你明白秦朝的暴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吗?1.秦始皇的暴政(1)赋税繁重:迫使农民将__________的收成物上缴国家。
(2)________繁重: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__________。
(3)刑罚严酷:秦朝实行的法律专门严苛,________极其残酷,有各种损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
2.秦二世的暴政:秦始皇死后,继位的秦二世更加残暴。
他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
二、陈胜、吴广起义下图为历史上有名的大泽乡起义的场景,这次起义爆发的全然缘故是什么?1.缘故:________________(全然缘故);遇到大雨,戍守误期要被处死(直截了当缘故)。
2.时刻、地点:公元前________年夏、大泽乡。
3.领导人:陈胜、吴广。
4.要紧通过:公元前209年,起义爆发;队伍攻占陈县后,建立了“_ _______”政权;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5.结果:起义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6.评判和地位: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农民大起义。
7.后续斗争: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步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
项羽在__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消灭。
8.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向________投降,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三、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________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双方为______________,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________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教案(附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识记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时间、建立政权、巨鹿之战、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刘邦建汉。
掌握秦朝灭亡的原因。
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学会从插图和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学会搜集成语典故。
能够正确评价秦始皇。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握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和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和意义)。
通过分析秦朝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关系,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灭亡的关系,培养分析战争爆发原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秦朝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
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根本原因和战争经过。
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讨论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
利用《大泽乡起义》视频片段,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感知历史,掌握战争经过:陈胜、吴广起义;继起是项羽、刘邦起义,最终推翻秦朝。
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难点:1.焚书坑儒。
突破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述,使学生了解焚书、坑儒两件事发生的背景、动机和后果。
2.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从战争目的及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难点。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师教法:1.教材整合:本课按照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三目编写,为使学生掌握学习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重新整合教材,按照:“起义原因——秦的暴政、起义过程——陈胜吴广起义、起义结果——楚汉之争”,进行教学讲述。
抓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
在此基础上,探讨“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突破教学重点。
2.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再现历史氛围,感知、思考历史,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教学参考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1、赋税沉重(上交2/3),徭役兵役繁重,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刑法残酷,实行连坐制。
(残害肢体的肉刑,还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死刑)3、禁锢思想言论,“焚书坑儒”。
4、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地点:公元前209年夏,大泽乡起义2、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3、方式: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4、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5、建立政权:起义军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6、结果:起义失败,陈胜、吴广余部坚持战斗,后来加入其他反秦队伍。
7、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秦朝的灭亡1、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但反秦的浪潮没有平息。
2、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3、巨鹿之战后,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约法三章)。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四秦朝灭亡留下的启示:得民心者得天,失民心者失天下;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材料研读(P60)】(秦二世)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是以陈涉(胜)……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贾谊《过秦论》阅读材料,说说秦朝的施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关系。
秦的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对秦朝暴政的反抗。
【读地图(P60)】1.找到渔阳的位置和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
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在地图上找出渔阳和大泽乡即可2.找到张楚政权的根据地,并说明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进军路线。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攻占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然后向西进军,直逼咸阳。
【想一想(P61)】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原因:秦朝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尖锐;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广大人民起来反抗秦朝残暴的统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过程和方法:本课使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能力,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一篇章“暴秦无道”(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回顾:秦始皇的“功业”。
展示:秦朝的百姓生活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shu)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论从史出:材料一:据统计,秦代全国总人口约为2000万,丁壮劳力约占20%,其中,修陵墓约70万,筑长城40万,修五岭、驰道50万……合计,每年被迫服役者不下300万,几乎,举国服役!以至,男丁不足又征妇女!问题: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答】:秦朝的徭役繁重。
展示:材料二: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上缴国家。
师问: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答:秦朝的赋税沉重。
展示:材料三:秦朝死刑种类很多,如腰斩、车裂……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问题: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答:秦朝的刑法严酷。
师问:秦始皇的暴政简直可以和夏桀商纣相提并论了,但是秦始皇再厉害也难逃一死,那么,秦始皇的继任者秦二世胡亥是个怎样的皇帝呢?生答:秦二世比秦始皇更加残暴。
他和赵高狼狈为奸,任意残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
埋葬秦始皇时殉葬大量宫女和修墓室的工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由于暴政和重税,引发了农民起义,最终导致秦朝灭亡的历史事件。
本课内容包括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义、秦朝灭亡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认识到封建统治者的暴政和重税是导致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了解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是,对于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途径,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义等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暴政和重税是导致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理解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义等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2.教学难点: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内容。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视频:秦末农民起义相关视频资料。
3.图片: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义等历史事件的图片资料。
4.课件: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秦朝的暴政和重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秦朝会引发农民起义?2.呈现(10分钟)观看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义等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七年级历史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人教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目标1.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及意义。
3.了解秦朝的灭亡和楚汉之争。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秦的暴政1.徭役繁重:修建陵和,修筑长城。
2.赋税沉重:农民要将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3.法律严苛: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
4.统治残暴: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公元前年夏。
(2)地点:。
(3)领导人:、。
(4)过程:在建立政权,最后被镇压。
(5)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起义。
2.推翻秦朝(1)公元前207年,以少胜多,在之战中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2)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1.双方:西楚霸王和汉王刘邦。
2.目的:为争夺帝位。
3.结果: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探究一: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农民要将收获的2/3以上交给国家。
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
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秦朝的刑法很严酷。
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等。
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酷法的处治。
材料三(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材料三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3)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联系?三、课堂练习1.从修建骊山陵墓、长城和驰道以及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 )A.繁重的徭役B.沉重的赋税C.残酷的刑罚D.可怕的殉葬2.随着与秦始皇有关的影视剧的增多,某校初一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产生了研究兴趣,围绕着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展开了积极讨论。
其中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焚书坑儒D.统一度量衡3.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 新人教版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目标】1.识记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知道楚汉之争。
2.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3.通过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学习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提醒学生从第1题来认识第2题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方法指导二:老师补充一些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
秦始皇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帝国。
秦二世继位后,秦廷被掌权的赵高掌控而混乱不堪。
此时,秦末民变爆发,六国有力的军人各自复国,虽然秦将章邯努力平乱,但于巨鹿之战被楚将项羽击败,秦军主力投降。
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婴于咸阳向楚将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方法指导三:第4题从战争目的进行对比,得出战争性质的不一样。
一般评价战争的性质可以从发动战争的目的来判断。
方法指导四:知识模块一可以用情景短剧等方式展示。
知识模块二可以用辩论赛等方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可由一名同学作为复习小导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老师或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
然后导入新课:秦始皇雄才伟略,建立了庞大的秦王朝,但是在秦朝的市场上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秦的暴政自主阅读课本P47~48内容,完成第1题。
1.秦的暴政的表现。
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秦二世更加残暴。
知识模块二陈胜吴广起义自主阅读课本P48~49内容,完成第2题。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时间、地点、人物、口号、意义。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2.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认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
3.知道项羽、刘邦起义和楚汉之争,理解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4.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楚汉之争中项败刘胜的原因分析,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难点】1、重点: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难点:秦的暴政,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自主学习】1.秦的暴政: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________,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________和________。
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一人犯法,________和________都要受到牵连。
秦始皇死后,________的统治更加残暴。
2.陈胜、吴广起义:________年夏,陈胜、吴广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走到________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法要被处死。
陈胜、吴广领导发动了中国历史上________。
起义军在陈县建立“________”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由于缺乏后援,最终________,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3.后续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
项羽在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________,________年,秦朝灭亡。
4.楚汉之争:秦亡后,刘邦和项羽为_______,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__”。
最终,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________,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合作探究】1.秦的暴政体现哪些方面?2.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3.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4.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
这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从秦朝灭亡和项羽争夺帝位失败的共同原因中,你总结出什么历史经验教训呢?【当堂达标】1.从修建骊山陵墓、阿房宫和长城可以看出,秦的暴政表现为()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指()A.项羽、刘邦起义B.国人暴动C.牧野之战,奴隶倒戈D.陈胜、吴广起义3.下列属于秦末农民起义范畴的历史事件有()①陈胜、吴广起义②项羽领导的起义③刘邦领导的起义④楚汉战争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②③④D. ①②④4.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事件中,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建立张楚政权②大泽乡起义③吴广、陈胜被杀④刘邦率兵进入咸阳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5.巨鹿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A.刘邦与秦军B.项羽与秦军C.陈胜、吴广与秦军D.刘邦与项羽6.象棋中“楚河汉界”源于秦末“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是( )A.楚国和汉朝之间的战争B.项羽和刘备之间的战争C.楚国与秦国之间的战争D.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7.下列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秦的暴政是起义的最主要原因 B.起义地点在大泽乡C.起义军建立了政权 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材料二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泽乡爆发了。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秦末的什么社会现象?可以看出这种社会现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起义?(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我的收获】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赋税徭役兵役亲族邻里秦二世2. 公元前209 大泽乡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张楚失败3.项羽刘邦巨鹿之战咸阳公元前2074.争夺帝位楚汉之争垓下【合作探究】1.(1)赋税沉重:秦始皇修建大量工程,制定了名目繁多的赋税。
(2)徭役、兵役沉重:骊山墓、阿房宫、万里长城的修建需要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3)刑法严苛各种让人闻之色变的刑法,实行“连坐”一人犯了罪,往往会牵连到亲族和邻里。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的途中,遇雨误期,导致起义爆发。
这只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直接原因,从当时社会现状来看,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即使没有陈胜、吴广在渔阳遇雨误期,秦末农民大起义也会爆发,只是时间迟早问题。
所以,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3.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
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
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
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4.目的不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楚汉之争是为了争夺帝位;性质不同:前者属于农民战争。
后者属于封建统治者内部的战争。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当堂达标】1.A2.D3. B4.D5.B6.D7. D8.(1)秦的暴政。
兵役、徭役繁多,租税沉重,“焚书坑儒”。
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痛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陈胜、吴广。
为了推翻实行残暴统治的秦朝。
(3)有联系。
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陈胜、吴广才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学习目标1.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3.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重难点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
难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三、知识导图四、学习提纲秦的暴政1、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三分之二的收获上缴国家。
秦始皇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2、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刑罚极其残酷。
3、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的“焚书坑儒”。
4、秦二世残暴统治。
如: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建墓室的工匠闷死,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等等。
5、秦暴政的影响:人民受到压迫剥削,无法生活,背井离乡,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陈胜吴广起义1、起义背景:900多人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在大泽乡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法将被处死。
2、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3、起义领导者:陈胜、吴广。
4、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5、起义政权: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6、起义结果: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7、起义影响: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其中项羽、刘邦的起义军队逐渐壮大,分别于秦军作战。
8、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在刘邦起义军的包围下,秦朝统治者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1、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争夺帝位,展开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2、“楚汉之争”结果:四年楚汉之争,刘邦取得最终的胜利。
3、刘邦胜利的原因: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变强五、课堂练习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①秦始皇骄傲自大②繁重的赋税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④严酷的刑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 )A.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C.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D.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3.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这一记载说明了(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B.秦朝的刑法很残酷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发生的地点是( )A.渔阳 B.陈C.大泽乡 D.垓下5.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
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6.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最终率领起义军灭亡秦朝的是( )A.陈胜 B.吴广C.项羽 D.刘邦7.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
它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8.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9.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对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修筑万里长城B.修建阿房宫C.刑罚非常残酷D.秦朝的暴政10.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D .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1.C 2.D 3.B 4.C 5.C 6.D 7.D 8.D 9.D 10.B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后练习题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选择题1.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推行郡县制 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 D.严酷的刑法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大泽乡起义B.黄巾起义C.黄花岗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3.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以及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4.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爆发在公元前209年B.爆发地点是大泽乡C.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5. 导致秦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A.秦的军队不够强大B.秦皇骄傲自大C.秦的暴政D.农民起义的打击6.下列有关陈胜、吴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们号召农民举行起义反秦B.他们在陈建立“张楚”政权C.相继战死沙场D.没能推翻秦朝统治7. 秦末农民起义中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8.成语“破釜沉舟”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9.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是一项是(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10. 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D.城濮之战11.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残酷的刑法 B.骄傲自大C.剥削沉重 D.失去民心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朝刑法严酷,一人犯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B.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次农民战争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D.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13.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