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论语选读》每课精解之高山仰止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每课精解
第十二课高山仰止
1.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把“高山”比喻为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宋朱熹则解释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朱熹说“高山”,就是人们平时仰望的高山,没有什么喻义;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11
2,用行舍藏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最为精练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里面所蕴涵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
3.割腐焉用牛刀
孔子的本来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小小的县城,怎么用得着礼乐之道这种治国的方略呢”。我们现在已不能确知孔子到底是在跟子游开玩笑还是一时失言,但子游“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和孔子师生之间畅所欲言的风貌却跃然纸上。从子游的答辩词来看,有时候,杀鸡用一用牛刀也未尝不可,虽然是治理一个小县城,也应该与治理一个国家同步,因为其性质是一样的,总是在上位的人学了礼乐就会懂得爱人,在下位的人学了礼乐就容易听使唤,只要目的能够达到,用鸡刀牛刀有什么关系呢?孔子完全同意子游的看法,所以立即表态修正,向学生们宣布自己的错误,足见孔子知错就改,从善如流。
4.墙
子贡在回答叔孙武叔“子贡贤于仲尼”时把自己比做一堵齐肩高的墙,人们只需在外面把头一伸,自己内部的一切就尽在眼中了,而孔子则不同,他的“墙”非常高,如果你找不到门进去,里面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你根本就不知道。叔孙武叔之所以说子贡比孔子贤,是因为他只能看到子贡这个“矮围墙”里的东西,孔子的“围墙”里有什么,他连门都没有找到。
所谓“深见者深,浅见者浅”,对于我们而言,当尚未进入一个门时,切勿妄加评论,以免贻笑大方。
12高山仰止
5・22子在陈日:“妇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评析】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所以,孔子说回去吧,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行为粗率简单,还不
知道怎样节制自己,这些还有待于他的教养。总的来说,可以看出,孔子对于自己学生的欣赏与肯定。
11・13闵子侍侧,闿闿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评析】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孔子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特长而高兴,但又担心子路,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师之爱生,人之常情。孔子的这种担心,就说明了这一点。
74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日:“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评析】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11・1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日:“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评析】这一段文字记载了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他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当其它门人都不尊敬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尚未入室。这是就演奏乐器而言的。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应该讲是比较客观的,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反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
5・7子曰:“道不行,乘样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日:“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评析】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这一条既见出孔子对于子路的喜爱,又见出孔子对他的关心和鞭策。
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评析】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从师生关系上说,可以见出师生关系的和谐,而这得益于孔子的平等观,尊重的是事实而不是权威。
U∙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1・1。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日:“子恸矣。”日:“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日:“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评析】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日:“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日:“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日:'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日:“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评析】老师可以开学生玩笑,学生可以直指其非,善哉!孔子为人师,大节不亏,小节不拘,善之善哉!
9・11颜渊喟然叹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评析】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日:“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日;“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日:“无以为也I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评析】师爱生,生敬师,大抵师生关系的理想境界,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