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
有关城市化水平的数据在大约1800年后才出现,估计1800年世界人口约为9、06亿,其中大约2、17亿(24%)的人口生活在拥有两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城市中,大约2%的人生活在拥有10万人口的城市里。
1850年,世界人口大约增长30%,拥有2万规模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增长了132%,大城市的人口比重增长了76%。
在1900年-1950 年期间,大城市人口增长率达到254%。
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世界各个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性。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
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的发生,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而工业生产的集中促使了城市化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明显加快,村镇向城镇发展,小城镇向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大多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长短不一,形成发达国家之间城市化发展时间不一致现象。
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城市化进程最早,发展最广泛,从1760年开始到1851年,90年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50%,而当时世界人口中,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6、5%。
而到1921年,其城市化水平已达77、2%。
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历史短。
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曾为殖民地,18 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对其影响很小。
二战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
在亚洲,和发达国家一样,发展中国家中的城市化进程也显出很大的地区差异。
以中国为例,建国后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化进程一直非常缓慢。
1978 年,中国结束了其计划经济时代,才开始了一条类似美国、德国和英国在18、19世纪所采取的发展道路,城市化步伐随之加快。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特别快。
因此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加速度较快,远远的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将不断缩小。
所以很多人说,世界进入了一个城市化时代,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将是城市化的世界。
二、现代城市规划管理是全球城市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城市规划是驾驭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基本手段。
城市规划关系各行各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广泛领域,具有很活的综台性。
城市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城市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多样化,城市各项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关系日益复杂。
城市规划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
1、城规划建设中的盲目、无序。
具体表现在:城市规划时间大大缩短;城乡规划体制分割脱节,;多数城市建筑风格雷同,出现大马路、大广场、人工湖、豪华办公楼等千城一面的现象。
2、规划管理的实施手段相对缺乏。
一是城市规划依法审批管理不到位。
二是城市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健全不到位。
三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经费投入不到位。
四是城市规划人员素质不到位。
3、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匮乏。
目前,城市的规划管理还主要是政府一方的事务,并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聪明才智。
社会公众的参与观念尚未树立,归根结底是我们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法制中却缺乏明确的群众参与机制程序,迫切需要健全完善。
三、在全球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
在城市化过程席卷全球的今天,城市规划管理既要为分析需要、问题和机会提供必需的系统方法,一切与人类居住点有关的政府部门的基本责任就是要在现有资源限制之内对城市的增长与开发制定指导方针。
城市规划管理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基本的动态的统一性,并且要明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其它城市结构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
城市规划管理具有重要地位。
是因为它在城市建没中发挥着以下作用:
1、保证城市规划按照台理的程序进行科学学的编制、修订,和实施。
使城市有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建设。
2、通过审批管理和规划立法以及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城市规划具有真正的法律效力和合法化,变人治为法治,实现以法治城。
3、通世行政手段,按照城市规划和必要的申请、审核报批、发证等程序与手续,对各项当前建设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综合部署,保证城市规划实施。
4、随时检查发现及时制止或处理一切地上地方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保证城市建设有秩序地进行。
5、及时掌握城市建设情况,对城市建设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同时计城市规划进行实践检验和反馈,使城市规划臻于完菩、合理和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政策性和实施管理手段,在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协调各项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整体和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的重要过渡时期,如何能够处理好城市规划问题,汲取国内外的成功研究经验与教训非常重要。
也仅有如此,才能逐步完善并重组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正规发展格局。
四、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意义
1、促进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与更好的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需求。
从我国近些年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所取得成就不难看出,我国近些年的城市规划目标在不断向着我国战略发展建设目标所靠拢,并且已经逐步成为国家走向持续化发展的主要控制手段。
也就是说,从上世纪90 年代时,我国城市规划的目标就已经逐步渗透到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进程中,并直至当前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总体来说,国家这些年所做出的成果非显著。
如,城市规划普化阶段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就响应了十四大“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空间环境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精神,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并通过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调控城市空
间环境的生产和分配。
尤其是2000 年以后,直至今天,国家仍然贯彻并坚持采用扩大内需相关政策,鼓励投资,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
而城市规划成为了该政策的实行手段之一。
2、适应国家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城市规划逐步走向多样化选择方式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目标不光是提高行政效率,还要带来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并最终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民主政治。
近20 年政治体制改革使作为社会过程的城市规划在立项、设计、实施上都拓宽了方法和渠道。
如“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提供了可能;“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订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也为城市规划导则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