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期末复习题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思想学术一、填空题:1、由开创的关学, 开创的闽学,被后人称为濂、洛、关、闽,是宋代理学的四个著名学派。
2、北宋初期,理学的先驱人物有、、等,他们昌明儒术,注重经书“义理” ,旗帜鲜明地反佛反道,为理学思想体系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被称为“宋初三先生” 。
二、改错题:1、北宋王安石设立经义局,训释《诗》、《书》、《春秋》三经义,对儒家经典重新作了训释, “天下号曰新义” , 这就是《三经新义》。
2、南宋朱熹同时,出现了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他们分别为永嘉学派和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
三、名词解释 :1、宋明理学(道学、宋明新儒学。
2、北宋五子。
3、《太极图说》。
4、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5、一物两体。
6、关学学派。
7、荆公新学。
8、耦。
9、剥落。
10、简易功夫。
11、鹅湖之会。
四、简答题:1、《皇极经世书》的主要思想。
2、拭勾勒二程理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轮廓。
3、王安石思想的基本内容。
4、元代思想状况。
五、论述题:1、周敦颐的思想特征是什么?有那些重要内容?2、张载的理学思想反映在那几个理论环节中?其基本观点是什么?3、为什么说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理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有那些?4、与理学思想比较起来,陆九渊心学思想有那些特点?5、陈亮、叶适如何通过针对性地批评程朱理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第七章明代及其明清之际的思想与思潮一、填空题:1、明初思想界的代表人物有(试举五人 :、、、、等。
2、明代中后期形成的王学派中影响较大的, 是以王畿 (龙溪、钱德洪 (绪山的和王艮的。
3、的准备工作和部分编写工作, 在“学案体”学术思想史方面具有开创之功。
4、在《东西均》中提出的的命题在思想史上有重要意义。
二、改错题:1、明永乐年间组织编撰的三部《大全》是指《六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三部大书。
2、真正实现明初理学向心学的转变的代表人物是吴与弼。
3、吕留良的《无何集》是把王充《论衡》中批判谶纬神学的言论加以分类编排而构成的论文选集。
《中国思想史》复习题
《中国思想史》作者:张岂之教学资料、考试复习资料先秦篇夏商周(宗教)春秋战国(先秦子学)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1、商周宗教思想①、夏商周的异同共同点:上帝是元神异:夏:忠义商:遵命遵神周:道德②、夏商周宗教思想的发展原始宗教(原始社会)→上帝一元神(夏商西周)→宗教思想的动摇(西周末年)祖先一元神祖先即上帝(夏商)A、祖先与上帝分离B、天命可以转移C、敬天保民以配天命→春秋时期重人、重民思想—人文理性(西周)A、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B、民众的呼声,对上帝与祖先神的责问③、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早期五行说:A《尚书·洪范》五行说B、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五行说考源:1、源于生产实践。
生产工艺五材属性2、占星术五大行星之号3、甲骨卜辞卜辞中的五方说东西南北中为五行之滥觞④、西周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史伯最早提出“和同说”,将五行视为产生百物的物质元素“和实生物”,突出了“和”在万物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一个完整、简略、朴素的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说文解字》本意相应也。
从口,禾声,即对一句话、一声歌响应的回应。
五行既是物象,又是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符号,非自然界纯粹的物象,相反,作为古代思想家认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所使用的一些隐喻,是通过类比,比喻等直觉思维得到的哲学概念。
和而不同①君子之修养境界,为人准则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②“和而不同”的文化启发多元互补早期阴阳说:A、《易经》的阴阳八卦说B、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提出“气”及“阴阳”观念《易经》阴阳爻,阴阳卦是阴阳思想的符号化,阴阳鱼太极图对待统一,消长流行、互根互动理念。
2、春秋时代的思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士子救国儒——文士墨——武士道——隐士法——谋士先秦诸子思想兴起的条件内因:思想家个人因素外因: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生产力发展、领主经济大崩溃、动荡的诸侯政治、士阶层的形成、学术发展的逻辑必然。
中国思想史复习参考
中国思想文化史导论复习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在《庄子》中,借助重要人物的话语增加自己话语说服力的方式叫()A 卮言B 重言C 无言D直言2.中国人典型的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A 自豪B 淡漠C 矛盾D宁静3.婚姻方式与提倡观念不统一的近代学术大师是()A 胡适B 陈寅恪C 朱自清D傅斯年4.“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说的是()A袁世凯B严复C冯友兰D胡适5.严复所译《天演论》的原作者是()A孟德斯鸠B赫胥黎C达尔文D伽利略6.晚年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万年不易之论”的是A严复B王国维C鲁迅D熊十力7.2010年年底国家博物馆所放孔子像,面朝天安门东的劳动人民文化宫。
劳动人民文化宫在清代是()。
A国子监B乾清宫C祈年殿D太庙8.美国学者白牧之、白妙子夫妇(E. Bruce Brooks and A. Teako Brooks)提出的《论语》成书理论是()A 解构论B结构论 C 层累论D自然形成论9.我们现在所用的《论语》版本是()A 齐论B 张侯论C 鲁论D孔子论10.不严肃的解构的真正危害在于,它会直接导致一种()A虚伪心理B媚俗心理C怀疑心理D虚无心理11.老子所说的学道的目的是()A“知其雄,守其雌”B“致虚极,守静笃”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道可道,非恒道”12.“虚”的观念与下列哪个原理有共通之处()A 熵B仁C法D德13.提出“心兵”说法的是()A 列子B老子C孔子D庄子14.列子给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故事出自()A《列子》B《庄子》C《老子》D《论语》15.佛家所说人生“七苦”指()A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B喜、怒、哀、思、悲、恐、惊C生、长、壮、衰、老、病、死D吃、喝、玩、乐、拉、撒、睡16.释迦不予解释的问题佛家叫做()A “十三无记”B“十四无记”C“十四无知”D“十三无知”17.佛家用中毒箭者来说明人生该关注哪些事情的经典是()A《四十二章经》B《金刚经》C《箭喻经》D《坛经》18.不严肃的解构的危害在于()A 怀疑B虚无C无聊D无用19.儒家以箭喻“道”来使人领会()的重要性。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思想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思想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专业:哲学班级:哲学2023级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四部分,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所有题目必须回答,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其余题目请将答案写清楚。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不属于先秦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心学2. "人之初,性本善"出自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3. 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哪个学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4. 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A. 孔子B. 墨子C. 庄子D. 韩非子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生在哪个时期?()A. 春秋B. 战国C. 秦朝D. 汉朝6. 以下哪位是魏晋时期的代表性思想家?()A. 朱熹B. 王守仁C. 王阳明D. 王弼7. "天命"思想体现在以下哪部儒家经典中?()A. 《论语》B. 《孟子》C. 《中庸》D. 《大学》8. 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不破不立"的观点?()A. 孔子B. 朱熹C. 陆九渊D. 王阳明9. "存天理,灭人欲"是以下哪个学派的主张?()A. 陆王心学B. 程朱理学C. 陆王心学D. 程朱理学10. 以下哪位思想家强调"格物致知"?()A. 孔子B. 孟子C. 朱熹D. 王阳明11. "知行合一"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核心观点?()A. 孔子B. 朱熹C. 王阳明D. 王夫之12. 《四书》不包括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中庸》D. 《诗经》13. 以下哪个不属于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A. 理B. 气C. 性D. 无14. "良知"说是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程颢B. 程颐C. 朱熹D. 王阳明15. 以下哪部著作被称为"儒家的百科全书"?()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周易》16. "以德治国"的思想最早见于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尚书》D. 《周易》17. 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民为贵君为轻"?()A. 商鞅B. 韩非子C. 孟子D. 荀子18. "三纲五常"思想体现了儒家的哪一核心观念?()A. 仁B. 义C. 礼D. 智19. 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A. 孟子B. 荀子C. 董仲舒D. 王充20. "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出自以下哪部经典?()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提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 ________。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资料-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资料-2016年2月“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复习及参考答案多项选择题1、周公认为,要做到敬天保民,周王朝应该做到(ABC)。
A.要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B.要体察民情C.要慎用刑法D.要礼法并用2、儒家学派的特点有(ABCD )。
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C.崇尚仁义D.以孔子为师3、孔子的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BCD )。
A.礼治与正名B.举贤才C.实行平均主义D.愚民政策4、孟子提出的关于实行仁政的具体设想是(ABC)。
A.制民之产B.平均赋税C.保护工商业D.礼法并用5、荀子认为人性恶,恶的本性主要表现在(AB)A.人的感官欲望B.权势欲望C.生存欲望D.社会环境的影响6、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内容有(AC )。
A.物无贵贱B.物有贵贱C.无是无非D.有无相兼7、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了(ABCD )等主张。
A.非攻B.尚贤C.尚同D.节用8、法家思想的特点是(ABCD)。
A.重视法律的作用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D.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历史9、商鞅对于实行法治提出了如下的一下原则(ABC)。
A.要刑无等级B.要明法利民C.要轻罪重罚D.要法胜民10、韩非提出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是(ABC)。
A.法一而固B.以其所重禁其所轻C.法不阿贵D.法不责众1、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BC )。
A.尊君B.督责C.深罚D.尚武2、汉武帝政治思想的特点有(ABCD )。
A.求变B.求治之本C.德刑兼用D.任贤3、唐太宗以善于求谏纳谏著称,而能直言极谏的著名文臣武将有(ABC)等。
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长孙无忌4、李世民君臣从多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BCD )。
A.奢侈无度B.杜绝言路C.用人不贤D.严刑峻法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参考题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参考题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题中国政治思想史常见的三种阶段划分法:两段法:古代;近代;四段法: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至清朝前期;晚清;六段法:形成期—先秦;发展期—汉唐;完善期—宋明;反思期—明清之际;转型期—晚清;变革期—清末民初。
(一)夏商西周时期:古代政治思想萌芽期创世神话;政治传说;祖先崇拜;天罚;祭祀;王权至上;宗法;礼制;敬天保民;(二)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政治思想高度发展期百家争鸣;儒、道、墨、法、阴阳、纵横、名、杂、兵家;改革家;(三)秦汉至清朝时期:儒家思想为正统政治思想时期1、秦汉:儒家正统思想确立期2、魏晋南北朝:儒家正统思想调整期3、隋唐五代:儒家正统思想发展期4、宋元明:儒家正统思想完善期5、清前期:儒家正统思想成熟期(四)晚清时期(近代):中国政治思想近代化时期(转型期)1论述题:试述魏晋之际政治局势与学术思潮之间的关系2名词解释:东林党(见课件)?3解释:儒、儒学、儒生、礼治、仁政、墨(10个都可以出名词解释-课件)、道法自然、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申不害、渗到(音)、商鞅)比较墨、儒、道、法的背景和思想异同兼爱和爱有差等的区别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简答)魏晋风度(名词)汉代董仲舒怎样论证其天人合一思想隋唐初期的君道论韩愈&柳宗元(特别是柳宗元对封建的看法)宋元:陆王心学与宋明道学(韩愈确立儒家道统)的学术渊源、分歧简述王阳明的思想特点(形而下+形而上)1试述魏晋之际政治局势与学术思潮之间的关系曹魏王朝末期,政治上的突出事件,乃是统治阶级内部由尖锐的争夺权力的斗争演成恐怖性的大屠杀。
魏明帝曹叡死时年仅三十五岁,承继他帝位的曹芳年仅八岁,于是曹叡不得不把政权委托给曹爽和司马懿二人共同掌握。
曹爽是从小即为曹叡所亲爱的宗室,而司马懿则是当时干练于军事的重臣,二人间即展开争夺政权的暗斗。
司马懿终于在嘉平元年(249)以阴谋狡诈战胜曹爽,把曹爽兄弟和其集团的诸名士何晏、丁谧、李胜、毕轨、桓範等诛灭三族。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思想史期末考试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思想史期末考试教师:李宪堂老师(加粗蓝色为考题;红色为论述,二选一)⼀解释1、乐合同,礼别异语出荀⼀《乐论》。
字⼀意思是“⼀乐使人们同心同德,礼法区别⼀们的等级差异。
”从字⼀看,荀⼀强调了乐与礼的区别。
乐与礼性能不同,从不同⼀度出发、⼀不同方法对个体与社会发生不同的作⼀和影响。
⼀实际上乐和礼的⼀的是⼀致的。
⼀先,乐与礼共同面对的问题是乱,包括外在与内在两种情形。
外在的乱是指政治秩序崩溃,伦理秩序失范,内在的乱是主体⼀⼀的各种冲突。
要解决内外之乱,必须通过乐与礼两种⼀段的结合。
其次,乐与礼都指向德。
《乐论》说:“君子明乐,乃其德也。
”外在的规范(礼)最终转化为内在的心灵愉悦和满足(乐),外在和内在、社会和自然在此获得了“德”的统一。
最后,乐与礼最终⼀标是先王之道。
“先王之道,礼乐正其盛者也”。
“礼乐之统,管乎⼀人心”。
先王之道是“美学理想”与“社会理想”的交叉。
礼乐生,乐礼互渗;礼以致和乐,和以达礼治,乐以调万物。
和出于音,⼀关乎政,政类于⼀。
⼀乐是美的政治,政治是善的音乐,都要努力达成中而能和,和⼀致中的理想。
总之,乐指向内涵,礼指向外观,乐实质上渗透着和、乐、仁、爱,是自然或修养成自然;礼实质上包含着序、节、⼀、制,是⼀为或修养所下的⼀夫。
乐和礼二者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体现的是一种中和理想。
2、知⼀合⼀任何事物都不是独⼀自足的有待认识的对象,⼀是践⼀其⼀生理想(⼀功、⼀言、⼀德之类)的环境条件;发现真理的过程是向世界深处的不断沉入,⼀不是理性之光对物质奥秘的层层照亮。
由⼀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
他的“知⼀合一”思想包括两层:( 1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知⼀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阳明说: “知是行的主意,⼀是知的⼀工夫”“知是⼀之始,⼀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之⼀觉精细处即是知。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资料-
2016年2月“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复习及参考答案多项选择题1、周公认为,要做到敬天保民,周王朝应该做到(ABC)。
A.要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B.要体察民情C.要慎用刑法D.要礼法并用2、儒家学派的特点有(ABCD )。
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C.崇尚仁义D.以孔子为师3、孔子的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BCD )。
A.礼治与正名B.举贤才C.实行平均主义D.愚民政策4、孟子提出的关于实行仁政的具体设想是(ABC)。
A.制民之产B.平均赋税C.保护工商业D.礼法并用5、荀子认为人性恶,恶的本性主要表现在(AB)A.人的感官欲望B.权势欲望C.生存欲望D.社会环境的影响6、庄子相对主义思想的内容有(AC )。
A.物无贵贱B.物有贵贱C.无是无非D.有无相兼7、以兼爱为出发点,墨子提出了(ABCD )等主张。
A.非攻B.尚贤C.尚同D.节用8、法家思想的特点是(ABCD)。
A.重视法律的作用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D.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历史9、商鞅对于实行法治提出了如下的一下原则(ABC)。
A.要刑无等级B.要明法利民C.要轻罪重罚D.要法胜民10、韩非提出实行法治的具体原则是(ABC)。
A.法一而固B.以其所重禁其所轻C.法不阿贵D.法不责众1、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BC )。
A.尊君B.督责C.深罚D.尚武2、汉武帝政治思想的特点有(ABCD )。
A.求变B.求治之本C.德刑兼用D.任贤3、唐太宗以善于求谏纳谏著称,而能直言极谏的著名文臣武将有(ABC)等。
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长孙无忌4、李世民君臣从多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BCD )。
A.奢侈无度B.杜绝言路C.用人不贤D.严刑峻法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中国近代思想史 期末试卷
A卷一、名词解释1、《海国图志》《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魏源根据《四洲志》等资料编写的,是当时介绍世界地理历史最详实的专著,书中介绍和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战舰和火器生产技术;另外还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辩证关系,是一部研究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探寻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之路的维新思想的启蒙书。
2、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的10年间所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
当时将这一措施称为“新政”。
1901年1月29日,清政府颁发“新政”。
其主要内容有:①编练新军。
②筹饷。
③废科举、办学堂、奖游学。
④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清政府为了提高中央至地方的行政效率,对原有机构进行了一些改变、裁减和合并。
⑤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清末所实施的“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而被迫做的改变。
3、陈独秀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
生于1879年10月,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897年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于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他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
1920年初,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
在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机会主义。
1929年11月,被开除党籍。
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
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
1942年5月逝世。
4、第三条道路又称“中间路线”。
指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代表上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政治主张。
既反对国民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也不赞成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幻想另辟“第三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英美式的资本主义制度。
由于打着“中立”的旗号,标榜“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故称。
随着国民党反动、独裁的面目日益暴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拥护这种主张的人,逐渐认识到“中间路线”在中国走不通,转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中国思想文化史期末考试题目
一、填空1、世界上的稻米分为亚洲稻系和非洲稻系,我国是大米和小米的故乡2、《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天道自然,人道无为。
3、道教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4、禅宗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即心即佛”说和“顿悟”说。
5、理是二程理学的最高范畴。
6、魏源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在近代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
7、__周公___制礼作乐,是建立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指标。
(p34)8、儒学的礼学思想,是从______心性学说__为理论内核的。
9、西晋末年,郭象提出了__独化的__的玄学体系。
(p232)10、佛教的基本教义可以概括为__“三法印”__。
(p247)11、韩愈提出__文以载道__思想,重视文学的仁义内容和教化作用。
(p289)12、胡安国与其子胡宏开创了__湖湘学派__。
(p401)13、“义利之辨”是__张栻______理学等思想的主要内容p402。
14、明代永乐年间所编三部理学大全是《五经大全》、《四书大全》、《信理大全》。
(p438)15、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提出__知行统一_的观点。
(p463)16、文明三个标志:1、城市、2、青铜器、3、文字二、名词解释:1、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今文经学:今文学派是两汉间以儒家经书研究而形成的学派,它的出现需溯源至秦始皇的思想政策,民间所藏的先秦百家之书尽皆焚毁,仅存官方所藏,也只有官方职司博士官者仍可研究阅读。
这些被设为博士官的诸学者,都是在师承传授下的经学研究,其所依之典籍为西汉文字新编之儒经,故可称为今文经学。
3、玄学:玄学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宗旨就是贵无,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魏、晋、南北朝流行的社会思潮。
语始见《晋书·陆云传》。
魏晋名士以谈“玄”,释“玄”,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为风气,并建立起不同的流派,故名。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doc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一、填空1、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基本轨迹,构成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精髓。
(追求和谐、和谐文化模式)2、人类社会的三大和谐是、、。
(人际和谐、群体和谐、天人和谐)3、是一个民族的基本形象,是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综合反映。
(文化形象)4、人类社会三大和谐的核心是。
(通过治国实现群体和谐)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和的伟大民族精神。
6、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可以概括为、、、。
(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施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句出自之语。
(顾炎武)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表现了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谭嗣同)9、人类社会三大和谐的基础是。
(人际和谐)10、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是以作为哲学基础的。
(天人合一)11、孔子把作为一种道德境界,而则是实现这一境界的唯一途径。
(仁、礼)12、庄子把当作人的尺度,把看作是人的最高价值状态,不承认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价值。
(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1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讲的治国是以为核心内容。
(民本文化)14、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所讲的,是整个思想体系的最高层次,也是修身治国所要实现的最高理想,这个理想目标就是追求。
(平天下、天下为公)15、五经包括、、、和。
(《诗》、《书》、《礼》、《易》和《春秋》)16、孔子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是他的的最好的政策。
(愚民政策)17、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平均主义的经济政策治理国家的人。
(孔子)18、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是和,这主要是基于他对与的理解。
(克己忍让、内省修身、仁、礼)19、庄子相对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和。
(物无贵贱、无是无非)20、庄子把当作人类社会的理论境界。
(原始的自然状态)21、商鞅实行法治的原则包括、和。
(要刑无等级,要明法利民,要轻罪重罚)22、汉武帝政治思想的四个特点是、、和。
聊城大学成人教育《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练习题一、概念题1.分封制2.墨子3.九品中正制4.秦始皇5.戊戍变法6.商鞅变法7.孟子8.科举制9.陆贾10.辛亥革命11.焚书坑儒12.荀子13贞观之治14.贾谊15.《资政新篇》二、简答题1.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方法有哪些?2.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主要方面?3.贞观统治集团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秦始皇大一统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朱熹提出的改良南宋积弊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唐甄主张的“为君之道”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周公主张统治者怎样敬从天命、怀保小民?7.墨子主张“非攻”,具体理由包括哪些主要方面?8.李斯主张实行文化专制,其主要理由有哪些?三、论述题1.试论董仲舒天人合一论的历史影响。
2.试述洪秀全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3.如何评价曹操“唯才是举”的选用思想?4.如何评价李大钊的“民彝”政治观?5.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6.试论黄宗羲反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中国政治思想史》练习题答案一、概念题1.分封制··················密···················封·····················线··················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整理复习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整理复习国家起源的传说①契约说②冲突说③贸易说④⽔利灌溉说⑤战争说⑥圣⼈造福说封建制度的含义1.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关系;2.形成了与封君封⾂相适应的封⼟制度;3.中央势⼒衰落,各封君在其领地有独⽴的政治权⼒东⽅专制主义(魏特夫)1,这种社会是⼀种“⽔利社会” ;2,政治权⼒的集中和专制;3,⼀切完全归皇帝所有;4,东⽅社会只有皇帝控制下的贵族;5,东⽅社会的政府对国家的经济实⾏垄断;6,东⽅社会没有法律;7,东⽅社会的专制特点具有⼗分强烈的稳固性。
夏朝的政治过程政治决策:以占⼘决定,建⽴专门的⼘筮之官,也可以“乃召六卿”政治执⾏:①是召集⼤⾂发表誓词,如和有扈⽒作战的《⽢誓》“⾏天之罚” ;②是诸侯会盟“夏启有钧台之享”;③是征伐不服从者。
夏朝的官员制度1、中央朝廷官吏外廷:政务官;宗教官内廷:宫内事务2、地⽅侯、伯:同姓以国为姓,分布在王朝中⼼区以外地区;异姓贵族成为⽅国、候伯。
⼤国⾸领为伯。
3,⽅国对夏朝天⼦的义务:1)听命;2)任职;3)提供部队征伐;4)保卫王族;5)纳贡商朝的⾏政制度——内外服1)内服:第⼀类是政务性职官:牧正,多⼯第⼆类是军事性职官:师长、马亚、多马、戍、卫、射第三类是宗教⽂化类职官:⼘巫史第四类是宫廷内职官:寝宰⾂2)外服:诸侯或⽅国义务:戍边、出征、纳贡、服役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种⽅国与⽅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或“早期国家” 。
西周宗法制度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宗和⼩宗。
周王⾃称天⼦,称为天下的⼤宗。
天⼦的除嫡长⼦以外的其他⼉⼦被封为诸侯。
诸侯对天⼦⽽⾔是⼩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宗。
诸侯的其它⼉⼦被分封为卿⼤夫。
卿⼤夫对诸侯⽽⾔是⼩宗,但在他的采⾢内却是⼤宗。
从卿⼤夫到⼠也是如此。
逐渐建⽴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度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周⼈对被征服⼟地和⼈民实⾏统治的⼀种措施,也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和财产⽅⾯的再分配制度。
《中国思想史》期末
《中国思想史》期末作业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思想学术一、填空题:1、由周敦颐开创的濂溪之学,张载开创的关学,二程开创的洛学,以及南宋朱熹开创的闽学,被后人称为濂、洛、关、闽,是宋代理学的四个著名学派。
2、北宋初期,理学的先驱人物有胡瑗、孙复、石介等,他们昌明儒术,注重经书“义理”,旗帜鲜明地反佛反道,为理学思想体系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被称为“宋初三先生”。
二、改错题:1、北宋王安石设立经义局,训释《诗》、《书》、《周礼》三经义,对儒家经典重新作了训释,“天下号曰新义”,这就是《三经新义》。
2、南宋朱熹同时,出现了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家,他们分别为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
三、名词解释:1、宋明理学(道学、宋明新儒学):两宋时期兴起了理学(有的又叫道学)。
宋代理学讨论的主要是以“性与天道”为中心的哲学问题,也涉及政治、教育、道德、史学、宗教等方面的其他问题。
宋代理学是汉唐以来儒、释、道从鼎立到相互作用,然后逐步趋于合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批的学者、思想家先后崛起,在当时三教合流的大潮流下,主动地以传统儒学的理论作为基本框架,以是否有利于纲常名教作为价值尺度和取舍标准,对佛、道的思辨哲学进行深入研究,在批判、吸收佛、老某些思想资料的基础上,以理学为形式使儒学得到复兴,并逐步取得了学术统治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官方意识形态。
理学起于北宋,经南宋进一步发展,为元代所延续,到明代更有新的发挥,至朱熹集大成,所以一般又称之为“宋明新儒学”。
2、北宋五子:北宋是理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都生活在这个时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被后人称为“北宋五子”。
由周敦颐开创的濂溪之学,张载开创的关学,二程开创的洛学,以及南宋朱熹开创的闽学,被后人称为濂、洛、关、闽,是宋代理学的四个学派。
3、《太极图说》:周敦颐的代表作是《太极图说》,通过对道教《太极先天图》进行变动,改变了其名称,并且和《易经》结合起来,说它是儒者的“秘传”。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5分)(一)图腾崇拜(二)《管子》(三)玄学(四)密宗二、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一)简述周代的礼乐文化(二)简述百家争鸣的三个阶段(三)简述王通王道思想的主要内容(四)简述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三、论述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一)试论述董仲舒对秦汉政治思想的整合(二)试论述洪秀全思想的主要观点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5分)卷别A-5-1(一)图腾崇拜就是用动物或植物来解释本氏族的来源,认为本氏族与某种动物有血缘关系,图腾所以成为氏族的徽号和保护神,受到本民族的敬仰和膜拜。
(二)《管子》《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典籍之一,托名是春秋时齐相管仲著。
汉以前官修史书均认为系管仲所撰,实系战国时齐人采拾管仲所言,融合道名法儒等家思想而成。
其内容庞杂,包括政治、法制、军事、哲学等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农业等知识。
(三)玄学玄学即玄谈,或清谈,是我国魏晋时期一种主要的思想潮流。
崇尚老庄学说,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作为谈资。
魏晋名士借用《老子》书中的范畴,以“无”不能生“有”为中心议题,讨论有无、本末以及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等哲学理论问题,并对如何治理国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不同的流派,统称为“玄学”,又称为“魏晋清谈”。
(四)密宗也称“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刚乘”等。
出于古印度后期佛教中的密教。
唐开始传入中国,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秘密教旨的传授,为真实言教,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给别人。
在唐代曾经得到王公贵族的爱好,后来衰落了下去。
公元8-11世纪间,印度密教传入中国西藏地区,与原来的本教结合,形成了西藏密教的传统,称“藏密”。
二、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一)简述周代的礼乐文化周代礼乐文化即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族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中国后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卷别A-5-2后儒常追宗到周公制礼作乐,都说明了周代礼乐文化的原创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思想史:是指经过相当理论化思考的社会观念史,它是社会史与哲学史之间的概念。
1926年,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正式使用了"学术思想史〞一词。
中国的思想史研究容包括传统的精英思想和一般民众观念研究。
传统精英思想研究以侯外庐为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多卷本"中国思想通史"。
中国思想史"侧重于中国社会方面〞,或者侧重于群众思想,排除讨论宇宙心性的纯粹哲学。
思想史的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古籍文献资料、考古实物资料、民俗歌谣戏曲。
皇帝: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上古三皇五帝,都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
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王〞,周天子称"王〞。
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所以,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史称"始皇帝〞。
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皇帝〞简称"皇〞或"帝〞。
王:象形字。
王字的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神圣。
本义:天子、君主。
指因为自身修养和智慧以及能力非常之高进而被天下所有人推举为最高管理者的人,称之为王。
三横一竖即表示**的贯穿。
能够让人和天地自然和谐的人即称之为王。
后世由于人不在注重道德,任用手段成为最高统治者,仍然沿用〞王"称,故而变成后来专制统治的代表。
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也是中华姓氏之一。
儒:"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
从人,需声。
〞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生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儒〞。
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代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
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巫师、术士。
他们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习惯,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称人殉为厚葬,遭到墨家的极度反对。
但是,由于这种职业地位卑微,收入也少,既没有固定的财产和收入,做事时还要仰人鼻息。
所以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意,即柔。
巫:象形字。
据甲骨文,象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
小篆,象女巫两袖舞形。
本义: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
从字形上来讲,巫上下两横代表天地,意指能够沟通天地之人。
古人认为,巫能够与鬼神相沟通,能调动鬼神之力为人消灾致富,如降神、预言、祈雨、医病等等,久而久之成为古代社会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职业。
阴阳:古代哲学概念,一种根源论〔本体论〕。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
古人将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根源论〔本体论〕的形而上学。
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学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局部。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根本特性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
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构造关系和运动形式。
可以说五行是一种古老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学说有"元素论五行〞和"德性论五行〞之分。
元素论五行包括水、火、金、木、土,德性论五行包括仁、义、礼、智、信。
生成数:一种天数理论,包括生数和成数。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为土地十成之。
阴阳数:阴阳之数:15。
我们知道数字可能是无限的,但是数字再多,实际它只有两种性质的数字,一种是奇数,一种是偶数。
在古人看来,这种现象和世界万物可以用阴阳两种概念去平分它,去分配它是完全一样的。
因此,古人就建立起来了奇数就是阳数,偶数就是阴数这样一种思想。
同时,阳数也就是天数,而阴数也就是地数,则但凡奇数就都是阳数,但凡偶数就都是阴数。
只有这两类数字,这个阴阳数,也就是奇偶数,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可以转换的,也就是说,奇数如果加上一,它就可以变成偶数,偶数如果加上一,它也可以变成奇数。
而这种转换也就恰恰可以表示为阴阳的转换,可以用来说明阴阳的转换,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数字和阴阳一种结合的观念,这种思想实际就是中国易学的一个思想根底。
中和思想:中和,"中〞即中正,"和〞即合作与和谐。
出自于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狭义的"中和思想〞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成认世界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学会包容,善于合作的一种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中和思想〞是一种利于人类团结的思想,是一种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是应该加以提倡与开展的思想。
观物取象:中国古代对于文化艺术起源的一种解释。
第一,"观物取象〞说明了"象〞是对于宇宙万物的再现。
这种再现,不仅限于对外界物象的外表的模拟,而且更着重于表现万物在的特性,表现宇宙的深奥微妙的道理。
第二,"象〞的产生,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创造过程。
"观〞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直接感受。
"取〞是在"观〞的根底上的提炼、概括、创造。
"观〞和"取〞都离不开"象〞。
第三,"观物取象〞的方式——仰观俯察。
观物既不能局限于一个固定的角度,也不能局限于一个孤立的事物。
既要"仰观〞,又要"俯察〞,既观于大,又观于小,既观于远,又观于近。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天地之道,万物之情。
观物取象分两种情况:一是指"用来表现*神特殊意义的具体事物〞,一般属于名词,具有明显的意象性,如鲤鱼、龙、石榴等。
二是指"用具体事物来表现特殊意义〞,一般作为动词,是一个意象过程,如拴红线、跨火盆等。
天人感应:其涵义:天与人相通,天可以根据人的不同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响。
从总体上看,这种思想理论有神学色彩。
西汉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
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人的行为(主要指帝王的行为、措施和仪式)能够使天改变原来的安排。
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
西汉董仲舒对它作了从来没有的系统论证,并加以发挥目的是为了政治统治的久安。
谶纬:即通过隐语、符、图、物等形式来预言人事的吉凶祸福,并得到验证的一种历史神学思想。
谶纬是古代汉族民间的神学预言,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谶是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后来汉族民间开展为在庙宇或道观求神问卜,渐渐地更加简化为求签。
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被汉光武帝秀之后的人称为"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
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二:思考题:1、你对思想史之名是怎样理解的?思想史就是指经过相当理论化思考的社会观念史,它是社会史与哲学史之间的概念。
思想史脚踏着社会问题坚实的,头顶着哲学普遍价值的天空,它从社会史和哲学史两边左右渗透,汲取问题和价值的养料。
1926年,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正式使用了"学术思想史〞一词。
中国的思想史研究容包括传统的精英思想和一般民众观念研究。
传统精英思想研究以侯外庐为代表,其开端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十年代。
中国思想史研究成绩卓著者是侯外庐——多卷本"中国思想通史"。
中国思想史"侧重于中国社会方面〞,或者侧重于群众思想,排除讨论宇宙心性的纯粹哲学。
2、你看过几部思想史方面的书籍?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泽厚"中国思想史论"钱穆"中国思想史"兆光"中国思想史"3、你认为哪些资料可以作为思想史研究的资料?思想史的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古籍文献资料、考古实物资料、民俗歌谣戏曲1〕从社会生活史领域拓展思想史的新资源〔1〕生活,是思想史观念之源〔2〕服食器用,自古以来是思想家重视的社会命题〔3〕社会史的成果改写思想史的*些观念2〕文物考古扩大思想史研究视野〔1〕青铜器改写中国思想史〔2〕竹简与中国思想史〔3〕石刻与思想史〔4〕古地图与思想史4、"灵魂观念〞是怎样产生的。
你怎样理解"万物有灵、人物相通〞。
生存与死亡——灵魂观念的产生灵,巫也。
以玉事神。
以舞导引神者。
——"说文"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
——"说文"魂,阳气也。
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
魂者,精气也。
——"说文"魄,阴神也。
人之精气曰魂,形体曰之魄。
——"说文""灵魂〞——"灵魂不死不灭〞——"叫魂〞山顶洞人半坡人良渚玉琮西水坡蚌壳摆成的龙虎图案灵魂、心身问题,是原始先民最先思考的哲学问题,它先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问题而提出。
大概从人类有了理性思维的余暇,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的时候起,人自身存在的根本问题——人从哪里来?为什么要死?死后有无续存?——便开场困扰先民们混沌初开的心灵。
关于自身生死问题的思考,酝酿出了原始人死后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灵魂〞不死的信仰。
据考古发现的物证,这种信仰流传的时间,最早可上溯到约数万年前。
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前的中国人老祖宗——山顶洞人,埋葬死人已有一定规矩:死者身旁撒有赤铁矿粉粒,随葬品除燧石、石器等生活用具外,还有石珠、穿孔兽牙等装饰品。
红色,象征血和火,以红色赤铁矿粉粒洒在尸体旁,可能是表示希望死者永生的祝愿,随葬器具,则清楚表示供死者灵魂使用。
到了仰韶文化时代,葬仪进一步复杂化,华县元君庙墓中发现的童尸,盛放于特制瓮,口上盖盆钵,其底部钻有小孔,考古学家认为是供死者灵魂出入之用。
这种风俗在*些少数民族有遗留。
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地球上现存的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后进民族,几乎都有灵魂不死的信仰和相应的葬仪。
先进民族中,也多残存着上古原始的灵魂观念和有关葬仪的残迹。
这说明,死而不亡或灵魂不死,是人类智慧初开期对于生死之谜的普遍的、共同的解答。
万物有灵且可交相沟通〔"人物相通〞〕原始人,语言不兴旺,不善于用概念逻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原始人的大脑生理构造并不简单,和现代人并无多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