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模型.
《可靠性模型》课件
可靠性模型的参数设定
失效率:描述设备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维修率:描述设备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被修复的概率
平均修复时间:描述设备或系统从发生故障到被修复所 需的平均时间
平均无故障时间:描述设备或系统在两次故障之间的平 均时间
失效模式:描述设备或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和原因
维修策略:描述设备或系统在发生故障后的维修方式和 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应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 车、电子等领域,用于提高产品 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故障树分析法
基本概念:一种 系统安全分析方 法,用于识别和 评估系统中的故 障和失效
应用领域:广泛 应用于航空航天、 核能、化工、电 子等领域
主要步骤:建立 故障树、分析故 障原因、评估故 障概率、提出改 进措施
优点:可靠性框图法具有直观、易于理解的特点,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快 速了解系统的可靠性。
局限性:可靠性框图法只能提供系统的可靠性信息,不能提供系统的详 细性能信息。
可靠性模型的应用实例
电子产品可靠性模型应用实例
手机:电池寿命 预测、屏幕故障 率分析等
电脑:硬盘寿命 预测、主板故障 率分析等
家电:冰箱压缩 机寿命预测、洗 衣机电机故障率 分析等
电子设备:评估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如手机、电脑等
机械设备:评估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如汽车、飞机等
建筑工程:评估建筑工程的可靠性, 如桥梁、隧道等
医疗设备:评估医疗设备的可靠性, 如医疗器械、药品等
软件系统:评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环境监测:评估环境监测设备的可靠 性,如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等
靠性和寿命
电力系统:用于 评估电力系统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06第二章系统可靠性模型04
§2—7 贮备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为了提高系统的 可靠性,还可以 贮 备 一些单元 , 以便当工 作单元失效时 , 立即 能由贮备单元接替, 能由贮备单元接替 这种系统称为 贮备 系 统 ,其可靠性框图如 图2—29所示。
7
RS (t ) = R1 (t ) R2 (t ) R3 (t ) + R1 (t ) R2 (t ) F3 (t ) + R1 (t ) F2 (t ) R3 (t ) + F1 (t ) R2 (t ) R3 (t )
∵ 各单元寿命为指数分布: 将 Ri (t ) = e 代入上式得:
− λi t
16
图2-29 贮备系统 可靠性框图
17
贮备系统一般有冷贮备(无载贮备)、热 贮备(满载贮备)和所谓温贮备(轻载贮备) 之分。 热贮备单元在贮备中的失效率和在工作时的 热贮备 失效率一样。 冷贮备单元在贮备中不会失效。 而温贮备 温贮备单元的贮备失效率大于零而小于工 温贮备 作失效率。
18
一、冷贮备系统 冷贮备系统通常用n+1个单元和一个高可靠转 一个单元在工作, 个单元作贮备。 换开关组成,一个单元在工作,n 个单元作贮备 一个单元在工作 当工作单元失效时,转换开关把一个贮备单 元接入,系统继续工作。这样直到所有单元都失 效时,系统才失效。
6
As = A1 A2 A3 ∪ A1 A2 A3 '∪ A1 A2 ' A3 ∪ A1 ' A2 A3
可靠性基本概念、参数体系及模型建立
主要内容 第三局部:可靠性模型建立
可靠性模型建立
概述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假设干单元结合成的具 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各种特性可以采用多种模型加以描述
原理图:反映系统及其组成单元之间物理上的连接与组 成关系
功能框图及功能流程图:反映系统及其组成单元之间功 能关系
可靠性模型:反映系统及其组成单元之间故障逻辑关系
常见:
合同参M T数B F M T B C F
定义:合同中使用的易于考核度量的可靠性要求,从产 品制造方的角度评价产品可靠性水平,采用固有可靠性值
常见:
可靠性参数体系
可靠性参数间的相关性:使用参数和合同参数之间进行转换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平均故障间隔飞行小时
产品工作时间 TBF/TMFHBF 飞行时间 =S/F
可靠性根本概念
寿命剖面与任务剖面
➢寿命剖面:产品从制造到寿命终结或退出使用这段时间内所经历 的全部事件和环境的时序描述
关键因素:事件、事件顺序、持续时间、环境和工作方式 包含一个或多个任务剖面,分为后勤和使用两个阶段 产品指标论证时就应提出
任务剖面:产品在规定任务这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和环境的 时序描述
主要内容 第二局部:可靠性参数体系
可靠性参数体系
可靠性参数分类:从完成规定功能和减少用户费用角度 根本可靠性参数 定义: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无故障的持续时间或概率 含义:反映产品对维修人力费用和后勤保障资源的要求 要点:T B F统计T B M所有T M F H寿B F 命T B 单R 位和所有故障 常见: 任务可靠性参数 定义:产品在规T B定C F 的P任M C 务剖面中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含义:反映产品完成任务的能力
Rt F t 1
第四章系统可靠性模型和可靠度计算
第四章系统可靠性模型和可靠度计算系统可靠性是指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和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
在系统设计和评估过程中,需要使用可靠性模型和可靠度计算方法来预测和衡量系统的可靠性。
一、可靠性模型可靠性模型是描述系统故障和修复过程的数学模型,常用的可靠性模型包括故障时间模型、故障率模型和可用性模型。
1.故障时间模型故障时间模型用于描述系统的故障发生和修复过程。
常用的故障时间模型有三个:指数分布模型、韦伯分布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
-指数分布模型假设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在任何时间段内都是恒定的,并且没有记忆效应,即过去的故障不会影响未来的故障。
-韦伯分布模型假设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在不同时间段内是不同的,并且具有记忆效应。
-正态分布模型假设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服从正态分布。
2.故障率模型故障率模型是描述系统故障发生率的数学模型,常用的故障率模型有两个:负指数模型和韦伯模型。
-负指数模型假设系统故障率在任意时间点上是恒定的,即没有记忆效应。
-韦伯模型假设系统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个指数增长或下降的趋势,并且具有记忆效应。
3.可用性模型可用性模型是描述系统在给定时间内是可用的概率的数学模型,通常用来衡量系统的可靠性。
常用的可用性模型有两个:可靠性模型和可靠度模型。
-可靠性模型衡量系统在指定时间段内正常工作的概率。
-可靠度模型衡量系统在指定时间段内正常工作的恢复时间。
二、可靠度计算方法可靠度计算是通过收集系统的故障数据来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常用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包括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Markov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方法。
1.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是一种从系统级别上分析故障并评估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故障树是由事件和门组成的逻辑结构图,可以用于识别导致系统故障的所有可能性。
2.事件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是一种从系统的逻辑角度来分析和评估系统故障和事故的概率和后果的方法。
事件树是由事件和门组成的逻辑结构图,可以用于分析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和状态。
《可靠性模型》课件
确定失效后果和影响
评估每种失效模式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影响,以便在 可靠性模型中考虑相应的可靠性参数和指标。
进行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FMEA)
通过FMEA方法,对每种失效模式进行风险 优先度评估,以便优先处理对系统可靠性影 响较大的失效模式。
确定可靠性参数和模型假设
选择合适的可靠性参数
根据系统特性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可靠性参数,如平均故 障间隔时间(MTBF)、故障率等。
模型评估指标
准确率
衡量模型正确预测的比例。
召回率
衡量模型发现真正正例的能力。
F1分数
准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综合衡量模型性能。
AUC-ROC
衡量模型在所有可能阈值下的性能,常用于分类问题。
04 可靠性模型的应用
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
通过分析产品中潜在的故障模式,评估其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从而在设计阶段预防和减少故障。
在维修决策中的应用
维修计划制定
根据可靠性模型预测设备或系统的故障 率,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降低维修成 本。
VS
维修策略优化
通过分析设备或系统的可靠性数据,优化 维修策略,提高维修效率和设备可用性。
在可靠性预测和评估中的应用
可靠性评估
通过可靠性模型对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进行 评估,为产品设计、生产和维修提供依据。
确定系统的边界和约束条件
02 确定系统的边界和约束条件有助于将可靠性模型的范
围和限制条件明确化。
建立系统结构图
03
通过建立系统结构图,可以直观地表示系统中各组成
部分之间的连接和依赖关系。
确定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分析可能的失效模式
分析系统可能出现的各种失效模式,包括硬 件故障、软件错误、人为操作失误等。
系统可靠性模型
第二节 布尔代数,容斥原理和不交型 算法简介
► 二 容斥原理 ► 容斥原理是集合数学中的一个命题。从生
活中的实例可以知道,容斥原理算法,通俗 地说,就是一种加加减减,逐项逼近问题的 正确解答的算法。
► 为方便解决这类问题,我们介绍下容斥原 理公式
第二节 布尔代数,容斥原理和不交型 算法简介
► 1 集合相容和不相容 ► 若集合A与集合B有公共元素,则称为A与B
参照书中实例2-1,2-2
第二节 布尔代数,容斥原理和不交型 算法简介
► 三,不交型算法 ► 1 不交型布尔代数及其运算规则 ► 对于一般情况(若有n个变量)的不交并计
算公式如下:
► 同上述的集合代数及布尔代数一样,不交 型布尔代数也有以下规律及定理
第二节 布尔代数,容斥原理和不交型 算法简介
►
► 学习书中例子2-3
第四节 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 一个系统由n个单元A1,A2,…An组成,如 果只要有一个单元工作,系统就能工作,或 者说只有当所有单元都失效时,系统猜失效, 我们称为并联系统。
► 由于公式较多,所以希望认真看看书本内容 以及例子2-4
第五节 混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 1 串并联系统(附加单元系统)
第八节 一般网络的可靠性模型
► 五 不交最小路集法 ► 不交最小路法,即是首先枚举任意网络的
所有最小路集,列出系统工作的最小路集表 达式,利用概率论和布尔代数有关公式求系 统的可靠度。 ► 见书中例2-11
第三章 可靠性预计和分配
► 第一节 可靠性预计概述 ► 第二节 元器件失效率的预计 ► 第三节 系统的可靠性预计 ► 第四节 可靠性分配
第四节 可靠性分配
► 一 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分配 ► 1 等分配法 ► 2 利用预计值的分配法 ► 3 阿林斯分配法 ► 4 代数分配法 ► 5 “努力最小算法”分配法
第三章 系统可靠性模型
对于串联系统:A=A1 A2 ... An
求系统可靠度:P(A) P(A1 ) P(A 2 ) ... P(A n ) P(A i )
i 1 n
即系统可靠度与单元可靠度的关系为:
R S (t) P(A) R1 (t) R 2 (t) ... R n (t) R i (t)
3. R12345678 t R12345 t R67 t R8 t
如何计算 ( ) , s ? s t
Rs t s t Rs t
s Rs t dt
0
2.串并联系统模型
特征:图2-7所示串—并联系统是由n个(列)子系统
i 1 n
4. 特例( 1):假定各单元寿命服从指数分布,n 个单元失效
都属于偶然失效。令单元失效率为 (常数),单元可靠度为 i Ri (t ) e it .则:
n it n n it 系统可靠度RS (t ) e e i1 (令s i )
i 1
2.当阀1与阀2处于闭合状态时,不能截 流为系统失效,其中包括阀门泄露。
4.系统逻辑模型分类
分类依据:单元在系统中所处的状态及其对系统 的影响。
3.2 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1.模型:一个系统由N个单元逻辑串联组成。
2.特点:任意一个单元失效则整个系统失效;
只有N个单元均正常工作系统才正常工作。
3.怎样求串联系统的可靠度
e
t
t 2
t
n 3时,可以自行推导
2 e t
6.推导n个相同单元并联情况
第4章-系统可靠性模型与分析
在分析系统可靠性时,要透彻了解系统中每个单元的功能,各 单元之间在可靠性功能上的联系,以及这些单元功能、失效模 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即就其功能研究系统可靠性。
系统功能逻辑框图:用方框表示单元功能,每一个方框表示一 个单元,方框之间用短线连接起来,表示单元功能与系统功能 的关系。
为预计或估算产品的可靠性所建立的可靠性方框 图和数学模型。
(2)1000h任务时间时的系统可靠度;
(3)系统平均故障时间。 λ1=6.5个故障(106h) λ2=26.5个故障(106h)
解:对于常故障率,第i个的可靠度为
t
Ri e 0i (t )dt eit
则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为
n
i (t )dt
i1
st
R e e S
n
S i i 1
对于假设部件具有常故障率的串联系统,系统故障率可由给定 值代入得到
3、
4、 5、
班级团队项目
• 组成一个5个人组成的team,分别代表 – 市场 – 设计 – 试验 – 质量与可靠性 – 客户支持
• Team成员确定一个感兴趣的产品 • 确定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条件、判别依据
多种可靠性建模方法
可靠性框图 网络可靠性模型 故障树模型 事件数模型 马尔可夫模型 Petri网模型 GO图模型
4.1 模型
• 原理图
– 反映了系统及其组成单元之间的物理上的连接与组合 关系
• 功能框图、功能流程图
– 反映了系统及其组成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
• 系统的原理图、功能框图和功能流程图是 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的基础
i 1
i 1
当各单元服从指数分布时:nRs (t) Nhomakorabean
e e it
可靠性建模——精选推荐
可靠性建模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刘保中二零零九年八月八日目录1. 何谓可靠性模型 (3)2.建立可靠性模型的目的 (3)⒊可靠性建模的约定 (4)3.1可靠性建模限定为任务可靠性模型 (4)3.2 可靠性建模暂不可考虑维修问题 (5)4. 建立可靠性模型的步骤 (5)4.1 定义产品 (5)4.2 绘制产品的可靠性框图 (9)4.3 确定计算系统可靠性的数学公式 (12)5. 可靠性分配与预计 (12)5.1 可靠性分配 (12)5.1.1 可靠性分配概述 (12)5.1.2 初次分配时的假设 (13)5.1.3 按复杂程度进行分配 (14)5.1.4 参考相似产品进行分配 (15)5.2可靠性预计 (16)5.2.1 可靠性预计概述 (16)5.2.2 可靠性预计的程序 (17)6. 常用的可靠性模型 (19)6.1 串联模型 (20)6.2 并联模型 (21)6.3 混联模型 (244)6.4 表决模型 (266)6.5 旁联(非工作贮备)模型 (299)6.6 网络模型 (311)6.7 典型模型的应用 (322)1. 何谓可靠性模型在着手建立可靠性模型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可靠性模型。
可靠性模型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可靠性框图和一个计算可靠性数值的数学公式。
例如,本文第20页的图3及其对应的计算公式(8),二者共同构成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可靠性框图用来描述系统与其组成单元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而计算公式则是用来描述系统与单元之间的可靠性定量关系。
这里所说的“系统”和“单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例如,对于组成惯性导航系统的平台和计算机而言,惯性导航系统是“系统”,而平台和计算机则是“单元”。
但对于惯性导航系统的装载对象(例如飞机和导弹)而言,惯性导航系统就只能算做单元了。
一般来说,总是把复杂的产品叫做系统,而把它的组成部分叫做单元。
有时候,为了表述上的方便起见,也把系统及其组成单元统称为“产品”。
可靠性模型Reliability Model
的层次结构
功能的逐层分解可以细分到可以获得明确的技术 要求的最低层次(如部件)为止。
进行系统功能分解可以使系统的功能层次更加清晰, 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低层次功能的接口问题。
对系统功能的层次性以及功能接口的分析,是建立 可靠性模型的重要一步。
2020/7/4
17
功能的分解
系统
1
2
4
3
1.1
1.2
2.1
2.2
1.4
1.3
4.1
4.2
2.4
2.3
3.1
3.2
4.4
4.3
3.4
3.3
图3-6 功能分解示意图
2020/7/4
18
功能的分类
在系统功能分解的基础上,可以按照给定的任务,对系 统的功能进行整理。
按重 要程 度分
按用 户要 求分
分类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可靠性模型
Reliability Model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系统工程系
2020/7/4
1
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1
可靠性模型有关术语及定义 基本可靠性模型-任务可靠性模型 建立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的程序 系统功能分析 典型的可靠性模型
2020/7/4
2
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2
不可修系统可靠性模型
2020/7/4
15
系统功能分析
对系统的构成、原理、功能、接口等各方面深 入的分析是建立正确的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的 前导。
前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系统的功能分析
功能的分解与分类 功能框图与功能流程图 时间分析 任务定义及故障判据
2020/7/4
可靠性建模分析
目录系统可靠性建模分析 (2)摘要 (2)关键词 (2)1.可靠性框图 (2)2.典型的可靠性模型 (3)2.1串联模型 (3)2.2并联模型 (4)2.3旁联模型 (4)2.4r/n(G)模型 (5)2.5复杂系统/桥联模型 (6)图1:自行车的基本可靠性与任务可靠性框图 (3)图2:典型可靠性模型 (3)图3:串联可靠性框图 (4)图4:并联可靠性框图 (4)图5:旁联可靠性框图 (5)图6:r/n(G)系统可靠性框图 (5)图7:桥联系统示例原理图及可靠性框图 (6)图8:复杂系统实例 (7)表1:复杂系统完全列举 (7)系统可靠性建模分析[摘要] 为了设计、分析和评价一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性特征,就必须明系统和它所有的子系统、组件和部件的关系。
很多情况下这种关系可以通过系统逻辑和数学模型来实现,这些模型显示了所有部件、子系统和整个系统函数关系。
系统的可靠性是它的部件或系统最底层结构单元可靠性的函数。
一个系统的可靠性模型由可靠性框图或原因——后果图表、对所有系统和设备故障和维修的分布定义、以及对备件或维修策略的表述等联合组成。
所有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都是在系统概念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
[关键词]可靠性框图,串联,并联,表决,复杂系统,可靠度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个单元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对于系统管理者而言,系统完成预期任务可靠性以及对系统维修特征等因素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这时就需要借助于系统逻辑及数学模型德理论进行评价分析。
本文就是基于可靠性框图(RBD)理论对系统可靠性建立常见的数学分析模型,并结合一些实际例子予以解释说明。
1.可靠性框图可靠性框图(RBD)是用一种图形的方式显示了系统所有成功或故障的组合,因此系统的可靠性框图显示了系统、子系统和部件的逻辑关系。
目前跟据建模目的可分为基本可靠性模型和任务可靠性模型,并用RBD表示出来。
基本可靠性模型是用以估计产品及其组成单元可能发生的故障引起的维修以及保障要求的可靠性模型。
可靠性模型
2020/7/11
26
典型可靠性模型分类
典型可靠性模型
非储备模型
有储备模型
工作储备模型
非工作储备模型
串联模型 并联模型 表决模型 桥联模型 旁联模型
2020/7/11
27
假设
(a)系统及其组成单元只有故障与正常两种状态,不存 在第三种状态;
(b)用框图中一个方框表示的单元或功能发生故障就会 造成整个系统的故障(有替代工作方式的除外);
2020/7/11
15
系统功能分析
对系统的构成、原理、功能、接口等各方面深 入的分析是建立正确的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的 前导。
前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系统的功能分析
功能的分解与分类 功能框图与功能流程图 时间分析 任务定义及故障判据
2020/7/11
16
功能的分解与分类
功能的分解
系统往往是多任务与多功能的 一个系统及功能是由许多分系统级功能实现的
可靠性框图 网络可靠性模型 故障树模型 事件树模型 马尔可夫模型 Petri网模型 GO图模型
2020/7/11
6
可靠性框图
为预计或估算产品的可靠性所建立的可靠性方 框图和数学模型。
方框:产品或功能 逻辑关系:功能布局 连线:系统功能流程的方向
无向的连线意味着是双向的。 节点(节点可以在需要时才加以标注)
17
功能的分解
系统
1
2
4
3
1.1
1.2
2.1
2.2
1.4
1.3
2.4
2.3
4.1
4.2
3.1
3.2
4.4
4.3
3.4
3.3
图 3-6 功 能 分 解 示 意 图
可靠性模型_图文
(d)系统的所有输入在规定极限之内,即不考虑由于输 入错误而引起系统故障的情况;
(e)当软件可靠性没有纳入系统可靠性模型时,应假设 整个软件是完全可靠的;
(f)当人员可靠性没有纳入系统可靠性模型时,应假设 人员是完全可靠的,而且人员与系统之间没有相互作 用问题。
*
28
典型可靠性模型
串联模型 并联模型 表决模型(r/n(G)模型) 非工作贮备模型(旁联模型) 桥联模型
*
29
串联模型
定义
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的故障都会导致整 个系统故障的称为串联系统。 串联系统是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模型之一。 串联系统的逻辑图如下图所示:
时间特性是可靠性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
*
23
时间分析-2
复杂系统一般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1)系统具有多功能,各功能的执行时机是有时序的 ,各功能的执行时间长短不一
(2)在系统工作的过程中,系统的结构是可以随时间 而变化
需要进行时间分析
确定时间基准 通过与该时间基准对应,可以得到系统功能流程图
*
44
2/3(G)表决模型
其可靠性数学模型为(表决器可靠度为1,组成单元的故障率均为 常值λ ):
*
45
表决系统特例
若表决器的可靠度为1:
当r=1时,1/n(G)即为并联系统, 当r=n时,n/n(G)即为串联系统:
系统的MTBCFS比并联系统小,比串联系统大 。
*
46
非工作贮备模型(旁联、冷贮备)
进行系统功能分解可以使系统的功能层次更加清晰 ,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低层次功能的接口问题。
4可靠性模型
Rs (t) Ri (t) i 1
2019/7/6
Reliability Model
14
并联模型
并联模型 – 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都发生故障时,系统才发生故 障称为并联系统。并联系统是最简单的冗余系统。 – 并联系统的逻辑图如图所示:
1 2
n 并联系统可靠性框图
2019/7/6
Reliability Model
e1 2 t
11 1
TBCFs 0 Rs (t)dt 1 2 1 2
2019/7/6
Reliability Model
17
并联模型
由式上式可见,尽管单元故障率都是常数,但并联系 统的故障率不再是常数。
λ
λ1
λ
λ 1=λ 2
λ
λ2
λ s(t) λ 2
n
RS (t) 1 1 Ri (t) i 1
当系统各单元的寿命分布为指数分布时,对于最常用 的两单元并联系统,有
Rs (t) e1t e2t e(12 )t
s (t)
e1t 1
e2t 2
e1t e2t
1 2 e12 t
注意事项 – 描述个单元之间的可靠性逻辑关系
2019/7/6
Reliability Model
5
F18基本可靠性模型
发动机 1
通用液 压系统
发动机 2
燃油系 统
右 发电机
左 发电机
应急燃 油系统
液压泵 1
电力分 配网
环境控 制系统
液压泵 2
应急电 力系统
液压飞 控系统
超高频 通信
《可靠性模型》课件
统计法
基于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法是通过收集大量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失效的规律,进而建立可靠性模型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长期、稳定运行数据的场景,能够反映设备的长期可靠性。
CHAPTER
02
可靠性模型的分类
概率可靠性模型
总结词:基于概率论的可靠性模型,用于描述随 机事件的不确定性。
概率可靠性模型通常用于描述复杂系统或产品的 失效行为,以及评估其可靠性指标,如可靠度、 故障概率等。
详细描述:概率可靠性模型使用概率论和随机过 程理论,对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定量描述。 它考虑了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能够预测产品 或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模糊可靠性模型的建立需要 专业的模糊数学知识和经验 ,以及对具体问题的深入了 解。
灰色可靠性模型
01
总结词:基于灰色系统的可 靠性模型,用于处理不完全 信息的情况。
02
详细描述:灰色可靠性模型 是一种处理不完全信息或不 确定性的模型。它使用灰色 系统理论,通过已知信息来 推导未知信息,从而评估产 品或系统的可靠性。
可靠性模型的重要性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可靠性模型评估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发现潜在 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 产品质量。
降低维护成本
通过可靠性模型预测产品或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可以制定 合理的维护计划,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和更换,降低维护成 本。
提高竞争力
可靠性是产品或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通过建立可靠 性模型可以提高产品或系统的竞争力,赢得市场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任务定义及故障判据,把它们作为系统可靠 性定量分析计算的依据和判据。
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 事件或状态,称为故障。
对于具体的产品应结合产品的功能以及装备的性质 与使用范畴,给出产品故障的判别标准,即故障判 据。故障判据是判断产品是否构成故障的界限值。
1
2
3
n
串联系统可靠性框图
2020/6/11
30
串联系统数学模型
t
n
n i (t )dt
Rs (t) Ri (t)= e 0
i 1
i 1
当各单元服从指数分布时:
n
Rs (t)
n
e e it
it
i1
i 1
2020/6/11
31
串联系统数学模型
– 当各单元的寿命分布均为指数分布时,系统的寿命也 服从指数分布,系统的故障率为单元的故障率之和:
2020/6/11
33
串联模型
在设计时,为提高串联系统的可靠性,可从下列三方面 考虑:
(a) 尽可能减少串联单元数目 (b) 提高单元可靠性,降低其故障率 (c) 缩短工作时间
n
Rs (t) Ri (t) i1
2020/6/11
34
并联模型
并联模型
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都发生故障时,系统才发生故障 的称为并联系统。 并联系统是最简单的冗余系统(有贮备模型)。 并联系统的逻辑图如图所示,其数学模型为:
可以描述这类系统的功能关系,为建立系统可靠 性框图模型奠定基础
功能流程图的一个缺陷:没有对系统功能的持续 时间及功能间的时间进行描述,缺少一个时间坐 标
时间特性是可靠性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
2020/6/11
23
时间分析-2
复杂系统一般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1)系统具有多功能,各功能的执行时机是有时序的, 各功能的执行时间长短不一
48
发送有效载荷 或 和子系统数据
410
转到空间运 或 输系统轨道
(60)参考
2020/6/11
接收指令 (全向)
46
获取子系统 状态数据
49
或
发送子系 统数据
411
22
时间分析-1
功能框图——静态(不随时间而变)
系统级的功能以及它们的子功能具有唯一的时间 基准(所有功能的执行时间一样长)
系统的功能随时间而变的系统——功能流程图
通过自上而下的功能分解过程,可以得到系统功能
的层次结构
功能的逐层分解可以细分到可以获得明确的技术 要求的最低层次(如部件)为止。
进行系统功能分解可以使系统的功能层次更加清晰, 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低层次功能的接口问题。
对系统功能的层次性以及功能接口的分析,是建立 可靠性模型的重要一步。
2020/6/11
机体
起落架
自检
图3-4 F/A-18基本可靠性框图
2020/6/11
12
F18任务可靠性模型
发动机 1
发动机 2
燃油系 统
应急燃 油系统
液压泵 1
液压泵 2
液压飞 控系统
备用手 动系统
通用液 压系统
右 发电机
左 发电机
电力分 配网
应急电 力系统
环境控 制系统
超高频 通信
甚高频 通信
雷达
武器控 制系统
2020/6/11
10
基本可靠性模型-任务可靠性模型
在进行设计时,根据要求同时建立基本可靠性
及任务可靠性模型的目的在于,需要在人力、 物力、费用和任务之间进行权衡。 设计者的责任就是要在不同的设计方案中利用 基本可靠性及任务可靠性模型进行权衡,在一 定的条件下得到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为正确地建立系统的任务可靠性模型,必须对 系统的构成、原理、功能、接口等各方面有深 入的理解。
虚单元 不含桥联的复杂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 含桥联的复杂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
建模实例:某卫星过渡轨道、同步及准同步轨道任务可靠性 系统任务可靠性建模的注意事项
2020/6/11
3
系统、单元——产品
系统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单元结合成的具有 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单元” 相对概念 ▪ 可以是按产品层次划分:零部件、组件、 设备、分系统、系统、装备中任何相对的 两层 “系统”包含“单元”,其层次高于“单元”
17
功能的分解
系统
1
2
4
3
1.1
1.2
2.1
2.2
1.4
1.3
4.1
4.2
2.4
2.3
3.1
3.2
4.4
4.3
3.4
3.3
图3-6 功能分解示意图
2020/6/11
18
功能的分类
在系统功能分解的基础上,可以按照给定的任务,对系 统的功能进行整理。
按重 要程 度分
按用 户要 求分
分类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2020/6/11
11
F18基本可靠性模型
发动机 1
发动机 2
燃油系 统
应急燃 油系统
液压泵 1
液压泵 2
液压飞 控系统
备用手 动系统
通用液 压系统
右
左
发电机 发电机
电力分 配网
环境控 制系统
应急电 力系统
超高频 通信
甚高频 通信
雷达
武器控 制系统
武器
塔康 系统
惯性 导航
备用 罗盘
大气数 据系统
固定 增稳
功能分析
1、规定产 品定义
(3)规定性能参数及范围 (4)确定物理界限与功能接口 (5)确定故障判据
故障定义
(6)确定寿命剖面及任务剖面
时间及环境条件 分析
2.建立可靠 (7)明确建模任务并确定限制条件
性框图 (8)建立系统可靠性框图
3.确定数学(9)确定未列入模型的单元 模型 (10)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
s
ln( Rs (t)) t
n
i 1
ln( Ri (t)) t
n i 1
i
– 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n
TBFS 1 s 1 i i 1
2020/6/11
32
串联模型
x1
x2
x3
S——系统正常 xi——单元i正常
S=x1 ∩ x2∩x3
当几个单元相互独立,系统可靠度:
Rs t P S P x1gP x2gP x3 R1 t R2 t R3 t
(c)就故障概率来说,用不同方框表示的不同功能或单 元其故障概率是相互独立的。
(d)系统的所有输入在规定极限之内,即不考虑由于输 入错误而引起系统故障的情况;
(e)当软件可靠性没有纳入系统可靠性模型时,应假设 整个软件是完全可靠的;
(f)当人员可靠性没有纳入系统可靠性模型时,应假设 人员是完全可靠的,而且人员与系统之间没有相互作 用问题。
(b)不能
闭合故障 模式
闭合故障
n
Rs (t)
n
模n式
Ri (t) eit
it e i1
图3- 35行程开关可i 1 靠性框图i 1
2020/6/11
8
基本可靠性模型
基本可靠性模型
用以估计产品及其组成单元发生故障所引起的维 修及保障要求的可靠性模型。 度量使用费用 全串联模型 储备单元越多,系统的基本可靠性(无故障持 续时间和概率)越低
2020/6/11
15
系统功能分析
对系统的构成、原理、功能、接口等各方面深 入的分析是建立正确的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的 前导。
前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系统的功能分析
功能的分解与分类 功能框图与功能流程图 时间分析 任务定义及故障判据
2020/6/11
16
功能的分解与分类
功能的分解
系统往往是多任务与多功能的 一个系统及功能是由许多分系统级功能实现的
2020/6/11
26
典型可靠性模型分类
典型可靠性模型
非储备模型
有储备模型
工作储备模型
非工作储备模型
串联模型 并联模型 表决模型 桥联模型 旁联模型
2020/6/11
27
假设
(a)系统及其组成单元只有故障与正常两种状态,不存 在第三种状态;
(b)用框图中一个方框表示的单元或功能发生故障就会 造成整个系统的故障(有替代工作方式的除外);
1 2
n 并联系统可靠性框图
n
RS (t) 1 1 Ri (t) i 1
2020/6/11
35
并联模型
B1
B2
B3
B——系统故障 Bi——单元i故障 B=B1 ∩ B2∩B3
当个单元相互独立,系统不可靠度:
可靠பைடு நூலகம்模型
Reliability Model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系统工程系
2020/6/11
1
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1
可靠性模型有关术语及定义 基本可靠性模型-任务可靠性模型 建立系统任务可靠性模型的程序 系统功能分析 典型的可靠性模型
2020/6/11
2
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2
不可修系统可靠性模型
必要功能 不必要功能
定义
1. 起主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2. 担任主要的任务,实现其工作目的; 3. 它的作用改变了,就会产生整体性的
变化。
针对某种特定的构思所必需的功能,或 辅助实现基本功能所需要的功能。它相 对于基本功能是次要的或从属的。
对于用户的任务需求而言,是必要的和 不可缺少的。
对于用户的任务需求而言,该功能并非 是非有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