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物竹罐治疗规范
中药竹罐疗法药方
中药竹罐疗法药方中药竹罐疗法相传是神医华佗发明的,竹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 可以在水中瞬时润胀,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快速吸收并储藏水份及药物,使配方药物局部渗透而达到的活血、通络、化瘀、滋养等综合作用,极大调动了人体机能,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药竹罐疗法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中药竹罐疗法药方一、中药煮罐:采用中药配方煮制竹罐,使罐内吸收浓浓的药气之后吸附于相关穴位之上,通过罐力和药气热敷渗透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祛除病邪的目的。
二、辨血辨症,根据病血的颜色、性状来辨别病因、病症:1、血黑如墨,则为久病,瘀血阻络。
2、血中夹水,属风湿或肝病。
3、血出如丝,提示有高血脂、高血压。
4、血出如果冻样粘稠物质,属湿毒瘀积,凝滞日久。
5、血出如泡沫状物质,属风邪侵袭经络。
三、排瘀彻底:中医认为,瘀血为离经之血,离开身体后比正常血液凝固的更快。
煮制竹罐的秘方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有效地延缓瘀血的凝固,将瘀血彻底地排出体外。
普通的拔火罐直接作用于皮下,而对于深层次的病灶(例如深层次的软组织损伤)效果欠佳。
而竹罐刺血疗法不但可以剥离组织粘连,而且还可将深层次的阻经滞络的病源呈现至皮下,而后施以药罐,将病源拔出体外,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从而恢复人体自身的愈病能力。
和以往的拔罐器具不同,中药竹罐采用纯天然的竹子进行拔罐,效果更好。
那么为何要采用竹罐呢?1、采用的竹罐多为内径和拇指大小差不多的竹罐,俗称“拇指罐”。
药罐内水蒸气冷却成水产生的负压要比“闪火罐法”大的多,但由于药罐的口径较小,皮肤凸入罐内较少,所以基本上没有疼痛的感觉、不会留下难看的印记,而且拔罐部位基本上不受限制。
2、使用竹罐刺血疗法治疗,竹罐内的水蒸汽温度降低后凝结成水,就产生很强的负压,吸力更强,同时用来煎煮竹罐的中药具有去风、活血的作用,拔罐过程中可以延缓瘀血凝固的速度,以便瘀血顺利排出体外。
3、经中药煮过的竹罐是热的,可以有效阻止血液的凝固,同时竹罐随着降温吸力是逐渐增加的,防止吸力增加过快使毛细血管过快充血而影响瘀血的吸出。
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证的规范化研究
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证的规范化研究目的:采用壮医药罐疗法规范化技术治疗痹证,明确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确立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证标准操作技术规程,为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证提供规范的治疗方案。
方法:417例患者,随机分为壮医药罐组140例、空罐组138例、中药组139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结果:壮医药罐疗法组、空罐组、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1%、85.51%、92.81%,药罐组总有效率高于空罐组(P<0.05),与中药组接近(P>0.05);三组对改善痹证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均有较好的作用。
结论:壮医药罐疗法规范化技术治疗痹证疗效确切,经济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壮医药罐疗法;痹证;规范化治疗壮医药罐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壮族民间的一种医疗技法,临床用于治疗痹证有较好的效果。
我们根据多年来的应用经验,制定了壮医药罐疗法治疗痹证在操作规程、配穴方法等方面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并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痹证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痹证的诊断标准[1]。
风湿病诊断标准:根据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上所制定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的诊断标准[2]。
纳入标准:凡同时符合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桂科攻0592007-3F。
上述痹病、风湿病诊断标准者,可选为研究对象。
排除标准:①虽为本病但长期服用西药或其他药物者,必须停用,否则排除。
②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排除。
③晚期畸形、残疾、丧失劳动力者排除。
④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以及精神病患者排除。
1.2一般资料本研究共入选450例痹证患者,本组病例来自三个临床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靖西县中医院、广西陆川县中医院,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壮医药罐组150例、无药竹罐组150例、中药辨证组150例。
药物竹罐临床应用
骨 伤科
2020/8/11
• 拔罐的基本知识 • 药物竹罐疗法的基本理论 • 膝痹病中医优化--药物竹罐疗法 • 竹罐的制作及保养 • 药物竹罐疗法的操作方法
目录
一、拔罐的基本知识
• 定义: • 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其中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
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温通经络, 驱风散寒、消肿止痛,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四、竹罐的制作及保养
1.材料的选择 • 精选生长1-2年,坚
千百年来,药物竹罐疗法在壮族 民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是壮医 较具特色的治病方法之一。
二、药物竹罐疗法的基本理论
概述 : 将竹罐放入协定中药中煮沸,
将药物分子充分导入竹罐纤维, 竹罐趁热吸拔于经穴上,以治 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药物竹罐疗法的基本理论
优势一:独特的围热效应
中药煎煮竹罐,可快速吸收并 储藏药物,通过吸力、药气及热敷 使药物渗透而达到活血、通络、化 瘀、滋养、祛除病邪的目的。
节畸形,不能直立。
三、膝痹病中医优化--药物竹罐疗法
膝痹病中医护理干预: • 1.手法推拿:依照膝部手法三步:“解疼、揉髌、
护膝”的步骤进行。 • 2.祛痹系列方外洗:局部有红热者,用祛痹外洗III
号方,无红热者,用祛痹外洗II号方。
三、膝痹病中医优化--药物竹罐疗法
中医护理干预: • 3.穴位贴敷:除痹膏敷贴(12h),十天为一疗程. • 4.中药烫疗:每天患膝烫疗1-2次,每次3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 • 5.艾灸:灸足三里、犊鼻穴等穴,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十天为一
三、膝痹病中医优化--药物竹罐疗法
阴陵泉穴 • 标准定位:位于膝下胫骨内
壮医特色外治竹罐劳法
壮医特色外治竹罐劳法作者:庞宇舟黄安来源:《中医健康养生》2017年第03期壮医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百病皆可罐之”,指的就是生病后可以运用壮医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大约于唐宋之际,壮医已形成了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骨刮、角法、灸法、挑针、金针等十多种特色疗法,并逐步具备了理论雏形。
竹罐疗法源于壮医“角法”关于“角法”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书《五十二病方》中。
其对“角法”治疗痔疾有详细的记载:“牡痔居寂(肛门)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枣核者。
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絮以小绳,剖以刀。
……若有坚血如拍,末而出者,即已。
”其大意为:“痔疮位于肛门旁,大的如枣般大,小的如枣核般大。
治疗这个疾病采用大小合适的兽角,经热水煮后,用在痔疮上,大约过了煮熟两斗米的时间后拉开兽角。
接着用细线结扎被吸出的痔疮,继而用刀进行剥离,痔核内有血块,剥离出来即完成治疗。
”由此可见,“角法”治疗疾病历史悠久、技法成熟。
“角法”又称作为“角罐”。
因为古代壮医拔罐所用的器材通常是采用动物的角来制作,所以被命名为“角罐”。
最常见的是采用壮族地区的水牛角进行打磨,制成角状的罐。
它利用空气燃烧后产生负压将角罐吸附于相应部位,常用于颈椎病、肩背酸痛、疲劳等症。
由于角罐的制作材料不易获取,加上广西地区盛产竹子,于是角罐逐渐被竹罐代替。
清代《医宗金鉴》中首次提到中药煮竹筒用于临床,把辨证用药和罐法紧密结合起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竹罐的制作竹罐选材以壮族地区特有的1年~2年竹龄的金竹为佳,选取近根部较直、口径1.5厘米~4厘米、长度10厘米左右的金竹竹节,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用砂纸打磨使口圈平正光滑,即成竹罐。
竹罐轻巧、价廉、不易跌碎、比重轻、吸得稳、能吸收药液,且取材容易、制作简便。
目前,市面可以买到各式各样便于携带、轻便耐用的竹罐。
竹罐准备好后,在拔罐前,用煮沸之壮药水加热,然后将竹罐趁热吸附在治疗部位。
壮医药罐
二、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概述
1.拔罐疗法: 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属于祖国传统医 学拔罐疗法的一种。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这是由于古代人用 动物的角作为治疗工具,所以称之。
2.拔罐器具 牛角罐、陶罐、竹罐、玻璃罐、金属罐、塑 胶罐、抽气罐、多功能拔罐器、真空拔罐器等数 十种。 3.操作方法 由煮水排气、燃烧排气,发展为抽气、挤压、 电动等排气方法,使之更加多样化。 4.拔罐方式 由单一的留罐拔罐,发展为走罐、闪罐、药罐、 针灌、磁罐、电温罐、负压罐、刺络拔罐、按摩 拔罐、刮痧拔罐、热敷拔罐、理疗照射拔罐等。
拔罐后的调理:起罐后先用消毒毛巾将拔 罐部位皮肤上水渍擦干净,然后将衣服穿 上。如天气炎热,不可对着风扇吹风,如 天气寒冷则披上毛巾或毛毯保暖,以免受 凉感冒。启罐后如病人感到拔罐处局部绷 紧或不适,可适当揉按一下。针刺部位伤 口应以75%酒精涂抹消毒。嘱患者静坐 休息5~10分钟,观察患者无任何特殊 不适方可离开治疗室。拔罐当天,针刺部 位不可沾冷水,以免发生感染。
4、作用机理 拔罐是一种负压疗法,它可造成局部毛细血管破 裂,由于局部瘀血的结果,产生自家溶血现象, 部分红细胞、白细胞受到破坏,大量血红蛋白释 出,可起到良性刺激作用。同时,在拔罐时可通 过药液的吸收发挥药效,再加上热敷作用,局部 穴位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快,血流状态得以改变, 神经功能得到调节,局部营养状况、新陈代谢受 到改善,血管壁渗透性增强,从而增强了机体的 抗病能力和耐受力,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好转。
5、起罐 起罐时手法要轻柔,尽量避免或减少患者的疼痛。 起罐方法为:首先将一手按住竹罐两侧之皮肤, 使局部软组织松驰,拇指向下按竹罐口缘的皮肤, 然后另一手持竹罐,稍用力使竹罐向一侧倾斜, 使空气缓慢进入竹罐内,即可将竹罐御下。整个 起罐过程要轻柔而缓慢,不可强行拧下,否则空 气迅速进入罐中,导致罐内负压骤减,这样会使 患者产生疼痛。
壮医药物竹罐治疗顽固性感冒后咳嗽举隅
壮医药物竹罐治疗顽固性感冒后咳嗽举隅标签:壮医药竹罐疗法咳嗽案1张某,男,41岁。
因反复咳嗽半月余于2007年1月19日初诊。
患者两周前因外出受凉出现头晕、低热、咳嗽、乏力伴全身不适到外院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而予以输液抗病毒、抗菌等治疗,经治头晕、发热及乏力等不适症状消失,但咳嗽仍昼夜频作,表现为咽痒干咳为主,偶伴少许粘液性白痰,欲罢不能,颇为痛苦。
诊断为感冒后咳嗽, 予以壮医竹罐治疗。
治疗方法:①药液及竹罐制备:取口径为1~5cm,生长1~2年以上的金竹,长度为10cm,一端留节为底, 另一端作罐口, 罐口用砂纸磨光滑备用。
取验方(海桐皮40g, 宽筋藤60g, 五爪风30g,八角枫30g,吴茱萸20g,两面针60g,川椒20g,荆芥30g,防风30g,小茴香20g,独活20g,蒲公英30g,忍冬藤30g,麻黄10g,艾叶30g),加水5000ml,煮沸后将事先制备好的金竹罐,投入药液中同煮10min左右,每剂药可使用3天。
②选穴:大椎、肺俞(双)、风门(双)穴,定喘(双)牷重症者加膻中、肾俞(双)。
③操作方法:用长镊子将药罐捞出,甩净水珠,趁热吸拔于选定的施术穴位上(注意罐内不要留药渣,拔罐时以拔罐者手感不烫为宜,以免烫伤患者皮肤),15~20min后起罐,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干净,用湿药巾热敷拔罐部位(药巾为消毒毛巾浸于热药液,取出拧半干而成)。
每天1次,每次15~20min。
三天为一疗程。
一诊后症状明显减轻,夜间可入睡,续按上法施治一疗程,二诊后症状消失,生活工作正常,随访一个月无发作。
案2冯某,男,62岁。
因受凉后咳喘反复发作2周,于2007年2月21日初诊。
患者既往有10余年的慢支病史,2周前不慎受凉出现咳嗽,气促。
到外院求诊,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
经解痉、消炎及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但咳嗽不去,伴白色粘液痰。
近日天气变化症状加剧。
经人介绍到我院求治。
诊断“感冒后咳嗽”。
予以壮医药罐疗法治疗,方法按上述操作。
药物罐疗法操作规范
药物罐疗法操作规范一、定义药罐疗法是以中药浸煮的木罐或竹罐吸拔于相应的穴位上到达治疗疾病的效果。
药罐疗法依据中医理论,施治于经脉、腧穴、肌腱,可达到行气活血、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柔筋缓急的临床作用,药罐疗法具有拔罐和药物治疗的双重效果,即有拔罐疗法的物理治疗效果又有药物渗透治疗的生化效果,取拔罐和药物治疗之长,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疾病、胃肠疾患、疲劳症、肥胖症、关节疾患、腰脊劳损、软组织损伤、顽固性疼痛等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独到效果。
二、分类1.药物水煮法: 即以药物配伍组成成方,水煮半小时左右,再将竹罐放在药液内煮沸1-3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来,口向下,迅速把水吸干,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吸附于皮肤之上。
2.药物闪火法:即以镊子夹住点燃的带有药酒的酒精棉球,在罐内绕1-3圈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吸附在皮肤上。
3.药物投火法:是用易燃的药物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事先选好的部位,吸附在皮肤之上。
4.药物滴酒法:是用药酒1-3滴滴入罐内,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吸附于皮肤之上。
5.药物贴附法:是用大小适宜的某些药物浸泡酒精后,贴在罐内壁的1/3处,用火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于皮肤上。
6.药物蒸气法:先将水壶置于旺火上,将壶内的水和药物的混合液煮沸(如硫磺、雄黄等),使水蒸气从壶嘴喷出,以竹罐口对准喷气口1-10秒钟,随即取出,迅速扣在需拔部位上,即可吸附于皮肤之上。
7.药物涂抹法:将药液、药膏或药糊均匀平敷在穴位上,面积略小于罐口,然后在其上进行拔罐。
8.刺络药罐法:用药物水煮法拔罐之后,在拔罐部位常规消毒,用消毒三棱针在皮肤上浅刺,以局部少量渗血为度,取煮热竹罐在针刺部位再次拔罐,10分钟后取下竹罐,用消毒棉球擦净针刺部位的血迹,再用药巾热敷即可。
9.药罐走罐法:将自制药膏均匀地涂抹在治疗部位,取合适型号的火罐,用闪火拔罐法拔在起始点或特定穴位上,双手紧握罐体沿各经脉自上而下或自左向右缓缓推拉,重点部位行旋转、颠罐、按罐或抖罐等走罐法。
壮医药物竹罐拔罐疗法
壮医药物竹罐拔罐疗法来源: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时间:2008-3-4 13:09:00查看:9279本法是用煮沸之壮药水加热特制的金竹、楠竹罐,趁热吸拔于治疗部位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治疗机理:本法能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肿,通龙路火路气机。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在拔罐时,除了负压吸拔的良性剌激外,拔罐部位药液被吸收,加上热敷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改变局部充血状态,神经得到调节,促进代谢,改善营养,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适用范围:壮医药物竹罐疗法适用范围较广,尤其对各种风湿痹痛、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肩背酸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损伤、陈旧性损伤等,有独特疗效。
三、禁忌症:有下列情况者,不用或慎用少用。
1.心脏病心力衰竭者。
2.全身性皮肤病患者。
3.狂躁不安的精神病人。
4.极度消瘦,皮肤没有弹性者。
5.妊娠4个月以上者。
四、准备工作:1.仔细检查,明确诊断,确定是否为本法适应症,有无禁忌症,选定拔罐部位。
2.药液、药罐、消毒用品等的制备。
3.选定拔罐所用体位及穴位。
各种痧症可取太阳、合谷,胸背部肌肉较丰厚处的穴位,颈肩酸痛可取局部三四个阿是穴,风湿痹痛可在痹痛部位局部选穴,半身不遂、四肢麻木等4.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与解释,争取患者的配合。
药罐的制作:一般取口径1.5~4.0厘米,生长1~2年以上的金竹,以近根部正、直者为佳,去掉外皮,罐壁厚度适中,口边磨光平滑,长度为10厘米左右的竹罐。
常用药物:可选杜仲藤、三钱三、五爪风、三角风、八角风、伸筋草、臭牡丹、五加皮、鸡屎藤、石菖蒲等,各适量加水煎成药液,浸煎竹罐用。
五、操作方法:将上述药物适量加水煮沸,投入已制好的竹罐,同煮5分钟后捞出备用,边拔罐边捞,注意甩净水珠,趁热迅速扣于选定的拔罐部位上,每次拔5~10分钟,第一次拔的时间可短些。
如需配合放血疗法,可于第一次拔出竹罐后用锋利的三棱针在罐印部位重刺3~4针,再迅速取热药罐在针剌部位拔罐。
壮医特色外治竹罐疗法
杜仲藤 4 0克、三 钱 三 4 0克、 八角 枫4 0克、 大 钻 4 O克 、 小 钻 4 o 克 、 鸡 屎藤 3 0克 、丢 了棒 2 0克。
庞宇 舟
L ]广 西 中 医 药 大 学 副 校 长。 中央 民族大 学 民族 医 学博 士研 究生 导 师。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 壮 医学 ) 学科 带 头 人 ,世界 中医 药联合 会药 膳食 疗专 业 委员 会 副会 长 、中 国 民 族 医药 学会 副会 长 、广西 民族 医药协 会执 行会 长 。
由于角 罐 的制作 材 料不 易获取 ,加 上 广西 地 区盛 产竹 子 ,于 是 角罐 逐渐 被竹 罐代 替 。清
,
f 4 t { 医宗金鉴 》 中首次提到中药煮竹筒用于临床,
把辨证用药和罐法紧密结合起来 ,并一直延续 至今。
- r
灸法、挑针、金针等十多种特色疗法,并逐步
具 备了理论雏 形。
壮 医特色
竹罐劳 法
文 /庞宇 舟 广 西 中 医 药大 学 教 授 黄 安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博 士
壮 医 民 间流 传 着 这 么一 句话 , “ 百病 皆可 罐 之” ,指 的就 是 生病 后可 以运 用壮 医拔 罐疗 法进 行治 疗。 大约 于唐 宋 之际 ,壮 医 已形 成 了 内服 、外洗 、熏蒸 、敷贴 、佩药 、骨刮 、角法 、
剥离, 痔核 内有血块 , 录 0 离出来即完成治疗。”
由此可 见 , “ 角法 ”治疗 疾病 历 史悠 久 、技 法
煮竹 罐配方 :
“ 角法 ”又称 作 为 “ 角 罐 ”。 因为古 代壮 医拔罐 所用 的器 材通常是 采用动 物的角来 制作 , 所 以被命 名 为 “ 角 罐 ”。最 常见 的是 采用 壮族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培训培训目标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培训培训目标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培训培训目标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在人体表面施加负压,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湿气和寒气,疏通经络等效果。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壮医药物竹罐疗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提高医生和保健师对该疗法的理解和掌握,进行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培训的目标。
1.理解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培训的第一个目标是让学员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这包括了解竹罐的材质和制作工艺、负压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壮医药物的选择和使用等等。
2.掌握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具体操作技巧:培训的第二个目标是让学员们掌握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具体操作技巧。
这包括竹罐的选择和准备、穴位的确定和描绘、罐贴的粘贴技巧、施罐的力度和时间掌握等等。
3.学会正确判断和分析患者的病情和适应症:培训的第三个目标是让学员们学会正确判断和分析患者的病情和适应症。
这包括学会观察患者的脉象、舌苔等身体反应,从中判断出患者的体质以及所患病症是否适合进行壮医药物竹罐疗法。
4.掌握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培训的第四个目标是让学员们掌握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这包括了解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案,掌握罐贴的具体位置和时间,了解不同壮药物的功效和使用方法等等。
5.培养良好的沟通和服务能力:培训的第五个目标是培养学员良好的沟通和服务能力。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需要与患者密切配合,因此学员们需要学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服务。
6.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培训的第六个目标是培养学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
作为一名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从业者,学员们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严守职业操守,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最后,通过以上培训目标的实现,可以提高医生和保健师对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水平,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014-0221《壮医药罐疗法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壮医药罐疗法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2014年07月01日,由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4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4)238号)要求,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地主标准管理规定》《广西卫生标准管理实施细则》,广西卫计委下达的2014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开展《壮医药罐疗法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
2. 起草单位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3.主要起草人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简称壮医药罐疗法)是壮医富有特色的医疗技法之一,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疗法系采用壮药浸煮竹筒罐后,借助其负压作用在体表一定的部位吸拔,通过竹筒罐对局部的良性刺激,达到治疗疾病或预防保健作用的医疗技法。
本疗法来源于民间,在传承、应用过程中,常因操作不规范而导致诊疗效果不明显甚或发生一些意外事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不利于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及临床疗效的评价。
制定壮医药罐疗法技术规范,对安全医疗行为的保障,提高壮医诊疗技术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壮医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强医疗机构的壮医服务能力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际(国外)、国内对壮医药罐疗法的标准研究尚属空白。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已在各级科研部门立项开展了本技术治疗痹病的规范化研究,制定了本技术规范化操作方案,并且初步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已出版了《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与应用研究》等著作,为本标准的制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疗法来源于民间,在传承、应用过程中,不免出现诸如操作欠规范导致疼痛、烫伤等意外,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或因不注意禁忌症而对患者造成伤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临床疗效的发挥,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主要起草过程1 组成编制小组,制订工作计划编制任务下达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组织编制工作小组,确定编制成员、制定了工作计划,并进行了人员分工和明确各自任务。
壮医药物竹罐治疗规范
壮医药物竹罐治疗一、概念壮医药物竹罐治疗是用煮沸之壮药水加热特制之竹罐,再将竹罐趁热吸拔于治疗部位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具有祛风毒、除湿毒、化瘀毒,散寒毒或清热毒,消肿痛,通调龙路、火路气机等功效。
二、适应症本疗法的适应症较广泛,各科疾病均可应用,主要用于寒毒、瘀毒所致之病症。
主要用于发旺(风湿病)、痧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核嘎尹(腰腿痛)、颈椎病、肩背酸痛、麻抹(麻木)、肢体麻木、“甭裆呷”(半身不遂)、肌肤麻木不仁、肌肤痹冷疼痛不适、骨折愈后瘀积、“林得叮相”(跌打损伤)、“巧尹”(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
三、禁忌症(一)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不易止血者,如血友病、白血病、紫癜。
(二)有脑血管、心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三)体质虚弱、极度消瘦,皮肤没有弹性者。
(四)精神病患者或精神高度紧张、狂躁不安、抽搐不能合作者。
(五)孕妇。
(六)以下部位不宜拔罐:拔罐部位皮肤破损溃烂,或有静脉曲张、癌肿者;口唇、眼、耳、鼻、乳头、疤痕、前后阴、心前区等部位;显浅动脉分布处,如腹股沟动脉搏动处、足背动脉搏动处、前上端两侧的颈动脉搏动处等部位;孕妇腰骶部、小腹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位。
四、操作步骤与要求(一)施术前准备1.竹罐、电磁炉、不锈钢锅或其他锅具,消毒毛巾,长镊子、一次性注射针头、一次性医用外科手套、复合碘皮肤消毒液、医用棉签、无菌纱布、棉球。
2.药物: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壮药。
3.药液准备:将药物装入布袋,加水浸药至少30分钟,然后加热煮沸20~30分钟,滤出药液备用,用于浸煮竹罐。
(二)环境要求治疗室内清洁、安静,光线明亮,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凉。
(三)术前护理备齐用物,说明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进行精神安慰与鼓励,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操作。
(四)部位选择根据病症选取适当治疗部位或穴位。
(五)体位选择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体位,以坐位或卧位为宜。
(六)消毒术者消毒:术者采用七步洗手法常规清洗双手,戴一次性医用外科手套。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技术规范研究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技术规范研究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医治膝骨关节炎患者时,使用壮医治疗方案,其产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 2月-2021年3月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 100 例,观察组(n=50)使用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对照组(n=50)使用西医药物治疗,药物为双氯芬酸钠。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果,以及100例患者的症状、体征是否得已缓解。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经过医治后,观察组临床表现均有好转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经过壮医药物竹罐方式处理,膝骨关节炎的病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建议临床科室推广使用。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双氯芬酸钠;随着人们步入中晚期,膝骨性关节炎就会迅速发展,它的特征是:关节软骨出现退化,骨质破坏,并且会在关节周围产生新的结缔组织,从而引发严重的关节功能,甚至于会引起严重的关节畸变,因此,它在骨科疾病中十分普遍[1]。
这种疾病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肥胖症、老化、磨损、发炎、关节过度使用等。
本次研究通过应用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生机制,并能更准确地评估竹罐疗法的疗效、安全性。
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 2月-2021年3月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 100 例,纳入标准:(1)所有研究者均符合膝骨关节炎临床诊断,且均处临床急性期;同时符合壮医诊断骆芡中辨证分型中的属于阳证[2];(2)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完全者;(2)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异常者;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8.91±4.33)岁。
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2.70±5.17)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循经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联合壮药烫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护理研究 循经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联合壮药烫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凌艳燕,蒋 娟,赵婷婷,李秋燕,潘成镇(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摘要] 探讨循经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联合壮药烫熨治疗膝骨关节炎(KOA )的疗效。
将2019年6月—2020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120例KOA 患者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
对照组采用患膝局部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联合壮药烫熨治疗;干预组施罐前在患肢循经查找筋结病灶,运用壮医经筋手法松解筋节病灶,再按“壮医梅花穴”取穴方法施罐及烫熨治疗。
2组治疗时间均为1次/d ,治疗7d。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 评分、晨僵时间、骨关节炎指数WOMAC 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 评分及临床疗效。
治疗后2组患者VAS 评分及WOMAC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晨僵时间短于治疗前,Lysholm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干预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干预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54/60)、75.00%(45/60),干预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 <0.05)。
循经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联合壮药烫熨治疗均可有效减轻KOA 的关节疼痛和膝关节炎症反应,改善膝关节功能,效果优于患膝局部壮医药竹罐疗法联合壮药烫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更显著。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循经;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壮药烫熨;膝关节功能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3.08.025[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08-1153-04[通信作者] 蒋娟,E -mail :228998175@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局自筹经费科研课题(GZZC2019077)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由机械、代谢、免疫、炎症等因素造成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破坏及骨赘形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
中药竹罐疗法
中药竹罐疗法中药竹罐疗法集刺络、拔罐、热疗、药疗与一身,所以效果立竿见影,自古以来就被众多医家所推崇。
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和央视国际《台湾频道》都先后加以报道。
(一)中药竹罐刺血疗法的大致过程是:将拇指粗细的竹罐放入中药锅内煮沸,然后寻经取穴,在适当的穴位上将皮肤扎针刺破,把已经加热的竹罐从药锅内捞出,趁热拔在患处。
等到竹罐内的水蒸汽温度降低后凝结成水,就产生很强的负压,通过药力、热力和竹罐的吸力将患处的瘀血顺利地排出来,使气血畅通,消除病痛。
竹罐刺血疗法属于刺血疗法的一种,千百年来一直是秘而不传的民间治病绝技。
关于刺血疗法,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出恶血也。
通过扎针放血,能将体内的恶血放出,而不出好血。
通过竹罐拔罐15分钟以后,竹罐下会有黑紫色的血块,还会参有粉色和白色的物质,这种黑紫色的血块和粉白色的物质叫做痰和浊,是由于人体受到风寒、暑湿或者劳损造成的。
竹罐刺血拔罐最多的部位是背部,这是由于颈椎经常暴露在外边,容易受到风寒形成气血瘀滞,而痰和浊正是气血阻塞而造成颈椎病的罪魁祸首。
中药竹罐刺血疗法可以有效地吸出人体内的恶血,故对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疾病有着显著的效果。
(二)中药竹罐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中药煮罐:采用中药配方煮制竹罐,使罐内吸收浓浓的药气之后吸附于相关穴位之上,通过罐力和药气热敷渗透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祛除病邪的目的。
二、辨血辨症,根据病血的颜色、性状来辨别病因、病症:1、血黑如墨,则为久病,瘀血阻络。
2、血中夹水,属风湿或肝病。
3、血出如丝,提示有高血脂、高血压。
4、血出如果冻样粘稠物质,属湿毒瘀积,凝滞日久。
5、血出如泡沫状物质,属风邪侵袭经络。
三、排瘀彻底:中医认为,瘀血为离经之血,离开身体后比正常血液凝固的更快。
煮制竹罐的秘方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有效地延缓瘀血的凝固,将瘀血彻底地排出体外。
普通的拔火罐直接作用于皮下,而对于深层次的病灶(例如深层次的软组织损伤)效果欠佳。
竹罐治疗
3.2 马氏操作流程
1、给顾客喝一杯红糖水。 2、放药包,放竹罐,加冷水在不锈钢盆里面水要淹没竹罐, 用火锅键大火煮开(电磁炉只有火锅键可以调节火力的大小), 至始至终水要淹没竹罐。煮开后开调成中火,直至操作结束。 3、确定拔罐部位:按照相关的骨骼定位,找到压痛点和阳 性反应物。 4、打开病患部位毛细血管(除肩颈部位刮痧,肌肉比较平 坦的地方都用经络刷刷红)碘伏消毒皮肤。 5、在确定好的拔罐部位,点刺每个竹罐里面点刺三针,点 刺的时候一针与一针之间的时间间隔半秒钟(每个竹罐里面的点 刺成三角形分布)。
11
四、中药竹罐主要的治疗病症
中药竹罐可用于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症, 肩周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风 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12
五、中药竹罐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中药煮罐 辨血辨症 排瘀彻底
13
5.1 中药煮罐
采用中药配方煮制竹罐,使罐内吸收浓 浓的药气之后吸附于相关穴位之上,通过罐 力和药气热敷渗透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祛除 病邪的目的。
竹罐刺血疗 法
目录
A
竹罐刺血疗法简介
B
采用竹罐的原因
C
操作步骤
D
中药竹罐主要的治疗病症
E
中药竹罐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F
顾客回家后注意事项
2
一、竹罐刺血疗法简介
竹罐刺血疗法属于刺血疗法的一种,一直 以来在民间也广而流传的治病方法。关于刺血 疗法,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刺络者,刺小络 之血脉也,出恶血也。通过扎针放血,能将体 内的恶血放出,而不出好血。通过竹罐拔罐510分钟以后,竹罐下会有黑紫色的血块,还会 参有粉色和白色的物质,这种黑紫色的血块和 粉白色的物质叫做痰和浊,是由于人体受到风 寒、暑湿或者劳损造成的。竹罐刺血拔罐最多 的部位是背部,这是由于颈椎经常暴露在外边, 容易受到风寒形成气血瘀滞,而痰和浊正是气 血阻塞而造成颈椎病的罪魁祸首。中药竹罐刺 血疗法可以有效地吸出人体内的恶血,故对治 疗颈肩腰腿辨血辨症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
颌柄距(cm) 治疗前 治疗后
胸廓活动度 治疗前 治疗后
Schober征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
60 3.41±1.86 1.71±0.321)2) 12.29±8.50 4.41±2.561)2)
对照组 60 3.54±1内2 2.15±1.551) 13.52±3.85 7.58±1.321)
注: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5。
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内5)。见表4& 表4两组CRP(mg/dL)、ESR(mm/h)改善情况比较(#s)
%
治疗
CRP 60
ESR
CRP 对照组 60
ESR
: 1 ) 本 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8.46土 3实A8土 3.621)6.42土 1.3RA5 土 1.421) 39.75±21.49 33.25±6.581) 26.79±2.341) 20.28±1.241)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593.23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978X( 2021) 02-0034-0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临床常见的慢 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 HLA-B27)相关, 多发于13岁~31岁人群,患病率约为0.25 %,男女比例2~ 3:1[1]o主要表现为紙骼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随着病情的进 展,可造成脊椎及脊旁肌肉纤维化,伴四肢关节及心肺、肌肉、肾 脏的病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病与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因素相关&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临床 以缓解疼痛、僵硬,改善机体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本 研究以壮医理论为指导,给予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结合辨证内服 壮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与辨证壮药内服治疗做对照,观察 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脊柱功能状态、CRP、ESR等,进行比 较,寻找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令扎(强直性脊柱炎)的优势, 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壮医药物竹罐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壮医药物竹罐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壮医药物竹罐治疗护理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基本要求、操作流程、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壮医药物竹罐治疗护理技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7〕22 号《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壮医药物竹罐治疗 medicated bamboo cupping of zhuang medicine将竹罐置于煮沸的壮药药液中加热,再将竹罐趁热吸拔于人体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利用其负压吸力、药力及热力的共同作用,以达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壮医外治法。
3.2 武火 strong fire圆珠状火星。
3.3 文火 slow fire指疾病过程中人体脏腑功能阴盛阳衰、正气不足、偏于寒的证候。
3.4 阴证 yin syndrome指疾病过程中人体脏腑功能阴盛阳衰、正气不足、偏于寒的证候。
3.5 阳证 yang syndrome指疾病过程中人体脏腑功能阳盛阴衰、邪气亢盛、正气不虚、偏于热的证候。
4 适应证和禁忌证4.1 适应证适用于内科、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用于寒毒、瘀毒所致的病症,如兰奔(眩晕)、巧尹(头痛)、发旺(风湿病、痹病)、贫痧(痧病)、活邀尹(颈椎病)、核尹(腰椎病)、旁巴尹(肩周炎)、麻邦(半身不遂)等。
4.2 禁忌证如下:——孕妇、出血性疾病、严重糖尿病、心功能不全、极度消瘦、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局部皮肤破溃或皮疹、疤痕、高度水肿及体表大血管处禁用;——过度疲劳、过饥或过饱禁用。
5 基本要求5.1 操作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生,并经过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
5.2 操作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必要时用屏风或围帘遮挡。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技术规范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技术规范
李凤珍
【期刊名称】《中医学报》
【年(卷),期】2015(30)4
【摘要】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直接作用于龙路、火路在体表的网结,以祛毒为先,疏通龙路、火路之瘀滞,直达病所,祛邪外出,从而达到舒筋通络止痛的治疗目的。
主要用于风湿病所致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屈伸不利等症,以及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症。
然而目前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技术尚不规范,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形成技术规范,本文以疾病诊断标准、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方法、不良反应等方面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技术规范,有利于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533-535)
【关键词】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方法;不良反应
【作者】李凤珍
【作者单位】广西壮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
【相关文献】
1.壮药内服配合壮医竹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临床观察 [J], 李凤珍;钟丽雁;梁艳
2.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技术规范研究 [J], 李凤珍;钟丽雁;龙朝阳;梁艳;蒋桂江;李新明
3.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医竹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J], 程先明;关斌辉;杨秀荣;庞宇舟;蒋祖玲
4.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 [J], 李凤珍;钟丽雁;龙朝阳;梁艳;李妮;蒋桂江;李新明;王苑俪
5.壮医点穴配合壮医药物热熨疗法治疗肩周炎技术规范化研究 [J], 易姣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技术要求(施工允许偏差)
⑴每块浮置板的长度:±12mm
⑵每块浮置板的宽度:±5mm
⑶浮置板的高度:±5mm
⑷隔振器外套筒位置公差:±3mm
⑸剪力铰安装位置公差:±5mm
⑹其他按照《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执行。
1..4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浮置板道床基础表面处理:浮置板道床基础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扫、打磨,确保每个隔振器下面的混凝土基础在直径不满足要求2mm,高低不平度小于的范围内表面平整度,1m
的部位要进行重新打磨处理。
最后用高压水冲洗后用高压风吹干来清洗干净。
基标测设:详见本章1.4.1.6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基标测设。
基础混凝土表面清扫干净后,铺设隔离层(塑料薄膜厚度不应小于1mm)。
放置隔振器外套管:在隔离层上按设计位置标出安装隔振器的准确位置,外套管放好后,用硅胶等物把基础密封好,以保证外套管的位置并防止水泥浆渗入。
绑扎钢筋网:当所有隔振器外套管放好并固定后,根据设计要求绑扎钢筋和剪力铰,剪力铰定位要准确。
在隔振器外套管周围绑扎钢筋时,要注意避免移动外套管。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外套管浮起和移动,把外套管的吊耳和上部钢筋连在一起。
在绑扎前要检查塑料隔离薄膜,对损坏的要进行修补,绑扎结构钢筋和防迷流钢筋时,要将防迷流端子引出。
绑扎专用的排杂散电流钢筋作为收集网。
杂散电流专用钢筋搭接处必须焊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采用两面焊接,
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每根排杂散电流纵向钢筋必须与所有排杂散电流横向钢筋焊接。
焊接时应采用临时的防护措施,以保证焊接飞溅物不烧穿下面铺设的隔离层。
地下线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浇筑采用泵送的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人工配合小型机具将已运至现场的轨枕、扣件、钢轨利用特制的支撑架组装成轨排并铺设
就位,架设、调整轨距、水平、方向,按设计的轨面高程对轨排进行精确定位。
立模板,连接器定位浇筑浮置板混凝土,控制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加强振捣,尤其要加强套筒附近的振捣。
弹簧隔振器安装:在浮置板道床混凝土养生28天后,拆除模板,打开隔振器套管的盖板,依次放入防滑垫板→弹簧套筒(内置阻尼剂定位)→内外弹簧→弹簧套筒上盖,利用便携式液压千斤顶下压每个隔振器的弹簧组,然后放入钢垫片定位。
拆除模板并清洗。
浮置板顶升和高度精调:用GERB设计提供的专用液压千斤顶第一轮顶升至浮置板重量和弹簧力平衡(即浮置板刚脱离隧道仰拱),然后经过四轮顶升,顶升总高度47mm,允许偏差为±1mm。
自重作用下直到浮置板底板距离隧道仰拱回填混凝土表面40mm为止,最后按照设计的轨面高程精确调整浮置板高度。
收尾:盖上隔振器盖板,随时检查隔振器并重新调平,放置伸缩缝填充材料和橡胶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