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ppt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探究: 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 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 (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④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2 .宗法制
(1)含义:以父系血缘区别亲疏远近和分配权力 的制度。 (2)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 承上的矛盾。
(3)内容:A .嫡长子继承制;B.大宗和小宗的关 系。 (4)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
(5)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 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 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 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 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 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 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 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 的进步还是倒退?并说明理由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开始: ②目的: ③内容: ④特点: ⑤影响: ⑥破坏:
问题探究:分封制的破坏
楚强盛后,庄王曾率军至周 都洛邑郊外示威,向周王的 代表询问鼎之大小轻重,史 称“楚王问鼎”。鼎是王位的 象征,说明楚庄王有替代周 王号令天下的野心。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 西周分封制破坏的原因
对西周的制度有直接影响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 益,可知也。” ——孔子 • 你是如何根据孔子这段话来 概括夏商两朝政治制度对西周 的影响?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在“家天下”的社会, 随着疆域不断扩大,如果你 是天子,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巩固广阔的疆土?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起源 ——夏(公元前2070年 禹)
• 这两幅画像中的人物是同一个历史人物吗?
• 这两幅画像有何不同?能说明什么问题?
1、王位世袭制
2、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
相、卿、士 卜、祝、史 师
兄终弟及 父子相传
王位在一 家一姓中 传承
参与商王决策
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
执掌军权
封侯、伯
地方
以宗法制为核心,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第一单元
•自主学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约公元前2070年,谁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王朝?他死后,儿子启继位,禅让制被什么制度 取代? • 约公元前1046年,谁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 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什么制度?什么时 候,这一制度受到破坏?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内容
分封制
(重点)
特点 作用 破坏 内容
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重点)
特点 作用
★知识拓展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 承性)和稳定性。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3.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 4.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4.内容: ①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②大宗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③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而且是政治隶属关系。
课堂笔记
漫画中跪着接受象征权力的“帽子”的人,一看就没有手拿象 征知识的“书卷”的站立者有出息,但没有办法,正如图中的 长者所说“你虽然有才,但毕竟是次子,认命吧”。这就是对 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真实写照:“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 以长不以贤”。 纵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可奈何。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第1课讲中国古代 早期的政治制度,第2.3.4课围绕着两条线索展 开,一条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条 是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 的地位。 (2)消极作用(西周后期): ①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长远看不利于集权(西周。 ②没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课堂笔记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武王灭商和西周的建立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胸有成竹泾渭分明1.了解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基本内容;2.综合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认识西周政治制度及其先进的文化理念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一、尧舜禹时期———“天下为公”的禅让制1.时间:尧舜禹时期,距今约五千年;龙山文化时期;2.地点: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3.特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二、夏朝———“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1.背景:禹治水有功;战胜其他部落;劳苦功高;2.起源:约公元前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死后,其子启夺得王位并传给自己的后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所取代;3.特点:“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小康社会”;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___;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而非倒退;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它适应了历史的发展;4.王权的特点: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崇信鬼神,国家大事都通过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三.商朝——异姓国族林立的方国联盟商代中央设有__、卿、士等官职;相权很大,可主持政务、废立商王;地方封方国首领为和,相传商初有三千国,商汤以七十里为王,文王以百里为王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误区警示商代虽然也有分封,封国大部分是地方部族,与商王朝无血缘关系;以商部族为共主的方国联盟,异姓国族林立臣服于商,方国相对独立、联系松散;方国的聚合与商之盛衰息息相关,在商朝强大时,听命于商王朝,在商王朝衰落时,就会与之对抗甚至叛乱,与商的关系非常不稳定;四、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背景:公元前1046年,___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周初的政治形势:武王克商二年后病死,发生东方邦国联合叛周的重大事变;“武王克殷二年崩,成王少,周公老四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老三及其群弟流言于国内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史记.鲁周公世家,东方邦国殷商旧势力,一时俱叛;兄终弟及应先及管叔,故对周公不满,但管叔才干不足,周公不得已而为之,结果引起了内部的争权斗争;周公东征,杀管叔,定乱,嫡长子继承制也正式确定;否则管叔之叛不好解释重新分封,“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之不咸和睦,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军事征服周公东征、制度变革分封与宗法制三者相结合,此所谓“封邦建国”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3.内容:①分封的对象和范围: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__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___,拱卫王室;“封建亲戚,以蕃屏周”;②诸侯的义务和权利: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____和朝觐述职;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③形成的格局:“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西周的封建与商有很大不同;由同姓子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有邦国的地域内新建的“殖民据点”,很像“掺沙子”;每一新“诸侯国”都是该地域的“统治中心”;有监督之责,故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一方面是自上而下逐级分封,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层层拱卫,周人的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极大提高了周天子地位,周王“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成为天下之共主;4.影响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的疆域北起今辽宁,南至长江以南,西从甘肃东部,东达大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②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③文化的拓展:以军事征服为主要方式的向外扩张,将周边诸多部族,如南方的淮夷纳入周的文化圈;“昭王南征而不复”,楚没有纳入周文化圈,呈现出与现实主义周文化不同的浪漫主义;诗经与楚辞;④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⑤消极:周王对诸侯的控制是间接的,相对较弱;诸侯权力大,独立性强,容易形成割据;误区警示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常缩写为“封建”,与马克思所论述的五大社会形态之一的“封建社会”含义不同;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不属于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诸侯国仍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化上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是间接的,相对较弱;而不是像后世那样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统治,使西周的分封制仍带有松散性的特征,可视为由“方国联盟”走向“郡县制”的过渡环节,是政治体制由分权向集权转变的中间阶段;五、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上的矛盾;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即用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1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继承,为;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相对周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2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4.作用:保证了各级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知识图示误区警示1西周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而在封国内是大宗;2嫡长子、嫡子、庶子的不同:在古代社会中,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嫡子是“庶子”的对称,指正妻所生之子;庶子是妾所生之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除嫡长子以外其他儿子;周天子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六..礼乐制度参看历史纵横1.演变:1起源于原始先民祭祀神灵与祖先的习俗仪式;从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是一种崇信鬼神的神本文化,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2西周:周公以“重德”观念作指导,将从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把以神为本文化改造成了以人为本的文化;治国理念:“德”,商人认为天命是不变的,遇事占卜,迷信鬼神;周人反思商周革命,认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上天只佑助有德之人,有德就是敬天、孝祖、保民,天命归于有德;人对于天命并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与商相比更加理性,克服了殷商天命政治的不足;以“德”为中心的思想体系,革除了野蛮的习俗,新创的是文明治国与国王应该接受道德制约的先进理念,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在以农业为主体的古代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安定平稳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成员间行为的节制协调;周公的创制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2.内容:1礼:礼的本质是差异;周公将礼关注的重心由神事转向人事,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亲亲”和政治等级上“尊尊”,以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尊礼是统治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2乐:乐的本质是和同;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作用礼乐反映了宗法人伦等级社会的分与和、尊与亲相统一的关系,它既能维护等级制度,又能使人们和谐地生活于社会共同体之中;成为处理等级社会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体系;归纳总结商周变革“中国政治和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治国理念,敬天保民封邦建国,天下归周宗法制度,天下归宗制礼作乐,天下归心深谋远虑天圆地方精讲主题一分封制的特点、实质及瓦解1.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宗亲、姻亲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实质: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3.瓦解1原因①经济:生产力发展即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②政治: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2表现:周王室的权威得不到尊重,天下分裂,诸侯之间混战不已,甚至与周王室交战;如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孔子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都反映出分封制的破坏和礼崩乐坏;读史明智史料一西周分封形势图周公分封,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于肘腋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于此完成;—钱穆国史大纲导读根据图片中康叔、召公、姜尚、微子启身份,可知分封的对象为王族、功臣与先代帝王的后代;根据图片中封国、主要同姓诸侯的地域分布,可得出诸侯分布特点;史料二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中国历史·先秦卷导读史料以第一个句号分为两层,分别反映了王室与诸侯之间的纵向联系、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史海泛舟史料周朝后期,中国政治混乱;……正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中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探究:指出史料中“政治混乱”的表现主要有哪些答案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或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分封制逐步解体;跟踪练习1.“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谷梁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答案C解析分封制的目的是拱卫周王室的安全,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扩张疆土,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分裂割据局面,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初期状况,故B项错误;结合材料“容其民”“自守”等信息可以看出分封制对诸侯的领土和人口有一定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政治状况,与小农经济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2.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答案B解析题干意思是“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华夷之辨的民族认同、尊尚礼乐的文化认同”;夏商时期礼乐文化还没有出现,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大一统理论是对西周、春秋以来大一统思想的理论总结,是西周封建诸侯和分封制度的产物,故B项正确;礼乐文化始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故C、D项错误;精讲主题二宗法制的特点、实质和影响1.特点1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3形成等级森严、上下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和政治格局;2.实质: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3.影响1对当时的影响:完善巩固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1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2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3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读史明智史料一西周宗法制下大宗、小宗示意图导读史料中上下级关系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嫡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体现了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等特点;史料二“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导读史料强调同族、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史海泛舟史料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袝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新唐书·狄仁杰传探究:史料中导致武则天改变立太子人选想法立场的文化心理因素是什么答案强调血缘亲疏、血脉传承的家天下制度及宗法观念;体现了宗法观念的深远影响;跟踪练习1.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C.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D.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的信息可知,辛之所以能继承王位,在于其嫡长子的地位,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从题干中“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的信息可以看出商末推崇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贵不以长”,故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题干信息“少子辛为帝”可得出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A.南向北房B.东厢房C.西厢房D.北向南房答案A解析北方四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做倒座,四合院住房分间分房,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房,小姐、女儿住后院,各不影响,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故B、C、D项错误;精讲主题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读史明智史料一商朝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联接天人意志的神;史料二西周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史料三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东之薮,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史料四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特点:1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3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4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古代宗法社会的显着特征——“家国同构”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2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跟踪练习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着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答案A解析由“定天下”“立子立嫡之制”“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可以看出,西周统治者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故A项正确;题干不仅仅强调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还强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处理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不仅仅强调了巩固了奴隶主专政,更凸显对王权的巩固,故C项错误;题干不仅仅提及礼乐制度,更强调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故D项错误;2.有学者说:“三代之前的宗法制,是皇帝制之前的一种制度,它与皇帝制的区别在于,它没有皇帝制专制;”“没有皇帝制专制”的主要表现是A.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的形成B.嫡长子继承制对君主权力的削弱C.“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D.分封制下君主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答案D解析皇帝专制下也有世袭制度,故A项错误;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保证贵族权力分配,不会对君主权力形成制约,故B项错误;“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故C项错误;“没有皇帝制专制”是指权力没有实现高度的集中,分封制度下的诸侯享有较大的权力,君主权力容易受到诸侯贵族的限制,故D项正确;珠联璧合纲举目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3.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5.有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其“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6.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7.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古人非不知……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B.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8.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9.西周时期,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均制定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其主要目的在于A.扩展周朝的统治范围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C.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D.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课件8: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内容 a.周王把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 的后代(对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b.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c.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 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 担作战等义务。(层层分封)
王位世袭制:夏朝形 成的王位在一家一姓 中传承的一种制度。
开始:禹死启继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相卿士等的设立 地方:侯、伯等的设立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开始:周武王、周公旦
礼乐制度
为了更好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 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 一些规则和仪式,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工具。
本课小结
谢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 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 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上的体现。 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层层封授、 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的特点。
4.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学思训练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宗法制的影子?有哪些行为 是受到了这种制度的影响? 1.“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 2.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3.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4 .干部职务终身制
3.内容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 在本宗族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稳定。
第1课: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臣民
部落联盟 首领(禹)
国王(禹)
国王(启)
禅让制 (传贤)
建立国家政权
世袭制 (传子)
“家天下” “公天下”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 现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 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观点:历史的进步。 原因: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
概念辨析:“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周的分封 制也就是“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二是指 战国之后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封建主义社会。 1、“封建制度”即古汉语“封建”的原始含义,指“封” 土而“建”国。古文献中“封建”即分封制;现在通常说 的封建多半是贬义,是保守与落后的代名词。然而“封建 社会”的概念是自近代引入中国的,是一种社会形态。地 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农民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此处“同姓”即与周王同姓的 亲族,“周”当时是王朝之称,并非“周姓亲族”为分封 主体,应理解为“姬姓亲族”为分封主体。 3、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其中“封国”是分封制的 表现。后世历代帝王分封皇室成员为王、为侯,只是皇家 特权的彰显,已不再是分封制度;
②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4、结果: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王权至高无上的 局面形成了。 (四)王权巩固:行政管理制度 1、时间:夏商时期(主要是商朝) 2、表现: 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权力:掌管政务。 ②地方:封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 领)——义务: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3、意义:夏商初步建立了从中央至地方的行政管 理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二.分封制——众星拱月格局的造就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019·湖南永州一模·1)据甲骨文记载,商朝除与所属盟邦联 合行动外,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 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这说明( )
A.早期王权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
B.商王与方国首领地位完全平等
C.中央对地方实现了有效的控制
D.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
【解 析】材料中商王接受方国的贡献后也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说明商朝与所属 方国重视礼尚往来,故选D项;材料中商王除进行祭祀外,还接受方面的贡献或对 朝贡者予以报偿,说明商王通过祭祀等活动来加强对方国的控制,因而早期王权只 是借助神权,而不是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排除A项;商朝内外服制下,方国首领臣 服于商王,因而商朝与方国首领地位不可能完全平等,排除B项; 【答 案】D
西周地方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地方诸侯有一 定独立性,所以不是中央集权,但也有了中央集权的因素。到 后来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021·广东茂名二模·1)据史书记载,商王自称 “余一人 ”、 “予一人 ”,以示其至高无上,唯我 独尊。商王朝见于甲骨卜辞的官职名称有 “尹 ”、 “多尹 ”、 “司工 ”, “马 ”、 “多马 ”、 “射 ”, “巫 ”、 “卜 ”等二十余种。这表明商朝 A.君主专制的确立 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成熟 D.国家机构趋于完善
(2021·广东深圳模拟)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调整分封策略,并 采取了新办法安置旧殷势力。如卫康叔受封于殷都旧地,他领 有的七个殷人氏族大多是原住民;鲁侯伯禽领有的六个殷人氏 族,则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反映了分封制( A ) A.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 B.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实现了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解析 材料西周分封王族成员统治殷商遗民,体现出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 管理,故选A项;宗法制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排除B项;分封制下天子对 地方实行间接控制,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开始于秦朝郡县制的实行,排除C项; 殷商所在地属于中原地区,并非边远地区,排除D项。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消极: 家族本位,人情关系,任人为亲,传宗接代、 重男轻女的思想。
孰对孰错
天子永远都是大宗 嫡长子永是大宗 非嫡长子永是小宗 诸侯的大宗、小宗地 位是相对的
(√) (×) (×)
(√)
分析下图,并结合教材P6图示,探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①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②确立严格的大
2、内容:宗、小宗体系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④大宗
与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3、特征:①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带有浓重的宗族统治色彩
4、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又是根据什 么制度来确定的?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宗(本义):宗庙,祖庙
宗,尊祖庙也。 《说文》
——
宗法:就是以家族为中心, 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2014广东文综)“宗”是一个会意 字。在甲骨文中,宗字象宫室屋 宇之形,“T”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
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
*
3、内容
②诸侯权利和义务 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
义务:镇守疆土、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诸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6、实质: 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课件7: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大禹建夏王朝始
部落联盟首领
夏王
2.夏启即位家天下
及禹崩,虽受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
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
天子之位。
——《史记•夏本纪》
问:夏启的做法改变了禅让制,对后世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问:“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代替是否是历 史的退步?为什么?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 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
周武王已封次子诞为邘、四子为应候、五子为韩侯。 长女大姬婚陈候。武王崩,嫡长子诵年幼,叔伯们具 以年长;诵还有同母弟虞。谁来继承王位?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互为表里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宗法制
分封制
里
表
分配的原则 是维系分封制的 血缘纽带
权利的分配 是宗法制在政治制 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共同起到维护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的作用。
谢谢观看!
材料二 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
干饭类食品; 羹:有浓汁的食品)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
菜者不用枝。
──摘自《礼记》
材料三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以飨燕之礼,亲
原创7: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两段材料描述的社会形态有何不同?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原始社会; 材料二:“天下为家”,是阶级社会。 第二、从何时起出现了材料中所述的不同情况? 夏朝建立前后。 第三、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 现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 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谢谢观看!
西 周 分 封 示 意 图
周朝分封制度
公
天子统治天下,管辖王畿 天子
侯
管辖国邑
诸侯
伯
子
管辖食邑
﹝卿﹞大夫
男
服务,食禄
士
得田而耕,缴税、 服役庶民奴隶西周分封制一览目的 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内容 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建立诸候国,拱卫王室。贡献财物,随从作战。
影响 积极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消极影响: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 回答:王位应该传给二儿子。西周宗法制规 定王位继承人是嫡长子。
课堂小结
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 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西周政 治制度基础的是宗法制,而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 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互渗透, 共同维系西周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立相、卿士等 地方封侯伯
商王
相、卿士
卜、祝、史
侯、伯
师 (中央) (地方)
二、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
武王伐纣灭商,建立 周朝,史称西周。
周武王
2.西周的分封制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候的制度。它形成于夏商 时期,西周时得到进一步发展。
课件11: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一)宗法制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最大的特点(核心) 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同构) 3.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二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2.共同起到维护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的作用。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一)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实行民主选举,选贤能之人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的是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了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利也越来越大。禹按照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是没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左图为戴冠冕的夏禹
(二)王位世袭制 1.夏朝的建立-禹传位给儿子启。 2.“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1)传承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2)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影响:A.“公天下”—“家天下”(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一种历史进步) B.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武王灭商
周武王(姬发)
庶民
士
﹝卿﹞大夫
诸侯
天子
奴隶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6.分封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西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第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夏商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知道它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2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它对西周政治统治的影响3掌握西周宗法制的内容与特点,理解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引导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夏商周政治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难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思路:夏商周对于学生而言,其年代较久远,故相对陌生,其中一些概念如宗法制也相对较抽象,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借助教材中的“学思之窗”、“阅读与思考”等栏目及以学生有所了解的一些社会现象为例子,帮助他们理解这些概念.〖教学过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单元的主题词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规定着国家政权结构及其运作方式,维系着社会统治秩序的安定,对国家的兴衰存亡有着重要影响.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主要指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汉以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则成为它的基本内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有着重要影响.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既有利于西周的强盛,也为后来周王室的衰微埋下了伏笔.至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更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它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隋唐加以完善,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空前强化,经历了初创、确立、完善、发展和强化的过程.在隋唐时期及以前,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我国封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其积极作用突出.北宋以后.它的消极作用日趋明显.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尽管它仍然维持了封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抵御了外来侵略,但却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导致了中国发展步伐的落后.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室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方面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学生描画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中,在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奴隶社会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它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奴隶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秦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皇权至高无上的中央集权制度,把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牢牢地控制起来,从而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从汉朝到元朝,由于形势的变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西汉、隋唐、北宋和元朝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那么,这四个时期封建王朝为什么要改革中央集权制度呢怎样改革呢改革后的中央集权制度各有什么影响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到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日益衰落的封建社会的统治,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把秦朝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功能发挥到极点,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导入新课大禹治水的传说,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而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的力量,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大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茫茫禹迹,划为九洲”—夏国初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2、“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王位世袭制材料一: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的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之世”.材料二:而夏朝建立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就是所谓“小康之世”.请思考:夏朝建立后,相对于原始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公天下 家天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奴隶制社会 封建制社会 公元前221年——1912年夏、商、周 秦清朝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推选首领注重的是“贤”与“能”, 夏部落的大禹因治水有功,威望较高,根据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禹.到禹时,夏部落逐渐强大,其权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在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确立了王位世袭制.财产、爵位等父子相传、兄终弟及.世袭制开始了一种私有制“家天下”,标志着我国过渡到奴隶社会.探究一: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原因何在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3、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地方夏商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请同学们以4、“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继承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夏商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实行王位世袭制,二是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是传承的,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夏商的王位世袭制及地方的管理制度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的影响.探究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②形成一套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③承前启后:商朝继承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周亦是.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同学们看课本汉墓画像中的周公辅助成王图指出幼主登基在中国古代史上是屡见不鲜,同学们是否可以通过自己所知的知识,举出一位幼年登基的君主来呢他们为什么如此年幼就当上君主呢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周分封制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引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则六师移之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材料四: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材料五:平王之时,周室既衰,诸侯强并弱,齐、楚、始大,政由方伯.探究三:分封制的实行和推广情况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那么,何谓“分封制”呢简单来讲就是“封邦建国”,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臣属,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在西周分封的过程中,有两个重要人物,即周武王和周公.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为什么是封这些人王族是天子最信赖的人.功臣对建立新的政权有贡献,需要拉拢他们,必须给予一定的奖赏以示对天子忠诚的鼓励.可以借助先代贵族的威望减少新政权的阻力.受封的诸候,关系有亲疏,疆域有大小,但都有权利和义务:诸候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随同天子作战,向天子交纳贡赋等.诸候在其疆域内也可分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进行分封,封其后代为士.这样,天子之下分封诸候,诸候之下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下封士,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西周这样统治有什么作用呢由于层层分封所确立的诸侯、卿大夫与天子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因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牢固,这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西周的分封制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统治,但这种制度有没什么隐患分封制下的诸候国,独立性比较大,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这就使得他们有强大的可能性,而对此周王是较难加以控制的.诸候也有野心,谁不想号令天下当诸候的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后,他们也会想当天子,周朝的统治就岌岌可危.在西周前期,周天子的势力强大,可以控制诸候.但到了西周后期,随着王权衰落,诸候国势力日益强大,诸候开始挑战周天子的权威,于是出现大国吞并小国,诸侯相互相争战的局面.而周天子对此却无力干预,这时出现了“楚王问鼎”的故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楚王问鼎”的材料,分析一下“楚王问鼎”的实质是什么“鼎”在中国有特殊意义,它原指中国古代的炊具,后来成为最重要的祭祀礼器.相传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故九鼎寓意天子的地位.诸侯对它除了毕恭毕敬以外,是没有资格来问津的.否则即视之为大不敬,是对王权的挑战.发生这样的事情,恰恰说明了,诸候势力的强大,周王室衰微,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跃跃欲试,争霸中原.这严重冲击着分封制,标志着其开始瓦解.2、影响中国社会的—西周宗法制我们刚才讲分封制,但具体哪些人受封,那些人继承王位呢这就涉及到西周的另一种制度――宗法制.定义: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嫡长子继承制.什么是嫡子什么是庶子什么是嫡长子正妻大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称为庶子,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称为嫡长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嫡长子继承制即是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所以,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嫡子及庶子有着双重关系,在血缘上他们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他们又是君臣关系.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它对西周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它能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即使是今天,宗法制仍对我们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你们能举例说明吗现在很多人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只有生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认为现在我们仍要遵循长孝顺、尊敬长辈等也跟宗法制的影响有关.得很好,宗法制对我们社会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当然我们今天对这些传统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原始社会其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所在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这也正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探究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具有家国一体的特色神权和王权的结合浓厚的专制色彩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板书设计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茫茫禹迹,划为九洲”—夏国初立2、“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王位世袭制3、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地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奴隶制社会 封建制社会 公元前221年——1912年夏、商、周 秦清朝4、“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继承发展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周分封制2、影响中国社会的—西周宗法制布置作业1、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史上有何地位2、概括西周分封制的演变过程,分析分封制的作用和后来走向崩溃的原因.3、概括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分析其实质以及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方法指导:评价类、影响类、作用 类试题要一分为二回答。既看到积极 作用,还要看到消极作用和局限性。
2、宗法制(权利继承)
掌握宗法制的含义、目的、内容、特 点、影响。
3、礼乐制度(权利巩固)
材料一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 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材料二:规定天子之城九里,高九仞;公侯方 七里、高七仞;侯伯方五里、高五仞;子男 方三里,高三仞。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结合背景、内容、结果、影响等分析。 还要找到合适的参照物。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2、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3、最高统治集军,诸侯大国 可以拥有三个军,次国二个军,小国一个军, 每军规定人数为一万两千五百二十八;天子 兵车万乘,大夫百乘。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之间的关系: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 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两者互为表里,相 辅相成。
2、礼乐制度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 的工具。
如何评价分封制?
材料三:周王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四:问鼎中原 楚王问鼎是指楚庄王蓄意询问王孙满
“鼎之大小轻重”,意欲取代周朝的故事。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 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 轻重,结果周大臣王孙满回答鼎太巨大,不 清楚多重。楚庄王不满,挑衅说楚国铜多, 每个士兵的武器折下来都可以铸成九鼎了。 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德不在鼎”,楚庄王 哑口无言只得退回楚国。此事出自《左 传·宣公三年》,见于《史记·楚世家》。此 后,“问鼎”成了“篡夺”的替代词。
一、夏商之变
由原始社会向国家形态转变。社会的改变, 势必会带来制度的改变。
人民版高一历史第一课
夏桀暴虐无度,约公元前1600年,夏被商灭
商的势力范围
最终都城 最初都城
周族先世本居于岐山下的周原 周文王時期 周武王灭殷时 周人势力范围扩张至 周公东征后 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
殷
燕
黃河中游 霍 晋
渭水
管 洛邑
卫
黃河下游 淮河
齐 魯
蔡
周族势力的扩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西周的政治制度
返回
夏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都城:阳城(河南登封) 建立者:禹
思考:禹建立夏朝后采取什么 方式统治?我们为什么说他此 时建立的“夏”是国家而不是 和黄帝、炎帝、尧、舜时代一 样呢?
夏朝的政治概况:
禹加强个人权利 采用地域划分版图 由王位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
2、宗法制
宗法制的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以贵不以长 ”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 1、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 2、大宗与小宗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 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 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 觎。 ” ——《左传· 桓公二年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春秋公羊传 · 隐公元年》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金属器具的使用, 农耕经济的发展。 时间:距今约五千年前 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主要是黄河 流域) 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 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目的:维护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和调整不 同等级的相互关系
课件6: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思考:当时的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大禹治水图
戴冠冕的夏禹
两张图中的大禹有何不同,它说明了什么?
臣民——部落联盟首领——国王;“家天下”取代 了“公天下”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此后王位该如何传承?
是生产力进步和私有制发展的产物;王位世袭制
世袭制:天下为家的开端
启与交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 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生产力发展 诸侯的独立性
天子
士 庶
周公封邦建国
方国联盟首领转为天下之君 中国统一国家形态由此奠定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宗”字是什么意思? 宗法制:
宗
嫡庶分明
法 制
的秩序
太庙
以血缘
关系为
神
纽带; 表明宗法制与血
主
政权与 缘和神权有关
神权的
结合
宗 嫡长子继承制 法 运行原则: 制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 制度。 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世代沿袭的 制度。
禅让制:远古的美丽传说
尧
舜
禹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 人世及以为礼……
——《史记·燕召公世家》 通过占卜神化王权 建立行政管理制度
如何治理“家天下”?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分封制:等级森严的统治
1.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分什么?分给谁?
2.受封者享有什么权利, 要履行什么义务?
巩固统治 土地和人民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设置官员、建立 武装、征派赋役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同姓亲戚,也有部分异姓功臣 和历代圣王的后裔。
《荀子· 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 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 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 也。”如同姓的有:鲁(周公的封国,由其子伯禽代就封)、卫 (武王少弟康叔的封国)、燕(召公的封国)、晋(成王弟唐叔 虞的封国)、滕(文王子叔绣的封国)等等;异姓的有:齐(姜 太公的封国)、宋(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陈(舜的后 裔胡公满的封国)、杞(夏禹之后东楼公的封国)等。
3、行政管理制度 内服
国王 中央 相 卿士
参与商王决策
外服
地方
卜 祝
史
师
执掌军权
侯
伯
负责祭祀占卜和 记录王朝大事
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
卜殷 用商 的时 龟期 甲占
甲 骨 文 卜 辞
卜辞记载战争的 史实相当多,卜问内 容包括战事的时间、 地点、将领、吉凶祸 福等。 此甲骨记载有二 类不同的内容。一段 为殷(商)王将征伐, 卜问哪位将领合适。 另外一段记录殷王牙 齿有病,卜问是否来 自祖先作祟,能否痊 愈。
法官断案:王位之争?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 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 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 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 王一定会挑我的。
你会把土地分封给给谁?他们受封 后,应该对中央尽什么义务?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 B、分大小宗 、 C、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 D、宗族网庞大 、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 说文解字》解释说: 尊祖庙也。 是说,宗法的“ 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 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 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 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 D ) A.财产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姜子牙等,大举 年 武王 姜子牙等, 武王、 公元前 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 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 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商朝统治区域
周朝统治区域
1、分封制开始:周武王时期 、分封制开始:
思考: 思考: 西周为什么要分封? 西周为什么要分封? 分什么? 分什么? 怎么分? 怎么分?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早期阶段 西周) (夏、商、西周) 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 发展过程 分封制 宗法制 形成: 形成:秦朝 发展阶段 中央集权制度 (秦—清) 清 强化: 强化:汉—元 元 顶峰: 顶峰:明清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分封制、 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图1:大禹治水图 大禹治水图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 王位的是( 王位的是( )
A
妻妾 妻 妾一 妾二
称 谓 A.三哥(12岁) B.四哥(10岁) .三哥( 岁 .四哥( 岁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哥(35岁) .大哥( 岁 D.二哥(22岁) .二哥( 岁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 下 列在相关范围 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 相关范围内 能够成为大宗的是( 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 ) 周王室: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D.①③④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1、熟悉商、周政治制度发展的过程,记忆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等重要历史概念。
理解由夏、商方国联盟到西周天下共主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
2、从宗法制、分封制的形成,认识制度变化的因果联系。
3、初步理解政治制度涉及的范围,培养探讨人类政治活动历史的兴趣。
教学方式1、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流讨论。
2、辅助手段:注意充分作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文物资料讲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条的话,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教材分析1、重点难点: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仍然是宗法制、分封制。
能力要求重点在于认识和培养兴趣。
2、重要概念:分封制、宗法制3、探究问题: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是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要点第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的建立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3、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4、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二、西周的分封制1、周朝的建立2、分封制的形成3、分封制的主要内容4、分封制的特点和作用、分封制的破坏三、西周的宗法制1、宗法制的形成2、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人类社会出现“国家政权”的基本标志是什么?中国社会什么时候出现了“国家政权”?基标志是什么?导入新:中国社会于公元前21世纪(前2070年)正式出现国家政权,标志是夏朝的建立,随着夏朝国家政权的建立,中国社会出现了早期的政治制度,进入了早期政治文明阶段。
(展示板书)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导学生打开书本,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这一单元的基本线索;二是学习的要点;三是学习建议。
(展示板书)第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引导学生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本的基本概况;二是探究的问题;三是重要概念(展示板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展示板书)1、夏朝的建立(问题设计)夏朝建立于什么时候?建立者是谁?(答案提示)公元前2070年,禹。
(预期效果:引导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问题设计)材料观察题打开本第4页,看“戴冠冕的夏禹”图。
请回答:⑴从图中你能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答案提示)禹登上国王的宝座,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禹的看法。
(答案提示)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夏,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发展;传说大禹治水,采用疏导方法,获得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对水利事业的重视。
(预期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历史事物,学会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看待历史人物,从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展示板书)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问题设计)什么是禅让制?什么是王位世袭制?(答案提示)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
说明: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
(预期效果:引导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理解)(问题设计)材料解析题材料一:《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材料二:《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请回答:1两段材料描述的社会形态有何不同?(答案提示)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原始社会;材料二:“天下为家”,是阶级社会。
2从何时起出现了材料中所述的不同情况?(答案提示)夏朝建立前后3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
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答案提示)观点:历史的进步。
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预期效果: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和禅让制、世袭制的对比,认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历史事物。
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
(展示板书)3、夏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问题设计)阅读文第4页,分析夏商时期统治者在中央和地方采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来加强统治?结果怎么着?(答案提示)中央: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地方:侯、伯等的设立。
结果:加强了对国家的管理。
(预期效果:了解夏商是如何对国家进行管理的。
学会从本中提炼信息,为后面和探究打下基础。
)(展示板书)4、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问题设计)阅读文第4页,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请回答:这段材料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答案提示)意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制度而稍有变化,周朝又继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调。
反映了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预期效果:政治制度是有继承性和延续性的。
今天我们中国也可以有选择地吸收国内外政治制度中的精华,做到与时俱进。
学会用联系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
)(展示板书)二、西周的分封制(展示板书)1、周朝的建立(问题设计)周朝建立于什么时候?建立者是谁?为什么称之为“西周”?(答案提示)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都城在镐京(今西安),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乘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
(展示板书)2、分封制的形成(问题设计)什么是分封制?它是怎么形成的?(答案提示)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候的制度。
它形成于夏商时期,西周时得到进一步发展。
(展示板书)3、分封制的主要内容(问题设计)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提示)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候国,拱卫王室。
诸候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预期效果: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展示板书)4、分封制的特点和作用(问题设计)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文第页“西周分封示意图”;材料二:文第页“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图”;材料三:文第页“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材料四:文第6页“宜侯矢铜簋”、“王子婴次铜炉及内壁铭文”请回答:⑴从材料一中可见,西周的都城在今天哪里?主要诸侯国有哪些?同姓的封国与异性的封国的分布有何特点?这反映了统治者的什么目的?(答案提示)西安;燕、齐、鲁、卫、晋、吴、楚;交错在一起;相互制约、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便于周王朝的有效统治。
⑵从材料二中,周朝分封诸侯分为几类?鲁国属于哪一类?周王与诸侯王之间关系怎样?(答案提示)三类;王族;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周公辅佐成王表现在哪里?(答案提示)平定叛乱,进行更大规模的分封,扩展了周的统治范围。
⑷材料四中的出土文物有何历史价值?(答案提示)论证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这对研究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⑸综合上述,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和历史作用。
(答案提示)特点:第一,分封制是西周长期的“国策”和普遍推行于全国范围的政治制度;第二,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第三,授土授民和受封诸侯履行广泛义务,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第四,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
作用: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展示板书)、分封制的破坏(问题设计)材料解析题文第6页“学思之窗:(楚庄王八年……)”请回答:阅后能否用白话文叙述这个故事,再思考一下,楚庄王问鼎的用意何在?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用意在于:企图称霸中原,对分封制提出公开的挑战;原因在于: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预期效果:通过设计问题,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懂得通过史料和本中提供的信息来认识历史。
为下节学习“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作了铺垫)(展示板书)三、西周的宗法制(展示板书)1、宗法制的形成(问题设计)什么是宗法制?它是怎么形成的?(答案提示)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预期效果:帮助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展示板书)2、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作用(情境创设)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是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
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由此引出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答案提示)王位应该传给二儿子。
西周宗法制规定王位继承人是嫡长子。
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其特点):第一,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
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问题设计)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文第7页“历史纵横:根据古文字学家……太庙”;材料二:文第4页“太庙”图。
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指出:什么是“太庙”(答案提示)太庙又称为“宗庙”或“太室”,是古代帝王供奉和祀祖先的地方。
⑵材料二中的“太庙”,其建筑外形有何特点?从中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气势雄伟,结构对称,层次鲜明;说明了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
⑶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有何影响?(答案提示)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
(展示板书)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问题设计)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文第7页“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材料二:文第7页“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
请回答:⑴从材料一可见,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如何?大宗就一定“大”吗?(答案提示)大宗和小宗是相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