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索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际问题——以汉斯·摩根索的权力政治为例
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际问题——以汉斯·摩根索的权力政治为例————————————————————————————————作者:————————————————————————————————日期: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际问题——以汉斯·摩根索的权力政治为例-社会科学论文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际问题——以汉斯·摩根索的权力政治为例李婷婷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现实主义理论之父汉斯·摩根索全面奠定了现实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并为之后的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明显地带有现实主义色彩。
基欧汉曾经指出,由于现实主义是连贯性地分析世界政治的必要组成部分,因而它对权力、利益和理性的着重研究,对从任何角度理解世界政治和国家行为问题都至为关键。
本文就着重从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权力均衡以及利益的平衡两方面分析一些国际问题。
[ 关键词]现实主义;权力均衡;均衡支配者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下生成,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重要的发展,战后以来有了全面的掘拓。
本世纪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出现了六次大的理论浪潮,分别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行为科学”、“全球主义”、“后实证主义”、“新自由主义”。
每一次新的思想浪潮都给原先的浪潮添加了新的色彩和内容,使国际政治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更加全面。
而本世纪兴起的这些浪潮中,影响最深远的非“现实主义”莫属。
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明显地带有现实主义色彩。
现实主义理论主要经历三次演变,无论是古典现实主义还是经过不断发展补充的结构现实主义以及新古典现实主义,都围绕三个基本的理论假定展开:第一,无政府状态的假定。
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即国际体系缺乏合法权威。
各国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然而各国的实力并不相同,有的国家实力强,有的国家实力弱。
国际体系中的任何等级差别都源于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
摩根索的均势理论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维普资讯
山西农 业大 学 学报 ( 社会科学版)第 5 ( 4 卷 第 期) 004 067
J. S a x rc U i. ( ca ce c i o hni Ag i. n v Soi l in eEd t n)No 4V 1 52 0 S i . o. 0 6
wh c s t r O b l - ls v r o n r rr g o a o r r to a l s s t e t a i o a a — ih i u n t e mu t p e 。e e y c u t y o e in lp we a i n ly u e h r d t n lb l io i
re . s e il c u is t e i o t n o iin i e l m n e n t n lr lto s t e re . Ha s J is e p ca l o c p e h mp r a t p s t n r a i y o s i t r a i a ea i n h o i s o n . M o g n h u f s l l b r t h h o y i i o k P l isa n t n :Th t u g e f rPo r r e t a i t e a o a et e t e r n h s b o o i c mo g Na i s r y t o e S r g l o we a d Pe c .whi k s i r o n t e s i o h e l m h o y a d b c meo e o h o et e re n ae c ma e t o ti h o l ft e r a i t e r n e o n ft e c r h o is h s i e l m n e n t n lr l t n h o is I h e i d o h n e n t n l t u t r r n f r t n n r a i i t r i a e a i s t e re . n t e p ro ft e i t r a i a r c u et a so ma i s a o o o s o
政治学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政治学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一、引言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其中的国际关系理论是其重要分支之一。
国际关系理论旨在解释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国际组织的作用以及全球性议题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探讨政治学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不同流派的观点和理论。
二、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为传统和经典的流派之一。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是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者,其行为受到国家利益和权力的驱动。
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关系是一个无情的竞争环境,国家之间的争斗是不可避免的。
著名的现实主义学者有摩根索、肯尼思沃尔兹等,他们提出了不同版本的现实主义理论,如结构现实主义和防御现实主义等。
三、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另一个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与现实主义相对立。
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体系可以通过合作和制度来促进和平与繁荣。
他们强调国际组织、多边合作和民主制度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理论家如凯特琳霍普金斯、约瑟夫奈伊等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观点,试图解释国际关系中合作与冲突的动态。
四、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对传统自由主义观点的延伸和发展,强调市场机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市场经济可以促进国家间贸易和合作,从而推动全球化进程。
他们关注全球经济秩序、跨国公司和贸易规则等议题,试图解释全球化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五、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理论流派,强调观念、认同和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塑造作用。
建构主义者认为国际体系并非客观存在,而是由各种社会实践和符号构建而成。
他们关注意识形态、文化差异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试图解释行为背后的意识形态逻辑。
六、结语政治学中的国际关系理论涵盖了多种不同流派和观点,每种理论都试图从不同角度解释国家间互动和全球事务。
无论是现实主义强调权力与利益,还是自由主义倡导合作与制度,抑或是建构主义强调观念与文化,这些理论都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来理解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
《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及其影响》国际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国家间的互动、冲突与合作。
了解这些主要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政治的运行机制和未来走向。
一、现实主义理论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国家的核心目标是追求权力和安全。
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威机构来维持秩序。
因此,国家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汉斯·摩根索等。
摩根索提出了“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其中包括政治受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以权力定义利益等。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会采取各种手段,包括战争、结盟等。
现实主义理论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各国在国际事务中要保持警惕,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
同时,现实主义也为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提供了一种务实的思路,即根据国家利益来权衡各种选择。
二、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相对,强调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自由主义认为国家并非完全自私自利的行为体,它们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利益。
自由主义者主张建立国际制度和机构,以规范国家行为,促进国际合作。
自由主义的代表理论有相互依赖理论、民主和平论等。
相互依赖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使得国家更加倾向于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民主和平论则认为,民主国家之间很少发生战争,因为民主国家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制度,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自由主义理论为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发展。
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国际关系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观念、文化和身份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国家的利益和行为不是由物质因素决定的,而是由国家的观念和身份所建构的。
现实主义奠基之作
现实主义奠基之作——《国际间政治》现实主义奠基之作——读《国家间政治》一、关于本书及作者(一)作者简介汉斯·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1904——1980),他被视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人,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权力政治学派”的缔造者。
摩根索1904年出生于一个德国犹太人医生家庭。
1923-1927年间先后在柏林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和法律,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问题研究生院学习和研究国际政治。
毕业后当了三年律师,之后在日内瓦大学任政治学讲师。
1935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研究学院任国际法教授。
由于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他无法回德国,遂于1937年辗转到美国。
尔后,曾任教于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堪萨斯州立大学,1943年进入芝加哥大学,成为政治学系副教授、教授。
并于当年加入美国国籍,从1950-1968年期间担任芝加哥大学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期间还兼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顾问。
摩根索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著作中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从而使国际关系研究进入了成熟阶段。
摩根索著述除《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1948)外,主要还有:《科学人对抗权力政治》(1946)、《国际政治的原则和问题》(1951)、《捍卫国家利益》(1951)、《政治学的困境》(1958)、《真理与权力》(1970)等等。
(二)关于本书客观评价:作为西方经典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摩根索是公认的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大师,他的权力政治理论学说博大精深,学术影响深刻广泛。
斯坦利·霍夫曼写道:“如果我们的学科有奠基之父的话,他就是摩根索。
”肯尼思·汤普森评价摩根索“在最广泛的知识领域方面帮助打下了国际政治的基础。
”王逸舟先生指出,摩根索是美国政治学界的第一位大师,他的主要著作《国家间的政治》被认为是使国际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化的社会科学门类的关键作品。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及相关知识点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梳理现实主义卡尔对于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的批判1.道德是虚幻的。
很难界定,只能寻求平衡2.权力是国际政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没有国家权力的基础,国际组织只能软弱无力。
3.利益是冲突而非和谐的。
冲突不是由于不理解不沟通,是国际政治实质所在。
摩根索(以权力政治为基础,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现实主义六原则:政治中存在着客观法则,客观法则根植于人性/以权力界定利益/以权力界定利益是国际政治的客观原则/普世道德对国家没有约束行为/国家道德不等于普世道德/政治现实主义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人性观:人性利己,人性追逐权力利益最大化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
利益观:国家利益是以权力定义的,权力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手段,也是目的。
道德观:争取国家的利益就是国家的道德,国家利益是国家道德的标尺。
摩根索理论框架:以权力政治为核心,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之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
沃尔兹对摩根索的修改(第一推动第一考虑权力的作用)1.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
人性客观存在,但是无法证否,降低了科学性,无政府性是客观存在和社会事实,国内国际两种不同政治环境的根本分水岭就是无政府性。
2.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而非扩大权力。
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体系是自助体系,国家目的不是无限制的获得,维持和增加权力,而是力图保证生存。
成员的忧患都是自我生存忧患。
3.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
国家权力是生存手段而非目的,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只有通过军事实力才能决出结果。
新现实主义“新“在何处:新在科学化程度。
以理性主义为理论基底,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国际体系结构为自变量,国家行为为因变量,以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背景,建立了现实主义的科学化的理论体系。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不同/自助体系推导路径/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沃尔兹认为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最根本区别在于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
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
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
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个人认为很重要,须非常重视!)
摩根索的扛鼎之作《国家间政治》是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核心的内容是摩根索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
这六原则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1)政治是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的。
现实主义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
为了使社会不断完善,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则;
(2)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它是政治现实主义的核心,它使国际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区别于经济学(以财富界定权力)、论理学、美学和宗教学;
(
3)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核心概念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
权力是政治的目的,政治是权力的实质,任何政治都受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支配,这是普遍适用和客观存在的;另外决定历史特定时期行动的那种利益,又取决于对外政策制定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因而其有变化性和多样性;
(4)普遍的道德原则不适用于政治领域。
政治现实主义深知政治性动的道德意义,个人和国家都必须依据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判断任何政治行动。
但是普遍道德原则不能以其抽象的形式应用于国家的行为,而必须渗透到具体的时间地点的情况中;
(
5)不应把具体国家的道德扩展为普遍的标准。
所有国家都有一种把自己国家的模式推广到更大范围的冲动,但是,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某个国家的道德可能适用于特定的国家,但并不一定适合更大的范围;
(
6)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权力政治范畴的独立性,坚持以权力界定利益。
因此政治现实主义与其它学派之间的区别是真是的、是深刻的。
14摩根索
14. Morgenthau汉斯·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1904-1980),芝加哥大学教授,经典现实主义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是他的传世之作,被视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最重要的经典。
该书初版于1948年,生前再版过4次,摩根索谢世后,他的学生兼助手肯尼思·汤普森根据他生前的重要论述修订增补,在1984年出版了第6版。
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古希腊以来国际关系的事态发展和理论演绎,揭示了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以及权力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强调国际政治就是权力之争,应以权力来界定国家利益。
摩根索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现实主义六原则:(1)政治受根源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2)以强权来界定利益这个概念是理解国际政治的核心框架;(3)强权概念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4)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在于它的后果;(5)国际政治中没有普遍的道德标准;(6)政治是一个独立的领域。
因此,摩根索把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确立了经典现实主义学派在西方国际关系学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以及他本人作为经典现实主义学派的旗手的地位。
摩根索的思想影响了美国的一大批国际关系理论家,如乔治·凯南、享利·基辛格和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等,从而使得现实主义对美国对外政策有着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除《国际纵横策论》外,摩根索还著有《科学人与强权政治》(Scientific Man versus Power Politics)、《捍卫国家利益》(In Defense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美国政治的目标》(The Purpose of American Politics)、《为美国设计的新对外政策》(A New Foreign Policy for the United States)等。
现实主义权力理论比较分析
现实主义权力理论比较分析现实主义流派权力理论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修昔底德到近代的马基雅维利、博丹、霍布斯、黑格尔,再到当代的韦伯、尼布尔、卡尔,他们都为摩根索系统的权力理论奠定了牢固基础。
摩根索以后的结构现实主义又从不同角度发展了权力理论。
按照对于权力的认识及研究方法的差异,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流派从诞生到今天大致可分为以摩根索为代表的经典现实主义和以沃尔兹及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
一、摩根索的经典现实主义权力理论在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研究中,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的贡献具有开拓意义。
因为摩根索之前现实主义学者们虽然在国际关系研究中都自觉不自觉的涉及到了国家,但无一人真正有意识的将民族国家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基本单位,而摩根索则明确指出:在当代国际政治中,只有理性的民族国家具有使用权力的能力,民族国家才是最主要最具有实质意义的行为体。
同时,摩根索还承认存在其他国际行为体,只是没有国家那么重要而已。
当论及国际体系时,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中通过区分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得出结论:与国内政治存在一个有效、合法、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同,国际政治不存在这种权力,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社会,各国不会把它们各自的利益屈从于人类的共同利益或地区的共同利益。
国际无政府状态固然是摩根索理论的一大基石,但在解释国家行为的动因上,摩根索则从人性本恶出发,指出个人追求权力,国家也必然追求权力,对权力的不懈追求是国际政治中不可回避的铁律。
国际政治本质就是国家之间权力和利益的斗争。
接下来,摩根索层层深入地对权力进行了论述。
首先,摩根索界定了权力和政治权力的概念,指出权力“是指人支配他人的意志和行为的力量”[1](P.37),而政治权力则是“权力行使者与权力行使对象之间的心理的关系。
前者通过影响后者的意志而对某些行动有支配力量。
”[1](P.37)其次,摩根索第一次清晰地阐述了国家权力的九大来源:地理因素、自然因素、工业能力、军事准备、人口、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质量和政府质量。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道德观——摩根索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比较
21 0 0正
第 2 卷 第 5 7 期
国际关 系理论中的 国际道德观
一 一
摩根 索现 实主 义国际关 系理论 与马克思主义 国际关 系理论 比较
王 海 腾
( 东师范大学政 法学院,山东 济 南 2 1 山 0 5 0 4)
摘要 :在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际道德观 包括国际道德 的 内容 、作 用与地位 等,国际关系理现 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中提 出了复杂而又矛盾的 国家道德行 为哲学。 马克思主 义国际关系理 论 明确提 出道德与正 义原则应 成为国际关系至 高无上的准则。 本文试对 两者 的国际道德观进行简要 分析 与比较 , 得
出几 点 结论 。
关键词:国际道德 , 马克思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 ;摩根 索现实主义 o 中图分类号:D 0 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5 0( 1 )0— 0 6 0 8 74 2 5 0 9 — 3 0 00
一
( )现实 主义 理 论 国际道 德 基本 观 点 一
成 ,发 展 于 4 O年 代 , 到 5 、6 O O年代 占据 国际 关 系 理 论 统 的结合 ,但 在实践 中道德根本 不重要 ,在 本质上可 以忽视 道 德 。现 实 主 义 另 一代 表 人 物 摩 根 索 虽 然 不 否 认 道 德 在 国
场 。
思想 也是极 其 复杂 的。
他们对 权力嗤之 以鼻 ,他 们提 出国际关系 中道 德和 国际法 我 们 以摩 根 索 现 实 主 义 理论 与 马 克 思 主义 国 际关 系 理 论 是 和 平 的 保 障 。 而 现 实 主 义 者 则 对 理 想 主 义 在 研 究 国 际 问 为 实例 ,在时间上采 取倒叙 的方 法 ,分析 他们对 国际道 德 题时忽视 权力进行严 厉批判 ,指 出没有 实力的 国际关系是 的 基本观 点 ,并加 以比较 总结 几 点结 论 。 空 想 的 国 际 关 系 ,靠 国 际 道 德 与 国 际 法 来 实 现 和 平 是 一 种
请列举出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的六个原则:
请列举出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的六个原则:
1. 实用主义:政治行动应注重效率和实用性,而非理想主义的表现和信仰。
政治活动家需要关注公众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的限制。
2. 原则性:政治活动应该基于一些基本准则,如法治、人权、自由、公正、平等和民主。
政治活动家应该坚定地坚持这些准则,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忽视它们。
3. 实用主义与道德之间的平衡:摩根索主张政治人物应该考虑行动的实用性和道德性之间的平衡。
这意味着他们应该考虑到自己行动的影响,尽可能地坚持道德准则,同时注重实际成效。
4. 经验主义:政治行动应该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和观察,而非空想和理论。
政治活动家应该注重事实和真相,而不是陷入虚构的幻想之中。
5. 实证主义:政治行动应建立在客观的实证研究和证据之上,而非主观的感觉和猜测。
政治活动家应认真研究数据和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作出更明智和有效的决策。
6. 理性主义:政治活动应该基于理性的思考和逻辑推理,而非情感和偏见。
政治活动家应该避免在决策过程中受到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是应该根据客观事实
进行判断和决策。
试论爱德华·卡尔对现实主义 大师汉斯·摩根索思想的影响
试论爱德华·卡尔对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思想的影响汉斯·摩根索是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奠基人,曾被斯坦利·霍夫曼称为“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之父”。
摩根索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第一次建立了一套目前仍然是最有影响的、最完整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现实主义理论体系。
正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使他在国际关系理论界的地位得到了永久的确立,也使他本人成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现实主义代表人物。
在摩根索思想形成的过程中,爱德华·卡尔的思想使他的现实主义世界观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爱德华·卡尔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和苏联问题专家。
卡尔思想对摩根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1939年,卡尔发表了《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TheTwentyYears’Crisis,1919-1939:AnIntroductio ntotheStud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一书。
该书在国际关系学界和外交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此书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对第一次世纪大战后四处泛滥的理想主义思想进行尖锐的批判和有力的揭露。
卡尔对一战后理想主义出现的原因,包括历史根源及思想渊源,进行了颇有说服力的分析。
他指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完全对立的理论,其主要表现是:自由意志对立决定论、理论对立实践、知识界对立官僚界、左派对立右派、道德对立政治。
而所有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理想主义对立于现实主义。
卡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理想主义就是乌托邦主义,并用国际关系中发生的事实去一一证明这种乌托邦主义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失败。
摩根索在看到卡尔《20年危机》一书后,对卡尔对理想主义的精辟分析和犀利批判深有感触。
欧洲的形势使他这位政治敏感性极强的学者早已察觉到战争即将临近。
他对理想主义的观点和行为虽然持批判态度,但让他感到困难的是,如何使人们认识到并且相信理想主义是错误的。
摩根索与《国家间政治》
摩根索与《国家间政治》摘要:汉斯·摩根索作为传统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其现实主义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与其艰辛而坎坷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联,人生境遇的悲苦对以后摩根索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拟从摩根索个人经历对其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角度入手,通过系统地分析其经典著作《国家间政治》,从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基本假设、写作思路五个方面来阐述摩根索现实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以期对现实主义思想的范式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摩根索;现实主义;国际政治一、摩根索的生平与现实主义思想汉斯·摩根索,作为传统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其整个人生历程可以说是艰辛而坎坷,人生境遇的悲苦对以后摩根索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不可忽视。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摩根索现实主义思想中对民族和国家的关注程度很高。
这在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一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摩根索在这本书中首先将所要探讨的国际政治本质的主题便定位在了国家之间,将国家权力、国家利益作为自己现实主义理论的两大基石,诚如摩根索所指出的那样,“以权力界定的利益概念是帮助政治现实主义找到穿越国际政治领域的道路的主要坐标”[1],并且“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2],同时对于民族主义问题,摩根索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谈及国际道德问题时,摩根索指出,“民族主义摧毁了道德赖以发挥作用的空间—国际社会本身”,并且“实际上,民族主义精神一旦在民族国家内得以实现,就被证明是狭隘的和排他的,而不是普世主义的和人道主义的”[3]。
这种关注之所以强烈的来源之一就是摩根索在其整个人生境遇中都存在着一种力图获得国家归属感的强烈愿望,这一强烈愿望从其出生之日起便从未中断。
1904年,摩根索出生于德国的一个颇有地位的犹太家庭,家庭比较富裕,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他获得了最优异学生才有的荣耀,即作为毕业年级的学生代表的学校创始人雕像敬献花环,那年,他18岁,但作为一个犹太人,在举行仪式的当天和以后,摩根索便无数次地受到了有着强烈反犹情绪的学校和社会的侮辱和伤害。
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
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摩根索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反映,以及对人类情感和经历的真实表达。
以下是摩根索现实主义的六个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创作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第一原则:真实的描写摩根索现实主义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
在文章中,我们应该用准确的词汇和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形象、事物的外貌和环境的细节。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描写一个人物的举止、表情和言谈举止来展现他们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状态。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描写周围环境的气味、声音和触感来增强读者的感知和共鸣。
第二原则:情感的抒发摩根索现实主义要求我们在描写中注重情感的抒发。
我们应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来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描写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或者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来表达他的喜怒哀乐和内心的变化。
第三原则:主题的深入摩根索现实主义要求我们深入探索作品的主题,并通过情节和人物的发展来展示主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文章中,我们可以通过多角度的叙述和不同人物的观点来呈现主题的多面性。
例如,在探讨人类命运的主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人物的经历和选择来展示命运的无常和人类的选择权。
第四原则:现实的反映摩根索现实主义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批判。
我们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困境,并通过作品来传递对社会不公和人类苦难的关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描写贫困和不平等的现实来唤起读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和呼吁。
第五原则:语言的丰富摩根索现实主义鼓励我们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丰富作品的语言。
我们可以运用比喻、修辞和象征等手法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例如,我们可以用生动的比喻来描绘人物的特征和情感,用象征手法来展示主题的深层含义。
第六原则:叙述的连贯摩根索现实主义要求我们保持叙述的连贯和流畅。
我们应该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用适当的标题和段落来分隔不同的内容和观点。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叙述的顺序和逻辑,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跟随故事的发展。
国家间政治——读书报告
《国家间政治》读书报告——浅析现实主义六原则《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一书,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经典之作。
几乎在每一门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的课程中,都会提及和引用该书中的观点和例证,可见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其作者汉斯·摩根索,这位当之无愧的现实主义大师,以权力界定利益为核心,以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以国家间的竞争为基本的互动方式为基本点,系统的阐述了现实主义的六原则及现实主义理论的整体体系。
第一部分:本书的整体框架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一书结构框架十分清晰。
作者运用了严格分析法:以权力为最根本的自变量来解释国家间的关系,从国家间的权力斗争关系来解释寻求实现和平的途径。
按照摩根索的思路,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实力不均等,使国家间的权力斗争不可避。
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权力膨胀,必然产生该国的扩张野心,这就是所谓“国际政治铁的规律”。
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国家间的权力斗争比较容易发展为战争。
而战争的结果通常是两败俱伤,为了使国家间的权力斗争不至于发展为战争,就需要实现一种普遍的和平。
摩根索指出,这种和平的实现需要通过两种方式:一,通过均势、国际道德和世界舆论、国际法等方面限制国家权力来实现和平;二,通过改造国际环境来实现和平,作者提出了三种措施,即通过裁军、集体安全、建立国际政府等限制性措施,通过向世界政府、世界共同体转变的措施,通过外交的调解的措施,最终实现并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状态。
以上就是我初读该书时的整体框架的解读。
第二部分:读书心得下面就着重谈谈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六原则。
虽然摩根索并非现实主义最早的提出者,但却是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最全面最系统的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发展至成熟阶段,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树立起一座学术高峰。
他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被认为是《国家间政治》一书最核心的内容。
这六原则是:原则一:“现实主义认为,像社会主义的一般现象一样,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支配。
古典现实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新现实主义对其进行了哪些“修正”?
古典现实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是什么?新现实主义对其进行了哪些“修正”?现实主义尽管是一种流行于20世纪的学说,但它的思想根源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在古典现实主义中,有4个较重要的代表人物:一个是修昔底德,这是最早的源头,即提出了最早的古代论证;一个是马基雅维里,他对现实主义提出了最早的现代认证;再一个是卡尔,他是国际关系研究重点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最后是摩根索,他对古典现实主义提出了最全面系统的论证,是集大成者。
摩根索所创立的现实主义学说的前提,就是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特性。
摩根索认为,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而主权国家在各自领土范围内都是至高无上的法律机构。
在国际社会中,政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被界定为要权力的利益出发的。
所有国家都趋向于作为理性行为体行事。
国家决定对外政策就是基于对国家利益的谨慎考虑。
古典现实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国家无论是要维护现状还是推翻现状,都表现出对权力的追求。
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实力的不均等使得国家间的权力斗争不可避免。
一国相对他国的权力膨胀,必然使该国产生扩张野心,从而有可能改变现状并导致战争。
古典现实主义尽管对于国际关系有精彩的说明,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它无法解释国家间已有的和可能的合作。
国际关系的现实是,国家间不但有冲突与对抗,亦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不但有同盟国之间的合作,亦有敌对国家之间的合作。
古典现实主义的这种弱点,迫使有关的学者进行新的思考。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新现实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再思考的理论。
新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肯尼思在其197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中,对古典现实主义进行了重要的修正。
古典现实主义认为政治家就是孜孜不倦在致力于积累越来越多的权力,权力被视为是目的本身。
新现实主义则不同,它把权力看作是一种有可能使用的手段,国家拥有的权力太小或太大都会有风险。
力量软弱会遭到攻击,力量强大则会使对手不敢发动进攻。
在重要关头,国家最终所关心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安全,这是新现实主义的重要修正。
摩根索与现实主义
摩根索与现实主义汉斯-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1904—1980年),犹太人,美国政治学家,古典现实主义大师,国际法学中“权力政治学派”缔造者。
主要观点:1 、人性是恶的。
2,为国家利益计,是可以不讲道德的。
3,注重当代的现实,拒绝理想化。
4,强调国家的实力。
5,强国不能被其盟国牵引,尤其不能被小国牵引。
6,注重定性分析。
7,国家权力受地域大小人口等限制。
8,国家利益是一国存在所必需,国家在他国没有放弃利益诉求而己方放弃,必将受到侵害。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摩根索注意现实性的问题,注重代代问题的解决,又以人性恶的假设为前提,强调国家的实力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其缺点也下显而易见,其关注定性,却拒绝定量分析,给以盖棺定论,却不能给出具体的罪状,实难以为现代繁复的多样性提供好地届时,因而被后来的行为主义所批判。
汉斯·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1904-1980年,出生于德国,美国政治学家,是国际法学中“权力政治学派”缔造者汉斯·摩根索1904年生于德国,1923-1927年间先后在柏林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和法律,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问题研究生院学习和研究国际政治。
毕业后当了三年律师,之后在日内瓦大学任政治学讲师。
1935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研究学院任国际法教授。
由于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他无法回德国,遂于1937年辗转到美国,在布鲁克林学院和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政治学。
1943年,摩根所加入美国国籍,以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其中时间最长的是任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
并且曾是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的访问教授。
1950-1968年期间担任芝加哥大学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期间还兼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顾问。
平生所著甚多,但最著名的传世之作则是《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Politics Among Nations —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该书在学术界素享盛誉,已经成为美国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教科书之一。
汉斯摩根索名词解释
汉斯摩根索名词解释汉斯摩根索,这可是国际关系领域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呢。
咱们就先把他想象成国际关系这个大森林里的一位智慧老猎人吧。
他呀,就像是拿着一把独特的猎枪,这猎枪就是他的国际关系理论,在国际关系的丛林里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汉斯摩根索最出名的大概就是他的现实主义理论了。
这现实主义理论就好比是一面镜子,让人们看清国际关系的真实面貌。
在他的理论里啊,国家就像是一群在大草原上生存的动物,每个动物都要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竞争呢。
国家追求权力,就像动物追求食物和领地一样自然。
权力在国际关系中就像是那些动物身上的尖牙利爪,是保护自己和争夺资源的关键。
这就好比在森林里,老虎要是没了锋利的爪子,那它怎么去捕猎,怎么在森林里保住自己的地盘呢?国家如果没有权力,在国际关系这个大丛林里,也只能任人宰割啦。
他的理论里还强调人性。
他觉得人性里有那种自私自利的一面,这就导致了国家行为也会带有这种特性。
这就像是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个成员比较自私,那他在处理家庭事务的时候,可能就会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国家也一样,在国际事务中,很多时候也是先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这是一种很现实的情况。
汉斯摩根索还特别重视国家利益这个概念。
国家利益就像是一个指南针,指引着国家在国际关系的大海里航行。
什么是国家利益呢?就像一个人要吃饭睡觉一样,国家要保障自己的安全,要发展自己的经济,要维护自己的文化等等。
这是每个国家都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就好比一个小商贩,他每天都要想着怎么赚钱,怎么进货,怎么把自己的生意做得更好,国家也是在不断地谋划怎么让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
他的理论也不是没有争议的。
有人可能就会说,这把国际关系看得太冷酷了吧,难道国家之间就没有一点温情吗?就像在一个社区里,大家虽然也有各自的利益,但有时候也会互相帮助呀。
但是汉斯摩根索的理论就是从一种比较冷峻的角度去看待国际关系。
他觉得那些所谓的温情可能只是表面的,背后还是权力和利益在起作用。
不过呢,不管怎么说,汉斯摩根索的理论对国际关系的研究影响可太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秩序反映了国际体系中权力分配的某种方式。
它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国际秩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们互动的方式是什么?它们之间的互动以什么为目标?。
按照权力分配方式的不同,国际秩序可以划分为世界政府型、霸权型、权力均衡型、参与型和国际组织型五种类型。
现实主义者从上述四个基本假定作为分析国际政治的出发点,根据他们对国际秩序的理解,认为权力均衡即均势(Balance of Power)是主权国家体系中维持国际秩序稳定的理想模式。
因为在他们看来,国际政治的现实状况永远处于“围绕权力的斗争”中,通过相互对立的实力主体——国家间的均势和抑制进行操纵,在各种实力之间将产生出稳定和秩序。
均势有助于防止全球性霸权的产生、确保国际体系的稳定和各成员国的独立、防止战争的爆发等功能。
均势理论是现实主义者推崇的理论之一,也是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均势反映了国际关系中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种态势,而均势理论则是一种研究权力均势转变之特点、规律、原则、手段和形式的分析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处理国际关系的特殊政策。
阿诺德·沃尔弗斯认为,均势是一个有助于描述当代国际体系的概念,均势是指“两个对手之间的力量的平衡,或大体上的平均分配,也就是霸权或统治的对立面”。
尽管均势仍有一些缺陷,但它作为管理权力的一种方法仍然值得推崇。
他不同意集体安全的方法,认为民族国家迄今为止尚未表现出多少愿意利用集体安全办法来解决国际冲突的倾向,而均势才是最符合当代国际体系的方法。
基辛格也是均势理论的积极倡导者。
这位被称为“均势大师”的前美国国务卿,承袭和发挥了十九世纪初梅特涅和卡斯尔雷的均势思想,进而提出依靠均势建立一种适合美国霸权需要的“和平结构”的主张。
他认为,这种“和平结构”是“外交哲学”的重要目标,而均势政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如果说历史能给人以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不可能没有平衡而取得和平,也不可能没有克制而实现正义。
”肯尼思·沃尔兹对均势也十分看重。
他认为,均势理论是结构现实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说有什么独特的、关于国际政治的政治理论的话,均势理论就是。
”。
当然,对均势理论进行全面系统阐述的当首推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
摩根索以人性本恶为哲学基础、以权力和依据权力来界定的国家利益为核心概念,建构了他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体系。
他认为,“政治同一般社会一样,受客观规律的支配,这种规律的根源存在人性于之中。
”“作为政治规律之根源的人性,自力图发现这些规律的中国、印度和希腊古典哲学以来,迄未改变。
”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人为了自身的安全要追求权力;国家的本性同人的本性一样,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也要追求权力。
“政治的铁律”即各国都要追逐强权利益。
政治家无可选择,在国际舞台上只能按强权政治的原则办事。
摩根索从国家追求强权和强权政治的逻辑出发,直接导引出均势论。
他说:“若干向往强权的国家,各自试图维持现状或推翻现状,最后必然会导致一种称为均势的格局及旨在维持这种结构的政策。
”“均势和旨在维持均势的政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大家庭中,它是必不可少的稳定因素。
”同许多其他现实主义者一样,摩根索认为,均势是一个以各国竞争为基础的国际体系里管理权力最有效的方法。
均势是权力政治的副产品,也是国家在某种情况下追求的政策目标。
他将均势视为国家对外政策的万能工具,是维护各国独立所必不可少的,主张通过均势来限制国际强权斗争,通过外交来尽可能协调互相冲突的各国利益,以便确保国家的独立和国际体系的稳定。
在摩根索看来,均势既是维持国际体系稳定、防止战争的有效手段,又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状态”——若干国家强权分配大致均等的实际状态。
均势内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由于外部力量,或由于组成这一体系的这一或那一要素起了变化而导致均衡失调,该体系便显示要重建原均衡或确立新均衡的趋势。
”国际体系是一个从均势到非均势再到均势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稳定到动荡再到稳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和状态下,任何主权国家都不可例外,要么参与直接对抗型的均势,要么参与竞争型的均势。
他认为均势有四种不同的含义:(1)针对一定事态的一种政策;(2)一种实际存在的状态;(3)大体均等的强权分配;(4)泛指任何强权分配。
维护或重建均势的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或削弱实力较强一方的力量,或增加实力较弱一方的力量。
具体地说有:分而治之、战后领土补偿、裁减军备或增强军备、组建联盟和设立缓冲国等方法。
然而,维持国际和平靠的不是均势本身,而是均势所基于的国际共同意识。
“在均势通过对抗势力之间的力学相互作用得以对各国的强权向往施加限制之前,相互雄长的国家先得承认均势是它们各种努力的共同框架。
”这样一种共同意识会限制一切帝国主义所固有的无限度的权力欲,并防止它成为政治现实。
尽管现实主义者都认为均势是解决权力竞争造成的国际冲突或不稳定局面的最有效办法,但他们对均势问题的认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这在经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两位代表人物摩根索和沃尔兹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
两人对均势形成的原因、两极还是多极哪个更有助于国际体系稳定等问题的认识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关于均势形成的原因问题,双方的解释是不同的。
沃尔兹认为,在无政府国际体系中,均势原理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但他与摩根索不同,不是从国家的主体性和自律性努力这一构架中,即还原主义的方式来解释这一原理的成立和机能,而是从国际体系的结构和单元的相互作用中,推导出均势形成的必然性的。
他说,“均势理论的开端,是对国家的设想:国家是单一的行为主体,国家最起码要维护自身的存在,而从最大限度而言,国家追求对世界的统治。
”国家以或多或少理智的方式,通过使用可找到的各种手段,如提高自身实力和结盟等手段,去实现它们所看到的目标。
但在国际政治的竞争环境下,国家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互相影响和冲突,国家的行动和互相影响的结果是趋向于均势的形成。
沃尔兹认为均势是国家体系必然出现的一个特征,是不管国家是否寻求建立和维持平衡状态都必然会发生的一种体系趋势。
“不管是一些国家还是所有国家有意识地寻求建立和维持平衡状态,或者,不管是一些国家还是所有国家想要征服世界,均势形成的趋势还是会出现。
”国家为了达到控制别国的目的,可能有动机改善自身的地位,但这种尝试将会刺激别国采取类似的反对行动,去平衡正在崛起的大国,其结果是均势仍会恢复。
因此,均势并不是各国自觉维持的一种平衡状态,而是一种自然状态。
摩根索强调国家的行为引起国家间互动和相互关系,从而产生均势的结果。
尽管他也承认均势是国际政治实际存在的一种状态,但他同时又认为维持均势状态是彼此独立的每个国家的一种政策。
而沃尔兹强调国际体系的结构对国家互动的影响,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迫使每一个国家为摆脱安全困境而采取同样的行动,从而导致均势的产生。
显然,沃尔兹对均势原因的认识与摩根索有着显著的区别。
对于第二个问题,即两极还是多极均势究竟哪个更有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双方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摩根索认为均势的理想形态是多极均衡,在一个主要由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中,多极均势是常态。
多极均衡是1648年至1945年国际政治的主要特征,而两极格局则是历史的反常。
在多极均势中,因为没有单一大国的主导,各种联盟因时而异,大国间的外交斡旋和经济的相互作用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这样系统本身的灵活性就增大了,形成两大敌对集团的可能性就相应地减少了,因而系统性战争行为也会随之减少。
但沃尔兹则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他认为参与者数量越少的体系越是稳定,参与者数量越多则越不利于稳定。
因为随着国际行为体数目的增加,每个政策制定者采取特定行动所产生的不确定因素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而不确定因素越多,一个政策制定者对潜在敌人的意图和行动就越可能产生误判。
因此,多极体系的不确定因素要比两极体系多,多极体系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也比两极体系大。
在沃尔兹看来,两极均衡最有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
“简单的两极关系及其所产生的很大的压力会使两个国家变得保守起来,双方都力图维持现状,即使发生战争,也是维持均势的战争”,目的在于制止另外一个大国建立霸权。
沃尔兹还从经济相互依存和安全依赖性两个结构因素说明了两极均势比多极均势更具有优越性。
其实,不管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权力,平衡权力还是平衡威胁,均势理论要求国家采取的手段是一样的,那就是“平衡”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国际体系的现状,确保国家不受威胁,增强自己的力量和安全感。
总之,经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对均势问题的认识是有明显分歧的。
它们对均势问题的不同认识,本质上源自于双方对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现实主义的不同认识所致。
经典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对于手段和目的、原因与结果的考察是不同的。
摩根索认为,权力是国家对外行为的决定因素,权力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本身,理性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应最大限度地获取权力。
在均势中,国家对外行为的政策目标就是要平衡这种权力,以维护国家自身的安全和国际体系的稳定。
而沃尔兹认为,权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国家目标可能使用的手段,权力太大或太小都有风险,国家最终关心的是安全,而不是权力。
在均势体系下,国家并不是要谋求权力的最大化,而是寻求权力的平衡分配。
均势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大国间权力的均衡分配。
经典现实主义“把因果关系看成是单向的,即主要从处于相互作用中的个人和国家那里寻找原因,从个人和国家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后果中寻找原因”。
而新现实主义则认为,“国际政治的规律并不是单向地从相互作用的单位到其所产生的后果,而是双向地进行的,”存在于单位层次上的原因是与存在于结构层次的原因相互作用的,只有“在研究方法上既注重单位层次,又注意结构层次”,才能够“全面把握国际体系内的变化和延续”。
尽管摩根索与沃尔兹在均势问题上存在以上这些不同看法,但他们都认为,国家对彼此之间的力量是多疑的,国家必须时刻注视着现实的威胁或可能的威胁,集中各种手段以应付这种威胁已成为国际生活的基本方式。
“由于相互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因而行为者总是相互猜疑,并且经常彼此敌视。
尽管就其本性而言,它们并不愿意相互猜疑和敌对。
……且不论每个国家是否具有侵略性,从整体上讲,它们的行为本身导致了军备竞赛和联盟体制。
”这种“安全困境”是权力均势产生的根源和结果。
汉斯·J·摩根索(Hans Joachim Morgenthau )(1904年2月17日-1980年7月19日)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关系学家。
出生于德国科堡的摩根索,先后在伯林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接受教育。
他曾在法兰克福教授法律并从事律师行业,在纳粹掌权之后,1937年,摩根索辗转至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