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沿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沿革

辽宁省简称辽,是我国东北地区南部的一个沿海省份。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3′—125°46′之间。南部为伸入我国渤海、黄海的辽东半岛,有绵延2920公里的占全国12%的海岸线。隔海与我国的山东半岛以及韩国、日本相望;陆地部分自西向东分别与河北、内蒙古、吉林交界。按地理位置划分,居东北亚中心部位,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辽宁现有人口4238万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3.3%,土地面积14.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辽宁矿产资源丰富,铁、菱镁矿、金刚石、硼等7种矿产保有储量居我国首位,石油、滑石等共13种矿产保有储量居我国前5位,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使辽宁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之初,辽宁就有了纺织、印染、火柴等轻工业,不久又有了机械制造乃至军事工业;20世纪30年代以后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建国前,初具以钢铁、采煤、发电、炼油为主的工业基地雏形。但是,作为名符其实的现代工业基地,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唱雄鸡天下白”,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与共和国的成长壮大相随相连。

表1-1 1934年、1940年辽宁地区企业情况表

表1-2 1932-1944年辽宁地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1949年—1957年:辽宁老工业基地形成阶段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49年到1957年,前后8年时间,确立了辽宁在新中国的工业基地地位。

1948年11月辽宁全境解放。在此之前,辽宁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当时辽宁的工厂、矿山、交通运输和大中型商业贸易企业几

乎全是日伪经营的。面对满目疮痍的辽宁工业,辽宁地区的党委根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用三年时间恢复工农业生产的精神,迅速展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国家先后投入14.5亿元,将日伪经营的工厂、铁路、矿山全部没收,组建了574个国营企业,确立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而后,通过企业内部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确立工人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短短3年,辽宁工业生产就达到并超过日伪时期的最高水平,总产值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43年高出40%。

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基于辽宁的工业基础,国家把辽宁作为工业化重点省份予以倾斜。在前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中,辽宁占了24项,其中钢铁工业2项(鞍山钢铁公司、本溪钢铁公司),有色金属工业2项(抚顺铝厂、杨家杖子钼矿),煤炭工业8项(阜新新邱竖井、阜新平安竖井、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抚顺东露天煤矿、抚顺老虎台斜井、抚顺西露天煤矿、抚顺胜利斜井、抚顺龙凤竖井),电力工业3项(抚顺发电厂、阜新发电厂、大连发电厂),石油工业1项(抚顺石油二厂),机械工业5项(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二机床厂、沈阳风动工具厂、沈阳电缆厂、大连造船厂),国防军事工业3项(一一二厂、四一零厂、四三一厂)。与24项重点建设工程相配套,还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丹东等地安排了省市重点项目625个,改建扩建了抚顺钢厂、大连钢厂、沈阳冶炼厂、沈阳第三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大连重型机器厂、大连机床厂、沈阳化工厂、沈阳玻璃厂、大连玻璃厂等。“一五”结束时,辽宁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27.5%,居全国第一位;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位。当时,全国17%的原煤产量,27%的发电量,近30%的金属切割机床,50%的烧碱,60%的钢产量均产自辽宁。飞机、军舰、弹药等军事工业也占有很高比重。辽宁成为共和国成立以后,最早建成的全国重化工业基地和军事工业基地。

1958年—1965年:辽宁老工业基地初期发展阶段

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其间经历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三年调整。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偏差,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一度受到挫折,后来中央及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通过1963年到1965年的三年调整,辽宁老工业基地重新恢复了良好发展态势。

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时,中央对辽宁的要求是:不继续大发展,而应以大部分力量帮助其它协作区;本身可以搞一点缺门和地区不平衡的东西,可以搞一点中、小型的加以补充;除支援全国外,还要为农业服务。据此,这一时期辽宁经济发展战略总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进行必要的填平补齐,大力挖掘企业潜力,更好地支援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有四条:第一,冶金、机械、重化工、建筑材料等四个重工业部门一般不再搞新建和扩建,主要是向提高质量、增加品种,特别是向高级、精密的方向发展;第二,搞好工业各部门的技术改造,提高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水平,以先进技术装备和优质材料支援全国;第三,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增加轻工业原料和消费品的生产;第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泛开展综合利用。

这一战略思想确立不久,即被1958年的“大跃进”打乱了,总的战略思想很快转向了“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加快建设速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全省建立起几千个小高炉,全民大办钢铁,1960年全省的钢产量由1958年的338万吨增加到677.6万吨,三年翻了一番,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基建投资增长过猛,总积累率高达60%多。农业方面刮“共产风”、“浮夸风”,搞瞎指挥。在生产关系上

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否定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批右倾,拔“白旗”,废除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搞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由于决策上的失误,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化,“大跃进”难以继续下去。“二五”结束时,全省工业总产值重新回到1957年水平,农业总产值则比1957年还低14%。城乡人民收入减少,消费品极度匮乏。

“二五”结束前夕,中央及时调整了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偏差,决定开展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为核心的国民经济调整,并颁布了“农业六十条”和“工业七十条”。在中央正确方针的指引下,辽宁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主要措施有:对产品质量差,成本高,长期亏损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三年时间共裁并企业2000多个,精简职工100多万人,减少城市人口160万人;降低积累率,调整基本建设投资方向,提高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农业以及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的比重;全党大办农业,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调整生产关系,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允许农民种自留地,开放集市贸易;积极发展轻工业,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

经过三年调整,辽宁老工业基地再展“一五”时期的雄风。1963年到196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8.3%,粮食产值1965年比1960年增加了近一倍,工农业总产值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此期间,辽宁研制生产出全国第一架战斗机,第一艘导弹潜艇,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辆大功率内燃机车。1965年同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的1957年相比,钢和钢材产量增长72%,生铁产量增长40%,原煤产量增长76%,发电量增长1.6倍,原油加工能力增长3.6倍。同时电子、纺织、新型化工等新兴行业开始崛起,基本形成了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的工业经济新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