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报告 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15416959_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辽宁工业遗产与地方记忆塑造__

15416959_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辽宁工业遗产与地方记忆塑造__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宋 爽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1
一、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辽宁工业遗产对地方记 忆塑造的重要意义
年 月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 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提出 到 年东北地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 重大成果。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 兴,更应该是地区的全面复兴,特别是地方人文精神和 文化的复兴。工业文明是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乡愁,工业 文化和工业精神是辽宁老工业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 巨大精神财富,凝聚着地方的特点与意义。而工业遗产 则是工业文明的载体,不仅具有物质意义上的空间形 态,还具有文化意义上的空间再造功能,被赋予特殊的 意义与情感,工业遗产的空间功能转换与地方记忆有密 切关系。记忆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也是社会再生产的 情感力量。工业遗产承载着工业情感和乡愁记忆,但缺 乏公众的参与,缺少体验和情感共鸣以及在理解和认同 上的不一致,使工业遗产沦为背景和商品,缺乏工业乡 愁作为某种情感资源和情感遗产的代际传递(李蕾蕾,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工业空间进行留存、保
(三)将工业遗产与现代工业结合,延续地方记忆 工业遗产是活着的遗产,与现代工业的发展息息 相关,而现代工业又是地方记忆延续的载体。将工业 遗产与现代工业相结合,有助于将工业遗产拉近生 活,使普通人更好地理解遗产的意义。特别是与人们 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汽车工业,具有非常好的 可进入性。如沈阳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工业旅游 示范点、华晨宝马汽车生产等工业旅游景点是连接工 业遗产与现代工业的桥梁,通过工业遗产旅游与工厂 观光旅游的紧密结合,加深人们对工业文明的认知, 延续工业记忆。 综上所述,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背景下,辽宁工业 遗产凝聚了工业历史的记忆、工业企业的记忆、工业城 市的记忆和工业社区的记忆,是塑造地方记忆的独特 载体,对提升民众的地方依恋与情感认同及助力辽宁 新一轮振兴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更新改造的 实践中,应重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将 工业遗产与社区发展结合在一起,将工业历史与现代 工业相联系,实现地方记忆的强化和传承,从而提升辽 宁老工业基地的地方凝聚力,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发展。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不够先进,导致经济活力不足,影响周边城市的发展。

辽宁省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省份,其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求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

二、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现状1. 产业结构不优由于辽宁省一些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不够先进,导致其经济活力不足,影响周边城市的发展。

目前,辽宁省的机械、化工及冶金行业等传统产业占比较大,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2. 资源利用率低辽宁省一些老工业基地所处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煤炭、铁矿等,但是其资源利用率低。

例如,其煤炭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且存在大量的小煤矿,缺乏大型煤炭企业。

3. 环境状况欠佳一些老工业基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状况受到了影响,空气质量、水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

例如,辽宁省沈阳市、鞍山市空气质量一度位居全国末位。

4. 人才流失严重辽宁省的一些老工业基地缺乏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广东、上海等地区人才的聚集,辽宁省一些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吸引力相对较弱,导致人才流失。

5. 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辽宁省一些老工业基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目前,辽宁省的GDP增速相较于其他省份较低,经济增长缓慢,缺乏新的增长点。

三、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1. 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辽宁省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化。

2. 加快转型升级辽宁省应该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并通过扶持实体经济等方式,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 改善环境状况辽宁省应该加强环境治理,解决污染问题,改善环境状况。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扶持清洁生产等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辽宁省应该加强对本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行绿色矿山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 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支撑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 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支撑

2018.05上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辽宁发展实际看,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远滞后于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既是工业、城市的振兴,更是农业、乡村的全面振兴。

必须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辽宁建成国家重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辽宁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国家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必须推动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产品消费质量的需求。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调整种养结构,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化大农业,全面提高辽宁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推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目标。

辽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制定《辽宁省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工程框架方案》,着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农业品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双新双创”等七大工程建设,实施工程化管理,项目化建设。

到2020年,农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3.5%,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4%,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3800万亩,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覆盖率达到95%,保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城镇居民。

到2030年,把辽宁建成国家重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第二,坚持区域协同、城乡融合,建立新型的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模式。

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带动乡村繁荣振兴。

一是推进沿海经济带开放发展,带动精品设施农业、优质果品业、中高端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打造中国知名农产品品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实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实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实践说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啊。

你瞧,东北可是咱们国家的一块“老铁饭碗”,曾经可是咱们工业的“大腿”!可随着时代变迁,一些老厂子老矿区开始“掉链子”,经济发展不如人意,曾经辉煌的光环也渐渐黯淡。

你要是问我,咋振兴呢?简单一句话,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方面得利用好这些老资源,另一方面得拿出点真本事来,要知道,有些老本行的确不再适合当下的发展节奏。

谁也没想到,这片曾经烟雾缭绕、机器轰鸣的地方,现在居然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真的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其实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得有个明确的目标,不能光喊口号。

你看,东北的煤矿、钢铁厂、机械制造等行业,曾经可是撑起一片天,虽然现在有点“老气横秋”,但是潜力还在。

振兴的第一步,首先得给这些行业换“马甲”,换个新装,不能再依赖过去的那套老框框。

再看看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搞转型,调整产业结构。

以前什么钢铁、煤炭这些重工业,占据了主场。

现在呢?咱们要做的就是让“绿色、环保、高科技”成为新的主旋律。

像是沈阳、鞍山等地,转型做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放眼未来,这才是道路啊。

再说了,要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给年轻人创造机会。

有时候你看,那些年轻人一脸迷茫地走在街头,仿佛和这片土地没有太多的联系。

其实他们对这片大地充满了梦想,关键是得给他们舞台。

你看,咱东北不缺人才,缺的是能让这些人留得住、用得上的机会。

相关部门也是有点心思,搞了一堆支持创新、创业的。

说到这,你可别小看这些,不仅是资金支持,还是各种平台资源。

这就像是把“雨露”洒在了每个渴望改变的年轻人身上,结果大家纷纷投身其中,做出了不少亮眼的成绩。

然后还有一点,老工业基地要振兴,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不能少的。

你要想啊,地方发展了,产业发展了,交通、物流这些东西必须跟得上。

别小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打通交通瓶颈、提高物流效率,那是要命的!如果说一个地方的基础设施不行,那别说发展,连“活下去”都难。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一直受到国家政策和社会关注,因为这里曾经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这些优势被淹没掩盖,东北老工业基地变得黯然失色。

如今,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重点,也成为当地政府和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东北地区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工业基地之一,曾经是中国的“煤铁之乡”和“骨干工业基地”。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东北工业呈现出了滞涨的状态,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人口、资金、人才向沿海和大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大量外流。

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掉队明显,尤其是经济领域发展缓慢、就业形势严峻。

据统计,目前东北地区的工业增加值仍然在1万亿元以下,制造业在全国占比也仅为14%,而且东北三省的申请专利数量也相对较少。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原因1. 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东北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很难避免,一方面与物资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有关,另一方面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内部要素成本的增长有关。

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资源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东北地区必须实现产业升级。

通过技术、物质和人力等方面的提升,转型成为更加先进的制造业,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也能满足市场需求。

2. 人口红利的补偿与其它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人口老化、人口减少,市场规模小,资本积累不足等问题已经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必须促进人口补偿,扩大市场,吸引更多的人口与资源进入东北地区。

对在东北地区投资的企业或个人,在相关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上给予适当的优惠,鼓励他们增加投资资本和人力资源。

3. 利润的拓展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除了与振兴前的工业基础和资产结构相关外,还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利益息息相关。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2)共和国的装备部——
以能源、原材料和大型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 建设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辽宁:煤都、 钢都、机床城;吉林:汽车城、化学城、黑龙江:动力城、油田)
(2)“新东北现象”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 东北老工业基地既体现了计划经济的辉煌,也集中了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难点与突破点
(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四个难点 难点之一:是东北经济的市场程度化低,经济的发展 活力不足,经济的增长缺乏自主动力。 难点之二:是东北地区的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国有 经济比重偏高,民营经济发展规模小。 如2002年,吉林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所占的固定资产占整个固定资产的 82.6%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实现的产值占到全 部工业产值的76.8%。
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四个重点: 创新、 转型 、开放 、就业
2004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振兴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1)创新 —— 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这是 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根本出路。 1)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 2)通过改革创新,增强经济活力。
新东北现象之二:
—— 复关入世之后,农业高产困境,玉米、大豆等粮 食作物科技含量低,质量等级差,产品成本 高,竞争能力低,在市场上供过于求。
新东北现象之三:
—— 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稳定危,赴京上访人数和
恶性案件居高不下,位居全国前列。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
“新东北现象”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1)党的十六大报告(2002.11)——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 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环境投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论文

环境投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论文

环境投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论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是我国新时期带有全局性和前瞻性意义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继浦东开发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之后又一项复杂、艰巨和长期的系统工程。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有计划地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减轻“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改革投融资体制,培育新的增长点。

但更为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必须加快职能转变,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创造一个宽松、透明、统一和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就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投资环境改善问题,课题组赴辽宁省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与省政府、沈阳市政府、大连市政府、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机构)的领导,以及华晨控股公司、东软集团、沈阳远大集团、营口盼盼集团、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大连机床集团、大连造船重工集团等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的代表进行了座谈,感到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善投资环境,是辽宁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实现结构调整和经济振兴的当务之急。

一、改善投资环境的基本经验与总体评价(一)经验与成效近年来,辽宁省各级政府为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外商投资的软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参见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我省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成就及存在问题》,2003年7月)。

1.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涉外窗口部门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首先是实行了办事公开制度,公开和简化了外商投资的办事程序和效率,规范了利用外资的立项审批、合同、工商、土地、劳动、税务、外汇、海关、商品检验等主要涉外部门的公开办事程序,大力推行了“一站式服务、一部门执法、一窗口收费”的作法;其次是推行了社会服务承诺制度,要求公用、城建、供热、商业、邮电、交通、电力、卫生、金融、口岸、旅游等重点社会服务部门公布社会服务承诺的内容、标准、责任和服务时限等,接受社会监督;第三是实施延伸服务,要求海关、商检、卫检、动植物检、港监、边检等部门实行海港口岸国际航行船舶24小时值班制、机场留守待命制、货物申报放行周六加班制、节假日加班预约等一系列方便企业的办法;第四是建立了与外商对话例会制度,省政府每年召开一至二次有外资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参加的投资环境座谈会,直接听取外商对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政策的生态化论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政策的生态化论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政策的生态化论文一、背景介绍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部分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其他地区。

为了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中国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东北再振兴”战略。

二、问题分析产业结构单一: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发展动力。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许多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市场化程度低:东北地区的计划经济体制残留较多,市场化程度较低,这限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许多优秀的人才选择离开东北地区,这导致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流失。

三、解决方案产业结构多元化: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大对轻工业和服务业的投资,使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减轻对重工业的依赖。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提高市场化程度:政府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市场化进程,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人才引进和培养: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的待遇和福利,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东北地区发展。

四、案例分析以东北地区的辽宁省为例,近年来,辽宁省政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辽宁省也加大了对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推动了金融、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使辽宁省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五、结论与建议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社会应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关注和支持,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文化历史论文:《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民营经济发展》

文化历史论文:《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民营经济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民营经济发展》一、民营经济发展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意义(一)可以大大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城市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冗员问题十分突出,同时农村每年也有大量劳动力剩余。

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就业形势。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成分,也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据统计,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在不断下降,而城镇私营企业从业、城镇个体经营企业和乡村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则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底,全国7.7亿就业人口中的91.8%在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不仅安置了国有企业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首先,民营经济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和较有效率的分配机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受市场信号调节。

民营企业经营的特点和自身作用的发挥,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功能完善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同时又在客观上为国有企业提供了示范,使国有企业感受到市场竞争压力,从而有助于推进国企改革;其次,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利于造就一支庞大的企业家队伍,他们是民营企业的带头人,也是国家宝贵的财富。

另外,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民营企业在经营上有高度自主权,受不合理的行政干预较少,为其将先进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发展民营经济可以启动民间资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为了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国家在给予优惠政策的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这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需的资金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而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在大幅上升,只要政府加以适当引导,提供制度保障,就可以启动这些民间资本,从而缓解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国有资金不足的局面,同时还可以全面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东北各地政府不断改善政策环境,鼓励民间投资,悉心培育民营资本快速发展,使东北民资出现了总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可喜势头。

从沈阳铁西区工业发展的历史看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开题报告

从沈阳铁西区工业发展的历史看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开题报告

从沈阳铁西区工业发展的历史看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沈阳是老工业基地中的代表,曾经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铁路工业的发源地,同时拥有着重要的重工业和军工工业基地。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失衡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沈阳的工业发展遭遇了严重困境,出现了许多老工业企业亏损倒闭,造成大量的失业和社会问题。

因此,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成为了当前特别重要的命题,而如何有效的进行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

以沈阳市铁西区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铁西区是沈阳市内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老工业基地,其中拥有大量的老企业和厂房,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其次,铁西区非常重视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

最后,铁西区在改造与振兴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示意义,对于其他老工业城市也有借鉴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铁西区工业发展历史的回顾和分析,探讨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有效方式和可行性,同时为中国其他老工业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文献分析部分,首先对铁西区的工业发展历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包括重点企业的发展历程、工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环境问题的形成等方面,以便深入了解工业经济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其次,对国内外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经验和政策进行梳理和比较,以便寻找更加适合的解决方案。

最后,通过对铁西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设和发展方案。

在实证分析部分,我们将对铁西区的管理体制、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展开实证分析,以寻找对实际改造和振兴工程有所指导的结论。

同时,我们将对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权衡的分析,力求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建议。

三、预期研究结果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有效方式和可行性,预期研究结果如下:1.回顾分析铁西区的工业发展历史,总结出老工业基地危机的原因和逐步形成的模式;2.比较和归纳国内外大量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经验和文件,分析其成功案例并提出应用于铁西区的启示;3.根据铁西区的实际情况,从管理体制、政策支持、资源整合、环境改善等方面寻找问题和解决方案,为铁西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提供可行性建议。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会议报告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会议报告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会议报告报告内容:一、背景介绍: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工业化的地区之一,也是老工业基地之一。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东北地区遭遇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停滞等。

为了推动东北地区以及其他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振兴,本次会议旨在探讨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问题分析:1. 资源枯竭问题:东北地区长期以来依赖煤炭、石油等资源产业,随着这些资源的逐渐枯竭,地区经济面临转型的压力。

2. 产业结构单一问题:东北地区主要以重工业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导致依赖性过高。

3. 经济发展停滞问题: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速明显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出现了一系列困扰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解决方案:1. 转型升级:通过转型升级,促进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增加新动能。

2. 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打破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境,增加经济多样性。

3. 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东北地区,推动经济发展。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 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在东北地区的发展。

四、政策建议:1. 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针对东北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联合周边地区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通过经济一体化等方式,实现资源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3.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要加大对东北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动经济振兴。

五、结论:振兴东北地区和其他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造与振兴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实 力稳步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政府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 的改造与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东北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引进、对外开放等方面仍有待加强,需要进一 步加大投入力度。
对未来的启示
持续创新
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新 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绿色发展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绿色 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区域整 体竞争力。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概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战略,旨在通过优 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式,重振东北地区的经济活 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目的和意义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技术水平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等方式 ,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多元 化的产业体系,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
整体竞争力。
深化改革
03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增强经济
发展动力。
04
成功案例与经验教训
成功案例介绍
沈阳铁西区改造
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将铁西区 从老工业区成功转型为现代工业服务 业集聚区,吸引了大量创新企业和人 才。
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
大庆油田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 实现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了国 家能源安全。
面临的挑战
转型升级压力
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工 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压力加大,需要加 快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温晓丽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7年第07期[摘要]本文根据多次实地调研取得的资料,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对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振兴;突出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7-0048-05近两年来,辽宁经济增速出现负增长,增速跌到全国倒数第一,一些人唱衰辽宁经济,真如有些报道所述那样吗?数据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问题,是哪些原因导致如今的经济表现?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辽宁又该如何突破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在相关数据的支撑下,形成了此篇报告。

一、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问题1.經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尽匹配,支柱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经济效益整体偏低。

从近年的数据来看,辽宁省GDP增速、GDP总量占全国当年GDP总量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

形成这种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辽宁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与当前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有不匹配、不合理的地方。

产业结构重型化是辽宁经济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

辽宁重化工业比重从1952年的57.8%,到如今比重在70%-80%,重化工业所表现的日趋增强的结构刚性可能会导致区域经济伴随全球重化工业周期景气下降而出现衰退。

同时传统产业比重大,国有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产业结构具有单一性,支撑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产业群、新动能尚未形成。

产业结构内部各产业也存在低端化现象。

比如从工业经济结构看,辽宁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工业结构应表现为以原料工业为中心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中心转变,进入高加工度和技术集约化阶段,因此,工业增长应对原料工业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而对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

但目前辽宁原料工业的依赖仍然较高,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比重虽逐年上升,但具有高技术的装备产业工业增加值相对较低。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辽宁省为例.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辽宁省为例.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辽宁省为例:冰断(二)东北工业基地的制造业基础良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一批新的工业基地迅速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

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2002年,东北三省人口为1.2亿,占全国的8.3%,GDP则占全国的11.25%。

东北三省的原油产量和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商品粮占全国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其中重型卡车产量占全国的1/2,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钢产量占全国的1/8,重型装备制造业,以苏27、苏30为代表的军用飞机、核潜艇等重要的军品生产任务均在东北。

辽宁省的造船产量居全国第2位,内燃机车、变压器、工业锅炉均居全国第3位,微计算机居第4位,组合机床和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和10%,工业机器人、医疗用CT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分别达到1/3和1/4。

据测算,目前在辽宁投资装备制造业,新增1亿元投资,可以产出4.16亿的工业增加值、15.77亿元的销售收入和1.15亿元的利税总额。

此外,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科教优势明显,积累了大工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培养了一大批训练有素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

辽宁省集中了一批全国一流的科研院所,形成了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科类齐全教育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其中,万人科学工程师数列全国第4位,普通高等学校总数列全国第3位,初等教育普及率紧随京、津、沪之后。

再有,辽宁省的城市化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达到54%。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在于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竞争力在下降尽管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总体环境的阶段性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都未能相应地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技术水平也未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旅游业发展

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旅游业发展
[’ ] 务及会览 (简称 /012) 行业提升到重要的经济地位 。
!* 开发新兴的旅游资源
辽宁省可以 开展 的新 兴的 旅游 项目 包括 工业 旅 游、 农业旅游、 乡村旅游、 军事 旅游等。工 业旅游 包括参 观工 业生产过程和工业遗产旅游。 !- !* 产业及其相关的旅游项目 * * 农业旅游项目, 在全省范围 内还有 很大的 发展潜 力。 乡村旅游在辽宁省的广大农村也很有潜力。 工业遗产旅游 就 是在 废弃 的工 业旧 址上, 通 过保 护 和再利 用原 有的 工业机 器、 生产 设备、 厂房 建筑 等等, 改 造成一种能够吸 引现 代人 们了 解工 业文 化和 文明, 同时 具有独特的 观光、 休 闲和 旅游 功能 的新 方式。可 以借 鉴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 开发模 式, 如博物 馆模式、 公 共游憩空间模式、 与购物旅游相 结合的 综合开 发模式、 区
收稿日期: ’""(
",
")
目前, 辽宁省产业 布局 与建设 对旅 游资源 ( 景 观) 的 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面。
作者简介: 尹德涛 ( !,(! ) , 男, 营口鲅鱼圈人, 博士
!+$ $ $ $ $ $ $ $ $ $ $ $ $ $ $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 $ $ $ $ $ $ $ $ $ $ $
[! ] 域性一体化模式等 。辽宁省作为我 国的老 工业基 地具
* * 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与其 它产业部 门有着 越来越 密切 的关联性, 特 别是在旅游资源开 发和保 护方面, 工农 业生 产和交通运输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对旅游资源影响很大。 如何处理好辽宁省老工 业基地振 兴与旅 游业发 展的 关系, 对未 来辽宁省经济社会和 环境发 展具有 重要意 义。 一方面, 促 进旅游业 的发 展是 振兴 辽宁 省老 工业 基地 的 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 辽宁省 老工业基 地的振 兴对旅 游业 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非旅游产业 对旅 游业 发展 的影 响包 括 正、 负 两 个方 面。从正面影响看, 当今多种产业生产项目 或基地可能或 已经成为旅游资源 ( 旅游吸引物) 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 规划产业项目 中, 若 能考虑相 关产业 旅游的 条件, 会有利 于相应产业旅游活动的安排, பைடு நூலகம்旅游业发展 创造良好的环 境。从负面影响看, 第一、 二产 业, 以及第三产 业的布局和 生产过程可能对旅游资源 (旅游吸引物) 造成破坏。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研究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然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却因历史原因而缓慢的发展、停滞不前。

尽管政府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推动东北地区的发展,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仍然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一、历史原因解放前,东北地区就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特别是辽宁锦州和鞍山、吉林和黑龙江的许多城市,如沈阳、哈尔滨、大连等,都是非常繁荣的城市。

因此,这里也是许多人口和企业的聚集地。

然而,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联占领了整个东北地区,使这一地区成为了缩小和停滞的地区。

再加上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前的一些政策,东北工业基地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局面。

二、现状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在近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精准扶贫政策下,东北工业基地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

例如东北部分地区的黄金和石油资源都得到了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在东北部分城市,如辽宁省的盘锦和葫芦岛、吉林省的通化和松原,还有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和佳木斯等,经济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

在这些城市,人口减少、经济增长缓慢、企业倒闭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三、振兴策略政府部门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振兴策略包括振兴地方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和优化经济结构等。

首先,地方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产业。

例如,政府对私营企业开放了大门,使得一些当地企业可以发展成为全球竞争者。

其次,政策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包括电子商务、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钢铁和石油能源是东北工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但现在这些产业已经达到过热点并需要进行调整。

同时,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有助于创造高附加值的工作岗位和吸引高科技人才的到来。

最后,东北地区必须优化经济结构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这个地区的传统经济模式是劳动密集型,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未来将重点关注技术更新和创新,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战略部署,是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应当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科学捕捉市场发展空间,乘势而上。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辽宁老工业基地变成新型工业基地。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振兴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面临的艰巨任务辽宁是“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总产值在我国名列前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历史性、体制性、结构性等多方面的原因,严重制约了辽宁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大大落后于工业基础和实力远远不如辽宁和东北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两地。

虽然进行过一系列的调整,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传统产业比重高,新兴产业比重低。

2002年,在石化、冶金、机械、电子四大支柱产业中,传统产业占绝对比重,代表新兴产业的电子产业,企业数占全省企业总数的2.2%;第二、资源日趋枯竭,替代产业难以形成。

辽宁的煤炭资源已有百年的工业开采历史,经历了国民经济大发展时期的全力开采,到目前,以阜新、本溪为代表的煤炭资源已近枯竭,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新兴的替代产业;第三、产业竞争能力下降,产品市场份额萎缩。

面对国内外市场环境,辽宁多数国有企业的设备、工艺严重老化,自主发展的产业基础有所削弱。

我国信息化现状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国家工业面貌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信息通信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业以高出国民经济二三十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通信网实现了由人工向自动、由模拟向数字、由小容量向大容量、由单一业务向多种业务的转变,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覆盖全国城乡,连接世界各地。

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调查报告

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调查报告

关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1. 研究背景
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有关部门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深入访谈等。

4. 调查结果
(1)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执行情况:
- 政策执行力度不一,地方间差异较大。

- 一些政策执行效果良好,一些政策尚未见效。

(2)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 传统产业结构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 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 生态环境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 人才流失严重,缺乏高素质人才支持。

(3)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和建议:
- 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 加大环保治理投入,促进绿色发展。

-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

- 拓宽市场开放,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5. 调查结论
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艰巨,面临众多挑战,但也存在一些机遇。

只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强环保治理,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长远发展目标。

6. 参考文献
(列出调查中参考的文献或研究资料)。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行动指南。

辽宁作为东北地区的沿海省份和经济大省,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目标,关键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老工业基地振兴各项工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一、辽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状分析自从2008年9月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按照党的十七大和《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部署,全省16.3万个基层党组织、320.2万名党员,分三个批次参加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丰富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认识更加深刻,贯彻落实的自觉性有新提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推进科学发展上水平有新成效;深化“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解难题促和谐”和“环保攻坚为民”三项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得实惠有新成果;强化党性修养锻炼,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有新进步;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新进展。

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辽宁走上全面振兴之路辽宁历经艰难曲折走上全面振兴之路的历程,正是伴随着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深入贯彻落实而不断推进的。

党的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为我省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是在中央振兴战略的指引和鼓舞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回首“十一五”期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010年达到18278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升至全国第七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考文献
1、全树仁主编.回眸与展望——辽宁五十年经济发展变革的思考.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10
2、周玉主编.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五十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12
3、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10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威廉·德格著,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6、李诚固.世界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改造途径研究.长沙:经济地理,1996(2):51-55
7、赵涛.德国鲁尔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北京:国际经济评论,2000(3-4):37-40
8、柯文.鲁尔工业区的振兴及其启示.北京:管理世界,1992(2)
9、辽宁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借鉴法国洛林经验,加快辽宁工业转型.北京:中国软科学,1998(10):99-103
10、胡魁编著.中国矿业城市基础数据库.北京:资源产业,2002年增刊
11、齐建珍等著.资源型城市转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
12、蔡来兴.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3、金太军等.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北京:中国行政管理, 2003 (3)
14、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北京:经济日报,2004.02.06。

15、窦晴身.推进形成国有股合理流通机制.北京:经济日报,2003.07.25
16盛从锋,徐伟宣,许保光.中国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北京:中国管理科学,2003(6)
17、邵荣第.为国有资本流动搭建高效平台.沈阳:辽宁日报,2004.01.30;
18、王胜今.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中劳动力资源研究.长春:东北亚论坛,1992(1)
19、夏禹龙.中国亚太经济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2
20、李文溥.国有经济优化配置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
21、刘世锦.一项重大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北京:人民网,2003.10
22、辽宁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艰苦的探索 光辉的历程.沈阳:2001
23、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0-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3
1. 辽宁省政府向中央领导的《汇报提纲》
2. 《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讨论稿)
3. 中共辽宁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工作报告
4. 高静:《解放前辽宁工业与基础设施概况》
5. 徐明华、邱恒济:《辽宁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与评价》
6. 鲁昕副省长在省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年终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7.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3年国有企业改革情况及2004年工作安排》
8.《辽宁省国有企业改革基本情况》,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3年9月
9.《降低辽宁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问题研究》,载《咨询研究择要》2003年第14期
10.《关于辽宁省企业国有资产总量及分布情况的汇报》,辽宁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2003年7月24日汇报稿
11. 冯昭奎:《谈谈中日经济的互补关系》打印稿1996年
12. 胡春力:《关于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信息报告会会议材料,2003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