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头像与头部形体结构
素描人头知识点总结
素描人头知识点总结素描是绘画的基础,而素描人头更是绘画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绘制素描人头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头部结构、面部特征、光影处理等。
本文将针对素描人头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详细介绍每个知识点的要点。
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素描人头的基本要点,提高自己的素描技巧水平。
一、头部结构头部结构是素描人头的基础,了解头部结构有助于描绘人物的形体和轮廓。
头部结构主要包括头部比例和头部三维空间感。
1.头部比例头部比例是指头部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以及头部内部各部分的相对位置比例。
一般来说,头部要按照比例来绘制,头部的长宽高比例为2:3:4,眼睛的间距为一个眼宽,鼻子和嘴巴的位置也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掌握好头部比例有助于绘制出更具有真实感的人头作品。
2.头部三维空间感头部不是一个平面图形,它有着三维的空间感。
在素描人头时,需要注意头部的立体感,勾勒出头部的轮廓,使得头部看起来更加立体感。
二、面部特征面部特征是素描人头中的关键部分,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
面部特征主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的描绘。
1.眼睛眼睛是人物形象中最有灵气的部分,也是最能表达人物感情和性格的地方。
在素描人头时,要注意眼睛的位置、大小、形状、眉毛和睫毛等细节的描绘。
眼睛的眼白、瞳孔、光泽等也是需要注意的点。
2.鼻子鼻子是头部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面部的中心部位。
在绘制素描人头时,要注意勾勒鼻子的整体形状、鼻梁的高低和宽窄等,使得鼻子看起来更加栩栩如生。
3.嘴巴嘴巴是表情的主要部位,也是情感和性格的表现地方。
在素描人头时,要注意描绘嘴型的曲线、唇部的肌理和阴影等,使得嘴巴看起来更加生动。
三、光影处理光影处理是素描人头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为作品带来更强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光影处理主要包括光线的方向、阴影的表现和明暗的对比。
1.光线的方向光线的方向是决定作品明暗效果的关键。
在素描人头时,要根据光线的方向来确定阴影和高光的位置,使得人头的立体感更强。
素描头像第二讲头部肌肉课件
9.颏肌:颏肌位于颏隆突处,上部被降口角肌所盖,下方两肌会合于下颌骨最 下方。收缩时使嘴撅起,帮助前伸,并使颏尖突起。
二、半侧肌群
1.颧肌 2.颊肌 3.笑肌 4.降口角肌
1.颧肌:颧肌可分为颧小肌和颧大肌,颧小肌和提上唇肌、提上 唇鼻翼肌三肌头会合于鼻唇沟皮内。收缩时可使鼻孔扩张,鼻翼 上提,嘴唇上裂,加深鼻唇沟。颧大肌起自颧骨至口角皮下,收 缩可使口角上拉。
三、侧面肌群 1.颞肌 2.咬肌
1.颞肌:颞肌起自颞窝,肌束向下通过颧弓深处,止于下颌骨冠 突。作用上提下颌骨。
2.咬肌:咬肌是人类头部最强壮的骨骼肌,起自颧弓下缘和内面, 止于下颌支和下颌角外沿。作用帮助人类完成咀嚼动作,提拉下 颌骨。
四、颈部肌群
1.斜方肌 2.胸锁乳突肌 3.颈阔肌 4.舌骨肌群:甲状舌骨肌
3.颈阔肌:起于胸大肌,越过锁骨,胸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突肌以及下颌骨,至 咬肌、降下唇肌和笑肌止。作用:拉口角向下,并使颈部皮肤产 生褶皱。
4.舌骨肌群:舌骨肌群基本位于颈部的中央地带,包裹喉管。 作用:拉动下颌骨向下张口,下降舌骨和喉。
五、关于软骨部分结构
1.鼻软骨 2.耳软骨 3.喉软骨
1.鼻软骨:
3.降眉间肌:起自鼻骨向上停止于眉间外皮,收缩时引起眉头向下,使鼻根部 产生横皱纹。
4.眼轮匝肌:覆盖在眼窝眼球的外面,环绕生长。上睑肌稍厚, 下睑肌稍薄。上睑肌收缩能轻闭眼睛,眶部收缩能紧闭眼睛
6.鼻肌:主体覆盖在鼻梁部分,作用压缩鼻软骨。
7.口轮匝肌:口轮匝肌呈扁环状,在口裂周围。此肌位于上下唇深处,收缩时 可使口角紧闭,可做撅嘴和吸吮的动作。
鼻骨 鼻中隔软骨 鼻外侧软骨 鼻翼大软骨 鼻翼小软骨
2.耳软骨:
如何画好素描头像?美术生必备头骨肌肉干货,掌握这些足够了!
如何画好素描头像?美术生必备头骨肌肉干货,掌握这些足够
了!
学习素描的时候老师一定都说过切勿看见什么画什么,要深入进去,不要停留在表面,了解内部结构,掌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才能画好。
在素描头像中头颅部分很多都被头发遮盖住了,所以素描头像着重塑造刻画的是整体,面颅结构较多,有很多凹凸的结构,因此在面颅的塑造中,一定要仔细刻画把握细节,多理解头骨结构有利于素描头像中的转折起伏的把握,这点非常重要。
头骨是头部的支撑,在素描头像中的作用可想而知,不了解内在结构如何去表达头部的体积,头骨紧靠皮肤的地方在完整头像中能体现出来,比如颧骨、鼻骨、上颌骨等这些骨点都需要平时多去观察了解重点刻画的。
头骨在头部的结构中起到基础造型的作用,头部肌肉相较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来说比较单薄,在外形塑造上面也不如头骨,但在面部表情的表达和传递上的作用确实不可替代带的。
如果说头骨就像建筑中的钢筋结构,那么头部肌肉就是钢筋结构中的墙面填充,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想一下建筑只有结构行吗,风筝只有骨架可以吗?美术生要想画好素描头像,头骨和肌肉一定不能忽略。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不同角度头骨和肌肉的重要知识点,有利于大家更好的掌握理解头骨和头部肌肉。
正面头骨的造型骨点
正侧面头骨解剖
正侧面头部肌肉解剖
正面真人头像与头部骨骼、肌肉、形体结构的对照
四分之三侧面真人头像与头部骨骼、肌肉、形体结构对照
四分之三侧面头部肌肉与形体结构分析、肌肉与表情的关系
正侧面真人头像与头部骨肌肉、形体结构对照
四分之三侧面头部形体与结构分析、透骨的体块
正侧面头部形体几何化、肌肉与形体结构比较、比例。
素描中头部的形体结构及透视_图文.
素描中头部的形体结构及透视
头的长宽比是诸多比例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比。
它决定着头部大的基本形状。
长宽比发生变化,头的形象便会发生变化。
第一步打轮廓阶段,须认真观察对象,画出大的长宽比例关系。
在深入刻画对象的过程中,要将长宽比与内部的比例关系总体把握、调整好,尽量达到准确。
头部的三停五眼
●眼的头部的二分之一处。
眼长= 两眼间距离= 鼻宽。
●三停:发际线至眉线= 眉线至鼻底线= 鼻底线至颏线。
●五眼:如图所示。
从头部左边外办轮廓到左眼外眼角的宽度= 左眼宽度= 两眼间距离的宽度= 右眼宽度= 右眼外眼角到头部右边轮廓的宽度。
头部的骨骼和肌肉
头骨对头部外形起决定作用。
除下颌骨外,其余各块是连成一体,固定不动的。
熟悉头部的骨骼、肌肉,对于头部造型及表情刻画都很有帮助。
它们是颧骨、鼻骨、额骨、颞骨、顶骨、枕骨、上颌骨和下颌骨。
头部的形体结构及透视
根据头部解剖构造,以几何形概括头部形状。
这些几何形之间的构造及组合便是头部基本形体结构,首先我们可以将头部理解为一个长方形六面体,也可将头的上部
理解为圆球体,颜面理解为梯形。
本文出自《图艺动漫》。
素描头像头部解剖肌肉讲解(L)
造型意义:此肌收缩时,口角向外上方牵动,这
时颊部皮肤向颧骨聚集,颧部显大,且颊部出现凹
陷,口角略向上弯,下颏突出。
(4)笑肌
位置:在口角外侧,面颊中部(浅层)。
作用:起于颊部腮腺咬肌筋膜,集合止于口角
与下唇三角肌会合处。
上唇外端皮肤和肌肉向颧肌移动,鼻唇沟加深。
造型意义:此肌收缩时,鼻孔向外扩大,鼻唇
沟上部向外上方深陷。不满意,轻蔑等相关表情下
该肌收缩
(3)颧肌
位置:在颧骨面与口角之间。
起止:起于颧骨颞缝处,向前下方走,止于口
角皮肤及口轮匝肌,还有一小部分止于颊黏膜。
造型意义:与颊肌合作,牵动口角向外的同时,
在面颊中部出现小凹陷的“窝”(即“酒窝“)。该肌
因在浅层,单纯收缩此肌形成的是小褶皱。
(5)颊肌
位置:在面颊中部“脸”的中部,深层。
起止:起于下颌骨齿槽外侧面,肌纤维向口角
走,一部分止于口角黏膜内,其余部分延至上下唇。
及鼻中隔处的骨面上,其他部分都不直接与骨相连。
作用:周围肌肉放松时,口轻闭;该肌全力收缩时,口紧闭。
造型意义:与口周围其他肌肉为对抗肌,与颏肌、咬肌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颧头:颧骨面。
肌纤维向下走会合,~部分止于口角上方鼻唇
沟处之皮下,一部分与口轮匝肌交错相连。
作用:使鼻翼向外方扩张,鼻孔向外扁而大,使
作用:助咀嚼,可使颊部皮肉贴紧牙齿或离开
牙齿,横拉口角。
造型意义:此肌后都分被咬肌遮盖,前部分被颧
肌所挡,中间部分的表层被笑肌所遮,因颊肌在深层,
素描头像必备知识点之头部骨骼优秀版
素描头像必备知识点之头部骨骼优秀版素描头像必备知识点之头部骨骼额结节:额头的正面高点,从这两点往上形体逐渐向头顶过渡。
男性对象这两点突出,女性对象额骨中心可能高过这两点。
颅结节:颅骨的最宽处,是构成圆头型或者方头型的重要骨点,在形体塑造时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
眉弓:形状呈弓形隆起,外表正是眉毛生长的地方。
眶上缘:眉弓向下至眼眶处形成的边缘,通常老年人因脂肪减少眼眶凹陷,眶上缘更加明显额头颧突:眉弓外侧的骨突,下端与颧骨相接。
塑造时眉毛的末端部位会有一个小小的转折与额骨颞线相连,是额头正面与侧面重要的转折点颧骨:对头像的塑造影响极大,外表呈现的主要骨点有颧结节、颧骨额突、颧弓( 为面部最宽处,两侧颧弓的宽窄与高低决定了面部的宽度与面颊的形状,同时也是脸部侧面上下两个倾斜面的“分水岭” ) 、上颌突。
鼻骨:下接鼻软骨,其长短、宽窄与高低决定了鼻子的外形特征。
下颌骨:下颌骨上的颏结节决定了人下巴是尖的还是方的,并且它还是面部下巴正面、侧面和底面的转折点。
注意难点:在写生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只考虑画面的光影效果,不要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质感和细节的处理上,应注重掌握石膏头骨的结构。
重点表现头骨中较大形体结构的造型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穿插、榫接关系,不要被牙齿、鼻孔等小形体所吸引。
写生步骤:①画出头骨的外轮廓,注意构图的位置。
②通过观察头骨形体画出其基本形。
③找到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线,铺上大的明暗深入表现:①强调头骨主要的形体转折和凹凸起伏部分。
②加强明暗交界线和投影,同时丰富明暗交界线和灰面的层次变化(如下图)。
文档来源:素描头像必备知识点之头部骨骼(三)热能基础与节能技术1.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流量:是指泵与风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输送的流体量,它可以用体积流量q v 或质量流量q m 表示。
单位为m 3/s 和Kg/s 。
(2)扬程(全压或压头):单位重量流体通过泵与风机后获得的能量增量。
对于水泵,单位重量流体通过泵时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此能量增量叫做扬程,以符号H 表示,单位是m ; 对于风机,单位体积气体通过风机时所获得的能量增加值,此能量增量叫做全压或压头,以符号P 表示,kW ,可按下式计算: P 表示,常用的单位是kW ,计算如下: P 与Pe 的差值。
最新人物头像素描——头部的形体规律教学讲义PPT
(一)
头部形体结构
(二)
头部外形特征
(三) 头部的基本比例透视关系
返回 目录
第一章头部的形体规律 头部特征 眼睛结构 耳朵结构 嘴巴结构 鼻子结构 头像写生
1、认识头骨结构
学
习
目 标
2、认识头部肌肉分布
3、能正确画出头骨结构
第一章头部的形体规律 头部特征 眼睛结构 耳朵结构 嘴巴结构 鼻子结构 头像写生
–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问卷调查全国的内分泌科医师391份: 32%首选131I治疗甲亢;在对131I治疗的主要顾虑中,78%担 心131I治疗后甲减,14%担心影响生育,8%担心致癌问题
在美国及北欧国家131I已成为甲亢的 首选治疗
• 国际权威性医学巨著西氏内科学1995年(第16版) 总结:“总的说来,由于放射性131I无短期并发症以 及其有效性,它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第7版.(简称内科学)
• 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简称规范)
• 邢家骝,主编. 131碘治疗甲状腺疾病.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2
目前尚缺乏针对Graves病病因病机的治疗方法
返回 目录
浅谈放射性131碘治疗Graves甲亢现 代认识与体会
管庆波
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院内分泌代谢研究所 山东省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131 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 南》,2013年版.(简称131 I治疗甲亢指南)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和核医学分会:《中国甲状腺 疾病诊治指南》, 2007年版.(简称中国甲状腺指南)
人物素描:人体头部结构图
人体的头部结构人的头部结构,主要是指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掌握人的头部结构规律,是人物头部写生的基础。
一、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头部的形体结构规律,主要表现为形体结构,外形特征和头部的基本比例三个方面。
①、形体结构头部的骨架形状,是介于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的一个大面体,头部又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1/3,脑颅部的前额区构成了方形体块。
面颅部则由颧骨区的扁平体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颌部区的三角形体块组成,约占头部2/3。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个体块的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图123)。
②、外形特征头骨的形状决定着头部的外形特征。
它不仅表现出性别、年龄的差别,还包括各种个性差异。
a、男、女头部的外形特征。
男性头部体积较大,趋于方正,前额后倾,眉弓与鼻骨较显著,下颌与额部带方形,枕部突出。
在外貌上男性头部线条趋于刚直,形体起伏较大。
女性头部体积较小,颜面的隆起和结节部位没有男性显著,但额丘、颅顶丘较突出。
额部平直、下颌带尖,颜部趋圆。
在外貌上,女性头部线条趋于柔和,形体起伏较小(图124)。
图(124)男女头部外形特征b、老年和幼年头部外形特征。
老年头部顶丘因毛发稀疏而十分显著,牙齿脱落,因而牙床凹陷。
面部缩短,五官集中,嘴部收缩,下颏突出前翘,是老年头部的显著特征。
幼儿头部的脑颅体积占头部的5/6,面颅仅占头部1/6。
头顶骨隆起,额丘高而显著,下颌小而圆。
脑颅大,颏部内收,鼻根到嘴唇距离缩短,是幼儿头部最显著的特征。
c、不同类型的头部特征。
人的头部肌肉比较浅薄,头的基本造型特征是由头骨的形状决定的。
中国传统的人相“八格”之说,是对头部外形特征的极好概括(图125)。
图(125)中国传统人相“八格”分析“八格”的不同特征即可发现,“甲”、“由”、“申”三种头形是头顶骨与下颌骨形状的尖或方来定格的;“田”、“目”、“国”三种头形是由颧骨的宽窄与头长的比例来定格的;“用”、“风”两种头型是由下颌骨的宽窄、开合来决定的。
人头素描知识点
人头素描知识点人头素描是绘画中的基础技巧之一,它涉及到对人脸结构、特征和表情的准确捕捉。
无论是对于专业画家还是对于爱好者,掌握人头素描知识点都是必须的。
本文将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介绍人头素描的关键知识点。
第一步:轮廓线和基本比例在开始绘制人头素描之前,首先要了解人脸的基本比例。
人脸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额头、眼睛到鼻子之间的区域和下巴。
正常情况下,这三个部分的长度是相等的。
因此,在绘制人头时,可以将整个头部按照这个比例分割为三个部分。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脸的轮廓。
首先,绘制一个椭圆形作为脸部的轮廓,然后在椭圆的上方绘制出额头的轮廓,再在椭圆的下方绘制出下巴的轮廓。
确保轮廓线的位置和比例准确。
第二步:眼睛、鼻子和嘴巴的位置接下来,我们要确定眼睛、鼻子和嘴巴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眼睛的位置位于人脸的中间,鼻子的位置位于眼睛和下巴之间,并且嘴巴的位置位于鼻子和下巴之间。
在绘制眼睛时,可以使用简单的椭圆形或椭圆形的一部分来表示眼睛的轮廓。
确保眼睛的大小和位置相匹配,并且两只眼睛之间有适当的间距。
绘制鼻子时,可以使用简单的三角形或者倒三角形来表示鼻子的形状。
鼻子的大小和位置应该与眼睛和嘴巴相匹配。
最后,绘制嘴巴时,可以使用简单的弧线或直线来表示嘴巴的形状。
确保嘴巴的大小和位置与其他特征相协调。
第三步:细节和阴影一旦我们确定了人脸的基本轮廓和特征位置,就可以开始添加细节和阴影了。
细节包括眉毛、眼睛的瞳孔和光线反射、嘴唇的纹理等。
阴影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灰度值或深浅的铅笔线条来表示。
要注意的是,细节和阴影应该根据光源的位置来确定。
光源的位置决定了人脸上的明暗区域。
通过在不同区域使用较浅或较深的铅笔线条,可以模拟出光线的照射效果。
第四步:细节修饰和纠错最后,我们可以对绘制的人头进行细节修饰和纠错。
检查人头的各个部分是否与实际相符,如眼睛的大小、位置是否正确,鼻子的形状是否准确等。
如果发现错误或不满意的地方,可以进行修正。
素描人头结构知识点总结
素描人头结构知识点总结1. 头部比例头部的比例是描绘人物形象时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一般情况下,头部的高度大约是身体的1/8,在画出头部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圆来表示头的整体形状,然后再在圆的基础上进行绘画。
而在头部的宽度方面,头部的宽度大约是头部高度的3/4,也就是说,从一个侧面看,头的宽度占头的高度的3/4。
有了这些比例的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加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头部形状。
2. 头部轮廓头部的轮廓是描绘人头结构的重点之一。
在绘画头部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画出头部的整体形状,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渐细化轮廓。
头部轮廓的细节包括头发与耳朵的位置、头部的线条和曲线等。
在绘画头部轮廓的时候,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头部的对称性,尤其是在描绘侧面头部的时候,更要保持对称,以便更加真实地呈现人物形象。
3. 头部特征头部的特征是描绘人头结构的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
在绘画头部特征时,我们需要注意头部的各个部分的位置和形状。
比如眼睛的位置、眉毛的形状、鼻子的轮廓、嘴唇的线条等。
这些细节的准确把握,可以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
在绘画头部特征时,我们可以以拾取抽象的基本图形开始构图的头部。
用这些基本图形来定位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头部特征的位置。
当我们完成基本的头部轮廓后,再去慢慢丰富头部的细节。
4. 头部表情头部的表情是描绘人物形象时必须要注意的重点之一。
在绘画头部表情时,我们需要注意头部的一些细微的变化。
比如眼睛的眼神、嘴巴的微笑或者生气的表情等。
这些微小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表情,所以在描绘头部表情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特点,并加以描绘。
5. 光影效果光影效果在描绘头部结构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光影的变化将影响到头部的外形和立体感。
在绘画头部时,我们需要留意光源的位置和强度,从而在头部的绘画中形成明暗对比。
光影的处理可以让头部的形状更加清晰明了,并增加头部的立体感。
总而言之,人头结构知识是绘画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素描头像结构
眼睛由眼球、上眼睑、下眼睑、眼眶和泪阜组成。眼球呈球体嵌在头骨深凹的眼
眶内,通过上下眼睑构成的眼裂。它的上部有上眼睑投下的阴影,下部有球体自身 结构形成的暗部。虹膜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深色透明体,黑色的瞳孔上,有小而亮的 高光。眼睑与眼裂呈弧形,分上下两部分包裹着眼球。上眼睑比下眼睑厚和长,位 置也靠前,覆盖着眼球的大部分。眼睫毛呈放射状生长于上、下眼睑。上部的睫毛 较为粗、密、长,而且能影响眼球的光照。特别要注意眼球的体积和眼睑的厚度
素描头像重点知识总汇
目标:掌握头部骨骼
和肌肉结构,并能熟 练用于与绘画之中。
重点:头骨和肌肉的结构
内容梗概
头部结构分析 颈部结构分析 写生要点&步骤 画面效果要领 五官结构 优秀作品欣赏
头 部 结 构 组 成
头肌皮
骨肉肤
头骨组成
额骨 顶骨 颞骨 枕骨 额骨 颧骨 鼻骨 上颌骨 下颌骨
3、神态与个性特征 神态与个性特征是头像表现的精神内容,要使其正确生动,首
先要依赖于对形的把握和理解,即“以形写神,富神于形,形神兼 备”。 4、各部位的质感表现
与石膏头像不同,真人头部各部位是有质感差异的,比如头发 是丝状光洁的;鼻子,尤其是鼻头是蜡质的;嘴多皱皮质薄,这几 个部分都因质感光亮而易产生高光。敏锐地感觉和表现各个部位的 质感特征,会使画面表现效果更具体生动。
第三步,进一步刻画脸部的结构与明暗面,做到明暗对比、色调 统一。按照脸部的结构线依次画出明暗色调及灰暗面,并注意不 能刻画太实,做到既整体又不能孤立某一部分
第四步,画好头发的体积关系,脸部关系更加深入,分析、 理解整个头像的各种关系与变化,以及光线对头像的影响
第五步,整体对比,协调统一。使画面的整体效果更趋完整, 加强大关系。
素描头像 头骨解剖结构及规律
头部的解剖结构规律
掌握头部解剖结构,是人物头像写生的基础。
头部的解部结构主要包括头骨、肌肉及五官三部分。
头骨
头骨由脑颅骨骼和面颅骨骼构成,从前面和顶面观察,头部为长方形,从侧面观察,则接近正方形。
额骨、顶骨、颞骨、枕骨构成坚固的球形脑颅骨、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等构成面颅骨骼,其中只有下颌骨是可以活动的(图)。
图头部的解剖结构
头部骨骼的形态与细节,都会在头部外表上显露出来,并决定着头部的形体特征,而成为素描造型的依据。
其中“骨点”在头部造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骨点”,是指头部骨骼中比较突出显露的部分,“骨点”具有对称性,它包括额丘、皱眉丘(眉弓),颧丘(颧骨)下颌骨、颏丘等。
用线将“骨点”连起来,即形成头部造型的基础。
“骨点”是头像写生中必须深入理解和刻画的部分(图)。
图头部形体起伏要点(骨点、高点)。
人物头像素描PPT课件
(2)动态与透视
头不动态的准确把握依赖于对其透视变化的正确理解。可将眉弓、鼻、
口裂视为三条水平线,将眉心、人中、下颌尖视为与这组水平线垂直的
中轴线,它们共同组成头部的动向线,通过它们在运动中的透视变化来
观察和把握动态特征。
(3)神态与个性特征
神态与个性特征是头像表现的精神内容,要使其正确生动,首先要依赖
与对形的把握和理解即“以形写神,富神于形,形神兼备”。而形的把
握,依赖于敏锐的直觉。
(4)各部位的质感表现
与石膏头像不同,真人头部各部位是有质感差异的,比如头发是丝状光
洁的;鼻子,尤其是鼻头是蜡质的;嘴多皱皮质薄,这几个部分都因质
感光亮而易产生高光。敏锐地感觉和表现各个部位的质感特点,会使画
面表现效果更具体生动。
眼:一般来说眼是人物神态的核心,眼部包括眼眶、
眼睑、眼球。眼总的造型可理解镶嵌于凹框中的球
体。
鼻:分鼻梁和鼻头,其总体造型可概括为一个梯形
立方体,鼻头是把握鼻子造型的关键,也是形体最
复杂的部位,它是由鼻头、鼻翼、鼻中隔和鼻孔构
成。
嘴:分上下唇,闭和处为口裂,两端为口角,嘴的
体积受上下颌的影响,总得体积为半圆柱形。
田、日、用、由、风形。
.
13
.
14
.
15
.
16
.
17
(3)比例特征
a、发际至眉、眉至鼻底、鼻底至下巴三段基本 相同,称“三庭“; b、脸部正面最宽处为五个眼的宽度,即两眼间 距为一眼,两眼外至两耳分别为一眼,称“五 眼”。 C、眼通常位于头部正中1/2处。
.
18
.
19
.
20
首先,我们在面部正中作一条垂直的通过额部-鼻尖-人中-下巴的轴线;通过眉弓作一条水平线; 通过鼻翼下缘作一条平行线。这样,两条平行线就将面部分成三个等分:从发际线到眉间连线;眉间到 鼻翼下缘;鼻翼下缘到下巴尖,上中下恰好各占三分之一,谓之“三庭”。而“五眼”是指眼角外侧到 同侧发际边缘,刚好一个眼睛的长度,两个眼睛之间呢,也是一个眼睛的长度,另一侧到发际边是一个 眼睛长度。这就是“五眼”。这是最基本的标准。
素描人像结构知识点总结
素描人像结构知识点总结一、人像结构的基本理论1、头部结构:在素描人像中,头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头部的结构主要包括颅部、面部和头发等三个部分。
颅部是头部的主要骨架,它由颅骨和下颌骨组成。
面部是头部的关键部位,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
头发则包括头顶的发际线和发丝的描绘。
在素描人像中,头部的结构要求准确、清晰地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塑造出一个生动、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2、身体结构:人体的身体结构一般包括头、颈、躯干和四肢等部分。
其中,颈部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重要部位,它的结构要求准确、流畅地表现出来。
躯干是人体的主体部分,包括胸部、腹部和腰部等部位,要求描绘得准确、牢固。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包括臂部和手臂,下肢包括大腿和小腿,要求描绘得准确、生动。
3、比例关系:在素描人像中,要求描绘的头部、身体和四肢等部分的比例关系要符合人体的实际比例。
一般来讲,成年人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躯干的7-8个头,头部的宽度大约等于颈部到膝盖的长度。
而从侧面来看,头部的背面接触背部,眼睛和下巴在同一水平线上。
掌握好这些比例关系,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合理。
二、素描人像的结构技巧1、线条的运用:素描人像的线条要求简练、流畅,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形象特征,线条的轻重、粗细、长度和形状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讲,眉毛、鼻子、嘴巴等部位的线条要求细腻、柔和,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表情特征。
而线条的笔触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单一线、交叉线、平行线和弯曲线等,要根据人物形象的实际特征合理使用。
2、阴影的表现:在素描人像中,阴影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塑造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质感。
一般来讲,在画面中的主光源和辅助光源的作用下,形成的阴影有浓重、淡薄和明暗的不同变化。
要根据光线的照射方向和角度来准确地描绘出阴影的位置和形状,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真实。
一般来讲,人物的面部、头发等部位的阴影要求柔和、透明,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立体感。
素描头部骨骼详解
鼻骨
• 鼻的支架结构由鼻骨 和鼻软骨构成。鼻骨 为两块长方形骨板,上厚下薄,上窄下宽, 鼻骨向上与额骨鼻部相连接,两侧与上颌 骨额突相连
上颌骨
• 位于人体面颅中央的上颌部的骨骼。 成对,即左、右两块上颌骨在正中线相连 结,上颌骨由1个骨体和4个突起组成。骨 体的上面构成眼窝的下壁,里侧面通连鼻 道,
• 为了表达人体的结构关系,必须了解人的 解剖结构。人的解剖结构是由骨骼、肌肉、 脂肪等组织构成,由骨骼支撑的。由于骨 点部分几乎没有肌肉和脂肪覆盖,同时它 又处在形体的转折部位,所以对造型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骨点有哪些?
• 头部的10个主要骨点:顶盖隆起,额丘, 顶隆起,眉弓、鼻骨、颧骨、颞骨乳突、 下颔角、颏隆起、枕外结节
一、头骨
•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头盖骨有哪些骨头组 成。
• 头部骨头有:顶骨、额骨、颞骨、枕骨、 眉骨、颧骨、鼻骨、上颌骨、下颌骨。
顶骨
• 顶骨是头骨之一,略呈扁方形,在头的顶 部,左右各一块。
额骨
• 是颅前上部的一对膜化骨,前方紧接着顶骨, 在人类头上联合成单个骨,它形成额和眶的 上部
下颌骨
• 下颌骨分为体部及升支部,两侧体部在正 中联合。下颌骨也是头部唯一能够活动的 骨头。
额肌与额骨
鼻肌与上颌骨
颞骨与颞肌
பைடு நூலகம்
骨点有哪些?
• 头部的10个主要骨点:顶盖隆起,额丘, 顶隆起,眉弓、鼻骨、颧骨、颞骨乳突、 下颔角、颏隆起、枕外结节
二、骨点
• 骨点即人物(或动物)外部形体的骨骼支撑点。
颞骨
• 颞骨构成人体颅骨的骨骼之一。共两块。 左右各一。位于颅骨两侧,并延至颅底, 可分为颞鳞、鼓部和岩部3部分,周围与顶 骨、枕骨及蝶骨相接。
高考素描头像分析
虚实结构 示意图
•实
虚
笔 触 松 紧 示 意 图
塑 造 点 虚 实 示 意 图
脸
部
亮
明
暗
暗
亮 暗
示
亮
意
暗亮
图
亮
暗
整 体 头 部 大 体 块
头 部 主 要 明 暗 交 界 线
头 部 、 脸 部 主 要 明 暗 交 界 线
头 部 、 脸 部 主 要 明 暗 交 界 线
线头 发 分 组 、 头 部 主 要 明 暗 交 界
鼻子结构---调子对比
嘴巴结构--调子对比
眼睛结构---调子对比
眼睛结构---调子对比
作画步骤图
结构是支撑整个形体框架及每个形体之间 的内在联系。例如画头像时,骨骼与肌肉 之间的联系,头颈肩的关系及形与形之间 的联系和归纳等。在表现对象时能够上下、 左右贯穿起来观察与表现,这样对象形的 表现才能严谨起来,面不会出现“拧”、 “歪”等问题。
素描头像教学
第三高级中学美术组 李支记
2015年10月15日制
颧弓
颞骨
乳突
认识头骨
顶骨
额结节(额骨) 眉弓骨 颧骨
上颌骨 颏(科)结节
下颌骨 下颌角
颞骨 颧弓
认识肌肉
额肌 眼轮匝肌
眼轮方肌 颏肌
喉结
颞肌
咬肌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笑肌
整 体 头 部 大 体 块
作画步骤
起形
找出大结构和明暗。注 意头颈胸之间的关系
明确五官 结构、形 和明暗
明确画面 大的黑白 灰关系
加重头发 颜色,注 意分出体 块
深入塑造 注意黑白 灰的关系。 一定要拉 开对比
衣服跟上, 注意调整 画面的整 体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想画好一幅素描头像,首先要认识这个形象。
怎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它呢?这就要求我们从形象的结构特征出发,对人物形体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才会在今后学习中取得可喜进步。
素描造型的基本手段
素描造型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在这里我们考虑再三,仅谈两种表现手法:即线条和明暗。
线条
线条是一种明确的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段,能直接地、概括地勾划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体结构,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随着对象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线条表现。
从艺术大师不同画风比较中,
就可以认识到这种表现领域的广泛性。
线条还有一种表现节奏的作用,轻重起伏波纹式线条,或刚柔相间、长短穿插、曲直弯转、抑扬顿挫的线条,给人以音乐的节奏感。
门采尔《轧铁工人》的画中就给我们这种心理效果。
线条在素描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把握形体,还能对所要表现的物象做出有力的判断。
素描训练无论采取哪种手段,开始都要用线确定所有的关系。
用不同种线条来寻找形体,—用多条重要的辅助线划分比例定位置;用长直线画大的形体关系;用切线画出小的结构转折关系;用重线、实在线表现近处和暗部;用淡线、虚线表现亮部和迟远的部分。
在素描训练中通过对线的探索,逐渐认识线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通过线条创造美的造型。
明暗
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段,对其真实地表现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间距离感等等,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有较强的直觉效果。
在早期的绘画中,就有人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手段。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这种手段的成熟,形成了明暗造型的科学法则。
这时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郎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的研究实践把前人的经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暗现象的产生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反映,建立在物理光学的基础上。
没有光就不能产生明暗。
倘若光线射在某一立体物体上,就不难
看到不同的明暗现象。
由此可见,明暗现象的产生,是物体受光线照射的结果。
同一个物体虽然由于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的明暗变化,但是光线不会改变对象的结构,因为对象的结构是固定的,而光线是可变的。
所以,物体明度调子的变化,结构是主体,光线是客体。
物体受光后出现受光部和背光部,即明、暗两大系统。
由于物体结构的各种起伏变化,明暗层次的变化是很多的。
我们把这种变化所具有的一定规律,归纳起来称作明暗五调子,即:亮部、中间色、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其中亮部和中间色属于物体的受光部,明暗交界线和反光、投影属于背光部。
它们构成物体的明暗两大关系。
五调子的规律是塑造立体感的主要法则,也是表现质感、量感、空间感的重要手段。
素描造型正确地表现出这种关系,就可达到十分真实的效果。
明暗交界线是由亮部向暗部转折的部分。
这个最暗的部分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条重的线,它有宽窄、浓淡虚实等变化,其特点是由光源的强弱和物象的形体特征所决定。
我们非常重视明暗交界线的变化,是因为它在造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明暗交界线是区别物象面的不同朝向和起伏特征的重要标志。
暗部与反光是一个整体。
反光部很自然地统一在暗部。
过亮或过暗都会影响物象体积和空间的塑造,画得过亮,同亮部的中间色重复,显得孤立,影响整体协调的统一。
中间色是物体固有色中心区域,也是比较细致、复杂的,它是明暗分界线的壳部的过渡面,是个不易观察清楚而又要认真研究和刻画的重
要部分,同时,它应和暗部自然地衔接起来。
投影在塑造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描学习中,应注意掌握投影的形体变化和虚实关系。
五官的造型特征
为正确生动地画好这些部分,不仅要熟悉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更重要的是理解五官由于面部表现变化而形成的相互关系。
不注意五官周围肌肉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表现就不自然。
眼:
眼睛是由瞳孔、角膜、眼角组成球形嵌在眼睛窝里,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上下眼脸的边缘长有睫毛,呈放射状。
上眼睑,睫毛较粗长向上翘,下眼睑睫毛细而短向下弯。
两只眼球的运动是联合一致的,视点在同一个方向上,由于头部的扭动,眼睛出现了不同的透视变化。
眼睛的形状不同,有圆、扁、宽、双眼皮、单眼皮等区别。
年龄段不同,眼睛的形状也不同。
有的人内眼角低,外眼角高;有的人内外眼角较平,观察表现应认真注意区分。
眉毛:
眉头起自眶上缘内角,向外延展,越眶而过成为眉梢,分上、下两列,下列呈放射状,内稠外稀,上列覆于下列之上,起势向下,内侧直而刚,并且常因背光而显得深暗,外侧呈弧形,因受光显得轻柔弯曲。
人的眉毛形状、走向、浓淡、长短、宽窄都不尽相同,是显示年龄、性别、性格、表情的有力标志。
鼻:
鼻隆起于面部,呈三角状,有鼻根和鼻底两部分组成。
鼻上部的隆起是鼻骨,它小而结实,其形状决定了鼻子的长、宽等。
鼻骨下边连接鼻软骨,包括鼻中隔软骨、鼻侧软骨和鼻翼软骨,鼻翼可随呼吸或表情张缩。
鼻子的形状很多,因人而异,有高的、肥厚的、也有尖细的或扁平的等等,都是形象特征的概括。
鼻孔的形状随鼻形而变化,特别与鼻翼有很大的关系。
嘴:
嘴,就形状来说,是由覆于上、下颅骨和牙齿之上的双唇所决定的。
颌骨和牙齿形成的弧度直接影响双唇的曲直。
嘴形的不同,就是由颅骨和牙齿的弧线所定型的。
嘴唇由口轮匝肌组成,上下牙齿生在半圆形的上下颅骨齿槽内,外部是呈圆形体积。
上唇中间皮肤表面有条凹,称人中。
嘴唇的表面有唇纹,各人的唇纹形状不同。
上、下唇的活动十分灵活,彼此呼应,不仅对发音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表情也有直接的影响。
耳:
耳朵由外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哥垂组成,是软骨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形似水饺。
耳朵稍斜长在头部的两侧。
在学习时除了弄清它的结构外,还应注意它的体积。
头部形体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较复杂,我们应以研究造型为目的,为更好地理解头部的体积,将人的头部予以几何化的归纳。
头部骨路是头部造型的本质
所在。
它是处在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从整体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圆球或立方体或楔形之间的复合体。
用立方体概括头部,便于掌握头部的空间结构。
头骨有几个突出的点,我们叫它骨点。
这些骨点通过面部肌肉显示出来。
从额头的额结节到眉弓、颞线、颧骨结节和下颌结节骨点的连接,便构成了头部不同面的转折。
由此可以看出眉、眼、鼻、嘴是处在一个面上,耳朵是长在两个侧面上。
头部比例
人的五官位置和形态特征各有差异,这是前人概括的头部的基本比例,有长三停,横五眼。
正面看人物头部,从发际到眉毛,从眉毛到鼻头,从鼻头到下颌等距离的三段为三停。
两只耳朵中间的距离为五只眼睛的长度。
成人眼睛在头部的二分之一处,儿童和老人略在三分之一以下。
眉外角弓到下眼眶,再到鼻翼上缘,三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两耳在眉与鼻尖之间的平行线内。
这些普通化的头部比例只能作为写生开始时的参考,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正确区别不同的形态结构,才能体现所描绘对象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