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宅百年变迁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前后的住宅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的住宅变化

2021/5/27
6
八十年代中期,城市里许多人住进了带卫生间、厨房的单元房,居住条 件上升了一个大台阶。
2021/5/27
7
进入九十年代,国家大力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变成了自己的 私有财产。至此,原先的福利分房被商品房逐步取代。
人们在哭、笑、怒、骂之余接受了这种改变,房屋、楼价问题成 了人们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新的住房时代开始了。
改革40年住宅变化
2021/5/27
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住房条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百姓住房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如今,购房已经成为大多 数人一生最大的一笔支出。
1. 改革开放前
2021/5/2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改革以前我国的住房制度是福利分房制度,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 是租凭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只有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人口 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
鸣,剧中那栋条件恶劣的筒子楼正是“福利分房”时代国人住房
条件的真实写照。经过“国家高积累、低消费,民众先生产、后
生活”的物质匮乏时期,“安居”逐渐成了中国人的迫切需求。
翻开当年的《人民日报》,我们看到,那时的中国城镇居民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7平方米左右;很多参加工作多年的同志还
与其他人挤在仅有几平方米的筒子楼房间里;不少年轻人感叹,
2021/5/27
3
福利分房制度
福利分房制度,即采用行政手段对居民住房进行实物分配,这种住房 制度通过国家拨款给各级单位,各个单位自己给职工建房来自行分配。这 种住房制度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简而言之就是分配不公,带来严重的 社会问题。
2021/5/27

中国住宅百年变迁

中国住宅百年变迁
中国住宅百年变迁
清初,北京旗人的住房有一定之规,以现代标准看, 就是科级官员住3间房,处级官员住4间房,司局级 住7间房。 清代“八旗制度”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实现了旗人 社会的兵民合一。旗人的一切生活待遇,都在八旗 制度下获得,住房也不例外。
1900年后,英、法、美、俄、 日等国家先后在北京修建使馆 区,在天津租界内修建住宅, 建筑风格多为欧式、日式。为 便于外国人居住,北京建造了 六国饭店,高7层,红色墙面, 以壁柱分隔,上有欧洲古典装 饰。这是当时中国最高住宅建 筑。
80年代,在全国城 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上,数 深圳这座新兴城市最优越。 深圳新建住宅每套平均建 筑面积83平方米,比全 国平均数高60%,比香 港居屋计划高52%。与 亚洲一流的日本相比各有 千秋。日本住房建筑面积 平均每套61平方米,但 室内装修质量很高,尤其 厨房、厕所设施十分讲究, 属于小而精。相比之下深 圳属于大而粗。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大批建筑设计材料被当作“封、 资、修”的东西销毁;宝贵的建筑材料,包括高质量的钢 筋水泥、大理石,被用来建造领袖像、“忠字碑”、“万 岁馆”,无法顾及民宅建设。加之50~60年代有一段时间 对民宅建设不重视,延续到70年代末。建国已经30年,全 国3400个城镇新建住宅的建筑面积仅4.93亿平方米,城市 人均住宅面积仅3.6平方米。大多数家庭,父母与子女住在 一间屋子里,三代人、四代人同居一室也很平常。
到70年代末,全国城镇住宅面积约40亿平方米,其 中解放后新建的仅占百分之十几,就是说,当时全 国城市绝大部分人住的是解放前的房子,陈旧不堪, 杂乱无章。再加上50年代盲目生育,70年代进入生 育高峰,子女多了住不下,院子里搭出个坯间,或 者盖间小厨房,腾出来的厨房住人,能想的法子都 想到了。于是,迫于人口与住房的矛盾,大杂院出 现了。大杂院里通常住着10多户甚至更多的人家, 共用一个厕所,有些还是不分男女的,很不方便。 华北的四合院、江南水乡的秀丽庭院,能保持原貌 的不多了,大部分成了大杂院。

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老百姓的住宅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老百姓的住宅变化




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住房制度变革的30年,住房制 度经历了一场由福利化分房和低租金公房制度向住房商 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重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作 为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的住房保障制度, 同样不断演变、发展,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留下了不 少缺憾。总之,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住所的变化
卡漫1501:第六组 组员:周润贤 阳天伦 彭 乐 彭志颖 贺 鹏中国改革开放以Fra bibliotek民众住房条件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百姓住房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 大转变,如今,购房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一生最大的一笔支出。

1.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之前,改革以前我国的住房制度是福利分房制度,绝大部分城镇 居民的住房是租凭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門的房屋,只有少数居民拥有自已的 住房,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三代同居一室是当时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

翻开当年的《人民日报》,我们看到,那时的中国城镇居民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7平方米左右;很多参加工作多年的同志还与 其他人挤在仅有几平方米的筒子楼房间里;不少年轻人感叹, “找媳妇容易找房子难!”
“房荒”之所以在80年代显得格外突出,一方面是50年代生育高 峰带来人口增长速度远超住房建设速度;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则 是当时“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福利分房制度成为 压在政府肩上的沉重负担,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福利分房制度

福利分房制度,即采用行政手段对居民住房进行实物分 配,这种住房制度通过国家拨款给各级单位,各个单位 自己给职工建房来自行分配。这种住房制度存在着难以 克服的矛盾,简而言之就是分配不公,带来严重的社会 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一部反映群众住房难的电影《邻居》引起共鸣, 剧中那栋条件恶劣的筒子楼正是“福利分房”时代国人住房条件 的真实写照。经过“国家高积累、低消费,民众先生产、后生活” 的物质匮乏时期,“安居”逐渐成了中国人的迫切需求。

中国古代住宅概说

中国古代住宅概说

中国古代住宅概说住宅是人类最早的建筑类型。

旧石器时代人类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经常是选择自然山洞居住。

在没有山洞的时候,人类为了逃避野兽,发明了最早的建筑“构木为巢”。

夏季因为炎热,不适合在洞穴居住,人类又发明了用树枝、树叶搭建的最早的房子。

这段时间在10000~6000年前。

这段时间我们只作历史了解,而不作研究。

一·住宅形制的演变1·春秋时期典型的住宅是士大夫的庭院。

建筑特点是:入口有3间屋,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大屋为堂(作生活起居、会见宾客用),堂左右有两间屋为厢,堂后为寝。

2·汉代住宅形制有两类:一种是继承传统的庭院式;另一种是坞壁,为汉代的创新。

传统庭院到汉代发展为三种主要形式,三合院、“L”形围墙和“日”字形院。

坞壁就是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坞内建望楼,四角建角楼,像小城楼,坞主多为豪强、地主,借助坞的坚固,组织地主私人武装。

3·南北朝时期:建筑多用庑殿顶,围墙上有成排的直棂窗,内侧建有围绕庭院的走廊。

4·隋唐五代时期:住宅仍然常用直棂窗回廊围绕庭院,房屋仍用庑殿顶。

5·宋代:里坊制解体,住宅形制多样化,宋代院落增加了住宅的面积,以廊屋代替回廊,形成了标准的四合院,一般有爵位的官宅大门用门屋的形式。

南宋江南园林发展迅速,住宅庭院园林化。

6·明清两代:北方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照南北纵轴线对成布置房屋和院落。

江南地区,以封闭院落为单位,沿纵轴线布置,但方向并非正南正北。

大型住宅中有中、左、右三组院落,创造出适宜人居住的住宅生活环境。

二·住宅构筑类型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分布地区: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

抬梁和穿斗两种技术在汉代成熟,此后在住宅中普遍。

北方多用抬梁式,南方多用穿斗式。

在皖南、江浙和江西一带,山墙边贴用穿斗式,用较密集的柱梁横向穿插结合,辅以墙体,增加抗风性能;明间为了开敞,虽然梁柱交接是横向的榫卯关系,但是已经改用大梁联系前后柱子,为抬梁、穿斗混合式。

我国住宅类型和户型的演变

我国住宅类型和户型的演变

住宅发展历程住宅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户型的变化,也并不是与居住需求这个点发生关系,还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国家的住宅政策、土地资源,或是其他的经济条件等等。

1. 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从50年代到60年代,大多数住宅都是低层的,多数属于砖混结构,住宅出现了白色的外框,这是地震后为了加固结构的梁圈。

70年代到80年代,大多是都是多层住宅,建筑大多数以5层、6层为主,当时6层以上需要加电梯,所以大部分住宅都是建在6层以下。

90年代到2000年开始建造中高层的住宅,主要以10几层为主。

2010年以后,主要以高层和超高层为主。

超高层住宅以南方居多。

2. 建筑的容积率越来越大由于土地条件的限制,建筑高度逐渐变高,容积率有所增加。

但我国住宅法规对日照间距、绿地率、停车位等有强制性的要求和规定,以此来保证居住的基本条件。

我国对住宅的日照基本要求大部分地区要保证:大寒日满窗日照有两个小时以上。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日照间距,都是要求是前排房屋高度的1至1.7倍,一般越往南的地区日照间距就越小,而越往北越大。

这是因为各地所处的气候区,以及太阳高度角的不同所导致的。

3. 住宅配套越来越好以上海为例。

1950年,新建住宅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般占住宅总面积的8%左右,平均每人0.4平米。

当时的公共设施的配置比较简单,一般只有合作社、小商店、小学和公共浴室等。

主要解决的是居民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

80年代初,公共设施的配套比例提高到了15%左右,平均每人2平米左右。

这个时候的居住区配备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以及一些社区的服务中心,有的地方还有体育场,这个时期增加需要的配套设施。

90年代以后,随着相关的标准逐渐完善,对公建的类别以及配置的面积进行了细化。

例如2006年版的上海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定》中要求:平均每人的公共建筑面积为3.3平米。

当时的沿街商业、银行、餐饮、超市等都更加发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很多的便利。

百年建筑变化

百年建筑变化

百年建筑变化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
当时在住宅规划设计中有着前苏联的风格。

比如:50年代中期采用居住区——街坊的规划模式,每个街坊面积一般为五六公顷,街坊内以住宅为主,采用封闭的周边式院落布置,配置少量公共建筑,儿童上学和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

这种组合形式的院落能为居民提供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但由于过份强调对称,或“周边式”布局造成许多死角,不利通风和日照,居住条件并不太好,北京的百万庄小区体现了这个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
住宅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期,从1982年开始由建筑学会牵头组织全国设计竞赛,对当时的建设标准进行试探型设计,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竞赛开拓了思想,开始在设计中提倡创新。

同时,由于对工业化和模数化的要求,作品中不乏出现了很多的标准化设计和灵活住宅的设计,引领了住宅的深层次的发展。

80年代中期
开始在全国开展以三个试点小区建设(济南、天津、无锡)为主的“全国住宅建设试点小区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从规划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及质量、四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推动我国住宅建设技术的发展。

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
中国进入了商品住宅时代。

住宅建设和商品住宅开发如脱缰了的野马,发展速度惊人,开放型规划设计模式引入了国外的因素,在形式上和开发模式有众多的突破,使中国住宅打破了封闭式的禁固状态,取得了飞快的发展。

中国房屋建筑发展历史

中国房屋建筑发展历史

中国房屋建筑发展历史
中国房屋建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1. 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之前):在此时期,房屋建筑主要采用木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例如“栈道房”和“楼阁”等。

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在秦汉时期,出现了砖石建筑的兴起。

这一时期的房屋建筑以砖石作为主要结构材料,设计有特色的“台阶式”和“斗室”等建筑形式。

3.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在隋唐时期,出现了宫殿和佛教寺庙的宏伟建筑,例如拥有众多宫殿建筑的洛阳宫和悬空式的盘空寺等。

4. 宋元明清时期(960年-1912年):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民居、庙宇和园林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以木构架和雕花装饰为特点的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古建筑等。

5. 近代史时期(1912年-1949年):在这一时期,随着西方建筑的引入,现代化的房屋建筑开始在城市中兴起。

西式的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当代时期(1949年至今):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房屋建筑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变革。

一方面,传统建筑技术得到保护和传承,古建筑和民居得到修复和保护;另一方面,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住宅小区和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兴起。

总的来说,中国房屋建筑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从木结构、砖石建筑到现代化建筑的演变,同时也保留了丰富多样的传统建筑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时期2.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时期5.两宋,元代时期6.明清时期原始社会时期早期人类以穴居和巢居为主穴居→挖地洞巢居→做树屋后来巢居演变为杆栏式建筑,穴居发展到为半穴居,再演变到地上建筑。

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水井水架和草顶西安半坡遗址半穴居建筑早期的建筑多为木骨泥墙,房屋平面通常为长方形和圆形,为了支持屋顶的重量,通常会在室内设置木柱作为支持。

为了克服潮湿,保持室内干燥,室内的墙壁和地面会用细泥涂抹墙面,用火进行熏烤,使其陶化。

地面也会铺设木材,芦苇等作为防水层。

室中部设炕灶,是全屋陈设的的视觉中心和艺术中心,也是家庭团聚,就餐的场所。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使用白色石灰面层涂抹室内墙壁和地面,不但能防潮,还能起到装饰的效果。

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夏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夏人以木器翻土,以石刀、蚌镰收割,因当时铜很珍贵,还未用于农业生产。

那时人们已不再消极适应自然,积极的开河道,防洪水,有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且有规则的使用土地。

据文献记载,夏朝曾修建了城郭沟池,建立军队,制定刑法,修建监狱,同时又修建宫室台榭,奢侈享乐。

因而引起奴隶的反抗,夏朝被后起但迅速强大的奴隶国家——商所灭,结束了四百多年的统治。

二里头宫殿建筑一号遗址复原图——夏朝/早商文化商中国传统的木构件体系在商代基本形成,同时,商朝开始使用青铜器和象形文字。

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

它的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殿和陵墓,和当时奴隶居住的穴居对照,强烈地表现了阶级对立的情况。

商朝的代表性遗迹——殷墟,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

它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东西六公里,南北四公里。

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城市布局严谨合理。

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之宏伟,出土文物质量之精,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处繁华的大都市。

中式合院的发展史

中式合院的发展史

中式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布局形式,通常由一组建筑围绕着一个中心庭院而构成,是中国古代居住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

以下是中式合院的发展史概述:
1.古代起源:中式合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村社会。

早期的合院布局常常是
由一户或多户家庭构成,以共享中心庭院为特点,以实现家庭生活的集中和互助。

2.封建社会: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式合院逐渐成为富有和有地位的家庭住宅的
典型布局。

在这个时期,合院不仅用于居住,还承担了社会聚会、祭祀等活动。

3.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中式合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演变。

许多财富和权力的家
庭开始在城市中兴建大型的合院,以展示家族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4.民国时期:随着社会变革和现代化的到来,一些合院逐渐被改建为多户住宅或商业用
途。

合院布局不再是主流,被现代建筑形式所替代。

5.文化复兴:在现代,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传统建筑价值的重新评估,中式合
院逐渐受到重视。

一些历史悠久的合院得到保护和修复,以保留传统文化和建筑风貌。

中式合院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典型形式,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变迁。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合院的应用有所减少,但其在历史和文化上的价值依然被重视,并且在一些地方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住宅的演变及各种风格简介

住宅的演变及各种风格简介

中国住宅的演变及各种建筑风格的特点90年代以前:平房、筒子楼时代在那个物质文化生活都相对贫瘠的年代里,我国的房屋建造还是照搬苏联模式,热衷于集体居住模式,房子的作用说居住都算不上,只能是个歇脚的地儿。

满眼望去皆是灰暗低矮的平房、筒子楼,还谈不上外观的漂亮,建筑风格就更无从谈起。

90年代初——98年房改房子开始变漂亮外墙粉刷有一定的色调、搭配等,开始初步有户型等意识,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单调,房子一般建六层,每户都按照同样的布局建造,分割,基本上建筑还是无法脱离火柴盒样式。

2000年以后——建筑风格百花齐放随着人们对居住舒适度、居住文化品位要求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建筑外观造型、风格取向的理解及要求,也进一步加深和加强,从而形成了房地产建筑设计风格多元化、新产品倍出的局面。

面对消费者挑剔的目光和竞争对手的压力,当前,发展商对建筑的外观造型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好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不仅为楼盘销售的成功垫定了良好市场基础,同时也为一个“城市的表情”做出巨大的贡献,成就了一个个迥异的地产风格,为都市增添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荷兰风格(Dutch)荷兰风格包括殖民风格和殖民复兴风格。

荷兰殖民建筑在纽约州和新泽西州首先兴起,它有两大明显的往特点:(A)双折线屋顶;(B)侧墙沿街面开数扇老虎窗。

荷兰殖民、复兴风格根基于1880年复兴时期的诸建筑风格,吸取了辛格风格的建筑特征,显非对称式(L形式),屋顶上有时开一个巨大的辛格窗。

荷兰风格建筑布局合理,通风与采光性好。

美国风格(Ametican Colonial Revival)美国风格根基于殖民时期美洲大陆各地的民居(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创造性的发挥而逐步形成的,所耗建材较多。

在全国铁路网建立起来后,因建材的运输较为方便,大规模的建设这类住宅成为可能。

经过200多年的复兴和发展,这种风格逐步稳定下来,并成为美国别墅的主要形式,它重建筑的居住功能,轻风格特征。

历史课题ppt百年生活变迁(住房)

历史课题ppt百年生活变迁(住房)

通过这位老警察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新中 国成立后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凸显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而改革开放以来,人均住房面积更是显著 而改革开放以来, 提升。 提升。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年 6.7平方米,约有 平方米, 平方米 约有47.5%的城镇居民家庭缺房 的城镇居民家庭缺房 或无房。 或无房。我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提高到 2008年的 平方米以上(按户籍人口计算)。 年的28平方米以上 年的 平方米以上(按户籍人口计算)。 特别是1998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 年以来, 特别是 年以来 面积年均增加1.07平方米,保持了较快的发 平方米, 面积年均增加 平方米 展速度。 展速度。
中国人民生活 百年变迁
——住房
中国人自古便有着安土重迁的思想 观念,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衣食住行 永远是不变的话题,而“住”更有着 特殊的地位,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 也是“家”的代名词。从古至今,中 国的住房一直在探索中改变与进步, 而近百年来随着中国民生的变迁,住 房文化更是得到的了长足的发展。
①20世纪初 ——居住条件极差
房子从无到有,从只讲生存到考虑享受,从每月一包烟钱的 租金到水费电费网费“大出血”,顺德100年来经历了诸多 变化。
变化一:公房变私房 变化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形成了公有制住房独霸天下的所有制格局。 到2008年底顺德城镇居民拥有私有住房的家庭比例达到99.0%。 据统计,2002年底顺德24%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含 两套), 2008年底已上升到29%。
变化三: 变化三:生存到享受 人们更加讲究住房宽敞、明亮、舒适,环境幽雅、舒适的小区不断涌 现;居民从平房搬进楼房,小房换成大房,同时花钱去精心装饰。到 2008年底,顺德城镇居民家庭户均住宅建筑面积达148.78平方米,人 均住宅建筑面积达45.78平方米,已经超过上世纪90年代初中高收入 国家住房水平,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2008年底,顺德平均每百户城 镇居民家庭拥有淋浴热水器142台,有18%的城镇居民家庭使用管道 煤气或天然气,81%的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 庭中拥有空调258台。 变化四: 变化四:不花钱到花大钱 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年份城镇居民 人均全年房租支出都在5元左右,人均 月房租支出仅相当于一包香烟的价格。 进入20世纪90年代,居民对水电燃料 的支出直线增长,除支付房款外,购房 家庭还会花费相当于房款36%的资金用 于住宅装修。 变化五: 变化五:小区生活更方便 20世纪80年代居民小区建设刚刚起步, 各项服务功能比较欠缺,仅限于如小卖 部、小食店等最基本的服务,小区绿化、 物业管理处于空白。进入20世纪90年 代,活动站、幼儿园、理发店、饭店、 商店、维修站、绿化队等各项社会功能 一应俱全,一个小区就是一个小型的社 会,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住宅发展史

住宅发展史

住宅发展史一、原始社会的住宅在原始社会,人类最初居住在自然环境中,没有固定的住所。

他们会在树上搭建简易的树屋,或者在岩石下面挖洞居住。

这种居住方式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野兽和恶劣天气的侵害。

二、古代文明的住宅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的兴起和城市的形成,住宅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古代文明中,住宅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和古罗马的别墅等。

这些住宅建筑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也成为了后世建筑的重要参考。

三、中世纪的住宅中世纪是住宅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城市开始兴起,住宅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核心。

中世纪的住宅多为石头和木材结构,多数是两层或三层楼房。

这些住宅通常由贵族或富人居住,普通人则生活在简陋的小屋中。

四、现代住宅的兴起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住宅开始兴起。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工业化的影响使得住宅建筑从传统的石头和木材结构转向了钢铁和混凝土结构。

同时,住宅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从独立的别墅转变为公寓和住宅小区。

五、现代住宅的多样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住宅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从简单的单身公寓到奢华的别墅,从传统的独立住宅到现代的高层建筑,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开始影响着住宅设计,越来越多的住宅开始注重环保和节能。

六、未来住宅的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住宅的发展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智能化住宅、绿色住宅和可移动住宅等新概念将逐渐成为现实。

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也将更加多样化,包括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便捷的交通。

总结:住宅发展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与社会、文化、技术的变迁密切相关。

从原始社会的简陋住所到现代多样化的住宅形式,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

未来的住宅发展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化,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

新中国以来住房的变化ppt课件

新中国以来住房的变化ppt课件

农民居住的草房
4
一、住房只为遮风挡雨的时期(1949-1969)
即便是在大城市,人们的住宅也是显示出一片经济衰败的景象。 这其中的代表便是当时“遍地开花”的上海弄堂和北京的排子房,四 合院。
上海弄堂
北京的排子房
北京的四合院
5
一、住房只为遮风挡雨的时期(1949-1969)
进入六十年代,土房的出现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农民不必再居 住“四面透风,冬冷夏热”的草房了。但是这样的土房仍然无法摆脱面 积小、取暖困难等等问题,居住环境仍然是十分艰苦。
新中国以来住房的变化
1
目录
一、住房只为遮风挡雨的时期(1949-1969) 二、企事业单位分配住房的时期(1970-1989) 三、商品房高速发展的时期(1990-1999) 四、追求高质量房产的时期(2000-今天)
2
一、住房只为遮风挡雨的时期(1949-1969)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人民刚刚从“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解
放出来,因此对住房的要求也十分简单:只要能遮风挡雨的,什么都能 改造成房子住人。因此,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什么都能住,只 要有的住。
50年代的“住房”
3
一、住房只为遮风挡雨的时期(1949-1969)
在农村,没有一间完全由砖瓦砌成的房子。在那个时代, 农民多是住只有茅草苫盖屋顶的“草房”。简单的木窗木门, 加上碎石堆砌的墙,可谓是凸显出了新中国的“一穷二白”。
六十年代中期的土房
6
二、企事业单位分配住房的时期(1970-1989)
筒子楼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是七八十年代中国企事业单位住 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当时城镇居民解决住房仍停留在“等、靠、要” 的地步,即: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筒子楼”建筑又 称为兵营式建筑,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 风,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式建筑露峥嵘
1911年以前,上海的最高建筑是6层。1928年修 建的沙逊大厦(今南京路外滩和平饭店北楼)是 一幢10层的钢架结构大楼,整座楼用花岗石砌筑, 外形简洁明朗,外部不重雕琢,内部却装饰得豪 华无比。沙逊大厦是上海第一座10层以上的大楼, 随后短短几年间,上海又奇迹般地涌现了28座这 样的建筑。
人民居住条件的变化不仅反 映在城市中,而且百年来陈 旧的农村住宅也面貌一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979~1985年,全国农村 仅新建住房就达41亿平方 米,平均每年6亿平方米。 而1949~1978年的29年间, 全国农村平均每年新建、改 建住房仅仅1亿平方米。 6∶ 1的比率来自于农村经 济改革后农民生活富裕,以 至“家家备料,村村动土”,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房热潮。 住宅质量也与前迥异,有道 是:50年代盖草房,60年 代建瓦房,70年代加走廊, 80年代砌楼房。
高层建筑是当时西方的时尚,影响了中国各大都 市的建筑风格。
沙 逊 大 厦
沙 逊 大 厦
新村成为风景线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率先改造了臭水横溢的龙须沟和破 烂不堪的和平里,建了新住宅区,在东郊和西郊,也建 设了配套住宅。一般是独门独户,每户建筑面积50平方 米。
这时期的新建民居,除平房外,大多数是4层左右的小 楼,屋顶较高,达3米左右,有的高达3.5米,窗户却很 小,不够畅朗,居室通常是大间套小间,没有厅,只有 一个狭窄的过道,是借鉴了前苏联住宅模式。
新建的住宅小区通常称为新村。住户是普通职工。
1952年,上海为执行毛泽东主席数年内解决 大城市工人住宅的指示,专门成立了工人住宅 修建委员会。当年,第一批住宅21002户完工, 以当时的家庭成员平均每户5人计算,可解决 10万人的居住问题。修建于上海西郊的曹杨路 一带,取名“曹杨新村”,占地200亩,建有 合作社、医疗站、公共浴室等设施,风景优美, 处处花草林木,小桥、流水、人家、浑然一体。 一时间,“曹杨新村”在上海成为令人羡慕的 新式住宅的代表,是无房户梦想中的天堂。
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多元化,住房改革 力度加大,以为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安居工程为主的 多层次住房体系开始形成,纳入了不同的投资、建设方 式。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国家不再限制住宅的最大面 积,只对最低限额做出规定,以保障适当的居住水平, 因此代表不同居住标准的住宅空前丰富起来,普通居住 面积从40平方米到200平方米不一而足。出现了高层、小 高层、多层、低层高密度、联排、别墅等各种形式的住 宅,在户型上除了传统的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三室一 厅之外,多厅和多卫生间的住宅更加受到欢迎。车库和 工人房也成为一些住宅的标准配置。

80年代,在全国城
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上,
数深圳这座新兴城市最优越。深圳Biblioteka 建住宅每套平均建筑面积83平方
米,比全国平均数高60
%,比香港居屋计划高
52%。与亚洲一流的日
本相比各有千秋。日本
住房建筑面积平均每套
61平方米,但室内装修
质量很高,尤其厨房、
厕所设施十分讲究,属
于小而精。相比之下深
圳属于大而粗。
1900年后,英、法、美、 俄、日等国家先后在北 京修建使馆区,在天津 租界内修建住宅,建筑 风格多为欧式、日式。 为便于外国人居住,北 京建造了六国饭店,高7 层,红色墙面,以壁柱 分隔,上有欧洲古典装 饰。这是当时中国最高 住宅建筑。
到了民国时期,城市中普 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高层建 筑,最典型的是被西方人称 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 当时,中国一些最富有的人 已经仿效外国人的生活方式 修建了花园别墅,抢占大城 市的黄金地段,修建独院式 高级住宅。房屋不高,大多 是平房或两层的小楼,房屋 通常有壁炉、卫生设备、大 小卧室、健身房、汽车间, 周围环境特别讲究庭院绿化, 有草坪、甚至有大理石的喷 水池,被称为花园别墅。
到70年代末,全国城镇住宅面积约40亿平方米, 其中解放后新建的仅占百分之十几,就是说, 当时全国城市绝大部分人住的是解放前的房子, 陈旧不堪,杂乱无章。再加上50年代盲目生育, 70年代进入生育高峰,子女多了住不下,院子 里搭出个坯间,或者盖间小厨房,腾出来的厨 房住人,能想的法子都想到了。于是,迫于人 口与住房的矛盾,大杂院出现了。大杂院里通 常住着10多户甚至更多的人家,共用一个厕所, 有些还是不分男女的,很不方便。华北的四合 院、江南水乡的秀丽庭院,能保持原貌的不多 了,大部分成了大杂院。
中国住宅百年变迁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
旧建筑体系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 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 和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 现若干局部的变化。
新建筑体系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和中国自身 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 新技术和新风格,其中即使是引进的西方 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
清初,北京旗人的住房有一定之规,以现代标 准看,就是科级官员住3间房,处级官员住4间 房,司局级住7间房。 清代“八旗制度”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实现了 旗人社会的兵民合一。旗人的一切生活待遇, 都在八旗制度下获得,住房也不例外。
四合院
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式多为院落布局,而四合 院正是中国人最理想的住宅形式。四合院 按中轴线东西两侧的住房对称,正房朝南, 东西两侧是厢房,另有耳房和小院。院中 铺地砖,两旁可种树木花草,形成一个舒 适宁静的居住环境。北京的四合院是这类 住宅的典型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 大批建筑设计材料被当作 “封、资、修”的东西销毁; 宝贵的建筑材料,包括高质 量的钢筋水泥、大理石,被 用来建造领袖像、“忠字 碑”、“万岁馆”,无法顾 及民宅建设。加之50~60年 代有一段时间对民宅建设不 重视,延续到70年代末。建 国已经30年,全国3400个城 镇新建住宅的建筑面积仅 4.93亿平方米,城市人均住 宅面积仅3.6平方米。大多数 家庭,父母与子女住在一间 屋子里,三代人、四代人同 居一室也很平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