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醴陵陶瓷业兴盛的原因及其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醴陵陶瓷业兴盛的原因及其发展方向

摘要:素有“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之称的醴陵,其陶瓷生产已经将近两千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名人及醴陵陶瓷辉煌的历史扩大了醴陵陶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而醴陵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优厚的物资所吸纳的丰富的劳动力为醴陵陶瓷的兴衰打下了基础。频繁的对方交往以及科技和教育的引导更进一步推动了醴陵陶瓷业的兴盛。面对当世陶瓷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醴陵陶瓷业即要借鉴和利用醴陵陶瓷业兴盛过程的积极因素,同时还要注意走一条具有醴陵特色的陶瓷发展之路,即走品牌、节能清洁、人才以及龙头企业领导之路。本文从醴陵陶瓷业兴盛的原因入手,以此对今后醴陵陶瓷业的发展之路做了规划,以期为醴陵陶瓷业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醴陵陶瓷兴盛原因发展方向

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醴陵以首创釉下五彩瓷而闻名世界。学术界对于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研究颇多。如:张家登在《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设计振兴研究》中通过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现状,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醴陵釉下五彩瓷振兴的思路和对策,认为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振兴应拓宽销售市场,树立具有醴陵特色的品牌。同时在《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艺术特征探析》中通过对湖南醴陵和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论述,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表现手法及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历史传承等方面的论述,找出醴陵釉下五彩瓷在装饰题材、装饰构图、装饰色彩三个方面独特的装饰表现手法。周益军、宁丹华在《论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的绘画性和工艺》与周益军《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的特点》从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和绘画上进行论述。罗湛英《浅谈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起源》论述醴陵釉下五彩瓷兴起的条件以及醴陵釉下五彩瓷几经兴衰的历程。同时学术界还不乏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历史、特点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

而对于醴陵陶瓷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等方面学术界也有所研究。如:黎赔肆、邹树梁、刘春等在《醴陵市陶瓷产业集聚分析》中分析了醴陵市陶瓷产业集聚的意义,并论证了陶瓷产业集聚政府推动的必要性。找出产业集聚的必然结果是促使陶瓷产业组织创新,扩大企业规模从而获得企业的内部经济性,黎赔肆、李利霞《醴陵市陶瓷产业过度竞争分析》探讨了醴陵市陶瓷产业过度竞争的识别的产业过度竞争的成因,并对缓解过度竞争提出了若干对策。潘俊明、徐建章、陈海波《醴陵陶瓷生产现状的问题及对策》论述了醴陵陶瓷生产现状,分析出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举措来进行解决。夏华丽、彭原《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从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论述,指出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八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对策及方案。虽然学术界对醴陵陶瓷有了大量的研究,注意致力于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美学艺术方面、发展历史、特点等方面研究以及醴陵陶瓷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方面的研究,对于醴陵陶瓷业兴盛的原因研究领域欠缺,而对于醴陵陶瓷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研究也较少。本文通过对醴陵陶瓷业兴盛原因,醴陵陶瓷业今后发展方向的论述,希望为醴陵陶瓷的研究和振兴提供借鉴和参考。

有着“天下名瓷出醴陵”之称的醴陵与代表中国陶瓷较高水平的景德镇,产白瓷的德化并称中国三大瓷都。和整个中国陶瓷史一样,醴陵的陶瓷同样经历了从陶到瓷,从粗瓷到细瓷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

门从事陶瓷制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到清嘉庆朝以后,以沩山为中心,渐次推广至东乡、北乡广大地区。至清晚期光绪二十年前后,醴陵土瓷生产达到鼎盛。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醴陵釉下五彩瓷最早打破我国长期釉下单彩瓷的局面,釉下五彩瓷问世后,以其瓷质细腻、画工精美、五彩缤纷、清雅明快、无铅毒、永不褪色等特点,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醴陵釉下五彩瓷获国际金奖。“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醴陵陶瓷闻名海内外,堪称醴陵一绝。华联瓷业自行研制出的一种新的日用陶瓷—炻瓷,以其瓷胎浑厚,花色独特,适应机械洗涤,在欧美颇受欢迎。炻瓷的卓越表现为醴陵赢得了“炻瓷之乡”的美誉,为醴陵陶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又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笔。那么,醴陵陶瓷业为什么兴盛,又为何拥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呢?接下来我们将对醴陵陶瓷业兴盛的原因进行逐步的论述。

一、醴陵陶瓷业兴盛的原因

(一)历史名人对醴陵陶瓷业兴盛的促进作用。

醴陵陶瓷业得以闻名于世界,在于醴陵创造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釉下五彩瓷器。熊希龄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独具特色的釉下五彩瓷就是这样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出来的。吴寿祺则担任起了解放后恢复釉下五彩瓷的重任,使得醴陵陶瓷再放光彩。醴陵为毛泽东主席制专用瓷则带来了醴陵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辉煌。

1、熊希龄引导下釉下五彩瓷的创造促进了醴陵陶瓷业的兴盛。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开创与近代名人熊希龄密不可分。1904年,清朝官员熊希龄胸怀实业救国之志,为改变粗瓷生产的落后状况,抵制洋瓷倾销,决心振兴湖南瓷业。[2]于是与曾经与“公车上书”的醴陵人文俊铎赴日本考察,1905年回国后,熊希龄便与文俊铎前往醴陵粗瓷产业进行调查,并找出了醴陵瓷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及其落后的原因。熊希龄将醴陵陶瓷业生产与景德镇、日本比较之后,醴陵瓷器做了全面分析、论证,并提出了振兴醴陵瓷的系统方案:兴办学堂、培养人才、成立股份公司、选择厂址、引进外国设备。[3]熊希龄写了一篇万言的呈文请清政府改良醴陵瓷业。1906年,清政府批准了他的呈文,拨库银一万八千两,给熊希龄和文俊铎创亦湖南学堂。紧接着熊希龄又招商股金五万两,在醴陵姜岭坳下创造了湖南瓷业公司,并担任第一任总理。[4]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瓷颜料,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的绘画名师和瓷业学堂陶画班的毕业生,经过反复研制,采用自制的釉下色彩,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技法,生产出让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5]熊希龄在醴陵发展陶瓷业使得醴陵实现了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转变,而他创办的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则最早打破了我国长期釉下单彩瓷的局面,开创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釉下五彩陶瓷,这无疑促进了醴陵陶瓷业的兴盛。

2、吴寿祺恢复釉下五彩瓷进一步促进了醴陵陶瓷业的兴盛。

醴陵在1949年迎来和平解放之时,醴陵陶瓷业也如枯木逢春般获得了恢复和发展的生机。为了恢复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制,当时醴陵瓷业公司和刚成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