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陶瓷发展历史及特点
醴陵陶瓷发展历史及特点
醴陵陶瓷说到醴陵瓷器,不得不说说醴陵红瓷。
2006年,中国红瓷在醴陵这片热土上破茧而出,红的瓷器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热情、欢乐、喜庆的民族情怀,中国红瓷一问世就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简介:中华民族是喜爱红色的民族,人们更是愿意将美好的祝福送给亲朋好友,因此,中国红瓷做为国礼送给了四十八位尊贵的非洲客人。
从而兴起了红瓷收藏热。
而更多的礼仪交往都少不了中国红瓷的身影,它传递着友谊和美好祝愿。
而今醴陵红瓷更是蓬勃发展,以红玉红瓷为代表的红瓷企业不断进取,将更多更美的红瓷带给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
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
瓷器是中国独创的发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称之为“china”。
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历史: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仁人志士和能工巧匠,为醴陵瓷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重大贡献。
1904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总理)与曾参与“公车上书”的醴陵举人文俊铎,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赴日本考察。
在日本期间,他们发现日本瓷业技术先进,产品精良。
第二年回国后,熊希龄在文俊铎陪同下,前往醴陵的主要粗瓷产地进行调查,找出了醴陵瓷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同时又看到了醴陵进一步发展瓷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消费市场广阔,瓷土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
随即提出了“立学堂、设公司”等主张,得到了湖南官府的大力支持。
当年,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正式开办,次年,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龄任公司总经理,文俊铎任学堂监督。
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引进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
独具特色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出来的。
前期:此前,醴陵瓷器用单一的氧化钴(俗称土墨)作彩饰原料,手工描绘粗犷花草图案后,施釉覆盖,烧成釉下青花瓷。
中国醴陵蝴蝶底款介绍
中国醴陵蝴蝶底款介绍摘要:一、醴陵蝴蝶底款背景介绍1.醴陵陶瓷历史2.蝴蝶底款起源和发展二、醴陵蝴蝶底款特点及制作工艺1.蝴蝶底款设计特点2.制作工艺三、醴陵蝴蝶底款在陶瓷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1.艺术价值2.行业影响四、醴陵蝴蝶底款的传承与创新1.传统技艺的传承2.创新与突破正文:醴陵蝴蝶底款是我国著名的陶瓷底款之一,起源于湖南醴陵。
醴陵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是中国陶瓷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蝴蝶底款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自然中的蝴蝶,形态优美、栩栩如生。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由醴陵陶瓷艺人首创。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蝴蝶底款已经成为醴陵陶瓷的标志性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蝴蝶底款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
首先,需要选用优质的陶土,经过精心的筛选和淘洗,保证泥土的细腻和纯净。
接着,采用独特的成型工艺,将陶土制成薄而均匀的陶片。
然后,在陶片上绘制蝴蝶图案,采用醴陵陶瓷传统的釉下五彩技法,使图案丰富多彩。
最后,经过高温烧制,使陶瓷成品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色泽。
醴陵蝴蝶底款在陶瓷艺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将自然之美与陶瓷艺术完美结合,既体现了传统陶瓷工艺的精髓,又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同时,蝴蝶底款对整个陶瓷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许多陶瓷艺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
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醴陵蝴蝶底款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
一方面,传统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为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另一方面,陶瓷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使蝴蝶底款更加丰富多样,为陶瓷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醴陵蝴蝶底款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不仅代表了醴陵陶瓷的高超技艺,还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醴陵陶瓷的发展历程
醴陵陶瓷的发展历程醴陵陶瓷作为中国陶瓷的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历了千余年的变迁和发展。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醴陵陶瓷的发展历程。
醴陵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在湖南省醴陵市境内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许多精美的陶器,这些陶器被认为是醴陵陶瓷的起源。
这些陶器多以黑陶、红陶为主,器型简单朴素,具有浓厚的原始风味。
这些陶器的出现,标志着醴陵陶瓷的萌芽阶段。
进入商周时代,醴陵陶瓷迎来了较为繁荣的发展。
商代的青铜器制作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陶瓷器的发展。
当时的醴陵陶瓷以青铜釉陶器为主,器型多样,装饰繁复,促使了醴陵陶瓷在技术和艺术上的进一步提升。
这一时期的醴陵陶瓷被视为中国古代陶瓷的瑰宝之一。
到了隋唐时期,醴陵陶瓷进一步发展成熟。
唐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一个高峰期,醴陵陶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时的醴陵陶瓷以三彩陶器为主,采用了黄、绿、白等多种色彩,装饰造型生动,充满丰富的寓意和神秘色彩。
唐代的醴陵陶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成为了世界陶瓷史上的光辉篇章。
历经宋、元、明、清等时期,醴陵陶瓷不断演化和发展,并且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宋代的醴陵陶瓷以青瓷和白瓷为代表,工艺精湛,造型简洁,清新雅致。
元代的醴陵陶瓷则以青花瓷和红花瓷为主,装饰丰富多样,勾勒出了浓郁的西南民族特色。
明代的醴陵陶瓷以青白瓷和鸡血石为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代的醴陵陶瓷则秉承了明代的传统,但在造型和色彩上进行了创新,多以青花和五彩为主。
进入现代,醴陵陶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醴陵陶瓷的艺术创新和工艺提升成为了发展的关键。
在技术上,醴陵陶瓷开始采用先进的机械制作和窑炉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艺术上,醴陵陶瓷借鉴了现代艺术的发展成果,融入了当代审美观念和元素。
新一代的醴陵陶瓷工匠们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使醴陵陶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醴陵釉下彩瓷的发展和历史
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一、釉下彩瓷源远流长醴陵釉下彩瓷的出现,突破了千百年来由唐代长沙窑创制的釉下单一彩瓷、以及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单色彩绘之风貌,而使釉下彩瓷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釉下五彩瓷的装饰艺术是我国瓷器艺术百花苑中的一枝异花奇葩,它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彩饰美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19世纪初,著名人士熊希龄等对发展醴陵瓷业积极推广“一立学堂、二设公司”的主张,引进人才、改良工艺,促成了醴陵多种金属氧化物的高火性釉下彩瓷颜料的研制,创造了釉下五彩瓷。
制作釉下五彩瓷器先用墨勾线,然后用桃红、海碧、金茶等几十种釉下颜料,采用“平混”、“接色”、“深浅”、“罩色”分水技法彩绘于坯上,罩釉高温烧成,烧后墨迹挥发,而呈现白线彩色花纹。
1909-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质地精良、润泽清雅、色丰彩腴、艳而不俗的艺术特色,先后获武汉劝业会一等金质奖、南洋劝业会一等金奖、意大利博览会最优奖、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
从此,醴陵釉下五彩瓷蜚声海内外。
1956年,原湖南省工业厅瓷器工业公司陶瓷研究所聘请名师,传授技艺,使停产25年之久的釉下五彩瓷得以恢复发展。
1959年国庆10周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器被选为首都十大建筑中的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和工人体育馆用瓷,首都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用的胜利杯也是醴陵烧制的。
1964年国庆15周年,醴陵又成批精制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宴餐具和国家礼品瓷。
随后,毛主席的专用餐具、天安门城楼用瓷、中南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都指定由醴陵生产。
二、釉下五彩瓷清末民初时期的兴衰素称“瓷城”的醴陵,位于湖南东部,是湖南株洲市的一个大县级市。
1906年设立“湖南瓷业公司”,是当时我国一个比较突出的新式瓷厂。
由于瓷业公司在成立初期的几十年中,不惜工本制造上等瓷器。
所以出品优良、画工精美。
尤其是釉下五彩陈设瓷,装饰效果别具一格,在当时就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醴陵陶瓷历史、现状与未来
11起始 阶段 ,1 0 年 之前 。醴 陵瓷器 到底 始于 哪个朝 代 、哪 . 94
个年份存有争论 。醴 陵瓷器历史到现在 为止 有三个版本 :第一个
由于熊 、文二人决策得当 、措施有力 ,在研发 、设计 、生产各方
面都 取得了 很大的 成绩 。1 0 年 ,湖南 瓷业学堂组 织部份 产品 8 9 参加 “ 武汉劝 业促进 会 ”获 一等金 牌奖 ;1 1 年 出赛南洋 劝业 98 会获一等 奖 ;1 年参加意大 利都朗博览会 获最优奖 ;1 5 91 1 91 年 2 月至 1 月 ,醴陵 瓷器 在美 国 旧全 山 “ 2 巴拿马 太 平洋 万国博 览 会 ”上获金牌 奖 。从此 ,醴 陵瓷器走出国门 ,扬名天 下 。这一阶 段的主要标志 ,我们认 为有下 列几点 :
后 ,怀着振兴 中华 陶瓷 、抵制洋瓷 的志向 ,对醴陵沩 山一带进行
~
、
醴 陵的陶瓷历史
实地考察 ,分析 了发 展醴陵瓷业的有利 条件和不足之处 ,因此提 出一办学堂 、二设公 司的主张 。在 当时湖广总督支持下 ,在醴陵 姜湾创 办湖 南官 立瓷业 学堂 ,开设 模型 、机械 、绘 画三 个速成 班 ,培 养技术人 才 。1 0 年在 姜湾组建 湖南 瓷业公司 ,并设厂 6 9 生 产细瓷 。为了加快培 养人才 ,采取两项 举措 :一 、从 日本 引进 技术人 才 、引进技术 ;二 、从社会上招收有一技 之长人员入伙 。
花面光滑 、底足光滑 ”的严格要 求 ,致 使醴 陵陶瓷企业管理和产
14恢复 阶段 ,时间1 5 9 9 。在恢 复生 产阶段的前五年 , . 9O 5年 陶瓷生产粉 碎靠人力 ,成形靠手工 ,干燥靠太阳 ,烧窑靠柴火 ,
品质量水平处于全 国陶瓷行业领 先水平 。国光 瓷厂成为全国陶瓷
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株洲市经济委员会2006年9月25日醴陵是著名的瓷城,是全国三大瓷都之一,陶瓷产业是醴陵传统支柱产业。
一、集群发展现状和特点醴陵的陶瓷产业以其辉煌的历史、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自然条件在世界陶瓷行业和陶瓷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醴陵陶瓷目前已成为集日用瓷、电瓷、艺术瓷、化工瓷几大类的一个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陶瓷产品由日用高温瓷独闯天下发展到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建筑瓷、特种工业瓷五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并形成了一个集陶瓷制造、陶瓷机械、瓷泥采掘、陶瓷颜料、彩印包装于一体的高度集中的陶瓷产业集群。
至2005年底,登记注册的陶瓷法人企业已达437家,从业人员6.44余万人,资产总额31.0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57亿元,利润总额0.97亿元。
(一)积淀了深厚的产业文化醴陵陶瓷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醴陵独特的釉下五彩陶瓷生产工艺享誉中外,先后于1909年、1915年获得意大利都郎博览会最优奖、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质奖,醴陵生产的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用瓷和人民大会堂专用瓷闻名于世,有“红色官窑”之称。
醴陵瓷曾作为共和国的礼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多个国家的元首,因此又享有“国瓷”的美誉。
(二)群体规模较大醴陵生产的日用瓷占到了全省的94.7%、全国的16%,占世界陶瓷产量的9.6%,列全国第三位。
全市拥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陶瓷生产规模企业124家,占全市规模企业的15.52%,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有44家,3000万元以上的有13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5家,过亿元的有4家。
2005年,日用瓷产量达到15.8亿件,工业陶瓷产量达到20.99万吨,全市陶瓷工业总产值达6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7%,提供税收1.99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75%。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5.8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5.21亿元,资产总额27亿元,利润总额0.43亿元。
醴陵瓷调研报告
醴陵瓷调研报告醴陵瓷调研报告一、引言醴陵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醴陵瓷的现状和发展,本次调研对该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报告旨在对醴陵瓷的传统工艺、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醴陵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醴陵瓷的传统工艺醴陵瓷制作工艺历史久远,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其工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精细制作:醴陵瓷以其精细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在制作过程中,制作者需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配料、和泥、成型、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控制。
这种精细制作使得醴陵瓷具有独特的质感和细腻的图案。
2. 独特的釉色:醴陵瓷的釉色以青绿色为主,也有黄、白、青等多种颜色。
其中,青绿色是醴陵瓷最为独特和经典的釉色,给人以清新、高雅的感觉。
3. 丰富的纹饰:醴陵瓷的纹饰多样,通常采用花鸟、人物、山水等传统中国元素进行装饰。
纹饰精美,寓意吉祥如意。
4. 独特的窑变效果:醴陵瓷瓷胎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会发生窑变现象,即瓷器上出现纹理、色斑等效果。
这种窑变效果使得每一件醴陵瓷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醴陵瓷的市场需求1. 消费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变化,瓷器在家居装饰和礼品领域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醴陵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外观,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醴陵瓷还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取得不俗的成绩,吸引了很多收藏家和投资者的关注。
2. 文化旅游市场: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品,醴陵瓷在文化旅游市场也有一定的需求。
醴陵作为醴陵瓷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陶瓷产业基础,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游客前来观光和购买醴陵瓷。
四、醴陵瓷的未来发展趋势1. 创新设计: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醴陵瓷需要注重创新设计,推出更具时代感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可以通过与设计师合作,结合当今流行元素与传统工艺,开发出别具一格的醴陵瓷产品。
2. 提高产品质量:醴陵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之一,其产品质量是影响发展的关键因素。
醴陵陶瓷
醴陵陶瓷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
据文斐撰的《醴陵瓷业考》记载:“清初,广东兴宁人廖仲威,于邑之沩山发现瓷矿。
雍正七年,向沩山寺僧智慧赁山采泥,创设瓷厂。
约其同乡技工陶、曾、马、廖、樊等20余人,共同组织,招工传习,遂为醴瓷之矫矢。
”到清嘉庆朝以后,以沩山为中心,渐次推广至东乡、北乡广大地区。
至清晚朝光绪二十年(1894)前后, 醴陵土瓷生产达到鼎盛,有瓷厂480余家,龙窑200余座。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而使醴陵响誉世界的釉下五彩瓷便诞生于此时。
1904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总理)与曾参与“公车上书”的醴陵举人文俊铎,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赴日本考察。
在日本期间,他们发现日本瓷业技术先进,产品精良。
第二年回国后,熊希龄在文俊铎陪同下,前往醴陵的主要粗瓷产地进行调查,结合醴陵的技术优势与实际情况,找出了醴陵瓷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同时又看到了醴陵进一步发展瓷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消费市场广阔,瓷土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
随即提出了“立学堂、设公司、择地、均利”的主张,并呈书清政府湖广总督端方,获端方大力支持,批准熊希龄呈文,拨库银一万八千两用于发展醴陵瓷业,后又召集商贾,在醴陵创办了湖南瓷业公司和瓷业学堂。
瓷业公司聘请的彩绘艺人中,多为湘地书画名家,加上瓷业学堂速成班毕业的一批学员,还请了景德镇烧瓷艺人和日本瓷匠。
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1908年光绪去世之前,烧制出色彩缤纷、晶莹润泽、清雅明丽的中国釉下五彩瓷。
清宣统二年,南洋劝业日报曾发表过一篇评论醴陵釉下五彩的文章,其曰:“前年春,偶游湘中,见该省所出釉下花瓷者,不仅青、红两种,且千门万类,各尽其长,不禁惊奇叫绝……其色泽之鲜明、绘画之精致,更较前进步,且多新发明。
紫色、黑色两种及釉下刷花,犹觉枝枝叶叶、秀色可餐,把玩之余,令人不思释手。
千年瓷都醴陵简介
千年瓷都醴陵简介篇一:千年瓷都醴陵简介醴陵市,位于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中部,是中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千年瓷都”。
醴陵市地处湘江中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湖南省的一个重要县级市。
醴陵的陶瓷产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
宋代时,醴陵的陶瓷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当时江南地区陶瓷业的中心之一。
明代时,醴陵的陶瓷业达到了巅峰时期,被誉为“中国瓷都”。
清代以后,醴陵的陶瓷业逐渐走向衰落,但在近年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醴陵的陶瓷制作技艺独特精湛,尤以青瓷和白瓷为著名。
其中,青瓷是醴陵的代表作品之一。
青瓷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高温烧制,最终呈现出独特的青绿色调。
而白瓷则以其洁白细腻、通透光亮的特点而受到广泛赞誉。
醴陵的陶瓷制作工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陶瓷产业,醴陵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醴陵市境内有湘江、滨江、桃花江等多条河流,水域资源丰富。
境内还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如瑶寨风情园、黑石山风景区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作为中国的陶瓷之都,醴陵市在近年来不断加强对陶瓷产业的保护和发展,积极推动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举办陶瓷艺术展览、举办陶瓷文化节等活动,为醴陵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醴陵市作为中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以其千年的陶瓷制作历史和独特的陶瓷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同时,其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篇二:千年瓷都醴陵简介醴陵位于中国湖南省的长株潭城市群中,被誉为千年瓷都。
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醴陵自古以来就以瓷器制作而闻名于世。
醴陵的陶瓷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
在醴陵,人们利用当地丰富的陶土资源,经过多个工序,以手工制作出精美细腻的陶瓷器皿,这些器皿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在醴陵,传统的陶瓷制作技艺代代相传,世代瓷工对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创新。
中国醴陵蝴蝶底款介绍
中国醴陵蝴蝶底款介绍(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醴陵蝴蝶底款的起源与发展1.醴陵陶瓷的历史背景2.蝴蝶底款的诞生与演变三、醴陵蝴蝶底款的特点与价值1.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2.精湛的工艺技术3.丰富的文化内涵四、醴陵蝴蝶底款在中国陶瓷界的地位与影响五、结语正文【引言】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品种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中,醴陵陶瓷以其独特的蝴蝶底款成为中国陶瓷的瑰宝。
本文将详细介绍醴陵蝴蝶底款的起源、特点、价值以及在中国陶瓷界的地位与影响。
【醴陵蝴蝶底款的起源与发展】一、醴陵陶瓷的历史背景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著名的陶瓷生产基地。
醴陵陶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
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的发展,醴陵陶瓷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二、蝴蝶底款的诞生与演变蝴蝶底款是醴陵陶瓷的一种独特装饰艺术,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
最初,蝴蝶底款主要用于醴陵釉下五彩瓷,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种类的陶瓷制品。
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蝴蝶底款从简单的蝴蝶图案发展为复杂的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成为了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
【醴陵蝴蝶底款的特点与价值】一、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醴陵蝴蝶底款以其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它将传统的中国画技法与陶瓷制作技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既有绘画韵味,又有陶瓷质感的艺术形式。
二、精湛的工艺技术醴陵蝴蝶底款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设计、制模、雕刻、上釉、烧制等多道工序。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把控,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
三、丰富的文化内涵蝴蝶底款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载体。
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醴陵蝴蝶底款在中国陶瓷界的地位与影响】醴陵蝴蝶底款在中国陶瓷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被誉为“中国陶瓷的瑰宝”,代表着中国陶瓷制作的高水平。
同时,醴陵蝴蝶底款也影响了其他地区的陶瓷制作,推动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
醴陵陶瓷特点-让你知道醴陵瓷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醴陵陶瓷特点-让你知道醴陵瓷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整体特点 :醴陵的釉下五彩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耐摩擦、耐酸碱、无铅毒、永不褪色的优点,属于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醴陵生产的工艺美术瓷和高档日用瓷等釉下五彩瓷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畅销产品。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醴陵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出口陶瓷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新生的陶瓷品种,清末民初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造前后不过20余年,由于生逢乱世,作品覆盖面不宽,精品罕见,传世作品不过400余件。
故宫博物馆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仅7件,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精品也不过17件。
醴陵釉下五彩瓷有着独特的艺术之美。
造型富于变化,而趋于活泼。
一般的花瓶器型墨守成规,而醴陵釉下五彩瓷却经常将传统的器形和其他外来的造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且,绝没有大红大紫之类的炫目色彩,淡雅之中透出高贵的气质。
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工艺技巧和观赏性。
一件釉下五彩瓷的制作工艺流程极其繁琐与复杂,且难度极高。
首先选用上等的优质瓷泥做胚胎,在成型前对瓷泥进行沉淀、滤渣、吸铁等工序,以保证瓷泥不参杂其他杂质。
而真正的成型着需要艺人将瓷体打磨的十分轻薄与平滑,其工序全凭艺人们的手感操作,非具有有十多年的制作经验方能胜任。
它的彩绘用色颜料来自于釉原料、稀土和有色金属矿物质,其中一些颜料中还含有黄金等贵重金属,十分珍贵。
由于釉下五彩瓷是直接在毛坯上作画,让色料饰于胎釉之上这对画师技艺要求就非常之高。
烧制前的祭奠窑神更是必不可少的仪式,因为绘制好的瓷体要经过1370℃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
由于是在高温下一次烧成,技术上很难把握,仿佛火中取宝一般,成品率不到70%。
即便如此目前还只有个别瓷场能够烧制。
制作成功的釉下五彩瓷花纹透过釉导溢于瓷表,晶莹润泽,具有很高的洁白度、透明度和釉面硬度。
釉下彩瓷使瓷器上的花纹有着看得见、摸不着、永不褪色,给人一种尘嚣涤尽、心旷神怡之感,让瓷器达到了;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境界.而且还具有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无铅镉之毒,耐酸碱,耐磨损,花面永不褪色,经久耐用等特点,能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审美和环保健康的双重要求,收藏和使用价值更高。
中国醴陵蝴蝶底款介绍
中国醴陵蝴蝶底款介绍摘要:一、引言二、醴陵蝴蝶底款的起源和发展三、醴陵蝴蝶底款的制作工艺四、醴陵蝴蝶底款的文化价值五、结论正文:【引言】醴陵蝴蝶底款是我国陶瓷制作中的一种独特工艺,源于湖南醴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醴陵蝴蝶底款进行全面介绍,包括其起源、发展、制作工艺以及文化价值等方面。
【醴陵蝴蝶底款的起源和发展】醴陵蝴蝶底款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起初,这种工艺主要用于制作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碟、茶具等。
后来,醴陵蝴蝶底款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开始涉及艺术陶瓷、礼品陶瓷等领域。
如今,醴陵蝴蝶底款已经成为了醴陵陶瓷产业的一张名片,享誉海内外。
【醴陵蝴蝶底款的制作工艺】醴陵蝴蝶底款的制作工艺独特,需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艺人们会在陶瓷制品的底部绘制出精美的蝴蝶图案,图案通常以工笔重彩技法绘制,色彩艳丽,形态逼真。
随后,将陶瓷制品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烧制。
烧制完成后,再将其放入低温炉中进行二次烧制,以使蝴蝶图案呈现出独特的立体效果。
这种制作工艺既考验了艺人们的绘画技巧,也考验了他们对温度和时间的掌控能力。
【醴陵蝴蝶底款的文化价值】醴陵蝴蝶底款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它体现了我国民间对蝴蝶的喜爱和崇拜,蝴蝶在民间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
其次,醴陵蝴蝶底款的发展历程见证了陶瓷工艺的演变和传承,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最后,醴陵蝴蝶底款的艺术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既传统又具有创新精神,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结论】醴陵蝴蝶底款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千年瓷都醴陵简介
千年瓷都醴陵简介篇一:醴陵是中国湖南省株洲市的一个著名陶瓷产地,被誉为“千年瓷都”。
醴陵瓷器的生产始于1849年,其产品以精美、高档、音色优美而闻名于世界。
醴陵瓷器以景德镇瓷器为蓝本,采用本地优质原料和独特的制作工艺,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醴陵瓷器的制作工艺独特,包括手工拉胚、手工雕刻、手工烧制等多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除了精美的陶瓷制品,醴陵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醴陵瓷业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展示了醴陵瓷器的历史、工艺和文化背景。
此外,醴陵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传统手工艺人,如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雕塑瓷大师等,这些文化遗产也是醴陵瓷器的魅力所在。
醴陵瓷器以其精美、高档、音色优美而闻名于世界,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
如果你来到醴陵,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美丽的陶瓷产地。
篇二:醴陵是中国湖南省株洲市的一个著名品牌城市,被誉为“千年瓷都”。
作为中国瓷器的重要产地之一,醴陵瓷器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醴陵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以精美、细腻、音色清亮、色彩艳丽等特点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瓷器之冠”。
醴陵瓷器的制作过程非常严谨,需要经过选料、制坯、雕刻、绘画、烧制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制作和把控。
除了瓷器,醴陵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美食和旅游景点。
醴陵市的美食以辣为主,如醴陵菜、辣子鸡、口味虾等,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醴陵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瓷博物馆、李济深故居、岳王庙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游览。
醴陵是一个集文化、美食、旅游于一体的品牌城市,拥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无论是醴陵瓷器还是醴陵市的美食和旅游景点,都是值得一游的景点。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历史
醴陵陶瓷产业发展历史醴陵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陶瓷文化名城,东汉时期县城近郊新阳楠竹山就有较大规模的陶器作坊。
醴陵窑是在隋唐五代时期长沙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首创的醴陵釉下彩陶瓷釉色莹润淡雅,别具特色而首闻名于世,开创了陶瓷装饰新的纪元。
这是醴陵陶瓷历史的开端。
1905-1917年,熊希龄、文俊铎两位对陶瓷有着深厚感情的著名人士怀着振兴中华陶瓷、抵制洋瓷的志向于1905年在醴陵姜湾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1906年组建了湖南瓷业制造总公司,这一时期醴陵陶瓷注重专业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如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陶瓷生产工艺和设备设厂生产细瓷,引进日本技师和景德镇师傅, 从而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的一页。
也因此,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组织部份产品参加“武汉劝业促进会”获一等金牌奖;1918年出赛南洋劝业会获一等奖;1911年参加意大利都朗博览会获最优奖;1915 年2月至12月在太平洋西岸的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8。
醴陵釉下五彩瓷扁豆双禽瓶又一举夺得金奖;1918年出赛南洋劝业会获一等奖。
从此,醴陵陶瓷走出国门,扬名海内外。
自此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这段时间是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的停滞期。
这一时期由正值北洋军阀混乱、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国内政治形势复杂使陶瓷产业奄奄一息,技术人员流散,生产跌落。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至1959年,醴陵陶瓷生产得以逐渐恢复。
1955年9月成立湖南醴陵瓷业公司陶瓷研究所,担当陶瓷开发与陶瓷生产工艺技术改造的主要任务,56年6月湖南省工业厅瓷业工业公司(即湖南醴陵瓷业总公司的前身)成立,国家开始在行政上对醴陵瓷业实行统一计划管理。
以湖南陶瓷研究所和群力瓷厂为主导继承和发扬湖南釉下五彩创造了很好的成绩。
在此期间,醴陵瓷业很快实现了由手工到机械、由柴窑到煤窑的历史性转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釉下五彩瓷重放异彩,以至获得“国瓷”美誉。
醴陵陶瓷发展史
醴陵陶瓷发展史
醴陵陶瓷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产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醴陵陶瓷的发展史:
1. 古代发展:早在先秦时期,醴陵地区就有陶瓷生产活动。
在唐代,醴陵陶瓷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了唐代宫廷和贵族的热门陶瓷器皿。
尤其是五彩陶器在唐代的繁荣发展,成为了醴陵陶瓷的代表作品。
2. 宋代经典:宋代是醴陵陶瓷的鼎盛时期。
北宋时期,醴陵陶瓷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青瓷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醴陵青瓷以其细腻、通透的质地和独特的青釉色泽而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瓷器的瑰宝。
3.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醴陵陶瓷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瓷器种类和工艺技术。
明代,醴陵青釉瓷器得到了进一步改良和提升,窑变釉、红釉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得醴陵陶瓷的品质更加丰富多样。
清代,则以彩绘瓷器为主要特色,彩绘技法在醴陵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
4. 近现代复兴:醴陵陶瓷在19世纪末受到了西方陶瓷的冲击,产业逐渐衰落。
然而,在20世纪初,一些陶艺家主动复兴传
统技艺,重新打造出具有现代审美特色和实用性的醴陵陶瓷作品。
醴陵陶瓷得以重新焕发生机,并迅速走向了国际市场。
5. 当代创新:近年来,醴陵陶瓷继续推陈出新,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艺术创作。
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审美和设
计理念,在瓷器的造型、图案、釉色等方面展现了更多的创新思维和时代特点。
总体来说,醴陵陶瓷在整个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和变迁。
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醴陵陶瓷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了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醴陵陶瓷的发展历程
醴陵陶瓷的发展历程
醴陵陶瓷作为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区之一,其发展历程丰富而悠久。
在公元前经历了周朝、秦朝和西汉的统治后,醴陵开始逐渐形成陶瓷制作的传统。
在东汉时期,醴陵陶瓷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陶瓷制作中心之一。
醴陵此时的主要陶瓷产品以瓦当、砖瓦和陶制品为主,其中以瓦当最为出名,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和城墙的建设。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隋唐时期的发展与进步,醴陵陶瓷制作技术逐渐成熟。
唐宋时期,醴陵以其精美的青瓷而闻名天下。
醴陵青瓷采用高岭土为原料,经过高温烧制,具有独特的色泽和质感,成为了陶瓷艺术中的代表之一。
元明时期,醴陵陶瓷制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元代时期,醴陵烧制忘忧瓷,该瓷器以其精良的质地和极具观赏性的装饰而著名。
明代时期,醴陵陶瓷继续发展,出现了更多样化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方法,如釉里红、彩绘、剔刻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醴陵陶瓷更加鲜艳多彩。
清朝时期,醴陵陶瓷制作进一步繁荣发展。
清代醴陵以其独特的口缘、惟妙惟肖的刻画和精湛的釉色技术而受到赞誉。
醴陵的瓷器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了清朝官方贡品之一。
近现代以来,醴陵陶瓷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陶瓷艺术也受到了新的影响和改
变。
醴陵陶瓷制作技术逐渐进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出现了更多新颖的设计和工艺,使得醴陵陶瓷在国内外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至今,醴陵陶瓷作为中国陶瓷的重要分支之一,持续发展并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醴陵陶瓷的介绍
醴陵陶瓷的介绍
醴陵陶瓷,世界闻名。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如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中国瓷器中的“国宝”。
它的烧制工艺十分精湛,在当时
的世界上就可以说是“独一无二”,至今仍无人能及。
醴陵陶瓷
分为日用瓷、工艺瓷、建筑瓷三大类。
日用瓷指具有一定装饰作用,主要供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陶瓷制品。
醴陵瓷器以其古朴典雅、晶莹洁白、造型多样而著称于世。
它既有一般陶瓷制品的功能,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瓷器的一朵奇葩。
醴陵陶瓷制品以釉下五彩瓷最为名贵,它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精细入微的做工而享誉海内外。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醴陵陶瓷的一大特色,它是我国瓷器中的珍品,也是中国瓷器中一朵灿烂的奇葩。
它以其优美精致、富丽堂皇、古朴典雅、晶莹洁白而闻名世界,在世界各地都享有盛名。
醴陵釉下五彩瓷中有一种名叫“五彩龙”的瓷器非常名贵,它以其精美细致、晶莹剔透而著称于世,深受国内外收藏家和陶瓷专家们青睐。
醴陵釉下五彩瓷分为釉上和釉下两大类。
—— 1 —1 —。
千年瓷都醴陵简介
千年瓷都醴陵简介篇一:千年瓷都醴陵简介醴陵市位于湖南省株洲市东南部,素有“千年瓷都”之称。
作为中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醴陵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陶瓷资源而闻名于世。
醴陵的陶瓷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历史悠久的瓷都,人们发展出了许多独特的陶瓷技艺和工艺。
醴陵陶瓷以其精湛的工艺、优雅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而享誉全国乃至世界。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醴陵窑,它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被誉为“陶瓷界的奥斯卡”。
醴陵窑的作品以质地洁白、釉面瑰丽、造型优美而著称,成为了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除了陶瓷,醴陵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里风景秀丽,山水相依,古树参天,小桥流水。
有着诗人杜牧的故里、唐代文人韩愈的故居、清代红楼小说《红楼梦》的取材地等众多文化名人和名著的渊源。
此外,醴陵还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
游客可以参观醴陵陶瓷博物馆,了解陶瓷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也可以前往醴陵古镇,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漫步,感受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游览醴陵山,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色。
总的来说,千年瓷都醴陵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陶瓷资源而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无论对于陶瓷艺术爱好者还是文化古迹探索者,醴陵都是一个必去之地。
篇二:千年瓷都醴陵简介醴陵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南部,是中国著名的瓷都之一。
作为千年瓷都,醴陵以其悠久的陶瓷历史和丰富的陶瓷文化而闻名于世。
醴陵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在那个时候,醴陵陶瓷已经开始生产,并以其精巧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成为当时的瓷器瑰宝。
随着时间的推移,醴陵的陶瓷工艺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醴陵陶瓷以其细腻的质地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它的瓷器制作工艺包括采矿、研磨、成型、刻画、烧制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工艺要求和精心的手工操作。
醴陵的陶瓷制品包括茶具、餐具、花瓶、瓷像等,每件作品都体现了醴陵陶瓷的精湛工艺和独特设计。
醴陵陶瓷行业报告
醴陵陶瓷行业报告醴陵陶瓷,作为中国陶瓷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醴陵陶瓷产业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是中国陶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将对醴陵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醴陵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
醴陵陶瓷产业起源于唐代,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独特的发展模式。
目前,醴陵陶瓷行业已经成为中国陶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众多的陶瓷生产企业和相关产业链配套企业。
据统计,醴陵陶瓷产业年产值达数百亿元,出口额占据了中国陶瓷出口总额的相当比例,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二、醴陵陶瓷行业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陶瓷制品已经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的实用品,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品。
醴陵陶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醴陵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醴陵陶瓷行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醴陵陶瓷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醴陵陶瓷行业在原料选用、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推动了陶瓷产品的品质提升和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特别是在环保、节能减排方面,醴陵陶瓷企业也加大了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四、醴陵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醴陵陶瓷行业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醴陵陶瓷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拓展产品线,提高品牌知名度。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创新,醴陵陶瓷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例如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等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总之,醴陵陶瓷行业作为中国陶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技术创新不断推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醴陵瓷器之都的介绍
醴陵瓷器之都的介绍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醴陵地处湘东、湘中,与江西安源、江西新余交界。
东接湖南株洲,南连湖南浏阳,西邻江西萍乡,北靠长沙,地处湘中偏北,有“一脚踏三市”之称。
醴陵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陶瓷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誉为“瓷都”。
醴陵是全国有名的瓷都。
陶瓷名品“红如血”、“白如玉”、“声如磬”,名播海内外。
醴陵也是闻名世界的陶瓷之乡。
醴陵
陶瓷企业达35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就有1400多家,其中世界
名牌有4个、中国名牌8个、中国驰名商标18个。
醴陵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这里风景秀丽,景色迷人:有雄伟壮观的湘东第一高峰—阳台山;有风光秀丽的湘江源头—黄茅洲;还有被誉为“东方的巨塔”—醴陵大剧院等等。
在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丰富的陶土,于是就用陶土烧制成了瓷器,并且这里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瓷都。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醴陵陶瓷
说到醴陵瓷器,不得不说说醴陵红瓷。
2006年,中国红瓷在醴陵这片热土上破茧而出,红的瓷器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热情、欢乐、喜庆的民族情怀,中国红瓷一问世就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简介:
中华民族是喜爱红色的民族,人们更是愿意将美好的祝福送给亲朋好友,因此,中国红瓷做为国礼送给了四十八位尊贵的非洲客人。
从而兴起了红瓷收藏热。
而更多的礼仪交往都少不了中国红瓷的身影,它传递着友谊和美好祝愿。
而今醴陵红瓷更是蓬勃发展,以红玉红瓷为代表的红瓷企业不断进取,将更多更美的红瓷带给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
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
瓷器是中国独创的发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称之为“china”。
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
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历史: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仁人志士和能工巧匠,为醴陵瓷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重大贡献。
1904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总理)与曾参与“公车上书”的醴陵举人文俊铎,本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赴日本考察。
在日本期间,他们发现日本瓷业技术先进,产品精良。
第二年回国后,熊希龄在文俊铎陪同下,前往醴陵的主要粗瓷产地进行调查,找出了醴陵瓷业生产落后的主要原因,同时又看到了醴陵进一步发展瓷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消费市场广阔,瓷土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
随即提出了“立学堂、设公司”等主张,得到了湖南官府的大力支持。
当年,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正式开办,次年,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龄任公司总经理,文俊铎任学堂监督。
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技术工人,引进了当时日本
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
独具特色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出来的。
前期:
此前,醴陵瓷器用单一的氧化钴(俗称土墨)作彩饰原料,手工描绘粗犷花草图案后,施釉覆盖,烧成釉下青花瓷。
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
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的绘画名师和瓷业学堂陶画班的毕业生,经过反复研制,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
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釉层下五彩缤纷,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它的问世,立即得到业内人士和国内外舆论的极大关注和好评。
1909年到1911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分别参展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和意大利都朗国际赛会,连续获得金牌奖,醴陵瓷器开始名扬华夏,走向世界。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就是醴陵瓷在当时赢得的良好评价。
中期:
1915年,醴陵瓷器远涉重洋,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瓷瓶和贵州茅台酒同获最高荣誉,为中国赢回了两枚金牌奖章。
扁豆双禽瓷瓶是1911年湖南瓷业公司的经典之作。
瓶高46.8厘米,撇口直径20厘米,瓶体洁白如玉,造型宛如凤尾,线条流畅,其釉面晶莹润泽,色彩沉稳典雅,花色构图生动自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自此,醴陵瓷器举世闻名,采购客商络绎不绝,一批私营细瓷制造公司相继兴建,当时的盛况大有与景德镇并驾齐驱之势,釉下五彩瓷成为中国陶瓷的广大特色,世界性的创举。
釉下五彩瓷在经历了短短的一、二十年发展期后,二十年代末,受多次战争影响,生产开始下滑,醴陵百余家瓷厂停产,最早生产釉下五彩瓷的湖南瓷业制造公司也于1930年倒闭,釉下五彩瓷生产中断。
解放后期:
1949年,醴陵和平解放,奄奄一息的醴陵瓷业有如枯木逢春,以后几年中,醴陵瓷业迅速得到恢复并取得长足发展。
1954年,为恢复中断20多年的釉下彩瓷生产,经
过有关部门多次寻访,找到了原湖南瓷业学堂陶画班首届毕业生、釉下彩艺人吴寿祺。
此时吴老已年近古稀,正在农村安享晚年。
吴老出山后,一面培养釉下彩绘人员,一面改革传统工艺,将“三烧制”改为两次烧成,釉下五彩瓷生产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此后,湖南陶瓷研究所、醴陵瓷器公司艺术瓷厂(群力瓷厂)先后成立,成为专门从事釉下彩装饰研究和生产的单位。
在此期间,醴陵瓷业很快实现了由手工到机械、由柴窑到煤窑的历史性转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釉下五彩瓷重放异彩,以至获得“国瓷”美誉。
整体特点:
醴陵的釉下五彩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耐摩擦、耐酸碱、无铅毒、永不褪色的优点,属于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醴陵生产的工艺美术瓷和高档日用瓷等釉下五彩瓷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畅销产品。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醴陵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出口陶瓷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新生的陶瓷品种[1],清末民初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造前后不过20余年,由于生逢乱世,作品覆盖面不宽,精品罕见,传世作品不过400余件。
故宫博物馆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仅7件,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精品也不过17件。
醴陵釉下五彩瓷有着独特的艺术之美。
造型富于变化,而趋于活泼。
一般的花瓶器型墨守成规,而醴陵釉下五彩瓷却经常将传统的器形和其他外来的造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且,绝没有大红大紫之类的炫目色彩,淡雅之中透出高贵的气质。
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工艺技巧和观赏性。
一件釉下五彩瓷的制作工艺流程极其繁琐与复杂,且难度极高。
首先选用上等的优质瓷泥做胚胎,在成型前对瓷泥进行沉淀、滤渣、吸铁等工序,以保证瓷泥不参杂其他杂质。
而真正的成型着需要艺人将瓷体打磨的十分轻薄与平滑,其工序全凭艺人们的手感操作,非具有有十多年的制作经验方能胜任。
它的彩绘用色颜料来自于釉原料、稀土和有色金属矿物质,其中一些颜料中还含有黄金等贵重金属,十分珍贵。
由于釉下五彩瓷是直接在毛坯上作画,让色料饰于胎釉之上这对画师技艺要求就非常之高。
烧制前的祭奠窑神更是必不可少的仪式,因为绘制好的瓷体要经过1370℃左
右的高温烧制而成。
由于是在高温下一次烧成,技术上很难把握,仿佛火中取宝一般,成品率不到70%。
即便如此目前还只有个别瓷场能够烧制。
制作成功的釉下五彩瓷花纹透过釉导溢于瓷表,晶莹润泽,具有很高的洁白度、透明度和釉面硬度。
釉下彩瓷使瓷器上的花纹有着看得见、摸不着、永不褪色,给人一种尘嚣涤尽、心旷神怡之感,让瓷器达到了;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境界.而且还具有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无铅镉之毒,耐酸碱,耐磨损,花面永不褪色,经久耐用等特点,能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审美和环保健康的双重要求,收藏和使用价值更高。
醴陵釉下五彩瓷特色:
一、无铅毒,耐酸碱,防磨损,永不褪色。
二、色彩缤纷,浓而不俗,淡而有神。
三、画面光亮平滑,清雅明快,晶莹润泽,具有饱满的水份感。
四、装饰纹样造型简练,结构图严谨。
红瓷优劣的区分
听声音
优品声音清脆响亮,杯身和杯盖撞击后回声萦绕不绝,劣品声音沉重发闷,回声不大也不清脆。
看色泽
优品色泽如玉,而劣品色泽发灰偏暗。
透光性
优品透光性很强,光泽度很好,在灯光的照射下,如大红灯笼一样透出红光;劣品则不透光。
厚度和重量
优品由于采用真骨瓷,瓷很轻壁很薄;劣品则厚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