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0408b7998fcc22bcd10d86.png)
申报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为了配合国家级成果的申报,规范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以下简称成果效益)的计量口径和方法,便于成果效益的界定、测算、汇总和比较,并通过成果效益的计算逐步把管理创新成果创造的效益,从企业的总体效益中分离并相对独立地量化出来,以展示管理也是一种资源和生产力,进一步调动广大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以下简称“石油企协”)根据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申报国家级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特制定本计算方法。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部分。
经济效益是指该项成果的经济产出总值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产生的生态效益、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公益事业、为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示范等。
二、成果效益必须是该成果所创造的直接效益。
不能把非成果作用而产生的效益计入成果效益,也不能重复计算。
成果效益必须是经过科学测算真实反映的成果效益量。
三、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
凡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在申报时都应依据本方法进行计算;不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如成果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可采用定性方法评价;如采用本计算方法难以表达成果效益,可根据其效益性原则另用别的公式测算,但申报时必须附详细资料。
四、成果经济效益主要计算方法1.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按英语缩写为MTP)“MTP”是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实测效益(效率)数据与该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或定额进行对比的差量,折算为价值量,再扣减成果实施所需费用后而得出的成果效益。
“MTP”只适用于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单项成果,如节约投入材料项目的工、料、管理费、资金、工程费等;增加产出项目的产值、销售收入等;提高市场占有率项目的新增利润数等。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3ceb42bcd126fff6050b16.png)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申报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为了配合国家级成果的申报,规范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以下简称成果效益)的计量口径和方法,便于成果效益的界定、测算、汇总和比较,并通过成果效益的计算逐步把管理创新成果创造的效益,从企业的总体效益中分离并相对独立地量化出来,以展示管理也是一种资源和生产力,进一步调动广大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以下简称“石油企协”)根据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申报国家级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特制定本计算方法。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部分。
经济效益是指该项成果的经济产出总值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产生的生态效益、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公益事业、为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示范等。
二、成果效益必须是该成果所创造的直接效益。
不能把非成果作用而产生的效益计入成果效益,也不能重复计算。
成果效益必须是经过科学测算真实反映的成果效益量。
三、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
凡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在申报时都应依据本方法进行计算;不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如成果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可采用定性方法评价;如采用本计算方法难以表达成果效益,可根据其效益性原则另用别的公式测算,但申报时必须附详细资料。
四、成果经济效益主要计算方法1.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按英语缩写为MTP)“MTP”是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实测效益(效率)数据与该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或定额进行对比的差量,折算为价值量,再扣减成果实施所需费用后而得出的成果效益。
“MTP”只适用于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单项成果,如节约投入材料项目的工、料、管理费、资金、工程费等;增加产出项目的产值、销售收入等;提高市场占有率项目的新增利润数等。
成果效益的计算
![成果效益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7e36e522e3f5727a5e962f6.png)
附件四:申报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效益计算方法(仅供参考)为规范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效益(简称成果效益)的计量口径和方法,便于界定、测算、汇总和比较,并通过成果效益的计算逐步把管理创新所创造的效益,从企业的总体效益中分离并相对独立地量化出来,以展现管理也是重要生产力,进一步调动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我国企业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根据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审定和发布办法》(简称《办法》),特制定本计算方法。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部分。
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后产生的效益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产生的生态效益、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公益事业、为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示范等。
二、成果效益必须是该成果所创造的直接效益。
不能把非成果作用而产生的效益计入成果效益,也不能重复计算。
成果效益必须是经过科学测算真实反映的成果效益量。
三、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
凡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在申报时都应依据本方法进行计算;不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如成果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可采用定性方法评价;如采用本计算方法难以表达成果效益,可根据其效益性原则另用别的公式测算,但申报时必须附详细资料。
四、成果经济效益主要计算方法1.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按英语缩写为MTP)“MTP”是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实测效益(效率)数据与该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或定额进行对比的差量,折算为价值量,再扣减成果实施所需费用后而得出的成果效益。
“MTP”只适用于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单项成果,如节约投入材料项目的工、料、管理费、资金、工程费等;增加产出项目的产值、销售收入等;提高市场占有率项目的新增利润数等。
“MTP”的通用计算公式为:nE m=(Q1-Q0) r - (∑C a + I ) - Fa=1E m:按“MTP”方法计算出的单项成果经济效益,以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量表示。
成果效益计算方法
![成果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4a20880912a216147929e1.png)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部分。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后产生的效益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产生的生态效益、创造就业机会该成果所创造的直接效益。不能把非成果作用而产生的效益计入成果效益,也不能重复计算。成果效益必须是经过科学测算真实反映的成果效益量。
成果效益计算方法
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
成果效益计算方法
为规范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效益(简称成果效益)的计量口径和方法,便于界定、测算、汇总和比较,并通过成果效益的计算逐步把管理创新所创造的效益,从企业的总体效益中分离并相对独立地量化出来,以展现管理也是重要生产力,进一步调动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我国企业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根据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审定和发布办法》(简称《办法》),特制定本计算方法。
“MTP”是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实测效益(效率)数据与该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或定额进行对比的差量,折算为价值量,再扣减成果实施所需费用后而得出的成果效益。
“MTP”只适用于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单项成果,如节约投入材料项目的工、料、管理费、资金、工程费等;增加产出项目的产值、销售收入等;提高市场占有率项目的新增利润数等。
“MTP”的通用计算公式为:
n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2b81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e.png)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创新的追求,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和政府机构都需要了解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以评估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直接经济效益计算方法是通过对创新成果的直接经济收入和直接经济支出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
1.利润法利润法是通过计算创新成果所带来的净利润来评估其经济效益。
净利润可以通过计算创新成果带来的额外收入和额外支出之差来得出。
2.投资回报率法投资回报率法是通过计算创新成果所带来的投资回报率来评估其经济效益。
投资回报率可以通过计算创新成果带来的净收益与投资成本之比来得出。
3.资产增值法资产增值法是通过计算创新成果使企业资产增值的额度来评估其经济效益。
资产增值可以通过计算创新成果带来的额外资产价值和投资成本之差来得出。
间接经济效益计算方法是通过对创新成果的影响范围进行评估,从而得出创新成果的间接经济效益。
1.就业效益法就业效益法是通过计算创新成果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来评估其经济效益。
就业效益可以通过计算创新成果带来的直接就业人数和间接就业人数之和来得出。
2.产业链效益法产业链效益法是通过计算创新成果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影响来评估其经济效益。
产业链效益可以通过计算创新成果带来的产业链效应之和来得出。
3.社会效益法社会效益法是通过计算创新成果对社会整体的影响来评估其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可以通过计算创新成果带来的社会福利改善程度来得出。
综合经济效益计算方法是将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综合评估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
综合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创新成果的直接经济影响和间接经济影响,并通过加权求和的方式得到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还可以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时间价值、风险影响等。
总结起来,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可以从直接经济效益计算和间接经济效益计算两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考虑两者来进行综合经济效益计算。
技术开发类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技术开发类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5c2e0db52acfc789ebc9ac.png)
I 傅 诚 德 牛 立 全 吕 鸣 岗 白 兰君 余 凤华 赵永 胜 曾 宪义 刘 嘉 孙宴 增 杨宝 莹 李 析
-中国石 油天 然 气集 团公 司科技 评 估 中心
摘 要:如何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一直是人们普遍 关注的问题 。 从 国家或企业宏观层 面上 ,可以用科技
则 出于熊彼 德 “ 生 产系统 ” 的理 念 ,认 为泵可 以作为 商 品出售 ,但 它 ( 新 泵 )现在和 原来 的抽 油机 、抽油
基 金项 目:中国石 油天然气集团公 司科 学研 究与技 术开发项 目 “ 公 司发展 战略与科技基础工作决策支持研 究” 之 专题 “ 集团公
司科 技 规 划 计 划 滚 动 研 究”( 编 号 :2 0 1 1 D一 生产 系统” ,此新 的生产 系统把 日 产油量 l O t 提 高到 1 2 t ,2 t 油应归结为新 的 “ 生 产系统” 的增量 贡献 。 石油行 业 的生 产系统 皆 由多种技 术组成 ,单项 技
( 2)新 系统单位投 入产 出量 一原 系统单位 投入产 出量 ( 符 合 同 比条 件 )=新 系统单 位投 入 的经济 效益
增量 ;
( 3)新 系统增量效 益 ÷ 新 系统增量 投入 =新系统 收益 率 ;
术 产 品可 以作为 商 品出售 ,体现其 价值 。如 一 台抽 油 泵 、一个叠前偏 移软 件或 一个发 明专利 经过 转让 皆可 获得 商业 收益 ,量化 十分准 确 。但 这些 单项技 术一 旦
投 入生产 应用 ,效益 主体往 往是 因为其他 新 、老技 术 的加 入 ,共 同组 成 了一个 “ 新 的生产 系统 ”而 获得 。 又 如一 台新 型 轿 车 因 其增 加 了 “ 新 型发 动 机 ” 、
成果效益计算方法
![成果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89fd0f0066f5335a812174.png)
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效益计算方法为规范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效益(简称成果效益)的计量口径和方法,便于界定、测算、汇总和比较,并通过成果效益的计算逐步把管理创新所创造的效益,从企业的总体效益中分离并相对独立地量化出来,以展现管理也是重要生产力,进一步调动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我国企业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根据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审定和发布办法》(简称《办法》),特制定本计算方法。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部分。
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后产生的效益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产生的生态效益、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公益事业、为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示范等。
二、成果效益必须是该成果所创造的直接效益。
不能把非成果作用而产生的效益计入成果效益,也不能重复计算。
成果效益必须是经过科学测算真实反映的成果效益量。
三、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
凡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在申报时都应依据本方法进行计算;不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如成果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可采用定性方法评价;如采用本计算方法难以表达成果效益,可根据其效益性原则另用别的公式测算,但申报时必须附详细资料。
四、成果经济效益主要计算方法1.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按英语缩写为MTP)“MTP”是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实测效益(效率)数据与该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或定额进行对比的差量,折算为价值量,再扣减成果实施所需费用后而得出的成果效益。
“MTP”只适用于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单项成果,如节约投入材料项目的工、料、管理费、资金、工程费等;增加产出项目的产值、销售收入等;提高市场占有率项目的新增利润数等。
“MTP”的通用计算公式为:nE m=(Q1-Q0) r - (∑C a + I )-Fa=1E m:按“MTP”方法计算出的单项成果经济效益,以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量表示。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d1a5d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77.png)
申报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为了配合国家级成果的申报,规范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以下简称成果效益的计量口径和方法,便于成果效益的界定、测算、汇总和比较,并通过成果效益的计算逐步把管理创新成果创造的效益,从企业的总体效益中分离并相对独立地量化出来,以展示管理也是一种资源和生产力,进一步调动广大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以下简称“石油企协”根据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申报国家级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特制定本计算方法;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部分;经济效益是指该项成果的经济产出总值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产生的生态效益、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公益事业、为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示范等;二、成果效益必须是该成果所创造的直接效益;不能把非成果作用而产生的效益计入成果效益,也不能重复计算;成果效益必须是经过科学测算真实反映的成果效益量;三、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凡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在申报时都应依据本方法进行计算;不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如成果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可采用定性方法评价;如采用本计算方法难以表达成果效益,可根据其效益性原则另用别的公式测算,但申报时必须附详细资料;四、成果经济效益主要计算方法1.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按英语缩写为MTP“MTP”是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实测效益效率数据与该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或定额进行对比的差量,折算为价值量,再扣减成果实施所需费用后而得出的成果效益;“MTP”只适用于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单项成果,如节约投入材料项目的工、料、管理费、资金、工程费等;增加产出项目的产值、销售收入等;提高市场占有率项目的新增利润数等;“MTP”的通用计算公式为:nE m=Q1-Q0r - ∑C a + I - Fa=1E m:按“MTP”方法计算出的单项成果经济效益,以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量表示;Q1: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的实际完成数;Q0: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数;Q1-Q0 :两者的差额;Q1、Q0可以代表定额、标准、实测数等等;可以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Q1-Q0 差量可能是劳动量或实物量或价值量,但最终必须换算为以现行价格计量的价值量;r为将非价值量Q换算成计算年度价值量所需的一系列换算用数乘积的总称;如Q是产品某原料的消耗定额时,r就等于计算年度的产品产量乘该原料的价格;n∑Ca:所花的各种实施成果费用之和;a=1I:实施成果损失费用;F:非本成果实施所产生的效益;2.相关因素合成计算法PCP“PCP”是按综合性成果的构成因素先分别计算出单项因素效益,然后再合成为总效益,并从中减去非本成果实施所产生的效益及实施费用和实施损失费用,即得成果创造的效益;“PCP”适用于成果本身具有相关而又可分离的构成因素,并能按本身构成因素分别计算效益的综合性管理创新成果;“PCP”的计算公式如下:n nE P=∑S a -F - H-∑C b+Ia=1 b=1E P:按“PCP”计算的各相关多因素的合成效益,以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量表示;n∑S a:按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计算的各种因素的经济效益之a=1和;F :非本成果实施产生的效益;H :各因素之间重复计算的效益;n∑Cb :在单因素计算中未包含的各种综合性实施费用之和;b=1I :在单因素计算中未包含的综合性损失费用;3.复合因素分离计算法CSP“CSP”是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以成果实施后每年企业实现利润与成果实施前一年度企业完成利润差数为基数,逐项分离并相应扣减与本成果无关因素所创造的效益,得出每年成果效益,然后把成果实施后每年成果效益相加,最终得出成果总效益;这是一种企业总体利润按构成因素反算的计算法;计算公式一般由企业总效益差数、非本成果因素效益、成果实施费用等部分组成;“CSP”适用于不易看出构成因素的综合性管理创新成果效益的计算;这种综合性成果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成果作用的范围具有全局性,涉及企业总系统和大部分分系统,或涉及企业总体管理和大部分专项管理领域;成果的多种功能同时作用于某个管理对象;成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交叉性,成果作用的时空界限很难在构成因素间作明确划分;“CSP”的计算公式如下:n n n nE c=P1-P0-N ±∑T a ±∑R b ±∑F c-∑C d+Ia=1 b=1 c=1 d=1E c:以“CSP”方法计算出的综合管理成果效益,以企业实现利润表示;P1: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的企业总效益;P0: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企业总效益;N :未实施本成果时在正常年景下自然增长的经济效益;通常采用成果实施前三年未实施本成果的平均值;n∑T a:各项投入效益之和;投入效益是指新投入固定资产包a=1括基建、技改而扩大生产能力或提高产品水平而取得的效益;n∑R b:各项外因效益之和;外因效益是指非企业生产经营活b=1动带来的效益,而是因外部条件而获取的效益;n∑F c:各项非管理效益之和;非管理效益是指非管理因素而c=1获取的效益;n∑C d:成果实施所花的各项费用之和;d=1I :实施成果损失费用;。
经济效益计算公式及分成系数.pptx.doc
![经济效益计算公式及分成系数.pptx.doc](https://img.taocdn.com/s3/m/6b3e617102d276a200292ef8.png)
经济效益取2 016年和2 017年的数据来计算!(1)新增油气储量类-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于勘探生产新增了油气储量,经济效益为新增储量价值。
分成净现值=(1-30%) X分成系数X [新增石油折算探明可采储量X单位可采储量净现值]+2 [新增天然气折算探明可采储量X单位可采储量净现值]}1)分成净现值:本成果应用于生产获得的新增油气储量采用折现现金流法经济评价求得税后财务净现值,按本成果贡献程度分得的净现值,万元;2)新增折算探明可采储量:本成果应用的储量区块新增的探明、控制(包括基本探明)、预测可采储量按折算系数求得的探明可采储量,石油万吨,天然气亿方;根据《报奖系统》内含计算公式求得;新增折算探明可采储量=新增预测可采储量X0.1 +新增控制可采储量X0.5 +新增探明可米储量X 13)单位可采储量净现值:本成果应用储量区块的类比区块的类比可采储量净现值与类比可采储量的比值,石油元/吨,天然气元/万方;单位可采储量净现值=类比可采储量净现值/类比可采储量类比可采储量净现值:本成果应用储量区块的类比区块动用可采储量采用折现现金流法经济评价求得的税后财务净现值,万元;类比可采储量:本成果应用储量区块的类比区块动用可采储量,石油万吨,天然气亿方。
(2)提高油气产量已动用储量开发区块年提高油气产量=(实施新技术后油气产量■实施新技术前油气产量)+ 实施新技术前油气产量X实施新技术前当年自然递减率;新动用储量开发区块年提高油气产量二(实施新技术后油气产量■类比区块油气产量)=(实施新技术后平均单井日产量一类比区块平均单井日产量)X年生产天数X年生产井数类比区块平均单井日产量,指按照要求选择的类比区块的对应平均单井日产量(不同年份考虑递减因素),对于没有开发先例的,取值为零;对于有开发先例的,类比常规开发条件下的当年平均单井日产量。
(3)新产品(4)换代产品经济效益=(1-30%) X分成系数X》{(换代产品销量X [(换代产品销售单价•换代产品单位成本)•(原产品销售单价•原产品单位成本)]}建、设备、工程建设费用)投资等应用效果。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最新】
![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c936265cf84b9d528ea7abf.png)
申报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为了配合国家级成果的申报,规范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以下简称成果效益)的计量口径和方法,便于成果效益的界定、测算、汇总和比较,并通过成果效益的计算逐步把管理创新成果创造的效益,从企业的总体效益中分离并相对独立地量化出来,以展示管理也是一种资源和生产力,进一步调动广大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以下简称“石油企协”)根据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申报国家级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特制定本计算方法。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部分。
经济效益是指该项成果的经济产出总值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产生的生态效益、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公益事业、为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示范等。
二、成果效益必须是该成果所创造的直接效益。
不能把非成果作用而产生的效益计入成果效益,也不能重复计算。
成果效益必须是经过科学测算真实反映的成果效益量。
三、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
凡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在申报时都应依据本方法进行计算;不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如成果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可采用定性方法评价;如采用本计算方法难以表达成果效益,可根据其效益性原则另用别的公式测算,但申报时必须附详细资料。
四、成果经济效益主要计算方法1.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按英语缩写为MTP)“MTP”是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实测效益(效率)数据与该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或定额进行对比的差量,折算为价值量,再扣减成果实施所需费用后而得出的成果效益。
“MTP”只适用于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单项成果,如节约投入材料项目的工、料、管理费、资金、工程费等;增加产出项目的产值、销售收入等;提高市场占有率项目的新增利润数等。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7e462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b.png)
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1.成本效益法
成本效益法是以投入和产出为比较对象,评估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
该方法计算农业科技项目的经济效益,以成本总支出减去投资期间的
经济累积收益,累积收益的表现形式包括投资回报率、投资增益比,现实
金钱报酬等。
2.定额效益法
定额效益法以农业科技项目实施、完成后农业科技成果创造的实际经
济效益为比较对象,将农业科技项目实施前后产出的定量变化值,作为衡
量农业科技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定额效益法的表现形式包括农业总收入
的增减百分比、农业产品销售利润等。
以上就是关于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的介绍,一般情况下,农业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上述两类方法计算得到。
二、经济效益计算结果的含义
经济效益计算的结果是反映农业科技成果的实际经济收益。
管理创新成果效益计算方法
![管理创新成果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0437a4f18583d0496459ec.png)
附件5管理创新成果效益计算方法为规范管理创新成果效益(简称成果效益)的计量口径和方法,便于界定、测算、汇总和比较,并通过成果效益的计算逐步把管理创新所创造的效益,从企业的总体效益中分离并相对独立地量化出来,以展现管理也是重要生产力,根据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审定和发布办法》(简称《办法》),特制定本计算方法。
一、管理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部分。
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后产生的效益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产生的生态效益、支持公益事业等。
二、成果效益必须是该成果所创造的直接效益。
不能把非成果作用而产生的效益计入成果效益,也不能重复计算。
成果效益必须是经过科学测算真实反映的成果效益量。
三、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
凡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在申报时都应依据本方法进行计算;不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如成果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可采用定性方法评价;如采用本计算方法难以表达成果效益,可根据其效益性原则另用别的公式测算,但申报时必须附详细资料。
— 5 —四、成果经济效益主要计算方法1.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按英语缩写为MTP)“MTP”是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实测效益(效率)数据与该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或定额进行对比的差量,折算为价值量,再扣减成果实施所需费用后而得出的成果效益。
“MTP”只适用于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单项成果,如节约投入材料项目的工、料、管理费、资金、工程费等;增加产出项目的产值、销售收入等;提高市场占有率项目的新增利润数等。
“MTP”的通用计算公式为:nE m=(Q1-Q0 ) r - (∑C a + I ) -Fa=1E m:按“MTP”方法计算出的单项成果经济效益,以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量表示。
Q1: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的实际完成数。
Q0: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数。
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c9963210a6f524ccbf854b.png)
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1、产品类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完成单位生产该种产品在本单位产生的利润和上缴的税金。
2、技术类的直接经济效益包括两部分:(1)成果完成单位转让该技术所获得的技术转让收入;(2)由直接应用该项技术的单位应用该项技术所产生的利润和上缴税金。
3、农业、养殖业项目经济效益计算公式:A—单位面积新增产量=(新成果单产-对照单产)×缩值系数B—单位面积新增产值=A×产品单价C—单位面积纯收益=B-单位面积新增投入(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D—年新增总产量=A×(年应用推广面积×0.9)E—年新增总产值=D×产品单价F—年新增纯收益=C×(年应用推广面积×0.9)G—累计新增总产量=累计有效推广面积(即累计推广面积×0.9)×AH—累计新增总产值= G×产品单价I—累计纯收益=∑年新增纯收益J—年科技投资收益率(即投入产出比)=F/(年科研费+年推广费+年新增生产费)说明:(1)在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前,必须首先列出以下各项基础数据:新成果单位面积(亩、头、只)和产量(公斤),对照单位面积(亩、头、只)和产量(公斤),增产幅度(增产率),以%表示,年推广面积(亩、头、只),累计推广面积(亩、头、只),产品单价、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
(2)缩值系数:大面积、大范围生产条件下,计算经济效益要用缩值系数来校正产量,使结果更接近实际。
开发类成果缩值系数为0.7,推广类成果为0.65。
(3)保存系数:在大面积、大范围推广时,为缩小与实际差距,要用保存系数来校正面积,保存系数为0.9。
(4)年应用推广面积:是指在一年内成果应用的面积,以亩、头、只为单位。
(5)累计推广面积:指几年推广面积之和,不得用“年推广面积×年数”来计算。
(6)产品单价:以市、区、县物价部门公布的价格为准。
4、对于工艺改进、技术升级类成果,经济效益应是新工艺、新技术与原工艺、技术分别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比较值。
发明专利经济效益证明
![发明专利经济效益证明](https://img.taocdn.com/s3/m/a6be142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f.png)
发明专利经济效益证明1. 引言发明专利是一项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为发明者提供了独家权利,并为其带来了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探讨发明专利的经济效益证明,包括如何评估发明专利的价值、影响经济的因素以及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等。
2. 发明专利的价值评估评估发明专利的价值是衡量经济效益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指标:2.1 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一个企业或个人拥有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可以反映其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
拥有更多的发明专利申请意味着该企业或个人在相关领域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2.2 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是评估其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技术含量高的专利通常意味着其创新程度较高,可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评估技术含量时可以考虑专利的技术难度、创新程度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等因素。
2.3 发明专利的市场潜力发明专利的市场潜力是评估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潜力可以从市场需求、竞争情况以及专利的商业化前景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个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发明专利通常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 影响发明专利经济效益的因素发明专利的经济效益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的介绍:3.1 专利的市场价值专利的市场价值是评估其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
市场价值取决于市场需求、专利的技术含量以及市场竞争情况等。
一个具有高市场价值的发明专利通常能带来更多的收益。
3.2 专利的有效期发明专利的有效期限制了其经济效益的持续时间。
一般而言,发明专利的有效期为20年。
在有效期内,专利持有人可以享有独家权利,并从中获得经济收益。
有效期过后,其他人可以自由使用该发明,从而对专利持有人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3.3 专利的商业化能力专利的商业化能力指的是将发明转化为商品或服务,并通过销售获得经济收益的能力。
一个具有较强商业化能力的发明专利能够迅速进入市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4 专利的维护成本专利的维护成本是指专利持有人需要支付的年费和维护费用。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0bd58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6.png)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科研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农业科研成果是一项涵盖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从种植和养殖方面的技术创新到食品加工及营养领域的研究等等。
这些成果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经济效益的科学计算对于农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收益法;二是成本效益法;三是市场竞争力模型;最后是风险分析法。
投资收益法是判断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以通过具体的项目成本和项目预期收益来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估。
该方法的核心是财务分析,因此对投资回报率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好地判断农业科研成果是否有投资价值。
成本效益法是判断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另一种方法,其核心原理是在正式开展项目之前预测项目的所有成本,并对每项收益进行评估。
其主要的优势在于可以从成本和收益两方面来考虑,从而对未来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分析。
成本效益法可以更加清晰地反映出农业科研成果的实际产值和生产效益。
市场竞争力模型是衡量农业科研成果对市场竞争力影响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不仅包括产品价格、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因素,还应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政策支持力度、技术优势和整体市场环境等因素。
市场竞争力模型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农业科研成果的市场竞争力和交易效应,确定成果的供求关系,以及分析市场的变化趋势,从而为进一步决策制定提供分析数据。
风险分析法是考虑农业科研成果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农业科研成果的可能的风险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
通过分析可能性发生的不同结果和预测出的结果,可以制定出一种风险控制计划,使农业科研成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尽心稳定和可靠。
综上所述,农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是完全可行的,同时,上述几种方法的可行性、实际性、适用性都是有保障的。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94089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b.png)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一、投资回收期法
二、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是通过计算农业科研成果带来的净现金流量,评估其经济效
益的方法。
具体而言,它将农业科研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与投资费用进行
折现处理,得到项目的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大小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净现值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三、增加值评估法
增加值评估法是通过分析农业科研成果对农产品产量、品质和降低成
本等方面的影响,来评估其经济效益的方法。
具体而言,它通过比较农业
科研成果应用前后的农产品增加值差异,计算出农业科研成果带来的增加值,然后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增加值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四、生产力评估法
生产力评估法是通过比较农业科研成果应用前后的产量、劳动生产率
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来评估其经济效益的方法。
具体而言,它通过分
析农业科研成果对农产品产量和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影响,计算出生产力
的提升情况,然后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生产力提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鉴于各种农业科
研成果的特点和评价目标的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
评价。
此外,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评估过程中还需考虑
不确定性因素,采用合适的分析工具进行模型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确保
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经济效益计算参考表
![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经济效益计算参考表](https://img.taocdn.com/s3/m/8a4f5e8625c52cc58ad6be27.png)
附件 4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经济效益计算参照表〔试行〕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推行应用,对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对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必然起到明显的作用。
但社会和环境效益难以定量予以议论,为了统素来接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提出以下计算原那么和计算方法,供整理评审资料时参照。
一、计算原那么1.凡是与申报工程相关的创新技术应用内容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无论其“受益方〞是谁都可以计算为该工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2.创新技术应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一般采用与传统工艺技术比较的方法计算,无法比较的不计算。
3.直接经济效益的计算贯彻“脚扎实地、知书达礼〞的原那么,按实计算。
二、计算方法〔直接经济效益用 F 表示〕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A.当原设计采用时:F= 设计桩数量×承载力提高比率×单桩造价-后注浆花销当承载力提高比率无实质检测对照资料时,取0.4 。
B.当设计改正采用时,可用二种方法计算F= 改正前未注浆桩总造价-注浆桩总造价或 F= 桩数〔桩长〕减少的砼总量×原设计单桩单方砼造价2.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F= 节约的泥浆、泥浆池建筑、泥浆循环、清渣等造价3.地基办理与深基坑支护一般不计算直接经济效益,若是在完成设计后,又采用合理化建议更正了设计,采用新技术推行后收效好,安全可靠,那么可以计算直接经济效益。
F= 更正前的造价-改正后的造价4.高性能砼技术配制高性能砼应用粉煤灰等掺合料,仍近似地以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计算。
F= 应用粉煤灰砼总方量×单方砼粉煤灰应用量×同配比水泥单价-应用粉煤灰数量×粉煤灰单价5.高效钢筋应用A.应用 HRB400 级钢筋,按等强度测算① HRB400 级钢筋用量时F=HRB400级钢筋用量× 20%×Ⅱ级钢筋单价×〔折减系数〕-H RB400 级钢筋用量×〔新Ⅲ级钢筋单价-Ⅱ级钢筋单价〕②原Ⅱ级钢筋用量时F=0.17 ×Ⅱ级钢筋用量×Ⅱ级钢筋单价×0.9 - 0.83 ×Ⅱ级钢筋用量×〔新Ⅲ级钢筋单价-Ⅱ级钢筋单价〕〔钢筋价格按当时的信息价〕6.焊接钢筋网应用F= 节约的安装绑扎工时花销7.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与绑扎接头比较〕F= 绑扎接头钢筋搭接量×钢筋单价-直螺纹接头花销8.清水砼模板技术施工中采用新式模板,砼表观质量到达不需粉刷,可直接批灰装饰收效的可以计算直接经济效益。
效益计算方法
![效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336ac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5d.png)
效益计算方法附件3: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效益计算方法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是指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活动取得的经济与非经济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部分。
为了规范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效益(简称成果效益)的统计口径和表述方法,进一步明晰管理创新所创造的价值,展现管理也是重要生产力,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审定和发布办法》,特制定本方法。
一、成果效益必须是该项成果所创造的效益,不能把非成果作用而产生的效益计入成果效益,也不能重复计算。
成果效益必须能够真实反映出成果效益量。
企业进行申报时,原则上要求必须填报成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定性评价为主,企业需要逐一阐述相应效益,如有证明材料和统计数据,也可一并提供。
经济效益以定量计算为主,凡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如果以下计算方法适用企业经济效益计算,在申报时应依据本方法进行计算;如采用本计算方法难以表达成果效益,可根据其效益性原则采用其他适用公式测算,但申报时必须附详细资料。
不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申报时在做出相应说明后也可不提供经济效益数值。
二、经济效益是指该项成果的经济产出总值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
成果经济效益主要计算方法:1. 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按英语缩写为MTP)“ MTP是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实测效益(效率)数据与该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或定额进行对比的差量,折算为价值量,再扣减成果实施所需费用后而得出的成果效益。
“ MTP只适用于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单项成果,如节约投入材料项目的工、料、管理费、资金、工程费等;增加产出项目的产值、销售收入等;提高市场占有率项目的新增利润数等。
“ MTP的通用计算公式为:nE m=(Q —Q)r -(刀c a+ I )—Fa=1E m按“ MTP方法计算出的单项成果经济效益,以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量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报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
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为了配合国家级成果的申报,规范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以下简称成果效益)的计量口径和方法,便于成果效益的界定、测算、汇总和比较,并通过成果效益的计算逐步把管理创新成果创造的效益,从企业的总体效益中分离并相对独立地量化出来,以展示管理也是一种资源和生产力,进一步调动广大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以下简称“石油企协”)根据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申报国家级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特制定本计算方法。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部分。
经济效益是指该项成果的经济产出总值扣减实施该项成果所投入的费用而得出的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实施该项成果产生的生态效益、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公益事业、为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示范等。
二、成果效益必须是该成果所创造的直接效益。
不能把非成果作用而产生的效益计入成果效益,也不能重复计算。
成果效益必须是经过科学测算真实反映的成果效益量。
三、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
凡能计算
经济效益的成果,在申报时都应依据本方法进行计算;不能计算经济效益的成果,如成果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可采用定性方法评价;如采用本计算方法难以表达成果效益,可根据其效益性原则另用别的公式测算,但申报时必须附详细资料。
四、成果经济效益主要计算方法
1.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按英语缩写为MTP)
“MTP”是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实测效益(效率)数据与该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或定额进行对比的差量,折算为价值量,再扣减成果实施所需费用后而得出的成果效益。
“MTP”只适用于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单项成果,如节约投入材料项目的工、料、管理费、资金、工程费等;增加产出项目的产值、销售收入等;提高市场占有率项目的新增利润数等。
“MTP”的通用计算公式为:
n
E m=(Q1-Q0) r - (∑C a + I ) - F
a=1
E m:按“MTP”方法计算出的单项成果经济效益,以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量表示。
Q1: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的实际完成数。
Q0: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实际数。
Q1-Q0 :两者的差额。
Q1、Q0可以代表定额、标准、实测数等等;可以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
Q1-Q0 差量可能是劳动量或实物量或价值量,但最终必须换算为以现行价格计量的价值量。
r为将非价值量Q换算成计算年度价值量所需的一系列换算用数乘积的总称。
如Q是产品某原料的消耗定额时,r 就等于计算年度的产品产量乘该原料的价格。
n
∑Ca:所花的各种实施成果费用之和。
a=1
I:实施成果损失费用。
F:非本成果实施所产生的效益。
2.相关因素合成计算法(PCP)
“PCP”是按综合性成果的构成因素先分别计算出单项因素效益,然后再合成为总效益,并从中减去非本成果实施所产生的效益及实施费用和实施损失费用,即得成果创造的效益。
“PCP”适用于成果本身具有相关而又可分离的构成因素,并能按本身构成因素分别计算效益的综合性管理创新成果。
“PCP”的计算公式如下:
n n
E P=∑S a -
F - H-(∑C b+I)
a=1 b=1
E P:按“PCP”计算的各相关多因素的合成效益,以现行价格计算的价值量表示。
n
∑S a:按单项因素直接测定法计算的各种因素的经济效益之
a=1
和。
F :非本成果实施产生的效益。
H :各因素之间重复计算的效益。
n
∑Cb :在单因素计算中未包含的各种综合性实施费用之和。
b=1
I :在单因素计算中未包含的综合性损失费用。
3.复合因素分离计算法(CSP)
“CSP”是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以成果实施后每年企业实现利润与成果实施前一年度企业完成利润差数为基数,逐项分离并相应扣减与本成果无关因素所创造的效益,得出每年成果效益,然后把成果实施后每年成果效益相加,最终得出成果总效益。
这是一种企业总体利润按构成因素反算的计算法。
计算公式一般由企业总效益差数、非本成果因素效益、成果实施费用等部分组成。
“CSP”适用于不易看出构成因素的综合性管理创新成果效益的计算。
这种综合性成果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成果作
用的范围具有全局性,涉及企业总系统和大部分分系统,或涉及企业总体管理和大部分专项管理领域;成果的多种功能同时作用于某个管理对象;成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交叉性,成果作用的时空界限很难在构成因素间作明确划分。
“CSP”的计算公式如下:
n n n n
E c=(P1-P0)-(N ±∑T a ±∑R b ±∑
F c)-(∑C d+I)
a=1 b=1 c=1 d=1
E c:以“CSP”方法计算出的综合管理成果效益,以企业实现利润表示。
P1:成果实施后在成果效益计算年度内的企业总效益。
P0:成果实施前一年度的企业总效益。
N :未实施本成果时在正常年景下自然增长的经济效益。
通常采用成果实施前三年(未实施本成果)的平均值。
n
∑T a:各项投入效益之和。
投入效益是指新投入固定资产(包
a=1
括基建、技改)而扩大生产能力或提高产品水平而取得的效益。
n
∑R b:各项外因效益之和。
外因效益是指非企业生产经营活
b=1
动带来的效益,而是因外部条件而获取的效益。
n
∑F c:各项非管理效益之和。
非管理效益是指非管理因
素而
c=1
获取的效益。
n
∑C d:成果实施所花的各项费用之和。
d=1
I :实施成果损失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