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戏的定义

1.游戏是自愿的活动

“自愿”属于动机的范畴。动机是推动人活动的心理力量,是人活动的目的。从动机产生的来源看,可以把活动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来自于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而外部动机则相反,是指活动本身是应他人的要求引起的。游戏是一种自愿的行动,也即游戏的动机是内部动机,是游戏者内在的一种需要。

2.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

游戏是社会的产物。游戏的内容、种类和玩法,都受到社会的、地理的、文化的、习俗的影响。所有的游戏在某种意义上都表征着社会生活,但游戏本身却不是日常生活。对于儿童来说,游戏仍然是其“象征性的生活”而非吃饭睡觉等真实生活。

游戏的虚拟性或非真实性在学前儿童的游戏中尤为明显。真正的游戏也是在儿童能够将真实的情景当成想象的情景时产生的。同时,儿童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思维能力也是在游戏中逐渐提高的。

3.游戏包含着丰富的快乐体验

乐趣是游戏必须具备的品质,是游戏的元功能。快乐体验是游戏真正的魅力所在。

游戏的乐趣体验有以下几种成分:

①兴趣性体验。这是一种为外界刺激物所捕捉和占据的体验,是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状态。

②自主性体验。这是一种由游戏活动能够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性质引起的主观体验,即“我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或“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体验。

③愉悦性体验。这是在轻松的活动过程中由嬉戏、玩笑引起的心理快感。

④活动性体验。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生理快感,主要是由于身体活动的需要和中枢神经系统维持最佳唤醒水平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例如,外出活动可以有效地解除我们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产生的精神困顿,获得来自本体的活动快感。

⑤成就感或胜任感体验。这是一种验证自己能力的乐趣体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增强游戏者的信心和继续挑战的意愿。任务与游戏者能力之间的合适差距是游戏者产生胜任感体验的关键所在。成就感体验往往伴随着紧张的心理,好的游戏总是把游戏者置于失败的危险中却不让他失败。

4.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

游戏规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关于动作和语言的顺序,以及在游戏中被允许和被禁止的各种行为的规定。根据规则的性质,可以将游戏规则分为外显规则和内隐规则两种。外显规则是外在的游戏规则,主要是关于游戏方法的规定。外显规则一般是约定俗成的。游戏时,外显规则的建立或修改必须得到所有参加者的理解和同意,游戏才能正常进行。

游戏的内隐规则与外显规则同样具有限制和约束作用。

规则是社会的产物。规则游戏是游戏的高级形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化基础上。婴幼儿最初的感觉运动游戏,主要通过重复简单动作或运动获得快感。这种初级游戏阶段的游戏并无规则可言。幼儿游戏的规则性水平是伴随着其认知能力的发展逐步具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规则游戏的兴趣将逐渐增长,并稳定在较高水平上。规则游戏也将从此伴随人的一生。

游戏的特征

(一)纽曼的游戏特征的“三内说”

①内部控制②内部真实③内部动机

(二)游戏的基本特征

1.积极的情绪体验

2.内在动机

3.自主性

4.特殊的真实与想象

5.重过程、轻结果

6.内在规则与秩序

幼儿的游戏与探究性行为、工具性行为

幼儿的游戏与探究性行为、工具性行为的区别:

1、探究行为是人们对事物不熟悉或不理解的情况下产生的,由“这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所引导。探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而游戏行为则是受“这东西好玩不好玩?我能用这个东西玩什么”这样的问题所支配。

2、工具性行为是按物体的意义或实际用途来使用物体的行为。而在游戏中,游戏者往往不按物体的实际意义来使用它,把它当作别的东西的替代物。对幼儿来说,他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可以成为玩具或赋予象征意义,即使

是吃饭用的小勺子,也首先是玩具,其次才是工具。

对儿童的要求

1、身体技能型游戏为主社会要求:

儿童要有出色的体力和技能,尽快掌握生产过程中所需技能。

2、运气型游戏为主社会要求:

要求儿童去做被告知的事情而不要求儿童思考为何这样做,注重责任感培养,很少鼓励创造。

3、策略型游戏为主社会要求:

训练鼓励儿童遵守规则,儿童凭借“智慧”而非体力控制他人,掌握环境。

我国古代游戏的发展蕴含的基本规律

1、游戏是人类物质生活需要得到相对满足时出现娱乐活动,和劳动一起构成了人类日常生活。

2、游戏活动脱胎于实用型的生产劳动或军事活动,但逐渐远离实用型生活活动。

3、作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组成部分,游戏活动具有鲜明的文化“性格”。游戏活动的主导类型反映社会政治、文化及人们的精神风貌。

4、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游戏文化。

现代儿童的游戏

改革开放前

抽陀螺—抽汉奸;抓特务;炸碉堡;斗地主;政治歌谣;制作玩具

体现出政治性自然性群体性的特点

改革开放后

玩具商品化、现成化;竞争型力量型游戏减少;歌谣反应应试教育

体现出世俗化、商品化、个体化

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价值

一、游戏与儿童

(一)游戏是儿童的需要

(二)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①儿童拥有游戏的权利②保证儿童游戏的时间③保障儿童游戏的条件④给予儿童自由游戏的选择权

(三)游戏是儿童的学习和工作

二、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

1、在儿童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①儿童所有的游戏几乎都包含着动作或运动的成分。

②幼儿游戏的过程,是幼儿主动积极的学习与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

2、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①促进儿童感官的发展②有助于语言发展③有助于概念获得④有助于问题解决⑤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3、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①游戏是婴幼儿社会性交往的主要形式,也是其社会性的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有助于形成积极的亲子关系;

③促进幼儿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使幼儿有机会学习与掌握各种社会性交往技能(合作、社会性问题解决、同伴集体接纳、相互影响方式);

④有助于亲社会行为的形成;⑤伙伴游戏是帮助幼儿“去中心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4、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①丰富与深化幼儿的情感;②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③发展幼儿的美感;④发展幼儿的同情心与移情的能力⑤具有“修复”情绪的功能。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目的

1、创造适宜的幼儿园生活和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