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犯罪后果PPT课件 中职 职业道德与法律PPT课件优质课公开课评优课

合集下载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10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10

播放歌曲《锁链, 手扶着铁窗我望外边, 外边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哇, 何日重返我的家园。 条条锁链锁住我, 朋友哇听我唱支歌, 歌声有悔也有恨呐, 伴随着歌声一起飞 月儿啊弯弯照我心, 儿在那牢中想母亲,
歌里的主人公什么身份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板书设计:
根据刑法第38、40、41条的规定,管制的期限为 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拘役: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 改造的刑罚。
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 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 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 酬。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
归纳总结

主要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自 控力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 扭曲,缺乏正确的交友观等。


中职学生如何自觉预防犯罪?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 规范,树立自尊自立自强 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 自我保护能力,充分运用 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想一想 议一议:


(材料)片刀的“用途”
北京市某中学三个初一的学生,上课传递“片刀已 买好”的纸条,被老师发现,经过耐心的开导教育, 三个学生说出片刀的用途。其中一个学生的邻居是 私营企业主,买片刀是想将其杀死,他们享用企业 主的钱财,另一个说他母亲爱唠叨,买刀想趁母亲 熟睡时将其杀死,这样就不会有人烦他了。当问及 三个学生杀人的后果时,他们都摇头说:“不知 道”。一张纸条被及时发现,避免了血案的发生, 挽救了三个孩子。

3.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见义勇为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见义勇为,就是公民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 人的人身、财产利益,面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自然灾害或 者意外事故,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所实施的救助行为。

10《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课 ppt课件

10《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课 ppt课件

ppt课件
28
❖重点了解:案例分析:铜川女孩杜某,在 西安南二环一家KTV做酒水推销工作,在包 间内趁客人们喝的晕头转向,呼呼酣睡之 时,把手伸向客人的腰包,拿走客人16万 元的港币。
ppt课件
29
❖该案通过审理,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认 为,杜某以非法占用为目的,秘密窃取他 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 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万元 。
案例引申问题
ppt课件
19
❖ 9、你认为青少年最容易触犯的罪名是哪些 ❖ 10、通过药家鑫的案例,谈谈自己的感触,遇到类似
的情形我们应该怎么做?
案例引申问题
ppt课件
20
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 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 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 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ppt课件
21
刑事责任年龄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 或者减轻处罚。
ppt课件
22
刑事责任年龄
❖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 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 政府收容教养。
ppt课件
23
犯罪的分类
❖ 第一章 罪
❖ 第二章 事故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分裂国家最、背叛国家罪、叛 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
ppt课件
30
重点法条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 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 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 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或者没收财产;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课课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课课件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1.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1>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教育的目的 是什么?
看课本116-117页。
<2>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小组讨论)
议一议:
<3>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1)逃学上网,沉迷游戏;(2)结交恶友;(3)缺钱 上网,密谋抢劫;(4)案发落网,等待审判
三原学生杀害良师案
去年7月26日下午,三原县一家属楼发生一起恶性入室抢 劫杀人案,死者为一对母女,女孩只有8岁。三原县警方 不到一天就将凶手缉拿归案。由于遇害的母亲为三原县某 中学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该案在当地引起极大震动,令 人震惊的是,凶手竟是这名老师昔日的学生。该案原定于 今年4月19日在三原县法院公开审理,但由于要求旁听人 太多,以至于法院的大门都被赶来旁听的群众挤破,出于 安全考虑,该案将审判地点改在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5 月9日下午2时,该案一审开庭。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 两被告人陈晨、张鑫均表示认罪伏法。法庭宣布将根据调 查情况,经合议庭合议之后择日宣判。
分析比较:
(1)见义勇为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见义勇为,就是公民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 人的人身、财产利益,面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自然灾害或 者意外事故,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所实施的救助行为。
分析归纳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
一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为目的;二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三是实施了同 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这 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见义勇为行为。
重点法条
故意杀人罪、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 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 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 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 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 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或者死刑。

职业道德与法律PPT课件-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职业道德与法律PPT课件-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药家鑫案
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药家鑫故意杀 人一案进行了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依法裁定驳回药家鑫上 诉,维持原判。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认定药家 鑫故意杀人犯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药家鑫开车撞倒 被害人张妙后,为逃避责任将张妙杀死,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药家鑫在作案后第四天由其父母带领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 犯罪事实,构成自首,但药家鑫开车将被害人撞倒后,为逃避责 任杀人灭口,持尖刀朝被害人胸、腹、背部等处连续捅刺,将被 害人当场杀死,其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 恶劣,属罪行极其严重,虽系初犯、偶犯,并有自首情节,亦不 足以对其从轻处罚。对其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的意见正确,予以采纳。原审判决定罪准确, 量刑适当,程序合法,故裁定驳回药家鑫的上诉,维持原判,并 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药家鑫案
问题: 1.在该案中有哪些机构参与?分别 履行什么职责? 2.药家鑫触犯的罪名是什么?
3.你认为药家鑫走上犯罪道路的最 主要原因是什么?
4.通过药家鑫案,谈谈自己的感触, 遇到类似的情形我们该怎么做?
《刑法》第13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 家
、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
、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
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 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
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
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法》第17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ppt课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ppt课件

陷阱七:模仿追风
❖ 凶杀、暴力等作品腐蚀着青少年,特别是一些未成年人, 是非善恶不分,以追风模仿、寻找所谓的刺激作为时尚, 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2004年,一中院审理了一起4名少 年实施绑架后将人质残忍杀害的案件,当时,年仅14岁的 小成在法庭上承认,其绑架的方法是从一些警匪片中学来 的。
陷阱八:娇纵溺爱
能附加并 用
死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特点 与主刑同
时适用;
独立适用
主刑(独立适用)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期限
3个月~2年 1个月~6个月 6个月~15年 剥夺终身自由 剥夺生命
由死缓减为有期徒刑的,数罪并罚的,最高有期徒刑 刑期可以达到20年。
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探究活动四:刑法的作用
课后作业
1.案例分析 《学习指导》P53第1题、P55第5题。
2.养成训练 《学习指导》P56第1题、P57第3题。
❖ 善同犯罪斗争
一、青春拒绝犯罪
你察觉到了吗?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 身上发生了不少变化
青春期的我们
❖ 独立意识强了 ❖ 自尊心强了 ❖ 开始有了性意识 ❖ 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渴望友谊
阅读教材P108刑罚体系图、 正文和链接,展开讨论——
1.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2.刑罚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 3.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适用 4.刑罚只能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确立 5.刑罚是特定机构执行的制裁措施
定义和特点
刑罚的种类
主刑
刑罚
附加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只能独立
特点 使用,不
❖ 娇纵溺爱的教育方式不仅影响孩子成长,有时还会产生苦 果。朱先生40岁时有了儿子小亮,两口子对儿子关爱有加 ,长期的溺爱使小亮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毛病,对孩子身上 暴露出的问题,父母总是一味地迁就。十几岁的小亮频频 出入迪厅等娱乐场所,并吃上了“摇头丸”。玩上了“瘾 ”的小亮,只要一没钱,就向家里要,朱先生夫妇就一次 次拿钱给小亮,最后竟然发展到如果不给钱,小亮就拿菜 刀相要挟。几年后,小亮因抢劫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 年。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中职德育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中职德育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
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中职学生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
施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可以通过学校、父母或者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有关
主管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机关报告,受理报告的机关应当及时依法查处。
1
2
再见

案件二:故意杀人案
某职业中学一年级学生 陈志明 与
同学刘小乐(化名,未满十七周
岁)因锁事发生口角纠纷,陈志
明动手打了刘小乐一耳光。恼羞
成怒的刘小乐失去理智,从床下
抽出一把水果刀,对着陈志明的
脑部、腹部等处连刺三刀。陈志
明被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厦 门 信 息 学 校
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
违法的行为。
厦 门 信 息 学 校
知识辨析
违法一定是犯罪,犯罪一定是违法
?A
B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
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
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
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
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
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
任。
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
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
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
杜绝细小的失误。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本课的主题: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目录 CONTENT
一、认清违法危害
二、认识治安处罚法
三、杜绝不良行为
厦 门 信 息 学 校
本课考纲知识点
1. 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2. 理解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行为。
3. 了解《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未成年
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ppt课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案例引申问题
问题: 1、在该案中有哪些机构的参与?分别履行什么职责? 2、药家鑫的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还是过失? 3、药家鑫犯罪的客观表现是伤害还是杀人? 4、药家鑫触犯的罪名是什么? 5、药家鑫是否应负刑事责任? 6、被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的刑罚是什么? 7、药家鑫的车属于证据类型里的哪一类证据? 8、你认为药家鑫走上犯罪道路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9、你认为青少年最容易触犯的罪名是哪些 10、通过药家鑫的案例,谈谈自己的感触,遇到类似的
ppt课件
15
否认遗赠
针对张家的起诉,药庆卫夫妇已全权委托其代理律师 兰和处理此事。

“此次起诉理由我们认为并不成立。”兰和说,药
庆卫微博中提到药家鑫的两条遗愿,没有提到钱的事。因
此,张家起诉的所谓药家鑫“遗赠”,实际上也是药庆卫 在药家鑫遗愿之外,自己的主张。其性质也是药庆卫的赠
与行为,与药家鑫“遗赠”无关。其次,药家鑫作为一个
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小丁借着酒劲,手拿 木棒,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受 了重伤。小丁交友不慎,法律观念淡薄,被公安 机关依法批捕,沦为少年犯。
ppt课件
3
案例问题
上述青少年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案例一属于故意杀人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 案例二属于故意伤害罪
上述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触犯刑法的行为 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学生,并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名下也没有财产,根 本没有能力向张家“遗赠”20万元。同时,即便是药家 鑫“遗赠”,根据我国法律,必须在知道受“遗赠”2个 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的表示,如果到期没有明确表示, 即视为放弃。现在2个月时间早已过去,张家实际已放弃 了受“遗赠”的权利。“张家这次起诉实际只是上次‘索 款门’事件的延续。”兰和说。

懂得犯罪后果详解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详解优质课公开课评优课

懂得犯罪后果详解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详解优质课公开课评优课

懂得犯罪后果详解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详解优质课公开课评优课在中职教育中,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法律意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遵守法律法规,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而在这门课程中,“懂得犯罪后果”这一章节更是重中之重。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如何打造一堂精彩的“懂得犯罪后果”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优质课、公开课、评优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在这堂课中,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犯罪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包括法律制裁、社会影响以及对个人未来发展的阻碍。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制犯罪行为,并且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具体来说,学生应该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犯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掌握常见犯罪行为的法律处罚规定;能够分析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1、引入案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引入一些真实的犯罪案例。

这些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充分反映出犯罪后果的严重性。

例如,可以讲述一起因盗窃而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判刑并失去工作机会的案例,或者是一起因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而面临巨额赔偿和刑事处罚的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犯罪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2、讲解法律知识在案例引入之后,要系统地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包括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的构成要件、不同类型犯罪的定义和处罚标准等。

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法律术语,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

3、分析犯罪危害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后,引导他们分析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犯罪行为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法律制裁,还会给家庭带来痛苦和负担,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破坏。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认清违法危害 ppt课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认清违法危害 ppt课件

(《治安管理处罚法》)
②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
哪些?
(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
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③《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罚款”和“行政拘
留”分为哪些档次(?教材第97页“链接”)
阅读、讨论教材第97页中的案例(或以下案例)
2006年04月18日人民网-江南时 报:3月27日晚上9时许,16周岁的外 地少年强子(化名)在镇江市某网吧 门口采用借打手机的方式诈骗网友价值 800余元的手机一只,警方通过监控于3 月30日凌晨1时许将其抓获。经审查, 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但 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


危害性: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了解的意义: 有助于分清是非,自觉杜绝违法行

为;有助于面对违法行为时维权。

A.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法 分类
B.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C.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D.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既然“违法无小事” ,而小事又常常伴随在我 们的身边,为避免走上违 法犯罪道路,故我们要“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要“防微杜渐”。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

了解违法行为的内涵和分类,违反治安管理
行为的内涵,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自觉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个别人抱有“小 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有错吗?

认清违法行为的危害——ppt

认清违法行为的危害——ppt
<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
交流研讨,共同提高 (1)该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会受到哪些法律处罚? (2)谈一谈当我们想过“开车瘾”时,应该怎样去做?
2.宠物咬人,主人挨罚 宠物咬人, 宠物咬人
(材料) 材料) 邓某与邻居王某一直不合,一日, 邓某与邻居王某一直不合,一日,王某因琐事到邓某 家的院子里与邓某理论,后两人发生争执。争执期间, 家的院子里与邓某理论,后两人发生争执。争执期间,邓 某放出院内拴着的狼狗,狼狗当场把王某扑倒在地。 某放出院内拴着的狼狗,狼狗当场把王某扑倒在地。 此案 邓某纵容动物伤害他人的行为既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 中,邓某纵容动物伤害他人的行为既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 也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因此,公安机关可以对邓某按 也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因此, 照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处罚。 照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处罚。 <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 交流研讨, 交流研讨,共同提高
(二)违法行为的内涵 一:违法无小事
(三)违法行为的种类

(一)违反治安管理的 行为
1、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 、侵犯人身权利、 (二)违反治安管理的 2、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行为 3、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 行为分类 二:警惕身边的 4、妨害社会管理行为 、 违法行为 (三)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计 (四)治安管理处罚法 规定的处罚方法 1、罚款 、 板书设计 2、行政拘留 、 3、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 4、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 、
案例一中,程某的行为有什么社会危害性? 案例一中,程某的行为与他所受到的法律制裁有没有关 联性? 第一次小组讨论
学习新知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违法行为的内涵
问题引领

职业道德与法律精品课件第七单元了解犯罪知识,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职业道德与法律精品课件第七单元了解犯罪知识,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二、犯罪的构成要件
(三)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 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的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 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社会关系。 (四)犯罪的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所采取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由此行为引起的危害结果,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 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另外,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也是犯罪客观方面不可缺少的 条件。
四、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一)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是一种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未能着手实施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形态。 意志以外的原因指并非出于行为人的意愿而是遭遇客观障碍,被迫停止。这是区别未遂和犯罪中止 的根本标志。 比较常见的意志以外的原因有:被害人强烈的反抗;被当场发现的;第三人的阻止;对于当场发现 和误认来人被发现;自身能力的不足,包括本人有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缺陷的情况;认识错误。 《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犯罪的构成要件
因为二者主观心理态度上的差别,其危害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直接故意犯罪比间接故意犯罪的 危害性要大,因而对直接故意犯罪判处的刑罚会重于间接故意犯罪。
2.过失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 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根据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在认识程度上的不同,犯罪过失可 以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 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过失,行为人预 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自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 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所谓“不能抗拒”是指行为人虽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 结果,但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无力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所谓“不能预见”是指行为人 对其行为发生损害结果,根据实际能力和当时的具体条件,不具备能预见或应该预见的条件,即行为时 根本不可能预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懂犯罪得后果
一、了解罪与罚
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刑法
作用
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触犯了刑律、应当受到
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护国家各人民利益 震慑潜在的犯罪人,使其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教育、鼓励人们与犯罪分
子作斗争
社刑 刑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会 事 罚 含义、特点、种类
危违 当
“大义灭亲”行为虽然从表面上不具有严重 的社会危害性,甚至具有亲社会性,但刑法 仍然认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将它作为犯罪 ,原因在于我国法律不承认“家法”,不允 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处死他人;行为人 对违法犯罪的亲属,私自处死同样构成故意 杀人罪,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
探究活动三:刑罚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C. 教育、鼓励人们与犯罪作斗争 D. 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三、辨析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终身不能获得人身自由。
此观点错误。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正在服刑的 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的立功表现的,应予以减刑; 在服刑期间,有悔罪的表现,积极进行改造的,也应 根据其表现予以适当的减刑。所以,被判处无期徒刑 的犯罪人不是终身不能获得人身自由。
惩罚与保护的关系
惩罚犯罪
目的
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国公


家私 安财
身 权 利
会 秩
全产 权
民 主 权







知识运用:分析李亮砍人案例
❖ 李亮的一个“哥们儿”王辉,最近交了一个女 朋友晓雯,晓雯告诉王辉,自己以前曾经有个 男朋友,后来散了,在交往过程中,总是给前 男友花钱觉得很亏。王辉一听,立即表示可以 帮忙要回这些钱。于是,晓雯便和王辉给前男 友打电话索要钱物,但遭到对方的拒绝,于是 王辉召集自己的“哥们儿” ,李亮首当其冲, 五个人当即聚集到一起,又是准备砍刀,又是 准备棍子。1月18日,双方定好来到了河北区 某小区内。话不投机,李亮等人挥舞着砍刀和 棍棒冲上前,将对方两人砍成重伤后逃离现场 。
பைடு நூலகம்害性,符合犯罪的特征。
犯罪是什么行为
违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法 民事违法行为 行 为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法规 (刑法)
简单地说,就是 关于犯罪和刑罚 的法律。
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 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危害性
对他人的危害 对自己的危害 对家庭的危害 对社会的危害
造成他人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判刑坐牢、自毁前程 家庭破裂,亲人痛苦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安定
❖ 王欢与伙伴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有什么特 点?要承担什么后果?
其行为是抢劫,是犯罪行为, 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了解罪与罚
探究活动一:小凡盗窃
❖阅读教材P103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问题:小凡 的盗窃金额并不大,却被判了刑,原因何在?究竟什么 样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
盗窃了残疾人的财产,造成 了导致残疾人双腿截肢的严 重后果,具有较大的社会危
C. 刑罚是犯罪的结局
D. 两者没有什么联系
2. 在我国刑罚体系中,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有( BCD ) 。 A. 罚款 B. 剥夺政治权利 C. 没收财产 D. 驱逐出境
3. 刑法是最严厉的法律,在打击各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CD )。 A.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B. 震慑潜在的犯罪人
能附加并 用
死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特点 与主刑同
时适用; 独立适用
主刑(独立适用) 期限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3个月~2年
1个月~6个月 6个月~15年 剥夺终身自由 剥夺生命
由死缓减为有期徒刑的,数罪并罚的,最高有期徒刑 刑期可以达到20年。
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探究活动四:刑法的作用
阅读教材P106刑罚体系图、 正文和链接,展开讨论——
1.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2.刑罚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 3.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适用 4.刑罚只能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确立 5.刑罚是特定机构执行的制裁措施
定义和特点
刑罚的种类
主刑
刑罚
附加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只能独立
特点 使用,不
A. 拘役
B. 管制
C. 死刑
D. 剥夺政治权利
6.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即使有社会危害也不得定罪处刑,
这体现了刑法的( A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 罪刑相适应原则 D. 保障人权原则
二、多项选择
1. 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表现在( ABC )。
A. 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 B. 犯罪是刑罚的前提
阅读教材P107的四个案例,讨论、 回答:犯罪行为危害了什么利益? 刑法除惩罚犯罪外,还有什么作用?
分别危害的是公共安全和他 人的健康、生命权,他人的 健康权,他人的财产权和人 身权,社会管理秩序。
四点作用
其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其二,震慑潜在的犯罪人,使他们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其三,教育、鼓励人们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其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探究活动二:犯罪特征
区分一个人的行为是 否是犯罪,必须同时 具备三个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最本质的特征
刑罚当罚性 必然结果
犯罪
刑事违法性 法律分界线
阅读教材P104~105的正文、链接、点评,思考、讨论: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小组辩论
阅读教材P105活动框的内容,就“伟海父母 的行为有社会危害性吗?法院的判决正确吗? 为什么?”问题展开辩论 ——
害法 罚
性性 性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 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它的本质特征是( A ) A.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2. 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界线是( B )
A.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社会危害性
3.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A )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一、单项选择
4. 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 )。
A. 已满14周岁
B. 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
C. 已满16周岁
D. 已满18周岁
5. 我国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是 ( C )。
课后作业
1.案例分析 《学习指导》P53第1题、P55第5题。
2.养成训练 《学习指导》P56第1题、P57第3题。
❖ 李亮等相关肇事者犯了什么罪?有什么危害? 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罪 、危害 与后果
第一,李亮等肇事者犯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第二,危害有:两人重伤;李亮等要被判刑坐 牢;家庭破裂;亲人痛苦;社会秩序被破坏;社会 稳定受影响等。于自己、于他人、于家庭、于社会 都非常有害。
第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故意 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 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 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刑或者死刑”,他们将承担刑事责任。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一、懂得犯罪后果
温故知新:违法的含义、类别
含义:凡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类 民事违法行为 别
行政违法行为
比如违反 治安管理 处罚法的 行为
表演情景剧:拦截抢钱
❖ “这是我的地盘,赶紧把钱拿出来,不然有
你的好看!” 边说边举起手中的刀和仿真枪 。不到18岁的青少年王欢和自己的三个伙伴 ,组成了一个小团体,除去上网外,他们就是 在距学校门前一百米处拦截学生要钱,不给就 打,甚至搜身、抢夺。一旦上网将抢来的钱花 尽,他们便又开始针对学生下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