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二中2017-2018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二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集电场是由电极A1、A2形成,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P、Q、R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1的电势低于电极A2的电势
B.电子在P点处的动能大于在Q点处的动能
C.电场中Q点的电场强度大于R点的电场强度
D.电子从P至R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它一直做正功
2.从伽利略的“窥天”创举,到20世纪发射太空望远镜﹣﹣天文卫星,天文学发生了巨大飞跃.近年,欧洲航天局发射了两颗天文卫星,它们飞往距离地球约160万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点(图中L2).L2点处在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外侧,在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共同作用下,卫星在该点能与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视为圆周运动),不再考虑其它星球影响,下列关于工作在L2点的天文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加速度公式a=,它绕太阳运行的加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加速度小
B.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大
D.根据速度公式V=,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小
3.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MN和M′N′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边界的宽度为S,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现让金属线框由距MN的某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落,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的v﹣t图象(其中OA、BC、DE相互平行).已知金属线框的边长为L(L<S)、质量为m,电阻为R,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图象中坐标轴上所标出的字母v1、v2、t1、t2、t3、t4均为已知量.(下落过程中bc边始终水平)根据题中所给条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流经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比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流经框横截面的电荷量多
B.t2是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瞬间,t4是线框全部离开磁场瞬间
C.从bc边进入磁场起一直到ad边离开磁场为止,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2mgS
D.V1的大小可能为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原线圈接u1=220sin100πt (V)的交流电,灯泡L标有“50V100W”字样,电阻R=25Ω,D为理想二极管,则()
A.灯泡L不能正常发光
B.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50V
C.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00W
D.通过副线圈的电流有效值为3A
5.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开始向上加速运动,拉力的功率恒定为P,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物体最终做匀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的
倒数与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为
B.空气阻力大小为
C.物体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D.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0
6.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长为L的光滑细杆AB的两个端点A、B 被分别约束在x轴和y轴上运动,现让A沿x轴正方向以v0匀速运动,已知P点为杆的中点,杆AB与x轴的夹角为θ,下列关于P点的运动轨迹或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P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P点的运动轨迹是圆的一部分
C.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v0tanθ
D.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
7.如图所示,粗糙的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导轨间距l=1m,导轨电阻不计,顶端QQ′之间连接一个阻值为R=1.5Ω的电阻和开关S,底端PP′处有一小段水平轨道相连,匀强磁场B垂直于导轨平面.断开开关S,将一根电阻不计质量为m=4kg的金属棒从A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在水平面上的FF′处;闭合开关S,将金属棒仍从A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在水平面上的EE′处;开关S仍闭合,金属棒从另一位置CC′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仍落在水平面上的FF′处.(忽略金属棒经过PP′处的能量损失,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接触良好)测得相关数据为s=2m,h=5m,x1=2m,x2=1.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断开时,金属棒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1m/s2
B.B=2T
C.CC′一定在AA′的上方
D.从AA'处释放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3.5J
8.如图甲,一带电物块无初速度地放上皮带轮底端,皮带轮以恒定大小的速率沿顺时针传动,该装置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物块由底端E运动至皮带轮顶端F的过程中,其v ﹣t图象如图乙所示,物块全程运动的时间为4.5s,关于带电物块及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块可能带负电
B.若已知皮带的长度,可求出该过程中物块与皮带发生的相对位移
C.皮带轮的传动速度大小可能为2m/s
D.在2s﹣4.5s内,物块与皮带仍可能有相对运动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
9.传感器是一种将非电学量转换成电信号的检测装置.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某物理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一步探究变力作用下的动能定理.如图甲所示,他们用力传感器通过定滑轮直接拉固定在小车上的细绳,测出拉力F;用位移传感器测出小车的位移s和瞬时速度.已知小车质量为200g.
(1)某次实验得出拉力F随位移s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速度v随位移s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利用所得的F﹣s图象,求出s=0.30m到0.52m过程中力F做功W=J,此过程动能的变化△Ek=J(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下列情况中可减小实验误差的操作是.(填选项前的字母,可能不止一个选项)A.使拉力F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
B.实验时要先平衡摩擦力
C.要使细绳与滑板表面平行.
10.实际电流表有内阻,测量电流表G1的内阻r1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器材如下:①待测电流表G1:量程为0~5mA,内阻约为300Ω②电流表G2:量程为0~10mA,内阻约为40Ω③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0Ω④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为0~20Ω
⑤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V,内阻很小⑥电键S及导线若干
(1)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为电路安全,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调到左端)
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记录G1和G2的读数,分别记为I1和I2;
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各次G1和G2的读数I1和I2;
④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乙所示.
⑤根据I1﹣I2图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R0,得到待测电流表G1的内阻表达式为r1=.(用k、R0表示)
(2)若测定G1表的内阻r1为290Ω,用它改装成如图丙的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都各有两个量程(或分度值)不同的档位.1、2两个档位为电流表档位,其中的大量程是小量程的10倍.
①关于此多用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4时,是电阻档
B.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6时,是电流档
C.转换开关S旋到5的量程比旋到6的量程大
D.A表笔为红表笔,B表笔为黑表笔
②图中的电源E′的电动势为9.0V,当把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4,在AB之间接900Ω电阻时,表头G1刚好半偏.已知操作顺序和步骤都正确,则R5=Ω,R6=Ω.
11.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套在水平固定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1kg的小球相连.今
用跟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0N拉着小球并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 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10m/s2.在运动过程中,求:
(1)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2)木块M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2.如图甲所示,在xoy平面内存在半径为R=16cm的圆形有界磁场区域,有界磁场边界和x 轴相切于O点,y轴上的P点为圆心,与y轴成60°角的MN为圆形有界场的一条直径,MN 将磁场区域分成Ⅰ、Ⅱ两部分.x轴下方为随时间变化的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8×10﹣3V/m,
E﹣t图象如图乙所示,周期T=1.2×10﹣2s.当t=时,第三象限的粒子源S沿y轴正方向发
射比荷为108C/kg的粒子,粒子经坐标原点O由y轴左侧进入磁场区域Ⅰ,一次经P、M两点
垂坠MN离开磁场.测得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10﹣4s,重力不计.求:
(1)有界磁场区域Ⅰ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粒子源S的可能坐标.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3.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侧观测中最
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
A.△n=1,13.22eV<E<13.32eV B.△n=2,13.22eV<E<13.32eV
C.△n=1,12.75eV<E<13.06eV D.△n=2,12.75eV<E<13.06Ev
14.历史上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在研究物体碰撞问题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惠更斯所做的碰撞实验可简化为如下模型: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小球,半径相同,并排悬挂在长度均为L的三根平行绳子上,彼此相互接触.现把质量为m1的小球拉开,上升到H高处释放,如图所示,已知各球间碰撞时同时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且碰撞时间极短,H远小于L,不计空气阻力.若三个球的质量不同,要使球1与球2、球2与球3相碰之后,三个球具有同样的动量,则:
(i)m1:m2:m3应为多少?
(ii)它们上升的高度分别为多少?
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二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5.18)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集电场是由电极A1、A2形成,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P、Q、R为一个从左侧进入聚焦电场的电子运动轨迹上的三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1的电势低于电极A2的电势
B.电子在P点处的动能大于在Q点处的动能
C.电场中Q点的电场强度大于R点的电场强度
D.电子从P至R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对它一直做正功
【考点】射线管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分析】沿电场线电势降低,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场线的疏密的关系;明确电子在电场中的受力特点以及电场力做功情况,从而进一步判断电势能、动能等变化情况.
【解答】解:A、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因此电极A1的电势低于电极A2,故A正确;
B、电子从P至R的运动过程中,是由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时,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故B错误,D正确;
C、等势线密的地方电场线也密,因此Q点电场线比R点电场线密,故Q点的电场强度大于R点的电场强度,因此C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C.
2.从伽利略的“窥天”创举,到20世纪发射太空望远镜﹣﹣天文卫星,天文学发生了巨大飞跃.近年,欧洲航天局发射了两颗天文卫星,它们飞往距离地球约160万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点(图中L2).L2点处在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外侧,在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共同作用下,卫星在该点能与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视为圆周运动),不再考虑其它星球影响,下列关于工作在L2点的天文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加速度公式a=,它绕太阳运行的加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加速度小
B.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大
D.根据速度公式V=,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小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B、卫星与地球是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a=ω2r比较向心加速度大小;
C、卫星与地球是共轴转动,周期相等;
D、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判断线速度大小.
【解答】解:AB、该卫星与地球角速度相等,根据a=ω2r,其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故A错误,B正确;
C、卫星与地球是共轴转动,周期相等,故C错误;
D、卫星与地球是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MN和M′N′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边界的宽度为S,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现让金属线框由距MN的某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落,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的v﹣t图象(其中OA、BC、DE相互平行).已知金属线框的边长为L(L<S)、质量为m,电阻为R,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图象中坐标轴上所标出的字母v1、v2、t1、t2、t3、t4均为已知量.(下落过程中bc边始终水平)根据题中所给条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流经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比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流经框横截面的电荷量多
B.t2是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瞬间,t4是线框全部离开磁场瞬间
C.从bc边进入磁场起一直到ad边离开磁场为止,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2mgS
D.V1的大小可能为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分析】根据q=判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大小.根据图象得出线框在穿越磁场整个过程中
的运动规律,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感应电流做功情况.抓住线框全部进入磁场时,可能重力和安培力平衡求出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A、根据q=知,线框进入磁场和出磁场的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相同,
则通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相同,故A不正确.
B、0﹣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可知从t1时刻进入磁场,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t2时刻又做匀加速运动,且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可知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即t2是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瞬间,t3时刻开始做变减速运动,t4时刻,又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可知t4是线框全部离开磁场瞬间,故B正确.
C、设从bc边进入磁场起一直到ad边离开磁场为止,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W A.
从bc边进入磁场起一直到ad边离开磁场为止,根据动能定理得:mg(S+L)﹣W A=﹣
出磁场时,设克服安培力做功为W A′,根据动能定理得:mgL﹣W A′=﹣,则
W A=2mgS,故C正确.
D、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前的瞬间,可能重力和安培力平衡,有:mg=,得:v1=,
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原线圈接u1=220sin100πt (V)的交流电,灯泡L标有“50V100W”字样,电阻R=25Ω,D为理想二极管,则()
A.灯泡L不能正常发光
B.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50V
C.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00W
D.通过副线圈的电流有效值为3A
【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分析】根据表达式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二极管的作用是只允许正向的电流通过,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
【解答】解:A、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220V,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等于电压比,可知副线圈
的电压为,U2==50V,故灯泡L能正常发光,A错误;
B、副线圈的最大电压为50V,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因此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
50V,故B正确;
C、由于现在二极管的作用,副线圈的电阻电压只有正向电压.则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P==50,所以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应为150W等于原线圈输入功率,故C错误;
D、设R电压的有效值为U.则有:••T=,得U==25V,电流的有效值
I2==A,故D错误;
故选B.
5.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开始向上加速运动,拉力的功率恒定为P,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物体最终做匀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的
倒数与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为
B.空气阻力大小为
C.物体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D.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0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分析】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在额定功率下做变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的与a的关系式,结合乙图即可判断,当拉力等于重力和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
【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P=F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F﹣mg﹣f=ma联立解得:
由乙图可知,,
解得:,f=,故AB正确
C、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并非匀加速运动,不能利用v=at求得时间,故C错误;
D、物体匀速运动由F=mg+f,此时v==v0,故D正确
本题选说法不正确,故选:C
6.在光滑的水平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长为L的光滑细杆AB的两个端点A、B 被分别约束在x轴和y轴上运动,现让A沿x轴正方向以v0匀速运动,已知P点为杆的中点,杆AB与x轴的夹角为θ,下列关于P点的运动轨迹或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P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P点的运动轨迹是圆的一部分
C.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v0tanθ
D.P点的运动速度大小v=
【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分析】设P点坐标为(x,y),则A、B点的坐标分别为(2x,0)、(0,2y),AB长度一定,设为L,列式求解出x与y的关系式,即为P点的轨迹方程;P点的轨迹是圆,速度是切线方向,画出轨迹图,结合几何关系得到P点速度方向与杆的方向的夹角,P点的速度沿着杆方向的分速度与A点速度沿着杆方向的分速度相等.
【解答】解:A、B、设P点坐标为(x,y),则A、B点的坐标分别为(2x,0)、(0,2y),AB长度一定,设为L,根据勾股定理,有:
(2x)2+(2y)2=L2
解得:
故P点的运动轨迹是圆,半径为;
故A错误,B正确;
C、D、画出运动轨迹,如图:
速度v与杆的夹角α=90°﹣2θ;
由于杆子不可以伸长,故P点的速度沿着杆方向的分速度与A点速度沿着杆方向的分速度相等,故:
vcosα=v0cosθ
vcos(90°﹣2θ)=v0cosθ
解得: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7.如图所示,粗糙的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导轨间距l=1m,导轨电阻不计,顶端QQ′之间连接一个阻值为R=1.5Ω的电阻和开关S,底端PP′处有一小段水平轨道相连,匀强磁场B垂直于导轨平面.断开开关S,将一根电阻不计质量为m=4kg的金属棒从A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在水平面上的FF′处;闭合开关S,将金属棒仍从A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在水平面上的EE′处;开关S仍闭合,金属棒从另一位置CC′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仍落在水平面上的FF′处.(忽略金属棒经过PP′处的能量损失,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接触良好)测得相关数据为s=2m,h=5m,x1=2m,x2=1.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断开时,金属棒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1m/s2
B.B=2T
C.CC′一定在AA′的上方
D.从AA'处释放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3.5J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焦耳定律.
【分析】金属棒从轨道上滑到底端后,将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知识,可以求出棒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开关闭合后,金属棒下滑时,需要克服安培力做功,因此平抛的水平距离将减小,再根据功能关系可以求出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解答】解:A、S断开时,金属棒沿斜面下滑时到斜面底端后做平抛运动,有:h=gt2①
x1=v1t ②
解得:v1=2m/s
根据v12=2as,得:a===1m/s2,故A正确;
B、开关闭合时,导体棒要克服安培力做功,根据功能关系,以及安培力对位移的积分,即为产生热量,
得出:
B=,代入数据,解得:B=2T,故B正确;
C、当S闭合,金属棒从导轨上滑下时,需要克服安培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金属棒从相同位置滑下时,开关S不闭合要比闭合时滑到底端的速度大,本题中由于棒仍落在水平面上的EE′处,说明平抛时初速度与从A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到底端时速度相同,即开关不闭合与开关闭合时,金属棒滑到底端的速度相同,因此CC′一定在AA′的上方,故C正确;
D、当开关闭合时,设棒滑到底端速度为v2,则有:x2=v2t ③
解得:v2=1.5m/s
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4×(4﹣2.25)=3.5J,故D正确.
故选:ABCD.
8.如图甲,一带电物块无初速度地放上皮带轮底端,皮带轮以恒定大小的速率沿顺时针传动,该装置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物块由底端E运动至皮带轮顶端F的过程中,其v ﹣t图象如图乙所示,物块全程运动的时间为4.5s,关于带电物块及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块可能带负电
B.若已知皮带的长度,可求出该过程中物块与皮带发生的相对位移
C.皮带轮的传动速度大小可能为2m/s
D.在2s﹣4.5s内,物块与皮带仍可能有相对运动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洛仑兹力.
【分析】由图得出物块的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合对物块的受力分析,得出洛伦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即可判断出物块的电性;结合受力分析,得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从而判断出物块是否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结合运动学的公式可以判断位移.
【解答】解:由图乙可知,物块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物块的最大速度是1m/s.A、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开始时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设动摩擦因数为μ,沿斜面的方向:μF N﹣mgsinθ=ma…①
物块运动后,又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加速度逐渐减小,由①式可知,物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一定是F N逐渐减小,而开始时:F N,后来:F N′=mgcosθ﹣f洛,即洛伦兹力的方向是向上的.物块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由左手定则可知,物块带正电.故A错误;
BCD、根据平衡条件可知:mgsinθ=μ(mgcosθ﹣f
)…②
洛
由②可知,只要传送带的速度大于等于1m/s,则物块达到最大速度的条件与传送带的速度无关,所以传送带的速度可能是1m/s,有可能是大于1m/s,物块可能相对于传送带静止,有可能相对于传送带运动;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传送带的速度不能判断,所以若已知皮带的长度,也不能求出该过程中物块与皮带发生的相对位移.故CD正确,B错误.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
9.传感器是一种将非电学量转换成电信号的检测装置.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某物理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一步探究变力作用下的动能定理.如图甲所示,他们用力传感器通过定滑轮直接拉固定在小车上的细绳,测出拉力F;用位移传感器测出小车的位移s和瞬时速度.已知小车质量为200g.
(1)某次实验得出拉力F随位移s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速度v随位移s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利用所得的F﹣s图象,求出s=0.30m到0.52m过程中力F做功W=0.17J,此过程动能的变化△Ek=0.15J(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下列情况中可减小实验误差的操作是BC.(填选项前的字母,可能不止一个选项)A.使拉力F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
B.实验时要先平衡摩擦力
C.要使细绳与滑板表面平行.
【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分析】①根据F﹣s图象s=0.30m和0.52m所对应的力的大小,由于力是均匀变化的,根据
求出F的平均值,然后即可求出功的大小;在速度v随位移s变化图象上求出s=0.30m
时的速度大小和s=0.52m时的速度大小,即可求出动能的变化;
②当平衡了摩擦力和细绳与滑板表面平行时,绳子上的拉力才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
【解答】解:①根据F﹣s图象图象可知,当s1=0.30m时,F1=1.00N,s2=0.52m时,F2=0.56N,
因此:W==0.172J,
速度v随位移s变化图象可知:
s1=0.30m,v1=0,s2=0.52m时,v2=1.24m/s
=0.15J
②该实验中不是利用悬挂的重物的重力表示绳子的拉力,而是直接测量出绳子的拉力,因此不需要使拉力F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故A错误;
当平衡了摩擦力和细绳与滑板表面平行时,绳子上的拉力才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故BC正确;故答案为:(1)0.17,0.15.(2)BC.
10.实际电流表有内阻,测量电流表G1的内阻r1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器材如下:①待测电流表G1:量程为0~5mA,内阻约为300Ω②电流表G2:量程为0~10mA,内阻约为40Ω③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0Ω④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为0~20Ω
⑤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V,内阻很小⑥电键S及导线若干
(1)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为电路安全,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调到左端)
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记录G1和G2的读数,分别记为I1和I2;
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各次G1和G2的读数I1和I2;
④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乙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