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实验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10.5xls”

在spss中打开【文件】→【打开】→【数据】,选择习题10.5xls打开,【从第一行数据选取变量】不选取,确定打开得到数据。整理数据:删除数据第一、二行,将A、B、C三个企业的数据合并成一列命名为【使用寿命】,增加一列命名为【企业】,将V1改名为【实验号】。在变量视图中将数据类型都改为【数值型】,度量标准都改为【度量】,用1、2、3值分别表示A、B、C三个企业。

点击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将【使用寿命】加入到【因变量列表】,【企业】加入到【因子】框中。再点击【选项】,选取【描述性】、【均值图】,【继续】,【确定】,得到以下结果: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观测变量电池使用寿命的离差平方总和为832.000,不同企业可解释的变差为615.600,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216.400,它们的变差分别为307.800和18.033,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7.068,对应的概率P值近似为0,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

性水平α,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不同企业对电池的平均寿命有显著影响。

点击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将【使用寿命】加入到【因变量列表】,【企业】加入到【因子】框中。再点击【两两比较】,选取【LSD】,【继续】,【确定】,得到以下结果:

由以上数据看出,A企业和B企业、B企业和C企业有显著性差异(因为P 值分别为0和0.001),A企业和C企业没有显著差异(P值为0.515)。

“习题10.6xls”:

在spss中打开【文件】→【打开】→【数据】,选择习题10.6xls打开,【从第一行数据选取变量】不选取,确定打开得到数据。整理数据:删除数据第一、二行,将A、B、C三种培训方式的数据合并成一列命名为【产品组装时间】,增加一列命名为【培训方式】。在变量视图中将数据类型都改为【数值型】,度量标准都改为【度量】,用1、2、3值分别表示A、B、C 三种培训方法。

点击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将【产品组装时间】加入到【因变量列表】,【培训方式】加入到【因子】框中,【确定】得到以下结果: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观测变量产品组装时间的离差平方总和为10.000,不同培训方式的变差为4.911,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5.089,它们的变差分别为2.456和0.242,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0.133,对应的概率P值近似为0.001,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不同培训方式对产品的组装时间有显著影响。

习题10.8xls

在spss中打开【文件】→【打开】→【数据】,选择习题10.8xls打开,【从第一行数据选取变量】不选取,确定打开得到数据。整理数据:删除数据第一、二行,将三列磨损程度的数据合并成一列命名为【磨损程度】,增加一列命名为【车速】,将V1改名为【供应商】。在变量视图中将数据类型都改为【数值型】,度量标准都改为【度量】,用1、2、3值分别表示低速、中速、高速。

(1)点击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将【磨损程度】加入到【因变量列表】,【车速】加入到【因子】框中,【确定】得到以下结果: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观测变量磨损程度的离差平方总和为5.176,不同车速的变差为3.484,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1.692,它们的变差分别为1.742和0.141,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2.355,对应的概率P值近似为0.001,显著性水平α为0.01,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不同车速对磨损程度有显著影响。

(2)点击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将【磨损程度】加入到【因变量列表】,【供应商】加入到【因子】框中,【确定】得到以下结果: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观测变量磨损程度的离差平方总和为5.176,不同车速的变差为1.549,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3.627,它们的变差分别为0.387和0.363,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068,对应的概率P值近似为0.422,显著性水平α为0.01,由于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α,则不能拒绝原假设,不能认为不同生产商对磨损程度有影响。

“习题10.9xls”:

在spss中打开【文件】→【打开】→【数据】,选择习题10.8xls打开,【从第一行数据选取变量】不选取,确定打开得到数据。整理数据:删除数据第一、二行,将四列收获量的数据合并成一列命名为【收获量】,增加

一列命名为【施肥方案】,将V1改名为【品种】。在变量视图中将数据类型都改为【数值型】,【品种】【施肥方案】度量标准都改为【名义】,【收获量】为【度量】。

1、点击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将【收获量】加入到【因变量列表】,【品种】加入到【因子】框中,【确定】得到以下结果: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观测变量收获量的离差平方总和为42.388,不同品种种子可解释的变差为17.078,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25.310,它们的变差分别为4.270和1.687,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530,对应的概率P值近似为0.084,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α,则不能拒绝原假设,不能认为不同品种对收获量有显著影响。

2、点击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将【收获量】加入到【因变量列表】,【施肥方案】加入到【因子】框中,【确定】得到以下结果: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观测变量收获量的离差平方总和为42.388,不同施肥方案可解释的变差为18.472,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23.916,它们的变差

分别为6.157和1.495,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119,对应的概率P值近似为0.024,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拒绝原假设,认为不同施肥方案对收获量有显著影响。

“习题10.11.xls”:

在spss中打开【文件】→【打开】→【数据】,选择习题10.11xls打开,【从第一行数据选取变量】不选取,确定打开得到数据。整理数据:删除数据第一、二行,将四列月销售额的数据合并成一列命名为【销售额】,增加一列命名为【竞争者数量】,将V1改名为【超市】。在变量视图中将数据类型都改为【数值型】,【超市位置】度量标准改为【名义】,【销售额】、【竞争者数量】度量标准为【度量】。

(1)点击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将【销售额】加入到【因变量列表】,【竞争者数量】加入到【因子】框中,【确定】得到以下结果: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观测变量销售额的离差平方总和为3925.222,不同竞争者数量可解释的变差为1078.333,抽样误差引起的变差为2846.889,它们的变差分别为359.444和88.965,相除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4.0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