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

3、《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4、《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5、怒伤肝、怒则气上;喜伤心、喜则气缓;思伤脾、思则气结;忧伤肺、悲则气消;恐伤肾、恐则气消,惊则气乱。

6、十二经络体表分布:在四肢: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在头面部:阳明经行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上阳行于头后侧部。躯干部:手三阳均行经肩胛部;足三阳则阳明行于胸腹,太阳行于背部,少阳行于肋部;足三阴均行于腹部。循行于腹部的经脉,由内向外的排列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

9、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这样“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地循行。

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督脉称“阳脉之海”。

任脉称“任主胞胎”。

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4.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经别的特点: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经别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经筋的特点: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行。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①沟通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

④调节机能平衡。

五脏:心、肝、脾、肺、肾.“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15、六腑:胆、胃、小肠、膀胱、三焦….“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腐熟水谷、传化糟粕。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藏而不泻”

心→“君主之官”①心主血脉②主神志(心主神明)③在志为喜④在液为汗⑤在体合脉其华在面⑥在窍为舌

肺→“相傅之官”、“华盖”、“娇脏”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和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⑤在志为忧⑥在液为涕⑦在体合皮其华在毛⑧在窍为鼻

脾→“仓廪之官”、“后天之本”①主运化(精微水液)②主升清③主统血④在志为思⑤在液为涎⑥在体合肌肉、主四肢⑦在窍为舌,其华在唇

肝→“将军之官”、“刚脏”、“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罢极之本”①主疏泄(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②主藏血③在志为怒④在液为泪⑤在体合筋,其华在爪⑥在窍为目

肾→“先天之本”、“腰为肾之府”;“命门之火”即肾阳、元阳;“命门之水”即肾阴、元阴①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②肾主水(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③主纳气④在志为恐⑤在液为唾⑥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⑦在窍为耳及二阴⑧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

七冲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幽门、大小肠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七冲门也。

胆→“中精之府”、“中正之官”、“奇恒之腑”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26、胃→“太仓”、“水谷之海”①受纳和腐熟水谷②主通降,以降为和喜润恶燥

27、小肠①受盛、化物②泌别清浊……临床上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28、大肠→“传导之官”传化糟粕

29、膀胱→“州都之官”贮存和排尿

30、三焦→“孤府”①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②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上焦如雾”、“中焦

如沤”、“下焦如渎”。

31、脑→“髓海”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32、女子胞→胞宫、即子宫、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33、《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3、《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4、东汉末年,张仲景(张机)著的《伤寒杂病论》为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后经晋代医家王叔和编撰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

5、《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体系。

6、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7、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8、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9、唐•孙思邈编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他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10、南齐•龚庆宣编撰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

11、唐•蔺道人编撰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专著。

12、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13、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14、刘完素(刘河间)、张从正(张子和)、李杲(李东垣)和朱震亨(朱丹溪)并称“金元四大家”。

15、刘完素倡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和内伤“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之说,擅用寒凉药物清泄火热,被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