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生品社
加强学生品社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加强学生品社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引言]镜头一:我校某班学生王某成绩优异,尤其是数学成绩突出。
数学老师采取“一帮一”(一名优生辅导一名后进生)结成学习对子的措施帮助后进生。
一不久,由王某辅导的那名学生向老师反映,有问题向王某请教时,他不仅不教他,还说:“现在竞争这么强烈,我教了你,你就成了我的对手,就等于在害自己……”镜头二:我校不少同学在乘汽车时,没有给老人或是带孩子的乘客让座的习惯。
镜头三:二年级的一名男生喜欢打架,尤其喜欢欺负小同学。
班主任将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要打架,他说:“在学校里,我不凶的话,大家就都会欺负我。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
通过学校品生品社课的开展,用老师的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要]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遵循“品社教育——实践认知——行为指导”三步走的原则,加强品社教育,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文]目前全国各地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
德育问题追根究底是习惯问题。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习惯决定命运”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
而习惯是人们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成恶习,将贻误终身。
错过了最佳时期,再想改掉恶习,更是十分困难。
我们以往的教育常常是更注重分数,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结果是不少学生成绩不错,可是品德欠佳。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以及马加爵杀人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这足以引起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反思。
因此,习惯养成教育抓得越早越好。
我们要通过学校开展的品生品社课,逐步渗透道德习惯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并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么如何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可以遵循“品社教育——实践认知——行为指导”三步走的原则。
五年级上册品生品社习题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测试题班别:姓名:成绩:一、考考你的判断力,相信你一定行!1、尊重是相互的,想得到父母的尊重就必须先学会尊重他们。
()2、与父母沟通,除向他们倾吐心事,还要学会倾听,尊敬和关心父母。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儿童入学年龄是7岁或8岁。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2年1月1日起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1999年5月28日通过。
()6、“租界”是帝国主义对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7、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是陈天华成立的。
()8、1911年4日,黄花岗起义爆发。
()9、5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
()10、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1、红军的全称是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早的名称。
()12、香港被誉为“东方之珠”。
()13、澳门被称为“东方拉斯维加斯”。
()14、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一制”。
()15、台湾是明朝大将赵成功收复的。
()二、请选择正确的答案,你是很棒的!1、以下什么样的朋友可以交往?()A、诚实B、狡猾C、有同情心D、勇敢正直2、获得友谊有很多秘诀()A、礼貌待人B、互相信任C、宽容忍让D、倾听别人的意见3、与父母相处的技巧有()A、尊重父母B、打骂父母C、沟通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的时间是()A、1992年1月1日B、1993年5月2日C、1997年1月1日5、下面那些属于不良行为()A、旷课B、偷窃C、整夜不回家D、勤学好问E、承认错误6、鸦片战争什么时候开始()A、1840年6月B、1842年6月C、1900年2月7、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人物是()A、孙中山B、袁世海C、李大钊D、康有为8、日本侵略军实行的“三光”政策是指()A、烧光B、杀光C、抢光9、在革命歌曲中,被定为国歌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B、义勇军进行曲10、澳门回归的歌曲是()A、七子之歌B、义勇军进行曲C、洪湖水浪打浪11、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是()A、1997年7月1日B、1998年7月1日C、1996年7月1日12、《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是()A、1896年2月10日B、1895年4月17日C、1891年4月17日。
小学品生品社教学建议
小学品生品社教学建议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品德良好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本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
为规范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
通读品德与生活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和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课程目标,始终把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目标蕴含在每课的话题、范例和资源中,教师要用心解读文本,善于抓住蕴含在话题、范例和资源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线索,与教材之间要努力形成同构与异构的关系。
三、准确理解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在本课程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实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准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
四、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必须以深入了解儿童为基础,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了解儿童的生活,了解儿童实际的需要、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了解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解读儿童的行为并有针对性地协助他们。
五、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实行建构。
教学中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实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自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水平的发展。
14.9遥墙品生品社教师师资情况统计(1)
姓名 孟群群 陈书华 程 梁 程 倩 孙玉环 程 梁 李忠义 刑兆芳 徐德祥 李俊义 周红霞 滕德民 马涛 赵光静 杜士华 冯占河 张立良 张静薛 陈明祥 李磊一 李刚 王静 钊英敏 郭殿义
年各单位品生品社教师师资情况总计 36-45岁教师人数
46-50岁教师人数 51岁以上教师人数
12人
4人
6人
学科教师荣誉统计 区政府教学 能手 人 区教育局教 学能手 2 人 优质课 区 级 一等奖 1人 论文区 级 4人 发表( 刊 物 期 文 章名称)
是否班主任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2课时 12课时 12课时 12课时 24课时 14课时 20课时 6课时 12课时 6课时 3课时 18课时 6课时 8课时 2课时 18课时 13课时 13课时 10课时 3课时 11课时 14课时
否 否 否 否 科学 否 否 否 小学业务主任 否 语文 是 地方、校本、数学 否 语文、音乐 否 语文 否 校长 否 数学、综合 是 数学、地方、校本、综合 否
年龄 近三年获得何种奖励 25 38 区品生品社论文二等奖 45 28 36 45 49 42
14-15学年遥墙品生品社教师师资情况统计 年级 1 2 3 4 5 6 1、2、3、4、5、6 1 2(1、2)、3、4 57 (1、2) 58 5 46 区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 6 53 1(1.2) 38 1.3 37 2(1、2、3) 54 3(1、2) 47 4(1、2)、5.1 42 5.2 36 区教学能手 6 54 1 31 2 44 3 52 4 48 5 41 6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品生品社教师师资情况统计
兼任学科及周课时 语文 9节课 语文 环境 10节课 数学 传统 6节课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英语13课时 数学5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语文9课时,书法1课时 数学10课时 环境4课时
姓名 商蕾 韩苗樱 赵爱芳 张秀娟 翟晶 闫艳 周曼琪 杨静 于承秀 彭倩 高小淞 季雪莲 朱琳 陈琪 李敬卫 郭辉 陈学琴 张旭 李思广 杨惠燕 张芸菁 张静 李玉美 孙梅 张灵灵
年龄 43 21 26 44 32 35 36 28 27 32 32 33 24 23 32 40 42 24 57 35 22 44 44 34 22
单位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历城双语实验学校
学科教师荣誉统计
பைடு நூலகம்
是否班主任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否 是 否 是 是 否 否 是 是 否
学年各单位品生品社教师师资情况总计 36-45岁教师人数 46-50岁教师人数 51岁以上教师人数
品生品社有效教学四部曲
《品德与生活》有效教学四步曲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
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品社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呢?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课前准备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1.教师备课。
备课不等于只是写教案,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钻研教材,分析重难点、教材结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是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课堂艺术设计过程;是结合学习实际,对教材要点重新构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创作过程。
“磨刀不误砍柴工”。
因此,有效备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多考虑。
深备教材:要走进教材,尊重教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宗旨,吃透重点和难点;抓住关键点;明确目标,把握要求,要活化教材,加工重组教材。
透备学生:要了解学生,要尊重差异。
进而有目的、准确、细致地安排教学。
活备教学法:组合应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领悟等过程,同时也重视教师有效问题预设,这样才能有效组织学习。
2.学生准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这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体验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学生课前准备式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生可以在课前的准备中,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活动。
这样做不仅提高他们的能力,更重要是在课前的探究过程中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的学习提供前提基础。
如教学《电话连着你我他》(五年级上册)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展示从家中拿来了不同类型的电话和搜集了不同时期的电话图片,有的材料老师都没准备的东西,学生都找到了,这节课的效果是可想而知。
学生的课前准备不是学生自发的、盲目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有动态的监控。
五年级上册品生品社练习题
五年级品生品社练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条长河是(B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2: (C )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A:南胡B:洞庭湖 C:青海湖 D:鄱阳湖3:我国第一大岛是(D ). A:澎湖列岛 B:海南岛C:西沙群岛 D台湾岛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是(B )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的.A:胡锦涛B:邓小平C:毛泽东5:(A )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A:汉族 B:维吾尔族 C:回族 D:藏族6、( C ),被人们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A.藏族B.回族C.蒙古族7、( C )人跳锅庄舞,( A )的孔雀舞,( D )人爱对歌,( B )人拉马头琴。
A、傣族B、蒙古族C、藏族D、壮族8、有聚宝盆之称的( C )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盐等矿产A、塔里木 B、准葛尔 C、柴达木9、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中国人口的( B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A、98% B、93% C、96% 10、维吾尔族能歌善舞,手工业享有盛名,他们普遍信仰( B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11、1300多年前,唐朝(A)。
离开长安,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友好交往的新时代。
A、文成公主B、西施12、荡秋千是( B )每年的端午节和中秋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
A、回族B、朝鲜族C、汉族D、蒙古族二:填空题1、诚信即(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2、我最喜欢的诚信格言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3、(每个少先队员)都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在队里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订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
5、在我国每个年满(18岁的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民主对话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与群众进行沟通、了解群众意愿的有效方式,也是群众向政府和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
优化教学方法,突显育人实效
优化教学方法,突显育人实效教学方法是品生、品社该学科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策略,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及育人效果,那么,如何做到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育人实效呢?一、优化民主化的教学氛围品生、品社课的教学并非是教师讲,学生听所能奏效的,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还是情感的陶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没有学生道德主体的参与是不能实现的。
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
而教学活动师生间情感和知识的双方交流。
因此,教师应改变单向灌输枯燥刻板的教学方式及以教代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建立起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导者、引路人,探讨问题的参与者、学习者,努力架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采用探讨式、问题式、导学式、鉴别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消极被动的“听众”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以积极进取、主动成长的学习观,主动探讨,主动思考,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如教学《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时,先课件展示,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文本后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有了充分的视觉感官后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产生积极的思维碰撞:“生活中为什么不能没有‘他们’?”“没有‘他们’生活会陷入怎样的状态?”“‘他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为何无处不在?”……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是结论的仲裁者,而是问题的参与者,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争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分析,寻找真确的结论,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体会,教师引导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加以辨析,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
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格局,创设师生之间平等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的情境,让学生在探讨问题只有在激烈的真论好不同意见的交锋中才能对道德价值的知识进行反复理解。
二、优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形象性、艺术性、趣味性、惊奇、精神上的感受可以使人情绪兴奋,而情绪兴奋可以激励人积极对待学习活动。
四年级品社学科标准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标准王勇《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实现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一门综合课程,其学习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实施特点,针对不同学段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以促进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学生的生活轨道由家庭、学校逐渐趋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始接触更多的社会规则,需要掌握更多的生存技巧。
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品德与社会》课程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深化了家庭、学校、家乡等不同领域中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因素,而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就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一、基本思路按照“情境—互动—合作—发展”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的,其基本思路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创设生活及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与各种学习媒介发生的多维互动中,链接生活、体验生活,在师生的合作探究中感悟生活,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生活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以良好的道德行为践行生活,从而实现师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范式的基本结构(一)情境设置,找准切入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能有效激发学生构建知识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情感升华的思考和对比场景。
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现实行为,采用适当方式,如生活事件回放、设置生活问题、创设模拟情境、播放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内容与生活的链接情境,引发学生在情境下自主链接生活、唤醒生活,拉近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生活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自主建构生活情境的创设仅仅是课程的开始,对问题的初步解决也只是打开了学生的生活之门,随着活动的逐渐展开,学生们将进一步体验生活的奥妙。
如何优化品生(品社)课堂
如何优化品生(品社)课堂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为此,优化品生(品社)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标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如何。
这就是说,一个思品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
要明确教学目标,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材。
一节课的目标要有三个维度。
即,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制定全面具体适宜的教学目标。
二、运用游戏教学优化品生课堂《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就是说课堂上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
如何调动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上品德与生活课呢?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后,天真浪漫,爱说好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而新奇,但对游戏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是渴望而迷恋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我采取了游戏教学法,优化《品德与生活》的课堂。
小学品生(品社)教学策略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策略一、生活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1.课前体验,初步感悟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和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感悟道德认识。
操作要领:课前,教师根据主题的特点,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参观访问、实地观察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也可鼓励学生把即将要学的内容与家长进行讨论。
2.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学习目标:让学生迅速进入情感状态,形成认知,产生情感。
操作要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正在进行着的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发学生的体验。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学习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操作要领:教师利用学生课前活动的收获,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活动,通过游戏、表演、讨论、交流等形式,体验生活,感悟道德。
(3)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学习目标:引领学生运用道德认知讨论辨析道德行为,强化道德体验,深化道德情感。
操作要领:教师在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讨论、辨析、反思、评价等方式来丰富获得的情感体验,强化道德认识。
3、课后践行,内化感悟学习目标:通过课后实践不断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操作要领:课后加强实践活动,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去深入体验,重构新的生活,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二、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1.课前初探学习目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主题进行初步探究,并提出困惑。
操作要领:在课前,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探究目标,帮助学生制订探究方案,并适当指导探究方法。
学生根据方案或自主或协作实施探究活动,获取一定的信息,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2.课中深究(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学习目标:汇报展示“课前初探”的收获和困惑,并对困惑进行探究。
操作要领: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汇报展示“课前初探”的收获和困惑。
“四环节八步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四环节八步曲”课堂教学模式介绍执笔人:周思颖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欢迎您来到杏花岭区参加太原市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现场会。
首先由我来为各位来宾介绍一下品生品社“四环节八步曲”课堂教学模式。
先来聊聊品德课堂现状。
品生品社课在所有学科中属于小学科,一周每班安排2-3节,和音乐、体育、美术科目节数等同,各学校稍微年轻的教师被首选安排到语、数、英等学科上,而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任课,只能被动地依学校的条件而定,被许多学校当成了补丁学科或附带条件硬塞给语、数、英教师,成为他们名副其实的兼任学科,或被当作福利学科安排给年龄过大或身体不好的教师进行教学。
这就是造成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师队伍力量薄弱、不稳定,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课时数缩水、教学活动落实不力的现象。
深入各学校开展“123”教科研全全行动听课以来,我们发现品生品社课堂存在如下问题:1、教学方法形式化,缺乏实效。
课堂中,常常呈现小组讨论、情境表演等场景,出现“学生讨论注重形式,情境表演注重课堂气氛”等现象。
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但学生所学知识很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讨论时间得不到保证,在情境中的体验得不到满足,又如何谈课堂的实效性?2、重道理宣讲,轻实践体验。
我们知道儿童需要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受世界和认识世界,感受到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体验,是他们学会待人做事,形成多元观、换位观的基础,同时也需要在强化体验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感受能力。
但教师往往只注重道德观点的讲解和道德规范的掌握,不注意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很好地体验或没有体验到的事物,以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不会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体验,学会换位思考。
3、重知识传授,轻方法指导。
品生品社课教师备课、设计活动方案,主要精力放在课上40分钟,不太重视对学生课下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似乎布置下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
绣川 14.9品生品社教师师资情况统计 (1)
36-45岁教师人数
6人
46-50岁教师人数 51岁以上教师人数 学科教师荣誉统计 区政府教学 能手 人 区教育局教 3人 9人 学能手 人 优质课 级 等奖 人
大水井小学
艾明水 刘玉英 闫书春 刘德合 刘传云 李德成 潘淑萍 张玲玲 朱静 林彩云 刘廷兴 李焕彬 王诗莲
王京合
侯光友
侯光友
张殿旺
张殿旺
14-15学年各单位品生品社教师师资情况总计
单位
品生/社教师人数 专职教师人数 35岁以下教师(含35岁)人数
绣川教办
30人
无
11人
5学年各单位品生品社教师师资情况统计 任教年级及品生/社周课时 是否专职 一年级一班 3节 否 一年级二班 3节 否 二年级一班 3节 否 二年级二班 3节 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 四年级一班 四年级二班 五年级一班 五年级二班 3节 3节 3节 3节 2节 2节 2节 3节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2节 2节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兼任学科及周课时 语文、地方 语文 数学 语文 语文 语文、音乐 语文 语文、英语 语文、音乐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数学 语文 语文 品社 语文 语文
是否班主任 周总课时 是 15 是 15 否 10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13 15 16 13 14 15 12 12 12 14 13 13 13 14 12 12 15 15 15 16 15 13 16 15 15 13 15 14 14
浅谈小学品生(品社)课的情境创设
如讲授《 言而有信 》 一课 , 在学 习过程 中就应充分 激友 学生情感 的导 向作用 ,由浅人深 ,先说说什 么叫 “ 言而有 信” ? 为什么要 言而有信? 再用榜样 引导法学习 、 认识宋庆龄 同志是怎样做到言而有信 的?在学生初步 明理的基础上 , 教
师进一步让学生联 系实 际, “ 怎样做到言而有信?” 通过一系 列问题 的探索 , 思品书中蕴含 的道理清晰化了。教师在这一 过程 中, 发现学生 的发 言有疏漏和偏颇 之处 , 应适 当提示 、 启 发他们做必要 的补充和 纠正 ; 一旦有新的正确见解时 , 教 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及 时地肯定和表扬 。 六、 创设竞争性情境 课堂气氛太 紧张 , 学生 掌握知识就 比较机 械 、 死板; 气 氛松弛 、 动静结合 。因而 , 教师巧妙地根据课 文内容开展竞 赛 活动 , 创设紧张而有趣的竞争性 环境 , 采用必答 、 抢答 、 小 组答辩 、 风 险闯关 、 开火 车等多种形式 , 寓巩 固知识 、 提高能 力于欢乐之 中, 达到融会 贯通 的 目的。 七、 创设课外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 : “ 要知道道德准则 ,只有当它们被学 生 自己追求 和亲 自体 验过 的时候 ,只有 当它们变成学生独 立的个 人信 念的时候 , 才能真正成 为学生 的精神财 富。” 也 就是说 , 学生 只有经过具体实践 , 才 能把道德认识转化为个 人的道 德需要 。学 习思想晶德 , 就是要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行 动, 养成 良好 的道德 习惯 。“ 实践 出真知” , 因而 , 教师开展各 类活动 , 创设课外情境 , 以此调动学生积极 陛, 意义深远 。如 学完《 保护人类 的朋友》 , 我们成立 了“ 爱 鸟护 蛙” 小分 队 , 课 余为鸟儿安家 , 制作保护牌。品生 ( 品社 ) 课与活动是分不开 的, 学生在学与玩 中受到启发教育 , 形成潜移默化的力量 。 善教者 , 师逸而功倍 ; 不善教者 , 师勤而功半 。总之 。 品 生( 品社 ) 课 要想 取得 良好 的效果 , 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 , 以情境激情 , 以情感激情 , 以情意激情 。 ( 作者单位 : 辽宁省阜新 市阜 蒙县蒙古族 实验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培养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培养《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要求: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小学思品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有些老师认为品德与社会课枯燥、乏味、空洞,大部分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普遍出现学生无精打彩、厌学的局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十分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是多么重要。
“怎样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这是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个成功的品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与方法,激励学生始终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品社课乐学、善学、会学,学以致用,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一、从兴趣上切入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
学与乐不可分。
可见,兴趣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到去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求新的知识。
比方说《怎样过暑假》一课,课前老师让学生同家长商量一下,这个暑假你打算做什么?有的同学说跟妈妈去大连;有的同学说我想把二年级的功课学习学习……听同学这么一说,学生感到放暑假应该出去玩一玩,放松放松,都愿意回答问题,学生兴趣浓,发言热烈。
二、将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品德与社会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因此,教师应注重将教学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同时也会在课堂上呈现出生机活力。
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访问、参观、调查等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家、校结合走向社会。
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课文引导学生进入社会成员这一角色,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和创造动力,以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
学习新课标培训心得
学习《品生品社新课标》培训心得假期教研室对全县品生品社教师进行了新课标培训,通过学习新课标,再一次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学习过程中,我也收获颇多,倍受鼓舞。
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和一些感悟。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最大的改革是把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切切实实地放在儿童的生活中去培养。
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发展性战略计划;真正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当我们翻开《品德与社会》这本教科书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
它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
强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走出小课堂进入大社会,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
唯有如此,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材观上,教师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学会用教材来教,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实际,设计上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将教学的目光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内容;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体验与交流。
鲍山教办品生品社教师师资情况统计
14-15学年鲍山教办品生品社教师师资情况统计 任教年级及品生/社周课时 是否专职 一年级品生 3 否 一年级品生 3 否 二年级品生 6 否 三年级品生 6 否 四年级品生 6 否 五年级品生 4 否 六年级品生 4 否 一、四年级 3 否 二年级 3 否 三年级 3 否 五年级 2 否 六年级 2 否 六年级4节 否 五年级4节 否 三年级9节 否 二年级6节 否 四年级9节 否 一年级9节 否 一年级,周课时9 否 二年级,周课时9 否 否 四年级一班,周课时3 否 四年级二班三班,周课时6 否 五年级、六年级,周课时8 否 1-3年级 9课时 否 4、5年级 5课时 否 6年级 2课时 否 14-15学年各单位品生品社教师师资情况总计 36-45岁教师人数 46-50岁教师人数 13 5鲍山教办 Nhomakorabea年龄
14-15学年鲍山教办品生品社教师师 近三年获得何种奖励 24 47 50 42 47 36 素质大赛一等奖 40 40 52 42 57 48 42 38 40 25 41 38 52 60 50 38 37 40 54 54 35
论文一等奖 优秀课时设计一等奖
14-15学年各单位品生品社教师师资 品生/社教师人数 专职教师人数 35岁以下教师(含35岁)人数 27(1代) 0 3
是否班主任 否 是 否 否 否 是 是 否 是 是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是 是 是 否 否 是 否 是 是 否 否 学科教师荣誉统计 论文1 素质大赛1
周总课时 13 15 12 6 14 13 13 6 13 13 6 10 4 10 14 17 17 17 15 16 17 15 6 17 13 13 12
单位 殷陈小学
姓名 肖鲁燕(代课) 翟丽英 卢化红 张元刚 巩加凯 吕英 段之美 历城区梁王小学 孙孝军 李海霞 李和泉 李同世 刘敏 历城区滩头小学 李德志 刘凤雷 郭伟 亓玉明 仇梦波 朱之梅 鲍山韩仓小学 李德华 刘宠珂 王西云 李静 侯登强 侯福清 历城区裴家营小学 孙玉芝 龚淑芬 葛玉霞 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生品社
一、总体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
环境,使学生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帮助学生对初中新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有基本的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珍惜学习机会,体会
一、教学内容针对初中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我与他人关系问题,以学会交往合作、维护权利履行义务为教育主题,以交往合作、权利义务为核心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交往、维权等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和正直的品
一、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
和作风,认真抓好初中思想品德的日常教学,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改革的力度,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的教育
本学期,我承担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在这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中,我能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每节课课前这学期的工作在充实与忙碌中,匆匆溜走。
回顾本学期
的工作,我感触颇多。
我们组的老师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有太多的感触,太多的收获,和难以言尽的感谢,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走过的足迹:在这学期开学初,我们组确立我担任五年级四班和五年级六班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下来,我和我的学生都收获不少。
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
现就对这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学期开始,我承担了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一次担任这个学科的教学,我做了许多尝试,本学期我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
全学期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一、基本教学情况概述认真做好制订的思品、社会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
本学期我第一次担任《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为了教好这门学科,我深研教材,熟悉学生,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希望在课堂教学中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
这一学期,品德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品德教师的通力协作下,圆满完成了开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成绩。
为了在今后的教研
中将工作做的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年度上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
回顾这一学期,我感慨颇多,初教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上曾遇到一些疑惑,但在学校领导和教研组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
一、半期教学工作的总结:1、适应。
这学期,我们的品德组可以说是一个新组建的教研组,四位专职品德老师都是本期开始接触品德这一门学科。
所以,在刚开始教学时,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
由于品德教学的特殊性和兼容性,一、工作思路: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师一起就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稳妥地推进课
一、教材分析
1.课标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
一、情况分析
上期教学反思:从上期的检查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本学科有较浓厚的兴趣,学生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收获颇多。
本组教师团结互助,说课看课评课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年轻教师积极性高,成长很快,赛课活动深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有六个班,共有学生三百多人。
通过一年级上期的学习,学生已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习惯,而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有很好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进一步适应学校规定;能加强同学与同学之间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用
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看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产生了一定的想法,教学本课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
一、教材分析
1.课标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
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
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1.课标依据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