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羧化酶缺乏症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
❖ 脂质
高雪氏病、尼曼-匹克氏病、Fabry 病
❖ 金属离子
肝豆状核变性、Menkes 病
❖ 激素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 溶酶体病
粘多糖病、神经鞘脂病、神经节脑苷脂病
❖ 过氧化小体病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Zellweger 氏病
❖ 线粒体病
线粒体脑肌病、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IMD/IEM的病理生理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
主要内容
11 遗传代谢病概述 2 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 3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 4 遗传代谢病的治疗 5 几种遗传代谢病诊疗
遗传代谢性疾病:IMD/IEM?
❖ 遗传性代谢疾病 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
❖ 先天性代谢异常 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IEM
量异血产戊管生 酸 栓呼障为塞碍挥:吸。发同链性型短半异链胱常酸氨,酸血血浆症水、精平高氨检脂测血琥困症珀难和,F酸a不br尿能y病作症等为,由IV于A的血确半管诊栓乳依塞据糖常。导血致症心脑血管意外,患者猝死发生率很酪高。氨(酸I型血)症
目前对于多数遗传代谢病仍无特殊治疗方法,但通过相应的支持或对症治疗,许多IMD/IEM可得到有效控制。
液中充分浸湿。
取出滤纸并使尿液不 滴为止。
标本收集步骤
4
5
6
将塑料膜恢复 到原位。
使带字的一面 面向外侧装入 组装口袋里。
将组装袋上的 不干胶条揭去 后封口。
标本收集步骤
7
8
9
将填好的申请单 后面的不干胶条 揭去后贴在干燥
袋后面
通过快递公司将 采尿袋装入快递 信封中快递送检
2黄新文-串联质谱筛查的遗传代谢病诊治
氨基酸代谢异常
-高苯丙氨酸血症(苯丙酮尿症)
• 监测时间:<1岁 每周,1-12岁 2周-1月,>12岁,每月-3
月(感染、更换食谱、phe波动每3天)
• BH4缺乏症:phe控制在<120umol/L • PAH缺乏症:
1、2014 AAP:所有年龄 120-360 2、共识:<1岁 120-240,1-12岁120-360,>12岁 120-600 3、孕妇 120-360(孕前6个月至整个孕期) 4、<360,不需要治疗,监测
总体发病率≈:1:6,000
No. 病名
氨基酸代谢异常(11)
1
苯丙酮尿症
2
BH4缺乏症
3
高蛋氨酸尿症
4
枫糖尿症
5
瓜氨酸血症
6
瓜氨酸血症II型
7
精氨酸血症
8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9
氨甲酰磷酸转移酶缺乏症
10
脯氨酸血症
11
酪氨酸血症I型
No. 病名
有机酸代谢异常(9)
1
甲基丙二酸血症
2
丙酸血症
3
异戊酸血症
Case —精氨酸代琥珀酸血症
• 生化正常
• 头颅MRI:脑干,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孔中心多发病 灶,考虑HIE
• 基因确诊为精氨酸代琥珀酸血症 • 精氨酸,苯甲酸钠(250mg,每日3次),限制蛋白饮食 • 一周后自主呼机建立,脱离呼吸机,血氨440-44,住院
三周出院 • 后又感染诱发昏迷PICU住院两次,抢救治疗好转后出院 • 随访至1岁半智力发育稍落后
C5 C5DC ARG TYR
1个指标对应多种疾病
3-甲基巴豆酰辅酶Α羧化酶 C5OH ±C5:1 缺乏症
遗传代谢质谱分析(C4Dc+C5-OH)C3高
遗传代谢质谱分析(C4Dc+C5-OH)C3高多种羧化酶缺乏症(multiplecarboxylasedeficiency,MCD)是一种以神经系统及皮肤损害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病因包含生物素酶缺乏症(biotinidasedeficiency,BTDD)及全羧化合成酶(holocarboxylasesynthetase,HCS)缺乏症,其中BTDD是由于BT 基因突变导致生物素酶活性下降,导致生物素减少。
HCS缺乏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HCS活性下降,不能催化生物素与多种羧化酶结合,两者均能使生物素依赖的多种羧化酶活性降低,导致脂肪酸合成、糖原异生及氨基酸代谢紊乱,从而引起能量代谢障碍、有机酸血症及一系列神经与皮肤系统损害,发病率约为1/10万,但我国尚未有相关统计及报道。
临床上常规生化等检测难以对MCD确诊,常需要检测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联合尿液有机酸谱对MCD进行筛查诊断。
本文对一例肺炎、皮疹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为先发症状的多种羧化酶缺乏症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观察、质谱分析,对其及其父母进行基因突变分析。
案例经过基本情况:患儿女性,5月。
主诉:偶咳2月,痰响、皮疹1月,气促、呻吟1天。
查体:体温35.3℃,脉搏140次/分,呼吸43次/分(呼吸机辅助通气),血压85/47mmHg,血氧饱和度100%,反应差。
全身皮肤可见脱皮,皮下有水肿,颈部及大腿皱着处见皮疹,皮肤红,四肢末梢凉,对光反应差,双肺闻及啰音,其余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7.15,HCO3-2.8mol/L;pCO26.6mmol/L;pO29mmHg,BE-19.6mmol/L,Lac 10.2 mmol/L;常规生化:钾3.21mmol/L,总二氧化碳2.4mmol/L,乳酸12.27mmol/L;胸部CT:两肺多发炎症并部分肺组织实变不张;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缬氨酸(Val)631.39,亮氨酸+异亮氨酸(Leu)455.35,瓜氨酸(Cit)45.29,游离肉碱(C0)5.55,丙酰肉碱(C3)7.67,甲基丙二酰肉碱+3-羟基异戊酰肉碱(C4DC+C5OH)4.96;血培养:大肠埃希菌;凝血功能及其他检查无明显异常。
可治性罕见病—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可治性罕见病—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一、疾病慨述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MADD)是一种常见的脂肪酸氧化代谢紊乱,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于1976年由Przyrembel等首次报道。
MADD是由于编码线粒体的电子转运黄素蛋白(ETF)α或β亚单位或电子转运黄素蛋白一泛醌氧化还原酶[ETF - QO],又称电子转运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的基因先天缺陷所致的遗传性疾病[1]。
ETF及ETFDH是脂肪酸p氧化电子传递过程中关键的转运体,ETF为至少12种线粒体脱氢酶的电子受体,位于线粒体基质内,接受来自脂肪酸B氧化过程中多种脱氢酶脱氢产生的电子,再转运至位于线粒体内膜的ETFDH,并经由ETFDH所结合的泛醌运至呼吸链复合体Ⅲ,产生ATP为机体供能。
ETF或ETFDH缺陷均可引起线粒体呼吸链多种脱氢酶功能受阻,使其脱氢产生的电子不能下传,导致脂肪酸、支链氨基酸、维生素B及能量代谢障碍,故本病命名为MADD。
理论上ETF或ETFDH的缺陷会累及脂肪酸β氧他中所有的脂酰辅酶A脱氢酶,进而导致反应底物酰基辅酶A在血中蓄积,衍生出过多有害代谢产物,其中部分在尿中排出。
由于气相质谱检测发现患者尿中有大量戊二酸、异戊酰甘氨酸、乙基丙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及癸二酸等二羧酸,该病又被称为戊二酸血症Ⅲ型(GA -Ⅲ)。
虽然MADD发病率并无明确报道,但患者并不少见。
Tanmoki等发现日本185所大型医疗机构1985-2000年检出的64例脂肪酸氧化障碍患儿中14例为MADD(22%),提示MADD是日本脂肪酸代谢紊乱最常见病因之一[2]。
2005-2012年新华医院对1.5万例高危儿行串联质谱检测,发现65例MADD患者,提示MADD是中国人常见而重要的脂肪酸代谢缺陷[3]。
二、临床特征MADD临床表现高度异质,可分为3型:新生儿期发病伴先天畸形(type I)、新生儿期发病无先天畸形(typeⅢ)和轻型或迟发型(typeⅢ)[4]。
多羧化酶缺乏症
酸中毒性 昏迷。患儿血氨轻度升高 , 尿中有机 酸聚积 , 包括甲基
柠檬酸 、 乳酸 、一 3 羟基异戊酸 、一 3 羟基丙酸及 3 甲基巴豆酰甘氨 一 酸等均升高。此 型患儿用生物素治疗效果不佳。 22 生物素基酶缺乏型 . 该型又称迟发型 , 多于青少年期 发病 。皮损类 似于全羧化
减退 、 共济失调 、 痉挛性瘫痪 、 经性 耳聋 、 神经萎缩等 , 神 视 这些
表现可间歇性 发生或逐 步加重 , 可延迟发 生 , 也 应激时 常引起 急性发病 。部分患者 尚有脊髓 、 白质 、 脑 锥体外系受 累。少数患
M u tp e c r ox l s fce y li l a b y a e de inc i
石
超 ,常建民
S a ,C HI Ch o HANG in mi Ja — n
( 生 部 北 京 医 院 皮肤 科 ,北 京 10 3 ) 卫 0 7 0
喃
要】 多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种与生物素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 表现为依赖生物素的多种羧化酶活性缺失 ,
维普资讯
临床皮肤科杂志 2 0 0 7年 3 卷第 1 期 6 1
JCi D ml o, oe e 0 7 V 1 6 N .1 l e a lN vmbr 0 . o 3 . o1 n t 2 .
73 7
继续 医学 教育
多羧化酶缺 乏症
致血中有机酸 聚积 , 从而导致包括皮肤 、 神经 、 免疫 、 呼吸及消化等多系统损害 。如果早期采用生物素治疗 , 该病预后 良好 , 否则 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 的损害 , 在患病早期即可死于代谢性 酸中毒 。 键词】 羧化酶缺乏症 ;全羧化 酶合成酶 ;生物素基酶
婴儿型多羧化酶缺乏症误诊1例
实验室 检查 : 白细胞 1 1 . 2 6× 1 0 。 / L, 中性 粒 细 胞
4 6 . 3 , 血红蛋 白 1 1 6 g / L, 血小板 1 6 8× 1 0 。 / L。
体 隐性 遗传 代 谢性 疾 病 , 表 现 为依 赖 生 物 素 的多 种
羧化 酶 的活性 缺失 , 导致 血 中有机 酸 聚 积 , 从 而 导 致
大、 小 便 常规 正 常; 钾 4 .6 mmo l / L, 钠 1 4 0 .3
mmo l / L, 氯 1 0 6 . 8 mmo l / L, 钙 2 . 1 mmo l / L; 血 糖
包括 皮肤 、 神经 、 免疫 、 呼 吸及 消化 等 多个 系统 的损 害l 1 ] 。多种 羧化 酶 缺 乏 症 包 括 两 种 类 型 : 全 羧 化 酶 合成 酶缺 陷 ( 婴 儿 型或 早 发 型 ) 和生 物 素 酶 缺 陷 ( 青
mi n , 心音 有力 , 律齐 , 未 闻及 杂 音 , 腹平软, 肝 右 肋 下
儿处 于婴 儿期 , 容 易 考 虑 到 肠 病 性 肢 端 性 皮 炎 。3 )
血表 现 。人 院后 血 气分 析存 在代谢 性 酸 中毒 。4 ) 对
院皮 肤科 门诊 , 门诊查 微量 元 素提 示 血锌 降 低 , 考虑
为“ 肠 病 性肢 端性 皮炎 ” , 继 续 给予 补 锌治 疗 1 0余 天 后, 皮肤 症状 无 明显 改善 。2 d前 出现 双下肢 运 动 障
碍, 病程 中无 发 热 、 抽 搐 及 呕 吐 。 系 G2 P 2 , 孕 3 8
多 羧化 酶缺 乏症 是 临床 上罕见 的一 种遗 传 代谢
性 疾病 , 容 易 出现 误 诊 、 漏诊 , 可 导 致 严 重 的 神 经 系
丙酮酸羧化酶基因
丙酮酸羧化酶基因
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YC2)在细胞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PYC2通过将细胞溶质丙酮酸驱向代谢途径的克雷伯循环,在控制丙酮酸积累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增加表达代谢优化PYC2基因的基因拷贝可有效触发丙酮酸流向线粒体代谢途径,并将糖酵解与TCA循环联系起来,以增强内部细胞能量代谢。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如肝细胞癌和胰岛β细胞中,p53可以抑制丙酮酸羧化酶(PC)的活性,从而抑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行代谢。
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受损。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由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变异导致。
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体内无法正常代谢丙酮酸,导致血液中丙酮酸浓度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疲劳、头痛等。
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需要双亲均为携带者才有可能传递给下一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遗传学或医学领域的专家。
多种羧化酶缺陷症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该突变[ 。第三个常见突变是外 显 5 ] 子 4的一个错义突变 A 38 , 16 >c 引起 Q 5 H, 新生儿筛查中 46 是 完全性酶缺陷 中最 常见 的突变 , 占 3 %L 。第 四个 常见 突 约 0 6
变也是 发生在 外显 子 4上 的双突 变 A 7T I4 H, 1 1 : 4 常见于 新 M
Su y P o r s fGe eM aa o n P l aswi M ut l ro ym eDdi td r g eso a tf n i ai t t i e h lpe Olb x l i dm c y Du n. U i a LI L .
序列发生移 码 突变 , 白质 翻译提 蛋 前终止而缩 短 , 5 %有症 状 的患 约 0 儿 中都 有该 突变 , 突变在 土 耳 J该
其患儿 中也 常见b , J 沙特 阿拉 伯地 变位 于外 显子 4 11 的 C替换 ,62位
为 T 产生 I 3 C 可能 引起 分子 内 , L8, 5 或分子之 间不适 当的二 硫键形 成 ,
使生物素酶 的 降解 加快 ,Fra bibliotek泌入 血 分减少 , 3 %有 症状 的息 儿检测 到 约 0
( 广州市儿童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 广州 50 2 ) 1 10 中图分类号 ; 5 8 册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28 ( 7 0-4 1 3 i0- 4 ̄0 )70 8- 0 0
摘要 : 多种羧化酶缺 陷症( D) 一种 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 的先天遗传代谢 性疾病。根据缺 陷 突变是 外显 子 2中的 缺失, 入 突 MC 是 插 酶 的不同, D分为 生物素酶缺 陷和全 羧 化酶合成酶 缺 陷两类。 目前报 道的 生物素酶基 因突变 变 G 80 /, 7 MC 9 :7 有 个碱基 的缺失 和 3 "3 超过 8 o余种 , 全羧化酶合成酶基 因突变 2 0多种 。基因突 变的研 究对实现 产前诊 断和 基 因诊 断, 个碱基 的插 入 , 引起 编码 信 号肽 的 预测 患儿 的临床表 型和治疗疗效评估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现将 国内外对 以上 两种 MC D基 因突 变的研 究进展简要综述。 关键词 : 儿童 ; 多源性羧化酶缺乏 ; 生物素酶缺 陷;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 陷; 因突变 基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的健康宣教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使用 磷酸烯醇丙酮酸 羧激酶缺乏症药 物,如丙酮酸羧 化酶抑制剂等
饮食调整:增加 富含蛋白质、脂 肪和碳水化合物 的食物摄入,减 少高糖食物摄入
运动疗法:适当 增加运动量,提 高身体素质,增 强免疫力
心理治疗:保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 减轻心理压力, 增强治疗效果
预后与康复
预后: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的预后与病情 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等因素有关,总体预后较好。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 可能导致磷酸烯醇丙 酮酸羧激酶缺乏症,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
1
Hale Waihona Puke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代谢紊乱。
2
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等症状。
3
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智力低下等。
4
患者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康复:康复过程中,患者需注意饮食、运动、心 理等方面的调整,以促进身体恢复。
定期复查:康复后,患者需定期进行复查,监测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复发:康复后,患者需注意预防复发,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3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 缺乏的健康管理
生活方式调整
01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 02
5
患者可能出现肾脏系统症状,如肾功能不全、肾结石等。
6
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症状,如皮肤干燥、色素沉着等。
2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 缺乏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如低 血糖、发育迟缓、 癫痫等
实验室检查:如 血糖、血酮体、 尿酮体等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要点汇总(6)
220-6.《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要点(6)99.【丙酸血症】概述丙酸血症(PA)又称丙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酮症性高甘氨酸血症或丙酸尿症。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有机酸血症。
PA由编码线粒体多聚体酶丙酰辅酶A羧化酶(PCC)基因PCCA或PCCB缺陷所致。
PCC缺乏可导致体内丙酰辅酶A转化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异常、丙酸及其相关代谢物异常蓄积,导致有机酸血症,并造成一系列生化异常、神经系统和其他脏器损害症状。
病因和流行病学PA致病基因分别为PCCA和PCCB。
PA总患病率在国外不同人种之间为1/100000~100/100000,我国0.6/100000~0.7/100000。
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氨、脑损伤和心肌病等。
1.新生儿起病型出生时正常,开始哺乳后出现呕吐、嗜睡、肌张力低下、惊厥、呼吸困难、高血氨、酮症、低血糖、酸中毒、扩张性心肌病、胰腺炎等异常,病死率高。
2.迟发型常因发热、饥饿、高蛋白饮食和感染等诱发,表现为婴幼儿期喂养困难、发育落后、惊厥、肌张力低下等。
由于丙酸等有机酸蓄积,许多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神经系统发育受到损害,脑电图慢波增多或见癫痫波;一些患者可有骨折,X线见骨质疏松;还常造成骨髓抑制,引起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
也可有心脏损害,如心肌病、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心功能减弱等。
肾功能损害较为少见。
辅助检查1.实验室常规检查:2.血氨基酸和酯酰肉碱谱分析甘氨酸水平增高,丙酰肉碱(C3)、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比值(C3/C2)增高。
3.尿有机酸分析3-羟基丙酸和甲基枸橼酸增高高度提示此病。
4.头部MRI/CT可表现为脑萎缩、脑室增宽及基底节区异常信号。
5.基因诊断PCCA或PCCB检出2个等位基因致病突变有确诊意义。
诊断新生儿生后数小时到1周内出现拒乳、呕吐、嗜睡、肌张力低下、惊厥、呼吸困难、高血氨、酮症、低血糖、酸中毒等异常;婴幼儿不明原因反复呕吐、惊厥、意识障碍,严重的酸中毒、高血氨,伴有特殊的影像学异常及血液系统损害者,特别是有类似/不明原因死亡家族史时,应考虑到本病。
甲基丙二酸血症研究
治疗
一旦诊断明确,应尽快治疗。
1、新生儿期及急性失代偿期的治疗
应以补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为主,限制天然蛋白 质的摄入,使用不产生丙酸前体的肠外氨基酸。积极补充 热量,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按基础能量需求的 1.5倍补充能量。尽快开始肠内营养。
2、长期治疗
①长期治疗以控制蛋白质饮食为主,给予不含异亮氨酸、 缬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的特殊配方奶粉或蛋白粉,补充 左旋肉碱利于丙酰辅酶A的代谢。 ②药物治疗:左旋肉碱,新霉素或甲硝唑
甲基丙二酸血症对机体的损伤以脑损伤为主,其主要损伤 机制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元细胞凋亡、细胞骨架磷 酸化及髓鞘形成障碍等脑神经结构损伤;神经节苷脂和突 触可塑性异常等脑神经发育损伤;以及认知和行为等脑功 能损伤。
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现
MMA临床表现各异,往往易于误诊,最常见的症 状和体征是反复呕吐、嗜睡、惊厥、运动生长障 碍、智力及肌张力低下。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 酶缺陷患儿出生时可正常,在发热、感染、饥饿、 疲劳以及外伤等应激状态等因素诱发下引起急性 代谢紊乱,出现类似急性脑病样症状如脱水、昏 迷惊厥、酸中毒、酮尿、低血糖、呼吸困难、肌 张力低下等并发脑病,早期死亡率极高,预后不 良。
2、长期治疗
①饮食治疗:维生素B12无效或部分有效的 单纯型MMA患者以饮食治疗为主。
②药物治疗:维生素B12,左旋肉碱,甜菜 碱,叶酸,甲硝唑,苯甲酸纳,抗氧化剂, 激素类。
③康复训练
④肝肾移植治疗
⑤基因治疗
预防
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疾病类型、 发病早晚以及治疗的依从性。早诊断早治疗。 1、避免近亲结婚。 2、对MMA高危家庭产前诊断是优生优育,防止 同一遗传病在家庭中重现的重要措施。可进行 DNA分析,进行遗传咨询。 3、开展新生儿筛查,及早发现MMA患儿,尽早 开始治疗,减少并发症以及预后不良。
关于多羟化酶缺乏症
山西中医学院关于多羧化酶缺乏症姓名周文晴学号11040535专业制药工程课程生物化学关于多羧化酶缺乏症羧化酶缺乏症是一种与生物素相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多羧酶缺乏是指四种生物素依赖的羧化酶即丙酰辅酶A羧化酶、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的缺乏。
上述酶参与糖原异生、脂肪酸合成及支链氨基酸分解。
其活性缺乏导致乳酸、血氨、3-羟异戊酸、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甲基枸橼酸及3-羟丙酸等在血中蓄积,并随尿大量排出。
表现为依赖生物素的多种羧化酶活性缺失,导致血中有机酸聚积,从而导致包括皮肤、神经、免疫、呼吸及消化等多系统损害。
如果早期采用生物素治疗,该病预后良好,否则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在患病早期即可死于代谢性酸中毒。
1.因及发病机制生物素(维生素H、辅酶R)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它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如酵母、蛋黄及动物内脏.但含量很低。
此外,它还可以由细菌及某些植物合成。
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可以合成生物素,满足人体所需,因而生物素缺乏并不多见。
生物素分布于全身各个组织中,其中在肝脏、肾脏中含量最高。
人体内有5种依赖生物素的羧化酶:丙酰辅酶A羧化酶、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丙酮酸羧化酶及两种形式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
这些酶参与糖原异生、脂肪酸合成及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反应的关键步骤.对糖、脂肪、蛋白质及核酸的代谢起重要作用。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生物素在全羧化酶合成酶催化下与这些羧化酶的脱辅基蛋白相结合生成有活性的羧化酶,而生物素基酶则将生物素从降解的羧化酶上裂解下来,使生物素被循环利用。
生物素相关的多羧化酶缺乏症(multiple carboxylase deft—ciency,MCDs)可以由遗传缺陷或是外源性生物素缺乏引起.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由于全羧化酶合成酶和(或)生物素基酶缺陷而导致羧化酶的辅酶生物素代谢异常,羧化酶蛋白本身并无缺陷。
新生儿筛查中疑诊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分析
MCCC1 are common in children with MCCD in China. 【Key words】 Pyruvate carboxylase deficiency disease; Mut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3鄄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缺乏症(3鄄methyl鄄 crotonyl鄄coenzyme A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CD) (OMIM 210200/210210) 是一种亮氨酸代谢途径障 碍导致的罕见的有机酸代谢缺陷病,是北美、欧洲、 澳大利亚地区新生儿筛查中最常见的有机酸尿症, 欧美地区报道在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中 MCCD 发 病率约为 1/36 000[1],我国有中心报道为 1/68 333[2]。 现将在山西省生殖科学研究所新生儿筛查中心疑诊 为 MCCD 患儿的筛查指标、临床表现以及基因 10 月第 26 卷第 10 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October 2019,Vol. 26,No. 10
新生儿筛查中疑诊 3鄄甲基巴豆酰辅酶 A 羧化酶缺乏症分析
孟卫京 樊 军 卢文亮 李红霞 宋春英 郭兴萍 王 裕
【关键词】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 突变; 串联质谱法
Analysis of suspected as 3鄄methylcrotonyl鄄coenzyme A carboxylase deficiency in neonatal screening Meng W ei鄄 jing*,Fan Jun,Lu W enliang,Li Hongxia,Song Chunying,Guo Xingping,W ang Y u. *Shanxi Province Reproductive Ccience Institute,Taiyuan 030006,China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的健康宣教
方便公众了解。
社交媒体:利用社
3
交媒体平台,发布
疾病相关知识,扩
大宣传范围。
社区活动:组织社
4
区活动,如健康知
识竞赛、健康讲座
等,提高公众对疾
病的关注度。
学校教育:将疾病
5
相关知识纳入学校
健康教育课程,提
高青少年对疾病的
认识。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普及全羧化酶合 成酶缺乏症的基
本知识
宣传全羧化酶合 成酶缺乏症的预
防措施
提高公众对全羧 化酶合成酶缺乏
症的识别能力
倡导健康生活方 式,降低患病风
险
谢谢
3
基因检测:通过基 因检测确定是否存 在全羧化酶合成酶 缺乏症的基因突变
4
影像学检查:如B超、 CT等,可辅助诊断
肝脏病变情况
治疗方案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维 生素B12的食物摄入, 如肉类、鱼类、蛋类等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
作息、适当运动等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使用全羧化 酶合成酶替代疗法,补
充缺乏的酶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 液检查,监测全羧化酶
合成酶水平
预后与康复
预后:全羧化酶合成酶缺 乏症患者预后良好,经过 治疗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心理支持:患者家属应给 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 帮助其建立信心,克服疾 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康复:患者需遵循医嘱, 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康复锻炼:患者在康复过 程中可进行适当的康复锻 炼,如散步、瑜伽等,以 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当 运动等。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的治疗及护理
预防并发症
D
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自行调整用药量
C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B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A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
4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的预后
疾病预后
1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 是一种罕见的遗传 性疾病,预后较差。
2
预后主要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减轻心理压力
运动锻炼:适当增加运动量, 提高身体抵抗力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 查,监测病情变化
3
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的护理
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注 意饮食均衡, 避免高糖、高 脂肪食物
01
心理护理:保 持心情愉悦, 避免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
03
02
运动护理: 适当进行有 氧运动,增 强体质
3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 以改善预后,提高 生活质量。
4
长期治疗和护理可 以减缓疾病的进展,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治疗效果
01
药物治疗:补充丙酮酸羧化酶,改善代谢功能
02
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蛋白质摄入
03
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效果
运动护理:适当进 行运动,增强体质
04
睡眠护理: 保证充足的 睡眠,提高 睡眠质量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患 者的感受和需求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提 供情感支持和安慰
帮助患者应对压力:提供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帮助 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提供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丙酮酸羧化酶 缺乏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的治疗及护理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疾病类型、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等。
02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的预后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密切相关。
04
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使用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症药物,如苯丙氨酸等,可改善症状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苯丙氨酸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04
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适量摄入脂肪: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
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3
1
2
4
饮食控制:低糖、低脂、低蛋白饮食
运动疗法: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心理辅导: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01
提供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减轻心理压力
02
加强沟通: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
03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减轻心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01
避免接触可能导致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的因素,如药物、环境污染等
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等。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01
02
03
04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突变引起
环境因素:某些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如感染、药物等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可能导致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缺乏的护理
家庭护理
三羧酸循环异常
三羧酸循环异常
摘要:
一、三羧酸循环简介
1.三羧酸循环的定义
2.三羧酸循环的功能
二、三羧酸循环异常的类型
1.柠檬酸合酶缺乏症
2.异柠檬酸脱氢酶缺乏症
3.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
三、三羧酸循环异常的症状与诊断
1.症状
2.诊断方法
四、三羧酸循环异常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2.饮食调整
3.外科手术
五、预防与展望
1.预防措施
2.研究进展
正文:
三羧酸循环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环节,它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
食物中的能量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ATP。
当三羧酸循环出现异常时,可能导致能量代谢紊乱,影响人体健康。
柠檬酸合酶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三羧酸循环异常,患者由于柠檬酸合酶基因突变,导致柠檬酸合酶活性降低,进而引起三羧酸循环功能受损。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疲劳、肌肉酸痛、低血糖等。
诊断方法包括基因检测、生化检测等。
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饮食调整。
异柠檬酸脱氢酶缺乏症和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也是两种遗传性三羧酸循环异常。
异柠檬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肌无力等;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的症状为疲劳、头痛、肌肉酸痛等。
这两种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柠檬酸合酶缺乏症类似,治疗方面也以对症治疗和饮食调整为主。
预防三羧酸循环异常的方法包括:避免近亲结婚,进行婚前遗传咨询;对有家族史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携带突变基因的个体。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一例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一例作者:陈霞静李强陆壮念李东秀来源:《右江医学》2016年第06期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是罕见的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出现误诊、漏诊,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未能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
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患儿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患儿女,4个月,因咳嗽1个月,气促3天于2016年6月19日入院。
患儿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家属未介意,人院前3天咳嗽加重,喉有痰响,并出现气促,吸奶少,伴低热,无呕吐、腹泻、抽搐、昏迷等,病情加重后于6月16日到当地县医院住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脓毒症、代谢性酸中毒”,治疗3天后病情无好转而转来我院。
系GIPl,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出生体重2,8kg。
生后母乳喂养,3月龄开始添加米糊。
生长发育迟缓,4月龄不能抬头。
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
查体:T 38.0℃,P 160次/分,R 56次/分,身长60cm,体重4 kg。
营养差,反应差,皮肤黏膜苍白,左侧面颊皮肤见红色斑丘疹,局部皮肤粗糙、脱皮,口唇青紫,肢端暖。
头颅五官无畸形,无特殊外貌,颈软,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细湿罗音和哮鸣音。
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
腹不胀,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四肢肌张力低下。
人院后查血气分析:pH 6.916、PO257.8、PCO,32.3、SB-26.1。
血常规:WBC 20.1×10/L、N 63.6%、L 26.1%、RBC3.86×10/L、Hbl04g/L、HCT 30.3、PLT 375x 10/L、超敏CRP>5.0 mg/L。
尿酮体阳性。
血乳酸7.9mmol/L。
肝功能、肾功能正常。
电解质:K 3.8mmol/L、Na 147 mmol/L、Cl 110 mmol/L、Ca 2.19mmol/L。
床边胸片:肺部感染。
人院诊断为“1.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2.脓毒症,3.代谢性酸中毒,4.营养不良,5.湿疹”,人院后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美罗培南抗感染、纠酸、激素消炎、鼻饲配方奶等治疗。
多种酰基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课件
– 某些依賴特殊飲食治療的遺傳代謝病,如:苯丙酮尿症、丙酸血 症患者,如果配方中沒有添加生物素,可能出現生物素缺乏。
生物素缺乏症的病因(二)
➢ 後天原因
– 慢性胃腸疾患(如:短腸綜合征、腸道外營養)導致生物素吸收障礙; – 一些不當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也是引起生物素缺乏的原因,例如:
參考文獻
1. 韓連書教授. 串聯質譜和氣相色譜質譜技術在遺傳代謝 病檢測和診治中的應用講義.
2. 楊豔玲. 生物素與生物素酶缺乏症.臨床兒科雜誌 ,2006,24(12):941-943
3. 李端,劉麗等. 中國人多種羧化酶缺陷症患兒4例及其父 母基因突變分析. 中華兒科雜誌, 2006,44(11):865-868
– 血中丙醯肉堿、3- 羥基異戊醯肉堿濃度明顯增高; – 典型患者尿液乳酸、丙酮酸、3- 羥基丙酸、丙醯甘氨酸、甲基枸櫞酸、
3- 羥基異戊酸、甲基巴豆醯甘氨酸、巴豆醯甘氨酸排泄增加
HLCSD與BTD的鑒別診斷
➢ 多種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患者與生物素酶缺乏症患者臨床表現十分 相似,可表現為全身多個系統非特異性症狀,以神經系統和皮膚損害 為主;
4. 王彤, 葉軍 . 多種羧化酶缺乏症的診斷及基因突變研究 進展. 國際兒科學雜誌,2008年第6期.
%~50%;部分患兒可不需限制正常蛋白質。
❖ 穩定期:
➢ 生物素:5~30mg/d
預後
❖ C5-OH:3個月~1年降至正常; ❖ 尿有機酸:3天~1周後降至正常; ❖ 生物素缺乏症患者經過短期生物素補充、飲食與生活調理後
體內生物素水準可恢復正常;生物素酶缺乏症患者需要終身 補充生物素; ❖ 早期治療可明顯降低神經系統後遺症,若出現持續的神經系 統異常如發育遲緩以及腦室擴張,將無法逆轉; ❖ 大部分患兒對生物素治療療效佳,患兒可達到完全正常的健 康狀態; ❖ 預防發作,避免出現應激狀態如感染、手術、饑餓等。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古霞;郝虎;蔡尧;肖昕;石聪聪;李思涛【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年(卷),期】2018(039)005【摘要】[目的]探讨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HCSD)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至2017年经我院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基因检测确诊的6例HCSD 患儿的基因检测结果及其临床资料.[结果]共有6例患儿(3女3男),发病年龄7月~7岁3月.临床表现以反复顽固性皮疹为主,部分合并有生长发育落后、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3例有高乳酸血症,尿GC-MS检测:均有3-羟基异戊酸(3HIV)、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3HMG)、3-羟基丙酸(3HP)和甲基枸橼酸(Me-citrate)增高.血串联质谱检测:均有3-羟基异戊酰基肉碱(C5-OH)增高.患儿入院后予口服生物素及对症治疗,1周后皮疹明显消退.例1~4患儿均为HLCS基因第11外显子发生c.1522C>T纯合子突变.例5患儿HLCS基因第8外显子发生c.1088T>A纯合子突变.例6患儿HLCS基因第11外显子发生c.1544G>A与c.1558G>A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1558G>A未见报道.[结论]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临床疑诊的病人可进行尿GC-MS和血MS-MS检测.基因检测有助于HCSD的诊断,c.1522C>T纯合子突变可能与早发型HCSD有关;c.1558G>A为新生突变.【总页数】5页(P682-686)【作者】古霞;郝虎;蔡尧;肖昕;石聪聪;李思涛【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6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相关文献】1.1例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患儿的护理 [J], 罗秀状;李强;陈霞静;杨丽娟;黄艳萍2.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1例报告 [J], 殷志萍;王怡仲;张婷;肖咏梅3.HLCS基因突变致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一例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 [J], 张豪正;王广新4.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 [J], 古霞; 郝虎; 蔡尧; 肖昕; 石聪聪; 李思涛5.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研究进展 [J], 陈子衿;谢诚;艾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入院8小时复查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好转,但仍未纠正, 乳酸仍高于正常,遂予留取干血片行串联质谱检查。
入院时 间
PH
PO2 PCO2 BE HCO3- Lac
0时
7.01 117
15 -25.4 3.8 7.8
2小时 7.01 122
17 -24.8 4.3 8.4
4小时 7.11 111
9.1
30
-10.1 15.1
5.6
第3天
Lac 3.9mmol/L,皮肤大理石花纹基本消退,皮疹经皮肤护 理后红斑较前稍减退,渗出有所减少,仍有少许脓苔、皮 肤仍似薄膜状。
入院时间 PH
PO2 PCO2
BE HCO3- Lac
0时
7.01 117
15 -25.4 3.8
7.8
2小时
7.01 122
• 诊疗经过:入院后积极予盐水、血浆纠正休克,碳酸氢钠纠正酸 中毒,抗感染等治疗,4小时后复查血气分析:(FiO2 29%): PH 7.11,PCO2 15mmHg,PO2 111mmHg,BE –22.7mmol/L,HCO3 - 4.8mmol/L,Lac 8.9mmol/L。患儿渐出现气促加重,呼吸深快, RR56次/分,呻吟、吸气三凹征,遂于入院第5小时予气管插管呼 吸机辅助呼吸,并继续予白蛋白、碳酸氢钠、补液等扩容、纠正
• 入院第四天:干血片串联质谱结果回报:异常类别:有机酸血症,
检测结果:高羟戊酰基肉碱血症(HC5-OH),分析结果:多种辅酶A
羧化酶缺乏症
• 游0.4离5)肉碱CO 5.42umol/L(12-60) 羟异戊酰基肉碱 3.77 umol/L(0.06-
• C5-OH/C8 205.99 umol/L(0.5-10)
李秀珍等,多种羧化酶缺乏症15例临床分析及长期随访,中华实用儿科医学
由于生物素生成不足或生物素与羧化酶结合障碍均可影响生物素依赖的羧化 酶的活性,使脂肪酸合成、糖原异生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乳酸、3 一羟基异戊酸、3一甲基巴豆酰甘氨酸、甲基枸橼酸及3一羟基丙酸等异常代谢 产物在血、尿中蓄积,导致以神经系统损害、难治性皮炎、代谢性酸中毒等一 系列临床症状,生物素治疗疗效显著。 根据所缺乏的酶不同可分为生物素酶缺乏、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 发病率1/60000
17 -24.8 4.3
8.4
4小时
7.11 111
15 -22.7 4.8
8.9
6小时
7.18 293
13 -21.5 4.9
8.8
8小时
7.24 226
19 -17.6 8.1
9.1
24小时 7.31 212
30 -10.1 15.1 5.6
第3天
7.4
182
42
1
26
3.9
3
主要辅助检查
串联质谱检查
有痰音,偶有咳嗽后呕奶,病初曾有低热,入院前半天再次呕奶
后出现全身皮肤花纹,哭闹不安,精神差,无气促、发绀,无抽
搐。
2 既往史
4
患儿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85kg,无窒息史, 纯母乳喂养,家属诉患儿可追声,尚不能抬头。父母体健, 否认近亲结婚,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3 查体
体温不升,脉搏170次/分,呼吸50次/分,血压117/74mmHg,体重: 5 kg,神志清,精神差,反应一般。皮肤干燥透亮似薄膜状,头面 部明显,伴有少许脱屑,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肛周 见红色斑疹,渗液,表面覆有脓苔,全身皮肤呈大理石样花纹,双 手通贯掌,双眼结膜有少许脓性分泌物,前囟软,唇周微发绀,呼 吸稍促,50次/分,节律规则,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音有力, 律齐,无杂音,腹软,肝右肋下1cm,质软边锐,脾未及,四肢凉, CRT 5秒,肌力、肋张力正常。
• C5-OH/C0 0.69(0.00-0.03)
• C5DC/C5-OH 0.01(0.06-1.00)
• 同时行尿有机酸分7析3%:(4天后结果回报)
乳酸 11.2(0.0-4.7),
乙醛酸 56.3(0.0-6.130)%,
56%
3-羟基丁酸 3-羟基丙酸
7676..54((00..5000--%31..71)),,
4
文献回顾
多羧化酶缺乏症multiple carboxylase deficiency,MCD是一种与生物素相关的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表现为依赖生物素的多种羧化酶活性缺失,致 血中有机酸聚积,从而导致包括皮肤、神经、免疫、呼吸及消化等多系统损害。
尿GC/MS分析见乳酸、3-羟基丁酸、3-羟基异戊酸,3-甲基巴豆酰甘氨酸、甲 基枸橼酸及3-羟基丙酸. 大多数出生后5个月内发病, 以主要反复皮疹为首发症 状,伴反复气促,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反复呕吐,喂养困难,运动倒退、抽搐。血气 分析示持续性代谢性酸中毒,大部分患儿有酮尿、高乳酸血症、高尿酸血症、 高氨血症、低血糖
多种羧化酶缺乏症一例
汇报人: 贺艳军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目录
1 病史汇报 2 治疗经过 3 主要辅助检查 4 文献回顾 5 经验总结
1
病史汇报
1 现病史
3 患儿女,2个月,因“皮疹、咳嗽1周,精神差伴皮肤花纹半天”
以“支气管肺炎、感染性休克、湿疹”收入院。患儿1周前始出现
颈部、肛周红斑疹,皮疹逐渐增多,伴糜烂、渗出,咳嗽,不剧,
BE –25.4mmol/L,HCO3- 3.8mmol/L,SaO2c 96%,Lac 7.8mmol/L, 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并呼吸性碱中毒失代偿,乳酸明显升高。 生化:钾3.6mmol/L,钠143mmol/L,氯108mmol/L,ALT 21IU/L,二 氧化碳结合力12mmol/L,GLU 7.5mmol/L。CRP4.8mg/L, PCT0.04ng/ml。 影像学检查:胸片:支气管肺炎。头颅MR:胼胝体发育较细小, 建议随访;2、双侧乳突炎及筛窦炎。
遗传代谢病的急诊识别与处理
遗传代谢病的非特异性改变
遗传代谢病患者一旦急性发病,多表现为呕吐、 腹泻、哺乳不良、惊厥、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 非特异性的急性改。
完善一线实验室检查
完善一线实验室检查,如血氨、乳酸、葡萄 糖、血气、尿酮等急救床前检验
根据一线、二线检查结果
低血糖、高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酮症酸 中毒、高乳酸血症。
谢谢
生物素治疗时间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Lac(mmol/L) 3 2
0.8
• 生物素治疗第四天时颈部、肘关节曲面、腹股沟、肛周 皮损己基本消退,皮肤未见明显大理石样花纹,皮肤透
亮呈薄膜状,头面部明显,较前减轻,部分脱屑。转普 通病房继续治疗。
生物素治疗3天后
73% 30% 50% 75%
56% 29%
• 详细询问家族史及出生史,将临床表现与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分析, 若不能以常规的病程进展解释,及时排除遗传代谢病。
• 遗传代谢病患儿通常早期无特殊临床表现,体内处于代偿的代谢平衡状态, 一旦出现应激,如感染、创伤、预防接种等,患者就会出现失代偿,而出 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因此,在症状出现的早期,敏感生化指标的筛查有着 重要的意义。
王彤等,12例多种羧化酶缺乏症的基因突变分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5
经验总结
• 该患儿入院时以呼吸道感染、休克征象、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点, 而皮疹的特点易误诊为湿疹,以常规的抗感染、纠正休克治疗后,多次血 气分析仍提示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及高乳酸,不能以现有疾病解释, 应联想到遗传代谢病可能。此时需完善基本的代谢病检查:酮体、血糖、 乳酸、血氨、血尿串联质谱。
29%
3甲-羟基基巴异豆戊酰酸甘氨69酸.1(-27053%.60.-62(.3)0.0,-0.0),
甲基巴豆酰甘氨酸-1 70.9(0.0-0.0),
• 血氨 76umol/L(9-33)
修正诊断
多种羧化酶缺乏症并代谢危象 支气管肺炎 中度贫血
• 生物素治疗第二天乳酸3.0mmol/L,第三天乳酸2.0mmol/L, 第四天乳酸0.8mmol/L,尿酮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入院。时间 PH
PO2
PCO2
BE
HCO3- Lac
0时
7.01
117
15
-25.4 3.8
7.8
2小时
7.01
122
17
-24.8 4.3
8.4
4小时
7.11 111
15 -22.7 4.8
8.9
6小时
7.18
293
13
-21.5 4.9
8.8
8小时
7.24
226
24小时
7.31
212
19
-17.6 8.1
遗传代谢 病
误诊率、漏诊率较高
每一种疾病的发病率很低但因病种繁多,急性 发病病例多,其急诊漏诊和误诊率较高,从而 导致此类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也偏高
完善二线实验室检查
如脂酰肉碱分布、氨基酸分布、有机 酸代谢谱、尿液代谢谱分析等
高乳酸血症
心脏疾病、休克、缺氧的指征,还 注意有机酸血症和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 以及线粒体疾病也常有乳酸增高
15 -22.7 4.8 8.9
6小时 7.18 293
13 -21.5 4.9 8.8
8小时 7.24 226
19 -17.6 8.1 9.1
• 入院第二天(24小时)血气分析(FiO2 40%):PH7.31, PCO2 30mmHg,PO2 212mmHg,BE-B –10.1mmol/L, HCO3- 15.1mmol/L,SaO2c 99%,Lac 5.6mmol/L,
初步诊断
感染性休克 支气管肺炎 湿疹
2
治疗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