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合集下载

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元代工艺美术是指中国元朝时期(公元1271年至1368年)的工艺美术风格和技术。

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上,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元代工艺美术的独特风格是其主要艺术成就之一、元代的政治统一和人口迁移导致了各地文化的融合,使元代艺术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艺术风格。

元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为大气磅礴、雄伟壮丽、奢华豪放。

元代起初受到了南宋和西夏的影响,留下了许多独特的艺术作品。

随着元朝的崛起,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艺术风格也逐渐融入到元代工艺美术中,进一步丰富了其风格。

元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之一是宏伟的金属工艺。

铜铸、银器和金器都在元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金银器常常被用作宫廷礼仪用品和雕花工艺品,用于装饰和展示官方的威严和财富。

元代金银器的造型丰富多样,形式有器皿、香炉、匣子等,常常以龙纹、凤纹、麒麟纹等传统图案作为装饰,彰显了中国古代神话和传统文化。

其次,元代陶瓷也是该时期艺术成就的一大亮点。

元代陶瓷在造型、装饰和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元代的青花瓷成为当时陶瓷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元代青花瓷以其特殊的钴蓝色釉料和精致的绘画技法而闻名。

青花瓷的主题多样,有宫廷龙纹、花卉纹、山水纹等。

元代青花瓷在技术上进一步提高了青花瓷的烧制工艺,使它的质量更加精细和卓越。

再次,元代织绣工艺亦是元代工艺美术的独特之处。

元代的织绣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了中国织绣艺术的巅峰时期。

元代的丝绸制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元代的织绣作品大都有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特点,以刺绣和提花等精湛工艺为主。

织绣作品常常以鸟兽花卉、山水人物等为题材。

元代织绣工艺的成就贡献了中国传统织绣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综上所述,元代工艺美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

其宏伟的金属工艺、精美的陶瓷和多彩的织绣工艺都为中国的工艺美术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元代工艺美术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繁盛,也为后世的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美术史 各朝代发展新特点

中国美术史 各朝代发展新特点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特点?1、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2、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的充分肯定。

3、山水逐渐从人物背景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而兴起。

4、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专业画家在历史上也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

5、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绘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1、汉末以来的巨大变动,也引起了社会思想的变化。

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局部受到强烈冲击,独尊儒术的局面有所改变,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界呈现出自战国以来又一次自由活跃的局面,也是美学思潮的一个大解放。

2、这是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时代。

中国美术在这一时期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3、人物画在集成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绘画题材范围扩大。

专业画家在画史上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

山水画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

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和绘画理论著作。

魏晋时期在审美风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宣扬儒家思想的三皇五帝、忠孝节义、祥瑞之类的体裁仍占据重要地位。

世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在这一时期也不少。

体现新思潮,反映老庄思想与清谈玄学的和佛教思想的绘画也开始出现。

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画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2、江南秀丽的山水,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时代类别人物特色、著作技法构图用笔设色魏晋南北朝人物画顾恺之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顾得其神陆得其骨张得起肉陆探微秀骨清像张僧繇张家样(佛教)卫协精思巧密曹不兴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画家著作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论”山水宗炳《画山水序》畅神说王薇《叙画》隋唐时代类别人物特色、著作技法构图用笔设色隋唐人物画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用笔沉着清俊,勾线细劲坚实设色浓重妍丽吴道子人物塑造:“米粉厚薄,皆见骨高下而起隐”“旁见周视,盖四面可以意会如塑”《送子天王图》吴家样、兰叶描画圣创造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体积感与分量感,是人物的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架势,固有“吴带当风”之称。

中国各朝工艺美术

中国各朝工艺美术

梳妆奁
西汉 (公元前206—公元25年)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高19.2厘米,直径33.2厘米 梳妆奁。专门放置梳妆用具的器物。器身分 上下两层,连同器盖共三部分。盖和器身为夹纻 胎,双层底为斫木胎,器表涂黑褐色漆,再在漆 上贴金箔。金箔上施油彩绘。盖顶、周边和上下 层的外壁、口沿内以及盖内和上层中间隔板上下 两面的中心部分均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气 纹。其余部分涂红漆。上层放置手套三双,丝绵 絮巾、组带、绢地“长寿绣”镜衣各一件。下层 底板厚5厘米,凿凹槽9个,槽内放置9个小奁, 内放化妆品、胭脂、丝绵粉扑、梳、篦、针衣等。

钺是商周时代重要的礼器之一,也 是一种兵器。据考证,这种器物是 由石斧等工具演变而来的,在青铜 器中更强调华丽、美观的特质,成 为象征权力、象征威严的礼仪用物, 此处所选两件钺是商代后期作品, 格外强调器物威严恐怖的特性,同 商代艺术风格完全一致。
春秋战国
青铜莲 鹤方壶
错银几 何纹青 铜扁壶
春秋战国期间用失蜡法制作的 杰作——曾侯乙墓青铜尊。
元代
• “鬼谷下山”元青花 大罐
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拍 卖了一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 罐,当时的成交价折合人民币 是2.3亿,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 以买两吨黄金。这个罐子高27.5 公分,腹径为33公分,一共20来 斤重。以体积而论,这件元青花 是全世界范围内最贵的瓷器;单 件工艺品的最高价,也是这件元 青花创造的。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现有洞窟236个,其中有70余窟壁画保存完好。石窟壁画内容 以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壁画风格具有鲜明的西域特色。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隋唐五代
隋唐时期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癿崭新局面, 隋唐服饰之绚丽多彩,有诸多因素。 唐初胡服盛行。“胡服”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癿服装。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 民族匈奴、契丹、回鹘不中原交往甚多,加之丝绸之路癿骆驼商队络绎丌绝, 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随胡人而来癿文化,特别是胡服,极大癿影响了唐代妇 女癿着装,其中尤以长安、洛阳等地为盛,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材料大多 用质地厚实癿织锦,领、袖均镶有较宽阔癿织金锦花边。较典型癿是上戴浑脱 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蹬高腰靴。

中国工艺美术史 重点内容

中国工艺美术史 重点内容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一、彩陶工艺:新石器时代晚期(7000-4000年前)泥条盘柱法和捏制法,在一种手制的棕红色陶坯上用红黑二色绘制图案,然后经800度的低温烧制而成的陶器。

1、分布地区:黄河中下游2、类型:半坡型(人面鱼纹盆)、庙底沟型(花卉纹彩陶钵)、马家窑型(舞蹈人纹盆)、半山型(首次出现红色)、马厂型(早期有红色晚期以黑色为主)二、黑陶工艺:1、龙山文化:轮制法特点:黑光薄棱三、玉器:1、良诸文化:以玉璧、玉琮为主,主要是观天测地的工具2、红山文化:中华第一玉龙(内蒙赤峰)奴隶社会的工艺美术一、青铜工艺:青铜的成分,红铜加锡的合金1、作方法:陶范法、失蜡法2、炊器:鼎(煮肉)鬲(做主食)甗(蒸食物)3、食器:簋、簠、盨、豆(盛肉酱)4、盛酒器:尊、壶、卣、彝、罍5、饮酒器:爵、角(祭司用)、觚、觥、觶6、温酒器:斝、7、盉8、水器:盘、匜(舀水)、盂、鉴:照面用9、乐器:鼓、铙、钟、铃10、剑、刀、钺、戈、矛代表作:商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佰矩鬲虢季子白盘剥春秋:越王勾践宝剑、莲鹤方壶司母戊鼎:目前最大的青铜器世界罕见,1939年出土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商代晚期王室用物,长方形口部两个直立大耳下有四个柱形足。

高1.33米重875公斤。

战国秦汉的工艺美术一、青铜艺术:铸造方法:金银错和失蜡法、鎏金代表作:战国:曾候乙编钟、金银错龙凤案秦汉:铜车马汉代:鎏金长信宫灯、金银错(博山炉)、金银错(狩猎纹的铜车饰)、马踏飞雁(青铜奔马)二、陶俑艺术:秦兵马俑:1974年秋天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骊山陵东侧发掘了巨大的秦兵马俑坑,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武士俑约8000个,身高均在1.80米以上1.90米以下每个体重500斤,身披战袍,足蹬战靴,手执各种青铜武器真实再现了当年秦王的千军万马,内平六国、外却匈奴的雄伟壮观的军阵场面。

它是世界上罕见的地下雕塑博物馆,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第六大奇迹。

艺术成就:体形高大,数量众多,写实的手法,反映了秦代的劳动人民在选土、雕塑、烧窑、着色等方面的聪明才智。

浅谈元代青花瓷器的绘画风格

浅谈元代青花瓷器的绘画风格
枝 莲花 、 波 纹、 意纹 、 海 如 回纹 , 间 隔 着 出现 , 整 个 瓷 面 会 在
表意方式 , 以及夸张、 变形 、 率直 、 随意的表现手法和 多样 变化的表现形式为其特 征。 内容上看 , 从 民间美术纹样是
民众对生存 、 生活 , 祥美满的功力追求 , 吉 反映 了真诚、 坦
关键 词 : 青花
陶瓷绘 画 人物 画 艺 术语 言


元 青 花 的概 述
青花 瓷器 的定 义为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 画,然后
题纹饰可单独出现, 也可配合辅助纹饰 共同构成 青花
装 饰 。 青 花 边 饰纹 样 的视 觉 特 点 除 了来 源 于 纹 样 本 元
上 透 明釉 ,在 高 温 下 一 次 烧 成 ,呈 现 蓝 色 花 纹 的铀 下
奏与韵律、 重复 与呼应、 比例 与尺度 、 风格与个性 的形
式 因素 。
元代的装饰纹样 不仅 有很强 的写实性 , 而且能够
在 某 些 局 部 的 描 绘 上进 行 大胆 的夸 张 。 这些 融 写 实与
夸张于 一体 , 介于“ 与不似 ” 似 之间的艺术 风格 , 同元
画所 追 求 的 “ 韵 意 趣 ” 神 可谓 异 曲 同工 。 元代 边 饰 中 以
同 时 元 代 青 花 瓷 画作 为 瓷 器 装 饰 的重 要 语 言 , 必 须 考 虑 对 瓷 器 造 型 的 适 应 ,青 花 瓷 画 必须 通 过 巧 妙地
安排 、 整体 的建构 , 才能体现 出造型 、 文饰、 色彩 、 材质 、 工艺、 法等瓷器 的整体 审美效应。从审 美上来看, 技 元 青花瓷画作为时代文化思想载体 ,它体现 出多元融合 的民族特点。 即体现 了蒙古 民族 文化崇 白尚蓝的色彩

元代玉雕动物的特点

元代玉雕动物的特点

元代玉雕动物的特点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元代玉雕动物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特点而备受瞩目。

以下是元代玉雕动物的一些特点:
1.写实性和生动性:元代玉雕动物注重表现动物的写实
性和生动性。

雕刻师傅以精湛的技艺展现动物的形态、神态和姿态,追求更加真实的艺术表现。

2.厚重而丰满的造型:元代玉雕动物的造型通常具有厚
实感和丰满感。

雕刻师傅通过巧妙的处理,使动物形象更为立体和有质感。

3.线条简练而流畅:元代玉雕动物的线条通常简练而流
畅,强调动物身体的曲线美。

雕刻师傅在保持写实性的基础上,运用简洁的线条表现出动物的动态之美。

4.细节处理:对动物身上的细节处理非常注重,如毛发
的雕刻、眼睛的表现等。

这些细致入微的雕刻使动物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5.多样的题材:元代玉雕动物的题材丰富多样,包括传
统的神话寓言故事中的动物、吉祥物等。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6.器物的雕刻:元代玉雕动物常常被雕刻于各类器物之
上,如玉杯、玉盖罐等,这些作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兼具艺术性。

7.色彩处理:元代玉雕动物的色彩处理相对较为简洁,
主要以玉质自然的颜色为主,不过在一些作品中也可见到采用其他彩石来点缀,以增强艺术效果。

元代玉雕动物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熏陶,呈现出一种融合写实性与艺术性、古朴与雄浑的独特魅力。

工艺美术史试题和答案)(01)

工艺美术史试题和答案)(01)

第一章〔1〕原始社会的彩陶分哪几种类型?其特点是什么?答: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等。

特点:半坡陶器早期是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增多,装饰花纹以鱼纹最具代表性,在半坡型彩陶的文饰中,人面形花纹很有特色,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

庙底沟彩陶是以黑彩为主,少数兼用红色,还消灭了带白衣的彩陶,彩陶图案都画在陶器的外外表,以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构成繁复连续的带状花纹为主,也有带状方格纹、涡纹和圆点纹构成的成组图案。

马家窑型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局部地区,器形与文饰接近于庙底沟类型,器形以壶罐为主,也有盆钵碗和平底瓶等,盆钵碗中盛行内彩。

彩陶底色以橙黄为主,外表打磨的相当精细,常用黑颜色绘,一般多用线条的平行、弯曲、穿插、同心圆、涡形的花纹变化,构成规正雅致的图案,绚丽对称,美丽流畅。

田自秉先生总结出马家窑彩陶的艺术特点:满、内彩、点和螺旋纹。

半山型的彩陶文饰华美堂皇,荣耀夺目,常以黑红两色相间的线条带锯齿形的变化,勾画出葫芦网格纹、流水旋涡纹、水波浪、格花菱纹、起伏山川纹、圆圈网格纹、连弧纹等,多饰于高颈贯耳壶、大口圆腹瓮、小口鼓腹瓮和内彩的盆碗上,这种带有锯齿形图案的彩陶器,是半山类型的盛行风格。

这类彩陶图案以繁密为特色,丰富的图案与饱满的造型浑然一体,使彩陶显得更加的绚丽华彩。

马厂型彩陶以黑红两色,也有用单黑色的,先涂红色或施红、白色陶衣的彩陶,是马厂型彩陶的彩绘方法,他主要是始终线构成的,因此具有刚健庄重的特点。

其次章:〔2〕青铜器的制作过程:炼矿、制范、熔铸、装饰等几个过程。

〔3〕商代的青铜器有六大类: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

第三章〔4〕周代为什么说是古代玉器艺术的顶峰?答:周代可以说是古代玉器艺术的顶峰时期。

佩玉的风气大为盛行,一切服饰之物,也都有玉石所取代。

所谓“君子比德于玉”、“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故君子贵之”所以君子常佩玉,除了服饰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朝聘所用的礼器和符节器的进展,符节器是传达王命的信号,无论用途和名称如何,其根本的形制都是玉刀和玉斧的化身。

元代美术

元代美术

• 山西芮城永乐宫为元代著名的道教宫观, 现仍保存其主体建筑。三清殿屋顶使用黄 绿两色琉璃瓦以及台基处理的手法反映了 元代的建筑特色。 • 喇嘛教建筑以大都妙应寺塔(北京, 1279年,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为代表,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竣工。塔高50公 尺,全为砖构实心,外部粉刷白色。反映 藏、汉建筑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一、山水画 • 元代新的绘画风气的到来与赵孟頫的开启密切相关。 •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人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 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 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 状物寄情,属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

元四大家的山水画
元代美术
概述
• 元代由于政权的更替,战争引起的社会动荡等方面的原因, 绘画出现了和宋代显著不同的特点。人物画主要成就更多 地体现在寺观壁画方面,宋代院体绘画精密不苟的画风, 元代已成衰微之势。
• 继承宋代已成潮流的文人士大夫绘画在元代画坛上占据着 显著地位,元代前期的赵孟頫、高克恭、任仁发等位居显 要的馆阁士大夫均以擅长绘画著称。元代中后期文人画家 以集中于江浙一带的画家为代表。“元四家”的黄公望、 吴镇、倪瓒、王蒙主要师法董源、巨然和北宋山水诸家, 以水墨或浅绛写江南山水,各自创立自己的风貌。此时文 人画与工匠画有了更明确的分野。花鸟画也向水墨方向发 展,梅、兰、竹、石为主要题材,出现了李衎、管道昇、 柯九思、顾安、王冕等代表画家
• 元四大家技法上以宗董、巨为主,审美情操、艺术见解都倾向超 脱世俗,喜描写闲适、宁静的意趣,突出笔情墨韵和抒发作者的 主观心绪,对后世传统文人画影响很大,他们是︰ 黄公望(1269~1354年),取法荆浩、董源诸家,加以融 化,以水墨或浅绦设色作画,苍润浑厚,为明清文人画家所师法。 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图卷》(1350,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镇(1280~1354年),吸取董源、巨然皴法,笔墨雄秀 清润,表现苍茫象,喜作渔父图。代表作《双松图》(1326,台 北故宫博物院)、《洞庭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倪瓒(1301~1374年),字云林,所画山水主要表现太湖 风光,喜用折带皴表现山石,意境清幽而荒寒萧索,带有孤寂之 感,绝少设色,为明清画家所推崇。代表作《容膝斋图》(1372, 台北故宫博物院)、《六君子图》等。 王蒙(1301~1385年),山水多表现隐居生活,喜用牛毛 皴画山石,笔墨层次丰富。代表作《秋山草堂》(台北故宫博物 院)、《青卞隐居》、《花溪渔隐》、《具区林屋》(台北故宫 博物院)等。

第九章-元代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第九章-元代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 由于新疆和田玉的大量生产,为元代的琢玉工艺提供了有力的条 件,此时的琢玉工艺,
• 不仅可以雕琢小型的饰品,而且可以雕琢大型的作品。
2021
18
2021
19
2021
20
2021
21
2021
22
• 元青花之谜 • 元代人喜欢白色,与奶食、银器有关。 • 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 首先蒙古人崇尚蓝色和白色,蒙古人的食物主要是奶制品。此外,
受到了波斯人的影响,蓝色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 • 它为什么突然成熟? • 一种说法认为元代早期没有出现青花,而是中期受到波斯的影响,
次烧制)

2021
17
• 我国自元代以来制成了青白瓷,瓷色白里泛青,装饰以青色花纹, 显得十分协调、优美。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度 ,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所谓“统一 色也,见深见浅。一瓶一缸,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者,娇翠欲滴” 。青花既简朴而华美,既繁复而统一,它如同民间蓝印花布一样, 具有质朴、淳厚、典雅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它是在陶 瓷工艺中,自元以后形成的一个主要品种。景德镇的瓷的纯净和瓷 化程度导致了青花的产生。
2021
6
• 元代的手工艺,在不断的战争中,最初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 和农业生产又有不同之处。元代贵族统治者为了满足他们奢侈的生 活享受和军事上的需要,十分重视工匠的搜刮,把工匠作为俘虏的 对象。在战争中,首要的是掠取钱财,其次是手工艺者。
• 元代的手工艺有官办和民间的两种。官办的组织庞大,分工很细 ,是前所未有的。元代的工艺美术发展极不平衡,有的极其繁荣, 有的凋零衰落。一部分奢侈享用的工艺品,制作非常精美。
• 造型硕大的原因?

中国工艺美术史小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小结

小结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各种工艺创‎作,在工艺美术‎创作上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实用和装饰‎的统一。

原始工艺的‎装饰,不是附加而‎是和实用有‎机的统一的‎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技术对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形成新的风‎格充分运用‎技术条件的‎特点,能更好的体‎现其艺术效‎果三、形式感的应‎用。

丰富了工艺‎语言,也提高了人‎们对形式美‎的感受四、表号性的艺‎术手法。

用简约的表‎现方法,突出其形象‎特征,从写实到表‎号化,从具体到抽‎象化,是工艺美术‎常用的重要‎艺术手法商代一、商代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商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也就表现为‎宗教迷信的‎思想,其工艺装饰‎纹样也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二、商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商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反映。

商代的造型‎多运用庄重‎而又安定的‎直线,装饰也采用‎对称而又规‎整的格式。

三、青铜器的造‎型发展,首先是从实‎用出发的。

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所以酒器的‎制作十分发‎达。

四、商代工艺装‎饰的社会意‎义,其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周代周代提出了‎“德”的观念,同时也比较‎看重现实,强调“礼治”,礼的特点是‎等级和秩序‎,它反映在周‎代的各个方‎面。

从工艺美术‎的角度看,青铜器的制‎作,玉器的使用‎,都是反映等‎级差别,适应礼治的‎需要。

因而工艺制‎作的样式,常有固定的‎规格,而在装饰上‎,则反映出显‎著的秩序感‎。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无论品种、制作、艺术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和时‎代风貌:一、它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

这一时期,由于的独立‎生产和发展‎,工艺美术制‎作具有地方‎性、普遍性、多样性。

地方性是指‎各地形成了‎地方名产,如齐国刺绣‎,楚国漆器,吴越刀剑。

普遍性是指‎无论文化先‎进还是落后‎,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工‎艺美术生产‎。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考试大纲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考试大纲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性质:考试3.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4.学时/学分:2二、课程考试目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理解认知能力。

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背景、工艺的发展和成就、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工匠大师有全面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对优秀工艺作品的鉴赏和批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1.了解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为该时期的主要标志。

2.理解中国工艺美术萌芽期的原始社会工艺特点,以及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3.掌握磨制石器在形制的演化,彩陶装饰纹样的演化。

第二章1.了解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陶器、玉石等工艺类型的风格和艺术特点;2.理解商周青铜器的发展脉络及其时代审美差异。

3.掌握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设计及取得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顶峰的青铜工艺,其由审美功能向实用功能的转换。

2.理解发展迅速的漆器和染织工艺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的种类及其艺术特征。

第四章1.了解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较稳定,经济发展为手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理解这一时期青铜、漆器、陶瓷砖瓦、纺织服饰、金银玉雕等各个领域中的工艺生产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3.掌握汉代的文化思想对漆器、青铜器、纺织等工艺的影响。

第五章1.了解佛教的全面传入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美术的影响。

2.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与民族融合对工艺的影响。

3.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工艺、金属工艺、雕刻工艺等方面在其特点历史时期里的发展历程和具体特点;第六章1.了解隋唐工艺美术的发展熔铸南北、渗用古今、糅合中外的特点。

2.理解隋唐工艺美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掌握汉代末期至隋唐时期家具在形制上的变化趋势。

第七章1.了解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工艺美术,在这段政权更迭,民族大融合时期,分析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元代时期的工艺美术与文化艺术

元代时期的工艺美术与文化艺术

元代时期的工艺美术与文化艺术元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作为一个外族政权,元朝却在很多方面为中国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工艺美术和文化艺术领域,元代的成就也是无可比拟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元代时期的工艺美术和文化艺术,包括青花瓷、木雕、装饰艺术、书法绘画等。

一、青花瓷元代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

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使其成为了后世各个时期陶瓷艺术的重要样板。

青花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采用高温烧制的方法,使釉色明亮纯净、青冰一般,同时在瓷器表面追求细腻而流畅的线条,减少浮雕装饰,达到一种明朗自然的生动效果。

青花瓷能够成为元代陶瓷业的代表,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观美观,更在于它的工艺精湛和管理规范。

青花瓷的瓷胚制作要求高粘土纯度,这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在元代,开设专门的瓷器制造所,采取重点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工厂体系,并规定了陶器制作的各种工艺技能、瓷器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等。

二、木雕木雕是元代的又一重要工艺美术表现形式。

元代的木雕以“深浮”为主要特点,即雕刻深浅相间,线条流畅自然,刻划精细,又不失简洁明了,为广大文化艺术爱好者所喜爱。

元代的木雕题材很丰富,主要以宗教和文化为主,宗教题材包括佛像、道教神像等,文化题材包括历史人物、图案、器具等,佛像尤为精美。

元代以前木雕的内容都以佛教神像为主,而到了元代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化题材,其中最著名的是扬州书坛的文人木雕。

文人木雕是以西施、春香、李清照等美女形象为雕刻对象,这些女性形象都是文人墨客的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文人木雕有一种吸引力,它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极为重视的人性美的特点,特别是对女性美的追求。

三、装饰艺术元代的装饰艺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了西方的风格和思想,具有非常独特的风格。

元代的装饰艺术特点之一是本体和装饰相辅相成,元代的陶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元代青花瓷的釉下彩是一种在瓷器氧化态下经过还原烧制而出现的彩色花纹,这需要瓷胚、釉料及彩料等种类多且难以配制调配。

精选中外工艺美术史第7章元代的工艺美术

精选中外工艺美术史第7章元代的工艺美术
7.1 陶瓷工艺
7.1.1 青花和釉里红 青花是一种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绘瓷器,是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再施透明釉,在1300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出白地蓝花的效果,英文称为Blue andWhite。严格意义上的青花是在元代烧制成功的,它的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单色釉的新突破和多彩瓷开发的良好开端。
7.3 金属工艺
元代著名的金银器工艺家有朱碧山、谢君馀、谢君和、唐俊卿等人,尤以浙江嘉兴的朱碧山最为出名。故宫博物院现存有朱碧山的一件代表作品——银槎chá ,实为酒杯,高18厘米,长20厘米,由白银冶铸后加以雕刻而成。槎chá身作老树桠杈之状,瘿yǐng结错落,枝权纵横,一道人倚槎而坐,右手执卷,专心研读,树干中空,可以盛酒作杯。道人的头、手及云头履等,皆铸后焊接而成,但浑然如一次铸成,毫无痕迹。槎尾刻“龙槎chá ”二字,尾后刻作者款识,腹下刻五言绝句:“百杯狂李白,一醉老刘伶,知得酒中趣,方留世上名。”这是一件极富诗情画意和雕塑味的作品,造型奇特,创意新颖,制作精巧,代表了元代金银器工艺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元代金银器名匠卓越的艺术水准。它把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情趣和工匠艺人们的娴熟技艺巧妙结合起来,是一件元代工艺美术的杰作。
7.4 漆器工艺
7.4 漆器工艺
戗qiāng金指在漆器上进行雕刻,再填以金彩,填以银彩者称为戗银。戗qiāng金银法在《辍耕录》中有详细记载。元代最出名的戗金高手是嘉兴斜塘杨汇人彭君宝,其所制的山水树石、花竹翎毛,亭台屋宇,人物故事,都极精巧工细,“种种臻妙”。 螺钿也是元代漆器的一个重要品种。近年在北京后英房元墓曾出土螺钿残漆盘一片,画面中殿阁高耸,仙云缭绕,表现出广寒宫华丽的建筑和云、树,五彩斑斓,嵌片精细,是一件十分精美的螺钿作品。 I
7.4 漆器工艺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2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2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2目录CONTENCT •绪论•原始社会工艺美术•商周时期工艺美术•秦汉时期工艺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美术•唐宋时期工艺美术•元明清时期工艺美术01绪论工艺美术定义与分类定义工艺美术是指运用各种美术技艺,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同时注重审美和装饰性的手工艺品和工业美术品。

分类根据材质、工艺和用途的不同,工艺美术可分为陶瓷、漆器、金属工艺、染织工艺、雕刻工艺、民间工艺等。

中国工艺美术史概述发展历程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工艺美术不断吸收融合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主要特点中国工艺美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追求和谐统一的美学原则。

在材质运用、工艺技巧和图案设计等方面,中国工艺美术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水平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010203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特点;掌握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制作工艺和技巧;探究中国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通过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同时,对于从事工艺美术创作、设计、研究和教育等工作的人员来说,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也是提高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02原始社会工艺美术彩陶的起源彩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

彩陶的特点彩陶以红陶为主,表面用黑、白、红等色绘制出各种图案,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彩陶的代表作品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彩陶,距今约8000年,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彩陶。

80%80%100%黑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又一代表。

黑陶以黑色为主色调,器表乌黑光亮,胎质细腻坚硬,具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特点。

龙山文化黑陶蛋壳杯,器壁薄如蛋壳,表面乌黑光亮,代表了当时黑陶制作的最高水平。

中国美术史_李福顺_第八章元代美术

中国美术史_李福顺_第八章元代美术

第八章元代美术Chapter Eight Art of Yuan Dynasty(公元1271-1368年)元朝是蒙古贵族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继位大汗(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

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五代以来南北群雄割据的混战局面。

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巩固元朝统治。

政权主要掌握在蒙古贵族手中,汉人则处于受歧视的地位。

自隋代开始实行的科举制被废止,文人效命朝廷的正常途径被堵塞。

此时,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在意识形态方面,元统治者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在蒙古族中极力维护本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在汉族中提倡程朱理学;在其他少数民族中允许多种宗教存在,喇嘛教被视为主要宗教。

儒生的地位十分低下,宗教界却拥有种种特权,其首脑人物可直接干预朝政。

国内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元代的文学艺术,除元曲外,就主流而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对时世超脱冷漠。

此时文人画走向成熟,山水画则孤峰突起。

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已被元代画家所普遍采用。

宗教的繁荣,带来了宗教艺术的活跃和发展,特别是喇嘛教艺术。

元代的工艺美术与宋代相比,也有不少新的特点。

元朝对外交往日益扩大,主雇已不同于前,新的需要刺激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瓷器中的青花、釉里红,织绣中的纳石矢取得了新成就。

漆器(特别是剔红)、铸银、玉器等生产,也都有较大发展。

建筑方面,由于元朝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封建大帝国,民族众多,交往频繁,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技术增加了若干新的因素。

第二节元代的绘画Section Two Painting in Yuan Dynasty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元代,进入一个新时期,与唐宋绘画相比,已存在明显差异。

“唐人尚巧,北宋尚法,南宋尚体,元人尚意。

”元画简率灵动,形似被看得无足轻重,“画不过意思而已。

”(黄公望语)反映到画风上,唐画宏伟,宋画充实,元画空灵。

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元代(1271年-1368年)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和特点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瓷器、陶瓷、金属器、漆器、纺织品等方面。

以下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元代的瓷器工艺达到了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巅峰。

元代的瓷器色彩丰富多样,红、绿、黄、蓝等各种颜色层次鲜明,给人精致而华丽的感觉。

元代的青花瓷以其纹饰丰富、装饰华丽而著名,成为中国瓷器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

元代青花瓷花纹主题多样,既有传统的龙凤、云、山水等图案,又有突破性的人物故事和民俗风情的描绘。

技术上,元代瓷器釉色厚重,纹饰清晰,器物造型也更加大胆创新,如纵横交错的莲花纹饰和多层次的散花纹饰等,使元代瓷器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陶瓷之一其次,元代陶瓷器以青绿釉、黑釉、白釉等为主要特点。

其中,元代黑釉陶瓷被誉为“旷世奇杰”,通常采用小石子、砂子等杂质做材料,加上烧制的特殊工艺,呈现出深邃的黑色,富有光泽和质感。

元代青绿釉陶瓷则展现出一种娇美而含蓄的风格,釉色鲜绿而瑰丽,线条柔和而曲折,给人一种安静和谐的感觉。

元代陶瓷器还大量使用白釉,以它纯洁的白色和简约的造型来强调其高雅和精致,成为元代瓷器艺术的重要特点。

金属器是元代工艺美术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元代金属器造型精美,纹饰丰富,多样的器型和独特的装饰手法引人注目。

金属器的制作工艺在这个时期进一步发展,铜的铸造和黄铜的制作技术日益成熟。

金属器多数采用铸造的方式,铸造的器物造型精美,精细工艺和复杂花纹的运用展现出独有的元代工艺美术风格。

此外,元代金属器还常常与其他工艺美术相结合,例如与漆器、玉石、珠宝等进行多种材料的组合,提升了金属器的艺术价值。

漆器是元代工艺美术中独具特色的一种。

元代漆器的漆工技术高超,施工工艺繁琐,装饰华美,制作出来的漆器表面光滑细腻,色彩鲜丽,富有层次感。

元代漆器主要以黑色为底,配以红、黄、蓝等鲜艳的颜色进行点缀,花纹多样,包括莲花、龙凤、云纹等,以及人物故事、花鸟图等主题。

元代雕漆工艺初探

元代雕漆工艺初探
关键 词 : 代 雕 漆 剔 红 元
夺 目可观 , 甚少 。明张应文《 传世 ” 清秘藏》 :宋人雕红漆器 , 说 “ 宫
中所用者多 以金银为胜 , 妙在刀法 圆熟 , 藏锋不露 , 用朱极鲜 , 漆 坚厚而 无敲裂。 由此不难看 出雕 漆在 宋代 已非常普遍 , ” 而且雕 工技艺 已相 当娴 熟精妙 , 刀法 圆熟 , 藏锋不 露。明黄成在《 髹饰 录》 中认为宋代 雕漆 与元代雕漆 的特点是 并举 的“ 宋元 之制 , 藏
鬟 镦 ,新 充 百
元代雕漆工艺初探
口陈又林
摘 要 : 漆工 艺是 中国漆工艺 中艺术表 现力最 强、 雕 最耐 人欣赏的 品
堆, 至数十层 、 百层 , 始刻人物楼 台花草等 象。刀法之工 , 雕镂 之 巧 , 若 图画。有锡胎 , 俨 有腊地 者 , 如红花 绿叶、 黄心黑 石之类 ,
工艺会 在元代 兴起? 元代雕漆又有那些特点 呢?
元末 的民间剔红 工艺之所 以在 浙江嘉兴地 区兴盛起 来 , 不
是偶然的, 主要有如下几个原 因:
雕 漆工 艺, 源于髹 漆, 髹饰 、 画、 刻相结合 的工 艺。 起 是 绘 雕 实际上 , 雕漆 是一个总称 , 人们 习惯上往往根据所雕 漆器 之颜色 分 别加 以命名 , 主要包括 剔红 、 它 剔黄 、 绿 、 黑 、 剔 剔 剔彩 、 犀 剔 等 。 由于古代雕漆大 多采 用朱漆 , 以也 有用雕漆专指剔红 , 所 或 者 用剔红 泛指雕 漆 的。 剔红 ” 因为 油光漆 内兑入银 朱( “ , 或尺 银 磉、 赤朱)漆 层呈红色 , , 故名 ; 若兑入 石黄( 或耐 晒黄 等)漆层 呈 , 黄 色 , 黄漆则 为剔黄 ; 雕 兑入 漆绿( 或钛青 绿等)漆层 呈绿色 , , 雕 绿漆则为剔绿 ; 兑入 毛蓝( 或钛 青蓝等)漆层呈蓝色 , , 雕蓝漆则为 剔蓝; 兑入烟 炱 , 漆层呈 黑色 , 黑漆则 为剔黑。黄 、 绿漆 中 雕 蓝、 须兑入 少量钛 白粉 。雕 漆还包 括剔彩和剔犀。剔彩是在 漆器 胎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明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明代的工艺美术,可以看出它已具备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的多种特点.完整、庄重、敦厚、大方、明快、宏健,而又富于装饰美2这已是东方工艺美术的完备时期。

3同时,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的分化已明显形成两大系,并表现才出各不相同的创作特点和审美情趣4在装饰中,吉祥图案的广泛应用,也成为此一时期的艺术特点。

元代工艺美术的时代特色:元代蒙古贵族在将近一个世纪的统治期间里,并没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总的来看,这时期的文化具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蒙古贵族的游牧民族文化;二是汉族的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另外,由于版图的扩展和中外的交往,还出现一部分传来的并未消化的外来文化。

但是作为文化之一的工艺美术,其代表时代风貌的是一种豪放、疏野的特色。

工艺美术的造型庞大,器形的简略,色彩的艳丽,放映了游牧民族的雄健粗犷的审美要求和生活需要。

采棉的推广,工艺技术的交融和发展,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贡献宋代的时代特色:宋代崇尚理学,所以是一个重理性的时代。

反映在工艺美术风格上,它具有内蕴恬淡,雅洁的特点,赋予理性的美。

在造型上端庄大方,令人寻味;色调多用冷色,青、绿、褐、黑等,有宁静感;装饰常采用富于理性的规则几何纹,更多的是素朴无华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因而也是个文治的时代。

文学艺术的发达,强烈影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艺美术的生产也渐渐走向商品化。

在制作中考虑大量生产,并力求降低成本,以扩大工艺美术的社会效能,在这一点上,宋代工艺美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唐代工艺美术风格: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看,唐代起,就脱离了商、周、汉魏六朝以来的那种古朴特色,而是具有近代装饰风貌的因素。

唐代的工艺美术特点有:(1)人的意识的解放(2)装饰生活的情趣化。

唐代的装饰,一变以前以动物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特点,开始面向自然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摆脱了拘谨、冷静、神秘、威严的气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亲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元代工艺美术的艺术成就及特点中国元代是以蒙古族游牧主贵族为主,代表蒙、汉及其他少数民族大地主和上层贵族利益的政权。

其文化特征从总体上看,仍是融合蒙古族等游牧民族文化和汉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他外来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总体,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元初,统治者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措施,遂使传统的工艺美术也得以复兴和发展。

元朝尊西藏佛教为国教,梵像的传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均给元代工艺美术带来殊变或折射。

统治者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和精神享乐的需要,将战争中掳掠来的欧洲、阿拉伯地区及西夏、金、南宋的各行工匠组织起庞大的为皇家服务的官办手工业。

匠籍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便于积累工艺经验,提高技艺,使官办手工业人材荟萃,技艺精湛,生产出了大量高级手工艺品和消费品,反映了元代工艺美术的发达。

陶瓷工艺盛行于宋、辽、金时期南北各地的磁州窑、钧窑、官窑、汝窑、龙泉窑、吉州窑等著名瓷窑,此时已走向衰落。

唯江西景德镇窑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元代已逐渐形成了有巨大生产能力,并出现了划时代的新创造。

朝廷专设浮染瓷局,负责烧造皇室用瓷,该局停办后改由饶州路总管监烧。

景德镇陶瓷业的最大成就是青花、釉里红等品种的成熟。

青花是以氧化钴料在瓷胚上绘以各种纹样,上釉后以还原焰烧成。

其钴料有域外和国内两种。

使用域外钴料,其色泽深邃如青金,庄重典雅。

取自浙江、云南及江西等地的国产钴料,则呈色灰蓝或蓝中泛青灰。

釉里红是以氧化铜呈色的釉下彩,其工艺、器型、装饰等大体与青花瓷器相似。

但其显色较青花难度更大,成功的显色堪与宝石红媲美,但大都泛出深浅不同的灰色,有的呈乌金或淡墨色。

红、蓝单色釉瓷的烧成,标志着中国单色釉瓷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间白釉瓷也出现了崭新的变化,其釉呈卵白色,因印有“枢府”字,故又名枢府窑,其中以“天禧”款为其代表。

磁州窑品种繁多,产量庞大,纹饰趋于简化。

均窑显色不见火焰红和火焰青,仅见月白地或点红斑者。

龙泉窑瓷器釉色偏绿,器体大型化。

吉州窑也趋向潦草。

元代对外贸易较之前代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陶瓷的输出也明显增多,为适应这种需要,东南沿海地区的制瓷业亦有所发展,产品大量增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中占的比重日益扩大,并逐步超过了金、银、铜、漆等器皿。

[青花釉里红盖罐]织绣工艺元代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继宋、金之后又有不少进步和提高,其中江南丝织业尤为发达,产品远销大都及其他城市。

元朝内廷设官办织绣作坊80余所,产品专供皇室使用。

绫绮局、织佛像提举司等官办织绣作坊所绣织的御容像、佛像等,应是元代织锦业重大发展的代表,纳石失则是其丝织业的新成就。

它最初是由阿拉伯工匠以金丝色线织成,地色与金丝交相辉映,富丽堂皇,故亦名织金锦,对后世织金锦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具有悠久历史的蜀锦仍盛行不衰,著名者为蜀中十样锦。

绫、罗、绸、缎、绢、纱等各地均有织造,其中缎织物业已成熟,益臻精美,集庆纱、泉缎、魏塘机绢等都是元代丝织名品。

缂丝似较南宋朱克柔等人缂丝稍嫌退化,但仍具有一定水平。

棉、毛织业的兴起与发达也是元代纺织工艺的重大成就。

花毯、花毡工艺的发展与蒙古族的生活起居有紧密的联系,大毯有的长达16.67米,宽7.5米,足知作坊规模非同一般。

刺绣仍是城乡女红的副业,尚未形成地方名绣。

印染业是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染缬又有它独立的审美价值,此时的松江棉布印染,其效果如同绘画般精巧细致。

[东方朔偷桃图缂丝]玉器工艺元代礼仪,上承宋、金,亦用金玉作为典章用具。

故元代玉器工艺在宋、金玉器业的基础上得到持续发展。

中统二年(1261)在大都设金玉局,至元十五年(1278)设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玉局提举司,负责管理宫廷用玉的生产。

至元十七年又设杭州路金玉总管府,辖金玉玛瑙工匠数千户。

于是,大都与杭州成为元代金玉工艺生产的南北两个中心。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二年将新碾的渎山大玉海置于广寒殿,还以白玉龙云花贴玉德殿楹拱,内设白玉金花的屏台,上置玉床,说明元代内廷用玉远远地超过了前代。

从出土和传世的元代玉器可以了解,有上承宋代礼制玉和观赏玉,和继辽、金的春水、秋山玉,还有元代官场和生活用玉,如玉押和镂空玉帽顶等。

元代玉器的风格与宋、金相连,重写实与寓意,制做上善用镂空,技艺娴熟,形象生动。

但作工稍显粗犷,保留了较多的斧凿痕,亦别具风味。

漆器工艺民间多用漆髹饰木竹器,可防潮牢固,适用美观。

光素漆器在宋代基础上继续生产。

元代漆器工艺成就较大的是雕漆、犀皮、戗金、螺钿等,比南宋有了长足的进步。

雕漆属于漆器中的雕镂,即雕刻为隐现、阴中有阳者,分为剔红、剔黑、剔犀等若干种。

剔红名工有张成、杨茂等人,现存有盘、渣斗等小件器物,图案构图丰满,刀法藏锋清楚,磨工隐起圆滑,风格深厚清致,技艺极高。

剔犀是在器胎上以黑、红两色漆逐层髹涂积累至相当厚度,再用刀剔刻出云纹、回纹等红黑相间的图案。

张成造针划款剔犀圆盒雕云纹3组,刀口深达1厘米,属剔深峻型剔犀。

戗金又称金,是在漆地上以锥划山水树石、花卉翎毛、亭台屋宇、人物故实等图案,再填金粉装饰。

上述漆器均产于浙江嘉兴,元初曾于该地设嘉兴漆作局,负责漆器的生产制做,是元代漆工艺的重要产地。

螺钿漆出于江西吉安庐陵县,漆坚而人物细致可爱。

元代螺钿片薄,光彩闪耀,以铁锥刻划,精细密致,工匠萧震、刘良弼等均善此艺,自称铁笔。

金属工艺元代金属工艺以金、银、铜、铁、锡为其主要原料,以铸、锤、、錾、刻、编、累、掐、嵌等技术制成不同用途的日用器物和高级工艺美术品。

当时的贵族阶层和酒楼饭庄都普遍使用金、银器。

但朝廷对金器如同玉器一样控制极严,只准五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金、玉茶酒器。

金器工艺以掐、累、镶嵌技术为其尖端,亦称金细工艺。

除了以金制成器物之外,还削金为泥,锤为箔、丝等,用于丝织、漆器、木器的装饰及镀金以饰银铜之器。

银器没有金器贵重,在城乡富有者中也普遍使用。

银器工艺在技术上与金器相似。

见诸著录或款识的金银工匠有朱碧山、谢君余、谢君和、唐俊卿、章仲英等。

其中以朱碧山最为知名,他与书画家柯九思有过交往,所制酒器有槎杯、虾杯、蟹杯等,另还铸造过昭君像、达摩像等陈设和金茶壶。

铸铜名匠有杭城姜娘子、平江王吉等人。

铜镜仍是元人整容的必备用器,多重实用,精美者较少。

玻璃工艺玻璃古称琉璃,近世称“料”。

元代玻璃器最重要的产地是山东益都颜神镇。

在此地曾发现过元末明初的玻璃炉址与残品,经检验表明,其钾钙含量较高,含铅量很低,属钾钙玻璃,与唐宋高铅玻璃已显著不同。

甘肃漳县徐家坪元代汪世显家族墓出土的一套浅蓝涅玻璃莲瓣口盏托,以范浇铸而成,未见化验资料,不得确知其化学成分,但以目验似出自颜神镇。

江苏苏州市元末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了大量玻璃珠和一件玻璃圭。

玻璃圭色涅白,长42.5厘米,是迄今所知元代最大的一块玻璃。

玻璃珠经化验表明,属钾铅玻璃,可能是苏州本地所产。

《元史》载“将作院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辖玉局,当是制造“罐子玉”的官办作坊,可能设于大都或颜神镇。

新疆地区出土的玻璃瓶,以管吹制,浅绿透明,型制不规,可能是当地工匠吹制,说明河西走廊及新疆等地的玻璃器有地方色彩,与当时内地玻璃配方和成型上均有不同。

珐琅器工艺元代珐琅器是珐琅与金属的复合工艺品。

珐琅是以硅、铅丹、硼砂等原料,经熔炼、冷却、磨碎成粉末状彩料,以其填绘于金、银、铜、陶、瓷等器胎之上,经烘烧而成。

元代掐丝珐琅、錾胎珐琅均先后传自西方,不久便在中国艺术土壤上扎根、开花、结果,并迅速完成了民族化过程,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种类之一。

掐丝珐琅在元代称做“大食窑”或“鬼国嵌”,系从阿拉伯地区传入,大都、云南均有生产,分金、铜两种胎骨,而以铜胎为主。

铜胎掐丝珐琅是以薄而窄的铜扁丝掐成各种图案,焊于铜胎,再填以各色珐琅料,经烘烧、磨光、镀金而成。

迄今尚未发现有可信的元代款识的掐丝珐琅器。

但从旧珐琅器中可以找到与君士坦丁堡所制掐丝珐琅釉料相通,而又与明代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时期掐丝珐琅不同的珐琅器,应属元代晚期之作。

錾胎珐琅元代称“拂郎嵌”,由欧洲传入。

当时欧洲的法国黎莫久、德国科隆均盛产錾胎铜珐琅,元代的拂郎嵌可能与上述两地的錾胎珐琅有关。

文房四宝工艺元代文房四宝工艺继承和发扬了汉唐以来文具的装饰与审美的因素。

元代吴兴制笔业在文人指导下得到了提高,先后出现了冯应科、张进中、吴、姚恺、陆震、杨鼎等名匠。

其中冯应科笔与赵孟字、钱选画被称为吴兴三绝。

张进中笔进贡内廷,而使湖笔名声大振,取代宣笔而跃居全国之冠。

砚,当时人仍重端、歙等砚,各地多以本地石材制砚,尚有澄泥、瓷、漆玉、玛瑙、铁、铜等砚。

造纸业曾一度遭到摧残,生产甚不景气,唯地处偏僻山峦中的安徽徽州造纸业,因受雕版印刷业的刺激,仍在大量生产着精良纸张。

制墨业继续发展,有潘云谷、胡文中、林松泉、于材中、杜清碧、卫学士、黄修之、朱万初、邱可行、邱世英、邱南杰等10余人。

元代湖笔,端、歙二砚,宣纸,徽墨为以后文房四宝制造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元代宝石镶嵌工艺也开始抬头。

陶宗仪《辍耕录》专辟“回回石头”一节,介绍西方宝石的品种、名称、性能。

皇帝也以宝石作帽顶装饰,为明清宝石镶嵌工艺的发展,开启了门户。

玛瑙、甸子等彩石雕刻工艺在各地继续生产,制作各种佩饰和装饰品。

竹、木、牙、犀、骨、角等装饰雕刻,为适应统治者、上层贵族及一般社会生活和审美的需要也在持续生产。

冠服带履也极富特色,其形式和工艺装饰都有较高的水平。

因其材料易腐,故现已不可多见。

建筑与室内装饰用的琉璃、雕砖、塑砖、大理石、汉白玉等石料加工及木器家具等工艺,也比较发达。

维吾尔、蒙古、藏、壮、苗、、白等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纺织、刺绣、金工、木、石、牙、角、骨等雕刻,均达到相当高度。

因受资料与认识的局限,过去对元代工艺美术很少涉猎,公开发表的论文寥寥无几,唯对陶瓷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阐述,其余各个分野有待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