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鄂南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三十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9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后面题目。

如果把唐宋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与当下乡村的泥玩具放在一起,就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民间艺术是历久难变的。

这因为,民间的审美是共性的审美,必须是这一地域人们的审美都变化了,它才会悄悄地发生改变。

在漫长的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

深藏在谷壑里的山庄,或是江河相隔的村落,大多是在封闭状态中静静地生息与传衍。

因之,许多古老的文化形态总是在民间存活得很久很久。

比如闽地的南音、云南的纳西古乐,无怪乎人们称它们为古文化的活化石了。

当然,民间艺术并非全都不变。

一般的规律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变异。

一方面外来文化的涌入,冲击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另一方面则由于现代城市的崛起。

城市文化是十分敏感的,是一种强大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审美的源,向广大乡间放射,产生影响。

当前,现代化、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以及媒体、科技、生活方式、时尚,都对我们传承久矣的民间艺术产生根本性的冲击。

一部分民间艺术处于濒危,正在消亡;那么,另一部分依然“活着”的民间艺术是怎样的呢?那些摆在旅游景点小摊上的艳丽又奇特的布挂、面具、布老虎,那些画在民俗村屋梁房柱上的怪异的图案,以及竖在那里的匪夷所思的图腾柱、旗幡与神像,或是一群群穿着半似民族服装、半似戏装的年轻人跑过来跳一段不知所云的舞蹈……谁会知道这些民间艺术的真伪,反正有点特点就行。

在全球化商品经济的时代,民间文化大概只有转化为旅游对象才能生存与延续下来。

民间艺术原本是一种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种民俗方式,当它转变为一种经济方式时,便在本质上发生变异。

那种自发的、纯朴的、天真的精神情感不见了。

代之以涂红抹绿,添金加银,着力于对主顾的招徕与诱惑。

它的特色被无度地夸张着,它内在的灵魂与生命却没有了。

湖北省鄂州市2019-2020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

湖北省鄂州市2019-2020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

湖北省鄂州市2019-2020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4分)1. (4分)简答题(1)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冶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冶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冶指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

(2)《边城》中,端午赛龙舟,二老失足落水,上岸后迎面碰上翠翠。

翠翠没有说话,到处找黄狗。

黄狗泅水而来,翠翠说:“得了,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冶翠翠对黄狗说话这一情节,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2. (15分)(2017·宁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着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

不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

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

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

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

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

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

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

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

湖北省2019-2020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

湖北省2019-2020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

湖北省2019-2020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4分)1. (4分)(2018·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追求完美;琢磨,追求卓越。

人生于世,无法干很多事,故切忌心浮气躁,每干一件事,便应发挥到极致。

比如作画,你必须坚持对大自然做长期静心的观察,才能让你的作品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晨露欲滴;兰蕙飘香,清芬可挹。

【乙】一部《红楼梦》,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云河,传唱不衰?其中奥秘,全在于曹雪芹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感动自己,震撼世人。

然而,【丙】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及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

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提不高、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1)文段中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心浮气躁B . 清芬可挹C . 及时D . 从而(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2. (3分) (2019高三上·北仑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 ________,筋骨之强,________,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________,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

(李煜《虞美人》)(4) 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类思想史上出现过大批魅力四射的哲学家,他们以精湛思想和超人智慧引领时代,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华。

历史上还没有哪一门学问像哲学这样,使众多思想精英沉醉其中。

哲学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魅力?首先在于“爱智”,是聪明和智慧之学。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一句名言:哲学起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惊奇。

俞吾金先生则认为哲学应该起源于惊奇的惊奇,它对具体科学的惊奇再表示惊奇。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研究哲学首先需要一种问题意识。

哲学还具有独特的本性和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

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它不以实证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它关注的是具体科学的价值基础。

如果具体科学询问的是事实,那么哲学询问的则是价值。

具体科学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从已知探求未知,可以用实验手段证实或证伪。

具体科学的这种求实本性,要求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这就容易把人挡在门外。

哲学的对象则至大无边,是关于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理论思考。

它所提供的不是具体的部门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真善美的广阔境界。

哲学不需要也不具备实验手段,它所凭借的是知识、理念、玄思及概念、范畴的逻辑推演。

这种先天特性使得任何对世界、历史和人生有所感悟的人都可以跨进哲学的门槛。

人生在世,波折起伏,不仅要渡过实践的难关,还要反思自己的境遇。

不论现实多么严酷,人都祈望有一个舒畅、和美的精神世界。

哲学是文化的灵魂、思想的寓所,是人在精神上求得解脱的希望园地。

哲学以其宽广无垠的胸怀,任凭思想驰骋。

所以,哲学先天就对人有巨大亲和力,是大众的学问。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10月联考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10月联考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入宋以后城市发展空前兴盛,但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关系的快速变化,也带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居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有时影响到统治秩序的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合城市社会的特点,探索有别于传统荒政的救助体制。

宋代城市官方救助体制是在北宋中后期逐渐建立起来的。

嘉祐二年,宋仁宗下诏,今天下设置广惠仓,用以救助各地“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

这是宋廷首次颁布面向全国的城市救助政策,由此形成以广惠仓救助城市、常平仓救助乡村的格局。

此后,宋廷又陆续颁布一系列救助政策和措施。

及宋徽宗即位,进一步推进救助活动的制度化,形成了济、养、赈结合的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城市救助体系。

宋室南渡后,城市官方救助的主体由中央朝廷逐渐转向地方政府,各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救助活动。

与传统侧重对灾荒民众的临时性救助不同,围绕城市建立的官方救助以日常性的贫困救济和生活保障为重点,其救助对象涉及各种城市“贫民”和“穷民”。

所谓“贫民”,包括资产微薄的坊郭下等主户和没有资产的客户等;所谓“穷民”,包括老幼孤寡、疾病残废、流浪乞丐等,需要依靠救助才能生存。

前者重在对各类贫穷群体的日常救济,以帮助他们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后者是对诸如贫困士人、宗室、老人、寡妇等特定群体的优待抚恤,以帮助他们稳定生活。

方式有无偿(免费发放钱米等)、有偿(平价或减价出售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收养(集中安置)、放免(减免税收和相关费用)、资助(针对特定情況的额外救助)等。

民间救助是宋代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和市民社会意识的不断增强而兴起的。

参与城市民间救助的涉及工商业者、官僚士人、佛道人员等众多社会群体。

其中,官僚士人大多本着传統儒学所倡导的仁义思想和社会理想,将参与社会救助活动视为仁义的实践与推广。

鄂州市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鄂州市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鄂州市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下·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物质的极大丰富,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人们的物质需求有成千上万的产品可以满足。

但奇怪的是,在这样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却时常陷入选择的障碍和满足感的匮乏之中。

作为当代传统工艺从业者,在研究材料、工艺、技术等之外,需要去思考这个时代所需求的人们。

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

外部世界追求速度、效率,但人们的内心却想慢下来;外部世界都在讲变化,跟不上变化似乎就会被淘汰,但人们内心却渴望那些生命中的永恒。

这是当代人生存的真实状况。

荥窖这些年销售得最好的一个系列就是风炉加茶壶的组合。

风炉烧的是炭火,煮一壶水需要两小时。

从功能性上讲,这是一个应该被这个时代淘汰的产品,它与讲求效率的“主旋律”相悖。

但为什么人们喜欢它?我想,风炉煮茶也许能让人联想到“围炉夜话”这四个字,这个场景打动了太多的当代人。

(),也许就是这组产品的当代价值。

被这组产品打动的人,我相信都有这样的觉悟,都有摆脱外部世界那些强大裹挟力量的内心需求。

哪怕有些人买回去也是将其束之高阁,但它疗愈内心的作用已经显现。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围炉夜话,促膝长谈,不再是人和屏幕的对话,而是面对面交流B . 围炉夜话,不再是人和屏幕的对话,而是促膝长谈,面对面交流C . 因为围炉夜话,不是人和屏幕的对话,而是促膝长谈,面对面交流D . 因为围炉夜话,不是人和屏幕对话,所以需要促膝长谈,面对面交流(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围炉夜话”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 为了增加伙食营养,“慈祥”的工程老板教人将捡来的菜叶用盐水浸泡作为工友的菜肴。

湖北省鄂州市鄂南高中2020届高三语文十月联考试题

湖北省鄂州市鄂南高中2020届高三语文十月联考试题

湖北省鄂州市鄂南高中2020届高三语文十月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

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

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

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改变,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

更有激进者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以惊世骇俗的语言涂鸦从事所谓的诗歌写作。

因此,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

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的诗之大道。

百年中国新诗的合法性,就是真实地记录并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自由解放的百年心路历程,成为中国人百年来振兴中华的情感史。

中国新诗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变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代表性的诗人。

在“五四”时期,有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李金发、冰心、冯至等;抗战时期,有艾青、田汉等;新中国成立之初,贺敬之、郭小川、邵燕祥、闻捷、公刘等;直到改革开放,重新歌唱的牛汉、绿原等老诗人,以及舒婷、顾城……百年新诗历史中,对于与时代与民族紧密联系的诗人,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单子。

坚守中国新诗与时代同行的初心,不忘中国新诗与中华民族同呼吸、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鼓与呼的使命,中国诗歌产生了无愧时代的伟大诗篇。

努力开拓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是中国诗人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所做的最重要工作,也是诗人今后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

诗坛空前繁荣纷杂,认真梳理一下,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间,以下三种创作主潮深化了中国诗歌的题材,值得总结经验,以推动诗歌健康发展。

其一,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

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孕育了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李慕云陈俐含朱锐尤明飞涂军审题教师:高三语文组
考试时间:2019 年 10 月 17 日下午 14:30—17:00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

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
新的信息时代。

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
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

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
改变,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

更有激进者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以惊
世骇俗的语言涂鸦从事所谓的诗歌写作。

因此,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
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

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的诗之大道。

百年中国新诗的
合法性,就是真实地记录并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自由解放的百年心路历程,成为中国人百年来
振兴中华的情感史。

中国新诗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变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代表性的诗人。

在“五四”时期,有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李金发、冰心、冯至等;抗战时期,有艾青、田汉等;新中国成立之初,
贺敬之、郭小川、邵燕祥、闻捷、公刘等;直到改革开放,重新歌唱的牛汉、绿原等老诗人,以及舒婷、
顾城……百年新诗历史中,对于与时代与民族紧密联系的诗人,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单子。

坚守中国新诗与
时代同行的初心,不忘中国新诗与中华民族同呼吸、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鼓与呼的使命,中国诗歌产生了
无愧时代的伟大诗篇。

努力开拓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是中国诗人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所做的最重要工作,也是诗人今后应
该继续努力的方向。

诗坛空前繁荣纷杂,认真梳理一下,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间,以下三种创作主潮深化了
中国诗歌的题材,值得总结经验,以推动诗歌健康发展。

其一,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

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孕育了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

中国诗歌的复苏,缘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外开
放让中国年轻一代有机会接受现代文学思潮。

中国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新诗潮被称为“朦胧诗”,这个称呼
表明了这些诗歌在传统读者眼中是一个形象模糊的角色,同时由于中国传统诗歌美学和现代诗所借鉴的西
方现代主义美学的差异,朦胧诗的出现,也产生了读者疏离诗歌的效应。

中国的现代主义思潮,在不断的
争论中发展。

其二,面对现实的向下姿态。

向下面对脚下土地的写实主义和民间的姿态,经过近四十年多
次流变而成为诗坛主要的新写实主义诗潮。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批老诗人重新回到文坛,同时也涌现了
一批优秀的青年诗人。

这两部分诗人在七八十年代发表了大量表现大众生活、呼唤思想解放的诗篇。

这种
潮流受到了读者的追捧,在推进思想解放运动中起到了鼓动作用,同时其文学资源和诗歌元素大多来自生
活,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与现代主义形成并立潮流。

到20世纪90年代,诗坛这种关注现实的诗歌发生流变,出现了新乡土诗、城市打工诗以及口语写作等。

这些作品不拒绝在表现手法上向西方学习,但诗歌的
元素和资源是目光向下,面对本土。

及物写作与表现自我之结合,成为诗坛的新主潮。

其三,面对传统的
坚守姿态。

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坚守革命文学的传统,在诗坛没有缺
席。

中国古典诗歌有很多喜爱者,尽管这种用文言写作的格律诗词,在今天很难有新的超越,但仍有大量
习作者,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令人敬重。

努力锤炼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是每个中国诗人的天职与担当。

诗歌是一门与语言有关的艺术。

悠久
的诗歌发展史,也是诗歌语言越来越典雅精美并且富于活力的过程。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近现代出现的新诗等中国诗歌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绝伦,成为今天中国诗人诗歌
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而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惑,拒绝空
话套话的侵蚀,不仅考验每个诗人掌握语言的分寸和技巧,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

百年新诗发展中,有追求有担当的中国诗人们创造了诗歌的奇迹。

在新时代,创造中国新诗“高峰”
的希望,仍将寄托在关注时代潜心写作的诗人们身上。

摘编自叶延滨《回应时代的呼唤是诗人的天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创作大众化,就会让诗歌变得繁杂、无序,甚至会突破底线,让诗歌变成快餐产品。

B. 中国百年新诗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其与中华民族的时代使命紧密契合的必要性。

C. 中国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让诗歌与读者产生隔阂,引起争论,阻碍了诗歌的发展。

D. 坚守传统的姿态让诗歌难有新的超越,这与诗歌表现时代精神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现实出发,提出了诗人的天职和担当,重点参照中国新诗百年历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B. 文章主体部分采取并列式论证结构,侧重从诗歌的精神、题材和语言等方面展开论证。

C. 文章提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诗人的创作,主要论证新写实主义面对现实的向下姿态的特点。

D. 文章认为锤炼诗歌语言艺术精度,就是只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