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和复名数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名词解释(小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名词解释(小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名词解释与教学建议(小数)[小数]人们为了应用上的方便,把十进分数改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并且按照十进制的位值原则,把个位右边的第1位、第2位、第3位、……像3.24这样的不带分母、按照十进制的位值原则写出来的十进分数,叫做十进小数,简称小数.记号“.”叫做小数点,它是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分界标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纯小数比1小;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或混小数,带小数比1大.由十进分数改写成的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都是有限的,所以亦称有限小数.在小学阶段,还要遇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多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包括无限循环小数(见[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可由不能化成十进分数的分数改写而得,而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由分数改写得到,它是无理数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圆周率π的小数形式是数,都不能改写成分数. 这样,小数就包括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两种情况.认识小数应在认识分数之后.目前小学里一般把小数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认识货币、商品标价,让学生对小数有个初步的认识,不概括十进分数的意义.第二阶段由十进复名数借助直观教具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认识小数的本质是十进分数.教学时,应讲清小数部分数位的意义,帮助学生把数位顺序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表从整数扩展到小数,并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可以向学生指出,整数部分每远离小数点一位,数位的位置值就相应扩大十倍,而小数部分正相反,每远离小数点一位,数位的位置值就缩小十倍.通过练习,让学生熟记数位顺序表,并理解每一数位的位置值.[小数点]见[小数][十进小数]见[小数][纯小数]见[小数][带小数]见[小数][混小数]见[小数][有限小数]见[小数][无限小数]见[小数][小数的读法](1)小数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中间的“0”要全部读出来.例如,2.48读作二点四八;503.0032读作五百零三点零零三二.小学生由于受到整数读法的思维定势,往往把2.48读成二点四十八,要注意纠正.(2)分数读法:分数读法是把小数当作分数来读.例如,0.72读作百分之七十二;0.865读作千分之八百六十五,这种读法有助于理解小数的意义,但考虑到此时学生对分数还只是初步的认识,这样读难度较大,一般应不作要求.可通过小数与分数的改写来让学生有所了解.[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和小数写法的异同,应向学生指出:写数时小数点应写在整数部分的右下角,不可“居中”,免得与乘号“·”相混,也不可写成“,”,与整数写数中的分节号相混.[小数的位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在几个数位上有数字,就叫做几位小数.如:43.085、0.007都是三位小数,781.3、0.2都是一位小数.小数的位数的概念,在学习小数计算(尤其是乘法)和取小数的近似值时经常要用到.教学时,要让学生把数位、数位名称、数位上的数和位数区分开来,随时纠正学生口头叙述时出现的错误.要注意区分“两位数”与“两位小数”,让学生知道小数的位数只与小数部分有几位相关,而与整数部分无关[几位小数]见[小数的位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应用小数的性质,可把小数化简,亦可在小数部分的末尾添零,从而增加小数的位数.这样,整数就可看作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如“3”可写成3.0、3.00、3.000等.还可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知道,在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一个零,数就要扩大(或缩小)10倍,而在小数末尾添零,只是形式上小数的位数起了变化,小数的值不变.小数的性质,通常是通过把十进复名数,根据单位变化的要求改写成小数的例子来引入的.如教师出示3、30、300三个数,要学生添上单位名称,使这三个名数所表示的量相等.经讨论得出:3分米=30厘米=300毫米.然后教师又提出把这三个数量改用同一个单位“米”来表示.于是又得出:0.3米=0.30米=0.300米.再要求使小数的位数一样多…….在学生的积极思维中,导出小数性质.教学中,要防止学生把“小数末尾”说成是“小数点后面”或“小数后面”的错误.[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较大;整数部分相同时,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较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则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较大,……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整数的大小比较在原则上是完全一样的,即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较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则次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较大,……若所有数位上的数都相同,则两数相等,但在整数中,位数多的数一定较大,而在小数中,却不一定如此,如三位小数0.179就比两位小数0.32小.小数大小的比较仍可联系复名数进行教学.练习组织:(1)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带小数.(2)比较整数部分相同而十分位上的数不同的带小数.(3)比较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百分位上的数不同的带小数.(4)比较整数部分为零,小数部分位数不等的纯小数.(5)比较一组数的大小(可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的综合练习).[小数的扩大和缩小]把一个小数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行.数位不够时,用“0”来补足.这一规律实际上是小数的另一条性质,通常叫小数点移动规律.教学时,可多用学生熟知的长度单位化聚的实例,如要学生填充:0.004米=()毫米,0.04米=()毫米,0.4米=()毫米,4米=()毫米.在填空前先让学生考虑;(1)第二行是把第一行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2)小数点移动后,数字4由千分位移到哪一位?这样,千分之4米变成了多少米?等等.填空后归纳出小数点移动引起数值变化的规律.还应把小数点移动、数的扩大(缩小)与乘以(除以)10、100、1000……联系起来,使学生加深理解.教学中要注意“0”的处理:(1)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后,整数左首的“0”必须去掉.(2)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原小数变成整数,如果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补足.(3)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整数部分的位数不够,则要在左边用“0”补足,点上小数点后,在小数点左边还要再写一个“0”,表示整数部分是零,如把4.3的小数点向左移三位,得0.0043.练习组织:(1)可用“划箭头”的方法帮助理解.如把4.3的小数点左移三位,可先板书为43再添“0”得0.0043.(2)加强口头训练.(3)可出一组数,其中既有小数点移动位置的情况,又有小数点没有移动只是在末尾添零去零的情况,让学生判别这些数的大小变化,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如:在□里填上“>”、“<”或“=”号.0.970□0.097 0.430□0.430.85×10□0.085×100 0.125×10□1.25÷103.875×100□38.75÷10 1000×4.2□42×100[小数和复名数]由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所以凡是进率是10、100、1000的复名数,如3米40厘米可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单名数是3.4米,单名数2.45吨改写成复名数是2吨450千克.现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已没有复名数四则计算的容,遇到复名数的计算,改写成单名数进行计算.这样,学习十进复名数与小数的相互改写是十分必要的.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小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这一容需要综合运用计量单位、进率和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规律等知识,所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一般可分下面四种情况进行教学:(1)高级单位单名数化成低级单位单名数,如0.54米=54厘米.方法:用进率100乘.(2)低级单位单名数聚成高级单位单名数,如4厘米=0.04米.方法:用进率100去除.(3)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如3米4厘米=3.04米.(4)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如1.05米=1米5厘米.教学时,注意把“数”、“单位名称”和“名数”三者区分开来,并指出改写时:(1)先要判断是由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从而决定用进率去乘还是去除.(2)确定原来的单位和要改写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根据乘除确定小数点应向什么方向移动,并根据进率确定小数点要移动几位.[小数加减法]小数相加减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但在整数时,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表现为末位(个位)对齐,而在小数时,则表现为小数点对齐,因而整数加减的对位知识会对小数加减的对位产生负迁移.在整数时,所得的和或差的末尾的“0”不能去掉,而在小数时,则需要将和或差的末尾的“0”去掉,这也是容易疏忽的地方.不过,这个末尾的“0”不划去也不能评为错误,正如分数没有约简一样,只能说是不符合要求,因为它的数值大小没有变.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与加减法的运算性质,对小数加减法仍然适用.教学时,要注意讲明算理.在选编例题与练习题时,要从小数位数相同的加减法开始,与时过渡到小数位数不相同的加减法.对于后者,开始时可用末尾添“0”的办法,把位数不等的小数变成位数相等的小数.对于整数与小数相加、减,尤其是整数减小数,学生容易算错.可引导学生把整数看作是小数部分为任意个零的小数.组织练习,除了小数加、减法各种情况的基本题,还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例如:(1)找出下面有错误的题目,并说一说错误的原因.(2)用简便方法运算.1.75+0.34+0.25+0.66,4.76-2.8-1.2,5.98-4.5+6.02.[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意义跟分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当乘数是整数时,表示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当乘数是小数时,表示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由于小学里大多把小数的系统知识放在分数的系统知识之前教学,还不能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释小数乘法的意义.但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相同,所以小数乘法可以安排在整数后进行教学.关于小数乘法的意义,在学习分数乘法后再作进一步的理解.小数乘法一般按如下三个层次进行教学:(1)小数乘以整数,(2)整数乘以小数,(3)小数乘以小数与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运用.教学中还要介绍截取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计算时,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教学时可以先用同数连加得出计算结果,如1.2×4=1.2+1.2+1.2+1.2=4.8,然后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说明计算方法,得出: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还可以让学生练习被乘数是小数、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使学生加深理解.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强调了小数点对齐.在此则要指出乘法竖式中要把最右边的数字对齐.在学生掌握了“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的含义后,对此就较易理解.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先想好积有几位小数,再动手计算”的习惯.当乘积末尾有0时,要强调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事实上,不先点上小数点,积还不是一个小数,因此就不能用小数基本性质去掉末尾的0.练习时,着重训练根据被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如:(1)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是几位小数.0.32×7, 2.043×35,50.08×4, 7.7×7.(2)根据23×15=345,说出下面各题的积.2.3×15,0.23×15,0.023×15.(3)口算.4.2×2,0.23×3,0.007×6等.[一个数乘以小数]一个数乘以小数时,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补0占位,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末尾有0时,点上小数点后,再把小数部分末尾的0划去.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已不同于整数乘法.教学时可从学生熟知的数量关系中,用类比法导入乘数是小数的乘法.如:“……每千克价24元,买2千克应付几元?买0.5千克呢?买0.1千克呢?”学生由“总价=单价×数量”可解决列式问题.然后再比较求得的积与被乘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了解用乘法不仅可以求24的二倍是多少,还可以求24的一半是多少,24的十分之一是多少.所以,乘数是纯小数时,积比被乘数小;乘数是带小数时,乘得的积比被乘数大.教学时,一般先讲整数乘以小数,再讲小数乘以小数.讲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时,可让学生思考:“把被乘数和乘数都变成整数,分别要扩大多少倍?这样乘积同原来两个小数的积相比扩大了多少倍?要得到原来的积,该怎么办?”然后比较被乘数、乘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归纳出小数乘法的法则.学生在学习时,往往认为被乘数扩大100倍,乘数扩大10倍,一共扩大了110倍,可以用如下的方法进行分析: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可使一些计算简便.练习组织:(1)下面各题的积最小的是()a.36×0.24b.3.6×0.24c.0.036×240(2)在下面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257×()<257,()×0.8>0.8.3.口算:8×0.125,4×0.25,2×0.05,2.5×0.4,0.8×12.5,……等,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4)用简便方法运算.① 2.5×0.7×0.8×4×12.5,②31.5×0.2+0.8×31.5等.[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教学以计算方法为主要容,一般分三种情况讨论:(1)小数除以整数,(2)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3)一个数除以小数.小数除法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为基础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步骤和试商方法上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所以教学中,既要重视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知识,又要突出计算中的新特点,在除法计算中,当除不尽时就出现商是无限循环小数的情况.因此无限循环小数的认识也是小数除法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容.此外,还要介绍商的近似值截取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意义上与整数除法相同.计算法则是: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教学时,先出被除数是小数,后出被除数是整数而商是小数的除法.从商的情况看,先出商是带小数的,后出商是纯小数的,因为商是纯小数时,要先写0再点小数点,对此,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时,还要注意讲清每一次除得的余数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例如,21.45÷15=1.43,着重讨论商1后,余6,再和十分位上的4合在一起,一共是64个十分之一.所以,15除64个十分之一,商是4个十分之一,要写在十分位上,从而引出商的小数点的位置,在商的个位和十分位之间,也就是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继续这样分析演算下去,得商1.43.在整数除法里,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不能再除,作为有余数的除法处理.而在小数除法里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这与学生的原有认识不一致,所以是学习的难点.组织练习时,可按下表排列的情况配备题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先右移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再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右移同样的位数(位数不够时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其依据是,除数和被除数扩样的倍数,商不变.这一容是小数除法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先复习“商不变”的规律,然后由应用题引出除数的小数位数小于(或等于)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的实例,如10.25÷12.5,引导学生将除数的小数点右移一位,使它变成整数,然后因为要使商不变.所以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右移一位.这样就变成:102.5÷125.通过适当练习后,再引导学生做除数的小数位数大于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的题目,说明在位数不够时要在被除数末尾补“0”.在得出计算法则后,应向学生指出: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是根据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练习组织:(1)专门训练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只移动小数点).如:4.76÷2.8=□÷28(填方框),等.(2)求商.(3)口算.如:1.6÷0.4,0.16÷0.4,0.16÷0.04,16÷0.004等.此外,要注意小数除法里余数的数值.如使学生认识下式余下的“68”是0.68,而不是68.说明的途径有:(1)55.28由5528个0.01组成,余下的是68个0.01,即 0.68.(2)添上单位名称.如:55.28元÷7.8元→552.8角÷78角,余数是6.8角.即0.68元.(3)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来验证.[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如果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就叫做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它的位数是无限的,所以,也叫做无限循环小数.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它的一个循环节.如“3”是2.333……的一个循环节;“432”是0.1432432……的一个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是:只写出它的不循环部分和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两个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其上记一圆点.如:(读作:零点一四三二,四三二循环).小学教材里,循环小数常常安排在小数除法部分.教学时,先让学生从“永远除不尽”的计算实践中(如2÷3、25÷22等),认识到商的位数是无限的,随后要求学生观察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得出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概念.应帮助学生正确地判定循环节,指出只看商的小数部分.例如:2.142142……的循环节是“142”.在认识循环小数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和读法,并进而学习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学策略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学策略

学习这部分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计量单位、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等知识,而这些地方恰恰又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独立探索、合作学习中获得小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策略,有效地解决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中的疑难,还要注意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作为代表性数据展开对改写方法的探究,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求知欲望。

1、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已学过的名数的改写入手,根据已学过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迁移类推,独立探究改写方法:如老师的身高是160厘米,用米该怎样表示呢?把厘米改写成米,要除以进率100,要把16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二位,就是1.6米。

然后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后归纳改写方法: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要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10、100或1000&&2、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单名数或复名数。

教学时,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米尺进行实际测量,并交流操作过程,如课桌长 1.25米,用复名数怎样表示呢?老师加以提炼1.25米--1米多一点--1米加0.25米--1米25厘米,还可以扩展为三个单位:--1米2分米5厘米。

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类推出小数改写成复名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就是复名数的高级单位数,再把小数部分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在做巩固练习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根据收集的信息相互改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概括地说,要想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掌握好三个步骤,即一判、二定、三移。

一判就是先判断是从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还是从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从而判断出要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1单位名数的化法和聚法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章节,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关系密切、应用广泛,它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数学学习。

四年级在单位名数的改写化聚学习是一个转接点,所以在教学上要加以注意,让学生打好这部分的基础,为日后的学习埋下坚实的基石。

小数和复名数的教学是在前面的名数改写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名数的改写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记熟单位间的进率,另一方面也教学给学生进行名数间改写的般方法。

名数的改写对于学生的来讲是一个难点,因为名数的改写正确的前提是学生对各单位进率熟悉,如何让学生熟记各单位进率呢?我的做法是帮助先归纳整理各单位进率,让学生把各单位及进率抄在自己的课本上,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和课前几分钟读单位进率及默写单位进率,让学生深记忆。

在小数和复名数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先整理各单位及进率,让学生在学习前有一个知识回顾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在做小数和复名数改写时如:3.4平方千米=()平方千米()米,先根据题目的要求,如看清楚是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是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或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然后,再把小数分开两部分处理:整数部分照写,小数部再根据各单位及其进率进行量的转化、把小数点移动,实现小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

这样给学生一个清淅的解题思路,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自然得到保证。

总之,在做小数和复名数的转换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熟记各单位及进率,基础打好了,做事自然事半功倍。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2本单元教学基础:1、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

熟练掌握将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100、1000……时小数点的移动方向、位数。

2、常用的计量单位。

常用的计量单位有哪几种?每一种又有哪些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本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量”、“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掌握把高级(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案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案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和复名数的互化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和复名数的定义。

2. 小数和复名数的互化方法。

3. 练习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和复名数的互化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小数和复名数的互化过程。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

3.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小数和复名数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小数和复名数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小数和复名数之间的关系。

3. 演示小数和复名数的互化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互化过程。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6.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小数和复名数互化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其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评价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小数和复名数的定义、互化方法及实例。

2. 练习题:涵盖不同难度的小数和复名数互化问题。

3. 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小数和复名数的定义,演示互化方法。

2. 第二课时:练习小数和复名数的互化,解决实际问题。

九、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小数和复名数的互化方法。

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辅导。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课后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课后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课后题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课后题常用单位换算A、1km=( )m 1m=( )dm 1dm=( )cm 1cm=( )mmB、1m=( )cm 1m=( )mm 1dm=( )mmA、1m2=( )dm2 1dm2 =( )cm2 1 cm2=( )mm2B、1m2=( )cm2 1m2=( )mm2 1dm2=( )mm2A、1t=( )kg 1kg=( )g 1元=( )角1角=( )分B、1t=( )g 1元=( )分②知道147cm、1m47cm、1.47m,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这三个数量表示的多少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单位不一样。

147厘米和1.47米只有一个单位。

像这样只有一个单位的名数叫做( )。

1米47厘米有两个单位。

像这样有两个获两个以上单位的名数叫( )。

在这个复名数中,米是( )。

厘米是( )。

③复名数转化成单名数。

(在复名数中,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不动,只需要把低级单位前面的数除以进率,最后将结果与高级单位数合并。

也可以把低级单位的数不动,用高级单位数乘进率,再把结果与低级单位数合并。

)④小数转化成复名数:小数点前是高级数小数复名数小数点后改成低级数⑤单名数之间的转换:进率高低进率5角=( )元。

想:把角改成元,要( )进率( ),只要把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 )位。

0.5元=( )角。

想:把元改成角,要( )进率( ),只要把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

提高练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使等号成立。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13( )+11( )=1( ) (2)40( )+20( )=1(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小数和复名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小数和复名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小数和复名数
我们玉泉中心校前几天开展了教师引领课活动,郑老师是我们玉泉中心校一名优秀的老数学教师,每次调研她班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所以中心校让她为我们做引领课,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今年正好又和郑老师带同年级的课,所以积极又认真的听了郑老师的这节课,郑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在课堂设计方面:郑老师先用小黑板出示几道关于求整数近似数的题,指名让学生回答,在复习的过程中师特别的仔细、认真,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以便能更清楚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这一点就让我自愧不如,因为每次上课我总怕讲新课时间不够,复习环节就一点而过。

而使学生学习新知也比较困难,达到了相反的效果。

在上新课时,作为老教师,她不是一言堂,而是先让学生拿出课前预习表,和同桌交流预习情况,然后教师出示例题,指名学生解答,师加以引导,在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师生共同探讨,合作交流,突破难点。

这样在交流合作中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新知。

最后教师又设计了两个练习,第一题紧扣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第二题判断,根据本节课易错点来出题,以更好的检验学生重难点知识掌握情况。

其次,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教师采用课前预习、课中解疑,课下笔记的方式,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科学、严谨。

教学方式独特有效,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小数和复名数

小数和复名数

小数和复数小数在数学中,小数是指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数字。

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小数部分以小数点开头。

例如,3.14是一个小数,其中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是0.14。

小数可以表示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小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有理数小数是有理数的一种表达形式,可以精确地表示。

例如,1/2、3/4、5/8都是有理数小数。

有理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有限位,也可以是循环节。

循环节是指在小数部分中有一串数字循环出现。

考虑1/3这个分数,其小数表示为0.33333…,小数部分的3是无限循环的。

例如,1/7可以表示为0.142857142857…,其中142857是循环出现的。

无理数小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无理数小数是无理数的一种表达形式,无法精确地表示,只能用近似值来表示。

例如,根号2 (√2)是一个无理数小数,它无法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

无理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它的数字是无规律的。

无理数小数可以用近似值表示,例如,√2可以近似为1.41421356。

复数在数学中,复数是实部和虚部构成的数,可以表示为a+bi的形式,其中a为实部,b为虚部,i为虚数单位。

实部和虚部都是实数。

复数的运算可以分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例如,两个复数相加的结果是将实部和虚部分别相加。

复数的乘法是将实数部分的乘法和虚数部分的乘法分别计算。

复数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例如在电路分析、信号处理和量子力学中。

虚数单位i有一个有趣的性质,即i的平方等于-1。

这个性质在复数的运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数和复数的关系小数可以表示有理数或无理数,而复数可以表示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

有理数小数可以看作是复数虚部为0的特殊情况。

复数中的实部和虚部都可以是小数。

例如,3+2i是一个复数,其中实部是3,虚部是2。

实部和虚部都可以是负数。

例如,-1.5-0.5i也是一个复数,其中实部是-1.5,虚部是-0.5。

小数和复数都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趣味互动学习:小数与复名数教案设计

趣味互动学习:小数与复名数教案设计

趣味互动学习:小数与复名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 学生能够理解复名数的含义,掌握复名数的读写方法。

3. 学生能够进行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转换。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小数和复名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小数的读写方法。

2. 复名数的读写方法。

3. 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转换。

难点:1. 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转换。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小数和复名数的教学PPT。

2. 相关练习题。

学生准备:1. 笔记本。

2. 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小数和复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小数的读写方法:教师通过PPT展示小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进行实际操作。

3. 教学复名数的读写方法:教师通过PPT展示复名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进行实际操作。

4. 练习:学生进行小数和复名数的读写练习,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和复名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小数和复名数,并进行记录。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小数和复名数的读写方法,以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和复名数,且理解其含义。

2. 学生能够进行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转换,且转换正确。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小数和复名数,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2. 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和复名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小数和复名数二-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小数和复名数二-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小数和复名数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小数的表示、读法、比较和运算,能够熟练应用小数进行计算。

2.了解复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概念,能够准确地互相转换。

3.学会应用小数和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表示、读法、比较和运算1.小数的表示:小数点右侧表示小数部分,例如 0.05 表示五分之一,0.106 表示百分之十六。

2.小数的读法:可以将小数读成整数和小数部分分别读出,例如 0.5 读成“五分之一”,0.106 读成“一百零六分之一”。

3.小数的比较:可以通过将小数化成通分的分数来比较大小,例如0.25和0.3可以都化成4/16和5/16进行比较。

4.小数的运算:可以通过竖式计算法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例如 0.2 + 0.3 = 0.5。

2. 复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概念1.复数:由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组成的数字,例如 3 + 4i。

2.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有理数,例如 1/2、2/3 等。

3.百分数:百分之几的表示方式,例如 50% 表示一半。

3. 小数与复数的应用1.实际问题中的小数和复数的运用,例如长度、重量、面积等计算。

2.小数和复数相互转换的应用,例如将 0.5 转化成 50%。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表示、读法、比较和运算的应用,以及小数与复数的应用。

2.教学难点:复数的概念和运用,以及小数和复数的相互转换。

四、教学方法1.任务导向型教学法:通过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小组任务。

例如:小组合作推理题、小组计算等。

2.展示性教学法:通过幻灯片等多媒体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五、教学资源教学视频,上课用书及参考书,幻灯片,计算器等。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出评价,为学生提供改进的机会。

2.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评估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反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

上海小学五年级小数除法复习讲义

上海小学五年级小数除法复习讲义

学生编号学生姓名曹睿娜仇昊授课教师王培培辅导学科数学所属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沪教版课题名称小数乘除法强化复习授课时间2014-9-27 授课时段13:00-15:00 (一)小数与复名数知识点:概念部分1、1平方千米=________公顷 1公顷=________平方米2、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________它们的进率;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________它们的进率。

知识点:把用小数表示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把用小数表示的名数,改写成复名数。

例题:0.2米=_____厘米 0.05千克=_____克 6.07平方分米=_____平方厘米0.67平方千米=_____公顷 54千克=_____吨 23公顷=_____平方千米2.4米=_____米_____厘米3.05吨=_____吨_____千克 6.034吨=____吨____千克知识点:把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把用整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例题:3吨50千克=_____吨 78千米30米=_____千米 6吨5千克=_____吨2米9厘米=_____米 6485米=_____千米_____米 4元1角5分=_____元知识点:小数与复名数的综合应用例题:1、在○里填上>、<或=1.8平方米○18平方分米 364厘米○4.2米 57000平方米○57公顷7.03千克○7千克3克 3.02吨○3吨20千克 0.66千克○66克2、一种矿石,每10吨铁矿石可以炼铁6.05吨,照这样计算,1000吨这样的铁矿石可以炼铁_____吨。

3、890米>0.□7千米,□里填上适当的数字是_____。

4、两个数的差是123.6,如果被减数减少3,减数增加6,那么这时的差是_____。

(二)小数加法与减法知识点: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法则例题:1、进行小数的加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是为了把_____ 。

2、一个三位小数加上一个两位小数,和是_____位小数。

部编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和复名数》课件

部编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和复名数》课件
带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计量单位的数量叫 做复名数。如:3米12厘米,4吨500千克等 等。
同类的计量单位之间,较小的单位叫做低 级单位,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
新课 3分米是多少米? 350克是多少千克?
①先判断此题是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聚高级单位; ②再考虑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③然后确定是扩大多少倍还是缩小多少倍; ④最后确定小数点向哪边移动几位。
案。
4千克70克 = 4.07千克
练习
1. 23分米=(2.3 )米 ( )米 1.35
140厘1米.4 =
0.67
(2. 71千3米5)04克5米0米=(= ( 7.4)5)千千克米 670毫米=
9吨20千克 = (9.02)吨
4平方米50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2吨80千克=(
)千克
3.15千克=(
3分米 = 0.3米 350克 = 0.350克 = 0.35克
3米40厘米是多少米? 4千克70克是多少千克?
①左边复名数的高级单位和右边单名数的高级单位 一样,所以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
②把复名数中的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小数, 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
③把整数部分和3小米数4部0厘分的米数合= 起3.来4就
)克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小数和复名数,同 学们要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含义,能够 正确的进行名数的改写。想想你都学会了 吗?
800厘
6000克=( )千克
3吨=
复习
2.用小数表示下列结果:
8÷10= 0.8 8 ÷100= 0.08
8 ÷1000= 0.008
260 ÷10= 26
260 ÷100= 2.6 260 ÷1000= 0.26

家长也能轻松辅导孩子:小学数学小数和复名数教案设计

家长也能轻松辅导孩子:小学数学小数和复名数教案设计

家长也能轻松辅导孩子:小学数学小数和复名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和复名数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和复名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小数点、小数位数、小数的大小比较。

2. 复名数的概念: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3.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4. 复名数的加减法运算。

5. 小数和复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和复名数的概念,小数和复名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加减法运算,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理解小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小数和复名数。

五、教学准备:1. 教具:PPT、实物、图片、小数和复名数的计算器。

2. 学具:学生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品价格、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实例中都有小数和复名数的存在。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小数和复名数实例。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小数的概念,通过PPT展示小数点的位置和作用,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

2. 讲解复名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关系。

3. 讲解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在运算中的作用。

4. 讲解复名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运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游戏教学(10分钟)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数和复名数的游戏,如捉迷藏、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小数与复名数练习题

小数与复名数练习题

小数与复名数一、填空题。

15厘米=〔〕米 35克=〔〕千克 500米=〔〕千米 534克=〔〕千克50平方厘米=〔〕平方米 150分=〔〕时 0.7米=〔〕厘米 6.28千米=〔〕米0.95吨=〔〕千克 8.1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0.28公顷=〔〕平方米3.4平方米=〔〕平方分米 7米13厘米=〔〕米 4千克65克=〔〕吨28966万人=〔〕亿人 7吨50千克=〔〕吨 5米2分米=〔〕米 34600吨=〔〕万吨 7米4分米=〔〕分米 20吨60千克=〔〕千克5千米300米=〔〕米 9元5角=〔〕分 1.005千克=〔〕千克〔〕克4.05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26元4角3分=〔〕元=〔〕分100.3米=〔〕米〔〕分米=〔〕分米=〔〕厘米5千米38米=〔〕千米=〔〕米 6角5分=〔〕元 2050平方分米=〔〕平方米32毫米=〔〕厘米 560厘米=〔〕米610克=〔千克 5200毫米=〔〕米23分米=〔〕米1350克=〔〕千克7450米=〔〕千米 9020千克=〔〕吨13厘米=〔〕分米86克=〔〕千克 109分米=〔〕米5350米=〔〕千米4.3米=( )米( )厘米 2.4千克=( )千克( )克 2.85千克=( )千克( )克5吨26千克=( )吨1米5厘米=( )米 0.8米=( )分米 42厘米=( )米1.03平方米=( )平方分米 42千克=( )吨 6.03吨=( )吨( )千克7.2米=( )米( )厘米5米20厘米=( )米 3吨50千克=( )吨4吨80千克=( )千克 500厘米=( )米 525厘米=( )米( )厘米2.63千米=〔〕千米〔〕米 3.7吨=〔〕吨〔〕千克13厘米=〔〕米 24公顷=〔〕平方千米 435克=〔〕千克7平方分米=〔〕平方米 250米=〔〕千米 80千克=〔〕吨2.4米17厘米=〔〕米 3千克165克=〔〕千克 2米3分米=〔〕米5千米300米=〔〕千米 3.10米9分米=〔〕米7千米200米=〔〕千米7千克50克=〔〕千克 30米80厘米=〔〕米4 0.43米=〔〕厘米0.27千克=〔〕千克 0.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0.76千米=〔〕米0.6厘米=〔〕毫米 0.93吨=〔〕千克名数改写6020千克=〔〕吨 435克=〔〕千克 80千克=〔〕吨 0.93吨=〔〕千克8吨=( )千克 60千克=〔〕吨 42000克=( )千克 0.21吨=〔〕千克4.08吨=〔〕千克 3.2平方千米=〔〕公顷 0.2公顷=〔〕平方米6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15公顷=( )平方米 480000平方米=( )公顷7平方分米=〔〕平方米 0.08平方米= 〔〕平方厘米 0.95公顷=〔〕平方米24公顷= ()平方千米 10.36平方千米= 〔公顷 1.9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0.43米=〔〕厘米250米=〔〕千米 30.5米=〔〕分米 30.5米=〔〕千米13厘米= ( ) 米 260米= 〔〕千米 36厘米=〔〕米18分米=〔〕米 525毫米= 〔〕米 7吨50千克=〔〕吨3千克165克=〔〕千克5千米30米=〔千米 8元5角=〔〕元10米8分米= 〔〕米4米17厘米= 〔〕米 2米3分米=〔〕米4米7厘米= 〔〕米 3吨700千克= 〔〕吨 15吨50千克= 〔〕吨5千克500克= 〔〕千克 12千克35克= 〔〕千克 1米50厘米= 〔〕米4吨80千克= 〔〕吨 14吨680千克= 〔〕吨 25平方米24平方分米= 〔〕平方米15.68元=〔〕元〔〕角〔〕分 2.95元=〔〕元〔〕角〔〕分二、把下面各题里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

生活中的小数和复名数例1

生活中的小数和复名数例1

讨论:1米45厘米=(
1.45 )米
练一练:6米30厘米=( 6 .3 )米 30厘米÷100=0.30米
6米+0.30米=6.30米
61元1角9分=( 61.19
)元
0.8米
请你们给他们排排队
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1.45米
巩固练习:填空。 1、低单位化高单位可以用算式计算: 低单位○( 进率 )=高单位 ÷ 2、35厘米=( 0.35 )米 )千克


直接写出答案 2.85×100= 285 6.02×1000= 60207.5×100= 750 4.2÷10= 0.42 30÷1000= 0.03 4.04÷100= 0.0404
填空 2千克=( 2000)克 4厘米=( 40 )毫米
3米=( 30 )分米 2米4厘米=( 204 )厘米
11.用小数表示下列各题里的数据。 (1)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 最大速度约每秒运行8100米,最 小速度约每秒运行6300米。(用 千米作单位。)
8100米= 8.1 千米 6300米= 6.3 千米
(2)一艘轮船重65600千克。(用吨作单位。)
65600千克= 65.6 吨
72
1.下面物品价签上的小数点都标错了,请改正过来。
3、5千克250克=( 5.25
4、3千米700米=( 3.7 )千米
2.03 5、大象重2吨30千克,改写成用“吨”作单位是( )吨 6、长劲鹿身高46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是( 4.6 米。
2、请你在合适的地方点上小数点。
. (1)数学课本长205分米。
(2)一张床长18米。 .
3、完成书P70第1题

小学数学人教(聋校)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和复名数》教案第1课时

小学数学人教(聋校)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和复名数》教案第1课时

小学数学人教(聋校)版五年级上册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0页例1,完成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把进率是10、100、1000的单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把进率是10、100、1000的单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空
50分米=()米 4千克=()克
7000千克=()吨 800厘米=()米
二、新授
1、教学例1。

( 1)出示例1:3分米是多少米?350克是多少千克?
板书:3分米=()米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这是怎样的变换?
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该怎样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10=
通过位移得到3÷10=0.3,所以3分米=0.3米
(2)板书:350克=()千克
引导学生观察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填写。

然后集体讲评,讲评时指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两小题得出:把低级单位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只要按照进率是10、100、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2、练习
做第130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自己做。

做完后集体订正。

/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三第1~3题。

由学生自己做,做完后,集体核对,核对时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2、3题。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

C、减少
3.42分米改写成复名数是(
)。
A、40分米20厘米 B、4分米2厘米
C、4米2分米
4.10米18厘米(
)10.18米。
A、大于 B、小于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于
单位换算
0.24米=( )厘米 0.09吨=( )千克 8.54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64千米=( )米 2.08平方千米=( )公顷 3.2公顷=( )平方米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9米>138厘米 2□千克<0.18吨 965平方分米=9.□5平方米 6.2千克>6□20克
在○里填上“>”、“<”或 “=”
138平方分米○1.38平方米
0.04千克○400克
25公顷○25平方米
78厘米○7.6分米
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①1.48吨 1490千克 1吨48千克
②5千米24米 5千米200米
5.24千米
8吨8千克=(
)吨
12千米48米=(
)千米
3千克4克=(
)千克
1840千克=( )吨( )千克
50020米=( )千米( )米
432毫米=( )厘米( )毫米
选择
1.把2.03千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 是( )。
A、2030米 B、203米 C、2003米
2.把8毫米(
)1000倍是8米。
A、缩小 B、扩大


÷进率
在○里填上“>”、“<”或 “=”
4.48千克○448克
5千米460米○5.46千米
8.2平方米○82平方分米
2平方千米3公顷○2.03平方千米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
一、单位换算。 42厘米=( )米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学反思《名数的改写》包括单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改写、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

单名数与单名数的改写是教学的重点,而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是教学的难点。

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相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小数的性质等知识。

课上,我首先和学生一起回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下来由易到难,先尝试由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题目,引导学生归纳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是除以进率。

然后通过尝试由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例子.归纳总结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是乘进率。

通过练习,学生掌握了单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后,尝试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引导学生在做这类题时,要看清楚是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如果是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复名数中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应写在单名数的整数部分,只需要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进行改写;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要把原小数分成两部分:整数部分写在复名数的高级单位前,小数部分根据各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改写。

这样给学生一个清淅的解题思路,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自然会提高。

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我用一句话简单概括:“高改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低改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

这堂课,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如下:1、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名数改写的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集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探究、学习新知,从而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2、对于名数的概念,教材中没有明确的介绍,也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我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就是一个名数”,再在比较中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学生对名数的理解就比较清晰。

这样学生很快的就知道了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

而单名数的改写我则采用学生先思考尝试后交流,在反馈中进行个别指导的方法,规范语言,归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和复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2.掌握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
3.掌握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单名数或复名数转化为小数的改写.
教学难点
复名数改写成小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卡片出示)
3.4×10 2.85×100 6.02×1000
7.5×1000.76×1000.374×1000
4.2÷105÷100.3÷100
4.04÷10020÷10000.6÷100
2.填空.
2千克=( )克30分米=( )米
4厘米=( )毫米2米4厘米=( )米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在第三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名数的改写方法.但在实际计算中,有时需要把单位间进率是10、100、1000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和复名数)
2.教学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
的单名数.
(1)出示例1:3分米是多少米?350克是多少千克?
①教师提问:这道题把分米改写成米,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3分米=( )米
(因为3÷10=0.3(米)(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所以3分米=0.3米.)
启发学生口述:把分米数改写成米数,要除以进率10,只要把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②教师提问:350克是多少千克,该怎么想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
使学生明确:把克数改写成千克数要除以进率1000,只要把35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板书:350克=0.35千克)
(2)引导学生观察例1两小题,启发学生归纳方法:
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要除以两
个单位间的进率,只要按照进率是10、100、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3)完成“做一做”第1题.
23分米=( )米140厘米=( )米
1350克=( )千克670毫米=( )米
3.教学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1)出示例2:3米40厘米是多少米?
启发学生观察:例2是什么样的换算?应该怎样改写?
学生独立试算,然后二人互说改写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使学生明确:3米40厘米=(3.4)米,(3米没有变,只需改写40厘米,40厘米=0.4米,也就是3米40厘米把3米与40厘米合起来.)
教师提问:试算4千克70克=( )千克,应该怎么想?
启发学生口述:4千克不变,把4写在整数部分,把70克改写成0.07千克,合起来就是4.07千克.
教师强调说明:复名数改写成小数时要注意①复名数的高级单位的数不动,就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②只要把复名数中的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
(2)练习“做一做”第2题.
7千米450米=( )千米9吨20千克=( )吨
4.教学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低级单位的单名数.
(1)出示例3:0.35米是多少厘米?0.58千克是多少克?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例3.讨论、交流应该怎样改写?
(3)教师订正时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完成“做一做”第1题
0.86平方米=( )平方分米0.09米=( )毫米
0.3千克=( )克0.56吨=( )千克
5.教学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
的复名数.
(1)出示例4:2.05米是多少厘米?5.42吨是多少吨多少千克?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例4.讨论、交流应该怎样改写?
(3)教师订正时板书,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4)完成“做一做”第2题
2.63千米=( )千米( )米
3.7吨=( )吨( )千克
三、巩固发展.
13厘米=( )米24公顷=( )平方千米
435克=( )千克7平方分米=( )平方米
250米=( )千米80千克=( )吨
2.4米17厘米=( )米3千克165克=( )千克
2米3分米=( )米5千米300米=( )千米
3.10米9分米=( )米7千米200米=( )千米
7千克50克=( )千克30米80厘米=( )米
4.0.43米=( )厘米0.27千克=( )千克
0.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0.76千米=( )米
0.6厘米=( )毫米0.93吨=( )千克
5.(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36厘米18分米543毫米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数.
2元7角9分4角5分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单名数、复名数,并知道了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怎样把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1.填空.
0.3米=( )厘米 3.85千米=( )千米( )米
0.15千克=( )克 3.001吨=( )吨( )千克
3.7平方分米=( )平方毫米 5.80元=( )元( )角
2.1000张纸叠起来厚9.2厘米,平均每张纸厚多少毫米?
3.计算下面各题.
176+55+24+4528×25×435×19
18×15+12×15200-127-73457+99
六、板书设计
小数和复名数
例1 3分来是多少米? 350克是多少千克?
因为3÷10=0.3(米)
所以3分米=0.3米
350克=0.350千克=0.35千克
例23米40厘米是多少米?
4千克70克是多少千克?
因为3+0.4=3.4米
所以3米40厘米=3.4米
4千克70克=4.07千克
例3 0.35米=35厘米
0.58千克=580克
例4 2.05米=2米5厘米
5.42吨=5吨420千克
探究活动
小鸡吃米
游戏目的
1.巩固“小数和复名数”的有关知识.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动作的敏捷性. 游戏材料
1.若干张硬纸片,用于写带有单位名称的数.
2.在地面上画大圈的有关工具.
游戏程序
1.在地面上画一个圆圈当鸡舍,扮小鸡的学生站在圈里,圈外一人扮饲养员,手拿若干张硬纸片,纸片上面写着名数,其中多数为两两相等,如
2.5千克、2千克500克、5千米30米、5.03千米、930千克、0.93吨等.
2.游戏开始,饲养员一边说:“小鸡吃米啰!”一边向远处撒纸片,小鸡就走出鸡舍,找名数相等的纸片.
注意事项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
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游戏宜分组进行,每次捡卡片最多者,作下一次游戏的饲养员.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
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2.设计纸片上的名数,可有几张找不到相同的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