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代表作业中出现过的题数字为红色的代表多次出现的题简答题(请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的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其特征是:(1)概括性。
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
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简述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能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
二、注意稳定性是指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一种活动转移另一种活动上去的过程。
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1)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2)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3)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二、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
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人对某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个体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位于下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需要是以一种渐进的层次表达出来,即必须先满足某些需要,才能满足另外一些需要,也就是个体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关注较高层次的需要。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单选题1.大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是 ( )。
A.神经元B.突触C.神经回路D.神经系统2.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树突较短,分叉多,负责接收刺激B.树突较长,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C.轴突较短,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D.轴突较长,分枝多,负责接收刺激3.通过对大脑两半球一侧优势的研究,( )功能的定位不在右半球。
A.艺术欣赏B.知觉空间关系C.逻辑推理D.幻想4.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最小单位是 ( )。
A.神经元B.胶质细胞C.突触D.反射弧5.当神经元处于安静状态时,( )。
A.轴突内外无电位变化B.神经元随时处于自发放电状态,产生的电位为动作电位C.细胞膜对所有离子具有相同的通透性D.细胞膜内外保持着一定的静息电位6.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
A.静息电位B.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C.动作电位D.服从全或无法则的电传导7.早期颅相说为脑功能 ( )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A.定位说B.整体说C.机能系统说D.模块说8.大脑皮层是指 ( )。
A.大脑半球内面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的白质B.大脑半球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组成的灰质C.灰质与白质的总和D.灰质与部分白质的和9.正是通过对 ( )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
A.动物脑B.失语症病人C.割裂脑D.脑成像10.机能系统学说是由( )通过对大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总结提出的。
A.布鲁德曼B.加尔C.弗洛伦斯D.鲁利亚11.人的听觉主要受()的控制。
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12.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B.抑制C.兴奋与抑制D.反射13.“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D.以上答案都不对14.一个神经元的()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者肌肉、腺体细胞A.树突B.轴突C.胞体D.基因15.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借助()实现的A.突触B.轴突C.髓鞘D.树突16.人的神经系统包括()A.脑和脊椎B.大脑和小脑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D.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7.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大脑和脊椎B.大脑和小脑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D.脑神经、脊神经18.听觉中枢位于()A.顶叶B.额叶C.枕叶D.颞叶19.视觉中枢位于()A.额叶B.枕叶C.顶叶D.颞叶20.人类的()高度发展,占整个大脑皮层总面积的30,对心理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A.顶叶B.枕叶C.额叶D.颞叶2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A.扣带回B.中央后回C.中央前回D.角回22.下列哪一项不是动力定型()A.手碰到针刺就缩回B.习惯C.技能D.生活方式23.位于大脑左半球的布洛卡区受到损伤会发生()A.运动性失语症B.接受性失语症C.不能书写D.失读症24.无脊锥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A.感觉阶段B.知觉阶段C.思维萌芽阶段D.意识阶段25.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其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A.言语功能B.数学计算功能C.空间形象知觉功能 D.抽象思维功能26、对人的觉醒水平起重要作用的神经结构是( )A.脑干网状结构B.丘脑 C .下丘脑 D .中央后回27、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枕叶后端 D 颞叶28、脑干中对人的觉醒和警戒起主要作用的神经组织是()A.桥脑B.丘脑C.下丘脑D.网状结构29、脑神经有()对。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单选题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得B.罗杰斯C.威特海默D.斯金纳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B.社会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5、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验法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冯特B.华生C.费希特D.弗洛伊德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A.边缘科学B.人文科学C.环境科学D.分支科学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C.认识过程D.反映活动9、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A.注意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思维10、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B.需要C.动机D.信念1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1876 B.1877 C.1878 D.18791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俄国B.德国C.日本D.美国13、()在道德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魏特海墨B.费希纳C.冯特D.韦伯1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A.心理的发生、发展B.费希纳C.冯特D.韦伯1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A.活动B.客观现实C.主观能动性D.意志的努力1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A.情感过程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17、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B.人格和认识过程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人格18、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19、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A.研究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研究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0.()以研究知党与意识为主,主张知觉是有组织的,是整体的经验A.精神分析学派B.构造主义C.格式塔学派D.机能主义21.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2.行为主义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3.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4.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A.神经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5.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不良反应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A.行为主义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6、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派别是()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27.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者,认为环境因素要通过()来实现支配外部行为A.心理特征B.认知过程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28.机能主义的目标是()A.解释心理如何帮助人们生存和适应B.发展科学的、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心理学C.决定心理经验的基本成分D.纯粹运用推理来了解行为29.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A.产品分析B.个案法C.谈话法D.调查法30.由实验室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叫()A.控制变量B.自变量C.因变量D.无关变量31.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为被称为()A.因变量B.观察对象C.自变量D.控制变量32.实验法是指()的方法A.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B.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C.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D.以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作为研究对象33.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34.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35.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信息加工的过程。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选择题)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选择题、简答题)三、脑机能学说(选择题、简答题)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由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胞体的功能为整合神经冲动;树突较短,功能为接受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较长且一个神经元仅有一根,能够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到其他神经细胞。
2、突触突触是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突触包含三个部分:①突触前成分(轴突末梢的球状小体)、②突触间隙(一个神经元末端与另一神经元始端间的缝隙)③突触后成分(树突末梢或胞体内的一定部位)。
原理:神经递质是神经冲动在突触间传递的化学物质的媒介。
当神经冲动传导到轴突末梢,突触前成分的突触小泡内储存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经过突触间隙作用到突触后成分,改变突触后成分膜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了神经冲动的传递。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导又称为化学传导。
分类(1)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2)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性的效应。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
由于结构和功能不同,可以将神经系统分成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周围神经系统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了起来。
由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组成。
①躯体神经系统: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支配感觉和运动器官。
包含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②自主神经系统:到达内脏系统的神经,又分为机能上相互拮抗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不受或很少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表现为人不能随意地控制内脏的活动。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模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单项选择题1.在神经元的各组成部分中,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的信息并传到细胞体的是( )A.细胞体B.轴突C.突触D.树突正确答案:D解析:树突的功能为接受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细胞体。
知识模块: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2.神经冲动在突触间传递的媒介是( )A.神经元B.突触C.突触小泡D.神经递质正确答案:D解析: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以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为媒介的。
知识模块: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元胞体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B.对接受的外部信息进行整合的是胞体C.一个神经元细胞可以由多条轴突传出信息D.一个神经元细胞有多条树突和多条轴突,树突较短,轴突较长正确答案:B解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胞体整合神经冲动;树突接受神经冲动;轴突只有一条,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到其他神经细胞。
知识模块: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4.大脑结构中,哪部分与情绪关联最大( )A.大脑皮层B.边缘系统D.小脑正确答案:B解析: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还与情绪、记忆有密切关系。
知识模块: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5.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是( )A.边缘系统B.桥脑C.延脑D.小脑正确答案:B解析:桥脑是连接小脑和大脑的神经通路,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知识模块: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6.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是( )A.丘脑B.下丘脑C.延脑D.小脑正确答案:B解析:下丘脑是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皮下中枢。
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分为机能上相互拮抗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知识模块: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7.能第一时间对简单刺激进行分析,做出简单回答性反应的是( )A.脊髓B.脑干C.间脑D.丘脑正确答案:A解析: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能对简单的刺激进行分析,做出回答性反应,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盖反射、肘反射等。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单选题1.大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元B.突触C.神经回路D.神经系统2.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树突较短,分叉多,负责接收刺激B.树突较长,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C.轴突较短,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D.轴突较长,分枝多,负责接收刺激3.通过对大脑两半球一侧优势的研究,( )功能的定位不在右半球。
A.艺术欣赏B.知觉空间关系C.逻辑推理D.幻想4.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最小单位是()。
A.神经元B.胶质细胞C.突触D.反射弧5.当神经元处于安静状态时,( )。
A.轴突内外无电位变化B.神经元随时处于自发放电状态,产生的电位为动作电位C.细胞膜对所有离子具有相同的通透性D.细胞膜内外保持着一定的静息电位6.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A.静息电位B.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C.动作电位D.服从全或无法则的电传导7.早期颅相说为脑功能( )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A.定位说B.整体说C.机能系统说D.模块说8.大脑皮层是指( )。
A.大脑半球内面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的白质B.大脑半球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组成的灰质C.灰质与白质的总和D.灰质与部分白质的和9.正是通过对( )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
A.动物脑B.失语症病人C.割裂脑D.脑成像10.机能系统学说是由( )通过对大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总结提出的。
A.布鲁德曼B.加尔C.弗洛伦斯D.鲁利亚11.人的听觉主要受()的控制。
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12.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B.抑制C.兴奋与抑制D.反射13.“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D.以上答案都不对14.一个神经元的()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者肌肉、腺体细胞A.树突B.轴突C.胞体D.基因15.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借助()实现的A.突触B.轴突C.髓鞘D.树突16.人的神经系统包括()A.脑和脊椎B.大脑和小脑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D.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7.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大脑和脊椎B.大脑和小脑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D.脑神经、脊神经18.听觉中枢位于()A.顶叶B.额叶C.枕叶D.颞叶19.视觉中枢位于()A.额叶B.枕叶C.顶叶D.颞叶20.人类的()高度发展,占整个大脑皮层总面积的30,对心理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A.顶叶B.枕叶C.额叶D.颞叶2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A.扣带回B.中央后回C.中央前回D.角回22.下列哪一项不是动力定型()A.手碰到针刺就缩回B.习惯C.技能D.生活方式23.位于大脑左半球的布洛卡区受到损伤会发生()A.运动性失语症B.接受性失语症C.不能书写D.失读症24.无脊锥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A.感觉阶段B.知觉阶段C.思维萌芽阶段D.意识阶段25.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其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A.言语功能B.数学计算功能C.空间形象知觉功能D.抽象思维功能26、对人的觉醒水平起重要作用的神经结构是( )A .脑干网状结构B.丘脑 C .下丘脑 D .中央后回27、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枕叶后端 D 颞叶28、脑干中对人的觉醒和警戒起主要作用的神经组织是()A.桥脑B.丘脑C.下丘脑D.网状结构29、脑神经有()对。
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心理学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对于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练习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第二章的一些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读者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感觉?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
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它们能够感知光、声音、气味、味道和触觉等各种刺激。
2.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和组织的过程。
通过知觉,人们能够对感觉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3. 请解释感觉适应的概念。
感觉适应是指在持续或重复的刺激下,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度逐渐降低的过程。
例如,当我们进入一个强光照射的房间时,最初可能感到刺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睛逐渐适应光线的强度,感觉到的刺激减弱。
4. 请解释知觉阈的概念。
知觉阈是指感觉器官能够接收和感知到的最小刺激强度。
在感知过程中,只有当刺激的强度超过知觉阈时,人们才能察觉到该刺激的存在。
5. 请解释绝对阈和差别阈的概念。
绝对阈是指感觉器官能够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阈是指在已知刺激的基础上,能够察觉到的最小刺激变化。
绝对阈和差别阈是感知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我们感知世界的细微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6. 请解释感知的构造性特征。
感知的构造性特征指的是人们在感知过程中对刺激进行加工和组织的方式。
感知并不是简单地接收外界刺激,而是通过对刺激的选择、组织和解释,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不同的个体和文化背景可能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的感知。
7. 请解释感知的选择性注意。
感知的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在感知过程中选择性地关注和处理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
由于人们的注意资源有限,无法同时关注所有刺激,因此选择性注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关注某个声音,而忽略其他声音。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模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单项选择题1.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 )(2007.3)A.杏仁核B.边缘系统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正确答案:C解析: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逻辑等功能;右半球主要负责空间、情绪、艺术等功能。
知识模块: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2.根据拉什利(K.S.Lashley)的脑功能“整体说”,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是( )(2007.4)A.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无关B.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无关C.与面积大小成反比,与部位有关D.与面积大小成正比,与部位有关正确答案:A解析:拉什利损伤小白鼠大脑以观察其对学习的影响,得出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影响)和总体活动原理(本题A选项)。
知识模块: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3.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2008.3)A.布洛卡(P.Broca)B.拉什利(K.S.Lashley)C.斯佩里(R.Sperry)D.威尔尼克(C.Wemicke)正确答案:C解析:斯佩里关于裂脑人的实验,建议读一读《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知识模块: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4.神经元结构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的部位是( )(2009.3)A.树突B.胞体C.突触D.轴突正确答案:B解析:神经元包括了树突、轴突、胞体,树突负责接收信息,轴突负责传递信息。
突触是两个神经元接触的地方,不是神经元的结构,负责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导。
知识模块: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5.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2009.4)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正确答案:D解析:视觉感觉区在枕叶,听觉感觉区在颞叶,躯体感觉区在中央沟后的顶叶,躯体运动区在额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单选题
1.大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元 B.突触
C.神经回路 D.神经系统
2.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树突较短,分叉多,负责接收刺激 B.树突较长,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C.轴突较短,只有一根,负责传出神经冲动 D.轴突较长,分枝多,负责接收刺激
3.通过对大脑两半球一侧优势的研究,( )功能的定位不在右半球。
A.艺术欣赏 B.知觉空间关系
C.逻辑推理 D.幻想
4.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最小单位是( )。
A.神经元 B.胶质细胞
C.突触 D.反射弧
5.当神经元处于安静状态时,( )。
A.轴突内外无电位变化
B.神经元随时处于自发放电状态,产生的电位为动作电位
C.细胞膜对所有离子具有相同的通透性
D.细胞膜内外保持着一定的静息电位
6.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
A.静息电位 B.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
C.动作电位 D.服从全或无法则的电传导
7.早期颅相说为脑功能( )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A.定位说 B.整体说
C.机能系统说 D.模块说
8.大脑皮层是指( )。
A.大脑半球内面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的白质
B.大脑半球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组成的灰质
C.灰质与白质的总和 D.灰质与部分白质的和
9.正是通过对( )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
A.动物脑 B.失语症病人
C.割裂脑 D.脑成像
10.机能系统学说是由( )通过对大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总结提出的。
A.布鲁德曼 B.加尔
C.弗洛伦斯 D.鲁利亚
11.人的听觉主要受()的控制。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12.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与抑制 D.反射
13.“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4.一个神经元的()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者肌肉、腺体细胞
A.树突 B.轴突
C.胞体 D.基因
15.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借助()实现的
A.突触 B.轴突
C.髓鞘 D.树突
16.人的神经系统包括()
A.脑和脊椎 B.大脑和小脑
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D.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7.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大脑和脊椎 B.大脑和小脑
C.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D.脑神经、脊神经
18.听觉中枢位于()
A.顶叶 B.额叶
C.枕叶 D.颞叶
19.视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枕叶
C.顶叶 D.颞叶
20.人类的()高度发展,占整个大脑皮层总面积的30,对心理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A.顶叶 B.枕叶
C.额叶 D.颞叶
2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A.扣带回 B.中央后回
C.中央前回 D.角回
22.下列哪一项不是动力定型()
A.手碰到针刺就缩回 B.习惯
C.技能 D.生活方式
23.位于大脑左半球的布洛卡区受到损伤会发生()
A.运动性失语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不能书写
D.失读症
24.无脊锥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
A.感觉阶段 B.知觉阶段 C.思维萌芽阶段 D.意识阶段
25.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其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A.言语功能 B.数学计算功能
C.空间形象知觉功能D.抽象思维功能
26、对人的觉醒水平起重要作用的神经结构是( )
A .脑干网状结构 B.丘脑 C .下丘脑 D .中央后回
27、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枕叶后端 D 颞叶
28、脑干中对人的觉醒和警戒起主要作用的神经组织是()
A.桥脑 B.丘脑 C.下丘脑 D.网状结构
29、脑神经有()对。
A.13 B.14 C.12 D.11
30、以下哪一概念不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
A)操作性条件性反射 B)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C)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D)动力定型
31、神经冲动的传导服从于“全或无法则”是指()
A.一个神经激活前,所有的神经递质都必须释放
B.通常反射中使你整个腿部踢动而不只是一部分肌肉活动
C.神经再一次激活之前要求所有神经都休息
D.假如有足够的刺激,神经总是完全激活
32、脑干中对人的觉醒和警戒起主要作用的神经组织是()
A.桥脑 B.丘脑 C.下丘脑 D.网状结构
33、早期颅相说为脑功能()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A.定位说
B.整体说
C.机能系统说
D.模块说
34、通过对大脑两半球一侧优势的研究,()功能的定位不在右半球。
A.艺术欣赏
B.知觉空间关系
C.逻辑推理
D.幻想35.对控制清醒和保持意识状态特别重要的神经机构是()
A.边缘叶 B.间脑 C.小脑 D.网状结构
36、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而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为()。
A.海马区
B.额叶
C.顶叶
D.枕叶
37、高级心理过程(思惟,记忆的有关方面以及随意运动等)的控制和调节中心是()
A.大脑皮层
B.边缘叶
C.白质
D.胼胝体
38、通过裂脑人研究来揭示大脑两个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科学家是()。
A.布洛卡
B.威尔尼克
C.拉什利
D.斯佩里
二、多选题
1.大脑中的胶质细胞具有哪些作用?( )。
A.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支架 B.起绝缘作用
C.给神经元输送营养 D.替代死去的神经元
2.大脑皮层上的初级感觉区包括( )。
A.视觉区 B.听觉区
C.嗅觉区 D.机体感觉区
3.机体感觉区的投射关系是( )。
A.左右对应,上下对应 B.左右交叉,上下倒置
C.投射面积大小取决于身体各部位的实际面积大小
D.投射面积大小取决于身体各部位实际机能重要程度
E.手、舌、唇的投射面积最大
4.根据负责的心理机能的不同,可以将大脑皮层划分为( )。
A.初级感觉区 B.初级运动区 C.言语区
D.联合区 E.高级联合区
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脊髓 B.脑干 C.间脑 D.小脑6.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包括()A.脑神经 B.脊髓
C.脊神经 D.自主神经系统
7.谈梅生津,主要是()活动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8.下列哪几项是神经元的组成部分()
A.树突 B.胞体
C.轴突 D.突触
9.大脑皮层躯体感觉区()
A.与身体各部位关系上下倒置 B.位于中央后回
C.和身体两侧交叉传导 D.位于中央前回
10、对一般人来说,大脑的左半球是分管()
A.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 B.音乐和绘画艺术能力的
C.抽象思维的 D.数学运算的
11、鲁利亚提出,脑的机能系统包括()。
A.动力系统
B.平衡系统
C.调节系统
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
三、名词解释
神经元去极化电位差全或无法则突触神经网络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大脑皮质
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反射反射弧脑电图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条件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扩散集中互相诱导分析综合
四、简答题
1.简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
2.什么是机能系统学说?
3.简要描述脑功能的模块说。
4.简述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
五、综合题
1.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对称吗?左右半球的功能是怎样分工的?有什么试验?
2.如何根据脑学说的发展,来认识大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3.试述大脑皮层的结构及其功能。
答案-5 C 11-15 DCBBA 16-20DADBC 21-25CXAXC 26-30 XXXC 31-35 XXCAD 36 D 37A
5 ABCD 6ACD 7BD 8ABC 9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