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杰医案之二高血压眩晕案
李冠杰医案解析(发出版)
李冠杰医案解析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曾于ICU工作三年,因偶然机遇,请教于院立新师兄,因缘得以重新认识经方医学,后经不断研习经方和临床实践,渐入经方之门,自此与经方结下深厚的渊源。
期间有幸通过院立新师兄才认识了李冠杰老师,李老师对经方深刻的认识和卓著的临床疗效早已耳闻,但听李老师此次借医案讲授经方,仍受益匪浅。
故经李老师同意,将此次学习内容加以整理并与大家分享,以求与大家共同加深对经方医学的认识,并进一步提高临床水平。
李老师推崇胡希恕经方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梳理出了一整套经方医学的病理辨证体系。
使经方的理论更加清晰和便于临床应用,易学易懂,易会易用。
李老师不仅理论上对经方的认识深刻独到、入木三分,在临床上对经方的应用也是炉火纯青、效如桴鼓。
临床中能基本上百分之百应用经方来治疗各种疾病,而且有效率在90%以上。
本医案原为表格样式,因考虑到网络转发的效果特整理成文本格式,并将病历原件以附件的形式随本文上传,以展示李老师临床医案的原貌。
病历日期:2018年1月20日姓名:李某。
姓别:女年龄31岁婚否:已婚主诉:心烦较明显,身无力。
西医诊断:甲减。
四诊:食欲:不好,无滋味。
睡眠:不好,晚上要到十一二点方能入睡。
大便:日一行,不畅,有时偏干。
小便:夜尿一次或无。
汗出:不易。
寒热:怕冷明显。
口干:不明显,有时阵发性口干喜饮。
口苦:有时有。
例假:准时,量偏少,色暗,少量血块。
喜忘:有。
孔窍:无。
头晕:有明显的头不清爽感。
喜呕:有时有。
心烦:常有。
无力:常有且较明显。
手足:偏热。
食冷:特别喜食冷食。
浮肿:下肢轻度。
眼睑:下眼睑内侧色可,根部略偏淡。
他症:心烦身无力已两年多。
因情感方面的因素所致。
自诉感觉心中焦虑。
食后胃中满,似消化不良样。
自诉平时走路不稳。
平时短气,心悸。
脉象:偏弦滑数尺偏沉,略浮缓。
舌诊:舌质暗红,偏大;舌苔薄褐。
腹诊:心下和两肋下有较明显抵抗感,按心下不适。
李冠杰先生经方使用经验和体会11.14讲座
---------------------------------------------------------------最新资料推荐------------------------------------------------------ 李冠杰先生经方使用经验和体会11.14讲座李冠杰先生对中医经方研究及临床使用 11.14 讲座(01)下面呢我们就以三个问题开始说:第一个就是自己对经方体系的一点理解吧;第二个方面对经方应用方的一些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对胡希恕老师和冯世伦老师的学术思想的一点理解就是自己在学习中的一点体会。
那么首先说第一个问题对经方体系自己的一点认识,先从中医里面一个很不正常的情况说起。
我在青岛有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都学医十年了,但是他们都觉得自己中医临床疗效都不理想后来就决心学经方,认识他们后就约我到青岛去过一次,其中我有一个学生他做过六年药剂师,对他本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经历,我就跟他聊,你做了这么多年的药剂师(也就是在药店里抓药),我觉着他对中医开方的现状还是很了解的,我就问他:你以前做药剂师的时候,一天收了一百个处方,那么你这一百个药方里面有多少是经方?他想了想就对我说:一百个方子里面要是能有五个经方就算是多的。
也就是说他这一天的中药处方里经方占不到百分之五,这是我学生的一个情况。
像这类情况大家应该知道的也不少吧,凡是从事临床工作的应该都有这方面的经验,甚至你现在看看包括网上的一些东西,杂志1/ 6上的一些东西都是这样的情况。
再比如说最近的我们遇到的甲流看一看预防甲流的药、治疗甲流的一些药方,我现在一直在关注着它,现在我们当地甲流还很少,但是我很关注这些问题。
我在网上看看了这么多天,就只有一个人发帖子甲流在有的地方在用经方治,用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经方,其他的帖子基本上都不是在用经方。
这里边就带出一个问题出来,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再仔细的去想一想,咱就说中医的经典。
高血压病验案二则
舌质暗 、苔薄腻、脉细滑 。查 B :1 5 9 mH ,续 以清火化 P 3/5mg 痰 ,调气和血 ,前方加玄参 1g 0 、鸡 血吞 l g O 、罗布麻 1 g 5,
・8l・
・
中 医 中药 ・
20 0 8年 1 第 1 卷 第 2 2月 7 4期 C ii lo r ̄ l c un n aJ
28 2 第1 第 4 l ao a 0 年l 0 月 7 2期C i r 卷 i lu l n Jn c
・ 个案报道 ・
智齿冠周炎并咽炎 “ 复方草珊瑚含片"
过敏 一例
梁 志琴
( 州 市 第 二 人 民 医院 郑
400 50 0)
中图分类号:R 8 7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 4 4( 0 8 0 8 — 1 4 7 8 2 0 )1- 0 10 0 2
病例 :患者 ,女 ,3 岁 ,2 0 6 0 4年 5月来我院 口腔 科以双 下颌后牙疼 ,咽疼两 日就诊 。查体 :体温 :3 . 度 ,一般情 66
况 尚可 ,生 命 体 征 稳 定 。颌 面 部 无 红 肿 ,开 口轻 度 受 限 ,开 口
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 ,后涂 2 的碘甘 油,一 日一次 ,拟连 % 续三次 。另药物治疗为 :罗红霉素片一盒 ,每盒 1 片 ,含 量 2 为 005 . 7 ,用法:0 1 日两次 ,口服 。甲硝唑片 0 2一 日三 .5一 .
次 ,口服 。 “ 方 草 珊 瑚 含 片 ”一 盒 ,每 盒 四版 ,每 版 l 片 , 复 2
珊瑚含 片”可致皮肤过敏病例 ,翻 阅近年报刊杂志未见报道 ,
实属罕见 。
高血压病验案二则
张 燕琴 张艳 荣
医案(八十一)眩晕3(高血压)
医案(八十一)眩晕3(高血压)
眩晕3(高血压)
严某某,男,36岁
初诊:
眩晕头痛经常发作,脉象弦滑有力,按之急数且搏指,舌红苔白根厚。
大便干结,心烦易怒,素嗜烟酒,又多熬夜,为本病致病之由。
此肝阳上亢,木火上升,先以熄风折热方法。
白蒺藜10克,晚蚕砂10克,蔓荆子10克,钩藤10克,菊花10克,竹茹6克,陈皮10克,生石决明20克,生牡蛎20克,瓜蒌仁20克,焦三仙各10克,七剂
二诊:
药后头痛已止,眩晕时或发生。
脉仍弦滑,按之有力,舌红苔白根部仍较厚,大便通而未畅。
风阳上扰之势虽缓,然病非一日所成,须得慎饮食、戒烟酒、节喜怒,方为根本之计,不可徒赖药物也。
仍用前法加减。
白蒺藜10克,晚蚕砂10克,赤、白芍各10克,钩藤10克,菊花10克,竹叶、茹各6克,生石决明20克,生牡蛎2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七剂
上方服后头痛眩晕皆止,二便如常。
睡眠亦安。
遂嘱其注意饮食调理,增加运动锻炼,以防复发。
按:本案之眩晕是属肝胆风热上扰,由过嗜烟酒,加之熬夜所致。
因其兼有头痛,故用白蒺藜、晚蚕砂、蔓荆子以清头目;钩藤、菊花以熄风阳;阳亢于上者宜用介类以潜之,故用生石决明、生牡蛎以镇潜;风阳上扰多夹痰热,故用竹茹、陈皮以化痰热;从舌苔根厚大便干结,知其三焦壅滞,故用瓜蒌仁、焦三仙以利三焦。
用药恰合病机,故服之即效。
而医嘱其慎饮食、戒烟酒、多运动,尤为金玉良言,切中其病根矣。
若患者果能实行之,则一生受益可知也。
医案一五九:两味药治愈高血压头部眩晕
医案一五九:两味药治愈高血压头部眩晕医案一五九关键词:泽泻汤证;高血压;头晕李某,女,48岁。
初诊日期:2018年6月25日。
主诉:眩晕1天。
现病史:患者高血压病史15年,平素服用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良好,但因失眠或情绪波动易引发头晕、头胀痛,此次因工作问题诱发,伴有跳动感,时测血压130/92mmHg,加服降压药后,诸证不减。
刻下症:头晕、头胀痛、头发蒙,像裹着东西,头晕与体位无关,纳可,眠差,大便1日1次,不干不稀,腹软,无压痛。
查体:舌淡红,苔白水滑,脉弦滑。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笔者临床体会到泽泻汤的方证为:舌体肥大异常,头晕或头重、头发蒙,头晕与体位无关,大便素溏,苔水滑或白腻,脉弦沉。
本案中患者头晕、头胀痛、头发蒙,像裹着东西,头晕与体位无关,纳可,眠差,大便1日1次,不干不稀,腹软,无压痛。
舌淡红,苔白水滑,脉弦滑。
符合泽泻汤的方证,故辨为泽泻汤证。
诊断:眩晕泽泻汤证。
治疗:方用泽泻汤泽泻55g,生白术22g。
5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患者服用2剂即头晕痊愈,无不适感,药味不苦,但患者素不喜喝中药,余下3剂未曾服用,后虽有头晕发作,但只间断服用此方。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卷中·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提到:“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冒眩。
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
泽泻泻水气,白术补土气以胜水也。
”水饮上泛,乘袭清窍,头目不清,头部昏沉,且因湿性重浊、粘滞,水饮上聚头部,则头部如有物裹。
泽泻汤为治水饮上泛之良方,泽泻可引水饮向下,从小便排出,白术补益中焦脾土,运化水湿,双管齐下,水湿可去。
眩晕案(转载)-任之堂主人的日志-网易博客
眩晕案(转载)-任之堂主人的日志-网易博客
眩晕案----小树林
伊女 62岁
眩晕半年
病人半年前无诱因出现眩晕症状,同时伴恶心,耳鸣,乏力,头疼,心悸,颈部不适,在医院做各项检查,最终诊断未确定,先后住院2次,按脑供血不足治疗,毫无效果,曾服某中医中药4个月,效果不显,来我处求治,病人面色淡白无华,唇色淡,不敢直立,头昏头晕头痛,右侧耳鸣不断,遇劳则加重,常感心悸,乏力,素有冠心病心率不齐,严重时二联律,颈椎病,血压正常,舌淡苔略厚,脉沉滑而结。
诊断眩晕
方药黄芪60当归20仙鹤草70葛根60旋浮花20白僵蚕15白介子10石菖蒲15川芎15丹参30益母草30路路通20 服药3剂,所有症状大减,加五味子20继服6剂,症状全部消失,心率恢复正常。
病人的西医病名尚未确定,考虑可能与心率不齐,颈椎病,美尼尔等有关,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痰淤上扰,虚实夹杂症,无虚不做眩,方中黄芪,当归补气血,治其虚,无痰不做眩,方中旋浮花,白僵蚕,白介子化痰,其中旋浮花又善止呕,仙鹤草善治眩晕,同时又能补气强心,纠正心率,葛根升清,引清阳之气上达,配旋浮花降痰浊,使气机升降有序而清升浊降,清窍得清,从而眩晕停,耳鸣止,石菖蒲化痰浊,开清窍,治耳鸣,久病多瘀,况且气虚运血无力,停痰阻碍血行,故选川芎,丹参,益母草,路路通行气血,五味子宁心安神定悸。
病人花钱无数,坚持治疗,却未能获效,必因疾病复杂,医治顾此失彼,我全面考虑病人的病机,处处针对之,结果效果出乎意料,甚感欣慰。
于是忙里偷闲,半夜发贴,希望与网友共享,若有谬误之处,望指正。
李冠杰医案100例
李冠杰医案案1: 胃癌胃胀嗳气大便不通案2013年6月27日夏某某男 68岁胃癌病史食欲睡眠一般大便溏服他药后两天未解,小便频数,夜尿三四次,量少,肢有轻微浮肿,无汗出,不恶寒,头部有时头晕,口干明显,特别是睡醒后喜呕,有时有欲呕感,无口苦,心烦有时有,欲寐四肢无力有时身无力,脉象紧略偏弦,左关沉弱,右关弱,咳喘,舌质淡红略偏暗,有齿痕,手足冷,舌苔薄略厚他证平时感觉胃胀,胃隐痛,有时腹泻,有时因腹痛而致无法入睡甚至要在床下走动。
能食冷食,胃不适严重时有欲呕感。
常有肠鸣无往来寒热,有时嗳气,嗳出后感觉舒服腹诊上腹部膨大,且有明显硬块。
有气胀,按之不痛。
处方半夏泻心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茯苓饮合橘枳姜汤半夏6干姜3人参7甘草5黄芩3黄连1大枣5厚朴8生姜15茯苓4苍术4枳实5橘皮12 78克。
日二服,次2.5克。
开水泡服。
13.6.29其儿媳来电话:服上方后,患者感觉很舒服。
13.7.15来诊,服药后总的感觉很好,曾出现过两天腹泻,但是泻后无身无力感。
刻下干嗳食臭,腹胀,大便自腹泻后至今天仅解一次,已成形(此腹泻为中病之反应)。
仍有肠鸣,但较前为轻,仍有嗳气,曾出现咽中痛,两天后自行消失。
小便夜尿三四次,量不多。
舌质淡红,略有齿痕,苔白略厚。
有时有恶心感。
脉弦紧,关沉弱,右细而偏微弱,左紧细略有力。
腹诊:腹部有轻微气胀,但自感觉腹满。
有时有烧心感(即胃中灼热感)。
生姜泻心汤合茯苓饮合橘枳姜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半夏6干姜3人参8甘草6黄芩3黄连1.5大枣5厚朴8生姜16茯苓5苍术5枳实5橘皮1692克。
日二服,次3克。
13.8.3来诊,服上方后感觉较好,仍有嗳气,胃中有胀满感,近几天有烧心感,吐酸。
再未出现腹泻,食欲可,睡眠可,一般九点许即可入睡。
大便偏干,三四日一行,有时有肠鸣但已很少,近来左手有明显的麻木感。
生姜泻心汤合茯苓饮合橘枳姜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合旋覆代赭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半夏6干姜3人参8甘草6黄芩3黄连1.5大枣9厚朴8生姜22茯苓5苍术5枳实5橘皮16旋覆花3代赭石1黄芪3桂枝3芍药3 120克。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眩晕思路及验案解析,破血逐瘀,利水扶正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眩晕思路及验案解析,破血逐瘀,利
水扶正
病案:患者女,74岁,初诊,进诊室时见老人步履蹒跚,面色萎黄,由家属搀扶进诊室。
高血压数年,头晕加重2个月,头昏沉,起身转头加重,伴腰膝无力,眠差,心烦,爱生闷气,舌歪斜颤,牙肿,小便频,身无畏寒,但腿怕冷。
纳可,大便调。
冠脉支架手术史,痛经史,贫血。
脉弦滑硬,尺脉沉坚如石板,舌暗苔白。
中医分析:患者年轻时痛经严重,经期血块多,提前绝经。
尺脉沉坚如石,为下焦蓄血。
古医书曾提到“下焦蓄血,其人如狂”。
瘀阻脑窍,表现为头晕沉,舌歪。
下焦蓄血,小便不利,腰膝不利。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心神失养,眠差心烦。
血瘀肝气不舒,故爱生闷气。
治疗思路:破血逐瘀,利水,辅以疏肝,扶正。
中药处方解析:土元,地龙——破血逐瘀,用动物药收“斩关夺门”之功。
四逆散——疏肝理气推动血行当归,白芍,丹参,桃仁,红花——养血活血乳香,没药——活血止痛益母草,泽兰,石韦,王不留行——活血利水党参——补气
服药两周,患者可自行走动,步履较之前轻松很多,头晕轻,眠渐好,小便渐正常,面色萎黄退去,肤现白润。
舌淡暗,苔薄白,尺脉渐缓渐起。
复查心电图,早搏减少,胸导联视供血明显好转,红细胞计数接近正常。
患者腰膝畏寒,加温肾壮腰的药物继续治疗。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20191123李冠杰常用经方使用攻略二
常用经方的使用攻略李冠杰 2019年11月23日我们今天接着上一周的内容往下讲。
我们讲的因为全是临床当中的一些经验,有一些初听跟原文有一些出入,这是很正常的。
因为我们现在讲的不是原文。
并且我们也不是讲完之后就让大家对这些经方用的都很有数了,用的很娴熟了,目的不是这样。
我们的目的是给大家做一个简介,随时都是跟临床联系起来的。
今天的内容有点多,要把剩下的常用方剂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今天讲里证这一部分。
方剂这么分类是不好分的,比如桂枝人参汤,在里证里边应该有它,在表证里边也应该有它。
我们现在在临床辩证当中,它更贴近哪一部分,我们就把方剂放在哪一部分。
甚至有的主证不在这一经里边,有的方剂也放在这儿,是有特殊用意的。
咱不是讲方剂分类,所以不做那么严格。
里证这一部分,我们先说一个特殊的方剂。
从以前的医案当中,你会发现这个方剂的应用率不是很高,但是我在临床当中体悟,和一些同道朋友或学生,在临床当中逐渐发现这个方剂在临床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方剂。
就是吴茱萸汤。
我们先简单说一下里证,在表证、半表半里证、里证,也包括血证、水证、气证这六大类疾病里边,里证在治疗意义上说,应该说是最重要。
不管是人患了什么样的病,只要存在里证,你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你就不能忽视。
原则上说,经方是有是证用是方,你只要是有这个证,你就应该用这个方子。
但是这里边有一个轻重的区别。
我用一个临床当中常碰到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情况。
比如说,现在我们面前有一个患者,我们全面辩证完了之后,他是一个葛根汤合上四逆散合上理中汤(丸),他是这么一个方证。
在这个方证里边,你要是全部都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要先用葛根汤,那就是绝对的错误,错了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治了以后,他会给你出乱子,病越治越重。
也许服完药以后发点汗,短时间内体温低一点,会舒服一点,但是后来又不行了,这是常见的一种。
另一种情况,就是发了汗之后,他确实好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经方病理辨证问诊单讲解---李冠杰20191110
经方病理辨证问诊单讲解---李冠杰20191110病历 2019 年月日这是我之前设置的问诊单,目的是让大家问得通畅,有个清晰的问诊一条线,填病例表,本身是辨证,讲的是临床辨证。
昨天中午我去东营回来,东营有一个医院,医院聘请了一个中医院的副院长,后来为了提高自己能力,就去了北京,在东直门医院呆了几年,同仁堂呆了几年,现在回到东营,是医院的副院长,他坐诊时,我过去了,他把病人交给我了,病人是老两口,我先给老太太看,给老太太看完了以后,我问诊后了,老头说我好几年没遇到这样的医生了,你也给我看看,其实我问诊问得规范,好多病人常常会说这个医生看得真仔细,其实问诊过程让病人对你有个信任,在辨证过程中确确实实需要这个,今天和大家说一说使用病例表的方方面面,目的是让大家在问诊过程中,掌握了让问诊变得通畅。
我们临床辨证,从看到病人第一眼开始辨证,这是作为医生的一个职业病,你看到这一个人时候,你所能看到的跟这个人体有关的许多东西,已经作为你辨证的依据,打个比方,我们在公共汽车上,有两个人在说话,你就听到一句,这个人可能会说,哎呀,我这段时间可难受了,平时我这头老觉得昏昏沉沉的,别人听了可能是两个人讲自己身体的不舒服,但是我们怎么想,我们想这是一个泽泻汤证的病人,最起码他说这些话足够他喝泽泻汤了,所以我们辨证,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都跟辨证是有关的,这是常识。
下面一项呢,是病人的主诉,主诉是患者自己认为最突出的急迫的症状反应,也就是说他的不舒服,在临床中,把病人的基本资料收录了以后,下一句就会问你有什么不舒服,实际上这个时候病人说的就是他的主诉,当然有的病人说现在的病名,实际上是一回事,病人的主诉,我们要客观看待主诉,病人主诉,大家要记住一件事,辨证最初时,病人主诉是最先说出来,我们的辨证思路往往围绕他的主诉开始,不能把主诉作为诱导我们的一个因素,其实我们常常辨证完之后,最后的结论,他的主诉往往可能只是一个副证,不一定是主证,这是辨证的开始,对于病人的主诉要客观看,有的人就有过这样的习惯把眼光都集中在病人主诉上了,连用药包括后面的问诊,特别偏重于跟主诉有关的,其他这些无关,病人不是医者,他不知道有一些症状比他的主诉要严重,这就看我们问得是否客观全面。
【赵老师经典国医学堂:治眩晕(高血压)方】
【赵老师经典国医学堂:治眩晕(高血压)方】
治眩晕(高血压)方
组成:滋水清肝饮加减。
生地黄15g,山药12g,炒枣仁30g,山萸肉12g,丹皮15g,云苓24g,泽泻20g,柴胡15g,天麻15g,钩藤60g,石决明30g,益母草30g,怀牛膝24g,生山楂15g,焦栀子12g。
又方:寄生45g,生首乌30g,磁石30g,炒枣仁30g,钩藤50g,小蓟30g,连翘15g,槐米15g,川芎12g,生山楂24g。
功效:滋水清肝,潜阳息风。
主治:高血压病而出现眩晕、头痛、心烦少寐、腰膝酸软等症状者。
用法:水煎2次各半小时,兑在一起分3次服,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服。
药渣多放水,烧开后晚上泡脚。
加减:头痛明显者,加川芎12g,白芷12g,黄芩15g;心烦少寐明显者,加黄连12g,夏枯草15g;腰膝酸软明显者,加寄生30g,杜仲15g。
论李冠杰老师的整体施治
论李冠杰老师的整体施治李老师在诊疗过程中几乎百分之百使用经方,而且更善用合方。
在李老师的许多医案中,五个以上经方方剂进行合方的情况十分常见,有时甚至会出现十个方剂进行合方的情况。
我统计了李老师最近坐诊某医院的22个医案,其中3-5个方剂合方的共3例,6-8个方剂合方的16例,9-10个方剂合方的3例。
比如,李老师在诊治一名主诉头晕、腰背疼痛、噫气频发的患者时,经过四诊辨证后开出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合吴茱萸汤合泽泻汤合真武汤合半夏泻心汤合黄连解毒汤合栀子干姜汤合四逆散合橘枳姜汤的合方。
虽然《伤寒论》中确有合方的定例,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柴胡桂枝汤等等,但像李老师这种广泛而大量使用合方的情况,不免让人会产生许多疑问:如合方过多是否失掉了经方精、效、简、廉的特点?如合方太多必然导致药味增加,是否类似时方大面撒网重点捕鱼之嫌?用药能否丝丝入扣?如大量合方或者固定几个方剂合方,是否有像某某汤、某某丸、某某散包打天下的意味?再如大量合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是否与经方理论背道而驰?合方的疗效如何?这些问题也曾让我无从选择,甚至百思不解。
直到有一天亲耳聆听了李老师的讲解分析,亲眼目睹了他诊治病人的全过程,见证了众多患者的反馈和临床颇为显著的疗效,我心中的困惑如冰山般轰然倒塌。
那种探求到真理的喜悦激动和对老师无私教诲的感恩之情,在我内心久久激荡,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自感学医之路异常曲折艰辛,不愿众多有志于经方的同仁再迷茫徘徊,希望李老师的病理辨证体系能引导更多学人进入经方理论的神圣殿堂。
故不揣浅陋,将自己对李老师通过合方进行整体施治的一些粗浅认识与大家分享:一、整体施治的理论基础李老师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在胡希恕经方学术体系的基础上,将胡老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为十二字的经方病理辨证体系,包括:表、里、半、水、血、气的六类疾病类型和阴、阳、寒、热、虚、实的六种疾病性质。
高血压治验二例
6.高血压治验二例
【例一】李女,40岁。
84年9月16日诊。
患“高血压”已七年,经中西医治疗,血压一直在160—180/100—120之间。
现症:头晕,失眠,腰膝关节疼痛,畏寒,体胖,面色白。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病属表里阳气皆虚,阳气不能上达颠顶,风湿侵袭肌肉关节。
治以温阳益气通经,祛散风湿,左以补血活血止痛。
方用甘草附子汤加味:炙甘草12克、制附子12克、桂枝10克、苍术12克、黄芪50克、鸡血藤60克、桑寄生30克,续断30克、姜黄12克。
上药共服七剂后,血压稳定在140/90以下,自觉舒服,舌脉如前。
前方加淮牛膝12克,服四剂。
随访:已三月,血压稳定,气候变化时关节有稳痛。
【例二】官女,52岁。
79年3月29日诊。
患高血压病,中、西药治疗九个月,血压仍在180/120以上。
现症:头昏、腰胀痛,小便多,大便溏,子宫突出,白带多,形体胖,微有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
证为脾肾阳气虚,寒湿困阻中焦,清阳不能上达于头。
治以温肾之阳,益气健脾,燥湿利湿。
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党参20克、苍术16克、炮姜12克、制附片20克、草蔻10克、茯苓18克、苡仁30克、续断30克、半夏12克、甘草3克。
服五剂后,自觉症状消失,舌苔薄白,质稍转红,脉濡弱,血压140/90。
上方去草蔻加黄芪20克,续服三剂。
随访:四年未复发。
健忘头晕,高血压的中医治疗医案
健忘头晕,高血压的中医治疗医案
艾某,女,41岁,1960年1月6日首次确诊。
以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弯腰时头晕、工作时头部发热、血压立即上升、右胁疼痛、有时胃痛、大便稀、食欲可接受、睡眠差、脉搏又深又细、舌红无苔而闻名。
西医确诊高血压,吃了很多感冒药,但症状并没有缓解。
此为肝郁血热,宜平肝清热。
处方:
抱木、茯苓、三钱、酸枣、三钱、石斛、三钱、白芍、三钱、香附(炒)、两元、栀子、一元、五分钱、石决明(煅)、夏枯草、三钱、牡丹皮、一元、五分钱、荷叶、三钱、竹茹、两元。
吃三剂。
随访:服药后无大变化,偶有心悸、脉象、舌象如前,走到前面的香附、地骨皮,加2钱蒺藜,1钱5分钱菊花,1钱远志(炒)。
第三次诊断:睡眠好转,症状全部减轻,患者出现轻度头晕、呕吐。
原处方是栀子牡丹皮加陈皮一钱五分甘草一钱,然后吃了三剂。
四诊:除轻微头晕、睡眠不稳定外,其余症状减轻。
建议用药丸调理肝脾,滋养心肾巩固。
处方:
炙黄芪八钱当归三钱吉林人参四钱白术三钱茯苓五钱远志肉(炒)三钱酸枣仁六钱炙甘草二钱木香二钱白芍五钱血琥珀二钱五味子二钱干五钱珍珠母五钱桂圆肉五钱。
共细粉,蜜糖为丸,每丸重两块钱,每晚一丸,温开水送下,服用后,一切症状均平。
按:健忘,睡眠不好,胁痛,低头头晕,工作血压升高,都是肝郁血热所致。
若寒药未平肝,则肝郁,脾胃受损,故总有胃痛便溏之症。
蒲老先是用平肝清热,最后用肝脾调养,兼顾精和末。
——本文摘自《浦福州医案》。
难治性高血压验案
难治性高血压验案慈ⅩⅩ,女,77岁。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服用多种降压药物,近月来血压波动,于2012年12月3日首诊。
患者血压居高不下,伴头晕、乏力、口干,失眠严重,时有心悸,近日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舌苔白腻,质地紫暗,脉细弦,左﹥右。
血压160/75mmHg。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2级。
中医诊断:眩晕(肝风夹痰,痰瘀交阻),治以平肝熄风,清热化痰,益气祛瘀,方以羚羊钩藤汤加味。
处方如下: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羚羊角粉(分冲)1.3g钩藤(后下)18g桑叶12g菊花18g生地30g白芍18g生甘草6g浙贝15g淡竹茹30g茯苓18g生黄芪30g 三棱15g莪术20g苍术30g仙鹤草60g天花粉80g,水煎服,7付。
同时,口服百乐眠4粒,3次/日。
2012年12月10日二诊,患者服药一周,自述头痛、头晕、乏力、失眠诸症若失,且监测血压平稳,对中药之疗效甚感惊喜。
苔腻积粉,BP135/75mmHg。
继续上方巩固疗效,加用荷叶30g。
2012年12月18日三诊,患者血压平稳。
惟多汗,余无不适。
BP130/75mmHg。
苔薄质暗,脉细弦。
效不更方,上方加用煅牡蛎30g浮小麦30g。
同时,以五倍子60g,琥珀1.5g共研粉,敷脐。
按:高血压病总的病机应为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互结,临证多见虚实夹杂,病在肝肾,涉及心脾。
证型演变的一般规律为:阳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阳虚,痰湿、瘀血可见于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般早期以阴阳失衡为主,治疗的关键在于清肝潜阳、化痰降浊;中期虚实夹杂,以痰瘀互结为主,治疗宜化痰祛瘀通络兼顾滋阴补肾;后期以虚为主,出现中风、冠心病、心衰、肾衰等,痰瘀交结,凝滞尤甚,着重于调整阴阳平衡。
“痰”、“瘀”是高血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机。
该患者为老年女性,高血压病多年,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舌像脉诊,其方证病机为肝风夹痰、痰瘀交阻。
方用羚羊钩藤汤加味。
方中羚羊角粉、钩藤凉肝熄风;桑叶、菊花平肝清透,清金制木;生地、白芍、生甘草养阴增液;浙贝、竹茹清热化痰;另加生黄芪、三棱、莪术益气祛瘀,调节升降;方中用仙鹤草和血利水,有补虚、强壮之作用,天花粉助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眩晕高血压中医医案
眩晕高血压中医医案秦某某,女,65岁,江西南昌市人。
2021年8月6日初诊。
患者头眩晕间断发作10年余,常于吃肉汤排骨汤发作。
20年10月中询曾在省某医院住院做各种检查,诊断为梅尼埃眩晕症, 高血压。
住院以点滴,内服药为脑安,厄贝沙坦西比灵胶囊等,当时症状好转。
后几次反复在社区用同样药无见效果。
21年8月5日,因当天患者多吃几块肉,晚上立觉眼前景物旋转而心胸下堵,当晚失眠,晕沉一晚。
6日经家属搀扶陪来吾门诊就医。
刻诊,站立不稳,胸闷心口下痞满, 常于肉食而发痞, 伴头痛,耳鸣,两目干涩,常年晚睡失眠多梦,晚上口干严重,腰膝酸软,大便干结难下,几天一行, 每次大需用开塞路才可勉强少解。
舌质红而少苔脉弦细。
辅助检查:血压:145/95mmHg;双目等大等圆,颈抵抗无,神经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此疾眩晕,证属肾水亏虚,肝阳上亢, 痰结于胸口。
治以开胸消痞而下痰结, 滋补肝肾,平肝潜阳,引浮离之阳以入坎宫。
处方如下:江西樟树枳实15克黄连3克上安桂1克半夏10克砂仁6克麦冬15克北沙参30克元参30克五味子10石菖蒲10克灵磁石60克茯神30克远志10克当归12克。
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10剂。
嘱早睡早起,早起锻炼, 生冷油腻不吃。
二诊:药后头晕、心胸痞满及耳鸣、两目干涩、失眠多梦明显减轻,便已不干,一天两次, 血压130/85mmHg。
维有腰酸无力, 原方减当归,加枸杞子15克桑寄生30克。
继服10剂。
三诊:诸症悉除,血压125/75mmHg。
血压已稳,故嘱厄贝沙坦慢慢减,以二诊方10剂善后。
嘱注意生活习惯,有问题随诊。
案评方解:眩晕乃临床常见病证,中老年人多发,可见于现代医学高血压病、颈椎病、高脂血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多种疾病。
本疾患者于常年晚睡而耗其肾水,肾水亏虚,无以养肝, 肝肾亏虚,腰膝酸软, 两目失荣而干涉; 肾水亏虚则不以济心火而失眠多梦; 肾水亏虚则肠道津液来源缺乏而大便干结难解; 肾水亏虚则脾津亏虚, 而运化肉食难消, 阴虚火炼, 此又形成痰结于胸口之渊源也; 据上因,治此疾补其肾中真阴真水为之根本。
医案·治疗一例高血压、头晕
医案·治疗一例高血压、头晕毛某,男,40岁,司机。
妻子的小学、初中同学。
患高血压、头晕,经中西医治疗近两年,未效,找我来试一试。
【主诉】高血压,头晕【病情】平素血压偏高且数值不稳定,头部沉晕,服药后140/90。
最近几个月服各种降压药均无效,每天眩晕不止,程度轻重不一。
脱发、白发。
鼻炎,发作时流鼻涕、鼻塞。
手部湿疹,颈部生疣,白眼球发黄10年。
2019年体检时查出肝胆指标不太好,甘油三脂、胆红素不合格。
睡眠轻,睡觉晚,每天约凌晨0点至1点入睡,早晨9点起床,晨起后面部微肿。
早餐经常不吃,午餐、晚餐有规律。
口渴,喜凉饮。
腰不酸不痛,腿乏力,脚不凉。
自述性功能差,能勃起,但性交时间短,硬度差。
尿频,尿不尽。
平时抽烟、饮酒,频繁看手机。
胃胀,饭后明显。
无咳喘,无胸痹痛,无心悸,无痰,无呃逆,无呕吐,但有嗳气,偶尔心慌,记忆力明显下降。
初诊,2021年07月08日【诊察】舌体大致正常。
舌尖红,舌两边无塌陷,舌苔白腻,舌中有深度裂纹,舌下略有瘀紫。
脉弦数,略滑。
右寸实,尺弦长,右三部脉重按有力。
左寸略弱,尺弱,上鱼际。
【分析】脉上鱼际,上实下虚之象。
脉弦可能是气滞,也可能是筋失所养。
脉数有热,舌尖红是佐证。
脉滑有湿,舌苔白腻是佐证。
左寸弱,心缺血,舌下瘀紫是佐证。
脾虚有湿,气机升降失常,令血液分布不均,头部充血造成高血压、眩晕。
熬夜伤阴,水不涵木,肝失所养,气逆不顺,故嗳气,眼部发黄。
肾失固摄,故尿频、尿不尽、早泄、勃起硬度差、记忆力下降。
【诊断】少阳病。
脾肾两虚,肝失所养,兼湿、气逆。
【治则】补脾肾,疏肝养肝,利湿,降逆。
【处方】柴胡10克、枳实15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生地30克、生磁石30克、生牡蛎30克、苏子15克、墨旱莲15克、女贞子15克、黄芩10克、白扁豆10克、泽泻10克、肉桂3克。
开6剂,水煎服,配香砂六君丸同服。
【备注】服药期间禁冷食、冷饮、饮酒、熬夜、游泳。
尽量不抽烟、少抽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冠杰医案之二:高血压眩晕案
▼2010年2月20日陈某某女 52 岁已婚血压高眩晕脉偏数
处方: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二袋试服
服后:睡眠不好,但食欲转好,感觉轻松,仅不易入睡,上方加石膏十分之一,两袋试服,服后睡眠可,再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十比一的石膏十袋。
日两服。
▼14.1.31 从零晨 3 点左右起感觉头晕,不能卧,卧则加重,尤其不能向左侧卧。
头晕严重时则大便次数增多,但并非腹泻。
口中略干,无口苦。
无明显的胃中不适感,且能食冷食。
头晕加重时则伴有两脚冷,甚有时会有汗出。
脉象:脉细弱,关沉弱尺沉近无,略偏迟。
舌象:舌质略红,苔白偏灰,略厚。
处方:吴茱萸汤
原方(自装胶囊),早晨七点左右腹一次四粒。
两小时后症状明显减轻,已能平卧。
中午再服两粒。
晚饭后症状完全消失,嘱再服一次四粒。
止后服。
▼14.2.7 自诉常感觉头脑不清爽,有时耳鸣。
处方:泽泻汤苍术 5 泽泻 12
17 克。
日二服,次一大平。
▼14.2.8 电话告知,服泽泻汤后感觉很好,睡眠明显好转,感觉有点累,身上感觉舒服很多,头晕冒明显减轻。
后若其耳鸣不愈,拟: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之。
▼14.2.13 昨天晚上相遇,言服上方后头脑已清爽,精神变好,体力好转,耳鸣有所减轻,只是睡眠偏多且有明显的困倦感。
疑药中有安眠药故改为日一服。
嘱:此为中病之征,因前长期睡眠不好所致,注意多休息。
注:
一.此患者为笔者一亲戚,两次就诊皆为去其家中,故四诊资料较简。
其中第一次治疗因当时散剂还系小塑料袋包装,故药量记录不够准确,此“一袋”应为五克左右。
二.第一次就诊因没有详细的症状记录但从所用方剂看,此患者当时存在半表半量的热证和里实热证,同时还伴有瘀血证。
三.第二次就诊正值春节的年初一,而且此病屡经西医治疗,严重时输液,但皆不效。
此次发作恰逢节日且病情较为严重,故易中医治疗。
因其主诉仅头晕一个症状,关无恶心呕吐之类的症状,并且
表现为只能坐立不能平卧,亦与“美尼尔氏综合征”常表现出了的只能平卧不能起甚至不能转侧也不相同,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他证参诊。
从四诊的脉迟、脚冷、大便次数增加可知其有里寒无疑,故与吴茱萸汤而取效。
四.服吴茱萸汤头晕症状消失后,患者又诉长期有头脑不清爽的感觉。
因是由他人转告,故根据其脉象和体态偏胖的情况当为水饮所致,故与泽泻汤,服后亦效。
五.从本案的用药量看出中药如果用之对证疗效是非常好的。
治疗头晕所用的吴茱萸汤是笔者加工成粉剂后的一种常备药,一次服用四粒胶囊,一粒可装本方0.5克左右,三粒共计药量为2克左右。
其中吴茱萸0.65克左右,生姜0.65克左右,人参(党参)0.35 克左右。
大枣0.35克左右。
而实际疗效却是服后两小时头晕症状即逐渐消失,可见此药量治病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