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创作背景【唐】李颀

合集下载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古从军行唐代: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到交河边饮水。

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中巡夜的打更声,还有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也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去与敌军拼命。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蒲桃:今作“葡萄”。

鉴赏“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一、二句是说,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三、四句是说,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敲击的凄厉声,又听到远嫁乌孙国的汉家公主的幽怨的琵琶声。

诗一开头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警报;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的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唐诗赏析-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解读

唐诗赏析-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解读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解读'《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

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蒲桃:今作“葡萄”。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

古诗文《古从军行》赏析

古诗文《古从军行》赏析

古诗文《古从军行》赏析古从军行唐朝: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译文及注释【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⑶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⑷“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古从军行鉴赏“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

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三、四句接着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赏析《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这首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诗歌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古从军行》原文唐代: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⑶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⑷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⑸“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⑹蒲桃:今作“葡萄”。

赏析“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唐诗赏析-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鉴赏

唐诗赏析-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鉴赏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鉴赏'《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

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⑶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⑷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⑸“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⑹蒲桃:今作“葡萄”。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李颀《古从军行》的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的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的赏析古从军行李颀[1]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2]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3]入汉家。

【注释】[1]李颀:唐朝诗人,曾任新乡县尉,晚年隐居。

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最为出名。

其诗格调高昂、风格豪放、慷慨悲凉。

今存《李颀集》。

[2]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来煮饭,晚上敲击用来打更。

[3]蒲桃:即葡萄。

【赏析】“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之所以加一个“古”字,是为了避免引起统治者的忌讳。

事实上,此诗所写,都是当代之事,描写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而黎民百姓深受其害,命如草芥。

诗的开篇,具体描绘从军生活。

白天,他们要爬到山上,观望四方有无烽火;黄昏,他们又要到河边给战马饮水。

第三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一种特制的物件,容量一斗,白天用以当锅煮饭,晚上可以用以敲击打更。

第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和亲远嫁外族的汉朝公主所弹的琵琶曲。

无论是刁斗,还是琵琶所发出的声音,都是令人感伤的,其背景都是茫无边际的塞外,夹杂其中的,也许还有塞外的风声,感伤哀怨之中,又带有了一丝杀气。

边疆、荒野、刁斗、琵琶、烽火、战马,所有这些,构成了一种苍凉而悲壮的气氛。

军营处于无边旷野之中,“万里”极言其辽阔,暗指军人们的孤苦无依。

偏偏暴雪突降,整个大漠不分天地,酷寒充塞其间。

前六句,具体描绘了从军生活的艰苦。

第七、第八句,“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站在胡人的立场上,突出了胡人在这种环境下的艰难。

这句诗的巧妙之处在于,就连土生土长的胡人都如此艰难困苦,以至于哀啼落泪,那么,驻军于此的“行人”又会如何呢?最后两句,挑破主题。

统治者穷兵黩武,从军者葬身塞外,而大量的百姓无以为生,一座座村落化为废墟。

人烟日益稀少,蒲桃越发茂盛,这是怎样令人悲伤的场景呀!。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鉴赏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鉴赏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鉴赏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诗鉴赏作者所处的年代,是唐朝从盛极转向衰败的时代。

王朝统治者逐渐腐化堕落,政治上更是黑暗有加,对内采取野蛮的阶级压迫政策,对外则穷兵黩武,不断滋事挑衅,战争频仍,百姓苦不堪言。

给各族人民造成难以忍受的深灾重难。

《古从军行》这首诗运用以古喻今的手法,借汉武帝草率的征伐影射了唐玄宗喜功好战,致使将士和西北人民血洒疆场的昏聩举动。

全诗的主题从三个方面展开。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轻启边疆战事后,将士在沙场紧张不安哀怨不满的心态。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描写战争击碎了边境往日的宁静,戍边官兵白天警惕地登上高山瞭望守哨,只有等到傍晚才能在夜色掩护下到交河饮马。

此处的“望”、“傍”两个动词,尽管没有正面刻划将士的内心深处,但借助动态的诗歌描述,却已经含蓄地流露出军心惶恐不安的心灵气息。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二句,是写胡天风沙漫卷,搅得遮天蔽日,夜晚的刁斗声声入耳,阴森惊栗;远处传来的琵琶声,也充盈了将士的缕缕幽怨。

这两句都是借用声音来展现将士的内心情感的,但上句是通过将士对刁斗声的身心体验,来委婉地映衬其对胜利失望的微妙心理;下句则开门见山通过琵琶弹奏的描写来再现将士的愁苦之深。

这一层是从动态和声音两个侧面细致刻写出喜功好战动辄发动战争之举,不得人心。

诗歌中间四句为第二层,重点描写塞外的凄苦荒凉和战争的残酷。

“野营万里无城郭”,是说部队安营扎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方园“万里”没有城镇,表明环境的艰难。

另一方面,“城郭”,在古代的主要作用是抵御敌人进攻,现在唐军所进击的胡地却“万里无城郭”,这就可见征战的艰苦和盲目性;“雨雪纷纷连大漠”,是说气候变化无常时而雨时而雪相继笼罩着大漠同样用以描写边地生活的艰苦。

古从军行(李颀)原文及赏析

古从军行(李颀)原文及赏析

古从军行(李颀)原文及赏析古从军行(李颀)原文及赏析古人有云:“兵贵神速。

”这句话可以说是战争中的真理。

在古代,战争是非常频繁的,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安宁,无数的将士们奋勇杀敌,舍生忘死。

他们的战斗精神和英勇无畏的个性也成为了后人的楷模。

在唐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一首非常脍炙人口的诗《古从军行》,作者是李颀。

以下是《古从军行》的原文:偃旗卧鼓,沙场耽美丽乘胜猎骄敌,逐北弃羸贼延城石犹白,骑兵斗桦影近臣神运寄——大将颀硕勇surprise这首诗的整体章法是典型的五言绝句,每一句的字数都严格控制在五个字之内。

这样的形式给人以简约、明快的感觉,十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的开头,“偃旗卧鼓,沙场耽美丽。

”给人一种久战疲惫的感觉。

战争一天到晚无时无刻地打得如火如荼,士兵们已经不辨白天黑夜,也无法感受到美丽的事物。

明亮的阳光,绚丽的夕阳,都难以引起他们的关注。

接下来的两句,“乘胜猎骄敌,逐北弃羸贼。

”描写了打胜仗之后的战士们的豪情万丈,他们追击已经被打垮的敌人,将他们赶出北方。

这种战胜敌人、追击而弃敌人的意味很浓,充满了英雄气概。

之后的一句,“延城石犹白,骑兵斗桦影。

”则表现出战场的残酷和疲惫。

城中的战士们骑着马匹,在烈日下战斗,他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面孔被汗水湿透,皮肤也被炙热的阳光晒得通红。

这些都象征着战斗的艰辛。

最后一句,“近臣神运寄——大将颀硕勇”则是对当时的将领李颀的赞美之词。

他的英勇无畏、善战胜敌的形象在这诗中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李颀在这首诗中充分展现出了战士们的英勇和勇敢。

他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留给了后人无限的感慨和敬佩。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达,深入人心,使人们对战争和战士有了更加真实的认识。

总而言之,李颀的《古从军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真实的情感,赋予了读者对战争与勇士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代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战争的残酷和痛苦。

李颀的古诗《古从军行》赏析

李颀的古诗《古从军行》赏析

李颀的古诗《古从军行》赏析李颀的古诗《古从军行》赏析1古诗古从军行李颀带拼音版gǔ cóng jūn xíng古从军行lǐ qí李颀bái rì dēng shān wàng fēng huǒ ,huáng hūn yǐn mǎ bàng jiāo hé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xíng rén diāo dǒu fēng shā àn ,gōng zhǔ pí pá yōu yuàn duō 。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yě yíng wàn lǐ wú chéng guō ,yǔ xuě fēn fēn lián dà mò 。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hú yàn āi míng yè yè fēi ,hú ér yǎn lèi shuāng shuāng luò 。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wén dào yù mén yóu bèi zhē ,yīng jiāng xìng mìng zhú qīng chē 。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nián nián zhàn gǔ mái huāng chǔ ,kōng jiàn pú táo rù hàn jiā 。

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

2 古诗古从军行李颀赏析“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古从军行李颀》课件

《古从军行李颀》课件
照。
社会背景
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化 繁荣,诗歌创作尤为活跃。
边疆民族、民族关系的复杂性成 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李颀的《古从军行》反映了当时 社会对边疆民族、民族关系的关 注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
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05
古诗《古从军行》的流传与 影响
流传过程
创作背景
唐玄宗时期,李颀创作了《古从 军行》,该诗描述了边疆战争的 艰苦和士兵的艰辛,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矛盾和民族关系的紧张。
03
李颀的边塞诗
风格特色
雄浑豪放
李颀的边塞诗风格雄浑豪 放,展现出壮阔的战争场 景和英勇的战士形象。
语言质朴
李颀的边塞诗语言质朴自 然,不事雕琢,以平实直 白的语言展现出边塞生活 的真实与艰辛。
情感深沉
李颀的边塞诗情感深沉, 表达出对战争的悲悯和思 考,以及对战士的敬仰和 同情。
内容主题
战争场景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思想深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争的残酷和苦 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 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不仅是对战争的反思,更是对 人类文明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体现 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深度。
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 将战争的残酷和苦难展现得淋漓尽致 ,使读者感受到战争对人们的摧残和 伤害。
李颀的《古从军行》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正值盛唐时期,国家繁荣昌盛,但边 疆战事也时有发生。
个人背景
李颀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他曾多 次出塞,对边疆的风土人情有深
入的了解和体验。
李颀的诗歌以豪放、雄浑见长, 善于通过描绘边疆景象和战争场 面来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和
思考。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鉴赏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鉴赏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鉴赏《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

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古从军行》原文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⑶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⑷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⑸“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⑹蒲桃:今作“葡萄”。

鉴赏“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古从军行的特点

古从军行的特点

古从军行的特点
《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七言歌行体古诗,描述了边塞风光和征战生活。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描绘边塞风情:诗歌中通过描述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等边塞生活场景,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光和征战生活。

2.善于运用音韵和修辞:李颀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音韵和修辞手法,如入
声、双声、叠字等,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3.表达对战争的复杂情感:诗歌既展现了边塞军人的威武形象和豪情壮志,
又表达了征人们的痛苦和哀怨,以及诗人对唐玄宗开边政策的批评。

4.风格悲壮慷慨:诗歌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边
塞军人的悲壮生活和慷慨豪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古从军行》是一首具有独特魅力的边塞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征战生活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勇士们的敬仰和赞颂。

李颀《古从军行》简析

李颀《古从军行》简析

李颀《古从军行》简析
古从军行①
白日登山望烽火②,黄昏饮马傍交河③。

行人刁斗风沙暗④,公主琵琶幽怨多⑤。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⑥。

年年
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⑦。

【注解】
①从军行:本是乐府古题,本诗因拟乐府古题而作,故标“古从军行”。

②烽火:报警的烟火。

③交河: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境内。

④行人:指出征的战士。

⑤公主琵琶:汉武帝将江都王的女儿赐为乌孙公主嫁给乌孙国王,公主出嫁时沿途使人弹奏琵琶,慰抚公主思乡的愁情。

⑥轻车:汉时有轻车将军、轻车都尉,此泛指将帅。

此句意谓士兵们只好跟随将军冒着生命危险长期在边地作战。

⑦战骨:战士尸骨。

荒外:遥远的边地。

蒲桃:同“葡萄”,是西域特产。

【赏析】
这是一首有深刻思想内容的军旅边塞诗。

诗开篇以风沙昏暗、琵琶呜咽渲染了行军的苦状和悲凉的气氛。

接着描写塞外战地的荒旷萧条,以茫茫原野、胡雁哀鸣等意象进一步表现从军征战的艰险。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诗人愤怒地谴责最高统治者好大喜功,拿千千万万的生命当草介,毫不顾惜,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古从军行唐代: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到交河边饮水。

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中巡夜的打更声,还有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也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去与敌军拼命。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蒲桃:今作“葡萄”。

鉴赏“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一、二句是说,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三、四句是说,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敲击的凄厉声,又听到远嫁乌孙国的'汉家公主的幽怨的琵琶声。

诗一开头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警报;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赏析《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这首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诗歌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古从军行》原文唐代: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⑶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⑷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⑸“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⑹蒲桃:今作“葡萄”。

赏析“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鉴赏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鉴赏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译文|鉴赏《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

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古从军行》原文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⑶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⑷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⑸“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⑹蒲桃:今作“葡萄”。

鉴赏“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

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下面就和我一起来欣赏下李颀的古诗词《古从军行》,欢迎阅读!【原文赏析】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注解1、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2、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3、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韵译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或听到乌孙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评析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

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

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

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

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作品介绍】《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

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

古从军行的诗意与鉴赏

古从军行的诗意与鉴赏

古从军行的诗意与鉴赏《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

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古从军行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

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原文:《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释: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蒲桃:今作“葡萄”。

诗意: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到交河边饮水。

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中巡夜的打更声,还有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也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去与敌军拼命。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鉴赏:“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一、二句是说,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古从军行李颀诗意赏析 古从军行李欣赏析

古从军行李颀诗意赏析 古从军行李欣赏析

古从军行李颀诗意赏析古从军行李欣赏析《古从军行》——唐代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作者简介】李颀(690年~751年),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人,唐代诗人。

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是第一个大量写作长篇歌行并且留下不少名篇的人。

整个唐朝一共有十几首优美的长诗传世,李颀出品几乎占了三分之一。

李颀小时候因为调皮捣蛋,被家里送到河南登封住过一段时间,在少林寺做过武僧。

传闻他常用武力“打抱不平”,而又在伤人后及时赔偿,导致家财散尽。

有一天他决定痛改前非,因为他发现自己已经家徒四壁,只有一条小狗不离不弃。

他开始隐居颍阳读书,经过十年辛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蟾宫折桂,不久之后做了新乡尉。

李颀在新乡待了一年多,然后借口不喜欢官场应酬辞去工作,此后再也没有做官,之后隐居在颍阳一代,也常来往于洛阳和长安。

李颀性格豪放交游很广。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和高适等都是他的哥们,这几个朋友都不是一本正经的官员。

王昌龄做过龙标尉,高适做过封丘尉。

几人混在一起,多半没干好事。

他们性格豪放却又心慈手软,根本不适合做官,即使做了官也很难升迁。

高适后来拜将封侯是因为在安史之乱中意外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赏析】“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赏析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西北,讽玄宗用兵。实写 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 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 以讽刺,悲多于壮。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 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 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 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 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 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 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 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第一句开头 两字“白日”都是入声,具有开场鼓板的意味。三、四两句中的 “刁斗”和“琵琶”,运用双声,以增强音节美。中段转入声韵, “双双落”是江阳韵与入声的配合,犹如云锣与鼓板合奏,一广一 窄,一放一收,音节最美。中段入声韵后,末段却又选用了张口最 大的六麻韵。以五音而论,首段是羽音,中段是角音,末段是商音, 音节错落,各极其致。全诗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 “年年”等叠字,不但强调了语意,而且叠字叠韵,在音节上生色 不少。
翻译
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 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 或听到细君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 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 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音韵学家根据古韵母的性质,把字音分成三类:韵尾是b、g、d的叫入声; 韵尾是m、n、ng的叫阳韵;入声和阳韵以外的叫阴韵。阳韵和阴韵的字 调各有平声、上声、去声三类。
指两个汉字的声母相同。 如普通话“大地”[dà dì]是双声,两个字的声母 都是 。两个字是不是双声,不同方言区或不同时代的人认识并不完全一样 。 如闽南方言“农林” [lo lim],“无面” (闽南话“没趣儿”)[bo bin]都是双 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则不是双声又如“五牛”两个字,从《广韵》音系看, 五,疑古切;牛,语求切,是双声,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则不是双声。
作者介绍
李颀(690-753?颀,念qí),赵郡(今河北赵县)人,长 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西)。以边塞诗著称,与盛唐时一些 著名诗人高适、王昌龄、王维、崔颢等,都有诗什往还。开 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后 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 阳、长安之间。他还喜欢炼丹修道,王维有诗相赠说:“闻 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赠李颀》),约在天宝末去世。 李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 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 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 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 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 年仍过隐居生活。 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 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 、 《古意》 、 《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 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 崇。 《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创作背景
军队白天要登上山头眺望烽火报警的情况,黄昏时又匆匆 赶到交河(在新疆吐鲁番,此代有水的地方,非实指)去 饮战马。刁斗是一种铜制的锅,白天用它烧饭,夜里做打 更的柝用。军人们背着刁斗在刮得昏天黑地的风沙中艰难 行进,这时联想到汉代从这条路远嫁乌孙王的公主一路上 弹奏的琵琶曲,一定是充满幽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野营 过夜,飘起弥漫天地的大雪,和远处的沙漠连成迷蒙一片。 秋夜里南飞大雁的鸣叫声凄厉又哀伤,交战对方的胡兵也 耐不住这艰苦生活而落下眼泪。听说朝廷已传下不准后退 的命令,只能拼着性命跟随将军(轻车将军为官名)去死 战。玉门被遮,即不准退入玉门关,用的是《史记·大宛 列传》的典故:贰师将军李广利攻大宛失利,退至敦煌, 请求朝廷退兵,汉武帝“闻之大怒,使使(派使者)遮玉 门,曰:‘有敢入者辄斩之!’”拚命向前的结果,十有 八九是战死,年年有无数人抛骨荒远的异乡,唯一的成果 是葡萄从西域传入中原种植,供富贵者享用。诗中虽流露 出哀怨的情绪,基调还是高昂进取的。
第二课 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军旅
古从军行
—李颀
原文
古从军行
李颀
泛指塞外边疆上的河流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出征将士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阻拦,遮断
追随
这里பைடு நூலகம்指将帅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仅,只
即葡萄,也作蒲陶
知识链接
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b),-t(-d),-k(-g,-h)构成, 读音短促,一发即收。入声也是平仄中的三个仄调之一。入声在现代一些南 方方言,如粤语、闽南语、部分赣语与客家话中仍完整的保存着韵尾三分; 在晋语中保留-k韵尾;在吴语、部分江淮官话、部分西南官话中保留喉塞音; 在湘语、部分赣语、部分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中保留独立调值。但已经在普 通话中消亡了。现代官话的特征之一是中古汉语的入声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