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命名
药物的命名与命名法

药物的命名与命名法药物命名是指给药物起一个统一的名称,用来标识和识别药物,以确保在医学、药学等领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药物命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命名法,以确保命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介绍药物的命名原则和常用的命名法。
一、药物命名的原则药物命名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性:药物命名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以避免混淆和误解。
药名应该具备独特性,不与其他药物混淆,并能准确地表达药物的特性和作用。
2. 可读性:药物命名应该简洁明了,容易被理解和识别。
药物名称应该采用常用的字母和数字,避免使用生僻字和难以理解的符号。
3. 准确性:药物命名应该准确地反映药物的化学结构、成分和作用。
药物名称应该与药物的性质和用途相符,避免误导和误解。
4. 一致性:药物命名应该保持一致性,以便于药学专业人员和医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相同类型的药物应该采用相似的命名规则和命名方法。
二、常用的药物命名法1. 基础命名法:基础命名法是最常见和基本的药物命名方法,它通常以药物的化学结构为基础进行命名。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命名方法,如简单取名法、前缀后缀法等。
简单取名法:根据药物的特点或来源给药物直接命名,例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
前缀后缀法:在药物名称的前缀或后缀中加入一定的词缀,以表示药物的结构或作用。
例如,氨基表示氨基结构,利他表示增强注意力的作用,洛地兔表示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2. 分类命名法:分类命名法是根据药物的药理学分类和作用机制进行命名。
根据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命名法,如抗生素、降压药等。
抗生素:根据药物的抗生菌谱和抗菌机制进行命名,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降压药:根据药物的降压机制进行命名,如贝他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等。
3. 商标命名法:商标命名法是指根据具体厂商或品牌的商标名称进行命名。
通常在药物命名后加上商标符号,以表示该药物属于特定的品牌或厂商。
例如,美托洛尔(商标名:倍他乐克)、氯化钠(商标名:生理盐水)等。
药用基础化学知识点大一

药用基础化学知识点大一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药学专业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大一学年,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与药用化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学年药用基础化学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1. 元素与化合物在药用化学中,元素是构成药物的基本单位。
大一学年主要学习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学性质,如氢、氧、氮、碳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元素的周期表分布、原子结构和化合价等基础知识。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在药用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指含碳的化合物,而无机化合物对于大一学年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无机盐和无机酸的性质及其应用。
2. 功能基团在药物中,化学分子的功能基团决定了其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大一学年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功能基团,如羟基、酮基、醛基、羧基、胺基等。
了解不同功能基团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助于学生理解药物分子的结构和特性。
3. 反应类型在药用化学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有机反应类型对于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是很重要的。
例如,酯化反应、酰化反应、氧化反应等。
大一学年的学生需要学习这些反应的基本原理、条件以及反应机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药物分子结构药物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其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大一学年的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药物分子结构,如酮类、醛类、酯类、醚类等。
同时,还需要学习化学结构的命名规则和表示方法,以便准确描述和预测药物分子的结构。
5. 药物稳定性与反应动力学药物的稳定性和反应动力学对于药物的研发和使用至关重要。
大一学年的学生需要学习与药物稳定性相关的基本概念,如氧化、光敏性、热稳定性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如反应速率、速率常数等。
6. 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溶解度、酸碱性、晶体结构等理化性质对于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有重要影响。
大一学年的学生需要学习这些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以便理解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行为。
药品通用名称的名词解释

药品通用名称的名词解释药品通用名称是指用来识别和描述药物的非专利名,通常是其化学名称。
与之相对的是药物的专利名,即药物生产商专有的、注册的品牌名称。
药品通用名称是为了方便医生、药师和患者理解和使用药物而设定的。
本文将从药品通用名称的定义、重要性、命名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品通用名称的定义药品通用名称是药物的非专利名,它可以反映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靶点、药理特性等。
通用名称是一种标准化、统一的命名方式,可以帮助医生、药师和患者准确地识别和选择药物,避免因品牌名称的差异而引起的混淆和错误。
二、药品通用名称的重要性1. 提高医疗安全性药品通用名称的使用可以减少因品牌名称混淆而导致的药物错误使用。
一些药物可能在不同品牌之间有不同的剂量、频率或途径的使用,使用通用名称可以避免因不同品牌名称的误导而造成错误。
2. 促进药物交流与沟通药品通用名称是国际通用的,不受品牌名称的限制,可以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药物交流与沟通。
在临床试验、科研合作等领域,药品通用名称的统一使用可提高沟通效率。
3. 促进药物市场竞争药品通用名称在市场竞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通用名称,医生、药师和患者可以更容易地比较不同品牌的药物,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这对于促进药物市场竞争、降低药物价格、保证药物供应具有积极意义。
三、药品通用名称的命名原则药品通用名称的命名原则是在保证准确性、明确性的基础上,尽量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拼写。
通常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功能特点或所针对的疾病等进行命名。
1. 化学名称药品通用名称可以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命名,例如β-受体阻滞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这种命名方式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更具准确性,但对于一般患者可能较难理解。
2. 目标相关名称一些药物的通用名称是根据其作用靶点或效应进行命名的,如ACE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这种命名方式更容易让医护人员和患者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3. 标准名称有些药物的通用名称是通过各国主管部门协商确定的标准名称,这种名称在国际范围内都可以通用,例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药一化学结构速记方法

药一化学结构速记方法药物化学结构的速记方法可以通过以下50条技巧来辅助学习,并且我将展开详细的描述:1. 掌握基本的有机化学结构:了解碳、氢、氧、氮等基本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连接方式,可以帮助理解药物的结构。
2. 学习常见的官能团:掌握醛、酮、羧酸、醇、醚等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命名,对于识别药物的结构很有帮助。
3. 绘制简化的分子骨架:将复杂的药物分子结构简化为骨架结构,便于记忆和比较。
4. 着重记忆重要的功能团和基团:某些特定的功能团和基团往往决定了药物的活性和特性,对这些部分进行重点记忆。
5. 了解各类药物的常见结构特点: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结构、类固醇的四环结构等。
6. 利用图形符号和颜色进行标记: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用颜色和符号标记原子或官能团,有助于记忆。
7. 采用连线法记录键结构:利用直线、方块、箭头等符号记录化学键的连接方式,简洁直观。
8. 利用记忆宫殿法:将药物的结构与熟悉的地点或场景联系起来,通过构建空间认知来记忆。
9. 系统学习同系物和类似物的结构:同一类药物或同源结构的药物往往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可以系统学习加深印象。
10. 利用分子模型进行实物观察:使用分子模型来观察和摆弄药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帮助理解和记忆。
11. 制作药物结构卡片:用卡片记录各种药物的结构,便于随时翻阅和记忆。
12. 参考相关药物手册和教材:查阅专业的药物化学书籍或手册,查找有关药物结构的资料。
13. 多进行结构分析:对于新接触的药物,可以通过分析其结构特点和可能的活性部位来加深记忆。
14. 制作结构导图:用思维导图或树状图的方式来整理和展示不同药物的结构,便于理解和记忆。
15. 反复练习描绘药物结构:通过多次练习描绘药物结构,加深印象。
16. 与同学或同事一起讨论:和他人一起讨论药物结构,可以启发新思路,加深理解。
17. 利用声音联想法:将药物结构与特定的声音或音乐联系起来,通过声音记忆来帮助记忆结构。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总结名词解释: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研究化学药物的合成、阐明药物的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先导化合物: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药效团:相同作用类型的药物中化学结构相同的部分,这部分结构称为药效团。
广义的定义是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在三维空间具有相同的疏水、电性和立体性质,具有相似的构象。
前药:将一个药物分子经结构修饰后,使其在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进入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原药发挥作用,这种结构修饰后的药物称作前体药物,简称前药。
生物电子等排体:外层电子数目相等或排列相似,且具有类似物理化学性质,因而能够产生相似或相反生物活性的一组原子或基团。
结构特异性药物:药物产生生物活性的类型和强度主要是因为化学结构的特异性,使药物分子与特异的生物大分子(受体)在空间发生互补的相互作用或复合,所以这类药物的化学反应性、分子形状、体积和表面积、立体化学状况、功能基配置、电荷分布都会对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上述各种性质都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的特异性。
β-内酰胺酶抑制剂: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而研究开发的一类药物。
β-内酰胺酶是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使某些β-内酰胺抗生素在未到达细菌作用部位之前将其水解失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身又具有抗菌活性,通常与不耐酶的β-内酰胺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是一类抗菌增效剂。
药物: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调节生理机能的特殊化学品。
“me-too”药物:“me--too”药物特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其药效和结构与同类的已有的专利药物相似。
―――Chapter 5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写出巴比妥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什么巴比妥酸无活性?答:在生理pH7.4下,Pk a=4.12,未解离度0.05%,成离子状态,几乎不能透过细胞膜和BBB,药物很难被吸收。
药物与药物命名笔记

药物与药物命名
(1)药物的来源与分类:
1.化学合成药物:化学合成方法得到小分子有机或无机药物。
具有明确的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
2.来源于天然产物的化学药物: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有效单体、发酵的抗生素及半合成天然药物和抗生素。
3.生物技术药物:所有以生物物质为原料制得的药物。
包括细胞因子、重组蛋白质药物、抗体、疫苗和寡核苷酸药物等。
(2)药物的结构与命名
1.药物的常见化学结构命名:大多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含有基本骨架和官能团。
基本骨架包括两种:一种只含有碳氢原子的脂肪烃环、芳烃环;一种除了碳氢原子,还含有氮、氧、硫等杂原子的杂环。
2.常见的药物命名(通用名、商品名和化学名)
通用名: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世卫组织推荐。
一药品只有一通用名。
不受专利和行政保护,是所有文献、资料及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有效成分的名称。
我国通用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不可作商标注册,药典中使用。
化学名:根据化学结构式命名,以一母体为基本结构,后取代基名称和位置标出。
商品名:药品生产厂商确定,经药监部门核准的产品名称,有专有性质,不得仿用。
在一通用名下,可有多个商品名称。
药学必背知识点

药学必背知识点一、药物化学部分。
1. 药物结构与命名。
- 常见药物的基本化学结构,例如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结构为苯环连接一个羧基和一个乙酰氧基。
其命名遵循化学命名法,根据结构中的官能团和取代基来命名。
- 药物的通用名、商品名和化学名的区别。
通用名是全世界通用的名称,如布洛芬;商品名是制药企业为其产品所取的名称,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通用名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商品名;化学名则准确描述药物的化学结构。
2. 药物的理化性质。
- 酸碱性:如巴比妥类药物具有弱酸性,可与碱成盐,其盐类易溶于水,这一性质在药物的制剂、鉴别和含量测定中有重要意义。
- 溶解性:像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在油脂性环境中易溶解吸收;而维生素C为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
溶解性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 稳定性:某些药物容易受光、热、空气等因素影响而分解变质。
例如硝酸甘油在光照和高温下易分解,所以要遮光、低温保存。
3. 药物的代谢。
-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代谢反应分为相Ⅰ反应(氧化、还原、水解等)和相Ⅱ反应(结合反应)。
- 例如,苯巴比妥经肝脏代谢,相Ⅰ反应中的氧化反应使其结构发生变化,然后进行相Ⅱ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水溶性更高的代谢产物,从而易于排出体外。
二、药理学部分。
1.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 药物作用的靶点:包括受体(如β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后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等效应)、酶(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该酶可使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的浓度升高,产生拟胆碱作用)、离子通道(如钙通道阻滞剂可阻断心肌细胞上的钙通道,降低心肌收缩力)等。
- 药物的量 - 效关系:包括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最大效应(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药理效应)、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效价强度越大)等概念。
2. 药物的不良反应。
- 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例如,阿托品在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时,可同时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这是由于其对唾液腺和瞳孔括约肌等也有作用。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Word版

药学专业知识(一)第1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1-3-1节第一节药物与药物命名一、药物的来源与分类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我们通常说的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一)化学合成药物化学合成药物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小分子的有机或无机药物。
这些药物都具有确定的化学结构和明确的药物作用和机制。
(二)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是指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得到的有效单体、通过发酵方法得到的抗生素以及半合成得到的天然药物和半合成抗生素。
这些药物中,有些是直接从天然的植物,如草、叶、根、茎、皮等中提取得到的天然活性物质;有的是通过生物发酵得到的抗生素;但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天然活性物质或抗生素为原料通过化学半合成或生物合成的方法得到的半合成天然药物或半合成抗生素。
(三)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是指所有以生物物质为原料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类似物,以及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包括细胞因子、重组蛋白质药物、抗体、疫苗和寡核苷酸药物等,可用于防治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在临床上已有广泛作用。
二、药物的结构与命名(一)药物常见的化学结构及名称化学药物大都是有机化合物,在其结构中存在基本骨架和化学官能团。
其基本骨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只含有碳氢原子的脂肪烃环、芳烃环,另一类是除含有碳氢原子外,还含有氮、氧、硫等杂原子的杂环。
药物结构中常见的化学骨架及名称见表1-1。
表1-1 药物结构中常见的化学骨架及名称名称化学结构及编号名称化学结构及编号环戊烷环己烷苯萘12345678呋喃O12 345噻吩S12 34 5吡咯NH12 345吡唑NHN 12 34 5咪唑NNH12 345恶唑NO12 34 5噻唑NS12 34 5三氮唑(1,3,4-三氮唑)NNNH12345四氮唑(1,2,3,4-,四氮唑)NNNHN12345哌啶NH123456哌嗪HNNH123456吡啶N123456哒嗪NN 12 34 56嘧啶NN12 34 56吡嗪NN 123456茚1234567吲哚N H 1234567苯并咪唑N H N1234567喹啉1234567N 8异喹啉1234567N 8苯并嘧啶1234567N N8苯二氮卓1234567NH H N89苯并恶唑123456O N 7苯并噻唑123456S N 7吩噻嗪1234567N HS8910尿嘧啶 N HNH123456O O胸腺嘧啶 N HNH123456OOH 3C胞嘧啶N HN123456ONH 2腺嘌呤 89N N 123456N HN 7NH 2鸟嘌呤89HN N 123456N HN 7OH 2N雌甾烷891012345671112131415161718雄甾烷89101234567111213141516171819孕甾烷891012345671112131415161718192021(二) 常见的药物命名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 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
药物化学教案

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1.熟悉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熟悉药物的命名3.了解药物化学的近代发展。
基本概念药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药物的命名和药物化学的近代发展。
教学学时:2学时重点、难点和要点《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
药物化学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制备原理、体内代谢、构效关系、药物作用的化学机理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上述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为有效、合理使用现有的化学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新药研究奠定基础。
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代表药物的药物名称包括英文名、结构式、熟悉化学名称。
每一种药物都有它的特定名称,相互间不能混淆。
药物的命名按照中国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包括通用名(汉语拼音)、化学名称(中文及英文)、商品名。
通用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是中国药品命名的依据。
它是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INN)为依据,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
化学名:英文化学名是国际通用的名称,只有用化学命名法命名药物才是最准确的命名,不可能有任何的误解与混杂。
英文化学命名的原则现在多以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tracts Service,CAS)。
2.掌握药物的分类、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影响药效、毒性、药物质量以及研究最佳剂型和药物分析方法的主要性质。
药物的分类主要按照药理作用和化学结构分类,各种分类方法都有其不同的作用。
3.熟悉药物化学制备及结构修饰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制备过程可能带来的特殊杂质,以保证药物质量。
了解研究新药的思路、方法、转折点及新药的最新发展。
4.综合运用生物学、分子药理学、酶学和受体学说基础知识,熟悉各大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和副作用及临床上的适应症。
(完整word版)药品的命名规则

药名药品的名称是药品标准化、规范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药品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品名称的不规范造成药物存在同物异名、异物同名或者一药多名,易导致不合理用药,最终影响人体用药安全有效。
目前我国药品名称的种类有三种:国际非专利名、通用名、商品名,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质。
国际非专利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药物(原料药)的国际通用名,采用国际非专利名,使世界药物名称得到统一,便于交流和协作。
按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命名原则制定的药品名称为药品的通用名称,收载于药典和药品标准的通用名称为药品的法定名称。
通用名是国家规定的统一名称,其特点在于其具有通用性,同种药品的通用名一定是相同的。
商品名又称商标名,商标名通过注册即为注册药品;(一)国际非专利名称药品的国际非专利名称(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INN)是由WHO制定的一种原料药或活性成分的唯一名称,也称之为通用名称(generic names)。
鉴于各国药品名称混乱,WHO一直要求“发展、制定和推行代表生物制品、药品以及类似产品的国际标准”,并组织专家委员会从事统一药名工作,制定INN命名原则,与各国专业术语委员会协作,数次修订,为每一种在市场上按药品销售的活性物质起一个世界范围内都可以接受的唯一名称。
INN命名的主要原则有两条:1.药品名称的拼写和发音应清晰明了,全词不宜太长,避免与已经通用的药名混淆;2.对于同属一类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在命名时应适当表明这种关系;避免采用能使病人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暗示的药名。
(二)中国药品通用药名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hinese Approved Drug Names,CADN)时中国法定药物的名称,由药典委员会负责制定。
根据国家药典委员会的“药品命名原则”制定的药品名称为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药物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药物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1 绪论细目要点要求1.药物化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掌握2.药物化学的任务———掌握3.药物的名称通用名和化学名掌握一、药物化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连接化学与生命科学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合成工艺、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作用机制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与方法。
(二)药物化学的任务1.为有效利用现有化学药物提供理论基础;2.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先进、经济的方法和工艺;3.为创制新药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三)药物名称国际非专有药名(INN)INN是新药开发者在新药研究时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由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药物的正式名称并推荐使用的名称。
该名称不能取得任何知识产权的保护,任何该产品的生产者都可使用,也是文献、教材及资料中以及在药品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成分的名称。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通用名是中国药品命名的依据,是中文的INN。
简单有机化合物可用其化学名称。
化学名(1)英文化学名(2)中文化学名如:阿司匹林,中文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商品名生产厂家为了保护自己利益,在通用名不能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利用商品名来保护自己并努力提高产品的声誉。
商品名可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举例: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泰诺、百服宁ParacetamolN–(4-羟基苯基)乙酰胺通用名中文的INN商品名国际非专有药名化学名2 麻醉药细目要点要求局部麻醉药(1)局部麻醉药分类、构效关系掌握(2)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结构特点、性质和用途熟练掌握(3)盐酸丁卡因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麻醉药按作用部位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受到可逆性抑制;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
一、全身麻醉药(一)全身麻醉药的分类全身麻醉药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非吸入性麻醉药,即静脉麻醉药。
药物化学结构总结命名

3
酸性
4
酸性
(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
右
阿莫西林
[3.2.0]庚烷-2-甲酸
旋
头孢羟氨 (6R,7R)-3-甲基-7-[(R)-2-氨基-2-(4-羟苯)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
克霉唑
伊曲康唑
其他抗真菌药 特比萘芬
物
氟胞嘧啶
核苷类
非核苷类 PRO抑制药
齐多夫定 阿昔洛韦 司他夫定 拉米夫定 奈韦拉平 茚地那韦
6位无羟基(有甲基),稳定提高、广谱 6位无羟基(有甲烯)稳定 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 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抗癫 痫及抗惊厥 药
两性
右旋 》左
酸性
抗癫 痫及抗惊厥 药
其他类
苯妥英钠 异戊巴比 妥 硫喷妥钠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奥卡西平 加巴喷丁 拉莫三嗪
氯丙嗪
抗精神病药
奋乃静 氟哌啶醇
舒必利
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 氟西汀
帕罗西汀 文拉法辛 舍曲林 吗氯贝胺 吡拉西坦
多奈哌齐 改善脑功能的 茴拉西坦 药
利斯的明 石杉碱甲 加兰他敏
吗啡
1-β-D-阿拉伯呋喃糖基-4-氨基-2(1 H)-嘧啶酮 代谢生成三磷酸阿糖胞苷发挥作用 急性白血病
6-嘌呤巯醇 水溶性差,光照变色 急性白血病
L(+) [(2,4-二氨基-6-蝶啶基)甲基]甲氨基]苯甲酰基]谷氨酸 中毒时用亚叶酸钙
药物的命名介绍

亚烷基(-CH2)的词尾: -ylene methylene ethylene propyl butylene
次基-CH=:-ylidyne 环烷烃加前缀:cyclo-
cyclopropane cyclobrtane
azo-后加上相应的母体,在azo-前加上定位编 号即为该化合物命名。
中文名称
普通名称
系统命名
甲胺
methyl amine
methanamine
甲乙胺
ethyl methyl amine
ethanamine, N-methyl-
苯胺 氯化四甲基铵
aniline
benzenamine
Tetramethyl ammonium methanaminium,
醇,酚,醚 Alcohols, Phenols and Ethers
醇一般采用普通命名,衍生命名及系统命名。
醇、酚:-ol 醚:-ether
中文名称 普通名称
衍生命名
甲醇 乙醇 正丙醇 异丙醇 正丁醇
methyl alcohol ethyl alcohol
n-propyl alcohol isopropyl alcohol n-butyl alcohol
CHCl3 CCl4
三氯甲烷 (氯仿)
四氯化碳
CH3CH2Br 溴乙烷
普通名称 methyl chloride methylene dichloride chloroform
carbon tetrachloride ethyl bromide
系统命名 methane, chloromethane, dichloro-
执业西药师:药学专业知识-【基础精讲班】课件 第1章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主讲老师:杨杨
第1章 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第1节 药物与药物命名
第1节 药物与药物命名
一、药物的来源与分类 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 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 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注意: 辅料不能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2)药用辅料的应用原则 a.最低用量原则 b.无不良影响原则:即不降低药物疗效,不产生毒副作用,不干 扰制剂质量监控。
母核 主要用途 结构
甾体 (20 15配 伍)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抗 炎药
第1节 药物与药物命名
通用名 化学名
化学结构
格列 本脲
N-[2-[4[[[(环己 氨基)羰 基]氨基] 磺酰基]苯 基]乙基]2-甲氧基5-氯苯甲 酰胺
母核 结构
苯环
主要用途 降糖药
第1节 药物与药物命名
通用名
化学名
化学结构
阿托伐他 汀
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可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可降低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 可产生靶向作用
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可影响疗效
(2016配伍) [1-2] A.镇静、抗惊厥 B.预防心绞痛、 C.抗心律失常 D.阻滞麻痹 E.导泄 1.静脉滴注硫酸镁可用于 2.口服硫酸镁可用于 解析:药物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经胃肠注射给药
按给药途径分类
皮肤给药
口腔给药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鼻腔给药
肺部给药
眼部给药
直肠、阴道和尿道 给药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性质和合成、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新药设计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包括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合成工艺、构效关系、体内代谢、作用机制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与方法。
药品一般有三种名称,即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
化学名是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按照一定的命名原则确定的名称。
通用名是药品的法定名称,通常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
商品名是药品生产厂商自己确定,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产品名称,在一个通用名下,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可有多个商品名称。
例如:解热镇痛药——巴米尔是该药的商品名,其通用名为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苯甲酸。
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药物从给药到产生药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药物化学结构与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建立在药剂相、药物动力相和药效相三个阶段。
化学结构决定理化性质,从而决定其药物动力学行为,对吸收、分布、蛋白结合、肾排泄、重吸收、肝肠循环、代谢产生影响。
起效则药物分子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到达体内受体,二是与受体部位发生特定的相互作用。
镇静催眠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苯二氮类(地西泮、硝西泮、三唑仑、艾司唑仑)、氨基甲酸酯类(甲丙氨酯)等。
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通性及构效关系.结构特点:巴比妥类药物为丙二酰脲的衍生物。
丙二酰脲也称巴比妥酸。
巴比妥酸本身无治疗作用,当C5位上的两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时才呈现活性。
巴比妥类药物一般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加热都能升华,不溶于水。
弱酸性:巴比妥类药物为丙二酰脲的衍生物,可发生酮式结构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形成烯醇型,呈现弱酸性。
巴比妥类药物可与碱金属的碳酸盐或氢氧化物形成水溶性的盐类,但不溶于碳酸氢钠,其钠盐可供配制注射液及含量测定使用。
由于巴比妥类药物的弱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所以该类药物的钠盐水溶液遇C02可析出沉淀。
该类药物的钠盐配制注射液时要注意密闭,防止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
有机化学中关于常见西药的命名作用及结构式

药物化学资料1.百服宁:主要用于头痛、发烧及与喉痛、窦炎、感冒、流感、肌肉疼痛、经痛、牙痛和关节炎有关的疼痛。
2.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
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等。
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
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皮试,以防过敏。
.3.头孢拉定(Cephradine, Velosef)别名:先锋霉素Ⅵ、头孢菌素Ⅵ等。
本品为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抗菌作用与头孢氨苄相似。
本品耐酸可以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较高,特点是耐β内酰胺酶,对耐药性金葡菌及其它多种对广谱抗生素耐药的杆菌等有迅速而可靠的杀菌作用,主要以原形经尿排泄,尿中浓度较高。
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等的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耳鼻咽喉感染、肠炎及痢疾等。
4.庆大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
庆大霉素能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
庆大霉素是为数不多的热稳定性的抗生素,因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配置。
中国独立自主研制成功的广谱抗生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科技成果之一。
它开始研制于1967年,成功鉴定在1969年底,取名“庆大霉素”,意指庆祝“九大”以及庆祝工人阶级的伟大。
庆大霉素[Gentamicin,正泰霉素(gentamycin)]系从放线菌科单孢子属发酵培养液中提得,系碱性化合物,是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5.广谱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滤过性病毒、螺旋体属乃至原虫类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结核菌、变形菌等则无效。
药物化学知识点

药物化学知识点药物化学,听起来就像是一门在药物和化学之间牵红线的学科。
药物化学里的药物结构那可真是千奇百怪。
就像盖房子,有的药物结构像是四合院,方方正正规规矩矩,每一个部分都有它特定的功能。
比如说阿司匹林,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药物,它的结构就像是一把独特的小钥匙,能精准地插进身体里那些引起疼痛和炎症的“锁孔”里,然后开始发挥它解热、镇痛和抗炎的神奇功效。
而有的药物结构呢,就像是那种充满艺术感的现代建筑,弯弯绕绕,看起来很复杂。
这些复杂的结构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与身体里的各种生物靶点相互作用。
药物的命名也是很有趣的点。
有些药物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化学结构来的,就像给一个人取名字根据他的长相特征一样。
比如说磺胺类药物,名字里就带着它结构的关键信息。
还有些药物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功效来的,像降压药,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用来降血压的。
不过有时候这些命名也会让人有点迷糊,就像有两个长得很像的人名字却不一样,有些药物结构相似但名字却大相径庭,或者名字相似但结构和功效又有很大差别。
在药物化学里,药物的合成就像是厨师做菜。
厨师要根据菜谱,挑选合适的食材,用合适的烹饪方法才能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
药物化学家也要根据药物的结构,挑选合适的原料,通过各种化学反应才能合成出想要的药物。
这个过程中要小心翼翼,就像厨师做菜不能把盐当成糖放一样,药物化学家也不能在合成过程中出一点差错,不然合成出来的可能就不是治病的药,而是有害的东西了。
药物的代谢也是个重要的知识点。
药物进入人体后就像是一个游客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游乐场。
它在这个游乐场里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旅程,也就是代谢过程。
有些药物很“老实”,按照正常的路线走,在肝脏或者肾脏里被代谢分解,然后排出体外。
而有些药物就比较“调皮”,可能会走一些特殊的路线,和身体里的其他物质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反应。
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药物化学的时候,要清楚地知道药物的代谢途径,就像游乐场的管理员要清楚每个游客的游玩路线一样,这样才能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