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大讨论与90年代的思想分化
中国文学(4)第3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1、王晓明、文学和人文精神;2九十;3、散文;4、余华、苏童、刘恒;5、叶兆言、刘震云;6、王朔、王小波;7、张承志、韩少功、史铁生;8、私人化;9、陈忠实、张炜、王安忆;10、三驾马车;11、现实主义的冲击波;12、断裂、韩东。
二、名词解释1、“人文精神大讨论”1993年6月,《上海文学》在“批评家俱乐部”栏目里发表王晓明与张宏等5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提出了当代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问题;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便拉开序幕,诸多作家、评论家纷纷投笔加盟,如王蒙、刘心武、张承志、陈平原、朱立元等,几乎所有著名的作家、理论家都为此留下了有着独特思考的文章;这场大讨论是90年代文学和文化界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三、简答题1、90年代文学“三元一体”格局的内在构成90年代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带来了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文学在日趋边缘化的同时也走向多元化,在整体上形成“三元一体”的格局(精英文学、大众通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
三元格局的形成,与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和时代变化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给人们新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思想并立而生,绝对主流话语不复存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剧变以巨大能量辐射到文学领域,要求文学改变过去视角单一、齐声共语状态,以多种话语方式和思维向度反映多姿多彩的当代生活。
如果把此一时期中国文学的总体格局看成是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大众通俗文学就是它的基座,主流意识形态文学是它的塔身,而精英文学则是它的塔尖。
2、“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论争焦点和论争的意义。
在90年代,有关“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学术界一次影响深远的论争。
论争焦点:焦点之一是如何看待当前的人文精神状况,如何评估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的“俗化”现象,如何看待文艺的价值和功能。
焦点之二是重建人文精神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以及人文知识分子对价值重构的作用。
论争的意义: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知识分子队伍分化、自我分裂和价值困惑的事实;提示知识分子看清自身境遇,调整生存姿态,建构理想的自我;对艺术品生产世俗化、作家艺术工匠化、审美趣味庸俗化的批判和警惕显示了知识分子对人文精神的恪守和张扬,对自我价值最大化的正当需要,从而有助于形成制约世俗化极端发展的机制和批判精神的成熟。
90年代的小说-(二王现象)解析
是的,亵渎神圣是他们常用的一招。所以要讲什么玩文学, 正是要捅破文学的时时绷得紧紧的外皮。我们必须公正地说, 首先是生活亵渎了神圣,比如江青和林彪摆出了多么神圣的 样子演出了多么拙劣和倒胃口的闹剧。我们的政治运动一次 又一次地与多么神圣的东西主义、忠诚、党籍、称号直到生 命开了玩笑是他们先残酷地玩¡¯了起来的!其次才有王朔。
王小波认为让小说来负道义责任,那就如希腊人所 说,鞍子扣到头上来了。但这是仅就文学内部而言。 从整个社会而言,道义责任全扣在提笔为文的人身 上还是不大对头。从另一方面来看,负道义责任可 不是艺术标准;尤其不是小说的艺术标准。
我自己以为自己的本义就是把小说写得尽量好看, 而不应在作品里夹杂某些刻意的说教。我的写作态 度是写一些作品给读小说的人看,而不是去教诲不 良的青年。
欲望想象
(一)性想象
从1993年东征的陕军开始,到布老虎丛书,再到90 年代的《上海宝贝》,对文学中性描写的争论从没 停过。
《废都》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偷版、盗版约有 1000多万册。《废都》最让人非议的是口口口口口 (作者删去×××字)。贾平凹既是作者又是删者, 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双重权威身份,他在文本中设置 了一个没有谜底的谜语,一个任何读者都可以参与 进去的关于性的想象空间。
90年代的性文学热点,所利用的正是道德失范时期, 人们对欲望的盲目沉溺与无限追逐。其对性的粗鄙 展示,完全失去了释放生命原欲的意义。
分子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位置趋向边缘化。 作家 1993年深圳文稿拍卖会。 1993年9月28日,中国青年出版社与周洪签定了中
国大陆第一份购买作家的合同。 许多作家开始把文学创作当成一种职业,甚至自称
是码字师傅。
读者
9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用于工作和家务的时间不断 减少,特别是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拥有较多闲暇时间提供 了保障。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两歧单世联“人文精神”是当代中国知识界使用最多的概念之一。
“人文精神”是当代中国知识界使用最多的概念之一。
这一概念的普及极大地利益于1990年代中期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
这是“文革”结束后思想文化论争的重要一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的人道主义思潮。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命题的锋芒所向主要是曾给中国人带来深重灾难的种种“政治异化”和“经济异化”,也理所当然地包含着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期待。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倡导者王若水1986年就指出:过去我们“把人看成抽象的…政治‟而忽视了人的物质需要”,这些年纠正了这种篇向,强调了物质鼓励,“但也出现一种偏向,以为物质鼓励是万能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靠钱来解决。
这又把人看成片面的…经济人‟,以为他们的行为只受物质的需要考虑支配。
两者都没有看到人是…社会人‟,他们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是在社会历史中变化发展的。
两者都没有看到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它不是简单地用物质报酬来满足的,也不是可以用宣传…自我牺牲‟、…毫无怨言‟而加以忽视的。
” 此论实际上已正视到人为物役的现代情境。
随后而来的“文化热”在中/西、古/今的对比语式中批判中国传统文化,鲜明地提出了人性解放、个性实现等文化/政治理想。
进入1990年代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丰富社会物质资源、满足世俗欲望方面显出巨大能量的同时,也使计划体制时代的精神文化的生产和接受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功利目的、交换原则、消费逻辑开始向精神、文化领域的移殖,由此呈现出来的文化的市场化导向,直接催生了“人文精神”的议题。
1、当年论争:“精神”与“人文”“人文精神”的讨论于1993-1995年之间展开。
这是市场经济初潮涌动、社会转型开始呈现的年代,也是知识分子日益边缘化、文化艺术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年代。
1980年代新启蒙的乐观声调已经远去,1992年踏上的新路前景诱人而又难以捉摸。
沉默了3年的人文知识界正寻找新的发言时机。
9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90年代文学转型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的转型, 其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经济不仅作为一种经济方式,而且还作为一种生活方 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文化态度。韦伯、哈 贝马斯等人认为现代社会本质上是世俗社会,90年代的中国最 大的社会思潮是世俗化思潮。世俗化不可避免地与商业化、欲 望化相联系,波德里亚、福柯以及西方的文化研究者和女性主 义者都在致力于这种问题的研究。金钱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中的作用空前增大,中国进入了消费时代。快乐、刺激、另类 的事情印证着金钱的价值,痛苦的精神思索、神圣的理想失去 了存在的意义。 二、文学的人文价值被淡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文学的体 制也发生了变化,作家从体制中脱离出来,变得边缘化,其结 果是作家的写作自由增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变得正常化,作
家的存在受到市场的影响,文学创作与商业操作的关系不清白 了,媚俗的情况愈来愈明显,文学放弃了超越性的精了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 形态机器”的控制,题材、样式、手法空前的多元化:题材杂 多、价值分化、日常生活浮出、世俗化增强。大众文化、文学, 网络文学对严肃文学构成冲击。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与新思潮 一、后现代主义: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达时期(后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的产物,是对这种社会的一种社会 学概括。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的发展,与现代主义的关系:1、 都是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的;2、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 二、基本特征:反对现代社会的普世价值,对确定性和终极价 值持怀疑态度;强调多元化,对社会进行调侃和反讽。文学表 现是:消解宏大叙事,反精英意识,价值立场向大众转移,手 法常用的是反讽、戏拟、拼贴等。 三、中国文学中的后现代特征
第十三章 90年代小说
90年代的文学思潮
❖ (三)女性文学创作思潮:铁凝、陈染、王安忆等
❖ 1.共同特征
❖ 女性写作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便是充分的性别意识与性别 自觉。——女性写作显露出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为男性话语 所遮蔽、或始终为男性叙述所无视的女性生存与经验。”
❖ 2.类型
❖ (1)社会复合型
❖ 以张抗抗、铁凝、王安忆等为代表。她们的文本或关注女性 命运、或书写城市的文化氛围与妇女命运的关系,基本上是 站在中性的立场,塑造人物、揭示主题。代表作有:张抗抗 的《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夏》《红罂粟》《隐形伴侣》 《情爱画廊》;铁凝的《砸骨头》《孕妇和牛》《午后悬崖》 《永远有多远》《玫瑰门》;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纪 实与虚构》《香港的情和爱》《岗上的世纪》《长恨歌》等。
❖ 5.文坛三足鼎立: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知识 分子精英文学、大众世俗文学三分天下。这三大板 块在创新独立、坚定固守、回归传统等方面呈现出 了各自的特色,使得当代文坛佳作不断,精彩纷呈。
❖ 6.文学批评的出现新的特征,即理论化和学院化。
(三)90年代文坛变化原因
❖ 1.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在影响人们社会 心理的同时,也深层地影响着写作者固有的文学观 念;在影响了作家身份的同时更影响了文学作品的 生产方式,使文学变成为了社会综合力量参与的创 造活动。
❖ 2.相对自由的“无名”时代的出现,为作家的创 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空间。人们无论是表现自 我欲望的追求与实现,还是展示隐秘的个人感受与 体验,都比以前少了诸多顾忌。
❖ 3.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使文学作品的重心地位有 所偏移。为了生存,许多作家将目光转向了通俗文 学,书写了一批具有媚俗色彩的通俗文本。
❖ 2.长篇小说创作的兴盛。不论是先锋文学、寻根文学、新 写实,在80年代,各个文学流派均主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 至90年代,随着作家和新时期文学的进一步成熟,长篇成为 众多追求的东西。如贾平凹的《废都》、陈忠实的《白鹿 原》、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私人生活》等。 而其原因主要有:(1)作家的“文学史”意识;(2)各种 “文学奖”的暗中激励;(3)市场经济的推动,如电影电 视改变的需求。
90年代文学思潮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与探索中的新思潮
一、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
1、后现代主义的内涵。 2、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介绍。
3、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文本。
先锋小说是当代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本, 新写实主义、新状态、新历史主义、王小波与王朔小说 等被视为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变体。
二、私人化女性写作
1、对林白《一个人的战争》、海男《我的情人们》等的讨论。 2、对私人化女性写作内涵的理解。
三、女性主义写作的困惑与出路
1、狭隘边缘与孤芳自赏。 2、超性别意识。
八、思考题:
1、谈谈90年代的社会与文化。 2、谈谈90年代文学思潮的概况。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
一、定义:见教材。
2、王晓明等参与。《读书》杂志刊发一组讨论文章。
3、张承志和张炜提倡道德理想主义:呼唤古典人文情
怀;思考现代道德人格;坚持理想信仰;呵护灵魂 与宗教情感。如《心灵史》《柏慧》等。
二、文化保守主义
1、现代化与本化结合阐扬中华本土文化。 2、儒学在20世纪的创造性的转化。
3、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作家作品:《白鹿原》《曾国藩》《雍
二、90年代文学的全方位转型
1、题材杂多,载体多样; 2、价值立场、审美意识深刻分化,文学观念进一步开放;
3、诉诸生活流和原生态的日常性叙事,注重文体实验和形式探
索,文学具有了独立话语权; 4、世俗化倾向,对现实、生活进行个人化体验和挖掘;
三、90年代文学转型潜藏的危机
1、商业化语境的负面影响;
2、发达的大众传媒的冲击;
四、“新写实”与现实主义的关系
1、在对“新写实”与现实主义的比较研究中,有论 者认为:“新写实”在渊源上与以往的现实主义 一脉相承,应该把它归入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之 中。 2、关于“新写实”与现实主义的关系问题,更多的评论者则 着 重分析比较了二者不同的审美特征。
第六章 80年代、90年代文学思潮
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了 “重写文学史”专栏。王晓明、陈 思和在《主持人的话》强调了“重 写文学史”意义在于要改变这门学 科原有的性质,使它从屈从于整个 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 王晓明 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
一时之间,集中出现了一批对文学 史上的思潮流派作家作品重新评价 与反思的论著,对文学创作和文学 史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韩少功
郑万隆
这一思潮的倡导者和创作主力是一批新时期的新 锐作家,包括韩少功、王安忆、贾平凹、郑义、 郑万隆、阿城、李杭育等人。
韩少功:“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 统的文化土坡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文学 的“根”》 )
郑万隆认为“寻根”是“力求揭示整个民族在历 史生活积淀的深层结构上的心理素质,以寻找推 动历史前进和文化更新的内在力量。”
.
1976年10月,中共一举粉碎四人帮,随后也宣告文 化大革命的终结,一个文学新时代拉开了序幕。文 学界一般把自此以后的文学时代,称之为新时期。
1976年以后至今的文学应该可以这样粗略划分:
以1989年为界,前一个时期可以称之为新时期,即 1980年代文学(笼统可视为现代性文学);
后一个时期可以称之为后新时期,亦即1990年代文 学(亦可笼统视之为后现代性文学);
他认为自己的研究是“‘人的研究’的一 种形式。”
对“主体性”问题,他分别从一般主体性 构成,文学主体性内涵和文学主体性的实 现途径进行了论述。
三,陈涌的反驳与批评
陈涌在1986年4期《红旗》杂志上 发表的《文艺学方法论问题》,对 刘再复的观点提出了反驳与批评。
他认为,刘文把人“作为一种客观 存在”和“作为行动者的人”分割 开,把人的“受动性”归属前者, 而把人的“能动性”归属于后者是 错误的。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超越时间空间,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的‘行动着人’的主体性。
90年代小说
新现实主义小说
2、作家作品 谈歌:《大厂》《年底车间》《天下书生》 《大忙年》《雪崩》 关仁山:《破产》《大雪无乡》《太极地》 《裸岸》 何申:《穷县》《县委宣传部》《良辰吉 日》 《乡镇干部》 刘醒龙:《菩提醉了》《伤心苹果》
新现实主义小说
3、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内容 (1)社会意识,现实关注,人文关怀 (2)问题意识,现实批判,民生关怀 (3)历史意识,改革反思,底层关怀
韩少功《马桥词典》 李佩甫《羊的门》 阎真《沧浪之水》 阿来《尘埃落定》 铁凝《大浴女》
90年代的重要小说现象
(一)新历史小说 (二)新市民小说 (三)新现实主义小说 (四)新生代小说 (五)女性作家创作
新历史主义小说
一、概念 “新历史主义”是一种西方现代历史哲 学观念。历史学家克罗齐提出了“一切 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论断,历史本 身不再成为作家们感兴趣的主体,而最 多成为演绎人的故事的背景。由此,一 些作家开始了对历史的重新书写。
新历史主义小说
二、代表作品 莫言《红高粱》 乔良《灵旗》 苏童《妻妾成群》、《米》、《我的帝王生涯》 格非《大年》、《敌人》、《边缘》 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1937年的爱情》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 《故乡面和花朵》 陈忠实《白鹿原》
新市民小说
1、背景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新生代作家登上文坛 (3)市民文学与影视同步 (4)市民文学依然薄弱
新市民小说
2、代表作品 (1)邱华栋:《手上的星光》 (2)何顿:《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3)张欣:《爱又如何》
《新时期时期文学》测试试题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作者:————————————————————————————————日期:《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2006-7-14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般认为,反思文学的肇端是1979年第2期发表的()。
A.卢新华的《伤痕》B.王蒙的《布礼》C.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D.高晓声的《李顺达造屋》2.先锋文学通常是指在中国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都呈现出强烈的()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
A.浪漫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C.后现代主义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3.80年代初,较早介绍西方现代派小说理论的小册子是()。
A.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B.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C.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D.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4.新现实主义小说注重塑造时代英雄,比如,孔太平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A.《年前年后》B.《大雪无乡》C.《大厂》D.《分享艰难》5.与八十年代中前期相比,90年代作家的写作立场呈现出多元化,主要有()、民间化与知识分子三种立场。
A.革命化B.人民化C.个人化D.贵族化6.由于()的知识分子背景和叙述上沉思抒情的品质,他的小说被有的批评家称为"知识分子叙述"。
A.莫言B.格非C.扎西达娃D.北村7.从新时期文学思潮看,()大体可以看作一种民间立场的写作。
A.女性文学思潮B.先锋文学C.寻根文学D.新写实文学8.谌容的优秀中篇小说是()A.《永远是春天》B. 《万年青》C.《春之声》 D.《人到中年》9.与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不同的是,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小说。
A.短篇B.中篇C.中短篇D.长篇10.新时期现代派新潮小说代表作《你别无选择》的作者是()A.刘索拉B.徐星C.莫言D.阿城11.新历史主义文学创作群体除了由一部分新写实作家"转向"构成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先锋作家转向历史后构成,比较有代表性的先锋作家有()。
1990年代中国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反思
Ⅰ.引言
当社会生活发生某种激变或偏颇的时候,总有些知识分子不甘寂寞,他们往往要操起自己独有的话语权力介入生活。1990年代初以来发生于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文艺界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这场讨论发端于上海学术界,继而波及整个知识界,先后掀起几次高潮,影响深广,被公认为l990年代中国最为热点的思想话题。虽然现在有所降温,但肯定不会结束。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与人类长期相伴的世界性话题,它所提出和涉及的问题肯定还要在很长的时间里困扰着人们,人们不可能放弃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自然,人们也必然要对以往的思考进行反思。反思,永远是思想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认为,上述观点一方面表明了知识分子「自审」、「自省」的意识和「自救」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知识分子人格悲剧的某些原因,这些论述对于唤醒知识分子的麻木心态,重建知识分子的人格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一个实际利益的现实关怀远比「终极关怀」吸引人的时代,理想主义的东西究竟能被世俗社会接受到何种程度,这是不言而喻的。过于理想主义,也就更难免带有浓重的悲剧意味。
Ⅳ.关于中国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再思考
l990年代初以来这场人文精神大讨论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都值得再思考。
第一个问题:关于人文精神与知识分子
这场讨论的直接引发因素是文学的危机,而深层因素其实是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态和自我拯救的问题。人文精神的失落其实是知识分子本位的失落,主要是精神品格的失落和知识话语的失落。对此,朱学勤就指出:「人文精神讨论主要针对目前现实文化走向和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的病态,针对社会的令人忧虑的种种景观,如1980年代学风空虚,l990年代逃避现实」,所以,「人文精神危机说到底还是知识分子的危机」。
知识分子的危机,王晓明等在《旷野上的废墟》一文中已初步论及,并提出了作家的「灵魂救赎」问题,但未真正谈知识分子。其后,陈思和、王晓明、许纪霖、朱学勤等一系列文章展开了深入尖锐的分析。陈思和认为,人文精神本是「知识分子所学所用的根本之道」,「但现在的知识分子要么以学苏秦、张仪去做工具,要么把学术看作自我逃避的场所,这都不是人文精神」。王晓明指出:「人文学术也好,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也好,真正的危机都在知识分子遭受种种摧残之后的精神侏儒化和动物化,而人文精神的枯萎,终极关怀的泯灭,则是侏儒化和动物化的最深刻的表现」,「没有人文精神,不关怀人类的命运和终极,这叫甚么知识分子?」陈思和提出了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问题,认为「岗位意识」不是退回书斋去做学问,那是人格上的萎缩,而应是「五四传统」留给我们的使命感和正义感。而现在的知识分子却不知道自己安心立命之处在哪里。他认为人文学者之为人文学者,不能没有社会关注。许纪霖从「道统」、「正统」和「学统」的关系上,指出知识分子应以「道」安心立命,但许多知识分子实际上放弃了「道」,放弃了赖以自我确认的那些神圣的使命,这是极为可悲的。朱学勤指出,知识分子应从「道」不从「势」,「道」一入「势」便大失其色,士一入仕,便失去独立人格。他主张知识分子应有自己的价值,独立于意识形态之外,对社会对时代对现实负起应承担的责任和光荣。
90年代文学思潮解析
而王蒙等人从世俗立场来理解人文精神。
中国当代文学
二、相关文化思潮
1.道德理想主义:
作家张承志和张炜90年代提倡
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
一是对古典人文情怀的呼唤;
二是对道德人格的现代思索; 三是对精神、理想、信仰的坚持; 四是对终极、灵魂和宗教情感的呵护。
中国当代文学
2.本土文化论: 又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或新保守主义。是对一直占据
3.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 新历史主义: 到现在还是一个没有共同理论纲领的学术流派,是一 个还没有得到公认的尚不确定的概念。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 1982年在《文类》杂志的前言中,打出“新历史主义” 的旗号。 海登·怀特: 《元历史》《话语转喻学》《形式之内容》 观点:历史是一种语词建构起来的文本,是一种“文学虚 构的历史文本”,是一种“语言的虚构”,从而把“史学” 变成了“诗学”。
中国当代文学
二、决定中国文学后现代特征的主要因素
1.“人”的观念的变化。
2.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
3.解构主义的思维。
中国当代文学
三、主要文学思潮
1.新写实主义思潮(80年代小说中已讲过)
2.新生代文学思潮: 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其作家的个性主要表现在对于日常 经验的强调和对于私人性叙事风格的追求;其小说的独 特性和个人性表现在对于存在的态度以及对于存在版图 的体认、言说和绘制。 其一,经验表现域的拓展与存在可能性的挖掘。 其二,哲学化主题的生命性。 其三,后现代特征表现在:对人的欲望化解构和对启蒙叙 事的解构,美学风格上的后现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
“人文精神”大讨论迷茫中发出的第一声
“人文精神”大讨论迷茫中发出的第一声1993年至1994年,“人文精神大讨论”由圈内而至圈外,席卷了中国知识界。
那是中国知识分子在经历一个迷茫、痛哭、困惑阶段之后,开始慢慢审视自身,恢复活力,发出声音的开始。
它所讨论的,至今仍是中国社会的一些具有根本性的大问题。
而王晓明,则是这一些讨论的“串联者”。
聊天制造媒体事件《国家历史》:为什么要发起“人文精神”讨论?王晓明:当时大家都很困惑,不知道怎么理解新的现实和它背后的历史运动。
一部分人出国了,我的熟人朋友当中,出国与留下来的大约各占一半。
出国的人大概认为在中国已经没办法再做事,留下来的人则觉得好像还可以做点事。
我1990 和1991年两次去美国,都面临这个问题:留在美国还是回来?后来还是回来了。
那时候大学校园里的气氛还是相当活跃的。
在华东师大,研究生和年轻教师组成了不同的小圈子,常常通宵达旦地聊天,像徐麟、崔宜明、胡河清、李劫、张宏,还有小说家格非,等等,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不用说,上海的其他大学:复旦、交大,等等,上海以外的北京、郑州、广州、南京、西安等地,都有类似的圈子,类似的讨论。
到1993、1994 年的时候,中国社会新的变化趋向,已经比较清楚,大家普遍有一种难以接受的感觉,不但是大学中人,不少作家,譬如张承志、韩少功、王安忆等等,其时也都有类似的感受。
可以说,如何看待现实,在那时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大问题。
人文精神的讨论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形中发生的。
不能说人文精神讨论是我发起的,这么大的讨论,怎么可能是哪一个人发起的呢?我编的那本《人文精神寻思录》的后记,就大致介绍过我刚才说的这些情况。
当时有各种各样的讨论,我主要是做串联的工作,把不同圈子的讨论串联起来:譬如复旦大学的张汝伦先生,我之前就只是见过,并不熟,是通过这次讨论才结识的。
当然,大量的私下讨论当中,最后能形成文字、公开发表的,只是一小部分。
“人文精神”这个题目,是取自我与华东师大的几个朋友的一个讨论纪要,那个纪要的标题是《人文精神的废墟》,发在1993年的《上海文学》上,因为批评了几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这个纪要获得不少报纸的转载。
结合人文精神分析90年代文学走向发展的特点
结合人文精神分析90年代文学走向发展的特点
90年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文精神的重塑和转型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作家开始探索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历史、个体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90年代文学呈现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带来的问题和冲击产生了深刻关注。
作家们通过作品表达了对社会问题、人性弊端、权力腐败等的批判,揭示了社会阶层困境和人性的矛盾。
其次,90年代文学追求主体性和个体价值的表达。
作家们开始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主观意识,追求真实的个人体验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他们通过多元化的叙述形式和个体化的人物塑造,呈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再次,90年代文学关注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的问题。
在社会转型期,对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困惑和反思成为了作家们关注的焦点。
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经常涉及历史事件、个人命运与历史背景的关系、个人身份认同等话题,对历史情感和文化认同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外,90年代文学还注重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和探索。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也愈发显得重要。
作家们通过小说、诗歌等形式,描绘个人的生命体验、内心的苦闷与迷茫,探寻存在的意义和真理。
综上所述,90年代文学走向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追求主体性和个体价值的表达、关注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和探索。
这些特点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也为中国文学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90年代的文学状况
二、90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
1、精英文学、大众通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三元鼎立格局 的形成。
①如果把此一时期中国文学的总体格局看成是一个金字塔的话, 那么,大众通俗文学就是它的基座,主流意识形态文学是它的塔身, 而精英文学则是它的塔尖。 ②中国的大众通俗文学经历了“从支流到合流再到主流”这样 一个曲折的过程。进入90年代后,大众通俗文学以颇具规模的文化 市场为依托,更加锐不可当,颇顺利地占据了文学的主流地位。不 作家弃雅从俗,从雅文学队伍中分化出去,加盟大众通俗文学创 作阵营。 ③主流意识形态文带有强烈的中心意识形态色彩,是国家权威 意志和利益、国家正统意识形态在文学上的代表。
在情节处理方面,几乎看不到贯穿始终的一条情节线索,
所能感受到的只是许多人在同一背景下活动。不过,尽管文 学形态改变了,但“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描写”这种现实 主义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变。
②现实主义创作实践:
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活着》、张炜的《九月寓 言》、贾平凹的《怀念狼》、张平的《抉择》、王蒙的《季 节三部曲》、王安忆的《长恨歌》、池莉的《来来往往》、 张洁的《无字》,以及谈歌、何申、关仁山的《大厂》、 《穷人》、《年前年后》、《破产》,刘醒龙的《分享艰 难》、《威风凛凛》,李贯通的《天缺一角》等。
②对于“人文精神”的界定:袁进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存 在’的思考,对人生价值、生存意义的关注”;王蒙则强调:“人 文精神应该承认人的差别而又承认人的平等。” ③讨论的焦点问题:焦点之一是如何看待当前的人文精神状况, 如何评估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的“俗化”现象,如何看待文艺的价 值和功能。焦点之二是重建人文精神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以及人文知 识分子对价值重构的作用。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陈)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在1932至1934年苏联文艺界关于创作方法问题讨论过程中,由作家和理论家提出、经斯大林同意后确定下来的。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二是艺术描写的真实性,三是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
较早把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介绍到中国的是周扬,1953年《人民日报》转载周扬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随着同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文代会正式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最高准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仅一度成为最具权威性的文学创作方法,而且成为新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的重要理论范畴。
2、人文精神大讨论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发生在90年代的一次文学、文化论争,最初由王晓明等人在《上海文学》上发表的对话录《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引发的。
讨论的触发点是在商品化、市场化的冲击下,文学是否存在危机和人文精神失落问题,讨论的焦点是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价值取向和精神立场问题,主要围绕三个焦点性问题展开,一是文学是否存在危机、人文精神是否失落。
二是何谓人文精神,三是人文精神是否能在实践层面上成为可能和如何实现。
认为当下的文学是建立在废墟上的文学,其存在五大缺失,包括人文精神的缺失,意义的缺失,消失了深度,消失了文本基本的创作精神,消失了经典。
3、寻根文学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名词解释
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名词解释1. 引言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涌现了许多重要的人文精神讨论,这些讨论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等。
这些讨论不仅在当时对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中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2.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思和批判,强调了碎片化、多样性和相对性。
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现代主义的理想主义和普遍性观念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和相对的世界中。
后现代主义对于真理、权力、语言和身份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理解。
2.1. 碎片化碎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指的是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90年代,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和经验变得越来越碎片化。
这种碎片化使得人们的身份和观念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相对化,也挑战了传统的统一性和普遍性观念。
2.2. 多样性后现代主义强调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90年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人们开始关注不同文化、种族、性别和性取向之间的差异,并认识到这些差异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多样性的重要性也引发了对于平等、正义和包容的讨论。
2.3. 相对性后现代主义对于相对性的强调是对于普遍性观念的一种反思。
后现代主义认为,真理和意义是相对的,取决于不同的文化和语境。
这种相对性观念挑战了传统的权威和统一性观念,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的观点和经验。
3. 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是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对结构主义的一种批判和超越,强调了语言和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1. 解构解构是后结构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对于语言和符号系统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和解构。
解构主张没有固定的意义和真理,一切都是相对的和流动的。
通过解构,人们可以揭示和挑战文本中的权力关系和隐含的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精神大讨论与90年代的思想分化
1993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挟势而来,消费主义大潮兴起,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对九十年代的文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学因此呈现出迥异于以往的面貌。
面对文坛新状态,一些知识分子颇感忧虑,并将内心的忧虑之情,借以讨论的形式表达出来。
他们认为当下文学的症结是作品中普遍缺乏一种人文关怀,即人文精神,这些知识分子们提倡作家应在作品创作中浸润“人文精神”。
但是,由于知识分子们对于现实状况的不同看法以及知识背景与立场的不同,大家并未就“人文精神”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在讨论中出现了分歧的声音。
这便是持续两年之久的“人文精神大讨论”。
第一章主要探寻人文精神的思想内涵以及人文精神论者借人文精神出场所表达的意图。
从王晓明等人对1985年以后的小说的否定中,挖掘出人文精神提倡者的价值立场以及思想依托是启蒙主义。
人文精神的出场直面90年代的市场经济,因此在内涵上它一方面承接了80年代前期的启蒙思想,另一方面也被赋予了时代特色,由80年代反封建的启蒙思想过渡到90年代反物化的启蒙思想。
人文精神的出场是知识分子们在新的时代语境中走出沉默,寻求介入现实的话语凭借,同时也反映出知识分子此时的身份焦虑。
第二章主要展示在人文精神出场时,一些异质声音的存在。
在质疑声音中,王蒙是最为“醒目”的一位。
王蒙担忧对于“精神”的强调隐含的表达出对于“物质”的排斥,以及对于市场经济的否定。
王蒙基于强烈的历史情节,对这种“反物化”的思想充满警惕与恐惧。
可以说,王蒙的驳难基于经验主义,针对“人文精神”可能导致的某种政治性后果而发
言的。
在反对者的阵营中,还有当时的后学代表人物张颐武与陈晓明,他们从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出发,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人文精神”话语进行质疑,通过“知识就是权力”的命题,动摇了人文精神提倡者真理卫士的形象。
在对讨论中双方的观点进行梳理之后,第三章从理论层面对这场论争中涉及到的核心问题进行解读。
本文认为,这场论争双方分歧的焦点在于一元/多元的问题。
人文精神以一个普遍性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这种概念本身具有一元化倾向,这是人文精神话语本身内置的一个理论困境。
反对者们对人文精神的质疑便是对这种一元化倾向的质疑。
如何把握当下文化建构中的一元与多元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四章对“人文精神讨论”进行了评价。
客观而言,这场论争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人文精神这一概念牵引出众多话题,可以说是一个场域性的存在。
但是,这些极具价值与意义的话题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问题都悬而未决,被讨论者们搁置起来,比如对90年代现实语境的评价问题。
论争的双方都囿于自己的思想框架,缺少心平气和的对话,最终没能就这些问题深入地进行讨论下去,这制约了论争的深刻性。
虽然这场论争中涉及到的话题在深度并不能令人满意,但是,这场论争在90年代的思想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功能性的存在:它是文坛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分水岭,90年代以来,文学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论调不断得到强调,但具体是哪几元,这几元各自的价值趋向是什么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1993年,借助人文精神的论争,曾经模糊的描述得以明朗化。
人文精神论争形成了一个多元论争的话语场域,我们已听不到八十年代那种“共名”的、宏大的时代之声,文学似乎也早已丧失了“共同语言”,萦绕我们耳边的只是各种各样的“众声喧哗”和“南腔北调”。
这展示出了知识分子们立场的分化,同时也是价值多元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