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禺笔下陈白露的悲剧命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竹湿雨落惹尘嚣,均落红尘竟折腰。白雀依窗叹红颜,露遗古道尘世了”陈白露是曹禺笔下《日出》中的灵魂人物。从书香门第到歌舞妓院,从清纯天真的“竹均”到放纵任性的“白露”,她始终游走在两种灵魂的边缘,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却也无法逃脱任何一方。她渴望个性解放,却又深受传统男权世界中女性依附意识的影响;她始终沉迷于奢靡的权钱世界中,却又在寻找着灵魂的自我救赎;她喜爱日出时带来的自由之光,却最终又被习惯捆绑,绝望地坠入无底的黑暗深渊。虽然在男权社会中,黑暗势力的阴影束缚着她迈向光明的脚步,但是,导致她走向悲剧命运的还是矛盾性格的纠结,以致最终在混沌不清中悲惨地走向死亡。本文主要从环境和矛盾性格出发,具体以三组对立矛盾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论述揭示她矛盾性格下所致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矛盾;黑暗社会;个性解放;依附意识;悲剧

陈白露,这个《日出》中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女性人物,一直以来在学术研究领域中保持着区别于剧中其他人物研究的独特地位。纵观全剧,她的命运无疑最具悲剧色彩:从学生时代清纯天真的女高材生“竹均”,堕落到沉迷于腐朽糜烂生活的“白露”;从出身书香门第的大家小姐,沦落为习惯于钱权桎梏的“笼中之雀”,她的生活一直矛盾的处于对过去自我的寻找与对现实自我的发现之中。矛盾的人物性格在潜移默化中逐渐造成了矛盾的生活状态,而矛盾的生活环境也相应地影响着矛盾的人物性格发生改变,两者相互交叉影响之后导致的结局就只能是悲剧。陈白露始终在努力地追求自我价值的真实实现,在远离家乡之后寻找着个性解放,希望可以完全脱离束缚,却又难以摆脱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的典型传统妇女依附意识;她不断地对自己的灵魂进行炙烤,不停地在精神世界中自我自救,自我觉醒,却难以抗拒现实世界中金钱权势的诱惑,最终难逃沦落风尘,沉迷于金钱构筑的“金鸟笼”之中的生存现状;她热爱自由,渴望自由,希望可以在有阳光的天空中尽情展现自我,却又常常被“习惯的桎梏”所羁绊,掉头踏入那永无止尽的黑暗世界……矛盾性格的纠结使她徘徊游荡在“竹均”与“白露”两种身份之间,迷茫于真实与假象之中,最后不得不带着遗憾与痛苦在下一个日出到来之时永远地坠入黑暗无边的深渊。可以说,外部的环境和陈白露自身的矛盾性格是导致她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而其中的矛盾性格确是悲剧结局的直接原因,那么,什么样的性格是矛盾性格,它是如何导致陈白露的悲剧呢?以下就从环境和矛盾性格出发,对陈白露的悲剧命运进行逐层分析阐释。

一、黑暗社会的局限性

“《日出》可以说是三十年代中国都市社会的一面镜子”,①在这里既可以看到大都市的华丽休息室,也可以看到恶臭熏天、暗无天日的三等妓院,它们是这个社会最腐朽最黑暗的角落。休息室里蔓延的糜烂物欲、笑脸下掩藏着的黑暗阴谋和金钱权势面前的卑躬谄媚以及三等妓院中回响的打情骂俏声、哭声和鞭打声,从上层到下层,没有一处不发出腐烂的气味,这就是三十年代的社会,一个黑暗的、社会制度腐朽的金钱社会。

在剧中,“金八”就是这个社会的代言人,如剧中所说:“金八多得很,大的,小的,不大不小的,在这个地方有时像臭虫一样,到处都是。”金八没有出场,但他的势力导致很多人走向悲剧,小东西的惨死、潘经理的破产、陈白露的自杀都源于金八的恶势力,它代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腐朽金钱制度。陈白露出身书香门第,却因为家穷,被金钱“金八”逼迫而踏入红尘,她可以逃脱束缚,却因为物欲“金八”而无法追寻自由,她本可以在日出时伸手去触碰阳光,迎接美好明天,却因为账单“金

八”而走向黑暗死亡。剧中金八的冷酷无情、残忍毒辣和金钱至上象征着三十年代的中国处于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中,没有人情味,有的只是将平民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中的金钱魔爪。甚至看似向往美好爱情的顾八奶奶也知道社会伦理道德在金钱制度下的缺失:“爱情是你甘心情愿地拿出钱来叫他花,他怎么胡花你也不必心痛——那就是爱情!”②

金钱对人的腐蚀,人的要求遭到社会的扼杀,黑暗中的人渴望白昼的到来,一切的一切构成了这个罪恶的金钱社会,而将人放到金钱统治的社会上来考察,确是能够看透旧中国畸形世态的最有效方法。陈白露在这样的社会中之所以没有像方达生一样选择面对光明,正是因为她那复杂的矛盾性格早已将她的人生消耗殆尽。

二、复杂的矛盾性格

(一)个性解放与依附意识的抗衡

在中华民族较长的复杂历史中,男女关系始终处于不平等状态。男性处于社会核心地位,而女性却处于受男性掌控的附属地位,具有强烈的依附意识,这种情况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尤为突出。终于,“五四”运动巨浪的掀起给予男权制度一次有力的冲击。它宣传的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冲击着女性,也因势造就了一代具有自主意识的知识女性。她们要求享有男女平等权利,号召所有妇女向所有造成女子地位低下的传统制度挑战。陈白露也是其中一员,她深受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也正是因为这种率先从历史束缚中摆脱出来的先进个性解放思想使她开始从“竹均”向“白露”转变。

父亲早逝,家庭衰落,渴望自由的陈白露不甘心被束缚于那样的封建传统家族生活中,便“一个人闯出来,自从离开了家乡,不用亲戚朋友帮一点忙,走了就走,走不了就死去”,③从这一点上看,她与《雷雨》中的繁漪的区别较为明显,繁漪渴望自由,但却没有勇气离开,一直身陷封建家庭的牢笼,而陈白露则是勇敢地走向社会,在社会之中追求个性解放,怀着美好的愿望进入大城市。这种解放思潮最先体现在她对爱情的追求之上。她大胆地寻求真爱,但当爱已消失时又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之前的爱人。她曾回忆到“嗯,我爱他!他叫我离开这儿跟他结婚,我就离开这儿跟他结婚。他要我到乡下去,我就陪他到乡下去。他说‘你应该生个小孩’!我就为他生个小孩”,“后来新鲜的渐渐不新鲜了”,“两个人互相觉得是累赘,懒得再吵嘴打架,只盼望那一天天塌了,等死”,直到最后“唯一维系两人关系的那根绳子断了——孩子死了”,④这个时侯,陈白露也勇敢地冲破传统世俗观念断然离开,放弃了已经毫无价值的婚姻。如此看来,她追求个性解放,并且在个性解放的道路上痛苦地挣扎与探寻,不愿意再像传统女性那样只能以家庭为中心,完全成为丈夫的附属品,而是渴望自由

地去支配属于自己的人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创出一片天地。陈白露当然也从未忘记自己是谁,一直将独立意识放在脑海里。当方达生对她沉迷于金钱物质的生活表示失望时,陈白露用一种冷酷不屑的口吻回答说:“出身,书香门第,陈小姐;教育,爱华女校的高材生;履历,一阵子的社交明星,几个大慈善游艺会的主办委员;……父亲死了,家里更穷了,做过电影明星,当过红舞女。怎么,这么一套好身世,难道我不知道自己是谁?”⑤如此看来,“自己是谁”一直清楚的存在于她的头脑中,无论做什么工作,陈白露也曾经渴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抗争。

综上所述,她不是从一开始就甘心成为笼子里“金丝雀”,而是在现实的残酷打击下认清了社会的本质,认清了要想在男权世界中活下去就必须遵循的规则,直到这时,她才开始迷失自我,一步步走向日出到来之前的黑暗深渊。这又与“五四”时期一些具有个性解放思想的革命女性截然相反,陈白露在外界强压之下选择了向男权势力低头,选择放弃自我,以致自己陷入了一种“舞女不是舞女,娼妓不是娼妓,姨太太不是姨太太”⑥的悲惨境地。

女性想要追求个性解放,就一定要建立在社会解放和经济独立的基础之上。陈白露走向悲剧有相当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当时社会中充斥的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她是一个舞女,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职业使得社会环境不允许也不曾给予她独立寻求解放的机会,只有依附才会存活。此外,陈白露的堕落还应当从其根深蒂固的依附意识加以考虑,多年形成的意识不会因为一场运动就消失殆尽。这样,思想意识层面的依附和经济上的依附使她最终难逃死亡的悲剧命运。例如,当方达生提议要带陈白露离开这个充满铜臭的地方时,陈白露却做出了令他“惊吓地说不出话”的回答:“不懂?我问你养得活我么?……我要人养活我,你难道不明白?我要舒服,你不明白么?我出门要坐汽车,应酬要穿些好衣服,我要玩,我要跳舞,你难道不明白?”⑦对于她的那些昂贵的账单,王福生每次都重复着“潘四爷已经把昨天那些该付的钱都替您付了,他叫我把这些帐条交给您”的话语。最后,潘月亭银行破产,对于帐条“摇摇头,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走了”,⑧只留下陈白露一个人独自面对。虽然我们不能够简单的认定无人付账与借款失败是导致陈白露自杀的主要原因,但巨额的经济负债却无疑加速了她走向自我毁灭的命运悲剧。正是这样的无法根除的思想、经济上的依附意识致使她沉迷于奢靡的生活中无法自拔,独立的个性解放意识也早已消失踪影。陈白露的一生可以被视为是一个矛盾纠结体,她敢于追求个性解放,却又因为社会、经济和根深蒂固的依附意识因素而不得不放弃自我,两者相抗衡之下,死亡悲剧便是最好的结束。

(二)自甘堕落与自我拯救的抗衡

在勇敢探索实现自我价值的生存道路后,却发现无情的社会依然在男性权威的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