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收入比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
ID359-房价收入比概念的解析和应用研究
房价收入比概念的解析和应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房地产学院陈兰青摘要:房价收入比是通过研究住房价格与居民收入之间的比值,从而反映居民在当前的收入水平下,对当前房价承受能力的指标,同时也是判断居民对房价承受能力的依据。
由于国内与国际在确定房价收入比的各项指标及其释义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力求通过对现行国际国内房价收入比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释义,对比并指出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并分析中国房价收入比的变化以及这一指标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房价收入比国内房价应用房价收入比是国际上用来衡量居民购房难易程度和住房消费水平的通用指标,是评估特定时期,特定地点一定居住单元内居民住房购买力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测定住宅市场运行健康与否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学者也经常用房价收入比作为衡量房地产市场是否健康发展的指标,但是不同的学者对房价收入比的提法与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来系统、全面的剖析一下房价收入比的概念与应用价值。
一、房价收入比的释义及计算一般认为,房价收入比有两层意义,微观上来看,房价收入比是研究居民在当前的收入水平下,对当前的房价的承受能力的指标;宏观上来看,通过对房价收入比数值在各个时期的纵向比较,判断居民收入对房价承受能力的变化状况。
根据联合国对房价收入比的定义Housing price-to-income ratio Ratio of the median free-market price of a dwelling unit and the median annual household income.1即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格与中等家庭年收入之比。
由于实际情况差异和统计数据的局限,我国相关机构和学者引入这一概念时,对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
1.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平均房价与每户居民的平均收入之比。
22.房价收入比是一个地区(国家)某一时期上市销售的某一类型商品住房的单套平均房价与居民的有效购买力之间的比值3房价收入比=住房单套平均价格/人均家庭可支配收入*(1-恩格尔系数) *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房价收入比应是一个地区(国家)某一时期上市销售的某一类型商品住房的单套平价房价与对应收入档次居民家庭相同时期户均每年收入中可用于购房支出的比值4 4.房价收入比为商品住房的平均每平方米售价与人均月收入的比值。
什么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如何计算?
什么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如何计算?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房价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房价收入比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套价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
房天下为大家整理了房价收入比的概念方式与计算方式,希望为您提供帮助。
所谓房价收入比(HousingPrice-to-Income Ratio),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以北京为例:2009年一套4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80平米,按疯狂涨价后单价2万5千元计算,平均200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2000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4000元,年收入为4.8万元。
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40,比美国的10倍大了30倍,严重偏离合理的房价收入比。
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的取值范围为4-6,若计算出的房价收入比高于这一范围,则认为其房价偏高,房地产可能存在泡沫,高出越多,则存在泡沫的可能性越大,泡沫也就越大。
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套价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
家庭年收入则是指全部家庭成员的年度税前收入,通常包括夫妇二人。
家庭年收入同样取中值。
在发达国家,统计家庭年收入只要看纳税记录就很清楚,但在中国情况要复杂得多........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如考虑住房贷款因素,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30%。
我国各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不平衡的,中小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多在六倍以上,属于房价过高的范畴,据调查,全国大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其中北京、沈阳、贵阳、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比率都超过了20甚至更高。
房价收入比是一个有严格内涵的概念,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其到底是什么情况下的房价收入比。
在西方,房价收入比有新建住宅的(新房交易)、也有旧有住宅的(二手房交易),所选取的房价是中位数价格,家庭收入是中位数收入。
房价收入比与政策的调整方向
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个通行指标。
从 国际比较来看 。我 国不同收入群体
3 . 我国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房价 的房价收入比差距也是较大的,而且低收
房价 收 入 比的社 会差 距
收入比的差距在加速扩大。2 0年 ,最低 入家庭的房价收入比也是较 高的。 00 我国房价收入 比的总体水平不高 ,也
户的房价 收入从2 0年 的6 7 00 . 上升 ̄2o 国家 经济 实力 、住房市 场 、居 民收入水 通过提高家庭收入来显著提高购房能力。 6 o5
年的7 5 、 ,增幅为 1.% ;低收入户的房 平 、消费结构、居住 习俗 以及每年上市住 因此 ,基本居住权 的保障、购房能力社会 7 62 价收入 ̄)2 o 年的1. 上升 ̄2o 年的 房的构成等诸 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不同 差距的调节需要政府住房政策发挥作用。 LL oo , 08 1 o5
1. ,增幅为1.%。而最低收入户的房 国家 、不 同时期拥 有 的相 关 因素很 不一 这里的住房政策 ,是指政府满足不 同层次 47 4 6 2 价收入 比上升速度更快 ,从20 年的1. 样 ,因此 ,房价收入 比的国家差别很大 , 00 46 7
上升到2 0 年的2. ,增幅高达5 .%。 o5 29 6 3 7 并没有所谓的国际惯例。 住房需求的政策 ,它不同于产业政策 ,也 不同于行业管理政策。
维普资讯
Pr f c h n s re e a e of e I du t is t
l界 沿 l 前 业
房价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总价 ( 即一 降幅 为1 %。最高 收入 户的房价收入从 价收入比是较低的 ,而且与国际平均水平 . 7 次性购房总价 ) 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 , 2 0 年的2 5 00 . 下降 ̄2 o 年的24 ,降幅 接近。 9 o5 .5
房地产行业需求预测分析指标
房地产行业需求预测分析指标一、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是衡量居民购房负担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居民购买住房的能力。
房价收入比越高,说明居民购房负担越重,可能会抑制市场需求。
一般来说,房价收入比在56之间是比较合理的范围。
二、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对房地产市场需求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我国,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未来购房需求将主要来自于年轻人和老年人。
年轻人的购房需求主要受就业情况、收入水平和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老年人的购房需求则主要受退休金水平和生活品质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三、经济状况经济状况是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
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就业率上升都会促进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加。
宏观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因素也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是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将涌入城市,从而带动住房需求的增加。
城市化进程还将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加快,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长。
五、房地产政策房地产政策是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的直接因素。
政府通过调整土地供应、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手段,可以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而影响房价和市场需求。
六、房地产企业竞争格局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格局也会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服务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行业水平的提升。
七、消费者心理消费者心理是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对房价走势的预期、对住房需求的追求以及对房地产投资的看法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一、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是衡量居民购房负担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居民购买住房的能力。
当我看到房价收入比越高,我心中不禁感叹,居民购房负担越重,可能会抑制市场需求。
一般来说,房价收入比在56之间是比较合理的范围。
这个指标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与人们的幸福感息息相关。
中国房价收入比实证研究及发展改进
将 国内学者 对房价 收入 比 的研 究 成果 进 行 梳 理 , 并
提 出笔 者对 房价 收入 比在 中 国实 际运 用 的构想 。
基 于 中 国住 房 市场 的特 殊 国情 , 内学 者很 难 国
根 据 国际标 准来 研 究 国 内 的房 价 收入 比。 因此 , 国
房地 产业 迅速得 以发展 。但 由于商 品房开 发 中所产
l 中国 房 价 收 入 比的 不 同界 定
房 价 收入 比是 由 国外 引 入 中 国 的一 项 综 合 指
生 的巨大 利润 和 目前 中国城 镇住 房保 障体 系 的不完
善 , 得近 年来房 价持 续攀 高 , 价 收入 比明显 不符 使 房 合 国际 3— 6倍 的标准 , 远远 超 出城市 居 民经济 承受 能力 , 特别 是 中低 收入 居 民购 房 十 分 困难 。 而住 房 是人 民最 根本 的需 求之 一 , 房 问题 关 系 到 人 民群 住 众根本 利 益 , 将是 一项 长期 而艰 巨 的任务 , 高房 价 问 题不 能得 到有效解 决 必将严 重影 响 中 国经 济发 展 和 社会 和谐 。 目前 , 于 房价 上 涨 速 度 大 于居 民 可支 对 配 收入 的增 长速 度 , 以及房 地产 行业 是否存 在 泡沫 , 学术 界和 实务界展 开 了激 烈 的 争论 , 争论 的焦 点 而 主要 集 中在 房 价 是 否 超 过 了居 民 的购 买 力 和 承 受 力, 即房价 收人 比的计算 结 果研究 。 房价 收入 比这 个 指 标 是 从 西 方 国家 引 进 的 , 用 来衡量 住宅 市场价 格 和 居 民住 房 消 费承 受 能 力 , 也 是政府 制订 住房政 策 的重要 依据 之一 。但 是 由于在
论当前我国的房价收入比
第31卷第4期2009年7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na l o f Xi a ng ta n No r m a lU n i ve rs ity(So c i a l Sc i ence Ed iti o n)Vo l.31No.4J u l.2009论当前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周 艳(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摘 要:通过一系列数据,计算了我国近年来的房价收入比,并指出了其变动趋势,发现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在经历了上涨后,正在逐步回落,说明我国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在不断增强。
因而,要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除了尽可能的压低房价外,还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房价;居民收入;房价收入比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9)04-0106-02 一 问题的提出日前,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而要解决好住房保障问题,使每个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都得到满足,首先就要对居民住房的可支付能力有一个科学的判断依据。
房价是房地产市场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然而房价上涨或下降的态势,并不能充分说明这样的房价是高还是低。
另外,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也决定了各地区的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房价也有很大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判断房价高还是低的方法,国际上通常使用房价收入比这个指标。
房价收入比不仅是预测住房需求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对于分析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评判房地产市场价格水平和居民的购房能力,甚至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房价收入比是衡量房地产市场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二 房价收入比的界定方法目前房价收入比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于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计算过程不同,得出的结果自然不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根据联合国居住中心区的定义,房价收入比是指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格除以中等家庭年收入,这个比例很不好计算,因为“中等”这个区间很不好定义。
房价上涨过快,如何应对?
20-- 0 00- 06年 , 省 每 套 住 房 平 均 2 我 价 格增 长 2 3倍 ,年 均增 长 1. % ; . 6 7 9 最 4 低 收 入 户 家 庭 总 收 入 年 均 增 长 91% , . 6 比 每 套 住 房 平 均 价 格 增 速 低 63 百 . 3个 分 点 ;中等收 入 户 家庭 总 收入 年 均增 长 1. 比每 套住 房 平均 价 格 增 速低 5 9 8 1 %, . 6 个 百分 点 ;高 收 入户 家 庭 总 收入 年 均增 长 1. % , 3 7 比每套 住 房 平 均 价 格增 速低 8 3 2 百分 点 ;最 高 收 入户 家庭 总 收入 . 个 6
是 最 低 收 入 户 的 房 价 收 入 比很
高 , 高 收入 户 的房 价收 入 比很 低 。0 6 最 20
3堑 { 28 2 o 参 o  ̄/强 o
维普资讯
社会关注
付能力下降 ,由于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增 速一直很低 ,导致房 价收入 比很高 , 与 中、收入家庭的差距会继续扩大。因
二 是 最 高收 入 户 和最低 收 入 户 的 房
价 收入 比差 距很 大 ,并 且 差距 在 不 断扩
大 。20 年二 者 的 差距 达 1. , 06 8 最低 收 12 入 户 的 房 价 收 入 比是 最 高 收 入 户 的 68 . 倍 ;0 0 最 低 收 入 户 的 房 价 收 入 比是 20 年 最 高 收入 户 的房 价 收入 比的 46 倍 。 . 9 三 是 不 同收 入层 次 的 房价 收 入 比呈 不 断上 升 趋 势 。 中 , 其 最低 收 入 户 的房价 收 入 比 从 20 00年 的 8 4上 升 到 20 . 3 06 年 的 1. , 幅达 6 . %。中等 收入 户 3 6增 8 61 9 的 房 价 收 入 比从 20 年 的 3 3 升 到 00 . 上 6 20 年 的 5 3增 幅达 4 . % 。最 高 收 06 . , 2 48 0 入 户 的 房 价 收 入 比从 20 0 0年 的 1 8 . 上 7 升 到 2 0 年 的 2 4增 幅达 1.1 06 . , 0 4 %。 6 通 过分 析 可知 ,我 省房 价 收入 比 的
房价与泡沫经济:徐滇庆再论房价-第三章
第三章房价收入比与居民购房能力2007年7月我说深圳的房价不高,惹得一些人暴跳如雷,一片骂声。
我说,房价高低应当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
从时间和空间来看,深圳的房价还要涨。
如果房价还要涨,到明年这个时候回过头来看,现在的房价就不算高。
其实,在讨论房价的时候还有一个参照系,居民的购房能力。
如果房价之高超出了居民的购房能力,长此以往,新建的住宅卖不出去,这样的房地产市场失去了可持续性,房价肯定会降下来。
有人说,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00元,现在深圳一平方米住宅均价超过20000元,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要200多万元,我就是不吃不喝还要干700个月才凑得齐买房的钱,这样的房价还合理吗?在北京,情况也未必乐观,在二手房市场上,2007年1月的均价是每平方米8113元,如果买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要73万元,需要年收入6万元的家庭不吃不喝积蓄12年。
人们都知道,房地产商卖房子的时候是不会跟他们商量的,只要有人来买,能卖多高就卖多高。
有些人对此火冒三丈,一骂政府无能,没有照顾老百姓的利益,二骂房地产商为富不仁。
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有必要从宏观角度来把握目前房地产市场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第二,关注群众呼声,探索如何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困难。
我们首先研究一下中国的房价收入比的变化情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商品房销售总额和销售面积,可以计算出每平方米住房的平均价格。
每套住房平均价格应当等于每平方米住房平均价格乘以人均住房面积,再乘以每户人口。
每户居民全部年收入应当等于城镇居民每人全部年收入乘以每户人口。
房价收入比应当等于每套住房平均价格除以平均每户居民全部年收入。
房价到底有没有超出居民的承受能力?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房价飞涨,在各种媒体上出现了许多耸人听闻的传言。
在有关房地产的会议上,有的学者说,由于老百姓买不起住房,房价必然要大滑坡。
有的人甚至说,老百姓再也买不起房子了。
倘若果真如此,那么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很快衰退。
衡量房价高低的有效指标
衡量房价高低的有效指标衡量房价高低的有效指标最近楼市限价是一个不能再热门话题,我个人认为房价过高或过低都不是好事,那么房价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水平才比较合理呢?我觉得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评价:一、房价收入比:房价是否与居民的收入水平相适应,一般来讲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应该用10-15年的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后能买得起一套中等户型、中等价位的房子就应该是合理的。
我们现在有些地方的房价就不合理,可能中等收入的家庭要用20-30年的时间不吃不喝才能还清房贷。
只有政府将收入分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也就是居民的支付能力、购买能力与相应房价相适应。
二、房价还应该体现其稀缺程度,越是稀缺的地方应该越贵,越是条件成熟的地方应该越贵,因为土地是有限的,“成熟”是要付费的。
这方面应该交给市场来自己解决。
三、房价应该是质量档次的体现,质量好档次高的房子自然应该贵一些,质量档次低的也自然应该便宜一些。
这方面政府也应该有所作为才行,市场十分混乱,鱼龙混杂,以次充好,价格欺诈十分普遍,需要下力气规范。
四、租售比租售比,一般情况下指普通消费者都把它归纳为房屋租金与售价的比例,通常我们所说的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价之间的比值,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每个月的月租与房屋总价的比值。
房屋租售比这个概念是国际上用来衡量某地区楼市运行是否良好的指标之一,国际标准通常为1:200到1:300。
比值越高,说明房价中的投资需求越大。
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价之间的比值。
国际上用来衡量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租售比一般界定为1∶300~1∶200。
如果租售比低于1∶300,意味着房产投资价值相对变小,房产泡沫已经显现;如果高于1∶200,表明这一区域房产投资潜力相对较大,后市看好。
租售比无论是高于1∶200还是低于1∶300,均表明房产价格偏离理性真实的房产价值。
租售比很好的解决了供求关系的干扰,成为判断炒作程度的试金石,因为没有任何开发商会去炒作租金水平的。
房价收入比判断房价论文
房价收入比判断房价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房价收入比概述;我国使用房价收入比存在的问题;改进房价收入比运用的思路进行论述。
其中,主要包括:房价收入比的定义及特性、目前,关于房价收入比的定义很多、房价收入比指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与中等家庭年收入之比、房价收入比的特征、房价收入比的基本计算方法、有关房价的计算口径不统一,指标的可比性有限、对收入的求取方式不统一,指标结果真实性有限、目前房价收入比的运用确实存在问题、平均房价收入比使用意义不大、要改进房价收入比的用法、要改进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考虑居民的其他收入及资产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近几年,关于我国房价问题众说纷纭,房价收入比被作为判断房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房价收入比的具体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阐述了房价收入比的定义、特性和计算方法,然后论述了我国房价收入比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使用房价收入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房价收入比;住宅价格;收入1房价收入比概述房价收入比的定义及特性房价收入比的定义目前,关于房价收入比的定义很多,可简单的定义为“居民收入和房价水平之间的比率”;或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平均房价与每户居民的平均收入之比”;或指“某国一套中等水平的商品住房的销售价格与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年收入的比例关系”。
根据联合国人类与住区中心发布的《城市指标指南》中,房价收入比指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与中等家庭年收入之比,是衡量商品房销售价格偏离其真实价值程度的指标,也是预测商品住宅价未来走势的依据。
房价收入比的特征(1)地区差异性。
房价收入比具有空间差异性。
住宅作为物质存在,具有不动性和本土性;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表现出区域性,所以房市有很强的区域局限性,无法形成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
各城市的人均收入、消费水平、消费倾向和对房地产的需求不尽相同,城市间的房价可能相差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地区的房价也有差距。
不同的国家发展程度不同,消费水平不同,其房价收入比可能相差更大。
房价收入比
中国房价收入比——国际上居民住房负担的“标准秤”看一个地方的房价是高是低,住房究竟是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还是处于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计算模式,就是要看这个地方或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究竟是多少。
“房价收入比”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指一个地方或城市每户居民的平均房价与每户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之比。
那么,什么样的“房价收入比”是国际上公认的合理水平呢?通过对数十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城市居民住房房价的多年考察,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人居中心分别得出“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为3-6(世界银行专家的说法为4-6)。
这就告诉我们,国际上公认的、居民可承受的住房价格,同时也是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有效发展的“合理和理想的水平”,应该只是相当于每户居民3-6年的平均收入。
不少在高房价重压之下的中国市民,对“老外”如此“轻松”的就可以买到房可能会唏嘘不已。
但如果他们要知道这些“老外”低房价收入比下的“含金量”,也许就更加感叹到“抓狂”。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他们的公民用3-6年家庭收入所买到的住房,首先是在人均面积的拥有上要比我们大得多。
我们现在离人均30平方米的“初级小康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而这些国家一般都是在人均50-90平方米。
就拿美国来说,前几年它的家庭新建成房屋平均面积就达到2,114平方英尺,一般人家户均也在220平方米左右,相当于人均拥有住房70平方米左右。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他们所计算的“面积”,都是实实在在的“使用面积”,走廊、阁楼、地下室、院子都不在计算之列,同样也更不会有什么“共摊面积”。
而在中国买房,采用的是“建筑面积”再加上共摊面积,同样的“纸上面积”,实际要比人家少得多。
除了“量”的区别以外,住房的“质”的方面,他们的“含金量”就更是我们所无法比拟:他们大多数住的是独立屋(单体别墅),而我们95%以上住的是公寓房,他们买的房是装修好的,走进去就可住,而我们拼了半天拿到的也只是毛坯房,要住进去还得花一大笔装修费;他们房子前后带大花园,有的社区还带高尔夫,不少人家还有游泳池,配套设施先进豪华,而我们的住房大部分没有一定的配套设施,很多的住房还处在“工房”的水平。
房价收入比初探
房价收入比初探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价问题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租房价格一直在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房价也一直在上升。
为了更好地了解房价问题,本文将探究房价收入比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
房价收入比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房价收入比,即是指一个城市的房价与当地居民薪资收入的比值。
一般来讲,房价收入比的值越高,表示当地的住房市场越不健康,购房难度越大。
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即将当地的房价数据除以该地居民的平均薪资收入。
例如,一个城市的房价为100万元,该地居民的平均薪资收入为10万元,那么该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就为10。
房价收入比的变化趋势房价收入比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指标,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势,可以了解到当地房市的潜在问题。
下面,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具体城市层面来探究房价收入比的变化趋势。
全国层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近年来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呈现出增长的趋势,2019年中国全国房价收入比平均值为8.7。
从历年数据来看,中国房价收入比的变化趋势如下表所示。
年份房价收入比平均值2013 6.22014 6.82015 7.12016 7.52017 7.92018 8.52019 8.7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房价收入比自2013年以来一直在逐年上升。
2019年的平均值为8.7,表明了中国房价持续高涨的问题,而平均薪资收入的增长并没有跟上。
具体城市层面除了全国层面的数据,我们还可以通过研究不同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了解到其变化趋势和潜在问题。
北京市在中国房价最高的城市北京,房价收入比也一直处于高位。
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8年北京的房价收入比为13.4,而到了2019年,这一比值已经达到了25.2。
这一数据说明了在北京,置业难度越来越大,即使是有稳定工作和不错收入的年轻人,在购房方面也不容易。
广州市广州市的房价收入比虽然没有北京那么高,但是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房价收入比多少合理
房价收入比多少合理篇一:房价收入比不真实房地产有泡沫吗?按照租售比或者房价收入比,以及房地产总市值占gdp的比例,毫无疑问,中国房地产有泡沫。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中指出,目前的房价与居民的收入不匹配。
但是,中国住房价格泡沫挤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必须建立中国自己的房价收入比与租售比的标准,用国外的标准或者用失真的数据人云亦云难免产生失误,甚至影响中国房地产改革的大局。
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到6倍为合理区间。
这一比例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专家在进行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研究时,提出的一个世界银行认为“比较理想”的比例。
一些中国房地产研究机构显然认为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应该回到公认标准,比世界银行认可的理想状态高一些。
表面上看,房价收入比正在回归合理范围,但这一较为乐观的数据显然未能说服大众。
有网友根据“2011年当地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平均人口×合理房价收入比/90平方米”,计算了各地的“合理房价”。
如北京4387元/平方米、上海 4831元/平方米、广州 4573元/平方米、南京 4293元/平方米等。
其他机构的推测要悲观得多。
3月22日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发布的调查研究结果推算,我国城镇房价收入比为,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高达。
相比其他国际大城市,房价高到离谱。
伦敦房价收入比,首尔为,纽约为,悉尼为。
房价收入比相差如此之远,说明在推算房价收入比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与真实的数据来源。
按照此等数据,根本不可能得出客观的现实与务实的政策。
国际上通用的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式,是以住宅套价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而后得出新建房、二手房、所有住宅房价收入比的中值。
家庭年收入指家庭全部成员的年度税前收入,通常包括夫妇二人,家庭年收入同样取中值。
选取的住宅是新建住房、旧有住宅等。
这种计算方法得出的数据通常比较准确,因为根据纳税情况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收入,而旧有住宅等不可能存在阴阳合同等数据造假情况。
浅析房地产泡沫的指标——房价收入比
一
国 内学 者 在 房 地 产 价 格 及 收 入 这 两 个 关 键 指 标 的 如 果 按 这 个 趋 势 下 去 , 沫 的 产 生 是 很 有 可 能 的 。在 泡
选取 上争 议也 较大 。归 纳起 来 , 两种 算法 : 种为 某 2 0 有 一 0 4年每 户 住 宅 面 积 大 约 平均 为 7 m 5 ,每 户 人 口平
受。
别 为 : 1 、 . 6、 1 、 1 3.0、 0 3 0 、 3. 9 3 1 3. 4 3. 3、 1 3. 4、 . 1
1 房价 收入 比的争议 对
世 界 各 国 的房 价 收 入 比相 差 很 悬 殊 , 要 是 因为 各 主
2. 8 2. 6人 。 城 镇 人 均 住 宅 建 筑 面 积 分 别 为 : 9、 9
一
国 家 一 套 平 均 水 平 的 商 品 住 房 的 销 售 价 格 与 居 民 平 均 为 2 9 . 8人 。 际 上 , 实 有些 地 区开 发 的住 宅 套型 面积
均 家庭年 可 支配收 入 的 比值 ;另一 种为 “ 住 单元 的 大 多 高 于 7m 如 果 按 户 均 1O 计 算 , 么 在 2 0 居 5 。 Om 那 00 中等 自由市场 价格 ( 中位 数) 与 中等家庭 年 收入 之 比
维普资讯
浅 房 产 沫g标 析 地 泡 日旨 才
房 价 收 入 比
文 /陈永 霞 吴小平
房价 收入 比指标 是衡 量居 民对于 房 价承 受 能力 的 的 看 法 。 国 外 学 者 认 为 房 价 收 入 比在 3 ~6 倍 之 间 比 首选 指标 。 合国人 居 中心认 为房价 收入 比指的是 住房 较合理 , 内部 分学者认 为 , 国因为存在 隐性收入 高 、 联 国 我
中国的房价与居民收入相称吗_居民住房负担轻还是重_测算房价收入比应区分目标层次
中国的房价与居民收入相称吗?居民住房负担轻还是重?测算房价收入比应区分目标层次■ 江西师范大学城建学院 耿聪房价收入比概念的界定房价收入比,顾名思义就是房价与收入的比例关系。
房价收入比是国内外学者用以判断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特别是评价普通居民住房负担时所采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联合国人类住区中心所发布的《城市指标指南》,房价收入比是指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格与中等家庭年收入之比。
根据房价收入比的定义,房价收入比的基本公式为:PIR=Ph/I,公式中,PIR为房价收入比,P代表住宅价格,I代表家庭年收入。
PIR值越大,即表示住宅负担能力越低。
根据联合国人类住区(生境)中心的标准,房价收入比是个简单且实用的衡量家庭住房购买力和承受力的指标,但因为中国居住单元的中等自由市场价格和中等家庭年收入等数据很难获得,国内学者很难根据国际标准来研究国内的房价收入比。
因此,国内学者在研究家庭住房购买力和承受力问题时大多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情况对房价收入比重新进行界定。
包宗华将房价收入比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平均房价与每户居民的平均收入之比”;沈久则将房价收入比定义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某一时期上市销售的某一类型商品住房的单套平均房价与对应收入档次居民家庭相同时期户均每年收入中可用于购房支出之间的比值”;陈杰等提出了动态房价收入比,认为“静态房价收入不能反映居民的长期支付能力,在考察居民的购买力和承受力时必须考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可见,国内学者没有在房价收入比的概念上取得共识。
笔者认为,如果要研究中国房地产收入房价比必须参照国际标准,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具体情况,还需要划分不同的房价收入比的目标。
针对不同的房价收入比目标,对房价收入比概念,在其基本概念上进行衍生,产生各自内在的经济学、社会学等意义。
房价收入比中的收入根据《城市指标指南》的定义为某一家庭所有来源的总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稿酬、劳务等非业务收入。
房价收入比初探
房价收入比初探引言房价收入比是指房屋价格与个人收入之间的比率。
它是评估一个地区房屋市场的重要指标,也是很多人购房决策的考量因素之一。
本文将初探房价收入比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房市的影响。
什么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房屋的价格与购房者个人收入之间的比率。
一般来说,这个比率越低,表明房价相对较低,购房压力相对较小;相反,比率越高,则表示房价相对较高,购房压力更大。
计算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是将一个地区的平均房价除以该地区的平均个人收入。
这里我们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房价收入比 = 平均房价 / 平均个人收入房价收入比的影响房价收入比直接反映了购房者的购房压力。
当房价收入比较低时,购房者能够以较低的收入购买较昂贵的房屋,购房压力相对较小。
相反,当房价收入比较高时,购房者需要承担更大的购房压力,可能需要贷款或长期还款。
此外,房价收入比也反映了一个地区房市的状况。
当房价收入比较高时,房屋市场可能存在泡沫,购房者可能难以负担高昂的房价,市场需求下降,房屋市场可能出现调整甚至下跌的局面。
相反,当房价收入比较低时,购房者更容易购买房屋,房屋市场可能会有较稳定的增长。
房价收入比的地区差异房价收入比的水平在不同地区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房价收入比较高,这是因为发达地区的房价相对较高,而人们的收入也相对较高。
相反,欠发达地区的房价收入比较低,这是因为房价较低,而人们的收入也相对较低。
同时,不同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也存在差异。
一些国家的房价收入比较高,购房压力较大,例如香港、新加坡等;而一些国家的房价收入比较低,购房压力相对较小,例如德国、瑞士等。
结论房价收入比是衡量一个地区房屋市场的重要指标。
它直接反映了购房者的购房压力和房屋市场的状况。
房价收入比较低的地区购房压力较小,房屋市场可能增长较稳定;而房价收入比较高的地区购房压力较大,房屋市场可能存在泡沫,市场需求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房价收入比存在地区差异和国家差异,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房价收入比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地方房价调控目标应更多地考虑房价收入比等核心指标
地方房价调控目标应更多地考虑房价收入比等核心指标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波动不定,房价不断上涨,给购房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方政府相继推出了房价调控政策,试图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房价。
然而,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一部分原因是其目标设置不合理。
在制定房价调控目标时,应更多地考虑房价收入比等核心指标,以确保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考虑到房价收入比是评估房价合理性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体现了市民购房的经济承受能力。
房价收入比是指一个家庭购房所需的年收入与房价的比值。
过高的房价收入比意味着购房者需要支付较高的房贷,给家庭经济带来较大压力。
因此,通过设定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指标,可以保证房价与居民收入相匹配,防止房价过度拉涨。
其次,房价收入比对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也具有重要意义。
房价过高不仅压缩了居民的消费能力,还导致负债过高,增加了居民的经济风险。
然而,居民的购房需求又是不可避免的,高房价使得购房者必须承担巨大负债,进一步加大了居民的负担。
这会导致大量购房者为了还贷而降低其他消费,从而抑制了消费能力的释放,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通过调控房价收入比,可以缓解居民的经济压力,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另外,房价收入比的合理设定还能够遏制投资投机炒房行为,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
当前,房地产市场投机炒房行为严重,这一现象与高杠杆、短期投机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房价收入比较低时,投资者购买房产的收益率会受到限制,降低了投资炒房的吸引力,从而减少了投机行为和泡沫的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考虑房价收入比等核心指标,地方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首先,应加强土地供应的管理,确保供需平衡,避免人为稀缺造成的房价过高。
其次,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可以通过提高首付比例、收紧贷款政策等措施,限制投机倾向。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定期公布房价收入比等指标的情况,使政策措施能够及时调整,以保持市场的稳定。
房价收入比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
金三林: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及政策启示房价收入比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
2005年,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只有6.77,并不是很高,而且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
但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很大,2005年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是22.69,而最高收入户只有2.45,前者是后者的9.3倍,大大超过国际同等差距。
这种巨大的社会差距,要求我国政府应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不同的住房政策,保障居民的根本居住权利。
2006年国内有研究者计算出2004年我国房价收入比只有6.67,低于2000年的水平,并得出了“我国房价收入比依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一结论。
但为什么大多数人的感受与上述结论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太大,用简单平均数远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居民购房能力的差距。
本文根据城镇居民收入分组资料,分别计算出了2000~2005年最低收入户到最高收入户共七个组的房价收入比。
结果说明,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差距很大,而且有扩大的趋势。
这也意味着,我国政府有必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不同的住房政策。
一、我国房价收入比的变动特点房价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总价(即一次性购房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
在国外,有新建住宅(新房交易)的房价收入比,也有旧有住宅的(二手房交易)的房价收入比,所选取的房价都是中位数价格或平均数价格,家庭收入也都是中位数收入或平均收入。
一个国家的平均房价收入比通常用家庭年平均总收入与一套房屋的平均价格之比来计算,即: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
其中,每户住房总价和每户家庭年总收入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每户住房总价=人均住房面积*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单位面积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每户家庭年总收入=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由于我国住房商品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因此我国房价收入比应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三林: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及政策启示房价收入比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
2005年,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只有6.77,并不是很高,而且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
但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很大,2005年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是22.69,而最高收入户只有2.45,前者是后者的9.3倍,大大超过国际同等差距。
这种巨大的社会差距,要求我国政府应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不同的住房政策,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权利。
2006年国内有研究者计算出2004年我国房价收入比只有6.67,低于2000年的水平,并得出了“我国房价收入比依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一结论。
但为什么大多数人的感受与上述结论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太大,用简单平均数远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居民购房能力的差距。
本文根据城镇居民收入分组资料,分别计算出了2000~2005年最低收入户到最高收入户共七个组的房价收入比。
结果表明,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差距很大,而且有扩大的趋势。
这也意味着,我国政府有必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不同的住房政策。
一、我国房价收入比的变动特点1.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房价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总价(即一次性购房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
在国外,有新建住宅(新房交易)的房价收入比,也有旧有住宅的(二手房交易)的房价收入比,所选取的房价都是中位数价格或平均数价格,家庭收入也都是中位数收入或平均收入。
一个国家的平均房价收入比通常用家庭年平均总收入与一套房屋的平均价格之比来计算,即:房价收入比=每户住房总价÷每户家庭年总收入。
其中,每户住房总价和每户家庭年总收入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每户住房总价=人均住房面积*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单位面积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每户家庭年总收入=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由于我国住房商品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因此我国房价收入比应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计算。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关数据,本文计算出我国1991~2005年的平均房价收入比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以平均水平计算的我国房价收入比并不是很高,2005年只有6.77,1991~2005年的数值在5.35到7.26之间,波动幅度为35.7%,也不是很大。
2.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的变动特点如表1所示,从1991年到2005年期间,我国房价收入比的变动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1~1993年,房价收入比较快增长并处于较高水平,1992年的7.26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第二阶段是1994~1998年,为平稳上升阶段。
房价收入比从1994年的5.35缓慢上升到1998年的6. 35,年均上升0.25。
第三阶段是1999~2003年,为平稳下降阶段。
房价收入比从1998年的6.35缓慢下降到2003年的5. 75,年均下降0.12。
第四阶段是2004年到2005年,为快速上升阶段。
2005年的房价收入比6.77比2003年增加1.02,年均增加0.51,增速明显加快。
2006年房价涨幅较大,房价收入比也会高于2005年。
3.我国房价收入比变动的影响因素房价收入比的变动主要取决于每户住房总价增长情况和家庭年总收入的增长情况,即居民收入增速与房价增速的相对比率。
从图1可以看出:在房价收入比平稳上升阶段,住房总价增速基本高于家庭收入增速;在房价收入比平稳下降阶段,则是家庭收入增速总体高于住房总价增速。
2004年以来,每户住房总价增速快速上升,而每户家庭总收入的增速相对平稳,二者的增速差迅速扩大,结果导致了房价收入比的快速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房价统计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张,不断有郊区房屋进入城市房价的统计体系,导致城市总体房价指数降低。
如果还按原先的地域范围统计,房价涨幅应比公布的统计数据高出很多,房价收入比也将会大于本文的计算值。
二、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1.不同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尽管从平均水平来看,我国当前的房价收入比不高,但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很大,用简单平均数并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居民的购房能力。
实际上,不同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差距很大,而且有扩大的趋势。
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城镇居民收入分组资料,计算出了从最低收入户到最高收入户共七个组的房价收入比,如表2所示。
分析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中等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中等以下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等以上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我国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很大,2005年达到22.6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35倍。
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也较大,2005年达到14.7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
(3)我国最高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很小,2005年只有2.4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
高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也很小,2005年只有4.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5%。
(4)我国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差距很大,2005年二者的差距达到了20.24,最低收入户房价收入比是最高收入户的9.3倍。
2.不同收入群体房价收入比的变动特点从表2还可以看出,我国不同收入群体房价收入比的变动具有以下特点:(1)中等收入以下家庭的房价收入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其中,中等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从2000年到2005年的增幅为16.2%;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从2000年到2005年的增幅为16.2%;而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从2000年到2005年的增幅高达53.7%。
(2)我国高收入以上家庭的房价收入比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高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从2000年到2005年的降幅为1.7%;最高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从2000年到2005年的降幅为20.4%。
(3)我国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房价收入比的差距在加速扩大,2000年最低收入户房价收入比是最高收入户的5倍,2001年扩大到5.4倍,2003年8.5倍,2004年8.9倍,2005年进一步扩大到9.3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没有人均住房面积的分组数据,以上数值只是估算。
由于低收入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要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房价收入比可能会小于本文的计算值;而高收入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要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房价收入比可能会高于本文的计算值。
但是,由于高收入家庭的真实收入水平要大大高于统计水平,其真实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低于本文的计算值。
因此,即使考虑人均住房面积差异这一因素,“我国不同收入群体房价收入比差距很大,而且有扩大的趋势”这一结论也仍然成立。
3.房价收入比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2000年到2005年,我国每户住房总价增长了1.83倍,年均增长12.8%;最低收入户家庭收入年均增长3.5%,比住房总价增速低9.3个百分点;中等收入户家庭收入年均增长9.6%,比住房总价增速低6. 8个百分点;中等偏上户家庭收入年均增长11.3%,比住房总价增速低1.5个百分点;高收入户家庭收入年均增长13.2%,比住房总价增速高0.4个百分点;最高收入户家庭收入年均增长17.2%,比住房总价增速高4.4个百分点。
只有高收入以上家庭的收入增速才高于房价上涨速度,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都低于房价上涨速度,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速与房价增速差距很大。
如表3所示。
如果以房价增速与中等收入家庭收入增速大体同步为合理标准来看,我国近两年房价增速明显偏高,直接导致了中低收入家庭购房支付能力下降。
但由于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速一直较低,即使房价增速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这些家庭的房价收入比也依然会较高,与中高收入家庭的差距也会继续扩大。
因此,我国房价收入比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缓慢。
三、我国房价收入比的国际比较1.平均房价收入比的比较关于房价收入比的合理范围,有国际机构曾提出4:1~6:1的区间,但由于国内外对家庭收入、房屋成套面积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国内曾有学者提出我国房价收入比的合理范围应该是4:1~9:1之间。
但实际上,房价收入比的高低受每个国家经济实力、住房市场、居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居住习俗以及每年上市住房的构成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拥有的相关因素很不一样,因此,房价收入比的国家差别很大,并没有所谓的国际惯例。
例如,世界银行对全球96个国家(地区)199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各地房价收入比的数值是高度离散的,这96个国家(地区)房价收入比,最高的为30,最低的为0.8,平均值为8.4,中位数为6.4。
一半以上国家(地区)的房价收入比在6以上,还有一部分在4以下,列入4~6范围内的只有一小部分地区。
虽然没有国际惯例,但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全球范围内,房价收入比的平均水平在6.4~8.4之间。
从这个标准来看,我国当前的平均房价收入比是较低的,而且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
2.房价收入比差距的比较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差距是较大的,而且低收入家庭的房价收入比也是较高的。
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提供的1998年全球96个国家(地区)房价收入比资料进行的分组测算:家庭收入在999美元以下(最低收入户)的国家(地区),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13.2;家庭收入在30 00~3999美元之间(中等收入户)的国家(地区),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9;家庭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高等收入户)的国家(地区),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5.6。
如表4所示。
2005年,我国最低收入户家庭收入为9998元,按当年中间价平均汇率(1美元等于8.1917元人民币)计算,约合1220美元,属于表3中的1000—1999美元组;中等收入户家庭收入为29265元,约合357 0美元,属于表3中的3000—3999美元组;最高收入户家庭收入92463元,约合11290美元,属于表3中的10000以上组。
但2005年,我国最低收入户房价收入比是22,69,是同组国际平均水平(9.7)的2.3倍;中等收入户房价收入比是7.75,是同组国际平均水平(9)的86%;最高收入户房价收入比是2.45,只有同组国际平均水平(5.6)的44%。
从全球96个地区(国家)的平均水平来看,高收入家庭的房价收入比总体上也低于低收入家庭,但差距要比我国小很多。
2005年,我国最高和最低收入户房价收入比差距是20.24,而国际同等差距只有4.1,只有我国的20%。
综上分析,我国房价收入比的总体水平不高,也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但是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差距很大,最低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比同等国际平均水平高出很多,中等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与同等国际平均水平接近,而高收入群体的房价收入比要小于同等国际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