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会组织官僚化倾向特征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22d9e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f.png)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高校学生干部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负责组织开展各项校内活动,并参与决策制定。
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学生干部中存在官僚化问题,影响了学生自治和民主管理的实施,也阻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对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进行系统治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主要表现为权力过于集中、决策缺乏民主、行政手续繁琐等。
权力过于集中导致部分学生干部滥用职权,凌驾于学生之上,不顾学生利益。
决策缺乏民主则使得学生无法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决策偏离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行政手续繁琐则使得学生干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繁琐的办事手续上,无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
要加强对高校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学生干部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对问题进行善后和应对。
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推动学生自治的实施。
要推进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官僚化管理模式,实现学校内部权力的分散和民主决策的实施。
组织建设应建立在学生的实际需求之上,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要简化行政手续,减少繁琐的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还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
明确学生干部的职责和权责定位,明确权力的行使边界,将权力监督机制与权力运行机制有效结合起来,确保干部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是阻碍学生自治和民主管理的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
通过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推进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和考核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推动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实现高校内部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https://img.taocdn.com/s3/m/7326415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1.png)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高校学生干部在校园中担任着重要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学生干部出现了官僚化倾向,即在工作中表现出过于官僚主义与行政化的特点,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干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干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官僚化倾向问题的原因分析、影响及引导措施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引发对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一、官僚化倾向问题的原因分析1. 角色认知不清在校园中,学生干部的地位较高,担负着管理和组织工作的责任。
一些学生干部可能会产生一种权利意识,以为自己有了某种特殊权力和身份,因此在工作中会出现一些官僚化的行为。
他们过于注重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忽略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从而导致了官僚化倾向的产生。
2. 工作缺乏灵活性一些学生干部可能过于注重规章制度,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缺乏灵活性,只知道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这也是导致官僚化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社会环境因素当前社会风气逐渐转变成为功利化、注重结果的社会,这也影响了一些学生干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干部可能会过于追求结果,而忽视了在过程中的思考和反思,导致了官僚化倾向问题的产生。
1. 工作效率低下官僚化倾向的学生干部,往往会过于注重规章制度,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处理不够灵活,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
2. 不利于团队合作官僚化倾向的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注重个人权利和地位,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造成了团队的分裂与不和谐,不利于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
3. 不利于学生干部个人成长官僚化倾向的学生干部过于追求结果,忽视了在工作中的思考和反思,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干部的个人成长,还可能给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引导措施1. 加强角色认知教育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角色认知教育,让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的责任与使命,避免过分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地位。
大学生官僚化演讲稿
![大学生官僚化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bcbfdb3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4.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官僚化。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大学生官僚化现象日益凸显,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大家揭示这一现象,并提出我们的对策。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大学生官僚化。
大学生官僚化,指的是一些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过分追求权力、地位和利益,忽视自身素质培养,从而形成的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这种现象在学生会、社团、班级等组织尤为突出。
一、大学生官僚化的表现1. 权力欲望膨胀。
一些学生为了在组织中占据更高的地位,不惜利用各种手段拉拢关系,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排除异己。
2. 追求物质利益。
部分学生将权力视为获取物质利益的工具,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损害集体利益。
3. 忽视学术研究。
官僚化的学生在组织活动中过分注重权力斗争,忽视学术研究,导致自身学术素养下降。
4. 破坏人际关系。
官僚化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5. 形成不良风气。
官僚化现象容易导致校园内部形成一种“官本位”的不良风气,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官僚化的危害1. 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官僚化现象使学生过分关注权力和地位,忽视自身素质培养,导致全面发展受阻。
2. 损害集体利益。
官僚化学生在组织活动中,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行。
3. 破坏校园和谐。
官僚化现象容易导致校园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影响校园和谐稳定。
4. 影响社会风气。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官僚化行为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不良风气,损害社会形象。
三、大学生官僚化的成因1. 家庭教育。
部分家长过分重视子女的权力和地位,导致子女形成“官本位”的思想。
2. 学校教育。
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学生组织的建设,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官僚化。
3. 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部分学生为了适应这种环境,过早地追求权力和地位。
大学学生会官僚化
![大学学生会官僚化](https://img.taocdn.com/s3/m/aa13c04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f.png)
官僚化
大学学生会
主题背景
大学学生会的官僚化不仅影响了学生会的正常运转,还可能对校园文化和学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大学学生会官僚化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对未来的展望
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对学生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学生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促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生会应该回归其初衷,更加注重代表学生利益和维护学生权益,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提高服务学生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解决学生会官僚化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学生会的组织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成员的素质和能力等。
学生参与意愿下降
学生会官僚化可能导致学生参与度降低,因为学生可能不愿意参与一个官僚化的组织,或者因为对官僚化的学生会失去信任而不再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度降低
学生会官僚化可能使得学生会失去活力,因为学生的参与度降低可能导致学生会的运作变得僵化、缺乏创新和活力建议
鼓励反馈和建议
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鼓励学生对学生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和问题。
提高学生会成员的素质和责任感
加强对学生会成员的责任感教育,使其明确自身职责和使命,增强服务学生的意识。
定期对学生会成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成员培训
强调责任意识
章节三
学生会官僚化的原因
CHAPTER ONE
资源分配不均
03
学生会成员在争取资源时,可能因个人利益而产生不正当竞争,进一步加剧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利益驱动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政治分析——自治组织走向官僚化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政治分析——自治组织走向官僚化](https://img.taocdn.com/s3/m/2b1d30c80912a2161579296a.png)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4期137㊀作者简介:别李妍(1994-),女,陕西延安人,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公共危机管理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政治分析自治组织走向官僚化别李妍(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西安710129)摘㊀要:高校学生会实属半非正式组织,是在党委领导㊁团委指导下的学生自治组织,宗旨在于全心全意为同学的成长㊁成才和成功服务.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在校大学生心智的不健全性得以突显,受不良习气影响,部分学生会成员出现官僚化倾向. 官僚 本身并无褒贬,但在使用中多做贬义,通过剖析学生会组织官僚化表现及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关键词:学生会组织;自治组织;官僚化中图分类号:D 9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9.34.0651㊀高校学生会组织官僚化表现1.1㊀组织机构庞大臃肿中国高校学生会与高校组织结构的同构性使其实行自上而下的集权式组织模式,参照高校组织模式,学院不论大小普遍必备的组织有:办公室㊁组织部㊁宣传部等多个部门.针对某大学学生随机提问,有效收集400个答案,为了保证统计信度,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原假设H 0:不同的学生类型对学生会组织是否臃肿的认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卡方值对应的双侧渐进显著性水平为0.656,远大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ɑ=0.05,接受原假设H 0,即表示对学生会组织机构臃肿的认识不因学生类型而有所不同.统计显示,总人数以5:3认可学生会组织存在显著问题.1.2㊀逐渐背离服务初衷当一名学生初入学生会,是其离同学最近㊁最能发挥服务作用的时候,随着从部委到部长的不断提升,职位越高越有能力服务同学时,反而离同学越远,越发代表不了普通学生,这样的干部反而成了学生中的另类, 为权力操纵以拥有权力 是部分学生会成员的工作写照.部分学生会成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想参与服务,又无法找到恰当理由,同时担心得罪其他学生会干部或老师,不得已的参与使其在活动中敷衍了事,甚至对学生会组织产生厌烦心理,难以做到 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1.3㊀组织成员动机偏离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完成任务的动机取决于其对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以及任务所赋予的价值,若两者均呈正向则个体完成任务的动机就越强.当代大学生多追求务实,追求付出与回报的正比关系,部分学生会成员在实际工作中认为服务同学难以获得实质回报,索性扭曲角色定位,混同个人利益与工作.部分同学对学生工作本无兴趣,但想到评奖优先㊁保研加分等诱人条件便争取入会.作为学生干部力争扩大交际圈㊁积极争取有利而规避无利因素,不具备成为学生会成员的服务意识.1.4㊀组织缺乏自治意识一方面,组织经费缺乏独立性.组织的独立程度最为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费是否独立.国内高校学生会组织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学校资金,其次来自社会㊁企业的赞助.资金上的依赖性使得学生会的责任主体首先是校方㊁社会,其次才是学生.另一方面,管理模式有待优化.现行的管理模式强调以职能为基础的部门分工,各司其职,注重非人格化管理.将一个组织人为划分为多个板块,当需要联合时,缺乏沟通合作,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同样严格的划分使得部门间职能重叠,无法人尽其用.2㊀学生会组织官僚化原因学生会组织名义上是群众自治组织,实际上却成了高校里 不拿工资的行政部门 ,学生的利益不受保障,主体权力不被重视.一个自治组织何以走向官僚化,本文在基本行政管理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加以简要论述.2.1㊀入会标准的嫌贫爱富 亚当 斯密(A d a mS m i t h)认同个人行为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人都是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参与工作以获取报酬为前提的 经济人.眼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金钱游戏已弥漫嵌入高校,影响了在校学生.不少学生会因个人财力的不足而感到不自信,更有甚者视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加入强势学生会组织的必要条件.不少成员认同在财力支撑下有利于社会交际,有利于开展工作,更能彰显个人领导气质.本着 嫌贫爱富 的观念开展学生会组织工作只会进一步巩固官僚化思想并弱化学生组织的主体地位.2.2㊀成员热衷于权力游戏 同时拥有行政权力及学术权力的高校广泛存在行政权力泛化现象.管理的科层化导致纵向校院系到专业的行政控制关系,横向掌管资源配比的行政部门直接导致本应独立的学术权力受制于行政权力,研究者为了争取学术资源㊁拓展研究领域等目的而屈从于法理型权威.高校学生会中本应实行自主管理的学生会成员却在现实中沦为被动地位,好比腐败盛行之时行受贿被视为官场生存守则,潜规则掌控社会的运转,人们已经难辨是非对错.观念上的麻木使得普通学生无法理性辨别何为常态,对自身角色的模糊界定,使得学生会成员错误地把职能当权力.2.3㊀法规约束及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学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被管理者自居,个体权利和自由始终无法得到重视.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的«学生团体组织原则»«学生自治会组织大纲»规定学生自治会的职权 以在学校以内组织为限 以不侵犯学校行政为限.后续少有的几部法规即便涉及组织管理但多停留于理论层面,难以在实践操作.不仅宏观上存在高校学生会管理法规上的缺位,其内部管理机制同样滞后于现实所需.学生会内部管理机制的政策与商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4期138㊀㊀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以及权力制约机制.首先理论上应当由民选产生的学生会干部,实践中却难以提供公平公正的竞选平台;其次由于中国高校学生会接受党团组织指导,拨付经费㊁分配荣誉奖励等 事权 也部分掌握在党团组织手中,为腐化提供温床.2.4㊀成员参与管理的渠道有限任何组织都处在一定环境中,只有与之适应才能发展,因此对组织的分析应当关注其所处环境.在此借助种群生态模型来理解管理环境对高校学生会的影响,一言堂盛行㊁管理层级叠加及过度干预的组织管理现状限制了学生会成员的民主参与.涉及常规例行活动开展策划时先由成员提出个人想法,再通过会议具体讨论抉择;而涉及上层或其余非常规事项时多由干部决策而多半成员毫不知情,运行中的不透明性使得管理上强调的 金鱼缸 原则缺乏生存土壤.层层递增的管理层级限制成员活动范围,眼界的局限导致思维的禁锢,导致成员认可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的 不值得 定律,敷衍的态度使其丧失参与积极性,即便参与也无法获得应有的满足感.3㊀减弱学生会组织官僚化的对策建议3.1㊀以自治自理㊁自由民主 为核心道格拉斯 麦格雷戈(D o u g l a sM c G r e go r )提出 X 理论和Y 理论 ,前者意味着胁迫与强制,后者则意味着信任与授权.在高校学生会的实践中,高校管理者应当相信学生会能够做出正确的事,并对其采用授权导向型管理,主张在实践中以 自治自理㊁自由民主 为核心开展高校学生会工作,赋予学生会在实践过程中更大的自主权,自主式的管理有利于调动成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锻炼个人思辨能力㊁培养创新意识㊁增强交际技能,为学生会工作注入持久活力,最重要的是 自治自理 能够唤醒学生会管理并服务于普通学生的意识.3.2㊀组织管理的改进在日寇侵华,一 二九运动时期,偌大的中国摆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在21世纪的高校校园,是否有一张干净的书桌?高校学生会的官僚化问题,根源不在于大学生自身,更多影响因素来源于社会.大学生所秉持的错误主流价值观并非着力于大学生群体即可得以解决,主流价值的认同危机只可能在社会转型及社会钟摆似的自我调节平衡中逐步化解.想要彻底解决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官僚化问题,不仅要着力于高校,更要放眼整个社会的改良.3.2.1㊀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在美国,学生权利首先得到宪法上的维护,随后各高校的规章制度又根据宪法制定,因此国外学生拥有更强的维权意识,更完备的维权渠道.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适用于学生会管理和自身建设的专门法律规范,现行的法律中有关条款不够详尽,特别是对普通学生通过学生会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权力等内容还未涉及.在对比中美㊁中澳组织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有必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学生会管理机制,明确国内高校学生会性质㊁权力来源㊁经费运转等核心要素,确保学生会组织在实践中规范化运行,形成完备的管理体系.3.2.2㊀加强宏观发展的外部指导社会各组织应注重与高校学生会间的平等交流,尽可能提供资金帮助或物质支撑,使得学生会经费来源多样化,摆脱依靠校级分配的单一途径,确保学生会在经济上的独立地位.从学校㊁社会角度重视学生自治组织的发展,减少不必要的外部干预,学生作为多数事件的直接利益相关人具有直接发言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学校及社会有责任维护自治组织的正当权益,积极引导自治组织发展建设,并对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3.2.3㊀转变固有的组织形态打破原有学生会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格局,建立新式学习型组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这一发展理念.学习型学生会有利于培养高校人才,在优质土壤上为人才输送更充沛的养料.同时在组织内部建立代表普通学生的服务模式,真正并重管理与服务;加强内部民主建设,针对干部选拔建立完整程序,包括产生㊁执行㊁监督㊁激励等,体现高校管理的公平公正与合理;此外要加强职能监督,不局限于学校行政系统,还应接受来自全校学生群体和社会的监督,同时有必要加强内部的自我监督,建立必要的监察部门.3.2.4㊀树立参与高校管理的观念首先从学生角度,不论是学生个体还是自治组织,都应树立正确参与高校管理的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发挥主体积极作用.其次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而言,要重新认识学生权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意识被唤醒,迫切需要享有参与权㊁知情权,管理者要转变固有观点,解放思想,树立学生权力的新理念,从根本上接纳学生权力并将学生力量恰当引入校园管理,重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个人才能,净化校园风气,促进高校管理民主化并改善官僚化现状.3.3㊀民主参与模式的建立传统的学生会组织服从于党委领导㊁团委指导,以指导老师为管理主体开展工作,在实际中偏离为学生服务初衷,行政色彩较重.首先建立民主参与模式的第一步即要求减少行政层面的干预,给予组织更大自主权,保障运行的公开透明,使得学生会成员在切身参与中实现个人价值,培养实践能力.其次重在学生会组织内部的民主化建立,充分调动成员参与积极性㊁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宣传推广的同时吸引企业赞助支持,丰富组织经费来源渠道,进一步确保自身的民主独立.最后形成开放式参与,扩大公共参与影响力,充分调动普通学生参与学生会工作的热情,增强学生主体的主人翁意识,在校方和同学之间形成利益表达的传递渠道,保障普通学生知情权㊁建议权的落实,进一步增强其参与积极性.参考文献[1]徐晓蕾.高校学生干部 官僚化 倾向的剖析 基于南通大学的个案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2]韩志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会建设研究[D ].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3]吴琼.美中大学学生自治组织比较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1):43G44.[4]张业琴.澳大利亚高校学生会组织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5]营立成,汤国永.大学生主流价值认同危机的社会心理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16,(1):18.。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6884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0.png)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官僚化倾向在其中也逐渐显露出来。
官僚化是指大规模组织中,管理者对于程序规定和立场的过度依赖,而忽视了真实情况和需求,造成效率下降和服务质量降低的一种现象。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为学生服务的组织,官僚化的倾向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利益和现实需求。
那么,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倾向呢?本文将就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 制度性原因在高校学生干部工作中,存在一些制度性原因导致了官僚化的倾向。
一是学校管理体制的僵化和制约。
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会组织都受到学校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他们在开展工作时往往需要遵从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而忽视了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
二是学校对学生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在一些高校中,学生干部的考核和评定往往只看重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忽视了他们的服务精神和实际效果。
这就导致了学生干部为了追求考核上的优异表现而忽视了服务对象的需求,表现出了官僚化的倾向。
3. 社会环境原因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一些社会风气的腐败和官僚化也渗透到了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中。
一些学生干部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官僚化的意识和行为。
他们过于追求权力和地位,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服务和管理。
1. 完善制度建设高校学生干部工作需要完善制度建设,从根本上防止官僚化倾向的产生。
一是学校需要调整学生工作部门和学生组织的管理体制,减少对其行为的过度干预和控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二是学校需要改革学生干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加对学生服务和效果的考核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干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防止官僚化倾向的产生。
2. 提升人员素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需要提升人员素质,防止官僚化倾向的产生。
一是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和服务意识。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1423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e.png)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一、问题背景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成为高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在日常管理中出现了“官僚化”现象,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官僚化不仅影响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也影响到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成才。
对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治理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二、问题表现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权力寻租:一些学生干部追求自身利益,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对待同学不公,包括利用职务之便从中谋取私利,甚至对他人进行打压和排挤。
2. 严苛规章:一些学生干部制定的规章制度过于严苛,操作不灵活,导致学生在规则束缚下缺乏自由,甚至对学生进行不合理的处罚。
3. 表面化工作:一些学生干部工作空洞,只注重表面形式,忽视实质工作,只重视组织活动而忽略宣传报道、学习培训等工作,导致工作成果不明显。
4. 招聘偏离初衷:一些学生干部招聘部门偏离初衷,只注重学生会经验分值,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导致招聘质量下降。
5. 组织化程度:一些学生干部组织机构过于庞大,冗杂,层级繁多,导致信息沟通失灵,工作效率低下。
以上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形象和声誉,也对整个高校的管理和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问题原因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的产生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影响:1. 利益考量:一些学生干部在管理工作中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忽视了为同学服务的初衷。
2. 制度漏洞:一些高校在学生干部管理制度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学生干部不受制约。
3. 缺乏监督:一些学校在学生干部管理上监督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机制。
4. 绩效考核不足:一些学校在学生干部工作考核上存在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导致学生干部不重实质工作。
5. 管理理念滞后:一些学校的学生干部管理理念滞后,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https://img.taocdn.com/s3/m/2d05643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5.png)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随着高校管理方式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干部在校园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广泛认同。
作为高校的重要力量之一,学生干部不仅要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然而,在学生干部中,有些人难免会出现官僚化倾向,这给学生干部的形象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也不利于促进高校的发展。
本文将就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引导措施。
1. 自我目的性强有些学生干部为了能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荣誉,而不是真正关心和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反而把学生作为自己获得荣誉和权力的工具。
2. 管理方式僵化有些学生干部关注的仅仅是工作的效果,而不是有效地推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保持工作的效率,他们常常采用一种非常僵化的管理方式,不容许任何的变动和颠覆。
3. 规则化思维严重有些学生干部对于规则的理解过于死板,一味的强调规则和条文,而忽视了灵活性和创新性。
他们的管理方式非常刻板、缺乏创新性和变动性,缺少宽容和包容性。
1. 对权力渴求许多学生干部在担任职务期间,常常出现对权力的渴求,希望能够赢得更多的职位和荣誉,从而获得校园中的认可和尊重。
2. 对职位概念的过度追求一些学生干部把职位当作价值和成功的体现,认为只要获得了更高的职位,就是一种成功。
这种思维会让人产生一种以职位为中心的思考方式,而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和成长。
3. 对规则条目的过度推崇一些学生干部过于倾向于遵循校园规则、条目和流程,使得他们缺乏创新精神和灵活性,而往往采取更为僵化的管理方式。
三、引导措施1. 加强职能压力调控高校应该明确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与压力,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让学生干部不仅要有作为管理者的能力,也要有承受压力的能力。
2. 增加学生干部角色转换机会高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角色转换机会,让学生干部能够主动了解不同的管理方式,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学校和学生做出更多的贡献。
3. 合理引导学生干部升华志向高校管理者应该关心学生干部的成长过程,积极与他们保持交流,及时发现和指导他们的问题,帮助学生干部更好地升华自己的志向,使学生干部的活力能够更好地在校园中发挥。
浅析学生干部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
![浅析学生干部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b2945b3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b.png)
浅析学生干部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一、学生干部官僚思想的特征学生干部官僚思想指的是一种将权力和职位看作是自己价值和地位的基础,将组织利益看作是自己利益的扭曲思想。
这种思想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拜权者心态学生干部可能会因为通过争取到了某个职位,因而形成一种拜权者心态,将职位和地位看作自己的荣誉和身份,并将这些看作是自己存在的根本。
2、自我保护性强因为职务等原因,学生干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会较其他学生大很多,因此,在工作期间,可能会对自己的状态做出过度保护和自我“包装”。
3、对于组织极度忠诚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干部通常会把组织抬得高高的,凡是与组织利益不一致的行为,都会视为自己的敌人,虽然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职位更加稳固,但是却会牺牲个人的利益。
4、尊崇规则由于学生干部往往是学校荣誉和管理的代表,因此,学生干部必须时刻遵守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
学生干部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往往会更为尊崇规则,从而导致出现冷漠、距离感或者怠工等。
二、官本位主义的表现官本位原指官僚主义者的至高目标是获得高官厚禄,无论牺牲什么原则和底线。
在学生干部中,这种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职务等级的差别学生干部通常会因为自己的职务而认为自己高于其他学生,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感,逐渐忘记了学习是自己的根本,恣意地利用职务所能带来的利益来换取增加自己资源的机会。
2、严格按照组织要求行事因为学生干部对于组织的忠诚,使得学生干部在执行组织任务的时候往往会照搬照抄,甚至没有考虑过任务的实质和意义,也不惧怕个人能力和纪律的限制。
3、推卸责任当出现问题或责任时,学生干部往往会拉别人一起推卸责任,或只是推卸责任,因为组织关系与自己的名声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4、追求个人荣誉由于学生干部在组织中的职位,往往有着更多的人事资源,并且往往有机会获得某些机遇和资源,因此,学生干部的个人荣誉地位成为他们的至上追求。
这种至上追求,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https://img.taocdn.com/s3/m/168a39d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6.png)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随着高校规模的持续扩大和职务的增多,学生干部总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干部中官僚化倾向日益明显。
官僚化的特征表现在程序主义、形式主义、权力寻租等方面,导致学生干部的正常工作困难、群众态度不满、自己形象受到影响等。
如何解决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成为当前高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首先,要正确认识干部官僚化倾向。
官僚化并不是制度化的现象,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它的本质是领导人员不重视干部工作的实质和本质,而过分注重于形式和手续,因而导致学生干部不得不只是办一些与工作无关的“面子”工程,浪费时间和精力。
根据实际情况,高校应该根据干部工作的特点,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如干部的培训、考核、选拔等,重视干部的工作成效,避免过分注重于干部的“形式”。
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化解官僚化倾向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校应该制定出科学完备、简洁明了、易于执行的制度,规范干部工作流程,使干部工作更加简洁高效有序。
同时,加强监督、考核和惩戒力度,防止干部利用职权从中谋求个人私利,减少干部的权力寻租行为。
再次,要树立正确的干部思想。
高校要引导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干部思想,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培养干部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意识,在工作中重视实际成效和群众的意见,关注团队成员的身心健康,强化对青年学生的引领作用。
最后,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
在干部工作中,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考核、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制度规定,遵循竞争选拔原则,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干部工作更加清晰有序。
综上所述,解决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需要学校的全面关注和积极推进,以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管理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干部健康成长,实现高校干部工作的良性发展。
高校学生会干部“官僚化”现象及成因分析
![高校学生会干部“官僚化”现象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7a1d1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b.png)
知识文库 第23期286高校学生会干部“官僚化”现象及成因分析胡晓红 徐 绘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开展学生工作的桥梁和纽带, 也是未来社会后备干部人才的基础。
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廉洁教育影响着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
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干部的廉洁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在高校重悄然传播发展。
此外,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校学生干部出现了“形式主义”、“脱离群众”、“拉帮结派”、“权力寻租”等现象。
本研究拟对高等学校学生会干部“官僚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背后成因作分析探讨。
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一批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理论基础。
1 相关概念厘清在高校校园里,学生会组织无疑是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学生组织。
由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全国学联秘书处共同下发的官方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会组织章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青办联发〔2017〕8号)中对高等学校学生会做出了如下定义:“高校学生会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 是高校党政联系广大同学的主要桥梁和纽带”。
文件还阐明了学生本质上是学生自我服务的机构。
所有在学生会组织中工作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学生会干部。
2 高校学生会干部“官僚化”现象分析 2.1 热衷权力作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组织,学生会本应以服务同学为目标。
而在现实情境中,学生会组织以活动代替服务,甚至衍生出了等级森严的上下级制度。
不仅引发了舆论的热议,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2018年7月,中山大学学生会的一份干部选拔公告引发网络热议。
该校学生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山大学学生联盟2018-2019干部选拔公告》。
该公告包括三个级别的200多个学生干部职位,以及“秘书组织”和“组成部门”级别。
它还具体表明该职位是“直接部长级”还是“副部级”,被网友认为官僚作风太明显。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1b55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3.png)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在高校中,学生干部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学校组织管理的重要一环,还是学生群体中的领导者和榜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高校学生干部中的官僚化倾向逐渐凸现出来。
本文将从官僚化的原因入手,分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一、官僚化的原因1. 权力寻租官僚化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权力寻租。
一些学生干部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谋求私利,滥用权力,以达到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行为导致了官僚意识的逐渐膨胀,使得学生干部远离了服务学生的初衷,而变得目中无人、行事无忌。
2. 学术氛围浓厚由于高校的学术氛围浓厚,使得一些学生干部的学术成就成为评价其能力的标准。
但学术成就评价往往是片面的,而学生干部应该更加关注实践和服务的能力,但由于学术氛围的影响,一些学生干部过于重视自身学术成就,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3. 机制缺陷高校学生干部选拔机制缺陷也是导致官僚化倾向的原因之一。
一些高校在学生干部选拔过程中,注重形式,而忽视对学生干部素质的综合考量。
这使得一些学生干部仅仅为了履行形式上的职责,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和服务。
二、对策分析1. 强化制度约束对于权力寻租的行为,学校可以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权力约束,建立健全的惩罚机制,对权力寻租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确保学生干部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 提倡多元评价学校可以倡导多元评价机制,不仅仅以学术成就为唯一考量,更应该关注学生干部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元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干部的能力和品行,避免片面追求学术成就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能力。
3. 完善选拔机制高校应该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除了注重选拔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外,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的评价。
可以通过组织实际操作、模拟考核等方式,对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做出全面考察,确保选拔出真正具有服务意识和领导能力的学生干部。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9fe79a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0.png)
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随着高校学生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干部在学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如滥用权力、脱离群众、形式主义等等现象。
这些问题对学生会组织的正常运作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1、权力滥用一些学生干部在学生会组织中拥有很大的权力,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及职务来谋取私利,以至于导致没有很好地为学生服务。
2、脱离群众一些学生干部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经常拒绝接受学生反馈和建议,不与学生交流沟通,使得学生与学生干部之间出现代沟。
3、形式主义一些学生干部注重形式,无法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形成了一定的“政绩工程”,而忽视了学生真正的需求。
1、加强制度建设高校学生干部的权力属于代表性政治,应该有相关的制度规范和监督机制。
针对学生干部的权力滥用等问题,需要学校制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违规者进行严肃的处理。
2、推进民主管理学校要建立理性、完善的民主管理机制,以便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加强学生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确保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发言权和监督权,从而有效治理“官僚”现象。
3、强化培训力度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力度,培养班级、学院、学会、社团等各种学生群体的组织能力、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应当亲身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学习交流各种组织技巧和组织理论,防止学生干部缺乏各方面组织管理知识而导致的“官僚”现象。
4、加强社会监督高校学生会是服务学生和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机构,为了遵守学校的五好运动,加强社会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引入社会监督的机制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控,从而有效治理“官僚”现象。
总之,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管理中需要注意和谋求解决的问题,只有从制度建设、民主管理、培训力度和社会监督等多个角度入手,才能根治这一难题,使得学生干部真正成为服务广大学生、服务学校和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afe5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2.png)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高校学生干部在学校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学校管理者和组织者,还是同学们的表率和领导者。
在担任学生干部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会出现“官僚化”的倾向,即过度追求权力和地位,忽视为同学服务的初衷,甚至滥用权力。
这种“官僚化”倾向对于学校组织和同学们的发展都有着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表现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表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过度追求权力和地位:一些学生干部在担任职务之后,将过度追求权力和地位放在了首位,甚至可能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不择手段。
2. 忽视为同学服务:学生干部的初衷是为同学服务,但是一些干部可能由于自身的“官僚化”倾向,忽视了为同学服务的初衷,只顾自己的利益。
3. 滥用权力:一些学生干部在担任职务之后,可能会滥用手中的权力,对同学们进行不当的干涉和控制,甚至涉及权力寻租等问题。
二、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原因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制度不完善:学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任职、考核等制度不够完善,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干部产生“官僚化”倾向。
2. 角色认知偏差:一些学生干部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存在偏差,错误地认为担任干部就意味着拥有了特权和地位,从而产生“官僚化”倾向。
3. 竞争压力过大:学校社团和组织中的学生干部岗位竞争压力过大,导致一些同学过度追求干部职务,从而容易产生“官僚化”倾向。
三、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对策为了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完善选拔考核制度: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选拔和考核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避免一些不适合担任干部的同学产生“官僚化”倾向。
2. 强化角色教育:学校和社团组织应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角色教育,让他们明白担任干部的初衷是为了服务同学,而不是追逐权力和地位。
浅析学生干部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
![浅析学生干部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80a1c5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7.png)
浅析学生干部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学生干部是指在校园中担任管理和组织工作的学生代表,他们承担着学生事务管理和组织活动的重要角色,对于学校的管理和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管理的日益规范化,一些学生干部在处理事务时出现了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的倾向。
本文将从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的概念、特征、影响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官僚思想的概念和特征官僚思想是指在行政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它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官僚主义倾向、过分强调程序和规章制度、不顾实际情况和对下属的任意支配等特征。
具体表现在学生干部中,可以体现为学生干部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和资源获取个人利益,忽视对学生的服务和管理,以及对规章制度的过分依赖而失去灵活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官本位主义是官僚思想的具体表现之一,它指的是学生干部在处理事务时以自身的利益和地位为出发点,忽视学生的需求和利益,甚至通过利用自身的权力地位来谋取私利或满足个人欲望。
官本位主义的特征主要有: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忽视公共利益;以权力为工具,任意支配他人;以规章制度为依归,守旧官僚。
二、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的影响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在学生干部中的存在和传播,对学校的管理和文化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
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使学生干部丧失了对学生的服务意识。
他们在担任学生干部的过程中,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难以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使学校管理变得僵化和守旧。
一味依赖规章制度、忽视情况的变化、不愿意接受新的意见和建议,导致管理行为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难以满足学校管理的新需求和挑战。
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会破坏学生干部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性。
由于个人主义、权力至上的倾向,学生干部之间产生了利益之争和权力斗争,使得团队无法形成有效的合作和共识,团结力量得不到充分发挥。
学校应该提高学生干部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7a75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f.png)
抑制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随着高校学生干部在提升学校管理和服务学生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少学生干部在这一岗位上渐渐出现了官僚化倾向。
在这种倾向下,学生干部可能会陷入以权谋私、以权压人、以权谋福等现象,从而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对于高校学生干部的“官僚化”倾向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有效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研究,探讨如何抑制这一倾向,提升学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1. 权利观偏差。
一些学生干部可能会将自己的职责和权力看做是一种私利,而不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他们会以自己的权利为中心,而忽略了服务他人的初衷。
这会导致学生干部在处理事务时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只为自己谋求私利。
2. 行为僵化。
在一些学生干部的管理中,可能会出现行为僵化的情况,即便在面对不同的事件和问题时都只能采取一成不变的处理方法。
这种行为僵化会导致学生干部在工作和管理中显得无能为力,也使得学生干部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学校环境。
3. 关系偏向。
一些学生干部在处理问题时可能会过于倚重自己的人际关系,而忽略了客观公正的处理原则。
这种关系偏向会导致学生干部在处理问题时的手段失去了公正性和客观性,从而影响了学校的管理秩序。
1. 提升职责意识。
学生干部应当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将服务学生和推动学校发展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不以权谋私,做到心中有责、肩上有担,真正将权力用于服务他人。
2. 完善培训机制。
对于学生干部,应当不断提升他们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完善学生干部的培训机制。
通过学习和培训,让学生干部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提升自己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充分认识和抑制“官僚化”倾向的产生。
3. 加强监督检查。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监督检查。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将“官僚化”倾向发现并纠正,严格规范学生干部的行为,确保学生干部的工作和服务规范和有效进行。
4. 强化价值观教育。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https://img.taocdn.com/s3/m/41795de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f.png)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高校学生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学校中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负责学生组织的运作和管理,是学生自治、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权力的触手可及,部分学生干部出现了官僚化倾向,个人权力意识过重,固化的办事方式和机械的工作态度,影响到了学生干部的形象以及学生组织的正常运转。
因此,高校应引导学生干部适应社会发展,克服官僚化倾向,拓宽组织视野,提高组织效能。
一、官僚化倾向的表现1.个人权力意识过重有些学生干部认为自己代表组织,就意味着代表组织的权力,自己的意见一定要被听取和采纳。
在与其他学生干部沟通时,常常采取命令式的语言和方式,要求其他干部服从自己的命令,导致组织内部紧张关系增加。
2.固化的办事方式有些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固化的办事方式,遵从学校的流程和制度。
但过于保守和僵化的做法会使组织出现偏差,缺乏创新性,无法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
3.机械的工作态度有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缺乏热情和责任心,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他们可能不会主动思考工作内容和目的,不会考虑如何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导致组织效率低下。
1.存在权力差距在学生干部中,存在权力差距,不同职位的干部所拥有的权力和资源不同。
高级干部可能会认为自己应该拥有更多的权力,去控制和指挥低级干部。
而低级干部则可能感到自己无法发挥作用,被忽视和排挤。
2.制度和规定的限制学生干部的工作与学校制度和规定密切相关,为了遵守规定,有些干部可能过于拘泥于规定,不会思考如何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导致流于形式。
同时,制度和规定限制了干部工作的自由度和判断力,导致他们变得消极和被动。
3.缺乏实战经验学生干部的工作经验多以学校内部为主,缺乏实际社会经验,无法深入了解社会组织的管理和运作。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干部可能会过于机械化地执行规章制度,无法适应实际情况。
三、引导学生干部拓宽视野,提高效能1.提高组织领导人的理论水平组织领导人应深入了解组织的运行机制,理解组织行为和管理的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同时关注社会新趋势和热点事件,及时反映给组织成员,引导干部更好地理解形势和解决问题。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https://img.taocdn.com/s3/m/779bfb2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a.png)
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问题及其引导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干部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部分,学生干部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职责,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利益和地位的提升。
然而,这种权利和利益的提升往往会引发学生干部的官僚化倾向,使得他们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偏离初衷的行为。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浅析,同时提出一些引导学生干部发挥作用的方法。
1. 组织形式固化许多高校学生干部不再注重工作的效果本身,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固定的组织形式上。
他们总是在意于保持一种形式,却不再关注实际的要求和实际效果。
这种行为导致了干部同质化,缺失创新精神,工作效果不佳。
2. 自我交际圈子的狭窄高校学生干部的职务提拔往往是基于关系网的,这种情况造成了官僚化倾向。
干部们在工作的时候只与自己的小圈子内人员进行沟通,缺乏沟通渠道,从而导致部门间信息沟通不足,相互了解不深,难以协同工作。
同时,网络深入人心,也让学生干部更倾向于发展虚拟空间的圈子,导致自闭、失真的情况发生。
3. 超级问题解决思维的产生官僚化倾向会导致学生干部产生另一个严重的问题:超级问题解决思维。
由于目光始终固定在权利、利益福利上,越来越关注短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青年干部丢失了“大局观”,不能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而是只关注能不能尽快解决当前的一些问题。
这样的思维方式在长远发展上不利。
二、引导学生干部发挥作用的方法针对官僚化倾向的情况,需要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干部发挥作用。
1. 培养创新精神和系统思考能力对学生干部培养创新和系统思考能力非常重要。
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干部对问题的直面和解决,同时也更容易发现新领域、新方向。
系统思考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干部查找问题的本质,全面、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建立合理、顺畅的沟通渠道学生干部们应该善于交流并建立合理、顺畅的沟通渠道。
这样能够增加信息互通,相互了解,相互支持,从而提高团队人员的工作效率。
浅析学生干部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
![浅析学生干部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8072c5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4.png)
浅析学生干部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学生干部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是大学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管理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学生干部过于官僚和官本位的行为,这不仅影响到学校管理秩序,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学生干部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进行浅析,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一、学生干部官僚思想的表现1. 权力傲慢:官僚思想的学生干部往往因掌握一定的权力而产生傲慢情绪,对待同学态度不够平等,甚至会出现一些语言和行为上的侮辱行为。
2. 官腔四射:官僚思想的学生干部对自己的身份和权力过分看重,喜欢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官腔来对待同学,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傲慢自大。
3. 偏离初心:官僚思想的学生干部容易忽略自己的初心和责任,只重视权力和地位,导致忘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4. 办事拖拉:官僚思想的学生干部容易因为自以为是的态度而导致办事效率低下,不愿意和同学们沟通合作,往往拖拉工作,影响了学校的管理秩序。
1. 个人利益至上:官本位主义的学生干部往往只追求个人利益,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忽视了对同学的服务和帮助。
2. 利用职权谋私利:官本位主义的学生干部会利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出现一些贪污腐化的行为。
3. 忽视公平公正:官本位主义的学生干部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公平和公正原则,对待同学不公不平等,造成了校园管理秩序的混乱。
4. 缺乏责任感:官本位主义的学生干部缺乏对岗位和同学的责任感,工作敷衍了事,不注重细节,这样会严重影响校园管理的效果。
三、如何防范和纠正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1. 加强学生干部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和价值观念,增强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2. 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对学生干部的监督机制,包括学生代表大会、纪律检查等,以防范和纠正学生干部的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
3. 强化制度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避免官僚思想和官本位主义的产生,比如制定明确的工作程序和权力范围,建立奖惩机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学生会组织官僚化倾向特征
大一新生在入学之初,几乎人人都会试着去参加学生会组织。
在他们眼里,学生会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加入学生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诚然,学生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为大学生以后的工作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然而,近来的现象表明,菜鸟们抱着锻炼自己的目的递交入会申请,之后能够混出名堂的来却寥寥无几,期中有多方面原因,越来越突出的的高校学生会组织官僚化倾向是原因之一,其特征也越来越来越明显。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谋职动机存在功利化倾向
功利化,即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
目前流行给党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在保研、评奖学金等事情上实行特惠加分政策。
这无疑成为大学生竞争学生会干部的一大动力。
院学生会干部可与辅导员近距离接触,“打成一片”,期间不乏出现那种阿谀奉承之人,当今社会形势似乎又给此类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校学生会干部可以与校领导亲近,拉关系、套近乎不可避免。
与辅导员、校领导的近距离,会为自己赚得更多福利。
这种功利化目的是许多谋职大学生的主要动机。
(二)脱离群众,服务意识淡薄
大学学生会,其本质是为学生服务的。
普通高校学生作为大众群体却并没有享受到多少福利。
举行活动像为达到业绩而在例行公事。
如今的学生会似乎已经忘记了为同学解决问题,为学校更好发展的初衷了,已经成为证明比别人高一等的部门,站在路中央,带着学生会的标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对于服务二字从没在大脑中储存过。
(三)热衷权利,以权谋私
拿破仑那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学生会里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人往高处走没错,但过分地热衷权利却是一件很不值得提倡的事。
学生会里主席压部长,部长压干事,努力地写策划,拉赞助,组织活动。
干事伤痛脑筋,咬笔杆、找百度,写出一个个让部长、主席满意的策划案,举行所谓的让群众受益的活动,究其根本,是部长为其下一步竞选打地基。
一个让校领导满意的活动,会更有利于部长的升迁。
本人曾听过一部长对其部门的干事们说:努力去拉赞助,咱才有机会去KTV。
此类问题可谓比比皆是。
(四)盲目追求政绩,大作表面文章
问过许多学生会里的同学,问他们在学生会里干什么。
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每周一次公式化的例会,然后就是一个劲儿地写策划,组织活动。
活动做得多了做得大了,才会有业绩,才会有影响力。
可是再仔细深究其活动的意义,却只是些表面的东西。
雷声大,雨点小。
这种只为追求业绩的表面文章只能说是劳力伤财啊。
(五)拉帮结派,内耗严重
都说学校是小社会,那么学生会就是这小社会里的复杂部分。
在学生会里也要学会“混”。
为了增强自己的人气,拉帮结派是很常见的事情。
为了下一届的选举到处拉关系,更有甚至挪用“公款”笼络人。
为了一个职务与竞争者针锋相对,互相算计。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事却又是很常见的。
一心为着内部斗争,为着能更好地在里面混,往往造成严重的内耗。
当然,个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什么。
然而,对于高校学生会组织官僚化倾向的特征却是很明显的。
正是这些所谓的特征带来许多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