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详细版)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艺术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通过艺术教育,幼儿能够培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为了有效地进行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艺术教育活动。
在设计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
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是设计艺术活动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问询和互动等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幼儿的艺术形式、材料和内容。
在设计艺术教育活动时,我们可以尝试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
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艺术形式。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能够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运用各种颜色和纹理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我们可以提供各种纸张、胶水、剪刀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指导教案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艺术活动的目标和方法。
艺术活动的目标应该是多样化的,既有关注幼儿个体的发展,也有关注幼儿群体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指导教案中,我们可以明确活动的目标,比如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启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艺术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除了设计和指导艺术活动,我们还需要关注活动的评估与反思。
在艺术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估。
观察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可以了解到他们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访谈的方式获取幼儿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感受和理解。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发现活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总结起来,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非常重要。
通过设计合适的艺术活动,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一、活动设计1.目标确定:为了促进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的综合发展,设计一个全方位的艺术教育活动。
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2.活动内容:(1)观赏艺术作品:带领幼儿参观艺术展览馆或美术馆,观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帮助幼儿发现美丽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艺术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手工制作、音乐舞蹈表演等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音乐欣赏活动:组织幼儿听音乐,学习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在音乐中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4)戏剧表演活动:带领幼儿观看戏剧表演,或者组织幼儿进行戏剧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戏剧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舞蹈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舞蹈学习和表演,让幼儿感受舞蹈的美妙,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和舞蹈表达能力。
3.活动方法:(1)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例如,幼儿可以一起进行美术创作、音乐表演等。
(2)个体活动:为了培养幼儿的个人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设计一些个体活动,例如,让幼儿独立进行美术创作,展示自己的作品。
4.活动评价:为了评价活动的效果,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1)观察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兴趣、积极性和创造力。
(2)作品评价:评价幼儿的艺术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评价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口头评价: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感受和体会,评价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实施1.活动准备:(1)活动场地准备:为各种艺术活动准备相应的场地,如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室等。
(2)材料准备: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准备相应的艺术材料,如颜料、画笔、纸张、布料、乐器、舞蹈服装等。
《幼儿艺术(音乐)教育与活动指导》话题3 幼儿园奏乐活动

LOGO
一、幼儿园奏乐活动教学的主要内容
3、指挥 【教师示范】播放《木瓜恰恰恰》的音乐,教 师指挥,学生用乐器合作演奏。
【交流讨论&学生尝试】教师指挥时要注意什
么?并请一位学生上来指挥大家再次演奏《木
瓜恰恰恰》。
LOGO
一、幼儿园奏乐活动教学的主要内容
(1)了解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 和“结束” 。 (2)了解在指挥时将身体倾向于被指挥者,
四、“先整体后分部”的程序
4、从身体节奏动作的分部合作动作中过渡到
乐器的分部合作演奏。
5、改变配器方案
(1)可将第(19)~(22)小节的奏法改成拍
一下铃鼓,再快速抖动摇奏铃鼓,节奏型为
×—|×—|,
(2)请愿意担任指挥的学生指挥全体演奏。
LOGO
四、“先整体后分部”的程序
6、改进的练习
(1)加入特色性乐器:大鼓和小钹。
LOGO
六、创造性打击乐演奏教学
(一)从乐器入手的探索活动
1、探索同一物体的不同发声方式
2、探索不同的物体(乐器、生活中常见物体)
3、探索乐器的使用
LOGO
六、创造性打击乐演奏教学
(二)从音乐入手的探索活动
1、探索节奏型
(1)组织幼儿做节奏型即兴“创编—模仿”
游戏。
(2)鼓励幼儿创编出最简单的节奏,为自己
稽动作等作为创造总谱的材料。
4、身体动作本身不宜太难,要避免动作给幼 儿掌握总谱内容造成不必要的困难。 5、不宜用笨拙的肢体动作表现比较密集的节 奏。
LOGO
二、变通总谱
【学生讨论】以下哪个方案更合适?
(1)××× × × | × × |的方案
跺脚 拍手
《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标准

《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标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课时:36一、课程地位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是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来阐述幼儿园艺术教育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实践性及操作性强。
该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学习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组织、评价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是幼儿生理与保育、幼儿心理发展与评价,学前教育原理等学前教育理论基础过程,乐理与视唱练耳、声乐、舞蹈、琴法、美术、幼儿园教玩具设计与制作等艺术类课程的后续课程,又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先行课程。
二、课程目标1.情感目标形成热爱幼教以及幼儿艺术教育的情感养成将正确教育理念运用于幼儿园艺术教学实践的自觉性增强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知识目标了解幼儿艺术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基本规律理解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和教育内容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及前沿理念,形成幼儿艺术教育的科学理念掌握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3.技能目标能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计各类艺术教育活动掌握组织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一般指导策略并组织实施活动能运用所学,对幼儿艺术能力发展及幼儿艺术教育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单元幼儿园艺术教育概述(一)教学内容第一课艺术领域目标解读第二课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各要素的基本要求(二)教学要求I.理解并掌握艺术领域的目标2.1.据教案的组成部分、书写格式和要求(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教案的规范格式及各部分的设计要点2.难点:理解和掌握艺术领域的目标第二单元设计实施歌唱活动(一)教学内容第一课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特点第二课幼儿歌唱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第三课幼儿歌唱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二)教学要求1.了解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特点。
2.能有表情地示范演唱儿童歌曲。
3.能初步设计完整的歌唱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作业设计方案-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艺术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艺术教育领域进行创意实践,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作业目标1.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兴趣;4.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三、作业内容1.选择一个艺术形式(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进行深入钻研和实践;2.根据所选艺术形式的特点,设计一个创意作品,并完成创作过程;3.撰写一份作品说明,介绍作品的创作灵感、表现主题和艺术特点;4.展示作品并进行同砚间互评,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四、作业步骤1.选择艺术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2.钻研和实践:学生深入了解所选艺术形式的历史、发展和表现方式,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提升技能和表现能力。
3.设计创意作品:学生根据所选艺术形式的特点,结合个人创意和想法,设计并完成一个创意作品。
4.撰写作品说明:学生撰写一份作品说明,介绍作品的创作灵感、表现主题和艺术特点,展现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5.展示和互评: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同砚间互评,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互相进修和提高。
五、评判标准1.作品创意性:作品设计新颖,表现形式奇特,体现个人创意和想法。
2.作品表现力:作品表达清晰,情感真挚,艺术效果突出。
3.作品完备性:作品结构完备,内容丰富,体现艺术形式的特点。
4.作品说明:作品说明内容详实,语言流畅,展现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思想。
5.展示效果:展示形式恰当,展示内容丰富,吸引观众注意。
六、作业要求1.作业提交时间:XX月XX日;2.作业提交方式:提交电子版作品和作品说明至班级指定邮箱;3.作业展示时间:XX月XX日,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互评;4.作业评分方式:综合思量作品创意性、表现力、完备性和说明的质量,进行评分。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理论教学指导大纲XXXXXX《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理论指导篇)课时分配表教学内容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导论指导2讲授2第二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三章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四章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五章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六章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讲授2第七章幼儿园创造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指导2校外见活动4教师讲授14学时课时安排讲授2共32学时学生实践18学时注:期中测验和期末测验不列入计划学时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导论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初步概括地理解学前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
2.初步认识幼儿园教育举动设计与指导的特色。
4.激发学生研究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的兴趣与愿望,体验成就感。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章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幼儿园教育举动设计与指导的课程结构特点。
2.本章教学难点是素质、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理论。
本章教学形式和方法:1.讲解演示法:教师讲解基本的概念和素质教育观点;2.分组讨论法:什么是素质教育。
本章教学内容和程序: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概述一、学前教育的概念二、素质教育的概念(一)素质的定义(二)素质的类型结构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结构的特色一、课程结构“立体化”(一)社会教育——学会做人(二)科学教育——学会求知(三)健康教育——学会健体(四)语身教育——学会双语(五)艺术教育——学会审美(六)创造教育——学会创造二、课程目标“整体化”三、课程内容“结构化”四、教学过程“建构化”五、实施手段“游戏化”六、课程效果“最优化”第二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初步认识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2.初步了解社会教育活动的整体目标3.XXX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重视“从小学会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明确幼儿社会教育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代码:课程总学时:108课程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二、课程定位与性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制度、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从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分析学前教育活动案例并指导学生的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实践。
三、课程目标1 .总体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2 .具体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
(2)培养学生重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思想。
(3)增强学生活动设计的能力。
(4)能正确地进行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
四、课程设计思路1 .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教学内容安排尽量采用具体一抽象一应用的思路,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当体现探索、发现、归纳和创造的方法,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内容安排应贯彻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系统性、科学性,兼顾与专业课程的衔接。
五、课程设计理念1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教学做合一。
基于项目导向,突出实践能力。
开展情景教学,模拟实际环境。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注重过程评价,强调全员参与。
利用多种资源,强化自主学习。
2 .总体设计思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以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适当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以减少学生课外负担。
在教师讲课中要贯彻设疑(提出矛盾)、析疑(分析矛盾)、解疑(解决矛盾)三个环节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对幼儿教育的好奇心,并能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探索问题的思路。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原则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原则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原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原则的质量和成效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必须遵循一些指导原则,确保教育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原则】一、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特点在设计艺术教育活动时,首先必须以幼儿为中心,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特点。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者必须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合理安排和设计教育活动,以保证幼儿的参与和主体性。
在设计艺术教育活动时,教育者要结合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符合幼儿认知和感知水平的教育资源和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艺术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情趣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情趣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设计和实施艺术教育活动时,教育者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培养,引导幼儿通过感官的体验,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促进幼儿审美情感、表现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幼儿是天性喜欢自由和自主的,对于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也应该充分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育者要为幼儿提供创造性的活动环境,给予幼儿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空间,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参与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潜能。
四、注重幼儿的实践探究和合作交流艺术教育活动是幼儿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载体。
在设计和实施艺术教育活动时,教育者要重视幼儿的实践探究和合作交流,为幼儿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艺术世界,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幼儿的实践探究精神和合作交流能力。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方案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方案1. 序言在幼儿园中班阶段,艺术教育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术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力,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认知。
设计和指导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艺术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2. 设计艺术主题活动在中班阶段,可以围绕幼儿身边的生活场景或是季节特点,设计一些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艺术主题活动,如“四季画”,“动物王国”,“我的家园”等。
通过这些主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生活、感知自然,激发幼儿艺术创作的兴趣。
3. 指导艺术作品创作在设计好艺术主题活动后,指导幼儿进行相应的艺术作品创作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采用示范引导的方式,引导幼儿使用绘画、手工制作、剪贴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与主题相关的艺术作品。
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作品的表达和个性化。
4. 创设艺术创作环境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非常重要,但是创设艺术创作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区域设置、富有启发性的艺术作品展示等方式,创设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激发幼儿的艺术创作热情。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中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方案,我认为在活动的设计上要与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指导方面,要求我们要有耐心和细心,注重引导而非灌输,让孩子在艺术创作中尽情展现自己。
创设艺术创作环境也非常重要,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艺术启发,引导他们走进艺术的世界。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幼儿园中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方案。
通过设计艺术主题活动、指导艺术作品创作和创设艺术创作环境等方面的全面讨论,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如何设计和指导幼儿的艺术教育活动。
我们也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可以为幼儿园中班艺术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对于幼儿园中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方案,我们需要全面、深入地探讨,注重启发幼儿的艺术潜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艺术》5模块五 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0812)

2.选择乐器的注意事项:
音色要好 大小重量要适中,便于幼儿演奏 演奏方法要适于不同年龄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3~4岁:铃鼓、串铃、沙球、圆舞板、碰铃 4~5岁:木鱼、蛙鸣筒、小钹、小锣 5~6岁:双响筒、三角铁或捏奏圆舞板、擦奏小钹
三、配器及配器方案的设计
在幼儿园打击乐教学中,配器主要是指教师 引导、组织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 当的节奏型和乐器,为乐曲设计伴奏的活动 过程。
语音总谱
图形总谱
打击乐曲配器的步骤:
1、熟悉音乐。熟悉旋律、乐句。 2、揣摩、分析。揣摩音乐的情绪、风格和
趣味,分析音乐的节奏和结构特点。 3、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 4、试奏和调整。 5、记谱和转换乐谱。
四、指挥
1.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 “结束”。
2.在指挥时应将两腿稍稍分开,站稳,以便于灵 活地将身体转向任何声部。
课题一 学前儿童打击乐器演奏能 力的发展
幼儿园普遍使用的乐器主要来源于奥尔夫所发明 的奥尔夫打击乐器。奥尔夫乐器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有音高的乐器,一类是无固定音高系列的打 击乐器。有音高的乐器又称为音条乐器,包括各 种木琴、铝板琴等,无音高的乐器就是通常所说 的打击乐器,主要包括皮革类、木质类、金属类、 散响类以及蛙鸣筒、小钹、小锣等特色乐器。
配器方案通过总谱来实现,总谱有两类,通 用总谱和变通总谱。
变通总谱通常有动作总谱、图形总谱、语音 总谱三种。
通用总谱:通过节奏谱来表示。
2.变通总谱(幼儿园普遍采用)
(1) 动作总谱:指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配器方案。 (2) 图形总谱:用形状和色彩来表现配器方案。 (3) 语音总谱:用嗓音来表现配器方案。
2.分小组选择年龄班和教材,设计幼儿园 打击乐教学活动方案,并进行试教。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第一章:幼儿园艺术教育概述1.1 艺术教育在幼儿园的重要性1.2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1.3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1.4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实施原则第二章: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策划2.1 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2.2 活动设计的步骤2.3 活动策划的注意事项2.4 活动策划的实际案例分析第三章: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3.1 活动实施的准备工作3.2 活动实施的基本步骤3.3 活动指导的方法与技巧3.4 活动实施案例分析第四章: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评价与反思4.1 活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4.2 活动评价的标准与方法4.3 活动反思的步骤与技巧4.4 活动评价与反思的实际案例分析第五章: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资源整合与拓展5.1 艺术教育资源的重要性5.2 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策略5.3 艺术教育活动的拓展方向5.4 艺术教育活动资源整合与拓展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六章:绘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6.1 绘画活动对幼儿的意义6.2 绘画活动设计的基本要素6.3 绘画活动的指导方法与技巧6.4 绘画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实际案例分析第七章:手工制作活动的设计与指导7.1 手工制作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作用7.2 手工制作活动设计的要求7.3 手工制作活动的指导要点7.4 手工制作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八章:音乐活动的设计与指导8.1 音乐活动对幼儿的益处8.2 音乐活动设计的关键要素8.3 音乐活动的指导策略8.4 音乐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实际案例分析第九章:舞蹈活动的设计与指导9.1 舞蹈活动对幼儿的价值9.2 舞蹈活动设计的基本考虑9.3 舞蹈活动的指导方法9.4 舞蹈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十章: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10.1 艺术教育活动创新的意义10.2 艺术教育活动创新的方法10.3 艺术教育活动实践的要点10.4 艺术教育活动创新与实践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幼儿园艺术教育环境创设11.1 艺术教育环境的重要性11.2 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原则11.3 艺术教育环境的具体创设方法11.4 艺术教育环境创设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十二章:幼儿园艺术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12.1 家庭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12.2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方式与方法12.3 家庭教育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2.4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艺术教育结合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十三章:特殊需求幼儿的艺术教育13.1 特殊需求幼儿的艺术教育意义13.2 特殊需求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特殊考虑13.3 特殊需求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13.4 特殊需求幼儿艺术教育实际案例分析第十四章: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评价与反馈14.1 评价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标准14.2 评价与反馈的方法和技巧14.3 评价与反馈的实际操作案例14.4 评价与反馈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第十五章: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前景与挑战15.1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15.2 面对挑战的策略与方法15.3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15.4 幼儿园艺术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应对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共包括十五个章节。
《艺术教育活动设计导学案-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艺术教育活动设计》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次艺术教育活动设计,学生能够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创造能力和表现力。
导学内容:1. 艺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什么是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2. 艺术教育活动设计- 如何设计一场有效的艺术教育活动?- 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和主题- 设计活动流程和内容- 确定参与者和目标群体3. 艺术教育活动的实施-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如何评估活动效果和学生表现?4. 案例分析与讨论- 分析一些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案例- 讨论这些案例中的设计要点和实施经验- 思考如何将这些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活动设计中导学活动:1. 导入环节:通过介绍一些著名的艺术教育活动案例,引发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兴趣和认识。
2. 学习环节:讲解艺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艺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设计一个小型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和主题,设计活动流程和内容,最后展示成果。
4. 总结环节:让学生结合实践经验,总结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要点和经验,思考如何提高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创造能力和表现力,为未来的艺术教育活动设计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能够独立设计并组织艺术教育活动。
导学内容:1. 艺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2. 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3. 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画作或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提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1. 介绍艺术教育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活动设计导学案-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艺术教育活动设计》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精通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3. 进修如何设计具有创意和趣味性的艺术教育活动。
导学内容:1. 什么是艺术教育?2.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3. 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4. 如何设计具有创意和趣味性的艺术教育活动。
导学步骤:1. 导入:请同砚们回顾一下自己小时候接受过的艺术教育活动,你觉得哪些活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 进修:讲解什么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引导同砚们沉思艺术教育对于个人全面进步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意义。
3. 谈论:探讨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关注同砚的爱好特长、重视培育同砚的创设力和思维能力、重视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等。
4. 实践:设计一个具有创意和趣味性的艺术教育活动。
同砚们可以以小组形式合作设计,包括活动内容、形式、时间打算等。
每组可以展示他们的设计并接受其他同砚的评判和建议。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鼓舞同砚们在平时生活中多参与艺术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评判方法:1. 参与度评判:观察同砚们在教室谈论和活动设计过程中的乐观参与水平。
2. 创意评判:评判同砚们设计的艺术教育活动是否具有创意和趣味性。
3. 能力提升评判:观察同砚们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设力。
作业打算:1. 完成教室设计的艺术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并提交给老师。
2. 搜集有关艺术教育活动的资料,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拓展延伸:1. 参观当地美术馆或展览,了解当代艺术进步趋势。
2. 参与社区艺术活动或志愿效劳,感受艺术教育的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信任同砚们能够更加深度地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精通艺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意和趣味性。
期望同砚们能够在艺术的世界里尽情发挥才华,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2. 精通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 提升同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设力。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适用专业:中职学前教育系(部):教育系制定人:马晓敏2014 年9月28日《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应专业中职学前教育先修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后续课程有《幼儿园游戏教程》、《幼儿园实习指导》、《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程简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要求,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幼儿园开展各大领域(语言、健康、体育、社会、科学)活动的专业必修课,对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实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到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制度、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从而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幼儿教育观;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分析学前教育活动案例并指导学生进行学前教育活动设计和实践。
课程总学时:128学时课程总学分:4学分授课教材(教材名称、教材着<编>者,出版社,出版日期,教材获奖或推荐情况简介)《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姜艳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参考教材:《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实践》张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6月第二版《学期儿童健康教育》庞建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学期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麦少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学期儿童语言教育》张明红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期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周梅林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0《学期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夏力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1《学期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郭亦勤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园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美术和音乐)五大领域的教学组织与领导。
幼儿园艺术教育与音乐活动设计与指导方案

幼儿园艺术教育与音乐活动设计与指导方案引言:在幼儿园阶段,艺术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音乐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还有助于他们的感知能力、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意义,并提供一套音乐活动设计与指导方案。
第一部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意义在儿童早期的成长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通过接触艺术活动,儿童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艺术教育还能够促进儿童的精神发展,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第二部分: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在艺术教育中,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情感、沟通交流的媒介,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魅力。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幼儿可以感知声音的变化,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此外,音乐活动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的发展。
第三部分:音乐活动的设计原则设计音乐活动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首先,活动设计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和体验。
其次,活动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加强与幼儿的情感互动。
最后,音乐活动的设计应该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四部分:音乐活动的分类与目标音乐活动可以分为听音乐、演唱、舞蹈等多个类别。
每种音乐活动都有其特定的目标。
例如,听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演唱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发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舞蹈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第五部分:音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在进行音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首先,明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并选择相应的音乐材料。
其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设计合适的活动形式和组织方式。
最后,进行活动的实施和评估,及时调整活动的策划和执行。
第六部分:音乐活动的指导方法在音乐活动的指导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案一、活动名称: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形状、线条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准备各种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准备一些艺术创作的范例,如画作、手工制品等。
3. 准备一个宽敞的创作空间,如教室、活动室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艺术作品,引导幼儿对艺术创作产生兴趣。
2. 创作:给幼儿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3. 展示: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幼儿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4. 总结:对幼儿的创作进行点评,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成果。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的价值。
3. 艺术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加各种艺术主题活动,如绘画比赛、手工制作等,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六、活动名称: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能力。
3. 通过音乐活动,锻炼幼儿的听觉、触觉和运动觉。
4.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适合幼儿的乐器,如小鼓、铃鼓、木琴等。
2. 准备一些音乐教材,如歌曲、音乐游戏等。
3. 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学习:教师示范演奏乐器,教授幼儿基本的节奏和音符。
3. 实践:让幼儿分组尝试演奏乐器,进行音乐游戏。
4. 展示:组织幼儿进行小型的音乐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七、活动名称: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
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全套教案

(一)艺术的本质
1、艺术的本质是指艺术这一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艺术与其他诸如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学等的内在联系。
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
案例分析
教师讲解
第1页
教案附页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2、首先,艺术具有社会本质。
其次,艺术具有认识本质。
学时
4
学期总课次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学习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2、理解并熟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了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教师从多维度详细讲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理解并熟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
教师详细分析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各个目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熟悉。
教案首页1
单元/章节名称
第一章艺术与儿童艺术概论
学时
4
学期总课次
授课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学习目标
1、了解艺术的起源于发展。
2、了解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3、掌握儿童艺术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通过教师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儿童艺术的基本特点。
在了解“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的基础上,教师详细阐述儿童艺术的特点,并重点突出“游戏”性,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复习
1、复习艺术的起源、发展、本质及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详细版)转自 -邵阳师范学校刘春蓉第一部分艺术与幼儿艺术教育一、艺术1、艺术是“有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
——丹纳《艺术哲学》2、艺术是掌握美的世界的方式。
——郭声健《术教育论》3、艺术的本质毕竟是审美的!——苏联斯托洛维奇4、艺术的生命力在于自由想象勹创造。
二、幼儿艺术教育1、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指在艺术性教育氛围里,教育者采用艺术性的教育教学方法,M受教育者施加以艺术为内容的教育影响,是受教育者具备基本的艺术审美素养,从而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发挥出自身特有功能的教育。
——郭声健,什么是艺术教育2、幼儿艺术教育(1)幼儿艺术教育是指以音乐(含舞蹈)和美术为手段和内容的教育。
幼儿艺术教育范畴广泛,幼儿美术、音乐、歌舞、幼儿表演、幼儿文学等都涉及此领域。
(2)“点击当前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异化现象”非艺术化专业化成人化时装化尖子化庸俗化(3)幼儿艺术教育的冃标——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①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②喜欢艺术活动,能m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③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4)幼儿艺术教育的要求①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②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③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④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T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⑤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5)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基本精神①幼儿是主体,自主性是前提②根本价值在于审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6)幼儿艺术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要素①感受(欣赏、体验)②表现(各种自主性操作形式:绘画、手工、舞蹈、歌唱)③探索(为了更好或更美)④发现(怎样做是美的,或什么能使它更美)第二部分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I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4t打击乐活动音乐欣赏活动一、歌唱活动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一音乐活动设计《小鸡在哪里》音乐活动设计《小鸡在哪里》设计意图: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总相关,紧密相连,孩子们特别喜欢。
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
《小鸡小鸡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
歌词中小鸡和母鸡妈妈的对话能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好像在和&己的妈妈对话一样。
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扮演母鸡,请幼儿以小鸡的身份做游戏。
幼儿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活动目标: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在游戏的情景中快乐的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想象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歌曲录音磁带以及老狼的音乐磁带。
2、小鸡胸饰,母鸡头饰。
3、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花闶”活动过程:一、对唱游戏1、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花园里的花好漂亮啊请小朋友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
师:“今天天气真好,鸡妈妈带鸡宝宝到花园里去玩,好吗?”2、(1)学对歌词。
师:“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师:“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2)学唱新歌。
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弹琴一起学唱。
二、游戏《小鸡与大灰狼》1、讲故事:有一只大灰狼,躲在草丛里,每次小鸡出来玩的时候,他就来抓小鸡,小鸡可聪明了,他们变成了一朵朵小花,大灰狼就找不到了。
大灰狼可真傻呀!等大灰狼走了,鸡妈妈来找她的宝宝,她轻轻地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就又回到妈妈身边唱歌了。
2、幼儿游戏,听到大灰狼音乐,马上变成“小花”不动,等到鸡妈妈来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们一起站起来冋答妈妈:“叽叽叽叽,在这里。
”3、幼儿游戏2——3遍。
三、结束活动1、师:“天黑了,小鸡要回家了。
”2、听音乐《晚安曲》回家。
点评:幼儿享受唱歌的快乐,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幼儿对艺术美的感受不足,没有留给幼儿足够的创造空间。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享受唱歌的快乐2、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3、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4、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二)教学基本程序1、教师熟悉所教歌曲,2、帮助幼儿熟悉歌曲3、教唱新歌4、复习歌曲(三)教学方法1、帮助幼儿熟悉歌曲(1)动作法例如:歌曲《损拢放幵》、《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2)情境表演导入法:例如:《哈巴狗》:教师可以带上小狗的头饰进行情况表演。
(3)故事讲述法:例如:《迷路的小花鸭》(4)游戏法边玩边唱,例如《丢手娟》(5)听赏法2、教唱新歌(1)先教歌词例如:《小青蛙》“小青蛙啊,小青蛙呀,在池塘边游玩,东边敲自然、自然、 清楚保持 好听 敲,西边敲敲,多么快乐逍遥……”(2) 光念节奏: 例如:“什么东西叫”歌词、曲谱(略)(3) 先教旋律(4) (4)分句教唱法:有些歌曲较长,乐句结构清晰,可釆用此法,例如:《丁 丁说他是小画家》。
(5) 整体教唱法:结构短小,形象集中,单一的歌曲,例如:《两只老虎》 3、复习歌曲(1) 复习歌曲的组织形式 全体集唱 部分分组唱 独唱 卡农 (2) 复习歌曲的方法:边唱边表演,例如《蜜蜂做工》(2) 变换演唱形式:对唱:《小鸡在哪里》(3)为歌曲伴奏:身体乐器伴奏,打击乐器伴奏、衬词伴奏……(四)幼儿园歌唱活动要求2、呼吸3、发声4、吐字5、音准幼儿音准不需要太严格要求6、协调一致:学会合作,相互提示7、表情:带有感情地唱歌 抬头、耸肩 大喊大叫 言糊二、韵律活动(一)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教育冃标 1、让幼儿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2、发展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1、姿势 正确 坐直放松错误 僵硬驼背3、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幼儿运用身体动作来感知音乐4、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和艺术动作语汇(二)韵律动作的设计1、按情节内容来设计,例如:小熊饿了慢慢走,小熊吃蜂蜜,小鱼游呀游……比较合适较小年龄儿童。
2、按身体部位的顺序来设计,例如:自下而上地踏脚,曲膝、扭脖、耸肩、摆头,学习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培养儿童顺序感。
3、按音乐的结构和变化规律来设计,例如:ABA、AB、A、C、AD……相同音乐用相同动作,不同的音乐用不同动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感知音乐的结构。
4、按对称的原则设计,如左边一个动作,右边一个动作。
5、按主题动作组织,即在一个韵律动作组合中某一个特定的动作发复出现或反复变化出现。
学习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发展学前儿童的整体统一意识。
三、打击乐演奏(一)幼儿园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1、让幼儿享受敲敲打打的快乐2、发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3、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4、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二)幼儿园打击乐器及演奏要领大鼓:音色低沉,一般用于强拍,起着渲染气氛之作用,它的动作要领:手腕灵活有力,手臂放松。
铃鼓:兼有鼓,铃两种音色及特点、动作;右手持鼓、左手掌或手指敲击鼓面;或用鼓面直接击肩、肘、脚部位,上下摇动发动颤音。
碰铃:音色清脆,高而轻。
两钟相撞,发出清脆的声音。
串铃:强拍、弱拍均可用,动作:一上一下抖动三角铁:清脆、接近小铃动作:左手提绳子,右手持棒,击打底边。
双响筒:通常模拟马蹄声,左手执双响筒,右手一左一右敲打两筒。
响板:没有延续声,音色较脆,动作:可放在手心用手掌相击,也可_在手指上相击。
蛙鸣筒:音色类似青蛙,动作:用小竹棍刮奏。
沙锤:音色清晰,在音乐中起突出节奏的作用,动作:握把平端,带有抖动性地垂直上下动作,双手可根据需要轮流抖动。
小镲:声音响亮有力,能渲染气氛,推句高潮,动作互相碰击或摩擦发声。
锣:声音低沉,共鸣强,有延续性,动作:左手提锣,右手用软锤敲击,止音用手按住。
(三)如何建立演奏常规1、活动开始与结束的常规(1)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将乐器从座椅下面取出放回。
(2)乐器拿出后,凡不演奏时将乐器放在大腿上,不发声音。
(3)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放回腿上或座椅下2、活动进行的常规(1)演奏时,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交流(2)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情(3)交换乐器时,须将原来使用的乐器放在坐椅上,再迅速无声找到新的座位,拿起新乐器坐下后马上把新乐器放在腿上做好演奏准备。
四、音乐欣赏(一)幼儿园音乐欣赏的内容1、倾听声音倾听人体声音;倾听口常用具的声音;倾听周围环境的声音,如:风声、雨声、动物的声音,机器与交通工具的声音等等。
2、首乐作品的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儿歌童谣;截选的中外名曲;优秀的儿童器乐曲《狮王进行曲》、《彼得与狼》、《水族馆》等;中外优秀歌曲改编成的器乐曲。
(二)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它包括下述内1.音乐感知。
指幼儿对音乐的直接印象,对音乐及其结构形式的初步总体印象。
2.情感经验。
这一活动伴随音乐的全过程,幼儿通过这一活动领会音乐情感的深刻含义。
3.联想想像。
指由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唤起幼儿对有关生活、意境的联想和想像。
4.理解认识。
将以上三种活动综合,使幼儿对音乐内容能够理解。
5.审美活动。
是欣赏的较高阶段。
指欣赏荞对作品的内容、形式从本质上进行审美评价,在审美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上述活动既有各自特定的任务,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渗透,相互影响。
幼儿的欣赏活动也有这些内容,在认识程度上感性大大超过理性。
老师在设计音乐欣赏活动时,其主要R标是引导幼儿正确感受音乐的美妙。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全过程-•般可以设计为三个阶段。
教师在指导各阶段活动时,要根据所欣赏作品的特点和幼儿对作品的反应,灵活组织和指导,避免枯燥单调、一成不变的形式。
第一阶段内容是初步欣赏作品,完整地听一至二遍。
第二阶段内容是重复欣赏音乐作品,深化审美的效果。
第三阶段内容是检查音乐欣赏的效果。
(二)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方法(1)与韵律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在韵律活动中感知和欣赏音乐。
(2)与视觉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利用图片、幻灯或直观教具,在组织儿童倾听音乐时,帮助儿童感知和理解音乐。
例:大班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
(3)与文学活动相结合的模式(4)借助文学作品的朗诵来帮助儿童感知和理解音乐。
小班音乐欣赏活动:《咪咪小花猫》(4)与奏乐活动解释此模式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绘画活动手工活动美术欣赏一、幼儿绘画活动案例:活动名称:《主墙饰——我们的舞台》活动R标:1.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动手参与主墙饰的主题布置。
2.能绘画出“背面”、“侧面”或“抬头”动态的自画像,并能用号数或名字来表示自己。
3.喜欢大家一起布置的墙饰舞台,并敢于上“舞台”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