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版社七年级环境教育

合集下载

环境教育青岛版本教案

环境教育青岛版本教案

环境教育青岛版本教案标题:环境教育青岛版本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

2. 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2.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3.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

5. 环境保护的个人责任和行动。

教学步骤:引入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引导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介绍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15分钟)1. 呈现一些常见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问题。

2. 解释这些问题的原因,如工业发展、能源使用和人类活动等。

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0分钟)1. 解释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如减少、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

2. 介绍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和植树造林等。

分析环境保护的案例和解决方案(20分钟)1. 分组讨论并分析一些实际环境问题的案例,如城市垃圾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等。

2. 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并讨论其可行性和效果。

强调环境保护的个人责任和行动(15分钟)1. 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

2.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环境保护计划,并分享实施的经验和成果。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方法。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

2. 环境保护案例分析材料。

3. 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资料和计划。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积极性。

2. 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提出中的思维能力。

3. 学生制定个人环境保护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境保护设施或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

2. 鼓励学生进行环境保护主题的研究报告或展示。

教案撰写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教学框架和指导,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1课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教学目的:1.了解我们的地球;2.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3.了解人类探索其他星球和制造另一个地球的努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人类探索另一个生存环境的过程。

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教学难点:了解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理解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了解我们的地球:这一节我们将视角拉近到地球本身,学习一下地球自身的结构。

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大气圈(1)组成:2.水圈:水圈有哪些组成?海洋水、陆地水(湖泊水、河流水、冰川水、地下水、矿物水)水在地理环境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1)水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2)水分与热量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3)水为满足生物需求创造了前提。

(水自身、水溶解营养物质)(4)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5)水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3.生物圈:生物圈在地球上的范围?(最高到达哪里?又可以深入至哪里?)分析:什么是自然环境?它应该包括多么大的范围?自然环境的定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范围和能够影响到人类的范围自然环境的五大因子: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

因此自然环境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自然环境的范围:大气层下层、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上层——地球表层学。

这个范围也正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交汇的位置,也正是生物圈的位置。

二、认识其它星球人类不能生存的原因,知道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1.结题导言:说说你知道的关于月亮的传说。

2.质疑:传说中的月亮那么美,似乎是神仙住的地方,那我们人类可釉支月亮上居住吗?月亮能成为另一个地球吗?人类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看课文中登月的内容,思考:读了宇航员阿姆斯特郎的话,你有什么感想?(宇航员为了寻求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讨论: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它和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人们幻想将火星作为另一个地球?为此你了解到人类探测火星的哪些知识知识?4.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星球的行动?知道哪些宇航员?杨利伟(首次)2003.10.15费俊龙(指挥长)2005.10.12聂海胜(操作手)翟志刚(指挥长)(首次出舱)2008.09.25刘伯明(轨道舱)、景海鹏(返回舱5.你想对这些宇航员说什么?6.小结:宇航员昌着生命危险进行迷信探索,正如“阿波罗”实验阶段牺牲的宇航员格里索姆说的那样“……征服宇宙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齐读这段话.7.过渡:宇航员为寻找另一个地球付出了努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那他们发现了什么?8.宇航员发现了许多的价值的资料让我们将月球、火星上的情况与地球上作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制造出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地球只有一个,她是多么的重要啊。

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期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环保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我国的环境状况,全球环境问题。

2. 环保意识培养:环保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

3. 环保行为养成: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4. 环保知识学习:空气质量、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视频观看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组织实践活动,如环保小制作、垃圾分类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3. 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环保视野,提高环保素养。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环境问题的现状1. 导入: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引出环保主题。

2. 教学内容:我国的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

3. 课堂活动:讨论环境问题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课时:环保意识培养1. 导入: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出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分析环保意识对环境改善的作用。

第三课时:环保行为养成1. 导入:环保行为的必要性,引出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行为。

2. 教学内容: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环保行为。

3. 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制定环保行为计划。

第四课时:环保知识学习1. 导入: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素养。

2. 教学内容:空气质量、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环保知识。

3. 课堂活动:观看环保知识视频,进行讨论。

第五课时:实践活动1. 导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2. 教学内容:环保小制作、垃圾分类竞赛等实践活动。

3. 课堂活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展示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是否有所提高。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实践活动的积极程度。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篇一:七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七年级下期环境教育教案第一课时《环境污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得生态学知识,初步知道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认识环境。

即会分析环境质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对环境负责的意识。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录像片,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学生准备:图片、表格、文字材料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师:请同学们大屏幕,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几个片断(播放课文中的图片课件,环境污染带来一系列危害。

)师:同学们,看到刚才播放的几个镜头,你们有哪些感受?想到那些问题?师: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世界各国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

大气、水、土壤等遭受严重的破坏,大面积砍伐树木、滥杀生灵,扰乱了生态平衡??人类生存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环境污染(板书课题)所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问题。

二、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师: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有一栏节目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挑战无处不在”。

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真是到处充满挑战。

今天上课,咱们就以挑战的方式进行,叫“智者为王”。

全班同学共分成四个小队即:梅队、兰队、竹队、菊队。

(教师介绍挑战的方式)师:挑战无处不在,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回答按要求做答:1、请把你们能够想到的与环境有关的5个词语写出来,先独立写,然后小组讨论,每一位学生向小组成员讲解自己认为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污染”?师:环境污染——指人类在生产与生活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废气、废水、废渣)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危害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发展。

2、砍伐森林、水污染、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有什么害处?三、分析问题,探究明理师:同学们,请结合书、录像片及生活实际,我们开始“智者为王”第二轮挑战(教师介绍挑战规则:组与组之间是必答,组内是抢答)挑战题如下:1、你还知道哪些污染情况?2、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环境问题,对环境污染进行分类(不要求全部说出)师:a、空气污染b、水污染c土壤污染d全球变暧e臭氧层空洞f噪声污染g光化学污染h、大气污染3、各小组分析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4、这些污染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5、探究如何查找这些污染源的方法。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三篇】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三篇】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三篇】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三篇】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查找资料,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水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性,树立一种生态环境危机感,使学生掌握一些环境科学知识。

3、能提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和关于节水方面的具体切实可行的建议。

4、地球只有一个,保护自然资源,人人有责。

可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电的现象却日趋严重。

因此在班队活动中开展“节约用水,从我开始”的活动,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学生调动家长节约能源的积极性,从而使环保活动从学校走向家庭,从家庭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地球,爱护地球的良好局面。

二、教学准备:1、学生在家中观察统计用水、用电情况,想想怎样才能节约一部分水、电,哪些地方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其它方面可以怎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并做出记录(水表、电表各月走了多少)。

2、查找有关节水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环保天使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水有人说,我们的地球应当叫水球。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有水,而且71%的表面积被水占着。

在宇航员看来,地球是一个蓝色的球,十分璀灿,太阳系家庭中独一无二。

地球拥有的水量非常巨大,总量为13.86亿立方千米。

其中,96.5%在海洋里;1.76%在冰川、冻土、雪盖中,是固体状态;1.7%在地下;余下的,分散在湖泊、江河、大气和生物体中。

因此可以说,从天空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到处都是水的世界。

但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

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

其次,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占99%),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极和冻土中,无法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

与全世界总水体比较起来,淡水量真如九牛一毛。

七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一:人类的家园——地球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个美丽的球体。

了解地球为我们生活在它上面的居民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2、师生共同看图片并交流自己对于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了解和大家的感想。

充分运用图片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形象,通过观察和交流完成知识技能的掌握。

3、培养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的划分、地球仪上的发现。

教学难点:地球的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那么我们了解地球吗?今天,我们大家来共同了解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板书:第一课人类的家园--地球。

二、活动活动一:美丽的家园出示[情景1]1、师:这是卫星从高空拍摄下来的地球的照片。

请大家欣赏地球的美丽。

学生根据教材的学习及自己的观察谈谈地球的美丽。

师简介:地球很大;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千米;我们人要是每天走50千米要走两年才能环绕地球一周;要是手拉手的话得用四千万个同学拉起手来;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2、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大小、形状、美丽,现在让我们领略一下我们家园的风光。

学生看图片欣赏大自然给我们创造的美景,了解世界之最。

3、学生交流;教师可适当补充材料。

活动二:缩小的地球——地球仪1、师介绍地球仪(地球太打,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2、学生观察地球仪,谈观察收获。

3、师生合作总结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纬线: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仪一周的线。

赤道:最长的纬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度、对东经160度两条经线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吧地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

活动三:大洲和大洋1、对照地球仪或世界地图,找出地球的七大洲、四大洋,在图上找出来;找找我国的位置。

2、交流3、阅读小资料,了解亚洲的由来。

环境教育七年级上册

环境教育七年级上册

想一想:
读上页“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布图(1997年人口)”可知,山东与新疆的人均水资 源占有量较多的是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新疆。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几点:①经济结构不合理。②水资源短 缺,表现在水资源总量偏少、人均占有水量偏低、径流量年际变化大、降雨量和径流量 年内分配不均等方面。③供水工程建设滞后。④环境恶化趋势明显,地下水过量开采、 持续干旱少雨、工业和生活污染等造成了水环境的日益恶化。
说一说:
1、你知道国家节水标志的含义吗? 2、请你说说学校和家庭中还有那些用水的不良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1、“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 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 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1.永冻土杜冰
1.冰川 2.地下淡水 3.其他淡水
2.湖泊淡水
3.土壤水
4.大气水 5.沼泽水 6.河水 7.生物水
水是自然界中极为活跃的因素之一,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 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工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人体离不开水
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的70%是水分,体液和血浆中90%是水,肌肉 中72%是水,就是骨头中也有25%的水,甚至连牙齿中都有10%的水。
工业生产离不开水
生产1吨钢需水约100吨;一座发电能力为10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每年需要上亿吨 淡水。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在我国北方,每次浇 1000平方米的小麦田需要600~700立方米水,每浇1000平方米的棉花地需要525~750立 方米水,菜地用水则更多。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下)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下)

七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营丘镇中学刘振海201709七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目录第一课时《情系环保》第二课时《农药带给咱们什么》第三课时《化肥带给咱们什么》第四课时《抽烟的危害》第五课时《噪声污染及其危害》第六课时《爱惜臭氧层》第一课时《情系环保》【教学目的】1.通度日动,引导学生熟悉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明确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爱惜环境的意识。

2.培育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从身旁做起,自学地用行动来爱惜环境。

【教学进程】一、引入情境1.出示泰安市一些优美的环境照片,并提出问题:(1)你看了这组照片后说一说美在哪里,对人类有什么益处?(2)这种环境是自然形成的仍是人为形成的,人们什么缘故要这么做?2.出示泰安市一些脏、乱、差的环境照片。

提出问题:(1)你看了这组照片后说一说不行在哪里?对人类有什么坏处?(2)这种环境是自然形成的仍是人为形成的,什么缘故会形成这种情形。

3.小结:适才同窗们对二组环境照片都谈了观点。

总的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环境需要人们去爱惜、改造。

二、明理提高1.你可否说一说破坏环境的因素和造成的后果呢?举例说明。

2.学生谈谈之后,教师说:1)数万年以前,地球上气候温暖,丛林茂盛,自然条件超级好,人们洗澡着大自然的恩泽。

近些年,人类不注意爱惜,乱伐林木,乱开矿产,破坏资源,使地球臭氧层被破坏,人们生活的空气、水、土壤正在受到严峻污染,植物受损害,河里鱼死了,草也不生长。

这就至使咱们的生活受到恶劣阻碍,人类的健康得不到保证。

2)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150多万种,前几年地球上平均天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

而此刻平均每小时消失一种生物。

世界上最大的一只重达900千克的海龟,在威尔士海滩丧命。

3)近几年来,由于内蒙古大沙漠边缘的绿色植物遭破坏,树林被砍伐,沙漠以每一年1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推动。

沙尘暴正在向人类示威!这都是咱们人类所造成的,那咱们同窗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画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3.学生画画,然后展现。

青岛版七年级生态教育教案

青岛版七年级生态教育教案

青岛版七年级生态教育教案简介本教案针对青岛地区的七年级学生,旨在通过生态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教案涵盖了生态的定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等内容。

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知晓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 掌握常见的生态保护措施。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际行动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态的概念和重要性(30分钟)- 生态的基本概念。

- 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第二节: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60分钟)- 讲解常见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

- 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 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如减少污染源、推行可持续发展等。

第三节:生态保护措施(90分钟)- 介绍生态保护的概念。

- 举例说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 分析生态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 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态保护措施,如节约能源、植树造林等。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通过影片、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引入和讲解教学内容。

-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体验生态保护的实践。

教学评价- 定期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作业评估:评价学生对生态保护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情况。

参考资料- 青岛市生态保护局官方网站- 《生态环境教育指南》本教案旨在通过生态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并采取实际行动,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态和环境问题,并掌握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第一单元大气第二课地球在“发烧”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温度在升高。

2.知道全球温度升高的原因。

3.了解人类对大气产生的影响。

4.了解全球温度变暖的危害。

5.知道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控制全球气温继续升高。

二、教学重难点1.知道全球温度升高的原因。

2.了解全球温度变暖的危害。

3.知道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控制全球气温继续升高。

三、教学方法自学明理、视频感悟、小组合作、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PPT,百度、优酷、土豆等网上相关视频及其他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读材料,回答问题:此材料告诉我们什么?1995年至2006年期间是世界平均气温自1850年以来持续创造最高世界记录最多的11年,估计全球平均气温100年来上升了0.74摄氏度。

全球海平面的上升趋势在加强。

1961年至2003年这40多年间,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1.8毫米,而1993年至2003年这10年间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高达3.1毫米。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明确:地球在“发烧”,全球气温变暖导致海平面加速上升。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1.自学明理读课本P5—6,掌握以下知识:(1)地球为什么会“发烧”?(2)人类活动对温室气体的影响有哪些?2.同伴互助完成课P5的“想一想”。

(1)北极地区有什么变化?(2)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这种变化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学生交流后,PPT明确:北极地区冰盖面积逐渐减少,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全球气温升高。

这种变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海拔较低的平原和岛屿,旱灾、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物种灭绝,野火时有发生,病虫灾害、土地沙漠化……3.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6“谈一谈”,你的家乡有哪些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增加?4.自学明理读课本P6,了解《京都协定书》的内容。

5.视频感悟观看视频《地球宣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海平面上升》,回答以下问题:如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学生回答后,PPT明确:提高化石产品的利用技术和利用率,进而减少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青岛版环境教育我们吸进去了什么教案

青岛版环境教育我们吸进去了什么教案

13、我们吸进了什么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的种类。

2、知道大气污染的来源
3、知道主要大气污染物质
4、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
5、知道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6、认识大气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参与环境教育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感受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
二、投影显示让学生了解大气自然污染和大气人为污染。

三、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对大气污染物质有哪些进行讨论。

四、学生发言分组讨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小组推代表发言
五、教师介绍
英国伦敦烟雾: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六、学生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

七、同学讨论、上网查询
组织学生讨论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请同学上网查询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八、教师总结
教师归纳总结大气保护的重要性。

九、作业设计
1、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有哪些?
2、如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3、课后上网查询上海总体的大气质量状况
4、利用节假日拍摄公交车排放黑烟的照片,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青岛出版社七年级环境教育

青岛出版社七年级环境教育

第一单元第一课《地球外衣》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和制作小报,了解大气对地球及地球上生命的意义。

2、通过设计制作小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设计制作小报的技能。

3、通过了解大气的作用,树立保护大气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重点是了解大气对地球及地球上生命的意义,难点是整理资料,将内容条例清晰的反应在小报上,使读者明了并赏心悦目。

课前准备课前师生共同收集“大气对大气及其生命意义”的资料、制作小报用纸、彩色笔等。

活动一:讨论大气对地球及其生命的作用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了解大气对地球及地球上生命的意义,培养课外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了解大气的作用,树立保护大气的环保意识。

活动二:制作大气对地球生命意义的小报活动目标:1、通过设计制作小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设计制作小报的技能,进一步了解大气对地球上生命的意义。

2、通过制作小报进行宣传,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共同树立保护大气的环保意识。

第一单元第四课《地球的保护伞——臭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臭氧层的作用2.了解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危害3.了解如何保护臭氧层(二)能力目标:通过对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臭氧层的保护措施。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有关臭氧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入境生趣你知道在海伦娜岬角,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

二、自学质疑1、臭氧层的作用2.氧空洞的形成及危害3.如何保护臭氧层三学习释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充分运用查找的资料全班交流各组汇报交流(1)保护作用2)加热作用(3)温室气体作用(一)对人类健康影响1.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二)对生态影响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3.破坏森林。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下)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下)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让学生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和解决方法。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境问题的成因:工业排放、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

3. 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法律法规、技术治理、公众参与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和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的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和解决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2. 讲解环境问题的表现:列出具体的环境问题,让学生了解现状。

3. 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讲解各种污染源的产生和影响。

4. 讲解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介绍法律法规、技术治理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措施。

5.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分享讨论成果。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

2. 让学生掌握环保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 环保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废气处理技术、垃圾分类技术等。

3. 公众参与环保的方式:环保宣传、志愿活动、绿色出行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环保技术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环保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公众参与环保的方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环保技术。

2. 演示法:展示环保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4. 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技巧5. 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难点: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保护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环境教育教程》2. 课件: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3. 实践活动材料:如环保标语、环保手册等4. 视频资料: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片或案例视频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 知识讲解: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环境保护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问答,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

6.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

7. 总结与反思:对课堂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行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或小测验,评估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七年级上册生态保护、生态、安全教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生态保护、生态、安全教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生态保护、生态、安全教案-全册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引导七年级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态保护、生态和安全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课程安排课程一:介绍生态保护- 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概念和意义。

- 内容:介绍什么是生态保护,为什么生态保护很重要,并提供一些实例来说明生态破坏的后果。

课程二:生态系统- 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运作。

- 内容: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元素和互动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重要性。

课程三:环境污染与保护- 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和人类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 内容:介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并讨论相应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课程四:自然灾害与安全- 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自然灾害对生态和人类的威胁,并提供相应的安全知识。

- 内容: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和洪水,并讨论如何做好应对和防护工作以确保安全。

课程五:个人责任与行动- 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并激发他们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和自我保护的意愿。

- 内容:讨论每个人对环境和安全的责任,鼓励学生采取各种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预防事故和灾害。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实地考察等,以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生态保护、生态和安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将采用课堂小测验、小组项目和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估方法。

参考资料- 生态保护教育指南- 环境污染与保护手册- 自然灾害应对与防护手册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态保护、生态、安全教案的详细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

希望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增加对生态保护、生态和安全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自我安全。

环境教育青岛版教案

环境教育青岛版教案

环境教育青岛版教案教案标题:环境教育青岛版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青岛地区的实施情况。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3. 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环境保护对我们来说很重要?青岛地区存在哪些环境问题?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分析青岛地区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等。

3. 讲解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1. 提供青岛地区的环境保护案例,如垃圾分类、海洋保护等。

2. 分组讨论学生对这些案例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3.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与同组成员分享。

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青岛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 要求学生制定解决方案,并设计相应的宣传海报或小册子。

3.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和宣传材料。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

2. 学生自评和互评小组活动的表现和成果。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教案延伸活动:1. 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青岛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成果。

2.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如清理海滩、植树造林等。

3. 鼓励学生开展环境保护主题的科学实验或调查研究。

教案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2. 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小组活动的解决方案和宣传材料的质量。

4. 学生在延伸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成果。

教案备注:1. 教案可根据不同年级和教学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2. 教案中的案例和活动可根据青岛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下)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下)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 提高学生环保行动的能力,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2. 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危害3.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4.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5. 环保行动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环境问题的类型、危害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2. 难点:环保法律法规的应用,环保行动的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危害、环保法律法规等内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行动的意义和实践。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行动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4课时。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下)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 提高学生环保行动的能力,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七、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危害2.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3.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4. 环保行动与实践5. 环保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环境问题的类型、危害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2. 难点:环保法律法规的应用,环保行动的实践。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危害、环保法律法规等内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行动的意义和实践。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行动能力。

5. 小组合作法:分组完成环保项目,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十、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4课时。

六、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危害资源枯竭: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生态破坏: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物多样性丧失2. 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环境问题的类型、危害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青岛版《保护环境》教学反思

青岛版《保护环境》教学反思

青岛版《保护环境》教学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保护环境》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保护环境》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

这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要重点解决学生在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理解算理,引导学生直观操作,经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本课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和多位数相加的基础,所以让学生正确快速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延续上节课的情境,本课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感到我们的知识是密切相连的。

同时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情境串,从而把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逻辑联系的问题,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问题串,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设计中为了突破难点,用谈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提问题,通过直观操作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注重把操作与思考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操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有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细致观察情境图,找到有用的信息,小红:我捡了7个塑料袋。

小明:我捡了25个塑料袋。

小东:我捡了9节电池,22个易拉罐。

小林:我捡了16节电池,8个易拉罐。

并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小红和小明一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小林和小东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小林和小东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为后面的学习扫清障碍。

这样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又让学生学会如何从相关的信息中提问题。

知道一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两个信息,初步构建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思路。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不仅要会自己学习,还应该会合作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一课《地球外衣》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和制作小报,了解大气对地球及地球上生命的意义。

2、通过设计制作小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设计制作小报的技能。

3、通过了解大气的作用,树立保护大气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重点是了解大气对地球及地球上生命的意义,难点是整理资料,将内容条例清晰的反应在小报上,使读者明了并赏心悦目。

课前准备课前师生共同收集“大气对大气及其生命意义”的资料、制作小报用纸、彩色笔等。

活动一:讨论大气对地球及其生命的作用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了解大气对地球及地球上生命的意义,培养课外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了解大气的作用,树立保护大气的环保意识。

活动二:制作大气对地球生命意义的小报活动目标:1、通过设计制作小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设计制作小报的技能,进一步了解大气对地球上生命的意义。

2、通过制作小报进行宣传,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共同树立保护大气的环保意识。

第一单元第四课《地球的保护伞——臭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臭氧层的作用2.了解臭氧空洞的形成及危害3.了解如何保护臭氧层(二)能力目标:通过对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臭氧层的保护措施。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有关臭氧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入境生趣你知道在海伦娜岬角,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

二、自学质疑1、臭氧层的作用2.氧空洞的形成及危害3.如何保护臭氧层三学习释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充分运用查找的资料全班交流各组汇报交流(1)保护作用2)加热作用(3)温室气体作用(一)对人类健康影响1.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二)对生态影响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

3.破坏森林。

据研究,臭氧减少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的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破坏核糖核酸(DNA),以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

除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外,因臭氧减少而造成的紫外辐射增多还会造成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作业以“地球的保护伞―――臭氧”为题制作一张手抄报第二单元第二课《淡水污染》第一单元第三课《空中杀手---酸雨》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和制作小报,了解酸雨的成分。

2、通过设计制作小报,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设计制作小报的技能。

3、通过了解酸雨的了解,树立保护大气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重点是了解酸雨的成份,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危害。

难点是整理资料,将内容条例清晰的反应在小报上,使读者明了并赏心悦目。

教学活动指导课前准备课前师生共同收集“酸雨”的资料、制作小报用纸、彩色笔等。

活动一:讨论大气对地球及其生命的作用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了解酸雨的有关知识,培养课外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了解酸雨的危害,树立保护大气的环保意识。

第二单元第一课《生命之源》教学目标:1.能从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3.了解淡水在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4.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3.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的好处。

4.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第二单元第三课《蓝色国土》活动目标:1.了解祖国蓝色国土的构成,明确海洋国土是国土的一部分。

2.探究了解海洋岛屿对国土构成的作用和影响。

3. 树立珍视蓝色国土观念。

活动重难点:1、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国土观念,牢记蓝色国土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2.知晓祖国蓝色国土的构成,了解属我国所管辖海域不同区域的范围及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中国地形图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祖国地形图(要能清晰地表示海洋部分)谈话:谁来说一说我们的祖国有多大?你能上来指一指吗?这些仅仅是我们国家国土的陆地面积。

国土到底包括哪些呢?课件出示: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领土、领空、领海和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海域的总称。

2、谈话: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陆地、天空、海洋都是我们的国土,都是我们国家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揭示课题:那么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对,所以海洋也被称为我们的“蓝色国土”。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究了解祖国的蓝色国土。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国土有多大谈话:对于国土的含义,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

谈话:同学们对领海这一说法比较陌生,请翻开书,我们读一读书上提供的资料和信息。

学生交流。

谈话:祖国的蓝色国土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拿出地形图,仔细观察刚才勾画出的海洋部分,并标注出曾母暗沙、南沙群岛等岛屿,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从渤海、黄海经台湾以东海域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向上到海南至北部湾,近300万平方千米为我国管辖的海域。

2、广袤的蓝色国土谈话:有的同学可能还是很疑惑,我国蓝色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是怎么核算出来的?要探究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一项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课件出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域包括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谈话:读了这一段话,同学们可能产生了更多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小组合作,参考书上提供的资料和信息,选取最感兴趣或是最不理解的一个问题探究解决,填写学习记录卡。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班内交流课件出示内海、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示意图,请各组交流说出各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三、拓展延伸,珍视蓝色国土1、谈话:你知道在如此广袤的蓝色国土中,有哪些海洋资源吗?学生交流2、谈话:我们国家是如何保护蓝色国土的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资料。

3、课件出示冲之鸟礁图片及相关资料。

师:你认为日本政府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日本政府企图通过变鸟礁为岛屿扩大在蓝色海洋中的权利,获取更多的海洋资源管辖权限,我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日本政府的这种行为提出了抗议,我们应该认识到海洋中的每一寸国土的重要性,要共同珍视蓝色国土,捍卫蓝色国土的完整。

4、谈话:请同学们思考,如果位于海防前哨的岛屿消失对祖国蓝色国土意味着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5、蓝色国土记心中练习辨析题:1、我们祖国的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

2、从领海基线往外延伸200海里都是沿海国的管辖区域。

3、我们国家的海中有许多岛屿,少一两个没关系。

4、每一寸国土都是我们国家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寸土必争。

谈话:把陆地领土和海洋国土连在一起看,祖国是立在亚欧大陆东部的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

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是这把火炬的腾腾火苗,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这把火炬的托盘和手柄,作为托盘和手柄的蓝色海洋将为“火炬”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谈话:同学们,能不能谈谈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交流。

第三单元第二课《伤病缠身》教学目标:1.水土流失的的定义、危害、治理措施2.土地沙化的原因,沙尘暴的危害3.耕地减少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教学内容:1.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

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

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

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是在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导致的。

如果是在干旱地区的植被破坏,会导致沙尘暴或者土地荒漠化,而不是水土流失.因为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雨水和地表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加大植被的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也就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⑴自然因素。

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②降雨③地面物质组成④植被⑵人为因素。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2.土地沙化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

防沙治沙法所称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

气候变化有关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温度的显著升高。

我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与世界的平均情况基本相似。

据研究,1951-1999年中国北方地区最低气温显著升高,暖冬年份连续出现,近50~100年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开始干旱化趋势加快。

我国沙化土地集中分布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的地带。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加剧了该区气候和土壤的干旱化。

这使得该区的植被盖度降低,土壤结构变的更加松散,加速了土地的荒漠化。

另外气候增暖,大范围气候持续干旱,给各种水资源(冰川、湖泊、河流等)带来严重的影响,使冰川退缩、河流水量减少或断流、湖泊萎缩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

大面积的植被因缺水而死亡,失去了保护地表土壤功能,加速了河道及其两侧沙化土地的扩展及沙漠边缘沙丘的活动,使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开荒在荒漠化相对集中的西部地区,曾今有大量草地和林地被开垦为耕地。

自1995~2000年,其中因开垦草地增加的耕地面积占69.5%,因开垦林地增加的耕地面积占22.4%。

由于该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和林地被开垦为耕地后,在农闲季节土壤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加之技术、社会经济条件限制,造成耕地过度放牧目前西北地区超载过牧日趋严重,其中新疆、广西、宁夏、内蒙古超载率较高,超载率分别达到了121%、81%、72%及66%。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每支羊拥有的草场面积从50年代的3.3公顷,减少到80年代的0.87公顷,目前仅为0.42公顷。

过渡放牧造成了对草地地表的过度践踏,草原地表土壤结构破坏严重,经风吹蚀,大量出现风蚀缺口,牲畜放牧越多的草地,土壤裸露的也越多,形成的荒漠化面积也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