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绪论环境经济学课程教案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经济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nomics课程编码:x4030901学时数:32其中实践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环境与经济、环境经济学基础知识、市场与环境、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等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们掌握环境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环境管理等的基本内容,使学生们具备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和认识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们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解释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环境管理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1. 教学内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机会成本、边际利益、边际成本、市场失灵的含义;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2.基本要求:了解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熟悉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人们面临权衡与取舍;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熟悉机会成本、边际利益、边际成本、市场失灵的含义;了解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3.重点和难点重点:经济学十大基本原理;机会成本、边际利益、边际成本、市场失灵的含义。
难点:全面论述,无难点。
(二)环境与经济1. 教学内容: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分类;资源的定义;环境与资源的关系;环境问题分类;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2.基本要求:熟悉环境的概念;了解环境的分类;了解资源的定义;了解环境与资源的关系;掌握环境问题分类;熟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及主要致害原因;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3.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分类;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及致害原因;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
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案
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案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案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科: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时:32学时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习,了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本质、原因和解决方法,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教学内容: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2.资源的分类及其开发利用方式。
3.环境的分类及其保护方式。
4.自然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5.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度设计及实施。
(二)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传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原理和基本概念,讲授案例分析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能力。
2.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阅读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研讨,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和分享团队合作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4.经济模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经济模型分析资源与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2.自然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度设计及实施。
(二)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如何应用经济模型分析资源与环境问题。
3.如何实施资源与环境经济政策。
四、教学评价和考核(一)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15分):包括听讲、提问、讨论、互动等。
2.学生小组讨论(15分):包括课前阅读、讨论方法、贡献度等。
3.学生作业(20分):包括课上案例分析、经济模型应用、论文等。
4.期末考试(5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二)考核方式:1.小组讨论记录和分析报告(15分)。
2.个人作业(20分)。
3.期末考试(50分)。
4.课堂表现及其他(15分)。
五、教学进度计划第1周课程简介第2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概念和范畴第3周资源的分类及其开发利用方式第4周环境的分类及其保护方式第5周自然资源约束和经济发展第6周市场失灵与环境污染第7周环境污染经济学分析第8周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第9周明确权属与资源配置第10周环境成本度量第11周节约型社会与资源利用效率第12周 Chinas环境治理第13周企业环保责任与环保市场机制建设第14周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途径与经济应用第15周聚焦环境权限的保护模式第16周结束与总结六、参考文献1. 毛培恩. 环境舆情管理[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2. 许镜清. 环境经济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3. 蔡志红. 节约型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J]. 北京大学学报, 2012, 49(4): 503-510.4. 徐松, 祝春华. 环境成本度量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5. 祝春华. 资源与环境政策[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环境经济学01绪论
产品是怎样生产的(生产方式)
产品为谁生产(资源配置)
9
基本概念
经济学的分类
理论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部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工程管理经济学、环境经济
学
10
基本概念
理论经济学
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
26
1.2.3 市场(market)
理想状态的市场需具备的条件(《西方经 济学》) :
①充分竞争; ②信息完备; ③不存在外部性。
市场失灵
27
1.3 环境经济学的建立
28
分支学科、边缘学科
29
分支学科、边缘学科
30
理论渊源:20世纪初 重要人物:
帕累托(V. Pareto)——帕累托最适度 庇古(A. C. Pigou)——外部性理论、庇古税
现代市场机制——经济失衡 私人物品过剩,公共物品稀缺
36
1.4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 研究领域
37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2)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
(3)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 (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国际环境问题
38
1.4.1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为什么公共物品或者产权不明晰的资源会造成误用?
为什么猪和牛不会像鲸那样成为濒危物种?
首次提出排污权交易的设想
52
1.4.2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
环境经济学教案及习题库
环境经济学教案及习题库第一部分 课程综述一、课程设置学时与开设学期环境经济学计划学时54学时,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开设。
二、课程设置目的环境经济学是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门 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环境 经济学理论对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环境经济学为其他相关学科(如 环境管理、排污收费、环境法学、环境监察、环境评价)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要求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科目。
通过本课程学习, 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掌握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 掌握环境经济政策等内容。
四、相关课程的衔接1、本课程的前期课程为《政治经济学》、《环境科学基础》等。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各专业相关的专业课,例如《环境管理学》、《企业 管理》、《排污收费》、《环境法学》、《环境监察》、《环境评价》等。
五、课程学习要求1、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环境经济问题。
六、考核方式考核包括三部分:(1)理论知识考核:理论教学采取闭卷考核方式、占总成 绩的70%;(2)应用能力考核:通过撰写课程论文或报告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占20%;(3)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占总成绩的10%。
七、授课计划分配表章 课时 说明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经济学基础知识 4 安排0.5学时讨论第三章、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6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四章、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 4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五章、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4 安排0.5学时讨论第六章、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 6 安排1学时综合能力训练第七章、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价 5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八章、绿色GDP 3 安排0.5学时案例分析第九章、循环经济 4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十章、环境经济政策 5 安排1学时讨论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投资 4 安排0.5学时讨论第十二章、排污收费 5 安排1学时综合能力训练 第十三章、排污权交易 4 安排1学时案例分析第二部分 环境经济学教案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应该达到如下要求: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理解环 境问题实质是个经济问题,掌握环境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主 要研究内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大纲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题。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的基本理论、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治理基本理论,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学会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基础,并能较系统地参加本课程的学习。
三、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农业经济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基本方法、绿色GDP核算、资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环境税、循环经济、土地资源经济、矿产资源经济环境经济。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借此讲授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相关内容,将理论内容与相关时事热点文件相联系,学会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综合分析现实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多媒体的应用、案例教学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1.教学内容(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2.重、难点提示(1)经济学观点的环境反思;(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资源环境经济系统(3学时)1.教学内容(1)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概念及特征(2)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3)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功能2.重、难点提示资源、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资源产权理论(5学时)1.教学内容(1)一般产权理论(2)资源产权的基本理论(3)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4)资源产权的基本分配(5)国有资源产权再分配的市场配置2.重、难点提示(1)资源产权的基本理论;(2)资源产权制度基本模式;(3)国有资源产权再分配。
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环境科学和经济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交叉的产物,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的综合学科。
是研究环境资源合理配置的一门学问。
2.简析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2)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3)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及其作用4)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5)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6)国际环境问题3.试分析环境经济学今后发展的若干重大课题。
1)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以环境问题形式表现的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冲2)突和利益均衡的实证描述和理论分析。
3)适应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国家环境管理责任与权利的边界确定。
4)可持续发展规范下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与环境经济评价。
5)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代际和代内公平)的经济评价。
6)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变革。
7)微观环境管理的经济效率评价和政策设计。
4.简析对环境资源价值进行经济评估的作用。
1)表明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2)修正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确定国家、产业和部门的发展重点;4)评价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5)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5.关于当前全球(我国)所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主要有什么观点?有没有不同的声音?请检索并予评述。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基础1.名词解释:需求、供给、均衡、支付意愿、公共物品、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既有出售的愿意又有提供出售的能力,才能形成有效供给。
均衡: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案
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案一、引言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当代社会中日益凸显,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并掌握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教案旨在为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巧;3. 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 运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资源经济学导论1.1 资源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2 资源的分类与特征1.3 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分析1.4 资源配置与效率2. 第二单元:环境经济学导论2.1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2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2.3 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2.4 环境政策与可持续发展3. 第三单元:资源环境价值评估3.1 资源环境价值的概念与分类3.2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的方法与工具3.3 资源环境价值评估案例分析4. 第四单元:资源与环境的市场失灵4.1 外部性与环境损害4.2 公共物品与资源的非竞争性4.3 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5. 第五单元: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政策5.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5.2 资源环境政策的设计与实施5.3 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 期末论文:学生独立撰写一篇关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问题的论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课堂演示:学生小组展示一篇论文或案例分析,以便增加实际应用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导论》(第三版),作者:XX2. 课件:教师将准备针对每个单元的课件,供学生掌握课程重点内容。
环境经济学绪论(1)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上大学)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企业生产的规模、航空公司
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增加汽油税、设计公共政策(安全带和汽车安全的公共政策)
经济学基础知识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五 原理六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 价格指引个别决策者实现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
原理七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外部性:市场双方交易产生的福利结果超出了原先的市场范围, 给市场外的其他人带来了影响,污染 市场势力: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垄断
环境经济学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课
32 学时
冯倩
教材
环境经济学,左玉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马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经济学,李克国等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曼昆主编、梁小民翻译,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课程简介
经济学原理
• 当中东爆发战争时,美国的汽油价格上升,而二手凯迪 拉克轿车价格下降。 • 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长期保持石油的高价? • 24小时营业的餐饮店,夜里的顾客并不多,为什么它还 在营业? • 为什么企业获得零经济利润时还在经营?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 生产的过程
在微观层面上,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自 己的稀缺资源的问题 在宏观层面上,研究社会经济如何增长、稳定和发展的 问题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Environmental Economics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学根源及其矫正方法,理解环境价值构成及各种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理解和掌握不同污染治理政策手段的优缺点及其条件。
— 1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框架和方法(如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来理解和探析实际中遇到的环境问题的概念化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具备环境政策制定和环境价值评估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从事环境科学实践和科研工作奠定较好基础。
(三)素质目标:拓展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具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环境问题的意识,理解解决环境问题对于维持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维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促使学生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共品德和行为规范。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认识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各环境要素(大气、水等)的污染、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关系等问题。
(二)理解环境价值基本原理,理解环境政策设计原则及各种环境政策的特点。
(三)掌握分析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原理,掌握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原理和基本步骤,掌握各种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的使用条件及基本步骤。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学时一、环境二、环境问题的发展和研究三、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科学根源;关于人类未来的不同观点第二节环境经济学的内涵、研究内容及其作用1学时一、环境经济学的内涵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三、环境经济学的作用知识点:环境经济学的内涵、研究对象、任务和作用本章小结重点: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经济学的内涵、研究对象、任务及其作用— 2 —难点: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内容思考题:1、什么是环境?环境有何特性?2、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3、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涵是什么?4、论述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主要研究内容?5、环境经济学对现实经济发展有何作用?作业: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环境案例来讲解相关理论。
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差不多信息课程代码:260374课程名称:环境经济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nomics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27学分:1.5适用对象: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平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环境爱护基础、环境生态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题的科学。
本课程要紧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进展、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治理进行介绍,指出要解决环境问题第一要进行环境资源价值评估。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环境经济学》是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进展,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的治理的差不多理论,熟悉经济学基础理论,并学会环境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缘故2.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二)教学内容1.要紧内容人类环境和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当代环境问题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中国的环境问题3.问题与应用环境问题的实质(三)课后练习环境问题产生的缘故要紧有哪些?阐述环境毒理学的要紧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二章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进展历史2.把握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理论3.把握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理论4. 了解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5. 了解(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进展1.要紧内容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范畴;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零增长论”;“宇宙飞船经济观”3.问题与应用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的范畴要紧有哪些?第二节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理论1.要紧内容马尔萨斯的预言;李嘉图的观点;约翰穆勒的“静态经济”;极限增长论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静态经济”;“罗马俱乐部”3.问题与应用什么是资源供给的稀缺性?第三节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理论1.要紧内容外部性;解决外部性的途径;科斯定理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外部性;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外部成本3.问题与应用解决外部性的途径有哪些?第四节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1.要紧内容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边际效用;“均衡价值理论”3.问题与应用如何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衡量?第五节可连续进展理论1.要紧内容可连续进展的概念的形成;可连续社会的建立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可连续进展;自然资本;人造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3.问题与应用可连续社会的建立要满足哪些条件?(三)课后练习什么是环境资源的稀缺性?解决外部性的途径有哪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三章环境爱护和资源流淌(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资源流淌的差不多概念2. 了解资源流淌途径的选择3. 了解资源闲置的缺失(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爱护和资源流淌1.要紧内容环境爱护;资源投入;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资源流淌3.问题与应用环保投入的资源流淌要紧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节资源流淌障碍1.要紧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资源流淌障碍;经济体制与资源流淌障碍;资源结构与资源流淌障碍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同经济增长目标的冲突;同就业目标的冲突;同治理通货膨胀目标的冲突;同国际收支平稳目标的冲突3.问题与应用资源流淌的障碍要紧有哪些?第三节资源流淌途径的选择1.要紧内容社会保证制度;市场体制;价格体制;国际分工;产业结构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宏观经济调控3.问题与应用目前,如何促进我国市场体系的进展?第四节资源闲置的缺失与环境爱护的收益的比较1.要紧内容资源闲置的缺失;环境爱护的收益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短期收益;长期收益3.问题与应用环境爱护的收益能够通过哪些方面来说明?(三)课后练习资源流淌的障碍要紧有哪些?加快和促进资源流淌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四章环境爱护和进展模式(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生态效益型的经济进展2. 了解“先污染,再治理”进展模式的代价3. 了解“边进展,边治理”的可行性与局限性(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生态效益型的经济进展1.要紧内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3.问题与应用生态效益型经济进展的困难有哪些?第二节“先污染,再治理”进展模式的代价1.要紧内容“先污染,再治理”进展模式的代价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边际成本;边际社会缺失;边际私人缺失3.问题与应用“先污染,再治理”进展模式有哪些弊端?第三节“边进展,边治理”的可行性与局限性1.要紧内容“边进展,边治理”的进展模式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可行性;局限性3.问题与应用“边进展,边治理”的进展模式有哪些局限性?第四节以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的可连续进展道路1.要紧内容进展生态农业;进展环保产业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生态农业;环保产业3. 问题与应用进展环保产业的必要性有哪些?(三)课后练习政府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减少转入生态效益型经济进展的困难?(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五章费用效益分析:环境经济分析的差不多方法(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费用效益分析的概念2.把握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3.了解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评判标准(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费用效益分析1.要紧内容经济分析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财务分析;费用效益分析;环境经济分析3.问题与应用环境经济分析的一样步骤第二节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1.要紧内容消费者剩余理论;外部效应;影子价格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消费者剩余;无形成效;社会成本核算;影子价格3.问题与应用如何核算边际社会成本?第三节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评判标准1.要紧内容净现值贴现率;偿还期限;收益费用比值;内部回润率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净收益现值;偿还期限3.问题与应用费用效益分析的重要意义(三)课后练习费用效益分析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六章环境价值的评估(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直截了当市场法的概念2.了解替代市场法的概念3. 把握环境价值理论的应用(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直截了当市场法1.要紧内容生产率或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或收入缺失法;机会成本法或社会收入缺失法;复原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人力资本;机会成本;影子工程3.问题与应用直截了当市场法有哪些局限?第二节替代市场法1.要紧内容资产价值法;工资差额法;旅行费用法;环境质量成本法;环境功能成本法;调查询问法;专家函询法或德尔斐法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土地价值法;工资差额法;旅行费用法3.问题与应用环境功能法的要紧步骤包括哪些?第三节环境价值理论的应用1.要紧内容环境价值理论的一样原则;关于环境爱护分经济成效;环境缺失的估算与评判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理论;环境价值货币化理论;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理论3.问题与应用有哪些常用的环境爱护经济成效指标?(三)课后练习如何对环境缺失进行估算?(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七章环境污染操纵(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最优污染水平2.熟悉排污收费3.了解排污标准4.了解排污权交易(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最优污染水平1.要紧内容外部性问题;最优污染水平的确定;阻碍环境污染水平的若干因素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外部性;环境容量;环境净化能力3.问题与应用如何确定最优污染水平?第二节排污收费1.要紧内容操纵污染的两个方法;庇古税;对排污费的性质的认识;排污收费的作用;排污收费的局限性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最优庇古税;最优排污费率的确定3.问题与应用排污收费的作用和目的第三节排污标准1.要紧内容排污标准;排污标准的制定;排污标准的局限性;排污收费的实际运用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排污标准;产品税3.问题与应用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第四节排污权交易1.要紧内容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依据;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和宏观效应;;实行排污权交易的条件;排污权交易的操作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排污权交易;微观效应;宏观效应3. 问题与应用排污权交易的要紧特点(三)课后练习排污收费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别有哪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第八章环保产业(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环保产业2.了解环保投资(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保产业1.要紧内容:环保产业的含义和内容;中国环保产业的状况;进展环保产业的措施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环保产业3.问题与应用中国环保产业结构如何?第二节环保投资1.要紧内容环保投资的概念;环保投资的范畴;环保投资的资金来源;环保投资效益;提高环保投资效益的要紧途径2.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环保投资3.问题与应用如何评判环保投资效益(三)课后练习我国环保投资存在的要紧问题?(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演讲为主,教师稍作点评。
环境经济学01绪论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一. 起步阶段
1. 2. 3. 1. 2. 3. 4. 5. 6. 1978年太原会议 1979年 1980年 1980s’ 1992 1994 1995 1999 2003
二. 发展阶段
环境经济学发展现状
一.环境政策经济学 二.国际环境经济和政策 三.空间环境经济学 四.宏观环境经济学 五.环境评价和环境核算 六.可持续发展研究
环境经济学定义
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环境资源合理配置的一门 学问;其形成和发展,同时在两个方面为人类 知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是扩展了环境科学的内容,使人们对于环境问题 的认识增添了经济分析的视角; 二是使经济科学在更为现实和客观的基础上得到发 展,增强了经济学对于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 解释力,而这二者又都为人类克服环境危机的 现实行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环境经济学虽仅 有四、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却产生了非常明显 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 微观环境经济学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市场机构与环境资源配置 环境污染与保护的损益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创新与环境经营 市场经济手段 宏观环境经济学研究从总量出发, 环境资源核算 环境经济投入产出分析 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效应与国际协调 环境效益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政策与环境管理
① 环境污染与保护的损益分析
微观环境经济学
① 环境影响评价
微观环境经济学
① 生态创新与环境经营
微观环境经济学
① 市场经济手段
宏观环境经济学
① 环境资源核算
宏观环境经济学
① 环境经济投入产出分析
宏观环境经济学
① 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
宏观环境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它利用 经济学理论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来揭示、分析、评价 和指导制定关于资源和环境方面的政策。
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三个主题 1.效率(efficiency) (1)考虑效率的一种方法是根据丧失的机会得来的。 如果资源利用存在某种程度的浪费,那么机会就会 被滥用。(能源)
2.最优(optimality) (1)最优和效率相联系。一种资源配置如果没 有效率就不能最优,效率是最优的必要条件; 但是,效率不是最优的充分条件,即使资源配 置有效率,也不一定能令全社会最满意。 (2)几乎总存在各种各样不同的有效率的资源 配置,但从社会观点看只有一个是“最优”的。
3.可持续性
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正根据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制定和
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 》。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概念 正如美国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专家 G· 鲁宾 逊· 格雷戈里(G.Robinson Gregory)所说, (自然)资源配置所需要的经济学,不是 什么特殊牌号的经济学,那些适用于生产 汽车、电脑、可口可乐的需求与供给理论, 同样也适用于(自然)资源。
大量事实表明,一方面,环境污染引起环
境退化;另一方面,环境破坏又加剧了环境污 染。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破坏要比环境污染更严 重,且更难以解决。据美国《公元2000年地球》
预测,可再生资源,如森林,现在以每年1500
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
(二)“生态发展”概念的提出
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提出了“生
3.英国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 马尔萨斯 (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传统经济学不考虑“经济外部性”,而经济外部性是环境问题的根源。
2衡利,因为经济增长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速率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环境经济学的产生
解决环境问题的前提就是要对其进行经济学分析。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在分析、解决环境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缺陷。
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外部性、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的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问题一般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经济学研究,就是运用经济学思维和经济学工具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判断。
第五节 经济分析在环境问题研究中的作用
现代经济学为环境和自然资源分析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和分析工具。
经济学按所研究的经济问题的范围、经济范畴、经济概念的不同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即个体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企业、消费者和资源所有者)的经济行为。
3.1960年罗纳德.H.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产权理论。产权理论认为,产权不明晰是外部性生产是一个典型来源。
解决外部性理论问题可以用市场交易形式替代“庇古税”
4.环境资源一般具有公共产权或开放性的特征,这也是环境资源滥用的原因。
5.1968年哈丁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公地悲剧”的概念,公有资源往往被过度利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税收,也可以将公有资源变为私有资源的途径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节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2.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
3.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5.国际环境问题。
第四节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实质就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1)把自然界高品位状态的物质和能量,经过开采、加工、转换、使用和排放,变成低品位的形式,这种改变极大地影响大气、土壤和水体的质量;
(2)科技的进步;
(3)新的合成物质
(4)公众已经开始追求一个清洁、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第二节 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传统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比较
传统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1.不考虑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案
课次
1
课时
2
课型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
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绪论
1.1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2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3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4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5经济分析在环境问题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经济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环境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2.主要研究私人物品,即可以在市场购买到的那些物品
2.主要研究共公品,不存在现成的市场或市场存在缺陷,无法进行有效的供给。
3.不考虑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
3.考虑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
4.不重视涉及时间的选择问题,例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代际间公平问题
环境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机理的社会科学。
第一节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环境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如此。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它因中心事物不同而不同。环境经济学中的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场所。
4. 重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代际间公平问题
5.基本不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容量的有
限性
5.明确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
1.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2.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情况下,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产生的外部影响。
庇古在书中引用了一个典型的环境问题来说明外部性的具体表现,一辆在铁路上行进的蒸汽车冒出的火星,引燃了路边成熟的麦田。庇古还提出了实现外部效应内容化的方法——对引起外部性的活动征税或补贴。
3.环境问题的类型:
(1)原生环境问题(灾害)
——由自然原因产生的。
(2)次生环境问题(公害)
——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注意:
——许多环境问题多是原生的和次生因素混在一起。
4、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2)环境污染,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排入自然环境,使环境质量下降,以致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
了解环境问题的类型、实质,熟悉环境经济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掌握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环境经济学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
难点: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一章 绪论
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学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这一矛盾而产生的。
经济学:就是研究怎样将稀缺性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最佳配置,用于满足人民无限欲望的社会科学。
2.宏观经济学(即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总投资、货币流通量、价格水平、失业、通货膨胀等。
3.微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4.宏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是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问题。
多媒体讲解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二、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
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大致经历了简单禁止、末端治理、综合防治三个阶段。
三、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1)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
(2)环境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依赖于经济的不断发展。
环境问题是个经济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经济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