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学生练习)
小学生课本剧
小学生课本剧《郑人买履》场景一:(郑人家中)旁白:有个郑国人想买一双鞋,他在家里先用一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座位上。
急急忙忙赶到集市。
场景二:(集市)店主:卖鞋卖鞋,我的鞋子款式号码应有尽有,清仓大处理,滴血大甩卖!快来买鞋。
旁白:听到叫卖声,郑人便走了进。
但是一进门却一拍后脑勺说——郑人:哎呀坏了!我忘带了在家里就量好的尺寸,这可急死我啦!(郑人一溜小跑)旁白:说时迟那时快,郑人又匆忙赶回家中取尺码,可当他拿回尺码时发现鞋店早就关门了。
路人:这位兄台,你给自己买鞋,怎么不拿自己的脚去试呢?旁白:但是这位循规蹈矩的郑国人却说---郑人:哎,老弟这你就不懂了,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脚啊。
所有人:你可真是翻来覆去,多此一举。
课本剧《八仙过海》(场景一海边)《旁白》今天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天宫里来了好多的神仙为她祝寿。
有八位神仙驾着白云也要到天宫,他们是:汉钟离、铁拐李、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何仙姑。
他们驾云飘飘荡荡降在东海边上。
(场景二过海)吕洞宾对众神仙说:“今天飞过东海,便显不出咱神仙的本事,不如让宝物带着我们漂洋过海吧。
”众神仙齐声说:“好!”1大胡子铁拐李:(取下药葫芦,往海中一抛,葫芦马上变成了一艘大船)铁拐李跳上葫芦说:“葫芦帮我过了海”;2 大肚皮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往海中一丢,一张大如席子的扇子铺在了海上)汉钟离躺在扇子上说:“扇子浮我过了海”;3白胡子张果老(倒坐在毛驴上,“得儿得儿驾!过了海”;4 轻飘飘的吕洞宾(把宝剑抛入海中,骑上宝剑,剑划开水面,“哗啦哗啦过了海”;5何仙姑(把荷花轻轻放入水中,荷花一下子铺开了好大一片。
何仙姑站在荷花上,犹如出水芙蓉)喊;“呼啦呼啦过了海”;6韩湘子(玉笛放在水中,不仅可以当船,水击笛孔时还有音乐响起。
“嗵”,活泼的韩湘子蹦到了玉笛上)“哧溜哧溜过了海”;7蓝采和(放大花篮入水后滴水不漏。
小学生郑人买履的作文
小学生郑人买履的作文小学生郑人买履的篇一从前有一个郑国人,他的鞋很破损,上面全是洞,把脚都磨出了血泡,走在路上时常会被刺伤,鞋带没有一根是完整的都是好几段接起来地,家里也很穷,常常吃不饱,穿不暖,他想:“这鞋子实在不能穿了”,于是他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鞋。
他先把自己的脚量好,然后顺手把尺寸放到了座位上,匆匆忙忙的去集市了,走路非常很艰难,因为地上全是石子。
到了集市,有很多卖鞋的,他选了一双最适舍的,才发现尺寸不见了,他想尺寸到底在哪呢?没有尺寸他可买不了鞋呀,他在身上,找来找去,也没有见,这时他才想起他的尺寸放在凳子上了,于是对商人说我忘带尺寸了,商人对他说没带尺寸没关系,你用自己的脚一量就行了,但那个郑国人没有听他的建议,而是急急忙忙的回家取尺寸,他每一步都很艰难,脚上还有伤口,好不容易走了个来回,拿上了尺寸,这时集市却散了。
因此他没有买到鞋。
旁边看着的人都取笑他,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呢,但他却说:“我可以相信尺寸,但是不信自己的脚”人人听了都不解回家了,这个穷人还是穿着他以前的破鞋,这时他又渴、又饿、又累的站在空阔的大街上,心里不是个滋味。
这个人也真糊涂呀!小学生郑人买履的作文篇二在春秋时期,发生了很有趣很可笑的一件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郑国人的身上。
那是一个晚上,郑人发现自己的鞋子被老鼠咬破了,穿上鞋子,脚指头全露了出来,已经无法补了。
他看了看自己的鞋子,又摇了摇脑袋,闭上了眼。
突然,他睁开眼,眼珠骨碌一转,似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决定去买一双新鞋子。
于是,他找出一截草绳,又找出一块布,用草绳量好脚的尺寸,又用毛笔在布上画出脚的形状,准备第二天上街买鞋呢!第二天,他穿着长衫,穿着破鞋来到了集市。
只见他东转转,西瞧瞧,哪儿也瞧不到鞋店。
他想,鞋店在哪儿呢?为什么我找不到鞋店呢?买不到鞋可就糟糕了。
他身后的人群也开始发现他鞋上的破洞,开始嘲笑他。
这个郑人不为所动,继续寻找鞋店。
等他找到鞋店时,都已经日上三竿了。
郑人买履学案
郑人买履学案郑人买履学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1.指导朗读,理解寓言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2.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想: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
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
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
(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3、郑人买履(zhèngrénmǎilǚ)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用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生搬硬套、死搬教条灯谜河南人买鞋典故郑人买履二、作家、作品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
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
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
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题
郑人买履文言文阅读题一、基础字词理解(5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 郑人有欲买履者(履:鞋子)- 先自度其足(度:duó,量长短)- 至之市(之:到……去)- 而忘操之(操:拿)- 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解析:- “履”在古代就是鞋子的意思,这是基本的实词含义。
- “度”在这里是动词,读“duó”,表示测量的动作。
- “之”在“至之市”中是“到……去”的意思,这是“之”作为动词的用法。
- “操”结合语境,是郑人忘记拿量好尺码的东西,所以是“拿”的意思。
- “反”是通假字,通“返”,返回的意思,这是文言文常见的通假现象。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B. 至之市/而忘操之C. 郑人有欲买履者/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D. 何不试之以足/以刀劈狼首答案:C解析:- A项中,“先自度其足”的“度”是“量长短”的意思,“吾忘持度”的“度”是“尺码”的意思,二者不同。
- B项中,“至之市”的“之”是“到……去”的意思,“而忘操之”的“之”是指代量好的尺码,二者不同。
- C项中,“郑人有欲买履者”和“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中的“者”都是“……的人”的意思。
- D项中,“何不试之以足”的“以”是“用”的意思,“以刀劈狼首”的“以”是“用”的意思,但它们的语法结构不同,“何不试之以足”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何不以足试之”。
3. 给下列句子中的“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A. 代词,指尺码B. 到……去C. 助词,无实义D. 代词,指剑答案:A;B;C;D解析:- “而置之其坐”中“之”指代尺码,郑人把尺码放在座位上,所以选A。
- “至之市”的“之”是“到……去”的意思,所以选B。
- “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所以选C。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中的“之”指代剑,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所以选D。
(完整版)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上)试卷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上)测试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根据原文填空)15分1、菊花盛开,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或、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严霜既降,零落,惟菊独盛。
2、日则有,夜则有,夜又有。
三者之中,日最明,次之,又次之。
3、日长而夜短,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日中为。
4、龟与兔竞走,兔行,中道而,龟行,努力不。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5、读书须有三到:到、到、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
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6、舜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二年成,三年成。
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二、判断题(根据原文意思做题)10分1、《放风筝》一文中,“汝前行,吾后行”的“汝”是你的意思。
()2、《雨》一文中,“风吹云散,明月初出”描写的是雨前的景象。
()3、《日时》一文中,“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午”的时间指的是夜半。
()4、《猫捕鱼》一文中,猫“全身皆湿”是因为到缸里洗了个澡。
()5、《龟兔竞走》一文中,“竞走”的意思是比赛走路。
()6、《五官争功》一文中,只有耳朵没有发言。
()7、《莲》一文中,我们知道了“藕”其实是莲花的果实。
()8、《岁寒三友》一文中,我们知道了岁寒三友是梅松菊。
()9、《铁杵磨针》一文中,“功到自然成”是李白感悟到的道理。
()10、《南辕北辙》一文中,“之楚者”为出行做了充分的准备,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方向和目标。
()三、选择题(根据原文意思做题)10分1、“天地混沌如鸡子”中“鸡子”的意思是()A.小鸡B.鸡蛋C.母鸡的儿子D.鸡中的君子2、“天西北,故日月星辰焉;地东南,故水潦尘埃焉。
”填空正确的一组是()A.覆、归、倾、移B. 覆、倾、归、移C. 倾、移、覆、归D. 倾、覆、移、归3、下面哪件事不是舜所为()A.耕历山B.畔东湖C.陶河滨D.渔雷泽4、下面哪个称号不符合欧阳修()A.文学家B.史学家C.唐宋八大家之一D.号酒翁5、《推敲》一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A.贾岛和韩信B.贾玲和韩愈C.贾岛和韩非D.贾岛和韩愈6、“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就在什么上面书写()A.荷叶B.芭蕉叶C.蒲叶D.香蕉叶7、王冕能去僧寺居学是谁的建议()A.父亲B.母亲C.自己D.和尚8、“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中“之”指的是()A.喜鹊B.乌鸦C.母鸡D.鹦鹉9、《郑人买履》一文中多次出现“度”,其读音不同,意思更不同。
《郑人买履》练习题及答案
导语: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成绩。
下面是《郑人买履》练习题及答案,欢迎同学们的练习。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给下列字注音。
①履( ) ②宁( )3、解释字词。
(1)履( ) (2)操( )(3)宁( ) (4)罢(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韩非子》韩非战国2、①履(lǚ) ②宁(nìng)3、(1)鞋子 (2)拿 (3)宁可 (4)集市已经解散4、①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解散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②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5、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实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削足适履如履薄冰履险如夷。
走进小古文 第2版 答案
走进小古文第2版答案1.程门立雪教学内容:《程门立雪》【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程颐刚好在坐着打瞌睡。
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酢一直站在那等。
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程门立雪》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通过小古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3.丰富学生的古诗文积淀,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读通古文,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小古文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准备讲解、表演。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读一读。
1.小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古文《程门立雪》ppt。
2.小老师示范朗读。
3.小老师引领下面同学逐句朗读小古文,注意读准生僻字字音。
4.学生自由练读。
5.小组汇报朗读,小老师评议。
二、讲一讲。
1.小老师借助注释,带领学生理解词义。
2.学生质疑,小老师释疑解惑。
3.学生分组讲讲小古文内容。
4.分组汇报交流,小老师相机点拨。
5.出示小古文翻译,学生自由读一读。
6.小老师介绍相关故事背景、人物资料等知识,其他学生补充。
三、演一演。
1.小老师示范表演小古文《程门立雪》。
2.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小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表演,评议。
四、议一议。
小老师:学了这篇小古文,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今后该怎么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敬师长,虚心好学。
五、教师总结。
小老师准备充分,讲解准确,指导到位,表演精彩。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良好。
2.兄弟争雁教学内容:《兄弟争雁》【原文】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
”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fán)宜。
”竞斗而讼(sòng)于社伯。
小学生经典成语造句(精选130句)
小学生经典成语造句(精选130句)小学生经典成语造句1、获益匪浅:这绝对是能让你我都获益匪浅的一项合作2、惟妙惟肖:这幅画上的几只小猫画得惟妙惟肖,好像一叫这会跑出来似的。
3、迫不及待: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4、自作自受:他今天落到这样的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5、兴高采烈: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6、郑人买履: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否则就会闹郑人买履的笑话。
7、赞叹不已:看到他写了漂亮的毛笔字,大家赞叹不已。
8、见贤思齐: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9、焕然一新: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0、初出茅庐:他虽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11、马到功成:朋友要去参加考试我发自内心的祝她马到功成。
12、别具一格: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13、顶天立地: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4、大打出手:他们原本是好朋友,想不到竟为了一件小事而大打出手。
15、人定胜天:母亲告诉我"人定胜天"的道理,叫我别害怕失败。
16、欣欣向荣:我们的祖国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17、寸草不生:我们要把寸草不生的大沙漠改造成造福人民的绿洲18、同心协力: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19、如鲠在喉:我知道真象,但又不克不及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20、祸国殃民: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21、卷土重来:这次角逐虽则表现不佳,但我决定明天卷土重来。
22、无济于事:遇事需当机立断,任何犹豫和怯懦都是无济于事的。
23、坚持不懈:他努力工作,坚持不懈,深受老板器重24、车水马龙:节日里,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极了。
25、人声鼎沸:工地上,人声鼎沸,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
26、莘莘学子:这书院有许多莘莘学子。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10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107页一、课文标题《语文园地三》二、课文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寓言故事,其中《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富有哲理。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领悟到做事情要随机应变,不要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三、课后练习1. 熟读课文,背诵《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的理解。
四、课文注释1. 《刻舟求剑》:比喻固守陈规,不善于变通。
2. 《郑人买履》:比喻过分拘泥于教条,不会变通。
五、插图本页插图是一幅漫画,描绘了一个人用刻舟求剑的方法在河中寻找失落的剑,旁边有一个卖履的人。
这幅漫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课文中寓言故事的主题。
六、课文朗读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加强语感,为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七、识字写字1. 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有:剑、沉、履、遂。
2. 要求会写的生字有:乘、失、及、刻、此、想、如、解、套。
3. 写字指导: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生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八、语文园地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日积月累”、“趣味语文”和“成语接龙”三个栏目。
“日积月累”栏目要求学生积累一些常用的成语;“趣味语文”栏目让学生了解一些有趣的汉字谜语;“成语接龙”栏目则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成语,并学会用它们造句。
通过这些栏目,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九、单元小结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寓言故事,通过学习《刻舟求剑》和《郑人买履》,学生可以领悟到做事情要随机应变,不要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积累成语,掌握常见的生字词和书写方法。
此外,还通过“趣味语文”和“成语接龙”等栏目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郑人买履》练习与作业
《郑人买履》课后练习(一).同步反馈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置之其坐()(2)反归取之()2.请指出“之”、“而”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1)之:至之市()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2)而:而置之其坐()而忘操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2)至之市,而忘操之(3)及反,市罢,遂不得履(4)宁信度,无自信也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拓展阅读揠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病――劳累。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悯其苗()揠之()苗则槁矣()2.解释加横线的字。
悯()长()揠()谓()予()趋()槁()非徒()3.对下列加横线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2)返归取之(3)其子趋而往视之(4)至之市,而忘操之A(1)(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C(1)(2)相同,(3)(4)相同 D(1)(2)不同,(3)(4)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
(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2)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5.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6.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022年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2022年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开心阅读。
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①壁引其②光,发书映光而读之③。
邑人④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⑤。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⑥成大学。
(注释)①穿:凿穿。
②其:它的,指蜡烛。
③之:指代书。
④邑人:同县的人。
⑤偿:报酬、回报。
⑥遂:于是、就。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A.不逮:烛光照不到。
B.穿壁:在墙上凿洞。
C.大姓:姓“大”的人。
D.佣作:做雇工,劳作。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________。
(用文中原句回答)[3]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文章,完成练习。
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端。
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⑤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①羿: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
②请:求。
③西王母:仙人名。
④姮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⑤斫:砍。
[1]请你给这篇神话故事起个名字。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故异书言:______________(2)名刚:___________[3]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于嫦娥“窃之奔月”的行为,你怎么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做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小学生] 跟我学小古文打卡第42课:《郑人买履》
2019-07-16原文每天背诵一篇小古文,语文成绩差不了。
一起来欣赏今天的小古文吧。
打卡第42课郑zhènɡ人rén买mǎi履lǚ郑zhènɡ人rén有yǒu欲yù买mǎi履lǚ者zhě,先xiān自zì度dù其qí足zú,而ér置z hì之z hī其qí坐zuò。
至z hì之z hī市s hì,而ér忘wànɡ操cāo 之z hī。
已yǐ得dé履lǚ, 谓wèi曰yuē:“吾wú忘wànɡ持c hí度dù”。
反fǎn归ɡuī取qǔ之z hī,及jí反fǎn,市s hì罢bà,遂s uí不bù得dé履lǚ。
人rén日rì:“何hé不bù试s hì之z hī以yǐ足zú?”曰yuē:“宁nínɡ信xìn度dù,无wú自zì信xìn 也yě。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怎么样)的人。
(定语后置)4.先:首先,事先。
5.度(duó):衡量。
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6.而:顺承连词意为然后7.置:放,搁在。
《郑人买履》练习题及答案
《郑人买履》练习题及答案1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词语完成翻译。
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翻译: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原文:至之市,而忘操之。
翻译: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
原文: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翻译: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
原文: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翻译: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原文: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翻译: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原文: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翻译: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a 而置之其坐。
参考答案:a 通假字:坐,同“座”。
意思:座位。
b 反归取之。
b 通假字:反,同“返”。
意思:回去。
3 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试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a 而置之其坐。
参考答案:a 之:脚的尺寸、尺码。
b 至之市。
b 之:到、往。
c 而忘操之。
c 之:脚的尺寸、尺码。
d 反归取之。
d 之:脚的尺寸、尺码。
e 何不试之以足。
e 之:履、鞋。
4 试写出画线的字的汉语拼音并解释其意思。
a 先自度其足。
参考答案:a 读音:dúo。
意思:量。
b 吾忘持度。
b 读音:dù。
意思:脚的尺寸\尺码。
c 宁信度。
c 读音:dù。
意思:脚的尺寸\尺码。
5 文中的买履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
6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参考答案: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知识点+同步练习1、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知识点+同步练习一、简介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隋末举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丞。
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还故乡。
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
工诗赋,尤擅五言诗。
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二、故事背景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足疾罢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三、课文翻译原文: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弃官后隐居于此。
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
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小牛。
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采食野菜。
译文: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
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大家相对无言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
四、问题归纳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
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
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 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3.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练。
小学生演讲成语故事ppt -郑人买履
郑国人瞪圆了眼睛,一本正经的说,这尺码 是我反复量出来的,最准确,我当然相信它,
我的脚,不一定可靠啊!
人们听了,经不住哄堂大笑
古代,有一个郑国人,鞋子破了,想到集市上 去买一双新的,买多大的呢
他在家里找了把尺子,用尺子仔细量了一下自己 的脚,做了一个尺码。然后就放心到集市上去了。
集市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他随着人流 挤来挤去。
啊,有了,他眼睛一亮
终于找到了卖鞋的摊子
到了鞋摊,他挑了又挑,好不容易选中了 一个试样。
刚要买,一摸兜,哎呦,刚才出门太匆 忙了,把量好的尺码忘在家里了
说完,便要回家拿尺码去,卖鞋的人叫住他
你给谁买鞋啊?
给我自己买啊
卖鞋者说,那要什么尺码,穿上试试不就行了吗?
那郑国人说,不,我量的尺码很仔细,可准了。 照着它买准错不了,我还是回去把尺码拿来吧,
免得买的不合适。
说完,转身跑
郑国人跑回家,东翻翻西看看,那个尺码竟找不到 了,最后,他终于在床下找到了那个尺码。
他又急急忙忙的赶往集市,可鞋破了不跟脚啊
等他气喘吁吁在走在集市时,已经晚了, 集市散了,鞋摊也早收了。
郑国人穿着开着口的破鞋,手里拿着尺 码,懊悔的在街上走来走去
人们听说这件事以后都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郑人买履》课堂实录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郑人买履》课堂实录师:这节课咱们一同来学习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郑人买履》(板书)。
师:“郑人买履”是一个--什么语?众生:成语。
师:我们曾学过很多成语。
你能想到哪些呢?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位置上,大声把想到的成语说出来:伸手指计数,一分钟时间,看看谁说得快,说得多。
谁的嘴没张,那就说明他在偷懒哟!(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大声地说成语,用手指计数。
老师巡视,对不认真讲说的学生提醒。
)师:说五个以上的请举手,说十个以上的请举手。
同学们都很棒,大家平时要多做这些词语接龙的练习,增强自己提取词语的能力,使自己在写作时词汇更丰富。
谁知道郑人买履这个成语的意义?谁查过字典?一学生(回答字典上的意思):讽谕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师:为什么这个成语是讽刺那些只相信教条的人?这个成语的来历是什么,有个什么样的故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郑人买履》这一课。
评:1、这篇课文题目是成语,利用此情此境来复习成语,就教学方法来说,是随机教学。
就教学效果来说,又是无为教学。
用比赛的方式,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自觉地投入,表面看是比赛说成语,实际是成语运用的练习。
只有能随时随地地提取,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2、教学方法来说,运用了诲。
告诉学生记住的东西要常运用。
学法是说和习。
3、课堂教学刚开始的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应该让学生很快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
运用说往往是课堂组织教学最有效的手段。
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老师此时一定要巡视,促使每一个学生行动起来。
(出示大屏幕:教学目标)师:有的放矢才能射中目标。
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什么?请看屏幕上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掌握7个字词:生字“履”和“遂”;多义字“置”和“之”;通假字“坐”和“反”;多音多义字“度”。
2、会背会讲课文。
3、会做课后题。
4、懂得两个道理:不能死搬教条;不能不相信自己。
5、知道寓言是怎样写的。
(生自读)师:要想完成这些目标,主要靠大家自己学习。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日常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日常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文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再回答问题)。
楚人有__________于郑者,为________之柜,薰以___________,缀以___________,饰以___________,辑以___________,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用“/”在文中画出朗读时的节奏。
(2)“薰”通________,“辑”通________。
(3)课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后世称他为__________,战国末期_____家。
他是__________的学生,_____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
(4)“买椟还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郑人为什么会“买椟还珠”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______》。
[2]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惠:①受到的好处。
②智慧。
③敬词。
甚聪惠(________)[3]读下面的句子,停顿划分恰当的一项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为设果,果有杨梅。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他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B.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3. 阅读乐园。
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①。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②。
诸儿竞走取之③,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④,此必苦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郑人买履郑人且①有置履者,先自度②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③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乃反④,市罢⑤,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①且:②度:③至: ④返:⑤罢: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履()(2)坐()(3)遂()2.选出“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
()()A.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而忘操之C.反归取之D.何不试之以足3. 用“/”标出下边句子的朗读停顿处。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读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答:5.“郑人买履”已成为一个成语。
请再写出两个跟“履”有关的成语。
答:三峡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字,(朝代)学家。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绝多生怪柏()()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⑥猿鸣三声泪沾裳()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⑧自三峡七百里中()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②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今义:5.解释下列词句:①重岩叠嶂:②素湍绿潭:③清荣峻茂:④林寒涧肃:⑤晴初霜旦: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②嶂③蔽④曦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
(试用两个字概括)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16.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①略无阙处( ) ②不见曦月( ) ③夏水襄陵( )④沿溯.阻绝( ) ⑤素湍.绿潭( ) ⑥绝多生怪柏(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自.非亭午夜分实在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时②或.王命急宣上⑥林寒涧肃.如果③良.多趣味即使④至于夏水襄.陵寂静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1.三峡是指、和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县与湖北省市之间。
2.填补原文空白。
3.选文第①段与第②③④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4.选文②③④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各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5.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②春冬:③秋季:6.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梦溪笔谈1、给加点字注音:喙()穰()梵( )履 ( ) 钗( ) 讫()2、填空:(1)沈括(朝代)家、家,所着共30卷,内容涉及天文、地理、、、、、。
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时期的科学成就。
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1)、钱帅登之乃以瓦布之问塔动之因便实钉之(2)、乃以瓦布之贻以金钗4、翻译下列句子。
(1)、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3)、人皆伏其精练。
一、第一部分:二、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三、其喙有钳( ) 岁以大穰( ) 贻以金钗( ) 但逐层布板讫( )四、2.选出对各加点字正确解释的一项。
(4分)五、(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 )六、A.虫的名字B.正在C.方才D.于是七、(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⒈解释加点词⑴一屠晚归屠:⑵缀行甚远缀:⑶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⑷屠大窘窘:⑸顾野有麦场顾:⑹苫蔽成丘苫蔽:⑺弛担持刀弛:⑻眈眈相向眈眈:⑼一狼径去径去:⑽其一犬坐于前犬坐:⑾目似瞑,意暇甚瞑:暇:⑿屠暴起暴:⒀又数刀毙之毙:⒁一狼洞其中洞: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⒃止露尻尾尻:⒄狼亦黠矣黠: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⒉一词多义:⒊划分朗读音节⑴其一犬坐于前⑵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⑶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⑷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⒋古今异义:屠自后断其股股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⒌填空:⑴《狼》节选自《_____》, 作者是_____,字_____,号____, 清朝着名_____家。
⑵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⑶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⑷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⑸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⑹“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_____________一句。
⑺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____,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
⑻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____。
?????????????????????????????????????????????????????????⑼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杀狼。
⒍写出含下列加点字的成语。
⑴场主积薪其中⑵屠乃奔倚其下⑶意暇甚⑷乃悟前狼假寐⒎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⒏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同步达纲练习】一、分别给下列加黑生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1)眈眈相向ān én()(2)苫蔽àn àn()(3)少时ǎo áo()(4)弛ǐ í()二、解释下列加黑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7)一狼乃从()(8)屠大窘()三、表现狼的狡诈行为的句子是()A.乃悟前狼假寐。
B.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D.一狼洞其中,意将送入以攻其后。
四、下面各句中加黑的词各有两种解释,请你选择。
(1)狼不敢前(A.前方B.上前)()(2)恐前后受其敌(A.攻击B.敌人)()(3)一狼洞其中(A.洞口B.打洞)()(4)其一犬坐于前(A.像狗一样B.狗)()(5)索下,下复听之(A.听见B.听从)(6)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A.钻洞 B.隧洞)五、对下面一词多义的词语加以解释。
①止有剩骨①意暇甚②一狼得骨止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六、解释下列加黑词的意义或用法。
(1)顾野有麦场()(2)屠乃奔倚其下()(3)乃悟前狼假寐()(4)屠暴起()(5)以刀劈狼首()(6)盖以诱故()七、下边句子中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狼亦黠矣,而倾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创新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简答题。
1. 文章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黠”2. 从文中找出屠户心理变化的语句,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3. 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4. 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出处。
解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④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五、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六、选择题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2.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B.本文是一篇随笔札记。
C.本文是一篇笔记体小说。
D.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3.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把对的选出来。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