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微胶囊喷雾干燥法
药剂学课件--微型包囊课件

PPT文档演模板
药剂学课件--微型包囊课件
2、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⑴羧甲基纤维素钠:常与明胶配合作复合囊材, 配比 CMC-Na(1-5g/L):明胶(30g/L) = 2 :1
⑵甲基纤维素: 用量为10-30g/L,亦可与明胶、 CMC-Na、PVP等配合作复合囊材。
⑶乙基纤维素:遇强酸易水解,不适宜强酸性物质。 ⑷纤维醋法酯:可单独使用(30g/L左右)或与明胶配合。 ⑸羟丙甲纤维素:能溶于冷水成为粘性溶液,长期贮存稳定。
PPT文档演模板
药剂学课件--微型包囊课件
2.单凝聚法的工艺流程
•?
•加量为总体 积的3倍
•胶联 剂
•凝聚 剂
PPT文档演模板
药剂学课件--微型包囊课件
单凝聚法: 3、成囊条件
•透明区
•⑴凝聚系统的组成 • • 用三元相图来寻找成囊 系统产生凝聚的组成范围。
•明胶10% •硫酸钠10%
•水80%
PPT文档演模板
药剂学课件--微型包囊课件 •28
物理化学法(二)复凝聚法
使用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作为 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胶联且与囊心物 凝聚成囊的方法。 复凝聚法是经典的微囊化法, 适合于难溶性药物的微囊化。
PPT文档演模板
药剂学课件--微型包囊课件 •29
•物理化学法(二)复凝聚法
1、 原理:将溶液pH调至明胶的等电点以下使之
带正电荷(pH4-5),阿拉伯胶仍带负电,由于 电荷互相吸引胶联成正负离子的络合物,溶解度 降低而凝聚成囊,加水稀释,加甲醛固化即得。
PPT文档演模板
药剂学课件--微型包囊课件 •30
•复凝聚法 2.复凝聚法的复合材料
明胶与阿拉伯胶(或CMC-Na或CAP等多糖) 白蛋白与阿拉伯胶 海藻酸盐与聚赖氨酸(或壳聚糖) 海藻酸与白蛋白
4第3章微胶囊技术详解

(三)微胶囊造粒方法
1.物理方法 喷雾干燥, 喷雾凝冻, 空气悬浮, 真空蒸 发沉积, 静电结合, 多孔离心 2.物理化学方法 水相分离, 油相分离, 囊心交换, 挤压锐 孔粉末床, 熔化分散,复相乳液 3.化学方法 界面聚合,原位聚合,分子包囊,辐射包囊
(四)微胶囊的释放
1. 释放时间 立即 延时(缓释) 2. 释放方法 物理 电磁 化学 机械方法( 加压 破形 摩擦) 加热方法 燃烧 熔化 用酶, 溶剂或水对其溶解
2. 特点
包裹率高;多余壁材与微胶囊产品的分离效 果好。 壁材一般为纯物质,为热熔型,最好熔化后 粘度小于5000cP;
心材最好为球形(可小于150m)。
工作原理图:
三、物化法微胶囊造粒技术
(一)相分离法(水相,油相分离法) (二)囊心交换法 (三)挤压法 (四)锐孔法
(五)粉末床法
(一)相分离法
形成胶囊壁(薄膜)。
原理示意图:
活性单体举例:
2.特点
(1)聚合反应 缩聚或加聚反应, 如为前者,反应时会放酸, 不适合易酸变性的材料; (2)用于酶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单体; (3)可使疏水性也可使亲水性材料的溶液或分散 液微胶囊化; (4)膜极薄,约20纳米,有半透性; (5)其物性受反应时间影响; (6)微胶囊大小 1 至几微米,由第一种单体分散滴的大小决定 也受搅拌速度及乳化剂浓度影响。
第三章 微胶囊技术
概 述
微胶囊 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装品。 微胶囊造粒技术
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 封存在一种微
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
简 史
胶囊化:源于十九世纪---药物 微胶囊化: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设想用天然高分
子材料来包裹微小液滴;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课件

目 录
•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简介 •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基本流程 •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关键技术参数 •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是一种将液体或悬浮物快速干燥成微小颗粒的方法,通过将 物料分散成微小液滴,然后在热空气中迅速蒸发水分,得到微小颗粒。
皮肤修护与保护
利用微胶囊包裹修护成分或防晒剂,提供皮肤修护和保护作用。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01
农业
利用微胶囊喷雾干燥法制备肥料 、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提高其缓 释性能和生物活性。
02
03
环保
新能源
制备微胶囊型水处理剂、吸附剂 等,用于水处理和污染治理领域 。
将微胶囊应用于电池隔膜、燃料 电池催化剂载体等领域,提高电 池性能和燃料电池的效率。
放,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靶向药物传递
02
通过微胶囊包裹药物,实现药物的定向传递,提高药物对病变
部位的靶向性。
生物活性保护
03
在喷雾干燥过程中保护药物或生物活性物质的活性,确保其在
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微胶囊化
将食品添加剂如香精、色素等包裹在微胶囊中,改善食品的口感、 色泽和稳定性。
04
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实验 研究与结果分析
实验目的与方案设计
实验目的
研究微胶囊喷雾干燥法的工艺参数对 产品质量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提 高产品质量。
方案设计
选择不同的工艺参数,如进风温度、 出风温度、喷雾流量等,进行正交试 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各参数对产品 质量的影响。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工艺研究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工艺研究
喷雾干燥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将溶剂和胶体混合物喷雾到一个冷却器中,以形成微小的液滴。
这些液滴随后被干燥,以形成微胶囊。
喷雾干燥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制备出大量的微胶囊,而且可以很容易地控制胶囊的尺寸和形状。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于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可能无法使用喷雾干燥法。
在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的工艺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对于微胶囊的形成和性质有很大影响。
应选择适当
的溶剂,以保证微胶囊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胶体的选择:胶体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会影响微胶囊的稳定性和强
度。
常用的胶体包括聚乙烯醇、聚氧乙烯和聚丙烯酰胺等。
3.喷雾参数的调整:喷雾参数包括喷雾压力、喷嘴直径和喷雾流速等。
调整这
些参数可以影响微胶囊的尺寸和形状。
4.干燥条件的调整:干燥条件对于微胶囊的质量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常见的
干燥方法包括热空气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干燥等。
在调整干燥条件时,应考虑温度、湿度、干燥时间等因素。
5.胶囊尺寸的控制:胶囊尺寸的控制是制备微胶囊的关键。
可以通过调整喷雾
参数、干燥条件和添加表面活性剂等方法来控制胶囊尺寸。
6.胶囊稳定性的评估:胶囊稳定性是指胶囊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变质的能力。
可以通过测定胶囊的水解率、溶出率和粒径分布等指标来评估胶囊的稳定性。
喷雾干燥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1: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 可以利用专用的计算器来计算出我们环境空气中带有的水份。
关系:温度越高,水份越高 湿度越高,水份越高
11
Pfizer Global Manufacturing / Nutrition Operating Unit Wyeth Nutritional (China) Co. Ltd.
喷雾干燥流程
2
Pfizer Global Manufacturing / Nutrition Operating Unit Wyeth Nutritional (China) Co. Ltd.
喷雾干燥流程
Nozzle Cooling Air喷嘴冷却风
Air Heater 热风
Air Intake 进风口
喷雾干燥的优点
1: 瞬间干燥。干燥速度快,时间短。料液经雾化后,其表面积瞬间增 大若干倍,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雾滴内部水份向外迁移的路径 大大缩短,提高了传热传质速率,干燥时间仅为5—35s左右就可蒸发 掉90%—95%的水份。
2:物料本身不承受高温。虽然喷雾干燥的热风温度比较高,但在接触雾 滴时大部分热量都用于水份的蒸发,所以排风温度并不高,绝大多数 操作排风温度都在80c—110c之间,物料温度也不会超过周围热空气 的湿球温度,对于一些热敏性物料也能保证其产品质量。
喷雾干燥的缺点
1:单位产品的热耗量大,介质消耗量大,设备的热效率低。 2:设备庞大。喷雾干燥是容积式干燥器,干燥强度低,所以需要干燥器
的体积庞大。 3:对分离设备要求高。干燥的过程是粉体漂浮在气体中,排风中带出部
分粉尘,对气固分离设备的要求比较高。
8
Pfizer Global Manufacturing / Nutrition Operating Unit Wyeth Nutritional (China) Co. Ltd.
喷雾干燥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 喷雾干燥技术特别适合于干燥初始水分高的物料,该技术在食品工业 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 喷雾干燥是利用喷雾器的作用,将溶液,乳浊液,悬浮液或膏糊状物 料喷洒成极细的雾状液滴,在干燥介质中液滴迅速汽化,形成粉状或 颗粒状干制品的一种干燥方法。
6
Pfizer Global Manufacturing / Nutrition Operating Unit Wyeth Nutritional (China) Co. Ltd.
Air Intake 进风口
Pressure Fan 风机
Concentrate 浓奶
Cooling
Fan 冷却风机
Cyclones 旋风分离器
Static
Fluid Bed
嵌入流化
SFB
床
Air
Air Fine Filters 空气过滤网
Vibro-Fluidizer Air System Vibro-流化床系统
4
Pfizer Global Manufacturing / Nutrition Operating Unit Wyeth Nutritional (China) Co. Ltd.
干燥塔 进料系统
进料系统的组成 • 进料罐 • 浓奶预热器 • 双联过滤器 • 高压泵 • SDX V 压力喷枪
5
Pfizer Global Manufacturing / Nutrition Operating Unit Wyeth Nutritional (China) Co. Ltd.
针对我们的设备和工艺,个因素对喷雾 干燥的影响
1: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 可以利用专用的计算器来计算出我们环境空气中带有的水份。
《微胶囊技术讲义》课件

05
微胶囊技术的挑战与前 景
微胶囊技术的挑战
稳定性问题
微胶囊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在 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
影响产品的稳定性。
生产成本高
微胶囊技术的生产过程复杂, 需要高精度设备,导致生产成 本较高。
粒径控制难度大
微胶囊的粒径大小直接影响其 性能,粒径过大或过小都可能 导致产品性能不佳。
应用领域有限
微胶囊的载药量与释放性能
要点一
载药量
要点二
释放性能
指微胶囊中药物的含量,是衡量微胶囊性能的重要指标。
指药物从微胶囊中释放的速度和方式,影响药物的治疗效 果和副作用。
微胶囊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稳定性
指微胶囊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影响产品的有效期和使用安全性。
安全性
微胶囊应无毒、无刺激性,对机体无不良影响,符合相关药物安全标准。
微胶囊技术讲义
目录
• 微胶囊技术概述 •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微胶囊的特性与性能 •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实例 • 微胶囊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01
微胶囊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将小分子物质或活 性物质封装在微小容器中的技术。
特点
具有保护性、缓释性、稳定性、可控 制释放等特性。微胶囊技术的应用领域源自在食品工业的应用01
02
03
食品添加剂
微胶囊技术可以用于包裹 食品添加剂,如香精、色 素和防腐剂等,以提高其 稳定性和延长保质期。
营养强化
通过微胶囊技术将营养素 包裹在微胶囊中,可以将 其添加到食品中,提高食 品的营养价值。
风味改良
利用微胶囊技术可以控制 风味物质的释放,改善食 品的口感和风味。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囊的工艺过程及制备要素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囊的工艺过程及制备要素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喷雾干燥法是一种常用的微囊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雾化喷头将液态原料转化为细小的微粒,再通过热量迅速干燥,形成微囊粉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油树脂微胶囊的制备
三、制备方法 (一)姜油树脂制备 取无病害鲜生姜,去皮洗净后,在60℃条 件下烘8h(水分含量为6.57%),用乙醇在 超声波条件下作用1h,过滤,50℃水浴蒸 干,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姜油树 脂(姜辣素含量为4.6%)。
姜油树脂微胶囊的制备
三、制备方法 (二)微胶囊方法 称取16g β- 环糊精,加入160ml 蒸馏水 摇匀,加热溶解,冷却至60℃,加入2g 姜 油树脂和0.02% 吐温-80,充分振摇,于 500W 超声波条件下包埋30min,过夜, 并在30MPa 条件下均质4~5 次,然后进 行喷雾干燥得微胶囊产品。
姜油树脂微胶囊的测定方法
式中: 2.001 为香草醛换算姜辣素的系数; C 为测定的吸光度在回归方程中求出的香草醛质量浓度, μg/ml; V1 为测定样品液总体积,ml; V0 为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 V2 为测定时吸取的样品供试液体积,ml; m 为样品质量,g ; 1 0 6 为将μg 换算成g 的换算系数。
喷雾干燥的基本流程
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包括两个基本过程:制备心材和壁材的 混合乳化液,保证心材能够 均匀地分布在壁材的溶液中。 将此乳化液在干燥器内进行喷雾干燥,使微胶囊颗粒成型。 心材通常是香料等风味物质或油类;壁材常选用食品级胶 体,如明胶、阿拉伯胶、变性淀 粉、蛋白质、纤维酯等。 通常,壁材可溶于水,心材不溶于水,因此,将心材分散 于壁材溶液 中时,应适当地加入乳化剂,制备成油水型 乳化液。把这种乳化液置于高温的干燥器内, 通过喷雾 头雾化成微小的液滴,这些小液滴与热空气接触时,溶解 壁材的水分受热迅速蒸 发,使壁材凝固,从而将心材包 裹起来。这样制备出来的微胶囊颗粒一般呈球形,成品质 地疏松,由于油相被包囊在水相中,这种微胶囊产品具有 水溶性
姜油树脂微胶囊的制备
二、仪器与设备 HH-6 恒温水浴锅 GYB30-6D 高压均质机 ; DGF30/7-IA 鼓风机 干燥箱 南京实验仪器厂; 668 型真空干燥箱 ; SD-1500 压力式喷雾干燥器 ; CR-400 色彩色差计 ; Mastersize2000 激光粒径测定仪 XL-30ESEM扫描电镜
微胶囊技术 喷雾干燥法
沈英 钱佳 林丹丹 周丽宛 杜雷 刘华
喷雾干燥的原理
壁材在遇热时形成一种网状结构,起着筛 分作用。小 分子物质如水或其他溶剂,因 热蒸发而透过“网孔”顺利地移出,而分 子较大的心材则滞留 在“网”内。通过选 择不同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作为壁材, 可以人为地控制“网”孔的大 小,达到包 裹不同分子大小物质的目的。
流程简化
壁材、芯材、乳化剂 →超声波包埋 →均质乳化 →喷雾干燥 →产品
喷雾干燥的优缺点
优点是设备易得,操作成本低,可选用的壁材种 类多,产品质量好,可包埋热敏性物质且包埋量 大,生产能力高,工艺简单,适宜连续化、自动 化的工业化大生产。 缺点是包埋率低,芯材有可能粘附在微胶囊颗粒 的表面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设备尺寸大,造价 高,能耗大。 尽管用喷雾干燥法实现微胶囊化存在这些缺点和 不足,但由于它突出的优点,仍不失为一种微胶 囊化的好方法,因此应用很广泛。
喷雾干燥在食品中的领域
3.食品添加剂 香精香料 色素 抗氧化剂 调味剂
喷雾干燥在食品中的领域
4.功能性食品工业 在保健食品中,因功能成分比较强, 通过微胶囊化的处理可以使其功能成分的 稳定性增强,并且延长货架期。
案例一:姜油材料与试剂 生姜(山东仓山产) 香兰素、β- 环糊精 吐温-80
喷雾干燥的影响因素
调制由芯材和壁材组成的初始溶液对整个 微胶囊化过程影响很大 主要因素 (混合液的粘度、均匀性) (芯材和壁材的浓度) (芯材和壁材的比例) (喷雾的速率) (喷雾方法) (干燥速率)
喷雾干燥在食品中的领域
喷雾干燥法以其操作灵活、成本低廉并有 良好的产品质量,而成为食品工业中应用 最 广泛的微胶囊化方法。
喷雾干燥在食品中的领域
1.饮料工业 2.乳品工业 3.食品添加剂工业 4.功能性食品 工业
喷雾干燥在食品中的领域
1.饮料工业 茶饮料 果蔬汁和果蔬饮料 固体饮料 产品富含叶酸、维生素C、蛋白质、钙等营 养成分。具有色泽明快、风味独特、营养 丰富、稳定性强等优点。
喷雾干燥在食品中的领域
2.乳品工业 益生菌的包埋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经过蛋白质双 层微胶囊化包埋处理后,保证了在胃酸中 不被溶解,而在肠液的中性环境中经过23min后释放出来,保证了益生菌在 肠道中的定植。
经测定:
姜油树脂微胶囊的测定方法
二、微胶囊化效率 微胶囊中姜辣素含量测定:微胶囊中姜辣素含量是指微胶 囊表面和被壁材包埋住的姜辣素含量之和。 准确称取微胶囊产品5g 左右,加水15ml 形成均一体系, 6000r/min 离心20min,倒掉上清液,倒置离心桶,除 去残余水分,斜置一段时间以除去离心桶底部残留物表面 的水分,然后倒入35ml 无水乙醇于离心桶中溶解姜油。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姜油中姜辣素含量。 微胶囊表面姜辣素的测定:准确称取微胶囊产品5g 左右, 加入25ml 无水乙醇,放在搅拌器上搅拌5min,滤纸过 滤混合液,并用无水乙醇淋洗滤纸上的微胶囊产品,洗出 其表面的姜辣素,定容至50ml。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姜油 中姜辣素含量。
姜油树脂微胶囊的测定方法
一、姜辣素含量测定 香草醛标准溶液:精密称取香草醛标准品0.05g, 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再准确吸取 4ml,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ml,得20μg/ml 香 草醛标准溶液。样品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考察: 精密吸取香草醛标准溶液1 、2 、3 、4 、5 、 6ml ,分别置于10ml 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 释至刻度,得浓度为2 、4 、6 、8、10、 12μg/ml 的系列标准溶液,以无水乙醇作空白, 在280nm 波长处,用1cm 比色皿测定吸光度, 求得回归方程。